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0422A -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0422A
CN103190422A CN2013101602808A CN201310160280A CN103190422A CN 103190422 A CN103190422 A CN 103190422A CN 2013101602808 A CN2013101602808 A CN 2013101602808A CN 201310160280 A CN201310160280 A CN 201310160280A CN 103190422 A CN103190422 A CN 103190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omyl
methoxyfenozide
insecticide composition
pesticidal combination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0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0422B (zh
Inventor
葛尧伦
韩先正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02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0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0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0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二元复配。其中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质量比为1~40∶40~1,制剂中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接受的辅助成分,该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主要用于防治飞虱类、水稻二化螟、苹果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花蚜虫等病害。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甲氧虫酰肼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一种,主要是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即使昆虫蜕皮而死,并能抑制摄食。甲氧虫酰肼防治对象选择性强,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效。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苹果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甲氧虫酰肼化学名为N-叔丁基-N‘-(3-甲基-2-甲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甲酰肼,其化学结构式为                                                
灭多威为一种内吸性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的广谱杀虫剂。1966年由美国Du Pont公司首批推荐作为杀虫、杀线虫剂。灭多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有机磷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较好防效。主要用于防治二化螟、飞虱类、斜纹夜蛾等类害虫,适用于棉花、蔬菜、烟草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及其他害虫。灭多威的化学名为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2013101602808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关于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农药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飞虱类、水稻二化螟、苹果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花蚜虫等病害。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质量比为1~40∶40~1,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经毒力测定实验验证,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质量比例在1~40∶40~1时,增效效果较好。
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农药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其中占5%~50%时,毒性和残留达到较好的平衡,成本也较低。
本发明所述杀虫组合物配制成的农药剂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乳油制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常规乳化剂10~30份;常规溶剂 20~50份;常规增效剂1~5份。该乳油制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搅拌均匀后成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灌装,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乳油制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分散剂5~20份;防冻剂1~5份;增稠剂0.1~2份;消泡剂0.1~0.8份;促渗剂0~10份;pH值调节剂0.1~5份;水,余量。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是可湿性粉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分散剂3~10份;湿润剂1~5份;填料,余量。该可湿性粉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后在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分散剂3~10份;湿润剂1~10份;崩解剂1~5份;填 料 余 量。该水分散粒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水乳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乳化剂3~30份;溶剂5~15份;稳定剂2~15份;防冻剂1~5份;消泡剂0.1~8份;增稠剂0.2~2份;水,余量。该水乳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首先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溶剂和乳化剂、助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抗微生物剂等其他的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水乳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乳化剂10~30份,防冻剂1~8份,稳定剂0.5~10份,常规溶剂助溶剂20~50份。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用助溶剂完全溶解,再加入乳化剂、防冻剂稳定剂等其他成分,均匀混合,最后加入水,充分搅拌后即可配成微乳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颗粒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润湿分散剂1~10份;增稠剂0.1~5份;消泡剂0.1~5份;蓖麻油,余量补足。将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分散剂、稳定剂、消泡剂和溶剂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匀即得成品。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微胶囊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灭多威1~40份;甲氧虫酰肼1~40份;尿素5~20份;甲醛5~20份;乳化分散剂5~20份;防冻剂1~5份;增稠剂0.1~2份;消泡剂0.1~0.8份;水,余量。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尿素和甲醛(物质的量比约为l:1.5~2.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到8~9左右,然后升温至70~80℃,反应得到稳定的脲醛树脂预聚体。取一定量的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原药溶于环己烷中,并在溶液中加入乳化分散剂,伴随剧烈搅拌,配成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上述的脲醛树脂预聚体加入乳液中,调节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胶囊颗粒。缓慢升温,固化,温度控制在40~50℃,固化时间1h。选择加入适量的助剂,即可得稳定的微囊悬浮剂。
其中以上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为二甲苯或生物柴油,甲苯,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盐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湿润渗透剂F,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依稀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
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以有效成分为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复配杀虫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延缓要害抗药性的产生,并降低了成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主要用于防治飞虱类、水稻二化螟、苹果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花蚜虫等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些例子。本发明的效果实验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都为质量份数比。
实施例: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不同配比联合毒力实验。
1.1供试药剂
96%的甲氧虫酰肼原药,97%的灭多威原药,上述原药均由海利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提供。
1.2试验靶标
甜菜夜蛾:室内连续饲养5代且其个体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敏感型甜菜夜蛾的三龄幼虫。温度 ( 25±2)℃。相对湿度65%±5%,光照周期12/12h(L/D) 。
1.3实验步骤
    1.3.1药剂配制
先用丙酮溶解原药,根据预备实验的结果将适量的两原药配成若干个不同配比,再用丙酮将各处理分别稀释成若干个浓度梯度待用。 
采用NY/T1 154.1-2006推荐的点滴法进行测定。将微量点滴器用溶剂清洗,调节点滴器至备用状态。用毛笔选取整齐一致的试虫用CO2轻度麻痹后置于9cm培养皿中,接着用微量点滴器将药剂逐头滴到虫体的腹部,每头点滴药液0.1L,以点滴0.1L含有的相应丙酮的处理为对照,将点滴后的试虫移至(28
Figure 964347DEST_PATH_IMAGE004
2)℃,相对湿度75%的培养皿中正常培养。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20头试虫。
   1.4调查时间
    处理后24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判断试虫死亡标准是以针轻刺无自主反应),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 NY/T1 154.7-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按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
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按照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甲氧虫酰肼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灭多威的毒力指数(TI)=甲氧虫酰肼的EC50/灭多威的EC50×100
M的真实毒力指数(ATI)=甲氧虫酰肼的EC50/M的EC50×10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甲氧虫酰肼的TI×P甲氧虫酰肼+灭多威的TI×P灭多威
M的共毒系数(CTC)=M的ATI/M的TTI×100
式中:
M为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甲氧虫酰肼为甲氧虫酰肼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P灭多威为灭多威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2.1毒力测定结果
表1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测定结果 
Figure 117986DEST_PATH_IMAGE006
从表中可以看出,按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灭多威比例为1:40~40:1稀释时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甲氧虫酰肼:灭多威为4:40~40:4的增效作用最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甲氧虫酰肼:灭多威复配对甜菜夜蛾均有较高的活性,建议对适宜配比4:40~40:4左右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3、田间试验防治甜菜夜蛾、棉蚜的实验结果
3.1田间试验防治甜菜夜蛾
    3.1.1试验方法
试验在广东省开平市郊区蔬菜种植园进行。按各处理设计浓度进行常规对水喷雾。施药器械为WF-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为单个扇形雾喷头,工作压力为0.2-0.4Mpa,喷雾量为0.36-0.48L/min,进行常规喷雾,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施药时田间甜菜夜蛾为1~2龄幼虫高峰期。
    3.1.2调查方法
于施药前在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取有甜菜夜蛾卵及幼虫的甘蓝2~3株(视虫口密度而定)。统计标定株上甜菜夜蛾幼虫头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于第一次施药后第7天,第二次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定点定株上残留存活的甜菜夜蛾幼虫数.以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
 3.1.3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药前幼虫数-药后幼虫数)/药前幼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3.1.4药害调查方法
在药后7天观察甘蓝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甘蓝无药害。
3.1.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Figure 388561DEST_PATH_IMAGE008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以甲氧虫酰肼·灭多威以8:40比例复配防治甜菜夜蛾见效快,持效时间长,防治效果好,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这一混配,可以有效的控制甜菜夜蛾对寄主的危害,对蔬菜品质的提高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4.1田间实验防治棉花蚜虫试验
4.1.1试验方法
验于成武县苟村镇张吴庄村棉花田进行,土壤为粘土,肥力中等,各小区的栽培条件、水肥管理均匀一致。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5号。
4.1.2调查方法
试验小区内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固定4株,每株固定上、中、下3片叶,共固定调查20株60片叶,药前及施药后7d,14,21d检查残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4.1.3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药前幼虫数-药后幼虫数)/药前幼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4.1.4药害调查方法
在药后7天观察棉花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棉花无药害。
4.1.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Figure 202934DEST_PATH_IMAGE010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甲氧虫酰肼·灭多威以8:40比例复配防治蚜虫见效快,持效时间长,防治效果好,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据试验观察,各用药处理对棉花均未产生药害。对棉花品质的提高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综上室内生测和两次大田试验结果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以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对甜菜夜蛾、棉蚜等害虫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对靶标作物安全,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作用机理独特,单位用量少,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作用领域更加宽泛等诸多优点,对植株病害、虫害都能有较好防治,所以,在本发明的研发及推广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对广大蔬菜、果树产区的农户的增产增收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4)

1.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二元复配,其余为辅助成分,其中有效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质量比为1~40∶4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5%~5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
CN201310160280.8A 2013-05-04 2013-05-04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Active CN103190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0280.8A CN103190422B (zh) 2013-05-04 2013-05-04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0280.8A CN103190422B (zh) 2013-05-04 2013-05-04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0422A true CN103190422A (zh) 2013-07-10
CN103190422B CN103190422B (zh) 2017-12-05

Family

ID=4871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0280.8A Active CN103190422B (zh) 2013-05-04 2013-05-04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灭多威的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042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915A (zh) * 2004-04-13 2007-05-30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杀虫剂
CN101547605A (zh) * 2006-11-29 2009-09-30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杀虫活性化合物结合物(7-羟基-4′-甲氧异黄酮+杀虫剂)
CN102014639A (zh) * 2008-05-07 2011-04-13 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协同活性成分组合
CN102047914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CN102595901A (zh) * 2009-09-04 2012-07-18 杜邦公司 N-(氰基苯基)吡唑羧酰胺含水制剂
EP2467021B1 (de) * 2009-08-20 2015-10-28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3-[1-(3-haloalkyl)-triazolyl]-phenyl-sulfid-derivate als akarizide und insektizid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915A (zh) * 2004-04-13 2007-05-30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杀虫剂
CN101547605A (zh) * 2006-11-29 2009-09-30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杀虫活性化合物结合物(7-羟基-4′-甲氧异黄酮+杀虫剂)
CN102014639A (zh) * 2008-05-07 2011-04-13 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协同活性成分组合
EP2467021B1 (de) * 2009-08-20 2015-10-28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3-[1-(3-haloalkyl)-triazolyl]-phenyl-sulfid-derivate als akarizide und insektizide
CN102595901A (zh) * 2009-09-04 2012-07-18 杜邦公司 N-(氰基苯基)吡唑羧酰胺含水制剂
CN102047914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玉书等: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苹果园棉褐带卷蛾试验"", 《农药》 *
毕富春等: ""灭多威对粘虫、棉铃虫的杀虫、杀卵活性"", 《农药》 *
潘继先: ""灭多威"", 《精细化工信息》 *
邵敬华等: ""甲氧虫酰肼的合成"", 《现代农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0422B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661A (zh) 一种含有联苯菊酯与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90433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986700A (zh) 一种含有氟螨嗪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71035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55324A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4054736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68787A (zh) 一种含有虱螨脲与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28922A (zh) 一种与双酰肼类农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55297A (zh)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960356A (zh) 一种含有双三氟虫脲与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04818A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81388A (zh)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CN103719139A (zh) 一种含有呋虫胺与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90407A (zh)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02311A (zh) 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氟酰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36642A (zh)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55302A (zh) 一种含有氟虫双酰胺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09571A (zh)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3503870A (zh) 一种含有丁氟螨酯与溴虫腈的杀螨组合物
CN103120165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51473A (zh) 一种含有氰氟虫腙与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9392928A (zh)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乙唑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719146A (zh)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三唑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3814921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呋喃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83726A (zh)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e Yaolun

Inventor after: Jie Weixing

Inventor after: Li Jianguo

Inventor before: Ge Yaolun

Inventor before: Han Xianz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P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