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042B -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042B
CN103202042B CN201180053285.XA CN201180053285A CN103202042B CN 103202042 B CN103202042 B CN 103202042B CN 201180053285 A CN201180053285 A CN 201180053285A CN 103202042 B CN103202042 B CN 103202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frame
micro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2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2042A (zh
Inventor
张翼
张元涛
兰元荣
周华
吴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2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2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0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2025/03802Signalling on the reverse channel
    • H04L2025/03808Transmission of equaliser coeffici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步骤,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判断步骤,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反馈步骤,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LTE-A异构网络系统以及其中的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中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3GPP的长期演进方案(longtermevolution)沿用了传统的同构网络,它由六角形蜂窝系统组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高级长期演进方案(LTE-Advanced)引入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Network)。LTE-A系统可由宏小区(MacroCell)、毫微微蜂窝(FemtoCell)、微微蜂窝(PicoCell)、远端无线头(RRH)、中继器(Relay)组成。它通过部署新的无线节点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容量,而且为特殊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了系统性能。然而新部署的节点会对原来部署的小区的用户带来干扰,甚至造成某些覆盖的孔洞,因此需要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enhancedInter-CellInterferenceCoordination,eICIC)方法来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
在宏小区和微小区(包括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中继器、RRH等)混合小区场景下,为了提高小区容量,小区扩展技术被采用。图1是示出了混合小区场景下小区区域扩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移动台的小区选择准则,将部分属于宏小区服务的移动台(有时也称为移动终端)改变到属于微小区服务。对于小区扩展部分的移动台,它受到宏小区较强的干扰,需要增强干扰协调方案来保证这些移动台的可靠工作。几乎空子帧(ABS)方案被用来减少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干扰。在ABS子帧中,宏小区的PDCCH和PDSCH不进行传输,微小区对应的PDCCH和PDSCH不会受到宏小区的干扰,于是微小区中区域扩张区域的用户能够在ABS子帧中可靠传输。对于区域扩张技术,当大的偏移值被使用时,微小区的控制信道的可靠接收存在问题;当小的偏移值被使用时,微小区的控制信道能够可靠接收。
为了支持ABS的工作,两个测量子集被定义。其中一个子集用于测量对应ABS子帧的干扰信息;另一个子集用于测量对应非ABS子帧的干扰信息。用户终端在配置的测量子集上反馈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采用常规的ABS子帧的方法虽然能够减少宏小区基站传送的信号对微小区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干扰,但是却存在这样的缺点,在造成宏小区资源闲置的同时,不能对微小区提供的服务给予更多的帮助,即只能做到不干扰,而不能对提高微小区的服务有所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提出,用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种或更多种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判断步骤,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反馈步骤,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接收单元,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判断单元,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反馈单元,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反馈,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微基站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步骤,从宏基站接收有关于宏基站所配置的几乎空子帧的信息,从移动终端接收信道反馈信息;指定步骤,指定反馈模式并根据所述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发送步骤,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所述特定子帧和所述反馈模式的信息,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宏基站应在所述几乎空子帧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中的位置,在所述特定子帧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反馈处理步骤,当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联合传输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当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未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所述指定单元所指定的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从宏基站接收有关于宏基站所配置的几乎空子帧的信息,从移动终端接收信道反馈信息;指定单元,所述指定单元指定反馈模式并根据所述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所述特定子帧和所述反馈模式的信息,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宏基站应在所述几乎空子帧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中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特定子帧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反馈处理单元,当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联合传输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当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未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所述指定单元所指定的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向微基站发送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接收单元,从所述微基站接收数据以及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第二发送单元,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按照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所指定的位置,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微基站和宏基站。
以上的一般说明和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都是示意性的,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示出了混合小区场景下小区区域扩张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宏微多点合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微多点合作传输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用户设备)的示例使用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台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微基站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
图7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基站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
图8示出了依据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处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依据一种实施方式在微基站处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常规eICIC方案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ABS数据发送情况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注意,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本发明适用于异构网络的情况,即一个大的小区中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小的小区的情况。将该大的小区称为宏小区,将该小的小区称为微小区。该微小区例如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中继站、RRH等。微小区中使用的基站称为微基站,宏小区中使用的基站称为宏基站。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例如如图1所示。图1的图也只是示例性的,例如可以有更多个的微基站和更多个的宏基站,更可以有更多的用户。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宏微多点合作通信系统(也称联合传输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基站之间通过接口(比如X2接口)相连。首先宏基站或微基站协调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合作。当确定需要进行合作时,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可以传输例如以下的信息:调度位置信息,协作信息,合作传输的数据等,并可指示移动终端进入Comp模式。为了实现合作传输,移动台需要测量各基站到移动台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将它反馈给服务基站(微基站)。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微多点合作传输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S301,宏基站向微基站发送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然后在步骤S302,微基站指定反馈模式并根据该有关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接着,在步骤S303中,微基站将有关于特定子帧和反馈模式的信息发送给。此外,在步骤S304,移动台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数据以及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ABS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该数据将由宏基站在ABS子帧中发送给移动台。然后在步骤S305中,宏基站根据所接收的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ABS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将从微基站接收的数据在ABS上发送给移动台,同时在步骤S306,微基站将相同的数据和有关的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台。在步骤S307,移动台根据接收的有关于反馈模式的信息,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在步骤S308将相关信息作为信道反馈信息发送给微基站。微基站在步骤S309进行信道反馈信息处理,例如判断是否仍然需要进行与宏基站的合作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反馈模式可以是针对多点合作联合传输(JointTransmission)模式的联合传输反馈模式、针对多点合作协作调度/协作波束成形(CS/CB)模式的CS/CB反馈模式或针对非多点合作传输的非多点合作传输反馈模式。
应该注意,上面的描述只是示意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以上的步骤的顺序可以调整,并且有些步骤可以并行进行。
图4是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示例使用的移动电话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示例不限于移动电话。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具有通信能力的任何设备,例如游戏机、PDA、便携式电脑等。如图4所示,移动电话10可以是具有可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翻盖15的翻盖型电话。图4中,翻盖15被示出为处于打开位置。应了解的是,移动电话10可以为其它结构,诸如“长板型电话”或“滑盖型电话”的结构。
移动电话10可包括显示器14。显示器14向用户显示诸如操作状态、时间、电话号码、电话簿信息、各种菜单等的信息,使得用户能利用电子设备10的各种特征。显示器14还可以用于可视地显示电子设备10接收到的和/或从移动电话10的存储器(未示出)检索到的内容。显示器14可用于向用户呈现图像、视频和其他图形,诸如相片、移动电视内容以及与游戏相关的视频。
键盘18提供了多种用户输入操作。例如,键盘18可包括允许输入字母数字信息(诸如,电话号码、电话列表、电话簿信息、记事本、文本等)的字母数字键。此外,键盘18可包括特定的功能键17,诸如用于启动或应答电话的“呼叫发送”键、以及用于结束或者“挂断”电话的“呼叫结束”键。特定的功能键还可以包括在显示在显示器14上的菜单来方便地进行导航的菜单导航键和选择键。例如,可以提供指点设备和/或导航键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方向性输入。此外,显示器14和键盘18可以彼此结合起来使用以实现软键的功能。移动电话10中还包括天线、微控制器、扬声器50和麦克风52等实现其功能所必须的部件。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台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
如图5所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10包括接收单元501、判断单元502、反馈单元503。接收单元501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特定子帧是指微基站所使用的与宏基站的ABS相对应的子帧。反馈模式是指针对多点合作联合传输模式的联合传输反馈模式、CS/CB反馈模式或针对非多点合作传输的非多点合作传输反馈模式,其中非多点合作传输反馈模式(在本文中也称通常反馈模式)包括LTE-A支持的多种传输模式,例如:单天线端口模式、传送分集模式、开环循环延迟分级模式、闭环空分复用模式、多用户MIMO模式、单流波束赋型模式、双流波束赋型模式等等。然后,接收单元接收来自微基站和宏基站的数据。判断单元502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所述反馈单元503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并反馈。此时,与所述微基站指定的反馈模式无关地进行测量和反馈。例如即便微基站指定的是非多点合作传输反馈模式,当判断单元502判断出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所述反馈单元503也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并反馈。另一方面,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反馈。
此外,在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所述接收单元根据从微基站接收的控制信息接收来自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两者的数据。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微基站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如图6所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微基站600包括接收单元601、指定单元602、发送单元603以及反馈处理单元604。
接收单元601从宏基站接收有关于宏基站所配置的几乎空子帧(ABS子帧)的信息,从移动终端接收信道反馈信息。
指定单元602根据所述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所述指定单元602还指定反馈模式。
发送单元603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所述特定子帧和所述反馈模式的信息,并向宏基站发送要由所述宏基站在ABS子帧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在ABS子帧上的位置,所述发送单元还在所述特定子帧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与发送给宏基站的数据相同数据。
当接收单元601从移动终端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反馈处理单元604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联合传输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当所述接收单元601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未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所述指定单元所指定的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图7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基站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如图7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基站70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701、接收单元702以及第二发送单元703。
第一发送单元701向微基站发送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接收单元702从微基站接收将要发送给移动台的数据以及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第二发送单元703,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按照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所指定的位置,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
图8示出了依据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处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首先在S801,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然后,在步骤S802,接收来自微基站和宏基站的数据。接着,在步骤S803,判断从微基站接收的当前子帧是否是特定子帧,即,是否是与宏基站发送的ABS对应的子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基站可以预先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特定子帧在帧结构中的序号的信息(一种形式的对特定子帧的指定)。例如在一帧包括10个子帧的情况下,可以传送例如数据2、8,表示该帧中的第3、第9个子帧是特定子帧。当移动台确定当前子帧是第3子帧或第9子帧时,可以确定出当前子帧是特定子帧。当在步骤S803判断出当前子帧是特定子帧时,在步骤S804,按照宏微多点合作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3判断出当前子帧不是特定子帧,则在步骤S805,按照微基站指定的反馈模式对信道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在步骤S806,将信道反馈信息反馈给微基站。
图8的操作应与图3的流程图相配合地理解。例如S801与S304相对应,S802与S305和S306相对应。其余的步骤与S307和S308相对应。
图9示出了依据一种实施方式在微基站处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首先,在步骤S901,接收来自宏基站的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宏基站可以向微基站发送有关于ABS子帧在帧结构中的序号的信息。例如在一帧包括10个子帧的情况下,可以传送例如数据2、8,表示该帧结构中的第3、第9个子帧是ABS子帧。然后,在步骤S902,微基站指定特定子帧和反馈模式。例如宏基站使用的子帧结构中第3、第9个子帧是ABS子帧的情况下,相应地将微基站使用的子帧结构中的第3、第9个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反馈模式可以是联合传输反馈模式、CS/CB反馈模式或非多点合作传输反馈模式。然后,在步骤S903,将有关于反馈模式的信息和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发送给移动终端。接着,在步骤S904,将数据信息和调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在步骤S905,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信道反馈信息。在步骤S906,判断来自移动台的信道反馈信息是否是针对特定子帧的。如果在步骤S906判断出来自移动台的信道反馈信息是针对特定子帧的,则在步骤S907,对该信道反馈信息按联合传输反馈模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6判断出来自移动台的信道反馈信息不是针对特定子帧的,则在步骤S908按指定给移动终端的反馈模式进行处理。
图10示出了常规eICIC方案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ABS数据发送情况的对比示意图。图10中左图给出了常规eICIC方案中的ABS解决干扰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常规情况下,对于宏基站,在ABS子帧中不传送数据。图10的右图给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宏基站,在ABS子帧中传送数据。从图10中可以看出,宏小区基站在ABS子帧中也向移动台传输相同信息,增强了小区边缘吞吐量。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微基站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激活信息,例如将特定的标志位按照约定设置为1或0。例如根据约定,当将特定的标志位按照约定设置为1时,即激活信息指示有效值时,移动终端才进行步骤S803的判断。而在将特定的标志位按照约定设置为0时,即激活信息指示无效值时,移动终端按照微基站指定的反馈模式进行测量和反馈。这里0和1仅仅是示例性的,可以约定其他的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基站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小区扩张区域来确定发送的激活信息。在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小区扩张区域时发送指示有效值的激活信息,而在移动终端未处于小区扩展区域时,发送指示无效值的激活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非ABS子帧中,移动台工作在传统的CoMP模式下,移动终端可以工作在JP模式或CS/CB模式。微基站为移动台配置CoMP工作模式。在ABS子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激活信息指示有效值时)不管微基站为移动台配置CoMP工作模式如何,移动台都在测量集2中按照JP模式进行反馈,包括PMI/CQI信息。在非ABS子帧,移动台在测量集1中按照系统配置的CoMP工作模式进行反馈。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对方法、步骤的描述可以用来帮助对装置、单元的理解,对装置、单元的描述可以用来帮助对方法、步骤的理解。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逻辑部件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逻辑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微处理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
判断步骤,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
反馈步骤,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接收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数据和来自宏基站的数据两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数据和来自所述宏基站的数据是相同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激活信息的步骤,所述判断步骤仅在所述激活信息指示有效值时才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所述反馈步骤在所述激活信息指示无效值时,根据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包括所述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协作调度/协作波束成形反馈模式以及通常反馈模式。
5.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从微基站接收对特定子帧的指定和对反馈模式的指定;
判断单元,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
反馈单元,当所述当前的子帧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当所述当前的子帧不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时,按照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测量和反馈,
其中,在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数据和来自宏基站的数据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数据和来自所述宏基站的数据是相同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还接收来自所述微基站的激活信息,所述判断单元仅在所述激活信息指示有效值时才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所述反馈单元在所述激活信息指示无效值时,根据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对当前子帧的信道情况进行反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模式包括所述联合传输反馈模式、协作调度/协作波束成形反馈模式以及通常反馈模式。
9.一种在微基站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从宏基站接收有关于宏基站所配置的几乎空子帧的信息;指定步骤,指定反馈模式并根据有关于所述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
发送步骤,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所述特定子帧和所述反馈模式的信息,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宏基站应在所述几乎空子帧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中的位置,在所述特定子帧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
第二接收步骤,从移动终端接收信道反馈信息;
反馈处理步骤,当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联合传输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当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未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所指定的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发送步骤之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的激活信息,而当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微基站指定的反馈模式进行测量和反馈的激活信息。
11.一种微基站,所述微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从宏基站接收有关于宏基站所配置的几乎空子帧的信息,从移动终端接收信道反馈信息;
指定单元,所述指定单元指定反馈模式并根据有关于所述几乎空子帧的信息,将所述微基站所使用的与所述几乎空子帧对应的子帧指定为特定子帧;
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有关于所述特定子帧和所述反馈模式的信息并在所述特定子帧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宏基站应在所述几乎空子帧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中的位置的信息;
反馈处理单元,当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联合传输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当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道反馈信息未针对所述特定子帧时,将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按照所述信道反馈信息是所述指定单元所指定的反馈模式的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基站,其中所述微基站还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的子帧是否是所述微基站所指定的特定子帧的激活信息,而当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所述微基站服务的微小区的扩展区域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微基站指定的反馈模式进行测量和反馈的激活信息。
13.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向微基站发送有关于几乎空子帧的信息;
接收单元,从所述微基站接收数据以及有关于所述数据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的位置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在所述几乎空子帧上按照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所指定的位置,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
14.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基站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宏基站。
CN201180053285.XA 2011-02-14 2011-02-14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0974 WO2012109784A1 (zh) 2011-02-14 2011-02-14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042A CN103202042A (zh) 2013-07-10
CN103202042B true CN10320204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67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2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042B (zh) 2011-02-14 2011-02-14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15087A1 (zh)
CN (1) CN103202042B (zh)
WO (1) WO2012109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6001B1 (ko) * 2011-07-12 2018-09-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US9485062B2 (en) * 2012-03-16 2016-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redundant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4168602B (zh) * 2013-05-17 2018-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确认信息的方法和终端及基站
CN103368628B (zh) * 2013-07-18 2017-05-0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td‑lte系统中基于码本的双流波束赋形方法
US10070446B2 (en) * 2013-10-29 2018-09-04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CN107211303B (zh) * 2015-01-22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JP6607361B2 (ja) * 2017-06-30 2019-11-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242A (zh) * 2004-12-14 2006-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1822091A (zh) * 2007-10-09 2010-09-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基站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0670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Samuel Werth Magnetically actuated flashlight
US20100220670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Koon Hoo Teo Method for Scheduling to Reduc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in OFDMA
US8711716B2 (en) * 2009-06-19 2014-04-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ple CQI feedback for cellular networks
WO2010150952A1 (en) * 2009-06-23 2010-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374148B2 (en) * 2009-11-17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dependent transmission mode in LTE-advanced
US8521199B2 (en) * 2010-06-15 2013-08-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US8964684B2 (en) * 2010-11-16 2015-02-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242A (zh) * 2004-12-14 2006-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1822091A (zh) * 2007-10-09 2010-09-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基站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042A (zh) 2013-07-10
US20130315087A1 (en) 2013-11-28
WO2012109784A1 (zh) 201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042B (zh) 移动终端、微基站、宏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US9693304B2 (en) Rescheduling of a resource component of low power nodes (LPNs) in a coordination set
US9408097B2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 (IMR) signaling and use to support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between cells
CN103797862B (zh) 非连续接收
CN103597870A (zh) 涉及传输点的参考信号端口发现
JPWO2010016607A1 (ja) 基地局間の協調通信方法
CN104838712A (zh) 用于多用户全双工传输的干扰避免、信道探测和其它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CN104982063A (zh) 用于网络辅助的干扰抑制的准同位和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令
CN102893661A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5453678A (zh) 频分双工系统的信道探测
CN104380819A (zh) 使用感测的授权共享接入载波聚合
US20160249268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893697B (zh) 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7431957A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小区特定组测量间隙
KR20130121146A (ko) 서브프레임들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매크로 기지국, 이동 단말 및 통신 시스템
WO2015019728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140946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lmost blank subframe (abs) density and range extension optimiz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Badic et al. Rolling out 5G
CN105453623A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
KR20140048991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EP3550875B1 (en)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erttula et al. Dynamic TDD in LTE small cells
JP6952047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170373818A1 (en) Method,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acro Base Station for Adjusting Communications Mode
JP2023518857A (ja)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電子機器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