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2921B -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2921B
CN103172921B CN201210335280.2A CN201210335280A CN103172921B CN 103172921 B CN103172921 B CN 103172921B CN 201210335280 A CN201210335280 A CN 201210335280A CN 103172921 B CN103172921 B CN 103172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version
light
master batch
agen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52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2921A (zh
Inventor
胡广齐
刘晓瑭
方利浮
陈焰
郑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ONMILLION NAN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ONMILLION NAN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ONMILLION NANO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ONMILLION NAN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352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2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2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2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体、双功能转光剂和第一助剂;所述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1-10%;第一助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1%-10%;其余为薄膜基体;所述双功能转光剂组成通式为Ca1-xNxF2:Eu,TM,其中:0≤x≤1,N为Ba、Zn、Sr、Mg、Hg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TM为选自Sm、Cu、Pr、Tb、Ce、La、Dy、Mn和Ag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双功能转光膜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蓝/红橙光强度可调、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双功能转光膜,可以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300nm~380nm)和绿光(520nm-560nm)同时转换成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强蓝光(400nm~500nm)和红橙光(575nm~630nm)。

Description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实验证明,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光谱中,并非所有的不同波长的光都对植物生长有利,真正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两个峰区:(1)蓝光区(400~500nm),其中叶绿素α最强吸收峰为425nm,叶绿素β,叶黄素和α-胡萝卜素最强吸收峰为440nm;(2)红橙区(600-680nm),其中645nm为叶绿素β的最强吸收峰,660nm为叶绿素α的最强吸收峰。通过增加对植物的蓝光或红光照射程度,可以使作物根系发达,茎叶茂盛,增产增收和品质优越。
然而能用于制造转光母粒,且可以生产出棚膜作用于农作物生长的最重要的材料转光剂,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多集中于单色转光剂,比如红光转光剂主要是稀土配合物转光剂,此类转光剂研究在目前为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荧光寿命短。很少有文献会报道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荧光寿命,即使报道也只有3个月作用,用于生产转光母粒,制备转光膜,在扣棚初期,光转换性能比较好,但很快其光转换功能会很快下降,导致其不能与膜的寿命同步。(2)光功能单一。在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转光剂中,目前能用于转光膜的只有紫外转红功能,很少有报道能转换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蓝光。另外,在光能利用上,只能吸收紫外光,而对绿光不能吸收,降低了对日光的利用效率。(3)价格昂贵。其昂贵的价格,阻碍其在转光膜上的应用;另外,很少见到有关蓝光转光剂的报道,现有的文献报道了可以将太阳光中的绿光和紫外光转换位蓝光和红橙光,但转光剂与高分子不易相容的问题对转光剂的实际应用制造了难题。
目前世界农膜市场估计为200万吨,而欧洲市场为50万吨,中国市场100万吨。在欧洲和北美具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农业已大部分实施保护地栽培,如荷兰海牙,其耕地的50%为温室。据农业部的预测,2010年,我国可覆盖的棚膜面积为5000万亩,约需300万吨农用 薄膜。农膜是国家大力推广的农用产品,免费提供给种植者使用或者政府给予补贴,但是目前农膜的使用量不足30%。我国的塑料棚膜的使用量,虽然占世界第一,但棚膜的技术含量较低,大多数为通用型普通膜,功能性棚膜不足20%。所以,一种性能稳定、转光性能显著、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的双功能转光膜的出现,将会填补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对农业生产的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功能转光薄膜,可以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300nm~380nm)和绿光(520nm-560nm)同时转换成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强蓝光(400nm~500nm)和红橙光(575nm~630n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体、双功能转光剂和助剂;所述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01-20%;助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1%-10%;其余为薄膜基体;所述双功能转光剂组成通式为Ca1-xNxF2:Eu,TM,其中:0≤x≤1,N为Ba、Zn、Sr、Mg、Hg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TM为选自Sm、Cu、Pr、Tb、Ce、La、Dy、Mn和Ag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的双功能转光剂,以碱土金属氟化物Ca1-xNxF2为基质、Eu为激活剂,余下金属离子作敏化剂。
优选地是,所述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1-10%。
优选地是,碱土金属氟化物Ca1-xNxF2为一元碱土金属氟化物或二元碱土金属氟化物或多元碱土金属氟化物。
优选地是,所述助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是,所述薄膜包括转光剂母粒、薄膜基体和助剂;所述转光剂母粒包括母粒基体、双功能转光剂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重量为母粒重量的0.05%-10%;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母粒重量的0.1-90%;母粒中其余为母粒基体。
优选地是,所述母粒基体与薄膜基体为相同材料。
优选地是,所述的母粒基体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双功能转光母粒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重量为转光母粒重量的0.05-5%。
优选地是,所述双功能转光母粒中还包括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是,所述改性剂为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用的酚醛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通用性酚醛树脂和改性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包括但不限于水溶性酚醛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尼龙改性酚醛树脂和苯胺改性酚醛树脂。
可用的氨基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胺甲醛树脂和水溶性氨基树脂。
可用的醇酸树脂包括但不限于300、310、341、342、343-3、343-4、355-5、389-8、3150、3247。
可用的环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环氧树脂。
可用的丙烯酸树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葵酯、甲基丙烯酸苯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可用的硅烷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可用的钛酸酯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异丙氧基三异辛酰基钛酸酯、异丙氧基三异硬脂酰基 钛酸酯、二油酰基钛酸乙二醇酯、三油酰基钛酸异丙酯和钛酸四丁酯。
优选地是,所述的薄膜基体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双功能转光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前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采用压延法或挤出法生产。
本发明中所述光稳定剂选自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间苯二酚但苯甲酸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双酚A双水杨酸酯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是,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和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246、抗氧剂300、抗氧剂330、抗氧剂3114、抗氧剂245、2,6-二叔丁基对甲酚、2,4,6-三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抗氧剂168,即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76,即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优选地是,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是,抗氧剂为薄膜含量的0.01%-10%;光稳定剂为薄膜含量的0.05%-5%。
优选地是,所述母粒基体与薄膜基体为相同材料。
优选地是,所述的母粒基体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双功能转光母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按重量比配制的原料,于130℃~200℃,转速为100~500r/min条件下,经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得到。该方法使得双功能转光剂在有机 高分子中分散好,且避免了双功能转光剂在制备中出现浪费的现象。
前述双功能转光剂的制备方法,根据分子式设计,将稀土离子和无机盐溶液按摩尔比混合,于搅拌条件下形成共沉淀,离心分离,洗涤烘干后,于还原性气氛下,微波中高火反应10~20分钟或于800℃~1200℃高温焙烧2~4小时,即得到产物。
优选地是,所述还原性气氛为一氧化碳或氢气与氮气的混合物。
优选地是,将沉淀物与助熔剂与还原性气氛下焙烧;所述助熔剂为NaF、CaF2、BaF2、Li2CO3、K2CO3、CaCl2、KCl、NaCl、NH4Cl、H3BO3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是,所述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0.1~50%。更优选地是,更优选地是,所述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0.5~20%;最优选地是,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2~15%。
本发明的双功能转光膜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蓝/红橙光强度可调、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双功能转光膜,可以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300nm~380nm)和绿光(520nm-560nm)同时转换成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强蓝光(400nm~500nm)和红橙光(575nm~630nm)。
本发明的转光膜所用双功能转光母粒,可以对红光转光剂进行预分散,提高红光转光剂在薄膜基体中的分散性,减少现场操作时粉尘污染,使得生产的转光膜具有更好转光的效果;且双功能转光母粒所用材料尤其是转光剂性能稳定、耐候性好,制备成转光膜,大大了膜的使用寿命;又由于成本低廉、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光谱匹配性好,用于农作物生产可明显起到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且病虫害明显减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可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生产转光膜,作用于农作物生长。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膜可以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季节,调节转光膜的转光特征光谱以及厚度,用于覆盖在农作物生长,不仅可以起到增温、调湿,还可以防治病虫害、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市作物早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双功能转光剂前驱物的SEM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双功能转光剂的SEM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9生产的双功能转光剂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9生产的双功能转光剂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1-9生产的双功能转光剂的蓝光发射光谱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1-9生产的双功能转光剂的红光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双功能转光剂可先制成双功能转光母粒,使得双功能转光剂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且不降低未加转光剂之前的力学性能;然后再制成双功能转光薄膜,用于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等植物。
首先,将双功能转光剂,根据分子式设计,分别称取,将原料中稀土离子和无机盐溶液按摩尔比混合均匀,于搅拌条件下加入沉淀剂形成共沉淀,离心分离,洗涤烘干即得前驱体,然后于还原性气氛下,微波中高火反应10~20分钟或800℃~1200℃高温焙烧2~4小时,即得到性能稳定的双功能转光剂。其次,将上述生产的双功能转光剂、改性剂和母粒基体材料和/或光稳定剂和/或抗氧剂,按比例混合均匀,于130℃~200℃操作温度和转速为100~500r/min条件下,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剪切即得双功能转光母粒。制作不同制品时,双螺杆挤出机的操作要点也各不相同的,本发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造母粒,可以使改性剂与双功能转光剂经过挤出机,于130℃~200℃操作温度和转速为100~500r/min条件下,不仅可以实现对双功能转光剂的表面进行有效改性,且更好的发挥了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性能。将双功能转光母粒、薄膜肌体及第一助剂按比例混合,于熔融温度为160-180℃及模头温度为150-175℃条件下,经吹膜机吹膜制备得到。
前述双功能转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分子式设计,将稀土离子和无机盐溶液按摩尔比混合,于搅拌条件下形成共沉淀,离心分离,洗涤烘干后,于还原性气氛下,微波中高火反应10~20分钟或于800℃~1200℃高温焙烧2~4小时,即得到产物。
优选地是,所述还原性气氛为一氧化碳或氢气与氮气的混合物。
优选地是,将沉淀物与助熔剂与还原性气氛下焙烧;所述助熔剂为NaF、CaF2、BaF2、Li2CO3、K2CO3、CaCl2、KCl、NaCl、NH4Cl、H3BO3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是,所述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0.1~50%。更优选地是,更优选地是,所述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0.5~20%;最优选地是,助熔剂的重量为沉淀物重量的2~15%。
实施例1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Ba0.3F2:E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4.8Kg)、Ba(NO3)2(5Kg)、Eu2O3(17.00g)、NH4F(11.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加入Ca(NO3)2·4H2O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烘干后前驱体的SEM形貌特征如附图1所示,其实物为白色块状物。
c.将上述烘干后的沉淀物,经过加入沉淀物重量的0.5%的助熔剂CaF2进行研磨,然后在CO还原性气氛条件下,1200℃高温焙烧2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所述的样品的SEM形貌特征如附图2所示,其实物为白色粉末状。
(2)转光母粒的生产
称取2.4kg双功能转光剂,高密度聚乙烯20kg,乙烯基双硬脂酰胺0.4kg,异丙氧基三异辛酰基钛酸酯0.5kg,双酚A型环氧树脂0.2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20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5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剪切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2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5Zn0.15F2:Eu,Ce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Zn(NO3)2、Ce2O3和MgO(共3.2Kg)、Eu2O3(17.00g)、NH4F(11.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Ce2O3和MgO,加入Ca(NO3)2·4H2O和Zn(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10%的助熔CaCl2进行研磨,然后在氮氢混合气体还原性气氛条件下,800℃高温焙烧4h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生产
称取25.4kg实例2(1)样品,线性聚乙烯20kg,聚乙烯蜡0.8kg,异丙氧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0.4kg,0.5kg醇酸树脂342,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3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1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剪切制备而成母粒。
(4)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3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5Sr0.30Fe0.05F2:E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24.5Kg)、Sr(NO3)2(11.2Kg)、Fe2O3和Eu2O3(共31.00g)、NH4F(21.2Kg)、HNO3(30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Fe2O3和Eu2O3,加入Ca(NO3)2·4H2O、Sr(NO3)2(11.2Kg)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1%的助熔剂进NaF行研磨,然后在H2与N2混合物还原性气氛条件下,950℃高温焙烧3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2)转光母粒的生产
称取10kg实例3(1)样品,聚氯乙烯30kg,硬脂酸锌0.2kg、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3kg、聚乙烯蜡1.0kg,光稳定剂双酚A双水杨酸酯5kg,2.5kg抗氧剂245,二油酰基钛酸乙二醇酯1.5kg,脲醛树脂1.08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2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聚氯乙烯11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4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5Mg0.25F2:Eu,Sm,Pr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Mg(NO3)2、Pr2O3和Sm2O3(共3.2Kg)、Eu2O3(14.00g)、NH4F(17.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Pr2O3和Sm2O3,加入Ca(NO3)2·4H2O、Mg(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0.5%的助熔剂CaCl2进行研磨,然后CO还原性气氛条件下,900℃高温焙烧3.5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生产
称取8kg实例4(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20kg,聚乙烯蜡1.0kg,二油酰基钛酸乙二醇酯1.89kg,酚醛环氧树脂2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12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5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Sr0.25Zn0.10F2:Eu,Cu,Dy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Sr(NO3)2、ZnO、CuO和Dy2O3(共5.9Kg)、Eu2O3(15.00g)、NH4F(18.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ZnO、CuO和Dy2O3,加入Ca(NO3)2·4H2O、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1.5%的助熔剂K2CO3进行研磨,然后CO还原性气氛条件下,900℃高温焙烧4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生产
称取8kg实例5(1)样品,聚丙烯30kg,聚乙烯蜡0.5kg,光稳定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1.1kg,1.01kg抗氧化剂2246,钛酸四丁酯0.8kg,通用性酚醛树脂0.2k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3kg、0.3kg醇酸树脂300,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20kg,5kg抗氧剂300,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6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Ba0.25Fe0.15F2:Eu,Mn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8.5Kg)、Fe(NO3)2和MnO(共2.4Kg)、Ba(NO3)2(2.6Kg)、Eu2O3(16.00g)、NH4F(21.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MnO,加入Ca(NO3)2·4H2O、Fe(NO3)2和Ba(NO3)2配制0.25mol/L 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3.6%的助熔剂BaF2进行研磨,然后在H2与N2混合物还原性气氛条件下,950℃高温焙烧2.5h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6kg实例6(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30kg,聚乙烯蜡0.6kg,光稳定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3kg,1.5kg抗氧化剂1010,钛酸四丁酯2.19kg,双酚F型环氧树脂0.3、甲基丙烯酸甲酯0.2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20kg,5kg抗氧剂2246,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7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0Sr0.20Ba0.10F2:Eu,Sm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8.5Kg)、Sr(NO3)2、Sm2O3(共4.5Kg)、Ba(NO3)2(1.6Kg)、Eu2O3(16.00g)、NH4F(21.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Sm2O3,加入Ca(NO3)2·4H2O、Sr(NO3)2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5.2%的助熔剂NaCl进行研磨,然后在H2与N2混合物还原性气氛条件下,微波中高火反应10分钟后,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6kg实例7(1)样品,低密度聚乙烯30kg,聚乙烯蜡1.2kg,钛酸四丁酯0.3kg,甲基丙烯酸葵酯0.5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8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5Sr0.25Ba0.25F2:Eu,La,Tb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2.5Kg)、Sr(NO3)2、La2O3和Tb2O3(共6.5Kg),Ba(NO3)2(5.6Kg)、Eu2O3(16.00g)、NH4F(20.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La2O3和Tb2O3,加入Ca(NO3)2·4H2O、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2.4%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在CO还原性气氛条件下,微波中高火反应20分钟后,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7kg实例8(1)样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8kg,聚乙烯蜡1.4kg,光稳定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3.5kg,1.6kg抗氧化剂101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25kg,双酚A型环氧树脂1.2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9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0Sr0.10Ba0.10Hg0.10F2:Eu,Mn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28.8Kg)、Sr(NO3)2、MnO和HgO(共5.5Kg)、Ba(NO3)2(5.4Kg)、Eu2O3(16.00g)、NH4F(25.6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MnO、HgO,加入Ca(NO3)2·4H2O、Sr(NO3)2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1.6%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在H2与N2混合物还原性气氛条件下,1000℃高温焙烧2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10kg实例8(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40kg,聚乙二醇0.2kg和铝酸酯偶联剂0.8kg,光稳定剂间苯二酚但苯甲酸酯5kg,2.5kg抗氧化剂330,钛酸四丁酯1.5k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8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成母粒。
(3)转光薄膜的生产
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取前述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0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Ba0.25Fe0.05F2:Eu,Ce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4.8Kg)、Ba(NO3)2、CeO2和FeO(共5Kg)、Eu2O3(17.00g)、NH4F(11.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CeO2和FeO,加入Ca(NO3)2·4H2O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2.8%的助熔剂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氢氮混合气体条件下,1200℃高温焙烧2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2.41kg实例10(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20kg,聚乙烯蜡0.4kg,光稳定剂水杨酸苯酯2kg,1kg抗氧化剂330,钛酸四丁酯0.5kg,酚醛环氧树脂0.2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3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1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茂金属线性聚乙烯100kg,低密度聚乙烯1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5kg,5kg抗氧剂168,称取前述母粒5.16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10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60℃,模头温度约175℃。
实施例11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85Ba0.1Fe0.05F2:Eu,Ce,Pr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Ba(NO3)2、Pr2O3和CeO2(共3.2Kg)、Eu2O3(17.00g)、NH4F(11.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Pr2O3和CeO2,加入Ca(NO3)2·4H2O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8%的助熔剂NaCl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氢氮混合气体条件下,1100℃高温焙烧2h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12.7kg实例11(1)的样品,高密度聚乙烯20kg,硬脂酸锌0.1kg、硬脂酸季戊四醇酯0.2kg、聚乙二醇0.1kg、铝酸酯偶联剂0.5kg,光稳定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5kg,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1.2kg,二油酰基钛酸乙二醇酯0.4kg,松香改性酚醛树脂0.2kg、苯胺甲醛树脂0.3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聚氯乙烯55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5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6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kg、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51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80℃,模头温度约150℃。
实施例12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Sr0.35Mg0.05F2:Eu,Mn,La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24.5Kg)、Sr(NO3)2、MnO、La2O3和MgO(共11.2Kg)、Eu2O3(31.00g)、NH4F(21.2Kg)、HNO3(30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MnO、La2O3和MgO,加入Ca(NO3)2·4H2O和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7%的助熔剂KCl进行研磨,然后于还原性气氛氢氮混合气体条件下,1200℃高温焙烧3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10kg实例12(1)的样品,聚氯乙烯30kg,硬脂酸锌1.5kg,光稳定剂间苯二酚但苯甲酸酯5kg,抗氧剂2,4,6-三叔丁基苯酚2.5kg,钛酸四丁酯1.5kg,双酚A型环氧树脂1.08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2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6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5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5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kg,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15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3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5Sr0.15Mg0.05F2:Eu,Sm,Dy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Sr(NO3)2、Sm2O3和Dy2O3(共3.2Kg)、Eu2O3(14.00g)、NH4F(17.5Kg)、HNO3(25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Sm2O3和Dy2O3,加入Ca(NO3)2·4H2O和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6%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 气氛CO条件下,微波中高火反应10分钟后,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8kg实例13(1)的样品,高密度聚乙烯20kg,聚乙二醇1.0kg,光稳定剂双酚A双水杨酸酯4kg,2kg抗氧剂245,异丙氧基三异辛酰基钛酸酯1.09kg,双酚F型环氧树脂2.8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1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2.5kg抗氧剂300,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4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Sr0.35Zn0.05F2:Eu,C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7.6Kg)、Sr(NO3)2、ZnO、和CuO(共5.9Kg)、Eu2O3(15.00g)、NH4F(18.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ZnO、和CuO,加入Ca(NO3)2·4H2O和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5%的助熔剂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CO条件下,微波中高火反应20分钟后,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3.2kg实例14(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30kg,聚乙烯蜡0.5kg,光稳定剂水杨酸苯酯0.1kg,0.1kg抗氧剂1010,钛酸四丁酯0.8kg,双酚A型环氧树脂0.8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1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0kg,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10kg,2.5kg抗氧剂2246,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15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5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Sr0.15Ba0.1Fe0.05F2:E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8.5Kg)、Sr(NO3)2、FeO和Ba(NO3)2(共2.6Kg)、Eu2O3(16.00g)、NH4F(21.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FeO,加入Ca(NO3)2·4H2O、Sr(NO3)2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5%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CO条件下,950℃高温焙烧2.5h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41.38kg实例15(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30kg,聚乙烯蜡0.6kg,光稳定剂双酚A双水杨酸酯6.48kg,3kg抗氧剂1076,钛酸四丁酯0.8kg,0.5kg醇酸树脂3150,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1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5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5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5kg,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15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6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75Sr0.15Ba0.1F2:E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8.5Kg)、Sr(NO3)2(4.5Kg)、Ba(NO3)2(1.6Kg)、Eu2O3(16.00g)、NH4F(21.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加入Ca(NO3)2·4H2O、Sr(NO3)2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15%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CO气氛条件下,1000℃高温焙烧1.5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6kg实例7(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30kg,聚乙烯蜡2.17kg,光稳定剂水杨酸苯酯3kg,1.5kg抗氧化剂101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3k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5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5℃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4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1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5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5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5kg,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15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10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7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55Sr0.25Ba0.2F2:Eu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12.5Kg)、Sr2(NO3)3(6.5Kg)、Ba(NO3)2(5.6Kg)、Eu2O3(16.00g)、NH4F(20.5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加入Ca(NO3)2·4H2O、Sr2(NO3)3和Ba(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4%的助熔剂NaF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氢氮混合气体条件下,1050℃高温焙烧1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7kg实例17(1)样品,高密度聚乙烯28kg,聚乙烯蜡1.4kg,光稳定剂水杨酸对叔 丁基苯酯3.5kg,1.6kg抗氧剂1010,乙烯基三氯硅烷0.8kg,双酚A型环氧树脂1.22kg、脲醛树脂1.0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80℃的操作温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5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20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0kg,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10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8
(1)双功能转光剂的合成Ca0.65Sr0.17Ba0.18F2:Eu,Tb
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Ca(NO3)2·4H2O(28.8Kg)、Sr(NO3)2、和Tb2O3(共5.5Kg)、Ba(NO3)2(5.4Kg)、Eu2O3(16.00g)、NH4F(25.6Kg)、HNO3(27ml)。
a.先用HNO3溶解Eu2O3和Tb2O3,加入Ca(NO3)2·4H2O、Ba(NO3)2、Sr(NO3)2配制0.25mol/L溶液A。
配制1mol/L的NH4F溶液B。
b.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1小时,离心分离,100℃烘干。
c.将上述的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剂沉淀物重量5%的助熔剂进行研磨,然后还原性气氛CO条件下,1000℃高温焙烧2小时,逐渐冷却,即得到样品。
产品在紫外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3所示,在绿光区的激发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在蓝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5所示,在红光区的发射光谱图如附图6所示。
(2)转光母粒的制备
称取10kg实例18(1)样品,聚丙烯40kg,聚乙烯蜡1kg,光稳定剂水杨酸苯酯5kg,2.5kg抗氧剂1010,钛酸四丁酯1.5kg,醇酸树脂0.5kg、1.0kg环氧树脂310、甲基丙烯酸乙酯1.0kg,将上述材料依序投加到高速混合机,用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在170℃的操作温 度条件下,经转速为38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风冷造粒,制备而成母粒。
(3)转光膜的生产
称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再称取前述的转光母粒30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19空白棚膜的生产
分别称取低密度聚乙烯200kg、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0k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10k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10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5kg,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kg、光稳定剂2kg,抗氧化剂1kg,混合均匀后用吹膜机吹膜而成,其中,薄膜厚度为80微米,吹膜机熔融温度175℃,模头温度约165℃。
实施例20双功能转光棚膜和空白膜的对比应用
首先进行两个大棚搭建,每个大棚规格为长宽高为14m·7m·3.5m,然后进行双功能转光膜和空白膜两种棚膜覆盖,其中转光膜棚为上述实例1、10和15的转光膜,空白膜是上述实例19的空白膜。然后根据作物的光合作用光谱特征,选择了与上述转光膜相对比较匹配的作物为:叶类是奶白菜、芥菜、日本小白菜、生菜;瓜果类是茄子、辣椒和豆角。种植前,两个棚内土壤进行了充分混合,且施肥的重量完成一样,每天的洒水量基本一致,未进行任何农药喷施。具体的试验品种、数据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见附表1和表2。本发明双功能转光膜应用在叶类蔬菜种植的数据记录如下表1。本发明双功能转光膜应用在叶瓜果类作物种植的数据记录如下表2。表1和表2中的增产率是指使用双功能转光膜的产量相对于使用空白膜的产量的产量增加率。
表1叶类蔬菜种植结果对比表
表2瓜果类蔬菜种植结果对比表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体、双功能转光剂和助剂;所述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01-20%;助剂重量为薄膜重量的0.1%-10%;其余为薄膜基体;所述双功能转光剂组成通式为Ca1-xNxF2:Eu,TM,其中:0≤x≤1,N为Zn、Hg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或N除包括Ba、Sr、Mg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包括Zn、Hg、Fe中的一种或多种,TM为选自Sm、Cu、Pr、Tb、Ce、La、Dy、Mn和Ag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碱土金属氟化物Ca1-xNxF2为一元碱土金属氟化物或二元碱土金属氟化物或多元碱土金属氟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括转光剂母粒、薄膜基体和助剂;所述转光剂母粒包括母粒基体、双功能转光剂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重量为母粒重量的0.05%-10%;双功能转光剂重量为母粒重量的0.1-90%;母粒中其余为母粒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粒基体与薄膜基体为相同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粒基体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转光母粒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重量为转光母粒重量的0.05-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能转光母粒中还包括光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基体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功能转光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采用压延法或挤出法生产。
CN201210335280.2A 2012-09-11 2012-09-11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172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5280.2A CN103172921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5280.2A CN103172921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921A CN103172921A (zh) 2013-06-26
CN103172921B true CN103172921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63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5280.2A Active CN103172921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2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2816A (zh) * 2015-11-17 2016-04-13 佛山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氮化物红光转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188A (zh) * 2015-11-17 2016-02-03 佛山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氮化物红光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924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佛山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硫铟化合物体系量子点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1915A (zh) * 2017-03-24 2017-07-14 滁州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双功能转光薄膜栽种葡萄风信子的方法
CN107629793A (zh) * 2017-09-01 2018-01-26 杭州异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粉
CN107556613A (zh) * 2017-09-01 2018-01-09 杭州异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观赏花卉大棚种植方法
CN107556611A (zh) * 2017-09-01 2018-01-09 杭州异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蔬菜大棚种植的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249A (zh) * 2017-11-27 2018-04-24 曹结宾 一种高转光率的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2422A (zh) * 2019-11-21 2020-04-07 徐蕾 一种转光膜、多层转光膜及其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
CN110978697A (zh) * 2019-11-21 2020-04-10 徐蕾 一种转光膜、多层转光膜及其多层转光膜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070A (zh) * 2000-01-25 2001-08-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农用塑料棚膜
CN101153087A (zh) * 2007-09-07 2008-04-02 钱维均 一种改良的转光农膜及其加工方法
CN101456989A (zh) * 2008-11-21 2009-06-17 黄泽兴 一种多功能聚乙烯农膜
CN101434724B (zh) * 2008-12-12 2011-06-29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黄瓜种植用蓝光转光农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1434725B (zh) * 2008-12-12 2011-02-16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仿生态双波段光能转换农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1845302B (zh) * 2010-05-05 2013-12-25 华南农业大学 双功能农膜用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7436A (zh) * 2010-11-24 2011-07-20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混合荧光粉及白光led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921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2921B (zh) 双功能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011B (zh) 植物种植方法
CN103160010B (zh) 双功能转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188A (zh) 氮化物红光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288B (zh) 一种转光功能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09678B (zh) 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0022B (zh) 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转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4725B (zh) 一种新型仿生态双波段光能转换农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320079C (zh) 纳米仿生态稀土转光剂及纳米仿生态稀土转光农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887942B (zh) 耐候性转光夜光高光能农用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85014B (zh) 一种转光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87428C (zh) 单基双能转光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5482816A (zh) 氮化物红光转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0070B (zh) 一种转光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转光农膜的方法
CN104558765B (zh) 一种生姜地膜专用调光绿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008A (zh) 转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160A (zh) 高防尘长效转光五层共挤大棚膜及制备方法
CN101845302B (zh) 双功能农膜用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277B (zh) 双功能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009B (zh) 转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661A (zh) 农用荧光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488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276B (zh) 红光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包膜的红光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0819A (zh) 一种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红光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8644B (zh) 植物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