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6512B -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6512B
CN103186512B CN201110460603.6A CN201110460603A CN103186512B CN 103186512 B CN103186512 B CN 103186512B CN 201110460603 A CN201110460603 A CN 201110460603A CN 103186512 B CN103186512 B CN 103186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l
transparent region
fragment
region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0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6512A (zh
Inventor
孟张伟
陈恳
林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 ltd
Pku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60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6512B/zh
Priority to US13/732,285 priority patent/US894188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186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6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5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35Transforming generic data
    • G06K15/1836Raste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2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involving combining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40Filling a planar surface by adding surface attributes, e.g. colour or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RIP对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所述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包括: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栅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栅格图象处理单元(Raster Image Processor,RIP)是一种用来将页面描述语言所描述的版面信息解释转换成可供输出设备输出的数据信息。例如,RIP可以将PDF格式所描述的图元解释转换成可供输出设备输出的数据。RIP是整个印前行业的核心软件,一个桌面系统的输出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IP的优劣。
RIP对页面图元进行绘制时采用两种成像模型:替代成像模型和透明成像模型。替代成像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新绘制到页面中的图元会完全替代该图元所在位置上的背景内容,所述背景内容为之前绘制到该页面的图元,该位置上点的最终颜色由最后绘制到该位置上的图元决定。透明成像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新绘制到页面中的透明图元需与之前该图元所在位置上的背景内容进行透明计算,即该位置上点的最终颜色由绘制到该位置上的所有图元共同决定。
PDF格式是一种用来描述页面内容的电子文档格式,从PDF1.4版开始,引入透明概念以及透明成像模型,新绘制到页面中的透明图元需与之前该图元所在位置上的背景内容进行透明计算。PDF页面能够支持各种透明、渐变、羽化等特殊效果,透明概念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PDF页面描述能力。
RIP可将PDF页面描述语言所描述的版面信息解释转换成1位数据输出或8位数据输出。所述1位或8位为像素的单个颜色分量的色值位数,若采用C、M、Y、K四色表示一个像素。当RIP进行1位数据输出时,总共需要4位数据,即1/2个字节;当RIP进行8位数据输出时,总共32位数据,即4个字节。当输出设备需要进行1位输出时,RIP在替代成像模型下,待绘制的图元先进行挂网生成1位数据,再将1位数据绘制到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在透明成像模型下,若先对待绘制图元进行挂网,获得的1位数据不能与背景颜色进行透明计算,因必须对透明图元先按照8位数据输出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后,再将整个版面的8位数据点阵按照一个图像图元进行挂网获得1位数据,再将1位数据绘制到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中,所述透明计算是基于设备坐标空间下的像素,针对每个像素按照8位数据点阵进行组装的时间与挂网的时间代价,相应地RIP进行光栅化处理的速度也较低。
最初的RIP光栅化处理方法为,通过扫面页面判断页面内是否含有透明图元,如果含有透明图元,则该页面为透明页面。对所述透明页面内的每一个像素按照透明模型与背景进行透明混合运算,得到最终的8位页面点阵,由于透明页面内不是所有区域都含有透明图元,这样,针对整个页面内容进行透明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使得光栅化处理的速度非常低。
为了提高RIP进行光栅化处理的速度,现有技术将透明页面划分为包含透明图元的透明区域和不包含透明图元的非透明区域。对所述透明区域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对非透明区域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相对于对整个页面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时的透明处理数据量有所减小。但是现有技术对透明区域的透明图元的组装是基于设备坐标空间下的像素,透明图元在组装时刻与背景进行透明计算,此时,图元数据以及背景数据已是设备分辨率之下的数据,而设备分辨率可以到2400dpi甚至更高,当设备分辨率很高时,进行透明计算的数据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而透明计算公式又较为复杂,导致透明计算所耗费的时间较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对所有透明图元进行组装时,基于设备空间空间下的像素,进行透明计算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包括:
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
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包括:
页面描述语言解析单元,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以及
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去透明化单元,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组装单元,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透明页面中的图元进行解析,生成至少包括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图元的轮廓信息等图元信息,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对去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属于非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提高了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页面中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透明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页面内容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页面内各图元轮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页面内透明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去透明化单元生成的碎片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通过在对页面内透明图元进行组装之前,对部分透明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即透明计算,消除透明属性,消除透明属性的图元最后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充分利用替代模型组装的优势,以减少利用透明模型对透明图元进行光栅化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提高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所述透明页面为含有透明图元的页面,所述透明图元为具有透明属性的图元。透明页面中,不包含透明图元的区域为非透明区域,包含透明图元的区域为透明区域。透明页面中并非所有区域都为透明区域。参见图1,图1为透明页面中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分布示意图。针对不同区域的图元,对页面图元进行分区组装,即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在组装空间进行组装,非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在组装空间进行组装。组成透明区域的图元的类别不同,例如:有些页面内容仅由一个或者多个图形图元组成、有些页面内容仅由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一个渐变图元组成,而有些页面内容由图形、图像、渐变类图元混合叠加而成。仅由图形图元构成的页面内容,或者仅由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一个渐变图元构成的页面内容包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可以在组装之前对其进行去透明化,即透明计算,以减少透明区域,从而减少透明计算的数据量,提高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本发明通过将透明页面初步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再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在对页面内容进行组装之前,对去透明区域的部分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即进行透明计算,消除透明图元的透明属性。对非透明区域的图元以及去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对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再将组装后的三个区域的数据进行合并输出到设备。去透明区域的透明图元去透明化,并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大大利用了替代模型的组装优势,以达到减少透明计算的数据量的目的,提高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整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等。
S102、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S103、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S104、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扫描页面内容,判断页面是否为透明页面;
当扫描到该页面包含透明图元,则确定该页面为透明页面,进行步骤S202。当扫描到该页面内不包含透明图元时,则确定该页面为非透明页面,进行步骤S200。
S200、将页面内容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组装之后执行步骤S208。
S202、解析所述透明页面,初步划分页面区域;
具体地,解析所述透明页面内的每个图元,将所述透明页面内各个图元信息,记录入中间文件(中间指令文件),所述图元信息包括:图元的类型、图元的透明属性、图元所在的位置、图元的轮廓、图元的颜色值等信息;所述图元类型包括图形、渐变、图像等,所述透明属性用于表征图元为透明图元或非透明图元。
根据中间文件中记录的页面内各图元的透明属性,将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即将页面内所有透明图元所覆盖的区域统计入透明区域分布信息中,将所有非透明图元所覆盖的区域统计入非透明区域分布信息中,该图元的覆盖区域采取粗放的形式获得,所述粗放的形式即将该图元的覆盖区域以该图元的外接矩形区域代替。所述透明区域分布信息、非透明区域分布信息由页面资源分布管理单元管理。该页面资源分布管理单元还用于管理后续步骤写入该文件中的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和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
S203、扫描中间文件,获取图元信息,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生成透明区域的碎片;
其中,所述碎片为透明区域中图元属性相同的区域,当图元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且该重叠部分上的图元的属性相同时,将该重叠部分作为碎片。所述碎片实质上为透明区域内更小的区域,碎片将透明区域划分的更细,即透明区域页面内容被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多个碎片。各个碎片上每个像素的图元属性相同,即每个像素上的图元集合相同。一个像素最终的颜色值可能是多个图元叠加的结果,如某个像素上叠加了图形,图像类等图元,最终页面像素是图元像素叠加的结果,碎片里的像素都是由一个图元构成或者相同的图元叠加而成。
第一类碎片为只包含图形图元的碎片,所述只包含图形图元为:例如一个图形图元或两个图形图元的叠加等;第二类碎片为只包含一个非图形图元的碎片,例如该碎片只包含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一个渐变图元;第三类碎片为至少包含两类图元或者包含不止一个非图形图元,例如,第三类碎片上包含图形图元、渐变图元和图像图元任意两类图元或者三类图元,或者为不止一个图像图元或渐变图元。
S204、对所述透明区域的第一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并将去透明化后的图元作为碎片图元,该过程也即碎片图元的生成,然后将所述碎片图元作为新的图元添加到中间文件;
所述去透明化即对采样像素进行透明计算,该采样像素是基于碎片图元的特征像素;
由于第一类碎片上每个像素的图元属性具有一致性,即每个像素上的图元集合相同。因此在对第一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时,是基于整个碎片上的图元的某一特征像素进行计算的,而不是基于整个碎片上每个像素点去计算的。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类碎片只需抽取碎片上某一特征像素进行计算,计算后的特征像素的颜色值为整个碎片的颜色值,无需针对碎片中每一像素逐一计算,大大节省了透明计算的计算量,提高了RIP的组装速度,也就提高了RIP的光栅化处理的速度。该第一类碎片在去透明化之后的图元的颜色值为最终绘制到页面中的图元的颜色值;
将进行透明计算后得到的碎片图元作为新的图元添加到中间文件,相应地,中间文件中其他图元为非碎片图元。
S205、根据步骤S203中所述生成的碎片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此时整个页面被划分为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具体地,将第一类碎片和第二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区域,将第三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最终透明区域,页面内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之外的区域为非透明区域。
S206、分别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非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具体地,对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式进行组装,对去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式进行组装、对非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式进行组装;
其中,对去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具体地,当去透明区域的图元为非碎片图元且为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为一个渐变图元时,在该图元的原始坐标空间下,对该图元的采样像素进行透明计算,并对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上述对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还包括:当输出1位数据时,将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进行挂网处理,并将挂网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当输出8位数据时,将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将变倍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去透明区域的图元为碎片图元时,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具体包括:当输出1位数据时,将该图元进行挂网处理,并将挂网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当输出8位数据时,图元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其中,所述非碎片图元为通过解析透明页面得到的图元,所述碎片图元为进行透明计算后产生的新图元;对于非碎片图形图元,不做任何处理,跳过;对于非碎片非透明图元直接跳过。
由于所述碎片图元是经透明计算后得到的图元,碎片图元的颜色值已经确定,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对于非碎片图元且为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为一个渐变图元,在图元的原始空间下进行透明计算,原始空间分辨率远远低于设备坐标空间的分辨率,可以大大减少透明计算量,提高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当输出1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图元,分别在不同的组装空间进行组装;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为1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在1位页面点阵空间之外的8位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对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图元,在同一个组装空间进行组装,即在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S207、对组装到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非透明区域的数据进行合并;
当输出8位数据时,页面内所有区域的组装空间为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不需要进行区域数据的合并处理。
当输出1位数据时,由于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的组装空间在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之外,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图元的组装空间在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内。因此,最终透明区域的组装空间和去透明区域以及非透明区域的组装空间是分离的,导致组装后的区域数据也是分离的,而输出到输出设备需要连续的数据。因此,需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非透明区域组装后的区域数据进行合并。
具体地,当输出1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图元的组装空间为8位点阵空间,将组装入最终透明区域的数据作为一个图像进行挂网,挂网之后的数据以透明区域的初始剪裁作为当前剪裁,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入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
S208、将组装入页面的所有数据输出到设备。
参见图4,上述对所述透明区域的部分透明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并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是由去透明化单元完成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去透明化单元初始化,此时碎片数为零;
S302、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导入;
具体包括,获取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透明区域分布信息,作为去透明化单元中的透明区域分布信息。
S303、扫描中间文件,依次提取图元信息,至少获取图元的轮廓信息,根据该轮廓信息确定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利用与去透明化单元中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生成碎片;所述区域有重叠部分也即区域有交集,以下所提到的交集也即区域有重叠部分。
具体地,扫描中间文件,依次提取图元信息,若提取的图元的轮廓信息与去透明化单元中的透明区域有交集,则进行如下处理:
若所述提取的图元为非透明图元,将之前碎片与该图元相交部分从之前的碎片中剔除(若之前没有碎片则不需要执行剔除碎片操作),该图元自身作为新的碎片生成,并且,该图元与最终透明区域的交集部分需从最终透明区域中剔除。
若该图元为透明图元,则将之前碎片与该图元相交部分从之前碎片中剔除,相交部分作为新的碎片生成,该碎片上的图元信息为原有碎片的图元信息与该图元信息之和,该图元与最终透明区域的交集部分不生成碎片,该图元最终剩余部分作为新的碎片生成,该碎片上的图元信息为该图元信息。
S304、扫描上述生成的所有碎片,根据碎片上的图元信息,对碎片进行分类;
具体地,若所述碎片上包含透明图元,并且只包含图形类图元,则该碎片为第一类碎片;若所述碎片上包含透明图元,并且该碎片中只包含一个图像图元或者只包含一个渐变图元,则该碎片为第二类碎片;若所述碎片中有透明图元,并且该碎片中包含的图元类型为图像、图形、渐变中的至少两类图元,或者包含至少两个渐变或两个图像的图元时,则该类碎片第三类碎片。
S305、对第一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即对碎片上图元的特征像素进行透明计算,消除透明属性;
所述第一类碎片为只包含图形的碎片,该碎片上的所有像素具有相同属性,即每个像素之上的图元集合都是相同的,通过抽取一个特征像素,进行透明计算,透明计算的结果作为碎片图元的最终颜色值,碎片上的图元集合进行透明计算后,生成碎片图元,该图元实质上是一个经过透明平展后得到的图形图元。这样,如果碎片由N个像素组成,透明计算就减少了N-1次。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很高量级的减少,可以减少1M甚至以上像素的计算量。相比较在组装时对像素逐一进行透明计算,减少了透明计算的计算量,这是因为,组装时对图元的透明计算是基于设备分辨率的,对设备坐标空间中每一个像素逐一进行计算,不仅透明计算的计算量大,而且透明计算的计算公式又复杂,计算时间代价很大,而本发明在组装之前的透明计算是基于碎片的,一个碎片上的像素只计算一次,大大提高了RIP对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S306、将所述碎片图元作为新的图元添加到中间文件,中间文件中其余图元为非碎片图元。
S307、重新划分透明区域。
将第一类碎片和第二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化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
将第三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化单元中的最终透明区域。
上述在对第一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的同时,也可以对第二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减少透明计算的计算量,但较佳的实施方式是暂时不对该第二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在后续组装之前在该图元的原始坐标空间下进行去透明化。这是因为,一个图像或一个渐变图元的数据量相对图形类图元较大,若先对该类型碎片上的图像或渐变图元进行透明计算,需缓冲计算之后的数据,在组装阶段再读取数据,增加了存储空间,并且增加了读取流程。因此第二类碎片在写中间文件时刻不进行去透明化。而在图像或者渐变的原始坐标空间下对其进行透明计算,由于原始坐标空间的分辨率低于设备坐标空间的分辨率,在原始坐标空间下对像素进行透明计算,相对于在设备坐标空间下对图像或渐变图元进行计算,减少了透明计算的计算量,提高了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例如:图像或渐变的原始空间往往是低分辨空间,如72-300dpi不等。而设备分辨率可以到2400dpi甚至更高。低分辨空间下透明计算的数据量小,RIP的处理速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305和步骤S306的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或者两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
S308、区域分布信息导出;
具体地,将去透明化单元中的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写入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并且,将去透明化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写入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此时,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包含有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和非透明区域分布信息。
S309、去透明化单元析构,即清除所有去透明化单元内的信息。
上述去透明化步骤实施完之后,对透明页面内的各个区域图元分区进行组装,所谓分区即属于不同区域的图元在不同的组装空间进行组装。
参见图5,为页面组装单元对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非透明区域的页面点阵进行分区组装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页面组装单元初始化;
具体包括: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最终非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并且无论1位数据输出还是8位数据输出,都以最终输出的页面点阵空间作为非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去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并且无论1位数据输出还是8位数据输出,都以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作为去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最终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当输出8位数据时,以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作为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当输出1位数据时,另开辟1块8位点阵空间,作为最终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上述各个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过程为并行执行过程。
S402、扫描中间文件,判断图元是否为空,当所述图元为空时,结束组装过程,否则依次获取图元进入步骤S403。
所述依次获取图元为按照图元在中间文件中的顺序,每次只获取一个图元。
S403、将上述获取的图元送入所述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
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根据获取的图元的轮廓,将该图元的轮廓与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以及当前剪裁求交,判断交集是否为空;
如果交集不为空并且该图元为非透明图元,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将该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如果交集不为空并且该图元为透明图元,则跳过对该图元的组装处理。
如果交集为空,则跳过对该图元的组装处理。
上述对图元进行处理完之后,将该图元送入下一个组装单元进行组装,如可以送入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
S404、将上述获取的图元送入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
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根据获取的图元的轮廓,将该图元的轮廓与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以及当前剪裁求交,判断交集是否为空;
若交集不为空,且该图元为碎片图元,该图元的颜色值已经确定,将该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若交集不为空,该图元为非碎片透明图像或者渐变图元,则读取该图元数据,在图元原始坐标空间下进行透明计算,获得该图元去透明化后的图元数据进行组装。例如:图像或渐变的原始坐标空间往往是低分辨空间,如72-300dpi不等。而设备坐标空间分辨率可以到2400dpi甚至更高,在原始坐标空间下对像素数据进行透明计算,减少了透明计算的计算量,提高了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若该图元为非碎片透明图元,非图像或渐变图元,则直接跳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绘制,提高了RIP对透明页面的处理速度。。
上述对图元进行处理完之后,将该图元送入下一个组装单元进行组装,如可以送入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
S405、将上述获取的图元送入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
上述步骤S403、S404、S405的具体组装过程,在步骤S206中已经阐述清楚,这里不在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03、S404、S405先后顺序可以互换,即可将获取的图元先送入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后,再将该图元送入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完毕后,送入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进行组装。但不限于此。获取的图元可能和所述三个区域组装单元都有交集,所以,每个图元必须要依次送入所述三个组装单元进行组装,送入所述三个组装单元的先后顺序不受限制。
上述在对整个透明页面内图元进行组装之前,对最初划分出的透明区域内的部分图元,通过采样像素进行透明计算,所述采样像素为基于碎片图元的特征像素或基于原始坐标空间下的图像,渐变等图元的像素。经过对采样像素进行透明计算后,得到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减少了透明计算的计算量,提高了RIP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解释说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
设透明页面由图元a、图元b、图元c、图元d、图元e、图元f、图元g、图元h、图元i、图元j、图元k、图元l组成,其中,图元a和b都为非透明图形图元、图元c和d为透明图形图元,图元e和f为非透明渐变图元,图元g和h为透明渐变图元,图元i和j为非透明图像图元,图元k为非透明图形图元,图元l为透明图像图元,各图元的轮廓示意图如图6所示。
下面对所述页面内的图元进行光栅化处理:
首先,扫描页面内的所有图元,依次解析页面内图元a、图元b、图元c、图元d、图元e、图元f、图元g、图元h、图元i、图元j、图元k、图元l,依次将各图元的图元信息写入中间文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解析a图元,将解析到a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类型,a图元的颜色值、以及a图元的轮廓信息等写入中间文件。
2、解析b图元,将解析到b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类型,b图元的颜色值、以及b图元的轮廓信息写入中间文件。
3、解析c图元,将解析到c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类型,c图元的颜色值、以及c图元的轮廓信息写入中间文件,并将c图元的轮廓信息统计入透明区域。
4、d图元处理同c图元。
5、依次对e、f、g、h、i、j、k、l进行如上处理,图元e、f、i、j、k处理过程和a图元处理过程相同,图元g、h、l的处理过程和c图元处理过程相同。
通过上述处理,已经将各图元信息,如图元数据、图元透明属性、图元类型、图元颜色值、图元轮廓等信息写入中间文件,并且将透明图元的轮廓信息统计入透明区域,除透明区域外的页面区域即非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页面分布信息由页面资源管理单元管理。此时,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透明区域如图7所示。
接着,对所述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透明区域的部分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并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将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和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写入页面资源分布管理单元,对上述透明区域的部分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是由去透明化单元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去透明化单元初始化,此时碎片数目为0。
2、将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透明区域的图元分布信息导入去透明化单元,具体为,去透明化单元获取页面资源分布管理单元中图元的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并将该透明区域分布信息作为去透明化单元中的透明区域分布信息,下面所述的透明区域为去透明化单元中的透明区域。
3、扫描中间文件,依次提取图元信息,图元的顺序依次为图元a、图元b、图元c、图元d、图元e、图元f、图元g、图元h、图元i、图元j、图元k、图元l,生成碎片图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图元a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a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a与透明区域无交集,不做任何处理,跳过,即不做任何处理;
获取图元b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b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b与透明区域无交集,跳过;
获取图元c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c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c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0,c图元为透明图元,则将c图元作为新的碎片Cell_0生成,Cell_0上的信息为c图元。
获取图元d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d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d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1,d图元为透明图元且与Cell_0有交集,则将与Cell_0相交部分剔除,其余部分作为Cell_1生成,Cell_1的信息为d图元;Cell_0与d图元相交部分作为Cell_2生成,Cell_2上的信息为c图元与d图元构成的1个图元组合;Cell_0剔除与d图元相交部分的剩余部分作为Cell_0保留,Cell_0保留上的信息仅为c图元。
图元e和f处理同图元a。
获取图元g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g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g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3,g图元为透明图元,则将g图元作为新的碎片Cell_3生成,Cell_3上的信息为g图元。
获取图元h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h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h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4,h图元为透明图元且与Cell_3有交集,则将h图元与Cell_3相交部分剔除,其余部分作为Cell_4生成,Cell_4的信息为h图元;Cell_3与g图元相交部分作为Cell_5生成,Cell_5上的信息为Cell_3与h图元构成的1个图元组合;Cell_3剔除与h图元相交部分的剩余部分作为Cell_3保留,Cell_0保留上的信息仅为c图元。
图元i和j处理同图元a。
获取图元k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k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k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6,k图元为非透明图元,k图元与透明区域的相交部分作为碎片Cell_6,Cell_6上的信息为k图元。
获取图元l的轮廓信息,判断图元l所覆盖的区域和透明区域的相交情况;图元l与透明区域有交集,之前碎片数目为7,则将l图元与Cell_6相交部分剔除,其余部分作为Cell_7生成,Cell_6轮廓保持不变,但其上的信息为k,l图元构成的图元组合。
此时,生成的所有碎片见图8,包括碎片Cell_0保留、Cell_1、Cell_2、Cell_3保留、Cell_4、Cell_5、Cell_6、Cell_7。
4、扫描上述所有碎片,依次对所有生成的碎片进行分类,具体包括:
获取碎片Cell_0保留,Cell_0保留上有透明图元,且仅有1个图形图元,属于第一类碎片;
获取碎片Cell_1,Cell_1上有透明图元,且仅有1个图形图元,属于第一类碎片;
获取碎片Cell_2,Cell_2上有透明图元,且包括2个图形图元,属于第一类碎片图元;
获取碎片Cell_3,Cell_3上有透明图元,且仅有1个渐变图元,属于第二类碎片图元;
获取碎片Cell_4,Cell_4上有透明图元,且仅有1个渐变图元,属于第二类碎片图元;
获取碎片Cell_5,Cell_5上有透明图元,且有2个渐变图元,属于第三类碎片图元;
获取碎片Cell_6,Cell_6上有透明图元,且为一个图形和一个图像图元,属于第三类碎片图元;
获取碎片Cell_7,Cell_7上有透明图元,且为一个图像图元,属于第二类碎片图元;
5、扫描上述生成的所有碎片,对第一类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并将经去透明化之后生成的图元作为碎片图元,并添加到中间文件,具体包括:
对Cell_0保留上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Cell_0保留图元,并将所述透明计算之后的颜色值作为Cell_0保留上的图元的最终颜色值,并将Cell_0保留图元作为新图元写入中间文件。
对Cell_1上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Cell_1图元,并将所述透明计算之后的颜色值作为Cell_1上的图元的最终颜色值,并将Cell_1图元作为新图元写入中间文件。
对Cell_2上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Cell-2图元,并将所述透明计算之后的颜色值作为Cell_2图元的最终颜色值,并将Cell_2图元作为新图元写入中间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其它碎片上的图元不进行透明计算,也即不生成碎片图元。
6、扫描所有碎片,重新划分区域为最终透明区域和去透明区域;
Cell_0保留、Cell_1、Cell_2为第一类碎片,将Cell_0保留、Cell_1、Cell_2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区域;
Cell_3为第二类碎片,由于Cell_3上的渐变图元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为了减少最后组装过程对数据的读取流程,这里先不对该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计算,将Cell_3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区域;
Cell_4为第二类碎片,由于Cell-4上的渐变图元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为了减少最后组装过程对数据的读取流程,这里先不对该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计算,将Cell_4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区域;
Cell_5为第三类碎片,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最终透明区域;
Cell_6为第三类碎片,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最终透明区域;
Cell_7为第二类碎片,先不对该碎片上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划入去透明区域。
此时,中间文件中的图元包括:a图元、b图元、c图元、d图元、e图元、f图元、g图元、h图元、i图元、j图元、k图元、l图元、Cell_0保留图元、Cell_1图元和Cell_2图元。
此时,去透明化单元中的透明区域被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7、区域分部信息导出;
将去透明化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和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导出到页面资源分布管理单元中,作为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和最终透明区域分布信息,即作为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的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该区域的数据信息为下一步组装时的数据信息。
最后,经上述去透明化过程,此时页面资源管理单元中包括:去透明区域、最终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分别对所述三个区域的页面内容,即对所述三个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页面组装单元初始化;
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最终非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以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作为非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去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以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作为去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初始化:将最终透明区域作为该组装单元的初始剪裁;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8位数据时,以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作为最终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1位数据时,开辟1块8位点阵空间,作为透明区域的点阵组装空间。
2、扫描中间文件,依次获取图元,并将该图元送入三个组装单元进行组装。中间指令文件的图元顺序为:a、b、c、d、e、f、g、h、i、j、k、l、Cell_0保留、Cell_1和Cell_2。
a图元组装:获取a图元信息,a图元为非透明图元,且和非透明区域有交集;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8位数据时,则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对a图元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1位数据时,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对a图元先进行挂网为1位数据,然后将交集部分根据当前剪裁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和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跳过,不做任何处理。
b图元组装:b图元和a图元的处理过程相同。
c图元组装:获取c图元信息,c图元为透明图元,且和去透明区域有交集,c图元为图形图元,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跳过,不做任何处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绘制,提高了RIP对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d图元组装:d图元组装同c图元。
e和f图元组装同a图元。
g图元组装:获取g图元信息,g图元为透明图元,且和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都有交集;属于去透明区域的图元部分在图元的原始空间下进行透明计算,计算之后的图元颜色值作为该图元所在位置上的最终颜色值;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8位数据时,则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对g图元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图元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1位数据时,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对g图元变倍挂网,图元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属于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最后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入最终输出点阵空间。
h图元组装:h图元组装同g图元。
i和j图元组装同a图元。
k图元组装:获取k图元信息,k图元为非透明图元,且和非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都有交集;属于非透明区域的图元部分组装同a图元,属于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8位数据时,在最终输出的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1位数据时,在另外开辟的一块8位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l图元组装:l图元组装同g图元。
Cell_0保留的组装:显然,此类型的图元只会属于去透明区域,且其颜色值为已经进行完透明计算的颜色值;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8位数据时,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在8位页面点阵空间下对该图元直接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到页面的数据为1位数据时,去透明组装单元在1位页面点阵空间下对该图元进行挂网为1位数据,按照替代模型组装。
Cell_1和Cell_2组装同Cell_0保留。
上述三个区域分别组装完后,此时页面上的数据分为三部分:非透明区域数据,去透明区域数据,最终透明区域数据,将该三个区域的数据进行合并输出。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包括:
页面描述语言解析单元11,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以及
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去透明化单元12,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组装单元13,对去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参见图10,所述组装单元13包括:
去透明区域组装单元131,用于对去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非透明区域组装单元132,用于对非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最终透明区域组装单元133,用于对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进行组装。
所述去透明化单元12具体用于,将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生成碎片,根据所述碎片的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其中,所述碎片为透明区域中图元属性相同的区域,当图元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且该重叠部分上的图元的属性相同时,将该重叠部分作为碎片。
所述去透明化单元12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碎片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包括:
当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二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三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最终透明区域;
其中,第一类碎片为只包含图形图元的碎片;
第二类碎片为只包含一个图像图元或者只包含一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第三类碎片为至少包含两类图元的碎片或者至少包含两个图像图元或两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所述去透明化单元12具体还用于,当生成的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并在将所述第一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之前,对该碎片中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碎片图元。
所述组装单元13具体用于,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单元13,对所述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为一个渐变图元时,在该图元的原始坐标空间对其进行透明计算,并对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碎片图元时,对该碎片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单元13,对所述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输出1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进行挂网处理,并将挂网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将变倍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单元13,当输出1位数据时,对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分别在不同的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同一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单元13,当输出1位数据时,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8位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参见间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还包括:区域数据合并单元14,
所述区域数据合并单元14,用于当输出1位数据时,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组装之后,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
所述区域数据合并单元14,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具体包括:将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作为图像进行挂网,并且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入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最后将组装到1位页面点阵空间的所有数据输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页面解析生成图元信息之后,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页面初步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将所述透明区域的图元生成碎片,根据碎片的类型,对该碎片上的图元进行去透明化处理,并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对该三个区域内的图元分别采用不同的组装模型进行组装,即非透明区域和去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最终透明区域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图元在组装之前,对透明图元的采样像素进行透明计算,该透明计算的过程是基于碎片图元的像素或者基于图像或渐变图元在其原始坐标空间的像素,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透明计算是在设备坐标空间下进行的,而原始坐标空间的分辨率远远小于设备坐标空间的分辨率,在原始坐标空间对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减少了透明计算量,大大提高了RIP对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速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单元和光学存储单元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单元,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单元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单元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
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其中,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包括:
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生成透明区域的碎片,根据所述碎片的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其中,所述碎片为透明区域中图元属性相同的区域,当图元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且该重叠部分上的图元的属性相同时,将该重叠部分作为碎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生成的碎片的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包括:
当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二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三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最终透明区域;
其中,第一类碎片为只包含图形图元的碎片;
第二类碎片为只包含一个图像图元或者只包含一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第三类碎片为至少包含两类图元的碎片或者至少包含两个图像图元或两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生成的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并在将所述第一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之前,对该碎片中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碎片图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为一个渐变图元时,在该图元的原始坐标空间对其进行透明计算,并对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碎片图元时,对该碎片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输出1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进行挂网处理,并将挂网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将变倍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输出1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分别在不同的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同一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输出1位数据时,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8位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备需要1位输出数据时,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组装之后,还包括: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具体包括:将最终透明区域数据作为图像进行挂网,并且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入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最后将组装到1位页面点阵空间的所有数据输出设备。
11.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页面描述语言解析单元,解析透明页面中的图元,得到图元、图元的透明属性和图元的轮廓信息;以及
根据图元的透明属性将所述透明页面划分为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去透明化单元,根据图元的轮廓信息,确定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并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组装单元,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进行组装;
其中,所述去透明化单元具体用于,利用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图元生成透明区域的碎片,根据所述碎片的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
其中,所述碎片为透明区域中图元属性相同的区域,当图元与透明区域有重叠部分,且该重叠部分上的图元的属性相同时,将该重叠部分作为碎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透明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碎片类型,将透明区域划分为去透明区域和最终透明区域,包括:
当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二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
当碎片为第三类碎片时,将该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最终透明区域;
其中,第一类碎片为只包含图形图元的碎片;
第二类碎片为只包含一个图像图元或者只包含一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第三类碎片为至少包含两类图元的碎片或者至少包含两个图像图元或两个渐变图元的碎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透明化单元具体用于,当生成的碎片为第一类碎片时,并在将所述第一类碎片所覆盖的区域写入去透明区域之前,对该碎片中的图元进行透明计算,得到碎片图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单元用于,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并且对所述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透明模型进行组装,以及对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单元,对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一个图像图元或者为一个渐变图元时,在该图元的原始坐标空间对其进行透明计算,并对该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去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为碎片图元时,对该碎片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单元,对透明计算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包括:
当输出1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进行挂网处理,并将挂网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将该图元由原始坐标空间变倍至设备坐标空间,并将变倍后的图元按照替代模型进行组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单元,当输出1位数据时,对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分别在不同的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同一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单元,当输出1位数据时,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8位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当输出8位数据时,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在最终输出的8位页面点阵空间进行组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区域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当输出1位输出数据时,所述最终透明区域、去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中的图元组装之后,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数据合并单元,将所有组装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输出设备,具体包括:将最终透明区域中的图元作为图像进行挂网,并且按照替代模型组装入最终输出的1位页面点阵空间,最后将组装到1位页面点阵空间的所有数据输出设备。
CN201110460603.6A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6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0603.6A CN103186512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3/732,285 US8941881B2 (en) 2011-12-31 2012-12-3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sterizing transparent p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0603.6A CN103186512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6512A CN103186512A (zh) 2013-07-03
CN103186512B true CN103186512B (zh) 2015-09-02

Family

ID=4867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06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6512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881B2 (zh)
CN (1) CN103186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147B (zh) * 2018-01-29 2020-07-1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图元绘制属性的设置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5527B2 (en) * 1999-12-14 2006-08-22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transparent graphics
CN1928852A (zh) * 2006-09-27 2007-03-14 北京大学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40505A (zh) * 2007-09-18 2008-03-1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混合组装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5527B2 (en) * 1999-12-14 2006-08-22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transparent graphics
CN1928852A (zh) * 2006-09-27 2007-03-14 北京大学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40505A (zh) * 2007-09-18 2008-03-1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混合组装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41881B2 (en) 2015-01-27
CN103186512A (zh) 2013-07-03
US20130169983A1 (en)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6887B (zh) 一种二维电子技术图纸格式转换及矢量化交互系统
CN101206639B (zh) 一种基于pdf的复杂版面的标引方法
US6049339A (en) Blending with planar maps
CN100520703C (zh) 一种光栅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JP5066573B2 (ja) 透明ページに関する格子型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9116642B2 (e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with inherent compression
JP20071585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CN101783022B (zh) 基于画家算法的道路网整体符号化方法
JPH11513161A (ja) データベースとオブジェクトとの比較検査システムにとくに有用な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0552618C (zh) 一种分段混合组装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08989B (zh) 基于图集拼接的图元填充方法及装置
US80452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without rasterization
CN103186512B (zh) 一种透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710943B2 (en) 2D region rendering
JP6379516B2 (ja) 上塗りコーティング処理のための機構
US9390689B2 (en) Need-below processing across z-band boundaries
US8223388B2 (en) Image data processor and image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N102572203B (zh) 点阵页面压缩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55645B (zh) 用于页面的光栅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97147A (zh) 图元绘制属性的设置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77481B (zh) 表重用方法及装置
JP202102202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596204B2 (ja) 画像データの高速レイアウト装置
JP4658334B2 (ja) イメージラスタデータの圧縮と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7156062A (zh) 一种基于半色调图像的信息隐藏及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 CO., LTD. BE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DA FANGZHENG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Effective date: 201309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02

Address after: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into the house road, founde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9 floor, No. 298

Applicant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S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into the house road, founde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9 floor, No. 298

Applicant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298, founder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PKU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298, founder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S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8

Address after: 3007, Hengq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ilding, No. 58, Huajin street,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Guangdong 519031

Patentee after: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298, founder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PKU FOUNDER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