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197B -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197B
CN103202197B CN201310135518.1A CN201310135518A CN103202197B CN 103202197 B CN103202197 B CN 103202197B CN 201310135518 A CN201310135518 A CN 201310135518A CN 103202197 B CN103202197 B CN 103202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ertilizer
column
net
sola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55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2197A (zh
Inventor
陈留根
郑建初
郭智
杨国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1355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2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2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2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全生育期覆盖防虫网和密植栽培技术达到水稻优质高产。方法:于5月中旬播种露白揭膜后立即搭建单体简易大棚并覆盖防虫网,6月中旬大田移栽至大型框架防虫网室内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水稻秧苗栽插密度每666.7m2为2.05万穴至2.67万穴。水稻本田生长期内,每666.7m2施氮肥18kg、磷肥4.5kg和钾肥9.0kg,氮肥基施40%,分蘖肥占20%,促花肥占20%,保花肥占20%,磷肥全作基肥,K肥基施50%,促花肥施50%;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中期搁田、后期干湿交替的管理模式。该方法可减少农药施用量9.54~10.71kg·hm-2,降低生产成本,并可显著改善稻米品质,生产安全无公害优质稻米。同时,密植栽培技术也显著提高网栽水稻产量达6.24%~12.04%。

Description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水稻播种面积超过3000万 hm2,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7%,总产量达1.3 亿吨,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同时,我国又是全世界最大的稻谷消费国,稻米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0%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稳定增长对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稻米品质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以及栽培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品种遗传特性,可通过育种手段予以实现。基于水稻品质改良的育种目标,我国广大水稻育种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育成推广了大量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水稻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长期以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纹枯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是制约粮食高产和优质高效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栽培管理措施、病虫抗药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常年保持重发态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而在其防治方法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且存在乱施药、盲目施药的现象。大量农药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即进入环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非靶标生物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潜在有害影响。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应用得以快速的发展。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诱杀害虫成虫,以减少田间害虫落卵量,但是使用该技术不会选择性诱捕害虫,有益昆虫也会相应被诱捕。同时,目前生产上也会采用基于生态农业原理的水稻杂糯间栽增产防病技术可在相同的致病环境条件下,减轻稻瘟病的危害。但是,该技术在我国生态区位多样、水稻品种繁多的生产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可生产安全无公害优质稻米。
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水稻秧苗期在播种露白揭膜后立即搭棚覆盖30目白色防虫网,采用水育秧方式,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于5月中旬播种,水稻品种可采用早熟晚粳(南粳44)或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播种量为每666.7 m3~4 kg,6月中旬大田移栽;
水稻本田生长期采用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覆盖栽培方式;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水稻秧苗栽插行距为25~30 cm,株距为10~13 cm,栽插密度每666.7 m2为2.05万穴至2.67万穴,每穴2~3株;
在水稻本田生长期内,每666.7 m2施氮肥纯N18 kg、以P2O5计磷肥4.5 kg和以K2O计钾肥9.0 kg,氮肥用含N质量比 46%的尿素,其中基肥占40%,分蘖肥占20%,促花肥占20%,保花肥占20%,磷肥用含N 15%,P2O15%,K2O 15%的复合肥全作基肥,K肥用含K2O 60%的氯化钾基肥施用50%,促花肥施50%;水稻本田生长期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5~6 cm、中期搁田、后期干湿交替的管理模式;水稻秧苗期不施任何农药治虫,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高产大田;
所述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由棚架、顶网、围网及灌排水管构成,棚架包括主体棚架和缓冲间,主体棚架包括立柱和顶面,顶网和围网为分离式结构,顶网脱卸式覆盖于棚架的顶面,围网围于网室四周,并与顶网部分重叠相接;
所述立柱包括中间柱和侧立柱,侧立柱间距为3m,靠近田间生产主干道的一面为网室正面,每隔5根侧立柱设置一根中间柱,中间柱与侧立柱间距为3m;在立柱基部焊接立柱底板,由热浸镀锌正方形钢板15cm×15cm×6mm制成,立柱底板通过螺丝将立柱与水泥基座连接固定,侧立柱上纵向安装有卡槽,围网通过卡簧固定在卡槽内,为了确保网室在水田的稳定性,中间柱或侧立柱每隔四根立柱间用钢丝绳索呈“×”形互相牵拉并连接起来;
所述顶面由横梁、纵梁、顶网和托膜线及压膜线构成,所述横梁和纵梁分别与立柱顶端用螺丝固定相接,其上均纵向安装有卡槽,顶网和围网均通过卡簧固定在卡槽内;
所述托膜线和压膜线分别为涂塑钢丝和PET压网线,分别用索具夹箍固定在网室两侧纵梁上,托膜线每隔50cm设置一根,压膜线每隔100cm设置一根。
所述立柱均由用热浸镀锌、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2mm的正方形钢管制成,所述水泥基座由基座上节和基座下节组成,基座上节高度为30cm,基座下节高度为40cm,其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基座上节15cm×15cm,基座下节30cm×30cm。
所述横梁和纵梁,均由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6mm的热浸镀锌正方形钢管制成,网室正面中间柱与背面对应的中间柱顶端有纵梁相连,网室正面每两根中间柱中间的侧立柱与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有纵梁相连;网室正面侧立柱和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分别有横梁相连,所述托膜线为直径3mm的涂塑钢丝,压膜线为直径2.4mm、圆形透明的PET压网线。
所述缓冲间即在网室四周的一个网面上开一扇对开门,作为进出口,门内有一个由防虫网组成的全封闭的过渡空间,进入生产区的端头是另一个对开门,作为生产区的进出口,为了确保对开门的紧密闭合,在门上安装门插;所述灌排水管,在邻近灌排水渠一侧的网室围网底部开一直径15cm的洞口,安装直径15cm的PVC管作为灌排水管,在灌排水管两个端口均安装防虫网盘。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倒“V”型芬洛式结构网室,在纵梁间设置托膜线和压膜线,且采用卡槽固定防虫网,可有效防止防虫网在强降雨时的下垂现象和强台风时的随风飘动牵扯现象。立柱采用立柱与水泥基座分离式结构,便于安装固定,且水泥基座直接埋设于事先挖好的土坑中夯实即可,无需进一步浇铸水泥,这样既不造成农田污染,又方便拆除二次利用。同时,水泥基座采用下粗上细的分节结构,可确保立柱在水田的稳定性,进而使防虫网室整体结构稳定。灌排水管由PVC管与防虫网盘相接而成,即可保证网室水稻田的及时排灌,又能有效防止迁飞性虫类由排灌沟渠进入防虫网室,确保防虫网室的整体严密性。
2、采用上述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网栽水稻可显著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整个生育期可减少农药施用纯量达9.54~10.71 kg·hm-2。同时,采用该技术可提高稻米整精米率达1.98%~8.20%,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分别达6.90%~10.53%和6.90%~12.58%,显著提高稻米胶稠度达13.21%,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达3.33%~6.82%,稻米综合食味值也相应提高了1.74%~2.21%。综上,采用该技术可显著改善稻米品质。同时,本发明密植栽培技术也显著提高网栽水稻产量达6.24%~12.04%。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的平面示意图(正面)
图3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的平面示意图(侧面)
图4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中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中的灌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中的卡槽11、卡簧12、索具夹箍18、门插19
图中:1-主体棚架、2-顶网、3-围网、4-灌排水管、5-缓冲间、6-立柱、7-顶面、8-水泥基座、9-立柱底板、10-螺丝、11-卡槽、12-卡簧、13-钢丝绳索、14-横梁、15-纵梁、16-托膜线、17-压膜线、18-索具夹箍、19-门插、20-PVC管、21-防虫网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大型30目白色防虫网室如图1-图6所示,由棚架、顶网2、围网3及灌排水管4构成,棚架包括主体棚架1和缓冲间5,主体棚架1包括立柱6和顶面7,顶网2和围网3为分离式结构,顶网2脱卸式覆盖于主体棚架1的顶面7上,围网3围于网室四周,并与顶网2部分重叠相接,顶网2和围网3均采用30目白色防虫网;
所述立柱6包括中间柱和侧立柱,侧立柱间距为3m,网室正面(靠近田间生产主干道的一面)每隔5根侧立柱设置一根中间柱,中间柱与侧立柱间距为3m。由于中间柱高3.5m,侧立柱高3.0m,这样网室顶面即呈现倒“V”型芬洛式结构。
中间柱和侧立柱均由用热浸镀锌正方形钢管(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2mm)制成,在立柱6基部焊接立柱底板9,由热浸镀锌正方形钢板(15cm×15cm×6mm)制成,立柱底板9通过螺丝10将立柱6与水泥基座8连接固定。侧立柱上纵向安装有卡槽11,围网3通过卡簧12固定在卡槽11内。
为了确保网室在水田的稳定性,中间柱或侧立柱每隔四根立柱间用钢丝绳索13呈“×”形互相牵拉并连接固定。
所述水泥基座8由基座上节(横截面15cm×15cm)和基座下节(横截面30cm×30cm)组成,基座上节高度为30cm,基座下节高度为40cm,其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所述顶面7由横梁14、纵梁15、顶网2和托膜线16及压膜线17构成。所述横梁14和纵梁15,均由用热浸镀锌正方形钢管(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6mm)制成,分别与立柱6顶端用螺丝固定相接,其上均纵向安装有卡槽11,顶网2和围网3均通过卡簧12固定在卡槽11内,卡槽11用薄壁热浸镀锌钢板(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内壁厚2mm)制成,网室正面中间柱与背面对应的中间柱顶端有纵梁15相连,网室正面每两根中间柱中间的侧立柱与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有纵梁15相连。网室正面侧立柱和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分别有横梁14相连。
所述托膜线16和压膜线17分别为涂塑钢丝(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直径3mm)和PET压网线(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直径2.4mm,圆形透明),分别用索具夹箍18固定在网室两侧纵梁15上,索具夹箍18(南京溧水县白马机械设备厂,M10)用不锈钢制成,托膜线16每隔50cm设置一根,压膜线17每隔100cm设置一根;
所述缓冲间5即在网室四周的一个网面上开一扇对开门,作为进出口,门内有一个由防虫网组成的全封闭的过渡空间,进入生产区的端头是另一个对开门,作为生产区的进出口,为了确保对开门的紧密闭合,在门上安装门插19,门插19由热浸镀锌钢板及钢筋制成;
所述灌排水管4,在邻近灌排水渠一侧的网室围网3底部开一直径15cm的洞口,安装直径15cm的PVC管20作为灌排水管,可保证网室水稻田的及时排灌,为了防止迁飞性虫类由排灌沟渠进入防虫网室,确保防虫网室的整体严密性,在PVC管20两个端口均安装防虫网盘21,防虫网盘21由铁丝和防虫网制成,采用30目白色防虫网。
本网室顶面采用倒“V”型芬洛式结构,在纵梁间设置托膜线和压膜线,且采用卡槽固定防虫网,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仅在冬天强降雪前采用拆网的方法将顶网拆除即可,避免因积雪太厚而导致防虫网室整体结构变形。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科学基地生产实例为例:
该试验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南部的白马镇,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日照2145.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36.9 mm,年无霜期237 d。试验田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其基本理化性状为:pH(H2O, 1:5)6.21±0.05,有机质(g·kg-1)16.62±3.15,全N(g·kg-1)0.87±0.01,全P(g·kg-1)0.24±0.01,速效氮(mg·kg-1)35.16±1.58,速效磷(mg·kg-1)11.84±2.23,速效钾(mg·kg-1)89.23±3.84。试验为期两年(2011年5月~2012年10月),每年的试验田面积至少1200m2,以常规大田生产为对照。
采用常规水育秧方式培育壮秧。水稻品种可采用早熟晚粳(南粳44)或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等,于5月中旬播种,播种量为每666.7 m3~4 kg,在播种露白揭膜后立即搭建单体简易大棚并覆盖30目白色防虫网,水稻秧苗期不施任何农药。
于6月中旬大田移栽至芬洛式大型框架防虫网室(30目白色防虫网),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水稻秧苗栽插行距为25~30 cm,株距为10~13 cm,栽插密度每666.7 m2为2.05万穴至2.67万穴,每穴2~3株;在水稻本田生长期内,每666.7 m2施氮肥(纯N)18 kg、磷肥(以P2O5计)4.5 kg和钾肥(以K2O计)9.0 kg,氮肥用尿素(含N 46%),其中基肥占40%,分蘖肥占20%,促花肥占20%,保花肥占20%,磷肥用复合肥(含N 15%,P2O15%,K2O 15%)全作基肥,K肥用氯化钾(含K2O 60%)基肥施用50%,促花肥施50%;水稻本田生长期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5~6 cm)、中期搁田、后期干湿交替的管理模式,可在本田生长期中后期根据实际情况施用适量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害。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高产大田。试验期间采用该技术的水稻全生育期农药施用纯量较常规大田生产减少9.54~10.71 kg·hm-2(表1),极显著增强稻米安全品质。
表1网栽水稻全生育期农药施用纯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水稻产量及品质等具体试验结果结合以下实例予以说明:
实例1
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苏香粳3号为例:
苏香粳3号由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提供,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全生育期为132天左右。采用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显著改善苏香粳3号稻米品质(表2)。整精米率是稻米加工品质中最为重要的指标,采用本技术可提高稻米整精米率达1.98%;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是稻米外观品质中最为重要的指标,采用本技术可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分别达10.53%和12.58%;稻米食味品质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采用本技术可显著提高稻米胶稠度达13.21%,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达6.82%,同时稻米综合食味值也提高2.21%。同时,采用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常规栽插密度(30cm×13cm)条件下,苏香粳3号平均产量可达6002.82 kg·hm-2,进一步,采用密植栽培技术可有效增加网栽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达374.28~722.59 kg·hm-2,产量增幅达6.24%~12.04%(表3)。
表2 网栽水稻(苏香粳3号)稻米品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表3 密植栽培对网栽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的调控效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实例2
以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南粳44为例:
南粳44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全生育期为158天左右。采用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南粳44整精米率达8.20%,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分别达6.90%和6.90%。同时,采用该技术虽未提高南粳44稻米胶稠度,但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达3.33%,稻米综合食味值也相应提高1.74%(表4)。同时,采用该技术在常规栽插密度(30cm×13cm)条件下,南粳44两年平均产量可达7293.44 kg·hm-2,在此基础上,采用密植栽培技术(25 cm×10 cm)可有效增加网栽水稻南粳44产量达455.81 kg·hm-2,产量增幅达6.25%(表5)。
表4 网栽水稻(南粳44)稻米品质
表5 密植栽培技术对网栽水稻南粳44产量的调控效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Claims (1)

1.一种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秧苗期在播种露白揭膜后立即搭棚覆盖30目白色防虫网,采用水育秧方式,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于5月中旬播种,水稻品种采用早熟晚粳或中熟中粳,播种量为每666.7 m3~4 kg,6月中旬大田移栽;
水稻本田生长期采用大型白色30目防虫网室覆盖栽培方式;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水稻秧苗栽插行距为25~30 cm,株距为10~13 cm,栽插密度每666.7 m2为2.05万穴至2.67万穴,每穴2~3株;
在水稻本田生长期内,每666.7 m2施氮肥纯N18 kg、以P2O5计磷肥4.5 kg和以K2O计钾肥9.0 kg,氮肥用含N质量比 46%的尿素,其中基肥占40%,分蘖肥占20%,促花肥占20%,保花肥占20%,磷肥用含N 15%,P2O15%,K2O 15%的复合肥全作基肥,K肥用含K2O 60%的氯化钾基肥施用50%,促花肥施50%;水稻本田生长期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5~6 cm、中期搁田、后期干湿交替的管理模式;水稻秧苗期不施任何农药治虫,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高产大田;
所述大型白色30目防虫网室由棚架、顶网、围网及灌排水管构成,棚架包括主体棚架和缓冲间,主体棚架包括立柱和顶面,顶网和围网为分离式结构,顶网脱卸式覆盖于棚架的顶面,围网围于网室四周,并与顶网部分重叠相接;所述立柱包括中间柱和侧立柱,侧立柱间距为3m,靠近田间生产主干道的一面为网室正面,每隔5根侧立柱设置一根中间柱,中间柱与侧立柱间距为3m;在立柱基部焊接立柱底板,由热浸镀锌正方形钢板15cm×15cm×6mm制成,立柱底板通过螺丝将立柱与水泥基座连接固定,侧立柱上纵向安装有卡槽,围网通过卡簧固定在卡槽内,为了确保网室在水田的稳定性,中间柱或侧立柱每隔四根立柱间用钢丝绳索呈“×”形互相牵拉并连接起来;所述顶面由横梁、纵梁、顶网和托膜线及压膜线构成,所述横梁和纵梁分别与立柱顶端用螺丝固定相接,其上均纵向安装有卡槽,顶网和围网均通过卡簧固定在卡槽内;所述托膜线和压膜线分别为涂塑钢丝和PET压网线,分别用索具夹箍固定在网室两侧纵梁上,托膜线每隔50cm设置一根,压膜线每隔100cm设置一根;
所述立柱均由用热浸镀锌、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2mm的正方形钢管制成,所述水泥基座由基座上节和基座下节组成,基座上节高度为30cm,基座下节高度为40cm,其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基座上节15cm×15cm,基座下节30cm×30cm;
所述横梁和纵梁,均由横截面长60mm×宽60mm×内壁厚6mm的热浸镀锌正方形钢管制成,网室正面中间柱与背面对应的中间柱顶端有纵梁相连,网室正面每两根中间柱中间的侧立柱与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有纵梁相连;网室正面侧立柱和背面对应的侧立柱顶端分别有横梁相连,所述托膜线为直径3mm的涂塑钢丝,压膜线为直径2.4mm、圆形透明的PET压网线;
所述缓冲间即在网室四周的一个网面上开一扇对开门,作为进出口,门内有一个由防虫网组成的全封闭的过渡空间,进入生产区的端头是另一个对开门,作为生产区的进出口,为了确保对开门的紧密闭合,在门上安装门插;所述灌排水管,在邻近灌排水渠一侧的网室围网底部开一直径15cm的洞口,安装直径15cm的PVC管作为灌排水管,在灌排水管两个端口均安装防虫网盘;
所述水稻品种采用早熟晚粳南粳44或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
CN201310135518.1A 2013-04-18 2013-04-18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Active CN103202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5518.1A CN103202197B (zh) 2013-04-18 2013-04-18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5518.1A CN103202197B (zh) 2013-04-18 2013-04-18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197A CN103202197A (zh) 2013-07-17
CN103202197B true CN103202197B (zh) 2014-05-07

Family

ID=4874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5518.1A Active CN103202197B (zh) 2013-04-18 2013-04-18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2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797A (zh) * 2014-09-29 2014-12-24 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用防虫网覆盖、稀植生产有机稻米方法
CN108271574B (zh) * 2018-03-09 2023-11-10 上海国兴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体大棚所用的卷膜门及单体大棚
CN110150546A (zh) * 2019-05-14 2019-08-23 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优质食味大米的生产方法
CN110122228A (zh) * 2019-06-03 2019-08-1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减少稻田氨挥发与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9846U (zh) * 2013-01-31 2013-10-0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无公害水稻栽培的芬洛式框架防虫网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197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996B (zh) 一种猕猴桃和茶树立体种植方法
CN101675728B (zh) 一种杂交大白菜制种栽培方法
CN103355150B (zh) 烤烟漂浮育苗栽培方法
CN104082048B (zh) 红枣持续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38340A (zh) 一种夏黑葡萄的种植方法
CN108476955B (zh) 盐碱地利用双孢菇渣种植夏季草莓的设施及方法
CN103563638A (zh) 一种南方红豆杉人工繁殖技术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3202197B (zh)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1548636A (zh) 一种适合在恶劣土壤地区栽培葡萄的方法
CN104094756A (zh) 铁皮石斛安全越冬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5027945A (zh) 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
CN103804070B (zh) 一种金线莲栽培辅助材料和返天然栽培方法
CN107211868A (zh) 一种绿芦笋无土基质栽培方法
CN106508587A (zh)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CN106069482A (zh) 一种富硒壶瓶枣的培植方法
CN103430743B (zh)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CN103238495B (zh) 一种利用桃树造景的方法
CN103081677A (zh) 道地中药材石菖蒲良种繁殖管理技术
CN105613008B (zh) 一种采用化学封顶的晚密简棉花栽培方法
CN109757341A (zh) 一种极端干旱区葡萄的双管流量不对称滴灌方法
CN104106363A (zh) 一种北方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CN103598078A (zh) 一种大麦组培苗夏季漂浮育苗方法
CN106717802B (zh) 山药的种植装置以及栽培方法
CN105052647A (zh) 一种果园节水灌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