CN103208940B -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8940B
CN103208940B CN201310141017.4A CN201310141017A CN103208940B CN 103208940 B CN103208940 B CN 103208940B CN 201310141017 A CN201310141017 A CN 201310141017A CN 103208940 B CN103208940 B CN 103208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or
transistor
phase
conducting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10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8940A (zh
Inventor
袁佳歆
费雯丽
赵震
陈立
陈敏
陈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3101410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8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8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8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对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控制无死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目标为使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无死区。运用三相电压型逆变器SVPWM控制方法,提出了通过控制过零扇区脉冲序列、常规扇区脉冲序列、过渡扇区脉冲序列的策略,考虑其对逆变器无死区效应控制效果和效率,提出其为基于SVPWM的无死区控制策略。此外,本发明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低次谐波影响较大,高次谐波影响较小,而三相电压逆变器无死区可以避免低次谐波的影响,更对实际电力系统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无死区数字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控型高频率、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逆变器工作性能和品质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而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上下桥臂直通产生的死区影响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品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近年来对控制逆变器无死区的策略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理想情况下,逆变器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功率二极管总是互补导通和关断的。但因器件的导通和关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一般是关断时间Toff大于开通时间Ton,因此在上下桥臂导通和关断之间存在上下桥臂直通的时间,这断时间便称为“死区”。由于死区的存在会使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降低基波幅值,增加低次谐波含量。因此消除死区是学者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为了减小消除死去的影响,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通常包括死区补偿、减小死区时间、消除死区时间。死区补偿为主要是对死区误差进行电压补偿,或者调整的驱动脉冲信号PWM宽度而进行时间的补偿,使实际的开通时间与理想导通时间相一致。是对死区误差进行电压补偿,或者调整的驱动脉冲信号PWM宽度而进行时间的补偿,使实际的开通时间与理想导通时间相一致。之后奥利弗等提出通过改变开关频率与门极信号脉宽来减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畸变,但其计算量大,并不具有实用性。之后一批外国学者也提出了通过在线补偿的方法抵消功率管压降变动对死区的影响,但要求参数非常精确。何正义等通过在d-q坐标系下计算电流大小,提出分别独立地改变三个桥臂各自的死区时间,目的是使由死区引起的扰动电压矢量跟随电流矢量同步旋转,但最小死区允许时间是由器件自身决定且在运行中其值也是个变量。ChoiJ.S等提出禁止给不必要的开关门极驱动信号的一种的死区时间最小化的算法。当采用硬件对电流进行检测或是计算时,存在引入A/D转换的误差以及检测的滞后,并由于存在PWM的开关噪声和零电流的钳位现象,使得在电流检测中出现多个过零点的现象,难以准确获取电流极性,所以死区补偿与最小死区时间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区效应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消除死区方法是设置无死区策略,原理是:通过控制脉冲序列,当流过逆变器一个桥臂的电流方向一定时,只需要控制该桥臂中一个IGBT的开关状态就可以控制整个桥臂的输出电压,从而避免上下桥臂发生直通,实现无死区控制。对于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学者们也做了大量研究,在2008年,陈立华等提出的无死区脉宽调制(SPWM),原理是:在电流正负半周内,同一桥臂对管事实上只有一个功率管与对管的并联二极管导通电流,所以可以禁止实际不导通电流的功率管驱动信号,让其一直处于关断状态,则对管之间不用再设置死区,实现无死区SPWM调制。但是它需要通过精确检测负载电流的方向来决定功率管导通与否。附加硬件检测电路判断功率管并联二极管是否导通来检测电流方向,然而,硬件检测电路带来了不可靠性、复杂性。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开关造成的高频纹波电流成分的存在,使得逆变器输出电流在过零点附近反复穿越过零点,检测输出电路将出现高频振荡。同时,由于数字控制本身存在至少一个控制周期的延时,则在过零点附近,当控制器输出功率管导通信号时,负载电流可能已经改变方向,导致检测失败。同时传统的SVPWM方法限制一个扇区通常包括两个零矢量,增加了死区的可能性。
因为一般开关器件的关断时间大于开通时间,存在死区会使输出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电压利用率不高、损耗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只需要通过控制一个零矢量来限制该扇区的脉冲序列,从而避免了设置零矢量和其他矢量切换产生的死区时间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三相逆变器死区影响的电流过零点问题,从而使电流极性发生改变时不致于产生死区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本发明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扇区序列发生过渡时产生的死区,从而实现平滑过渡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及定义上桥臂开关SA、SB和SC,相应的下桥臂开关为SA′、SB′和SC′,并且,三相逆变器中桥臂开关的单极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Sm按以下公式取值:
三相逆变器的工作状态采用三相电压空间矢量(SASBSC)表示,包括矢量U0(000)、U1(001)、U2(010)、U3(011)、U4(100)、U5(101)、U6(110)、U7(111);其中矢量U0、U7零矢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三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极性得出无死区控制时的三相逆变器正常工作时的各个扇区的矢量序列以及对应的开关及二极管状态;
步骤2,根据开关状态和二极管状态得出各扇区序列,所述扇区序列包括电流过零扇区序列、常规扇区序列、过渡扇区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控制实现三相逆变器的无死区控制,即当流过逆变器一个桥臂的电流方向一定时,只需要控制该桥臂中一个IGBT的开关状态就可以控制整个桥臂的输出电压,从而避免上下桥臂发生直通,实现无死区控制。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于电流过零扇区序列,该区域的某相控制序列恒为0或1,恒为0时,只给下桥臂的开关管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恒为1时,只给上桥臂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对于常规扇区序列,扇区电流大于零,上桥臂开关管导通或者下桥臂二极管导通,整个过程下桥臂开关管没有导通脉冲,从而不能发生直通;扇区电流小于零,下桥臂开关管导通或者上桥臂二极管导通,整个过程上桥臂开关管没有导通脉冲,从而不能发生直通。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对于过渡扇区序列,根据过渡状态有以下选择步骤:
选择步骤1,若过渡时,该相上桥臂脉冲序列恒为0或1,下桥臂脉冲序列恒为1或0,只需要控制一个桥臂的开通和关断即可,从而没有直通条件,无死区;
选择步骤2,过渡时,限制上一个扇区的零矢量已经将进入下一扇区的桥臂提前关闭了,为上一个扇区过渡到下一扇区准备了时间。从而在扇区过渡时由于零矢量的作用已经将该相的上桥臂开通,只需要控制下桥臂桥关断;或者在扇区过渡时由于零矢量的作用已经将该相的上桥臂关断,只需要控制下桥臂桥开通;从而上下桥臂不会发生直通现象,无死区;
本发明创造性的通过控制脉冲序列,当流过逆变器一个桥臂的电流方向一定时,只需要控制该桥臂中一个IGBT的开关状态就可以控制整个桥臂的输出电压,从而避免上下桥臂发生直通,实现无死区控制。对于无死区的控制,主要包括对以下脉冲序列的控制:首先根据三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极性得出无死区控制时的三相逆变器正常工作时的各个扇区的矢量序列以及对应的开关及二极管状态。然后根据开关状态和二极管状态得出各扇区序列,主要包括电流过零扇区序列、常规扇区序列、过渡扇区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控制实现三相逆变器的无死区控制。
(1)电流过零扇区序列中,该区域的某相控制序列恒为0或1,恒为0时,只给下桥臂的开关管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恒为1时,只给上桥臂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
(2)常规扇区序列中,扇区电流大于零,上桥臂开关管导通或者下桥臂二极管导通,整个过程下桥臂开关管没有导通脉冲,从而不能发生直通;扇区电流小于零,下桥臂开关管导通或者上桥臂二极管导通,整个过程上桥臂开关管没有导通脉冲,从而不能发生直通。
(3)过渡扇区序列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过渡时,该相脉冲序列恒为0或1,从而没有直通条件,无死区;二是在过渡时,限制上一个扇区的矢量已经将进入下一扇区的桥臂提前关闭了,从而为上一个扇区过渡到下一扇区准备了时间。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控制各脉冲序列,实现了对各扇区的无死区控制,从而避免了对输出电压波形的畸变和电压利用率低的情况,减小了开关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示意图。
图2是传统SVPWM技术的三相空间矢量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等效的桥臂单元分解结构。
图4为本发明实施的大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采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自动运行流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基于SVPWM技术的,附图1为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具体结构,图中Vdc是直流侧电压,并联两个电容,Z为阻感性负载S1、S3、S5为上桥臂的开关器件,S4、S6、S2为下桥臂的开关器件,每个开关器件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1、V2、V3、V4、V5、V6和反并联二极管D1、D2、D3、D4、D5、D6
根据三相桥臂的开关状态(SASBSC)来体现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共有八种组合。即0(000),1(001),2(010),3(011),4(100),5(101),6(110),7(111)8种开关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矢量U0、U7为零矢量。
如附图2所示,若目标电压矢量Vref在第I扇区时,则Vref可以由U4、U6、U0和U7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有以下关系:
式中:T4、T6——矢量于一个开关周期内的状态作用时间;
TS为PWM的一个开关周期
把零矢量U4、U7简记为U0、7,定义零矢量U0、7的总作用时间为T0、7,则T4、T6、T0、7、Ts满足以下关系:
T4+T6+T0、7=Ts
假设Vref与U4间的夹角为θ,图中三角形由正弦定律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 V ref | sin 2 π 3 = | T 4 T S U 6 | sin θ = | T 4 T S U 4 | sin ( π 3 - θ )
而U4、U6满足|U4|=|U6|=2Vdc3,由以上两式联立可得:
T 4 = mT s sin ( π 3 - θ ) T 6 = mT s sin θ T 0 , 7 = T s - T 4 - T 6
式中:m——SVPWM调制系数,且
m = 3 V dc | V ref |
对于零矢量的选择,传统SVPWM选择U0或U7的一般原则是使开关状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次数尽可能少,以使开关损耗降低。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如果V0的时间为T0=kT0、7,则V7的时间为T7=(1-k)T0、7,其中0≤k≤1。本实施例中k在每个开关周期Ts中都在[0,1]范围内随机取值,即各个开关周期Ts的k取值可能是不一样的。
若Vref在第Ⅱ、Ⅲ、Ⅳ、Ⅴ、Ⅵ扇区时计算过程类似,如在第Ⅱ扇区分解在矢量V2、V6上,第Ⅲ扇区分解在矢量V2、V3上…依次类推。
而本发明所采用的脉冲优势在于:每个扇区只采用一个零矢量,从而避免了采用两个零矢量产生的死区。
无死区控制原理:一个桥臂可以分成两个桥臂的理论,图3所示为将A相桥臂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单元。当iA>0且SA=1时,此时V1导通,电流i经V1流过;当iA>0且SA=0时,此时V1关断,电流i经续流二极管D4续流;这两种情况下V4都无需导通。同理,当iA<0且SA=0时,此时V4导通,电流i经V4流过;当iA<0且SA=1时,此时V4关断,i经续流二极管D1续流;这两种情况下V1都无需导通。B相、C相电流流过相应桥臂开关器件的情况与A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流过逆变器一个桥臂的电流方向一定时,只需要控制该桥臂中一个IGBT的开关状态就可以控制整个桥臂的输出电压,这为无死区提供依据。这是解决无死区的基本思路。
为便于实施参考起见,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本实例的阻抗角为π/6≤α≤π/2,对一般的电力系统已适用。
实施例中将三相交流系统的相电压设为:
u AN ( &omega;t ) = U m cos ( &omega;t ) u BN ( &omega;t ) = U m cos ( &omega;t - 2 &pi; / 3 ) u CN ( &omega;t ) = U m cos ( &omega;t + 2 &pi; / 3 ) - - - ( 3 )
式(3)中,Um为三相交流系统相电压的基波幅值,ω为基波角频率,且ω=2πf,f为基波频率,50Hz。从图2中参考矢量Vref的合成可知,当Vref旋转到U4矢量处,对应的时刻是ωt=2πk,k=0,1,2,3…。
实际系统中的负载多为阻感性负载,本文考虑负载阻抗角为的情况。A相电压可表示为如式(4)所示,负载Z=R+jωL=|Z|∠αΩ,(π/6≤α≤π/2),以图1中电流方向为参考电流正方向,则A相电流可用式(5)表示。
UAN=Umcos(ωt)=Umsin(ωt+π/2)=Um∠π/2(4)
i A = U m | Z | &angle; ( &pi; / 2 - &alpha; ) = U m | Z | sin ( &omega;t + &pi; / 2 - &alpha; ) - - - ( 5 )
从式(5)可以看出,ωt=α-π/2为A相电流从负到正的过零点,此时-π/3≤ωt≤0,即iA从负到正的过零点落在第Ⅵ扇区;相应的,ωt=α+π/2为A相电流从正到负的过零点,此时2π/3≤ωt≤π,即iA从正到负的过零点落在第Ⅲ扇区;在Ⅰ、Ⅱ扇区,iA>0;在Ⅳ、Ⅴ扇区,iA<0。同理,也可以分析出B、C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流向情况,表1所示为负载阻抗角π/6≤α≤π/2时,三相输出电流在六个扇区的电流极性。
表1.三相电流极性
表2.开关序列表
实施例的流程如下:
依据三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极性状态,表2所示为无死区控制时的三相逆变器正常工作时的各个扇区的矢量序列以及对应的开关及二极管状态。以A相为例,在Ⅰ、Ⅱ扇区,iA>0(以如图1为正方向),则应控制V1导通,或者D4导通,在Ⅲ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V4导通,D4导通,在Ⅳ、Ⅴ扇区,iA<0,应控制V4导通,D1导通,在Ⅵ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V1导通,D1导通。此方法的优势在于:
(1)可以使开关平缓过渡,给开关器件足够的关断时间。如电流从正变为负时:开通V1-关断V1,D4续流-开通V4-关断V4,D1续流-开通V1,由此观察开关转换都是通过续流二极管无缝过渡的,同一个桥臂的开关器件不可能同时导通,没有死区。
(2)每个扇区只有一个零矢量来限制,就使得一方面可以减少开关次数,同时延长开关寿命,减少开关损耗。同时可以避免零矢量和其他矢量切换时产生的死区。
同理,对于B相,在Ⅲ、Ⅳ扇区,iB>0(以如图1为正方向),则应控制V3导通,或者D6导通,在Ⅴ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V6或者D6导通,在Ⅰ、Ⅵ扇区,iB<0,应控制V6导通或者D3导通,在Ⅱ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V3导通或者D3导通。
同理,对于C相,在Ⅴ、Ⅵ扇区,iC>0(以如图1为正方向),则应控制V5导通,或者D2导通,在Ⅰ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V2或者D2导通,在Ⅱ、Ⅲ扇区,iC<0,应控制V2导通或者D5导通,在Ⅳ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V5导通或者D5导通。
表3.A相脉冲序列
以下对表3作具体分析,对于控制开关管的各脉冲序列,以A相为例,首先对于过零扇区序列,Ⅲ扇区,A相电流从正到负过渡,Ⅲ扇区的非零矢量为U2(010)及U3(011),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故该区域A相的控制序列恒为0,代表只给V4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4续流,D4导通,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然后给V4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V4导通;因而在该扇区,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下桥臂V4发脉冲,此时,A相矢量信号始终为零,V1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Ⅵ扇区,A相电流从负到正过渡,Ⅵ扇区的非零矢量为U4(100)及U5(101),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故该区域A相的控制序列恒为1,代表只给V1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1导通续流;当iA>0时,电流经V1导通。因而在该扇区,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上桥臂V1发脉冲,此时,V4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电流在各个过零扇区的零矢量及开关序列的限定情况,如表2所示。对B相,在第Ⅱ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根据序列仅给V3发脉冲;在第Ⅴ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根据序列仅给V6发脉冲。对C相,在第Ⅰ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根据序列仅给V2发脉冲;在第Ⅳ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根据序列仅给V5发脉冲。通过以上序列控制,对于各相在其相应的过零扇区没有发生直通的条件,实现对过零扇区无死区控制。
其次,对于常规扇区序列,Ⅰ扇区,开关序列为U4(100)、U6(110)、U0(000),V1为(110),V4恒为零,代表不给下桥臂4发脉冲,只给上桥臂1发脉冲;Ⅱ扇区开关序列为U6(110)、U2(010)U7(111),V1为(101),V4恒为零,代表不给4发脉冲,只给桥臂1发脉冲,A相电流iA>0,在A相控制序列为1时,V1导通电流;在A相控制序列为0时,即零矢量U0作用时,续流二极管D4导通电流。故在该区域内,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上桥臂V1发脉冲,此时,V4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Ⅳ、Ⅴ扇区,Ⅳ扇区,开关序列为U3(011)、U1(001)、U7(111),V1恒为零,V4为1、1、0,A相电流iA<0,不给V1发脉冲,只给V4发脉冲;Ⅴ扇区在,开关序列为U1(001)、U5(101)、U0(000),A相电流iA<0,不给V1发脉冲,只给V4发脉冲。A相控制序列为0时,V4导通电流。故在该区域内,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下桥臂V4发脉冲,此时,V1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电流在常规扇区时各个开关器件的导通情况,如表2所示。对B相,在Ⅲ、Ⅳ扇区,根据序列仅给V3发脉冲;在Ⅵ、Ⅰ扇区,根据序列仅给V6发脉冲。对C相,在Ⅰ、Ⅱ扇区,根据序列仅给V2发脉冲;在Ⅳ、Ⅴ扇区,根据序列仅给V5发脉冲。
通过以上序列控制,对于各相在其相应的常规扇区没有发生直通的条件,实现对常规扇区无死区控制。
再次,对于扇区过渡点序列,表3所示,为A相上下桥臂在上述无死区控制策略下,各个开关序列所对应的脉冲序列。从表3可知,Ⅵ、Ⅰ、Ⅱ扇区,A相下桥臂功率器件V4的脉冲序列恒为0,不给V4发脉冲,即从Ⅰ扇区过渡到Ⅱ扇区时,V4没有触发脉冲,不会导通,上下桥臂不能发生直通;Ⅲ、Ⅳ、Ⅴ扇区,A相上桥臂功率器件V1的脉冲序列恒为0,此时不给V1发脉冲,即从Ⅲ扇区过渡到Ⅳ扇区,从Ⅳ过渡到Ⅴ扇区时,V1没有脉冲,不会导通,上下桥臂不能发生直通,不会产生死区;而电流iA从Ⅱ扇区过渡到Ⅲ扇区时,限制Ⅱ扇区最后一个矢量序列必须是U2(010),代表A相上桥臂V1已经收到关断脉冲,这样就保证了A相上桥臂在进入第Ⅲ扇区前已经关断了,为第Ⅲ扇区中A相下桥臂的导通准备了时间,补偿了开关器件关断时间大于开通时间的延长差,避免了上下桥臂发生直通;电流iA从Ⅴ扇区过渡到Ⅵ扇区时,限制Ⅴ扇区最后一个矢量序列必须是U5(101),代表A相下桥臂已经收到关断脉冲,这样就保证了A相下桥臂在进入第Ⅵ扇区前已经关断了,为第Ⅵ扇区中A相上桥臂的导通准备了时间,避免了上下桥臂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在各个扇区间过渡时的矢量序列限制。综合三相对各个扇区提出的限制条件为:Ⅰ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6,Ⅱ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2,Ⅲ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3,Ⅳ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1,Ⅴ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5,Ⅵ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4
综上,采用上述的脉冲序列,可以保证在过零扇区、常规扇区、各扇区过渡的时间过程上下桥臂不发生直通,实现扇区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因为死区效应对波形的畸变,从而实现基于SVPWM的无死区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及定义上桥臂开关SA、SB和SC,其中,SA、SB和SC分别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1、V3和V5;相应的下桥臂开关为SA′、SB′和SC′,其中,SA′、SB′和SC′分别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2、V4和V6;并且,三相逆变器中桥臂开关的单极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Sm按以下公式取值:
三相逆变器的工作状态采用三相电压空间矢量(SASBSC)表示,包括矢量U0(000)、U1(001)、U2(010)、U3(011)、U4(100)、U5(101)、U6(110)、U7(111);其中矢量U0、U7零矢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三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极性得出无死区控制时的三相逆变器正常工作时的各个扇区的矢量序列以及对应的开关及二极管状态;
具体是:依据三相电流在各个扇区的极性状态,对于A相,将A相桥臂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单元;D1、D4是反并联二极管;晶体管V1和二极管D4串联;晶体管V4和二极管D1串联;
在Ⅰ、Ⅱ扇区,iA>0,则应控制晶体管V1导通,或者二极管D4导通,在Ⅲ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晶体管V4导通,二极管D4导通,在Ⅳ、Ⅴ扇区,iA<0,应控制晶体管V4导通,二极管D1导通,在Ⅵ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晶体管V1导通,二极管D1导通;
同理,对于B相,在Ⅲ、Ⅳ扇区,iB>0,则应控制晶体管V3导通,或者二极管D6导通,在Ⅴ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晶体管V6或者二极管D6导通,在Ⅰ、Ⅵ扇区,iB<0,应控制晶体管V6导通或者二极管D3导通,在Ⅱ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晶体管V3导通或者二极管D3导通;
同理,对于C相,在Ⅴ、Ⅵ扇区,iC>0,则应控制晶体管V5导通,或者二极管D2导通,在Ⅰ扇区,电流由正变成负,应控制晶体管V2或者二极管D2导通,在Ⅱ、Ⅲ扇区,iC<0,应控制晶体管V2导通或者二极管D5导通,在Ⅳ扇区,电流由负变成正,应控制晶体管V5导通或者二极管D5导通;
步骤2,根据开关状态和二极管状态得出各扇区序列,所述扇区序列包括电流过零扇区序列、常规扇区序列、过渡扇区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控制实现三相逆变器的无死区控制,即当流过逆变器一个桥臂的电流方向一定时,只需要控制该桥臂中一个IGBT的开关状态就可以控制整个桥臂的输出电压,从而避免上下桥臂发生直通,实现无死区控制;所述步骤2中,对于电流过零扇区序列,该区域的某相控制序列恒为0或1,恒为0时,只给下桥臂的开关管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恒为1时,只给上桥臂发脉冲,没有发生直通条件;
具体是:对于A相,首先对于过零扇区序列,Ⅲ扇区,A相电流从正到负过渡,Ⅲ扇区的非零矢量为U2(010)及U3(011),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故该区域A相的控制序列恒为0,代表只给晶体管V4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4续流,二极管D4导通,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然后给晶体管V4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晶体管V4导通;因而在该扇区,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下桥臂晶体管V4发脉冲,此时,A相矢量信号始终为零,晶体管V1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Ⅵ扇区,A相电流从负到正过渡,Ⅵ扇区的非零矢量为U4(100)及U5(101),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故该区域A相的控制序列恒为1,代表只给晶体管V1发脉冲,当iA<0时,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1导通续流;当iA>0时,电流经晶体管V1导通;因而在该扇区,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上桥臂晶体管V1发脉冲,此时,晶体管V4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电流在各个过零扇区的零矢量及开关序列的限定情况;对B相,在第Ⅱ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3发脉冲;在第Ⅴ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6发脉冲;对C相,在第Ⅰ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0(000),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2发脉冲;在第Ⅳ扇区,限制该扇区零矢量为U7(111),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5发脉冲;通过以上序列控制,对于各相在其相应的过零扇区没有发生直通的条件,实现对过零扇区无死区控制;
其次,对于常规扇区序列,Ⅰ扇区,开关序列为U4(100)、U6(110)、U0(000),晶体管V1的控制序列为1、1、0,晶体管V4恒为零,代表不给下桥臂晶体管V4发脉冲,只给上桥臂晶体管V1发脉冲;Ⅱ扇区开关序列为U6(110)、U2(010)、U7(111),晶体管V1的控制序列为1、0、1,晶体管V4恒为零,代表不给晶体管V4发脉冲,只给桥臂晶体管V1发脉冲,A相电流iA>0,在A相控制序列为1时,晶体管V1导通电流;在A相控制序列为0时,即零矢量U0作用时,续流二极管D4导通电流;故在该区域内,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上桥臂晶体管V1发脉冲,此时,晶体管V4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Ⅳ、Ⅴ扇区,Ⅳ扇区,开关序列为U3(011)、U1(001)、U7(111),晶体管V1恒为零,晶体管V4的控制序列为1、1、0,A相电流iA<0,不给晶体管V1发脉冲,只给晶体管V4发脉冲;Ⅴ扇区,开关序列为U1(001)、U5(101)、U0(000),A相电流iA<0,不给晶体管V1发脉冲,只给晶体管V4发脉冲;A相控制序列为0时,晶体管V4导通电流;故在该区域内,对A相桥臂来说,可以根据序列仅给A相下桥臂晶体管V4发脉冲,此时,晶体管V1没有导通条件,A相桥臂不会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电流在常规扇区时各个开关器件的导通情况;对B相,在Ⅲ、Ⅳ扇区,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3发脉冲;在Ⅵ、Ⅰ扇区,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6发脉冲;对C相,在Ⅰ、Ⅱ扇区,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2发脉冲;在Ⅳ、Ⅴ扇区,根据序列仅给晶体管V5发脉冲;
通过以上序列控制,对于各相在其相应的常规扇区没有发生直通的条件,实现对常规扇区无死区控制;
再次,对于扇区过渡点序列,Ⅵ、Ⅰ、Ⅱ扇区,A相下桥臂功率器件晶体管V4的脉冲序列恒为0,不给晶体管V4发脉冲,即从Ⅰ扇区过渡到Ⅱ扇区时,晶体管V4没有触发脉冲,不会导通,上下桥臂不能发生直通;Ⅲ、Ⅳ、Ⅴ扇区,A相上桥臂功率器件晶体管V1的脉冲序列恒为0,此时不给晶体管V1发脉冲,即从Ⅲ扇区过渡到Ⅳ扇区,从Ⅳ过渡到Ⅴ扇区时,晶体管V1没有脉冲,不会导通,上下桥臂不能发生直通,不会产生死区;而电流iA从Ⅱ扇区过渡到Ⅲ扇区时,限制Ⅱ扇区最后一个矢量序列必须是U2(010),代表A相上桥臂晶体管V1已经收到关断脉冲,这样就保证了A相上桥臂在进入第Ⅲ扇区前已经关断了,为第Ⅲ扇区中A相下桥臂的导通准备了时间,补偿了开关器件关断时间大于开通时间的延长差,避免了上下桥臂发生直通;电流iA从Ⅴ扇区过渡到Ⅵ扇区时,限制Ⅴ扇区最后一个矢量序列必须是U5(101),代表A相下桥臂已经收到关断脉冲,这样就保证了A相下桥臂在进入第Ⅵ扇区前已经关断了,为第Ⅵ扇区中A相上桥臂的导通准备了时间,避免了上下桥臂发生直通;
同理,可以分析B、C相在各个扇区间过渡时的矢量序列限制;综合三相对各个扇区提出的限制条件为:Ⅰ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6,Ⅱ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2,Ⅲ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3,Ⅳ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1,Ⅴ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5,Ⅵ扇区最后一个矢量状态必须是U4
综上,采用上述的脉冲序列,可以保证在过零扇区、常规扇区、各扇区过渡的时间过程上下桥臂不发生直通,实现扇区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因为死区效应对波形的畸变,从而实现基于SVPWM的无死区控制。
CN201310141017.4A 2013-04-22 2013-04-22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208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017.4A CN103208940B (zh) 2013-04-22 2013-04-22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017.4A CN103208940B (zh) 2013-04-22 2013-04-22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940A CN103208940A (zh) 2013-07-17
CN103208940B true CN103208940B (zh) 2016-05-11

Family

ID=4875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1017.4A Active CN103208940B (zh) 2013-04-22 2013-04-22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89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0561A (zh) * 2014-09-30 2015-01-2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用于vsc-hvdc系统的三相四桥臂换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5529951B (zh) * 2016-02-05 2017-11-07 厦门大学 带电流过零区域控制的死区时间可变逆变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155823B (zh) * 2017-06-12 2019-12-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sogi-fll的无死区半周调制方法
CN111344289A (zh) * 2017-12-27 2020-06-26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含氮杂环化合物、高聚物、混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351A (zh) * 2012-08-20 2012-11-28 武汉大学 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351A (zh) * 2012-08-20 2012-11-28 武汉大学 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immune-algorithm-based dead-time elimination PWM control strategy in a single-phase inverter;jiaxin Yuan.et al;《applied power electronic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13 twenty-eighth annual.IEEE》;20130321;757-764 *
逆变桥无死区控制技术研究;王亚芳等;《电力电子技术》;20100228;第44卷(第2期);32-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940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200B (zh) 移相控制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交流相量分析法及建模方法
Liu et al. Interactive grid interfacing system by matrix-converter-bas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 with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N103208940B (zh) 一种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无死区控制方法
CN107317490A (zh) 一种基于三相Vienna整流器的无差拍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1409507A (zh) 基于载波调制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死区补偿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84031A (zh) 一种pwm整流器电流滞环控制数字实现系统
CN102122899A (zh) 并网逆变器的零电流穿越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05071677A (zh) 用于两电平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
CN105186898A (zh) 适用于任意电平数单相级联h桥型变换器的简化多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及其调制软核
CN105591530A (zh) 基于模型预测和三角波比较的三相pwm整流控制方法
CN104796024A (zh) 一种适用于三相级联h桥型变换器的简化多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及其调制软核
CN105226983A (zh) 一种基于混合载波的多电平pwm调制方法
CN103414368A (zh) 一种三相逆变器的死区补偿方法
CN107276443A (zh) 基于控制型软开关的改进式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03346583A (zh) 一种具有快速功率响应能力的定频直接功率pwm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6130435A (zh) 一种谐波消除pwm生成方法
CN108768189A (zh) 一种基于并联电流源型变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13131479A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产生的超高次谐波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3929082A (zh) 基于小波调制的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方法
CN104638970A (zh) 基于scc-lcl-t谐振网络的单相高频逆变器
CN103414359B (zh) 一种矩阵整流器输入不平衡时的控制方法
CN102364864A (zh) 用于峰值电流模式逆变器的pwm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79829B (zh) 分裂式可变调制波pwm过调制方法
CN1725621A (zh) 用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通用脉冲宽度调制集成电路
CN105375780A (zh) 车载软开关逆变电源及其电压变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