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046A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046A
CN103202046A CN2011800535345A CN201180053534A CN103202046A CN 103202046 A CN103202046 A CN 103202046A CN 2011800535345 A CN2011800535345 A CN 2011800535345A CN 201180053534 A CN201180053534 A CN 201180053534A CN 103202046 A CN103202046 A CN 103202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csi
paging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5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2046B (zh
Inventor
阿部哲士
永田聪
三木信彦
大久保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02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2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HetNet中,对用户终端高质量地发送寻呼,并有效地发送CSI-RS,从而高效地进行UL HARQ。该无线通信方法包含:从配置在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以及表示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当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的步骤。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宏小区内设置微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由标准化组织3GPP规定利用了成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方式的后继的LTE(长期演进)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称为LTE系统)。当今,在3GPP中还研究利用了成为LTE方式的后继的LTE-Advance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称为LTE-A系统)。
在LTE-A系统中,研究在具有半径为几千米左右的宽范围的覆盖区域的宏小区内形成具有半径为几十米左右的局部的覆盖区域的微小区(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的HetNet(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例如,非专利文献1)。
研究在该HetNet中,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为目的,进行CRE(小区范围扩展:Cell Range Expansion)。在CRE中,通过对来自形成微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为微基站)的接收功率加上偏移,从而扩展微小区的范围。因此,位于扩展后的微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能够从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宏基站)向微基站进行切换。
此外,在该HetNet中,通过CRE切换到微基站的用户终端会从宏基站受到较大的干扰。因此,还研究宏基站在一部分子帧中停止数据发送,从而减少该用户终端从宏基站受到的干扰的干扰协调。
图1是表示干扰协调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在宏基站进行数据发送的子帧(从左起第一个以及第三个子帧)中,该用户终端中的来自微基站的接收功率由于受到来自宏基站的干扰而变小。另一方面,在宏基站中停止数据发送的子帧(从左起第二个以及第四个子帧)中,该用户终端中的来自微基站的接收功率不受来自宏基站的干扰而变大。另外,在停止数据发送的子帧(以下,称为发送停止子帧中)中,可以不完全停止发送数据,而是发送对于该用户终端的干扰成为允许范围内的少量的数据。作为发送停止子帧,例如利用MBSFN(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 Broadcast andMulticast Service)承载单频网)子帧、ABS(近空白子帧:Almost BlankSubframe)。
在设定ABS时,研究如图3所示那样考虑在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中的UL HARQ(上行链路混合ARQ)的周期8毫秒而设定8毫秒周期的ABS(在图3的宏小区的无线帧中,中空部分为ABS)。此时,在微基站(微微基站)中,在宏基站中设定了ABS的8毫秒中发送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这样,如果在8毫秒中发送CSI-RS,则导致周期为10毫秒的寻呼子帧(通过寻呼通知系统的变更等的子帧)(无线帧中的子帧#0、#4、#5、#9中的至少一个子帧)和包含CSI-RS的子帧重叠,如果直接发送则两者会冲突。另外,在图3中,可能会在子帧#0、#4中冲突。
寻呼通知来电和系统的变更等,要求较高的质量。因此,提出在寻呼子帧和CSI-RS子帧有可能会重叠的所有子帧(子帧#0、#4、#5、#9)中微微基站不发送CSI-RS。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300
非专利文献2:3GPP,TSG-RAN WG1Meeting#62bis“Remaining aspectsof CSI-RS parameters and signaling”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寻呼并非始终在子帧#0、#4、#5、#9中发送,有时也会仅在子帧#0、#4、#5、#9的一部分子帧中发送。从而,在仅在子帧#0、#4、#5、#9的一部分子帧中发送寻呼时,在子帧#0、#4、#5、#9中不发送CSI-RS导致不能有效地发送CSI-RS,无法高效地进行UL HARQ。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HetNet中对用户终端高质量地发送寻呼,并有效地发送CSI-RS,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UL HARQ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接收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接收部,接收所述信号;以及子帧决定部,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信号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此外,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接收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和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接收部,接收所述信号以及所述控制信号;以及子帧决定部,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不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且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有:广播信息生成部,生成与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有关的广播信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当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信号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以及表示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当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HetNet中,根据发送寻呼的子帧,即仅避开发送寻呼的子帧而发送CSI-RS,因此对用户终端高质量地发送寻呼,有效地发送CSI-RS,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UL HARQ。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干扰协调的一例的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通知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ABS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微基站的功能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微基站的功能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作为微小区而利用微微小区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毫微微小区和中继节点形成的小区等。此外,说明作为非发送子帧而利用ABS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MBSFN子帧等。
图2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形成宏小区MC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为宏基站)MeNB(宏演进型基站:Macro evolved NodeB)、以及形成微微小区PC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为微微基站)PeNB(微微演进型基站:Pico evolved NodeB)、以及用户终端UE(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
如图2所示,宏基站MeNB和微微基站PeNB经由有线X2接口而连接。此外,宏基站MeNB和微微基站PeNB分别连接到核心网络(未图示)上。此外,宏基站MeNB和微微基站PeNB共享至少一部分无线频带。
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UE在位于微微小区PC内时,由于来自微微基站PeNB的接收功率比宏基站MeNB的接收功率更大,因此连接到微微基站PeNB。另一方面,用户终端UE在位于微微小区PC外时,由于宏基站MeNB的接收功率比来自微微基站PeNB的接收功率更大,因此连接到宏基站MeNB。
此外,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CRE(小区范围扩展)。在CRE中,用户终端UE对来自微微基站PeNB的接收功率加上偏移,因此即使是微微小区PC外但还是位于扩展后的微微小区PC’内的情况下,来自微微基站PeNB的接收功率(加上了偏移的接收功率)比宏基站MeNB的接收功率更大。从而,用户终端UE在即使是微微小区PC外但还是位于扩展后的微微小区PC’内的情况下,能够连接到微微基站PeNB,还能够从宏基站MeNB切换到微微基站PeNB。以下,将连接到微微基站PeNB的用户终端UE称为微微终端UE,将连接到宏基站MeNB的用户终端UE称为宏终端UE,但其结构相同。
在上述那样的HetNet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到如上述那样周期10毫秒的寻呼子帧和周期8毫秒的CSI-RS子帧会重叠,如果直接发送则两者会冲突。此时,寻呼在子帧#0、#4、#5、#9中发送,但并非始终在子帧#0、#4、#5、#9中发送,有时仅在子帧#0、#4、#5、#9的一部分子帧中发送。此时,表示在哪个子帧中发送寻呼的信息包含在广播信号中。从而,在仅在子帧#0、#4、#5、#9的一部分子帧中发送寻呼时,在子帧#0、#4、#5、#9中不发送CSI-RS导致不能有效地发送CSI-RS,无法高效地进行UL HARQ。
本发明人们关注这一点,发现以下的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通过仅避开发送寻呼的子帧而发送CSI-RS,从而高质量地对用户终端发送寻呼,并有效地发送CSI-RS,能够高效地进行UL HARQ。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用户终端UE根据寻呼中包含的系统信息,决定要在哪个寻呼子帧中测定CSI-RS。
用户终端UE通过广播信道信号(系统信息)得知寻呼会在哪个子帧中发送。从而,用户终端UE根据广播信道信号识别会在哪个子帧发送寻呼,从而在某个CSI-RS子帧(包含CSI-RS的子帧)和寻呼子帧(包含寻呼的子帧)的定时重叠的情况下,决定要在哪个子帧测定CSI-RS。例如,在重叠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此时,通常微微基站也在该子帧中不发送CSI-RS。
即,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微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在用户终端中,在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的情况下,基于变更通知信息而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在停止进行了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中基于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不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将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该方法具体来说成为如图4所示的步骤。在此,假设在子帧#4、#9中进行寻呼,且该子帧有可能会与CSI-RS子帧重叠。首先,由于在子帧#4、#9中进行着寻呼,因此用户终端UE不测定CSI-RS(图4A)。此时,通过广播信道信号来识别在子帧#4、#9中进行着寻呼的情况。
若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停止在子帧#4中的寻呼,且用户终端UE接收到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则用户终端UE决定要在子帧#4中测定CSI-RS(将子帧#4决定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图4B)。
此后,如果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在子帧#4中开始发送CSI-RS,则用户终端UE在子帧#4中测定CSI-RS(图4C)。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在不进行寻呼的子帧中开始寻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中基于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不将特定的寻呼子帧设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该方法具体来说成为图5所示的步骤。这里,假设在子帧#4、#9中进行寻呼,且该子帧有可能会与CSI-RS子帧重叠。首先,由于在子帧#4中不进行寻呼,因此用户终端UE测定CSI-RS(图5A)。此时,由于在子帧#9中进行寻呼,因此不测定CSI-RS。通过广播信道信号来识别在子帧#9中进行着寻呼的情况。
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停止子帧#4的CSI-RS的发送。此时,用户终端UE测定子帧#4的CSI-RS(图5B)。
接着,若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开始子帧#4中的寻呼,且用户终端UE接收到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则用户终端UE决定在子帧#4、#9中不测定CSI-RS(将子帧#4、#9决定为不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图5C)。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决定要在哪个寻呼子帧中测定CSI-RS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即,由于微微基站能够识别在子帧#0、#4、#5、#9中进行寻呼的子帧,因此将要避开进行该寻呼的子帧的情况作为广播信息而通知给用户终端。
即,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微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以及表示在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在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在用户终端中基于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在停止进行了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中,通过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从而将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在此,说明控制信号为广播信道信号(广播信息)的情况。
该方法具体来说成为如图6所示的步骤。在此,假设在子帧#4、#9中进行寻呼,且该子帧有可能会与CSI-RS子帧重叠。首先,由于在子帧#4、#9中进行寻呼,因此用户终端UE不测定CSI-RS(图6A)。此时,通过广播信道信号来识别在子帧#4、#9中进行着寻呼的情况。
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停止在子帧#4中的寻呼,且用户终端UE接收到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此时,用户终端UE尚未测定CSI-RS(图6B)。
此后,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在子帧#4开始发送CSI-RS。此时,用户终端UE也不测定CSI-RS(图6C)。然后,如果从微微基站侧(网络侧)接受到表示在子帧#4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广播信息,则在变更了系统信息后,用户终端UE在子帧#4中测定CSI-RS(图6D)。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在没有进行寻呼的子帧中开始寻呼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中通过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可以不测定CSI-RS的广播信息(表示在子帧#4中不进行寻呼),决定不将特定的寻呼子帧设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该方法具体来说成为图7所示的步骤。在此,假设在子帧#4、#9中进行寻呼,且该子帧有可能会与CSI-RS子帧重叠。首先,由于在子帧#4中不进行寻呼,因此用户终端UE测定CSI-RS(图7A)。此时,由于在子帧#9中进行寻呼,因此不测定CSI-RS。通过广播信道信号来识别在子帧#9中进行着寻呼的情况。
接着,如果从微微基站侧(网络侧)接受表示在子帧#4中不测定CSI-RS(在子帧#4中进行寻呼)的广播信息,则在变更了系统信息后,用户终端UE决定在子帧#4、#9中不测定CSI-RS(将子帧#4决定为不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图7B)。
接着,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停止在子帧#4中的CSI-RS的发送。此时,用户终端UE不测定子帧#4、#9的CSI-RS(图7C)。
此后,若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开始在子帧#4中的寻呼,且用户终端UE接收到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则用户终端UE在变更了系统信息之后,在子帧#4、#9中接受寻呼。此外,用户终端UE不测定子帧#4、#9的CSI-RS(图7D)。
这样,根据上述第1方式以及第2方式,在HetNet中,根据发送寻呼的子帧,即仅避开发送寻呼的子帧而发送CSI-RS,因此能够高质量地对用户终端发送寻呼且有效地发送CSI-RS,从而高效地进行UL HARQ。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用户终端UE根据在寻呼中包含的系统信息,决定在哪个寻呼子帧中测定CSI-RS的情况(第1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图2所示的各装置(即,宏基站MeNB、微微基站PeNB、微微终端UE)具有包括天线、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发送接收电路等的硬件,在存储器中存储有由处理器来执行的软件模块。另外,后述的各装置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微基站的功能结构图。如图8所示,微微基站PeNB具有X2接口部201(接收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CSI-RS插入控制部203、发送接收部204。
X2接口部201经由X2接口与宏基站MeNB发送接收信号。
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根据通信状况来决定要进行寻呼的子帧(决定寻呼子帧),在进行寻呼的子帧变更时,生成要在哪个子帧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将变更通知信息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04。
CSI-RS插入控制部203生成CSI-RS,并决定要将CSI-RS插入到哪个子帧中(决定CSI-RS子帧)。CSI-RS插入控制部203将CSI-RS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04。
发送接收部204与微微终端(用户终端)UE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具体来说,发送接收部204对CSI-RS、变更通知信息及其他的数据施加规定的发送处理后作为发送信号,并将该发送信号发送给微微终端UE。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微微终端的功能结构图。如图9所示,微微终端UE具有发送接收部301(接收部)、测定部302、子帧决定部303。
发送接收部301与微微基站PeNB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具体来说,发送接收部301接收从微微基站PeNB发送的信号,具体来说接收具有以下两种信号的信号:具有包含CSI-RS的子帧的信号;以及具有寻呼子帧的信号。此外,发送接收部301接收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寻呼子帧的变更等)的变更通知信息。
测定部302利用在发送接收部301中接收到的CSI-RS测定信道质量。测定部302基于从子帧决定部303输出的子帧决定信息(要在哪个子帧中测定CSI-RS的信息、或者不测定哪个子帧的CSI-RS的信息),利用CSI-RS测定信道质量。
子帧决定部303基于在发送接收部301中接收到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子帧、或者不测定CSI-RS的子帧,并将其信息(子帧决定信息)输出到测定部302。子帧决定部303决定在变更通知信息中包含的、针对停止寻呼的子帧要测定CSI-RS的情况(将停止寻呼的子帧决定为要测定CSI-RS的子帧)。或者,子帧决定部303决定在变更通知信息中包含的、针对开始寻呼的子帧不测定CSI-RS的情况(将开始寻呼的子帧决定为不测定CSI-RS的子帧)。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首先,从微微基站PeNB对用户终端UE发送具有包含CSI-RS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当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在用户终端UE中基于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例如,在微微基站侧(网路侧)停止在进行着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的情况下,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中生成表示该情况的变更通知信息,并将该变更通知信息通过寻呼发送给用户终端UE。在用户终端中,基于接收到的变更通知信息,在子帧决定部303中决定要在停止了寻呼的子帧中测定CSI-RS。然后,在测定部302中在停止了寻呼的子帧中测定CSI-RS。
此外,当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开始在进行着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的情况下,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中生成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信息,并将该变更通知信息通过寻呼发送给用户终端UE。在用户终端中,基于接收到的变更通知信息,在子帧决定部303中决定在开始了寻呼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然后,在测定部302中,在开始了寻呼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决定要在哪个寻呼子帧中测定CSI-RS后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图2所示的各装置(即,宏基站MeNB、微微基站PeNB、微微终端UE)具有包括天线、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发送接收电路等在内的硬件,在存储器中存储有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另外,后述的各装置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微基站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0所示,微微基站PeNB具有X2接口部201(接收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CSI-RS插入控制部203、发送接收部204、控制信号生成部205。
X2接口部201与宏基站MeNB经由X2接口发送接收信号。
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根据通信状况,决定要进行寻呼的子帧(决定寻呼子帧),在进行寻呼的子帧变更了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要在哪个子帧中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将变更通知信息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04。
CSI-RS插入控制部203生成CSI-RS,并决定将CSI-RS插入到哪个子帧(决定CSI-RS子帧)。CSI-RS插入控制部203将CSI-RS输出给发送接收部204。
控制信号生成部205生成表示在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发送接收部204。该控制信号是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或者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可以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另外,该控制信号是广播信道信号或者专用用户信道信号(所谓的层3的信号)。
发送接收部204与微微终端(用户终端)UE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具体来说,发送接收部204对CSI-RS、变更通知信息、其他的数据、以及控制信号实施规定的发送处理后作为发送信号,从而将该发送信号发送给微微终端UE。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微微终端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1所示,微微终端UE具有发送接收部301(接收部)、测定部302、子帧决定部303。
发送接收部301与微微基站PeNB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具体来说,发送接收部301接收从微微基站PeNB发送的信号,具体来说,接收具有以下的信号的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具有包含CSI-RS的子帧的信号、以及具有寻呼子帧的信号。此外,发送接收部301接收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寻呼子帧的变更等)的变更通知信息。
测定部302利用在发送接收部301中接收到的CSI-RS测定信道质量。测定部302基于从子帧决定部303输出的子帧决定信息(在哪个子帧中测定CSI-RS的信息或者不测定哪个子帧的CSI-RS的信息),利用CSI-RS测定信道质量。
子帧决定部303基于在发送接收部301中接收到的变更通知信息以及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子帧、或者不测定CSI-RS的子帧,并将其信息(子帧决定信息)输出给测定部302。子帧决定部303根据控制信号来决定测定或者不测定CSI-RS的子帧。例如,当控制信号是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该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测定CSI-RS的子帧。此外,当控制信号是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该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不测定CSI-RS的子帧。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首先,从微微基站PeNB对用户终端UE发送具有CSI-RS子帧以及寻呼子帧的信号以及控制信号,所述CSI-RS子帧包含CSI-RS,寻呼子帧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在CSI-RS子帧与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在用户终端UE中基于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例如,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停止进行着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时,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中生成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信息,并将该变更通知信息通过寻呼发送给用户终端UE。此外,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对用户终端UE发送表示在哪个子帧(停止了寻呼的子帧)中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在用户终端中,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子帧决定部303中决定在停止了寻呼的子帧中测定CSI-RS。然后,在测定部302中,在停止了寻呼的子帧中测定CSI-RS。
此外,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开始在进行着寻呼的子帧中的寻呼时,在系统信息变更控制部202中生成表示该意思的变更通知信息,并将该变更通知信息通过寻呼发送给用户终端UE。然后,在微微基站侧(网络侧),对用户终端UE发送表示在哪个子帧(开始了寻呼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在用户终端中,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子帧决定部303中决定在开始了寻呼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然后,在测定部302中,在开始了寻呼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
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微微基站PeNB可以是形成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台(中继节点)。当为中继台的情况下,中继台与宏基站MeNB通过无线链路(回程链路)连接。
本发明可作为修改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性意义。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子帧号是例示,利用其他的子帧号也不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基于2010年11月9日申请的特愿2010-250874。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终端,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接收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
接收部,接收所述信号;以及
子帧决定部,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信号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帧决定部基于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不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将所述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帧决定部基于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进行寻呼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不将所述特定的寻呼子帧设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4.一种用户终端,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接收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和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
接收部,接收所述信号以及所述控制信号;以及
子帧决定部,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不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帧决定部通过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将所述特定的寻呼子帧决定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帧决定部通过表示在特定的寻呼子帧中也可以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决定不将所述特定的寻呼子帧设为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
7.一种无线基站,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并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有:
控制信号生成部,生成表示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以及发送部,将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号是表示在特定的子帧中也可以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或者是表示在特定的子帧中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当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信号的变更通知信息,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的步骤。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配置在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且形成比该宏小区小的微小区的微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具有包含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CSI-RS子帧以及包含表示系统信息的变更的变更通知信息的寻呼子帧的信号、以及表示在所述CSI-RS子帧和所述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不测定CSI-RS的控制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当CSI-RS子帧和寻呼子帧的定时一致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要测定CSI-RS的CSI-RS子帧的步骤。
CN201180053534.5A 2010-11-09 2011-11-08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32020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0874A JP5432110B2 (ja) 2010-11-09 2010-11-09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250874 2010-11-09
PCT/JP2011/075659 WO2012063793A1 (ja) 2010-11-09 2011-11-08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046A true CN103202046A (zh) 2013-07-10
CN103202046B CN103202046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6309A (zh) * 2014-07-30 2017-04-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64587A (zh) * 2014-07-31 2017-05-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311A (zh) * 2006-06-19 2009-08-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
WO2010032477A1 (ja) * 2008-09-22 2010-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311A (zh) * 2006-06-19 2009-08-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
WO2010032477A1 (ja) * 2008-09-22 2010-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HISILICON,3GPP: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bis R1-105150,The possible restrictions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almost blank subframes in Macro-Pico deployments》", 15 October 20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6309A (zh) * 2014-07-30 2017-04-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576309B (zh) * 2014-07-30 2020-02-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64587A (zh) * 2014-07-31 2017-05-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64587B (zh) * 2014-07-31 2020-05-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3005149A (es) 2013-08-01
JP5432110B2 (ja) 2014-03-05
BR112013011962A2 (pt) 2016-08-30
JP2012104999A (ja) 2012-05-31
US20130308607A1 (en) 2013-11-21
US9521604B2 (en) 2016-12-13
KR101542830B1 (ko) 2015-08-12
EP2640109A4 (en) 2017-08-02
KR20130111580A (ko) 2013-10-10
WO2012063793A1 (ja) 2012-05-18
CA2815681A1 (en) 2012-05-18
EP2640109A1 (en)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8794B (zh) 通信系统
KR101902406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셀 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883499B2 (en) Downlink control for wireless heterogeneous telecommunications
CN105684477B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8995930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channel between femto base stations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CN103202061A (zh) 通知方法、用户终端以及无线基站
US10645703B2 (en) Methods, infrastructure unit,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unit
JPWO2015174437A1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IL232823A (en) Method and access node for running an access node on a cellular network
WO2013044808A1 (zh) 干扰控制方法和设备
US20200187104A1 (e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987735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9521604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432124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547471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WO2015012103A1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333378B (zh) 一种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JP5664365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22183934A1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设备
WO2022143926A1 (zh) 时间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202046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096332B (zh) 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suo Isomura

Inventor after: Yong Tiancong

Inventor after: Miki Nobuhiko

Inventor after: Ookubo Naoto

Inventor before: Yasuo Isomura

Inventor before: Yong Tiancong

Inventor before: Miki Nobuhiko

Inventor before: Ookubo Naot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ABE TETSUSHI NAGATA SATOSHI MIKI NOBUHIKO OOKUBO NAOTO TO: ABE TETSUSHI NAGATA SATOSHI MIKI NOBUHIKO YOSHIHISA KISHIYAM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