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123A -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123A
CN103174123A CN2013101159928A CN201310115992A CN103174123A CN 103174123 A CN103174123 A CN 103174123A CN 2013101159928 A CN2013101159928 A CN 2013101159928A CN 201310115992 A CN201310115992 A CN 201310115992A CN 103174123 A CN103174123 A CN 103174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lement
settlement plate
pipe cap
observation
exca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59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123B (zh
Inventor
张军辉
郑健龙
周宇
麦灿强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159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4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该方法使沉降板接管管顶一直在碾压面以下5~8cm,并通过全站仪或金属探测器定位沉降板的位置。该方法避免了路基施工对测管的扰动,保证了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避免了外露的沉降板测管对施工的影响,保证了路基的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软基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反复测量填土前后埋设于地表的沉降板接管管顶标高完成。尽管我国现行规范对沉降观测进行相关条文说明,但是关于沉降板定位、埋设及观测方法的说明不够具体;且规范建议沉降板测管外露50cm,该方法一方面导致路基施工对测管的扰动,破坏了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严重影响了沉降预测、预压土优化及稳定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导致路基施工时大量沉降板测管外露,降低了机械化施工进度,影响了路基填筑质量。针对沉降板接管外露存在的不足,有研究人员提出在沉降板接管管顶加装一个特制的刚性保护罩的方法,以解决施工队对沉降板的扰动问题,但当沉降板埋设数量较多时,成本势必大大增加。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法,对于保护沉降板及提高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
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砂垫层整平或第一层路基土(7)填筑完毕后,在预埋设断面根据沉降板(2)的数量确定埋设位置,开挖坑槽安放沉降板,坑槽的深度应保证沉降板的第一测管(5)上部的第一管帽(6)顶端低于砂垫层或第一层路基土层(7)顶面5~8cm。安放沉降板前,应当用细砂找平地基(1)底面,且应保证沉降板接管(3)的倾斜度不大于0.3%,然后观测沉降板的第一管帽(6)顶端初始标高,并记录,所述第一测管(5)和沉降板接管(3)之间采用第一套箍(4)连接;回填坑槽;
步骤2:待第二层路基土(8)填筑至第一层路基土(7)之上,并碾压完成后,用全站仪或金属探测器定位第一管帽(6)并反开挖,用水准仪测量第一管帽(6)顶端标高,该标高与初始标高相减,即为该层土产生的地基沉降量;
步骤3:卸下第一管帽(6),将第二套箍(9)的一端连接第一测管(5),另一端连接第二测管(10),将第二管帽(11)旋紧于第二测管顶,观测第二管帽(11)的标高;回填坑槽;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直至路基填筑完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避免填土对沉降板移位的影响,沉降板安放好后,大面积填方前,应回填坑槽,并对沉降板(2)周围3m范围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采用全站仪测放定位,在地基两侧附近设置两个稳定的坐标控制点,并设定其坐标值,根据这两个坐标控制点测出沉降板的初始坐标。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沉降板测管顶的初始标高。
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根据埋设时定位的初始坐标,用全站仪放样找出沉降板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标高;
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采用金属探测器找出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标高。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套箍接长沉降板测管,所接管的长度需保证低于现有地面5~8cm,拧紧后回填土并夯实,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其高程,此高程作为与下次沉降观测时数据的参照高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埋板时将沉降板测管顶控制在碾压面以下5~8cm,下埋的测管不会对施工造成任何影响,方便了施工机械通行,同时保证了路基碾压的质量;待下一层填筑碾压完成后反开挖出沉降板测管,再进行沉降观测,从根本上杜绝了沉降板测管被施工机械破坏或被人为盗走及其他干扰的可能性,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另外,反开挖的沉降板直接用上层填土作为沉降板的保护层,省去了测杆顶端的刚性防护罩,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埋设后的沉降板;
图2为第二层路基土施工后的沉降板位置;
图3为第二层路基土施工后的沉降板接了第二测管后的位置。
1-地基,2-沉降板,3-沉降板接管,4-第一套箍,5-第一测管,6-第一管帽,7-砂垫层或第一层路基土,8-第二层路基土,9-第二套箍,10-第二测管,11-第二管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砂垫层整平或第一层路基土(7)填筑完毕后,在预埋设断面根据沉降板(2)的数量确定埋设位置,开挖坑槽安放沉降板,坑槽的深度应保证沉降板的第一管帽(6)顶端低于砂垫层或第一层路基土层(7)顶面5~8cm,安放沉降板前,应当用细砂找平地基(1)底面,且应保证沉降板接管(3)的倾斜度不大于0.3%,然后观测沉降板的第一管帽(6)顶端初始标高,并记录,所述第一测管(5)和沉降板接管(3)之间采用第一套箍(4)连接;回填坑槽;
步骤2:待第二层路基土(8)填筑并碾压完成后,用全站仪或金属探测器定位第一管帽(6)并反开挖,用水准仪测量第一管帽(6)顶端标高,该标高与初始标高相减,即为该层土产生的地基沉降量;
步骤3:卸下第一管帽(6),采用第二套箍(9)连接第二测管(10),将第二管帽(11)旋紧于第二测管顶观测第二管帽(11)的标高;回填坑槽;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直至路基填筑完毕。
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避免填土对沉降板移位的影响,沉降板安放好后,大面积填方前,应回填坑槽,并对沉降板(2)周围3m范围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采用全站仪测放定位,在地基两侧附近设置两个稳定的坐标控制点,并设定其坐标值,根据这两个坐标控制点测出沉降板的初始坐标。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沉降板测管顶的初始标高。
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根据埋设时定位的初始坐标,用全站仪放样找出沉降板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高程;
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采用金属探测器找出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高程。
步骤3中采用套箍接长沉降板测管,所接管的长度需保证低于现有地面5~8cm,拧紧后回填土并夯实,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其高程,此高程作为与下次沉降观测时数据的参照高程。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应当指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砂垫层整平或第一层路基土(7)填筑完毕后,在预埋设断面根据沉降板(2)的数量确定埋设位置,开挖坑槽安放沉降板,坑槽的深度应保证沉降板的第一测管(5)上部的第一管帽(6)顶端低于砂垫层或第一层路基土层(7)顶面5~8cm。安放沉降板前,应当用细砂找平地基(1)底面,且应保证沉降板接管(3)的倾斜度不大于0.3%,然后观测沉降板的第一管帽(6)顶端初始标高,并记录,所述第一测管(5)和沉降板接管(3)之间采用第一套箍(4)连接;回填坑槽; 
步骤2:待第二层路基土(8)填筑至第一层路基土(7)之上,并碾压完成后,用全站仪或金属探测器定位第一管帽(6)并反开挖,用水准仪测量第一管帽(6)顶端标高,该标高与初始标高相减,即为该层土产生的地基沉降量; 
步骤3:卸下第一管帽(6),将第二套箍(9)的一端连接第一测管(5),另一端连接第二测管(10),将第二管帽(11)旋紧于第二测管顶,观测第二管帽(11)的标高;回填坑槽;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直至路基填筑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为避免填土对沉降板移位的影响,沉降板安放好后,大面积填方 
前,应回填坑槽,并对沉降板(2)周围3m范围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采用全站仪测放定位,在地基两侧附近设置两个稳定的坐标控制点,并设定其坐标值,根据这两个坐标控制点测出沉降板的初始坐标。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沉降板测管顶的初始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根据埋设时定位的初始坐标,用全站仪放样找出沉降板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定位并反开挖沉降板的实施方法为: 
采用金属探测器找出第一管帽(6)位置,在定位点向下挖找到沉降板第一管帽(6),然后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沉降板第一管帽(6)顶的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套箍接长沉降板测管,所接管的长度需保证低于现有地面5~8cm,拧紧后回填土并夯实,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其高程,此高程作为与下次沉降观测时数据的参照高程。 
CN201310115992.8A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Active CN103174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992.8A CN103174123B (zh)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992.8A CN103174123B (zh)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123A true CN103174123A (zh) 2013-06-26
CN103174123B CN103174123B (zh) 2015-06-24

Family

ID=4863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5992.8A Active CN103174123B (zh)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412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000A (zh) * 2017-04-11 2017-06-2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及放样方法
CN106948329A (zh) * 2017-03-28 2017-07-14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填海区深部沉降的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7178075A (zh) * 2017-05-31 2017-09-19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标尺防护柱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N108225264A (zh) * 2018-03-04 2018-06-29 天津大学 一种直埋式回填造地沉降观测设备及沉降观测方法
CN110470272A (zh) * 2019-09-04 2019-11-19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CN111005358A (zh) * 2019-11-07 2020-04-14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强夯作用下土体分层沉降量的测量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733A (zh) * 2007-01-08 2007-08-15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点沉降观测方法及装置
CN200943210Y (zh) * 2006-06-19 2007-09-05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 大坝沉降监测器
KR100955598B1 (ko) * 2009-08-12 2010-05-03 (주)명성지오시스템 연약지반 개량에 따른 토층 침하량 자동계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806056A (zh) * 2010-04-28 2010-08-18 郭艳景 控制次固结沉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3210Y (zh) * 2006-06-19 2007-09-05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 大坝沉降监测器
CN101016733A (zh) * 2007-01-08 2007-08-15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点沉降观测方法及装置
KR100955598B1 (ko) * 2009-08-12 2010-05-03 (주)명성지오시스템 연약지반 개량에 따른 토층 침하량 자동계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806056A (zh) * 2010-04-28 2010-08-18 郭艳景 控制次固结沉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景舜: "软基路堤沉降位移的观测",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8329A (zh) * 2017-03-28 2017-07-14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填海区深部沉降的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6948329B (zh) * 2017-03-28 2022-12-06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填海区深部沉降的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6869000A (zh) * 2017-04-11 2017-06-2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及放样方法
CN107178075A (zh) * 2017-05-31 2017-09-19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标尺防护柱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N107178075B (zh) * 2017-05-31 2023-05-26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标尺防护柱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N108225264A (zh) * 2018-03-04 2018-06-29 天津大学 一种直埋式回填造地沉降观测设备及沉降观测方法
CN110470272A (zh) * 2019-09-04 2019-11-19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CN111005358A (zh) * 2019-11-07 2020-04-14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强夯作用下土体分层沉降量的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123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123B (zh) 一种基于反开挖沉降板的软基沉降观测方法
CN106641440B (zh) 一种横向穿越铁路线地下管道顶进施工方法
CN105040667B (zh) 高填方变形无线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监测方法
Harder Jr Performance of earth dams during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CN202433013U (zh) 一种观测路基变形的数据采集系统
CN106400768B (zh) 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
CN102878980B (zh) 一种地铁隧道施工诱发地下管线沉降的间接测试方法
CN105806418A (zh) 一种水库滑坡多场信息现场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05957A (zh) 基坑开挖下卧隧道及基底回弹估算法
CN204199335U (zh) 一种减小phc管桩施工挤土效应的泄压井
CN102619206A (zh) 一种深水裸岩、岩溶桩的基础平台结构
CN106840016A (zh) 松散堆积体安全监测预警方法
CN202492854U (zh) 深水裸岩、岩溶桩的基础平台结构
CN103994753B (zh) 用于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的分层沉降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741605A (zh) 抑制梁体产生裂缝和抑制梁体裂缝扩大的方法
CN208416561U (zh) 一种山区隧道半明半暗结构
Galli et al. Faulting of the Roman aqueduct of Venafrum (southern Italy):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seismotectonic implications
CN104314069B (zh) 逆作法施工中侧墙预留钢筋定位施工方法
CN104831742B (zh) 相邻两层微承压水层未被隔水层隔断的基坑降水方法
CN104048787B (zh) 一种水平布置土压力盒的固定装置
CN109555526A (zh) 用于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方法
CN103410181B (zh) 与黄土高填方同步施工的监测仪器先埋后引式分步埋设法
CN108505509A (zh) 用于监测堤防土体水平位移的边桩施工方法
CN108589694A (zh) 采用真空预压卸载隧道上覆土方的地铁保护方法
CN108149698A (zh) 一种机场高填方地基内部引导式立体排水施工方法及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Junhu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qualified procedur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