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9739A -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99739A CN103199739A CN201310078633XA CN201310078633A CN103199739A CN 103199739 A CN103199739 A CN 103199739A CN 201310078633X A CN201310078633X A CN 201310078633XA CN 201310078633 A CN201310078633 A CN 201310078633A CN 103199739 A CN103199739 A CN 1031997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free end
- power generation
- permanent magnet
- electric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封闭的腔体、至少三个微发电结构体,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由弹性部件、压电材料、永磁铁和线圈组成;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其中的三个微发电结构所在轴向线成三维正交状态;所述的腔体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的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所述的弹性部件同时驱动两个发电单元对外输出电能,一个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输出电能,另一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输出电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能源紧张,寻找新的能源问题是世人最为迫切的渴求,特别是寻找地球上再生能源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地球上海洋的波浪是一种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人们不断努力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开发这一巨大的再生能源而实践探索,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发电装置。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海浪发电方式,大多利用各类机械装置将海浪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进而由旋转电机进行能量转换,或者使用直线电机将进行能量转换。但不管是采用旋转电机还是直线电机,由于海浪运动速度较慢,发电机体积和质量一般较大,制造成本较高,若使用传统齿轮箱进行增速,增加发电机动子速度,必然会带来系统效率降低,需要定期维护等问题。
现有的风轮发电装置,一般都包含一个风轮机构,受水面发电应用环境的影响,风轮机构的安装高度受到限制,同时在诸如航标等浮动平台上,风轮机构的固定本身就有一定难度。风轮机构暴露在空气之中,并且有一定的高度,容易受到风浪的袭击而损坏,导致无法工作, 浮动平台供电,尤其是远离海岸线的位置,维护起来非常困难。另外风轮机构等成本较高,并且风轮发电方式还存在一个最小启动风速,低于该风速,将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海浪、风力发电的装置,该装置还可以用做水力、振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腔体、至少三个微发电结构体;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其中的三个微发电结构所在轴向线成三维正交状态;所述的腔体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由弹性部件、压电材料、永磁铁和线圈组成;所述的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所述的弹性部件同时驱动两个发电单元对外输出电能,一个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输出电能,另一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弹性部件可以是悬臂梁,悬臂梁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作为进一步优化,弹性部件也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作为进一步优化,使用悬臂梁作为弹性部件时,可以是永磁铁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使用悬臂梁作为弹性部件时,也可以是线圈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使用弹簧作为弹性部件时,可以是永磁铁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使用弹簧作为弹性部件时,也可以是线圈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永磁铁可以是条形磁铁,从线圈中央穿过。
作为进一步优化,永磁铁也可以是U型磁铁,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磁铁的U型空隙中。
作为进一步优化,微发电结构体还包括两个整流电路,压电材料的电能输出端和线圈的电能输出端分别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海浪、风能、振动能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2、本发明整体使用漂浮结构,对海水深度不做要求,既可以部署在近海岸边,又可以部署在远离海岸线的区域,施工容易、对环境破坏小。
3、本发明不受海浪强度限制,转换效率高,可充分地利用小、中、大海浪的波能发电。
4、本发明可作为风力发电装置使用,在本发明装置上增加暴露在空气中的固定叶片,即可进行风力发电。该叶片主要用于增大风阻,故而制作简单,形状灵活,不受风速大小等因素的限制。风力发电可以与波浪发电同时进行,也可以将本装置添加固定叶片后悬挂在风口,单独进行风力发电。
5、本发明可用作振动能发电,如直接放置在车船上,获取振动能发电。
6、本发明可以作为水力发电装置使用。可以部署内陆的河流中,此时可以使用绳子牵引,让装置潜浮在水中。受水流冲击,装置将在绳子末端做不规则摆动,进而带动微发电单元发电。不需要拦河造坝抬高水位,建设成本低,维护简单,稳定性高,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不受地势、水量等因素的限制。
7、装置内每个微发电结构体都能对捕获的能量,同时通过正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两种方式转化为电能,可发挥两种能量转化方式的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结构设计巧妙,能量转化效率高。
8、该装置根据发电功率的要求可以设计成大小不等的体积,可在海面上单独设置,也可以多台联网设置,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将可以发出巨大的电力,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9、该装置可作为航标灯等海洋仪器设备供电、也可以通过电缆输送到海岛或沿岸并网供电,还可用在偏远山区供电,其应用领域很广。
10、装置的腔体外壳,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抗腐蚀老化能力,可以抵御高强度风浪的冲击。主要部件位于封闭腔内,不受海水腐蚀危害,寿命长、建设和运行成本低,且系统组成简单、维护方便、能量转化率高。
11、本发明可靠性高,装置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微发电结构体,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永磁铁固定的悬臂梁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永磁铁固定的悬臂梁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圈固定的悬臂梁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线圈固定的悬臂梁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永磁铁固定的弹簧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7为永磁铁固定的弹簧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8为线圈固定的弹簧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9为线圈固定的弹簧式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并联方式汇聚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悬臂梁及压电材料部位放大效果图。
图12为弹簧及压电材料部位放大效果图。
图13为截取弹簧及压电材料部位的一个片段放大后效果图。
图14为单个发电单元整流后波形效果示意图。
图15为多个发电单元整流后汇聚效果示意图。
其中(1)弹性部件为悬梁臂的微发电结构体(2)弹性部件为弹簧的微发电结构体(3)封闭的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腔体、至少三个微发电结构体。微发电结构体由弹性部件、压电材料、永磁铁和线圈组成。微发电结构体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其中的三个微发电结构所在轴向线成三维正交状态,不论振动能量方向如何,其中至少两个发电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该能量。
腔体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
每个微发电结构体均包含两个微发电单元,一个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输出电能,另一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输出电能。
当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各个微发电结构体将吸收相应方向上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各个弹性部件中,进而引起个弹性部件发生谐振,弹性部件的形变将带动与之固定在一起的压电材料发生形变,通过正压电效应输出电能。弹性部件的谐振同时也会使得线圈和永磁铁做相对运动,引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输出电能。
所述腔体的外壳应是刚性材质,外壳有一定的韧度,不易变形,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抗腐蚀老化能力,以抵御高强度风浪的冲击。腔体内部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以防止海水的渗入,导致腐蚀,腔体还要具备防止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的破坏。主要部件位于封闭腔内,不受海水腐蚀危害,寿命长、建设和运行成本低,
本发明整体使用漂浮结构,腔体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故而对海水深度不做要求,既可以部署在近海岸边,又可以部署在远离海岸线的区域,施工容易、对环境破坏小。
腔体的外壳形状呈对称结构,以支持其在水面随水波摆动,从而更好的吸收振动能量,可以使用球状或者圆柱状的外壳形状。本发明不受海浪强度限制,可充分地利用小、中、大海浪的波能发电。
进一步,腔体外壳还可以增加叶片等装置,以提高吸收外力的能力。例如在腔体外壳位于水面之上的位置,可以增加固定叶片,该固定安装的风叶,位于空气之中,距离水面有一定高度,用以增大风阻,风力作用在风叶上,装置整体受力不平衡,从而带动腔体在水面摇晃,固定在腔体内表面的弹性部件捕获该振动能量。该叶片主要用于增大风阻,故而制作简单,形状灵活。
进一步,在腔体的外表面位于水面结合处附近添加固定的叶片,以增强对水面波浪能量的吸收能量。水面的产生的波浪将作用在这些叶片上,各个方向受力不平衡,从而带动腔体在水面摆动,该能量也将被固定在腔体内表面的弹性部件捕获。
用以增强吸收风能能力的叶片和增强吸收波浪能量能力的的叶片,可以使用相同形状样式。若遇上大风浪天气,装置在水中翻到,原来的空气中的叶片进入水中,变成了增强吸收波浪能量能力的叶片,而原来增强吸收波浪能力的的叶片暴露在空气中,又可以起到增强风阻的作用。
微发电结构体中的弹性部件可以是悬臂梁,悬臂梁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微发电结构体中的弹性部件也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使用悬臂梁作为弹性部件时,可以是永磁铁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使用悬臂梁作为弹性部件时,也可以是线圈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使用弹簧作为弹性部件时,可以是永磁铁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使用弹簧作为弹性部件时,也可以是线圈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永磁铁也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永磁铁可以是条形磁铁,从线圈中央穿过。永磁铁也可以是U型磁铁,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磁铁的U型空隙中。
依照微发电结构体的不同,本发明的有不同的实现方案。
下面分别结合实施例对典型的微发电结构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依照所述的弹性部件的不同,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弹性部件是悬臂梁,二是弹性部件是弹簧。各个大类中又有具体结构变化,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实施例1:弹性部件是悬臂梁的实施例
所述的弹性部件是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固定端。悬臂梁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可产生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外界产生的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振动将被悬臂梁捕获,传递到悬臂梁结构的振动能发电系统。
如图2、3、4、5所示,为弹性部件为悬臂梁的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包含一个悬臂梁,悬臂梁通常是由形状规则的片状弹性材料构成,通常制作成矩形形状的薄片,悬臂梁采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振动效果和较低的阻尼内耗,同时还要求许用应变较大,塑性小,机械品质因素高。
所述弹性部件为悬臂梁的微发电结构体包括压电式和电磁感应式两个发电单元,压电式发电单元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悬臂梁振动动能转化成电能,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利用线圈和永磁铁的相对运动实现电磁感应发电输出;所述的压电材料涂覆在悬臂梁上下表面;电源管理单元分别连接压电材料或者线圈的电能输出端。
压电式发电单元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悬臂梁振动动能转化成电能。如图2、3、4、5所示,所述的压电材料涂覆在悬臂梁上下表面,图11悬臂梁固定压电材料部分的放大效果图。用以展示压电材料、悬臂梁以及电极等元件间的位置关系。
当外界因素引起悬臂梁振动时,压电材料随悬梁臂做上下振动,压电材料体内的电偶极矩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压电材料为抵抗这变化会在材料相对的表面上产生等量正负电荷,以保持原状。这种由于形变而产生电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的存在实现了振动的机械能到电能转化。
实施例中压电材料工作在 31 模式 ,其极化方向沿厚度方向。为了获得较大的功率输出。为了提高平均应力, 压电材料可制作成变截面的形状,同时应选用压电系数和韧性均较高的材料(例如,压电纤维)作为压电材料。
所述压电材料上下外表面安装一对电极,电极上的导线将压电材料转换得到的电能输出。
所述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利用线圈和永磁铁的相对运动实现电磁感应发电输出,具体实现又分为两种方案:一种是线圈固定,另一种是永磁铁固定。所述的永磁铁有U型和条形等形式。
图2、3是两种永磁铁固定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线圈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如图下方的虚线所示);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图4、5是两种线圈固定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永磁铁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如图下方的虚线所示),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对于图2、3所示实施例,还可以在悬臂梁的自由端添加一个质量块,以改善悬臂梁的频率特征。图4、5所示实施例,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的永磁铁充当了质量块的作用。质量块的质量大小需要依据本装置的应用场合和悬臂梁尺寸、材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永磁铁是条形磁铁,从线圈中央穿过。
图3、5所示的实施例中,永磁铁是U型磁铁,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磁铁的U型空隙中。
压电材料可获得较高的脉冲电压,但电流较小,线圈中获得的电压较低而电流大,压电材料和线圈中获得的电能相互补充。
实施例2:弹性部件是弹簧的实施例
所述的所述的弹性部件可以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可产生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外界产生的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振动将被弹簧捕获,传递到弹簧结构的振动能发电系统。
如图6、7、8、9所示,为弹性部件为弹簧的微发电结构体实施例。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包含一个弹簧,弹簧通常是由形状规则的弹性材料构成,形状可以与普通弹簧相同,弹簧采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振动效果和较低的阻尼内耗,同时还要求许用应变较大,塑性小,机械品质因素高。
所述弹簧结构发电装置包括压电式和电磁感应式两个发电单元,压电式发电单元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弹簧振动动能转化成电能,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利用线圈和永磁铁的相对运动实现电磁感应发电输出;所述的压电材料涂覆在弹簧上下表面;电源管理单元分别连接压电材料或者线圈的电能输出端。
压电式发电单元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弹簧振动动能转化成电能。如图6、7、8、9所示,所述的压电材料涂覆在弹簧上下表面,图12、13分别是弹簧部位的两个不同放大级别的示意图。用以展示压电材料、弹簧以及电极等元件间的位置关系。
当外界因素引起弹簧振动时,压电材料随弹簧做伸缩运动,压电材料体内的电偶极矩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压电材料为抵抗这变化会在材料相对的表面上产生等量正负电荷,以保持原状。这种由于形变而产生电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的存在实现了振动的机械能到电能转化。
所述压电材料上下外表面可以安装一对电极,电极上的导线将压电材料转换得到的电能输出。
所述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利用线圈和永磁铁的相对运动实现电磁感应发电输出,具体实现又分为两种方案:一种是线圈固定,另一种是永磁铁固定。所述的永磁铁有U型和条形等形式。
图6、7是两种线圈固定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永磁铁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如图下方的虚线所示),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图8、9是两种永磁铁固定的电磁感应式发电单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线圈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如图下方的虚线所示);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作为进一步优化,对于图8、9所示实施例,还可以在弹簧的自由端添加一个质量块,以改善弹簧的频率特征。图6、7所示实施例,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的永磁铁充当了质量块的作用。质量块的质量大小需要依据本装置的应用场合和弹簧尺寸、材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永磁铁是条形磁铁,从线圈中央穿过。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两块永磁铁构建空间磁场分布,线圈在两块永磁铁间空隙运动。
图7、8所示的实施例中,永磁铁是U型磁铁,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磁铁的U型空隙中。
进一步的,如图6、7、8、9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个滑杆,引入滑杆可以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既可以如图所示沿垂直方向安装,也可以沿水平等其他方向安装,从而可以扩大应用范围。具体实现如下:
滑杆位于弹簧固定端以一侧固定,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固定。滑杆沿弹簧螺旋体轴向穿过,弹簧及固定弹簧自由端的物体沿滑杆方向自由滑动。图6、7中的线圈以及图8、9中的永磁铁可以直接固定在滑杆的末端。
装置内每个微发电结构体都能对捕获的能量,同时通过正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两种方式转化为电能,压电材料可获得较高的脉冲电压,但电流较小,线圈中获得的电压较低而电流大,压电材料和线圈中获得的电能相互补充,克服各自的不足,结构设计巧妙,能量转化效率高。
本发明包括至少三个的微发电结构体,微发电结构体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其中的三个微发电结构所在轴向线成三维正交状态,不论振动能量方向如何,其中至少两个发电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该能量。其他微发电结构体安装在腔体内壁的不同方位,通过各个微发电结构体中的弹性部件,实现对来自各个方向能量的有效吸收,提高装置整体的振动能量吸收的能力。装置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微发电结构体,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
微发电结构的弹性部件的固定端可以直接安装在封闭腔体的内壁,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线圈和永磁铁中的一个与在弹性部件的自由端相连,另一个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封闭腔体的内壁。
微发电结构还可以包含一个固定座,弹性部件的固定端安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装在封闭腔体的内壁上,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线圈和永磁铁中的一个与在弹性部件的自由端相连,另一个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微发电结构的固定座上。这样微发电结构就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可以方便进行批量化生产,也有利于安装部署。
每个微发电结构体还包括两个整流电路,压电材料的电能输出端和线圈的电能输出端分别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各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的电能以并联方式、或者串联方式、或者混联方式进行汇聚,具体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可根据对输出电能的电压和电流大小等要求来决定。
可使用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可使用RC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电压变化,这些都是公知的技术。
通过使用整流电路将各个线圈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电能的汇聚提供了方便,故而不同线圈间电能的汇聚将更为简单,汇聚电路的结构将更为简单,连接线路更容易实现,装置整体上更加简洁。
图14是单个发电单元输出电能,经过整流后的波形效果图。由于各个线圈(4)所处的磁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并不完全相同,故而各个发电单元输出的电能信号的相位并不完全同步,幅值也会各有不同。若直接使用交流方式汇聚,同步问题难以处理。转化为直流信号以后,汇聚将变得十分简单。图15是多个发电单元输出电能整流后进行汇聚的波形效果图。
所有这些多个发电单元电能汇聚方式可以是串联方式,也可以是并联方式,还可以是混联方式,具体根据对输出电能的电压和电流大小等要求来决定。不论采取何种联接方式实现汇聚,都应该对各个发电单元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止逆充电而对各个发电单元造成损害。
如图10所示,该电路片段中发电单元以并联方式联接,图中的二极管为防反充肖特基二极管,能有效防止电池组对前向电路反充电。
各个微发电结构体各自独立,分别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和正压电效应对外输出电能。各自独立工作,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
各个线圈输出的电能后经过整流后的还可以进行滤波,以进一步改善其直流特征。
可以使用桥式整流电路完成整流,使用RC滤波电路完成滤波,这些都是公知的技术,其中桥式整流电路还可以使用集成芯片,以减少体积和提高性能。
各个线圈输出的电能,经过整流和滤波后,可以进行汇聚,所有这些多个发电单元电能汇聚方式可以是串联方式,也可以是并联方式,还可以是混联方式,不论采取何种联接方式实现汇聚,都应该对各个发电单元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反充电或者反向回流而对各个发电单元造成损害,如图10所示,可以是用使用防反充肖特基二极管来实现上述目的。经过汇聚后的电能可以经过变换后直接输出,也可以存储到储能设备之中。
本发明可用作海浪发电装置,让本装置通过自身浮力漂浮在海面上。本发明装置随海浪做摇摆,带动内部的微发电结构体对外输出电能。本发明不受海浪强度限制,转换效率高,可充分地利用小、中、大海浪的波能发电。本发明的外壳可以充当保护外壳,起到抗风浪冲击的作用。
本发明还可作为水力发电装置使用。此时可以直接部署内陆的河流中,可以将本装置的通过绳子牵引潜浮在水中,在水流冲击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装置将成斜向潜浮在水中,从而增大水阻。水流直接冲击在外壳上,因为受力不平衡,装置将在牵引绳的尾端做不规则运动,从而带动内部的微发电结构体对外输出电能。
相对于传统的水轮式水力发电装置,本装置作为水力发电装置使用时不需要拦河造坝抬高水位,建设成本低,维护简单,稳定性高,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不受地势、水量等因素的限制。
本发明还可作为风力发电装置使用,在外壳上固定一个到多个风叶,用以提高风阻,风力作用在风叶,由于受力不平衡,装置将产生摆动,位于装置各个空腔个微发电结构体吸收能量并进行转化,外输出电能。
相对于传统的风轮式风力发电装置,本装置作为风力发电装置使用时建设成本低,噪声低,维护简单,稳定性高,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不受风速大小等因素的限制。
本发明可用作振动能发电,如直接放置在车船上,获取振动能发电。
本发明可靠性高。装置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微发电结构体,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
根据发电功率的要求,本发明可以设计成大小不等的体积,内部可以包含数量不等的微发电结构体,可在单独设置,也可以多台联网设置,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将可以发出巨大的电力,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本装置可作为航标灯等海洋仪器设备供电、也可以通过电缆输送到海岛或沿岸并网供电,其应用领域很广。本装置还可应用到其他场合,如直接放置在车船上,获取振动能发电,也可以部署内陆的河流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封闭的腔体、至少三个微发电结构体;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其中的三个微发电结构所在轴向线成三维正交状态;所述的腔体的内空间大小应能支持本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由弹性部件、压电材料、永磁铁和线圈组成;所述的压电材料固定在弹性部件外表面;所述的弹性部件同时驱动两个发电单元对外输出电能,一个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输出电能,另一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输出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是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产生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与悬臂梁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悬臂梁上下表面垂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悬臂梁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线圈位置固定,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永磁铁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电能。
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与弹簧的自由端相连,随自由端一起做与弹簧伸缩方向一致的运动; 所述永磁铁位置固定;所述的线圈位于永磁铁的磁场范围之内;线圈随弹簧自由端一起运动时,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输出电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是条形磁铁,从线圈中央穿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是U型磁铁,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磁铁的U型空隙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发电结构体还包括两个整流电路,压电材料的电能输出端和线圈的电能输出端分别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8633.XA CN103199739B (zh) | 2013-03-12 | 2013-03-12 |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8633.XA CN103199739B (zh) | 2013-03-12 | 2013-03-12 |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99739A true CN103199739A (zh) | 2013-07-10 |
CN103199739B CN103199739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872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86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9739B (zh) | 2013-03-12 | 2013-03-12 |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99739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1471A (zh) * | 2013-07-25 | 2013-11-20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压电陶瓷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手持设备 |
CN103532433A (zh) * | 2013-11-01 | 2014-01-22 | 重庆大学 | 多方向宽频带能量采集器 |
CN103715857A (zh) * | 2013-12-16 | 2014-04-09 |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 颤振翼风力发电装置 |
CN106936286A (zh) * | 2017-03-24 | 2017-07-07 |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纵向微型线性马达 |
CN107359771A (zh) * | 2017-08-17 | 2017-11-17 | 浙江师范大学 | 一种船载定位跟踪系统用自供电装置 |
CN109450294A (zh) * | 2019-01-02 | 2019-03-08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扇贝型风振发电装置 |
CN109936271A (zh) * | 2019-04-26 | 2019-06-25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震动发电装置及具有其的水表 |
CN111355355A (zh) * | 2020-04-07 | 2020-06-30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可穿戴压电电磁复合俘能震动装置 |
CN111641351A (zh) * | 2020-05-18 | 2020-09-08 | 扬州大学 | 一种宽频能量采集的涡振压电发电装置 |
CN112366980A (zh) * | 2020-10-20 | 2021-02-12 | 厦门大学 | 一种不倒翁结构多方向低频振动能量收集器 |
WO2021139207A1 (zh) * | 2020-01-08 | 2021-07-15 | 广州大学 |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 |
CN113184121A (zh) * | 2021-03-24 | 2021-07-30 | 金捷 | 一种安全稳定性高的海上浮箱 |
CN113803205A (zh) * | 2021-10-15 | 2021-12-17 | 湖南工程学院 | 一种仿眼波浪能量采集器 |
CN114204848A (zh) * | 2021-12-06 | 2022-03-18 |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 基于压电效应的小型深海全方位海流能捕能发电装置 |
TWI814220B (zh) * | 2022-01-24 | 2023-09-01 | 崑山科技大學 | 擺動發電裝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30832A (ja) * | 2003-05-02 | 2004-11-25 | Voc Direct:Kk | 波力発電発光浮子 |
WO2008062377A2 (en) * | 2006-11-24 | 2008-05-29 | Encrea S.R.L. | Miniaturised genera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from vibrations |
US7498681B1 (en) * | 2007-03-21 | 2009-03-03 | Sandia Corporation | Mechanical vibration to electrical energy converter |
US20100109482A1 (en) * | 2006-11-15 | 2010-05-06 | Hideo Sunaga | Tidal power generator |
WO2010080885A1 (en) * | 2009-01-07 | 2010-07-15 | Oscilla Power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ocean waves |
CN101814860A (zh) * | 2010-04-09 | 2010-08-25 | 中北大学 | 基于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振动驱动式复合微电源 |
CN201570994U (zh) * | 2009-10-26 | 2010-09-0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海上仪器仪表供电装置 |
CN102345552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昆山攀特电陶科技有限公司 | 压电海浪发电系统 |
US8193655B2 (en) * | 2010-03-10 | 2012-06-05 | Allan Roberts | System for converting ocean wave energy to electric power |
CN102611351A (zh) * | 2012-03-23 | 2012-07-25 | 东南大学 | 压电-磁电混合能量收集装置 |
GB2489780A (en) * | 2011-03-28 | 2012-10-10 | Pgs Geophysical As | Energy harvesting in a geophysical survey streamer |
CN203313087U (zh) * | 2013-03-12 | 2013-11-27 | 张平 | 海浪及风力发电设备 |
-
2013
- 2013-03-12 CN CN201310078633.XA patent/CN10319973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30832A (ja) * | 2003-05-02 | 2004-11-25 | Voc Direct:Kk | 波力発電発光浮子 |
US20100109482A1 (en) * | 2006-11-15 | 2010-05-06 | Hideo Sunaga | Tidal power generator |
WO2008062377A2 (en) * | 2006-11-24 | 2008-05-29 | Encrea S.R.L. | Miniaturised genera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from vibrations |
US7498681B1 (en) * | 2007-03-21 | 2009-03-03 | Sandia Corporation | Mechanical vibration to electrical energy converter |
WO2010080885A1 (en) * | 2009-01-07 | 2010-07-15 | Oscilla Power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ocean waves |
CN201570994U (zh) * | 2009-10-26 | 2010-09-0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海上仪器仪表供电装置 |
US8193655B2 (en) * | 2010-03-10 | 2012-06-05 | Allan Roberts | System for converting ocean wave energy to electric power |
CN101814860A (zh) * | 2010-04-09 | 2010-08-25 | 中北大学 | 基于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振动驱动式复合微电源 |
CN102345552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昆山攀特电陶科技有限公司 | 压电海浪发电系统 |
GB2489780A (en) * | 2011-03-28 | 2012-10-10 | Pgs Geophysical As | Energy harvesting in a geophysical survey streamer |
CN102611351A (zh) * | 2012-03-23 | 2012-07-25 | 东南大学 | 压电-磁电混合能量收集装置 |
CN203313087U (zh) * | 2013-03-12 | 2013-11-27 | 张平 | 海浪及风力发电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LIREZA KHALIGH ET AL.: "Kinetic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Piezoelectric and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ies—State of the Ar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57, no. 3, 31 March 2010 (2010-03-31), pages 850 - 860 * |
王佩红等: "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进展", 《振动与冲击》, vol. 26, no. 9, 25 September 2007 (2007-09-25) *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1471A (zh) * | 2013-07-25 | 2013-11-20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压电陶瓷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手持设备 |
CN103401471B (zh) * | 2013-07-25 | 2016-04-13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压电陶瓷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手持设备 |
CN103532433A (zh) * | 2013-11-01 | 2014-01-22 | 重庆大学 | 多方向宽频带能量采集器 |
CN103532433B (zh) * | 2013-11-01 | 2015-08-19 | 重庆大学 | 多方向宽频带能量采集器 |
CN103715857A (zh) * | 2013-12-16 | 2014-04-09 |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 颤振翼风力发电装置 |
CN103715857B (zh) * | 2013-12-16 | 2016-04-20 |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 颤振翼风力发电装置 |
CN106936286A (zh) * | 2017-03-24 | 2017-07-07 |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纵向微型线性马达 |
CN107359771A (zh) * | 2017-08-17 | 2017-11-17 | 浙江师范大学 | 一种船载定位跟踪系统用自供电装置 |
CN107359771B (zh) * | 2017-08-17 | 2023-05-19 | 浙江师范大学 | 一种船载定位跟踪系统用自供电装置 |
CN109450294A (zh) * | 2019-01-02 | 2019-03-08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扇贝型风振发电装置 |
CN109450294B (zh) * | 2019-01-02 | 2024-01-19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扇贝型风振发电装置 |
CN109936271A (zh) * | 2019-04-26 | 2019-06-25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震动发电装置及具有其的水表 |
WO2021139207A1 (zh) * | 2020-01-08 | 2021-07-15 | 广州大学 |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 |
CN111355355A (zh) * | 2020-04-07 | 2020-06-30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可穿戴压电电磁复合俘能震动装置 |
CN111641351B (zh) * | 2020-05-18 | 2022-03-25 | 扬州大学 | 一种宽频能量采集的涡振压电发电装置 |
CN111641351A (zh) * | 2020-05-18 | 2020-09-08 | 扬州大学 | 一种宽频能量采集的涡振压电发电装置 |
CN112366980A (zh) * | 2020-10-20 | 2021-02-12 | 厦门大学 | 一种不倒翁结构多方向低频振动能量收集器 |
CN113184121A (zh) * | 2021-03-24 | 2021-07-30 | 金捷 | 一种安全稳定性高的海上浮箱 |
CN113803205A (zh) * | 2021-10-15 | 2021-12-17 | 湖南工程学院 | 一种仿眼波浪能量采集器 |
CN113803205B (zh) * | 2021-10-15 | 2024-03-08 | 湖南工程学院 | 一种仿眼波浪能量采集器 |
CN114204848A (zh) * | 2021-12-06 | 2022-03-18 |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 基于压电效应的小型深海全方位海流能捕能发电装置 |
CN114204848B (zh) * | 2021-12-06 | 2024-06-04 |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 基于压电效应的小型深海全方位海流能捕能发电装置 |
TWI814220B (zh) * | 2022-01-24 | 2023-09-01 | 崑山科技大學 | 擺動發電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99739B (zh) | 2015-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99739B (zh) | 海浪及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3313087U (zh) | 海浪及风力发电设备 | |
CN203225643U (zh) | 漂浮式发电设备 | |
CN103174616A (zh) | 不倒翁多模发电装置 | |
Czech et al. | Wave energy converter concepts: Design challenges and classification | |
Brekken et al. | Ocean wave energy overview and research at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
CN103195640A (zh) | 阵列式海浪发电装置 | |
CN109185066A (zh) | 一种浮式风能、波浪能、潮汐能联合发电系统 | |
CN107288808B (zh) | 一种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的漂流浮标自供电装置 | |
CN105626363A (zh) | 一种多维度单浮筒式波浪能转换装置 | |
CN105156260A (zh) | 摆动式水翼端部激振波浪能转换装置 | |
CN103807085A (zh) | 一种基于直线磁齿轮电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 |
CN203655524U (zh) | 小型波浪能发电装置 | |
CN109519321A (zh) | 一种可兼作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浮式防波堤 | |
KR20110067340A (ko) | 해상 부유구조물을 이용한 발전장치 | |
CN105909455B (zh) | 一种带有悬浮导向固定装置的水力发电机 | |
CN109185025A (zh) | 一种风浪结合的多自由度振荡浮子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 |
CN105006992A (zh) | 双点弹性支撑圆柱涡激振动流体动能转换装置 | |
CN110952498B (zh) | 一种兼顾防波与发电功能的浮式防波堤 | |
CN103199675A (zh) | 挂帘式风力及振动能发电装置 | |
CN203251210U (zh) | 浮球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 |
CN103199668A (zh) | 网状风力水力发电装置 | |
CN106884756B (zh) | 海水浪涌能和潮汐流动能综合利用发电机组 | |
CN205714566U (zh) | 耦合线性直驱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 |
CN203225644U (zh) | 海浪发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Shen Xinxi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not to be Propose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