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003A -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1003A
CN103171003A CN2013101119333A CN201310111933A CN103171003A CN 103171003 A CN103171003 A CN 103171003A CN 2013101119333 A CN2013101119333 A CN 2013101119333A CN 201310111933 A CN201310111933 A CN 201310111933A CN 103171003 A CN103171003 A CN 103171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glass fibre
fibre layer
layer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9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1003B (zh
Inventor
蔡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19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1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1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板材及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它包括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第四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和粘结胶液,所述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依序重叠且固定连接。硬度相较与普通的板材有20%以上的提升,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70Hba;由于竹纤维特有的韧性与芯材抗剪切、抗弯曲、抗疲劳性地结合,大大提升了该板材韧性、抗剪切、抗弯曲性以及抗疲劳性,挠度也有10-15%的增长。

Description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板材及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家具是由各种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而成制造的,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而材料中板材是最为常见且重要的,板材的定义为宽度尺寸为厚度尺寸2倍以上的锯材。最早的时候,板材均被默认为传统的实木板,只能被应用于打制家具或其他生活设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科技发展的现今板材的定义越来越广泛,无论在家具制造业、建筑业、加工业等都制造出许多不同材质的板材,比如,石材类的板材,金属类的板材,竹制类的板材等,各种板材可谓琳琅满目,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板材,存在着以下缺点:首先,金属类板材和石材类板材等传统材料板材虽然牢固度好,但其质量较重,耐候性(耐候性是指板材材料,应用于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的能力),耐化学腐蚀较差,且加工工序较为复杂,加工成本大,加工过程中对操作工的身体危害物质较多;其次,传统的竹木制类的板材虽然质量较轻,但其耐候性也较差,且机械强度较低,阻燃性较差;并且,以上金属类板材、石材类板材、竹木制类板材等均有挠度、韧性较差的缺点,以上缺点使得这些板材在某些环境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也使得许多环境无法配备到较为合适的板材,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一种可统一解决上述问题的板材已成为目前市场上较为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较轻,耐候性较好,韧性较好等各种性能均较好的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它包括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第四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和粘结胶液,所述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依序重叠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依序重叠且粘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大大地提升了板材的综合性能。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竹面层的厚度为1毫米,所述芯材层的厚度为30毫米,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大大地提升了板材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这样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材料准备,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6%且厚度为0.5-2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
(2)粘结胶液配制,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5±0.002兆帕,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3)竹面涂胶,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静置5-10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
(4)膜层制备,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在钢化玻璃的工作区上喷涂脱模剂,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使其覆盖整个工作区,量控制为每平方米300-600克,静置,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
(5)竹面层组合,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30-70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
(6)玻璃纤维布层组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
(7)固化,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07-0.1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固化6-7小时,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70Hba,制成成品,与钢化玻璃脱离;
(8)成品切割,根据尺寸需要,切割。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多轴向缝边毡,质量较轻,韧性更好。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层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层中的任意一种,各有特点,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更换芯材层材质,更灵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硬度相较与普通的板材有20%以上的提升,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70Hba;由于竹纤维特有的韧性与芯材抗剪切、抗弯曲、抗疲劳性地结合,大大提升了该板材韧性、抗剪切、抗弯曲性以及抗疲劳性,挠度也有10-15%的增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板材制造,在保持力学性能基础上有效减轻重量;耐候性、抗腐蚀性强,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玻璃纤维布层,2、第二玻璃纤维布层,3、第三玻璃纤维布层,4、第四玻璃纤维布层,5、芯材层,6、粘结胶液,7、竹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它包括竹面层7、第一玻璃纤维布层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2、第三玻璃纤维布层3、第四玻璃纤维布层4、芯材层5和粘结胶液6,所述竹面层7、第一玻璃纤维布层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2、芯材层5、第三玻璃纤维布层3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4依序重叠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竹面层7、第一玻璃纤维布层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2、芯材层5、第三玻璃纤维布层3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4依序重叠且粘结。其中,所述竹面层7的厚度为1毫米,所述芯材层5的厚度为30毫米。本发明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材料准备,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6%且厚度为0.5-2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粘结胶液配制,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5±0.002兆帕,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竹面涂胶,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静置5-10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膜层制备,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在钢化玻璃的工作区上喷涂脱模剂,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使其覆盖整个工作区,量控制为每平方米300-600克,静置,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竹面层组合,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30-70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玻璃纤维布层组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固化,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07-0.1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固化6-7小时,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70Hba,制成成品,与钢化玻璃脱离;成品切割,根据尺寸需要,切割。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多轴向缝边毡。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层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层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一
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多轴向缝边毡。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层。
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为5%且厚度为1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5兆帕,持续时间为15分钟;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所述使用面为竹片相对较为光滑的一面,静止10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在钢化玻璃的工作区上喷涂脱模剂,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使其覆盖整个工作区,量控制为每平方米500克,静止,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45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1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固化6-7小时,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Hba,制成成品,与钢化玻璃脱离;根据尺寸需要,切割。
实施例二
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低克重玻纤细布(150-250g/m2)。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层。
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为5%且厚度为1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5兆帕,持续时间为15分钟;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所述使用面为竹片相对较为光滑的一面,静止10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量控制为每平方米520克,静止,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50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07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直至固化,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Hba,制成成品;根据尺寸需要,切割。
实施例三
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多轴向缝边毡。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层。
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为5%且厚度为1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3兆帕,持续时间为15分钟;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所述使用面为竹片相对较为光滑的一面,静止8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量控制为每平方米55克,静止,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30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08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直至固化,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Hba,制成成品;根据尺寸需要,切割。
所述芯材层的材质可以是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层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层中的任意一种,其参数对比如下:
Figure BDA00002995821200061

Claims (6)

1.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第四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和粘结胶液,所述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依序重叠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面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芯材层、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依序重叠且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面层的厚度为1毫米,所述芯材层的厚度为30毫米。
4.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利用水份测试仪检测竹片的水份,筛选出含水率≤6%且厚度为0.5-2毫米的竹片若干,备用;
(2)粘结胶液配制,所述粘结胶液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放入密封容器中,用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真空,密封容器内部负压值为负0.095±0.002兆帕,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3)竹面涂胶,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取出,判断,如果肉眼无法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可以使用,用手工的方法将环氧树脂均匀地刷于竹片使用面,静置5-10分钟,如果肉眼可以看见环氧树脂内的气泡,则重复步骤2;
(4)膜层制备,准备一块面积大于竹面层且厚度为10毫米的钢化玻璃,在钢化玻璃的工作区上喷涂脱模剂,将部分步骤2中的环氧树脂倒入,使其覆盖整个工作区,量控制为每平方米300-600克,静置,使环氧树脂流动成平面状,备用;
(5)竹面层组合,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竹片一侧表面向下且侧边先与步骤4中的膜层边缘接触且形成30-70度角,慢慢地减小角度,直至所述竹片一侧表面与膜层完成贴合;
(6)玻璃纤维布层组合,在步骤5所述竹片的另一侧表面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其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二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芯材层,在芯材层上铺设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5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三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在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上铺设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并在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上倒入400克环氧树脂,用磙擀平,使第四玻璃纤维布层完全浸透,形成半成品,备用;
(7)固化,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条将步骤6后的半成品密封,用真空泵将其内部抽真空,内部负压值为负0.07-0.1兆帕,将半成品表面压制平整固化6-7小时,表面巴氏硬度达到60-70Hba,制成成品,与钢化玻璃脱离;
(8)成品切割,根据尺寸需要,切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布层为无碱粉剂毡,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四玻璃纤维布层为多轴向缝边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层或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层中的任意一种。
CN201310111933.3A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71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933.3A CN10317100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933.3A CN10317100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003A true CN103171003A (zh) 2013-06-26
CN103171003B CN103171003B (zh) 2015-03-11

Family

ID=4863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933.3A Active CN10317100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100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567A (zh) * 2014-07-16 2014-10-01 孙毅 一种结构板及其板芯、板芯的加工方法
CN10639337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南宁帝旺村木业有限公司 集装箱用环保型复合地板
CN106393295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南宁帝旺村木业有限公司 集装箱用增强型复合地板
WO2019007357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镇江市阳光西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板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65102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排球耐候型网架材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5301A (ja) * 1989-03-18 1990-10-01 Taro Taniguchi 強化単板,合板および集成材
CN201141192Y (zh) * 2007-07-27 2008-10-29 曾志文 一种实木复合地板
KR20090006503A (ko) * 2007-07-12 2009-01-15 신호열 변형 방지 천연무늬목 표면 합성수지 시트
CN201264402Y (zh) * 2008-07-03 2009-07-01 桂林永福龙港绿色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复合板
CN202156082U (zh) * 2011-06-22 2012-03-07 邢皓宇 一种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木板
CN202378137U (zh) * 2011-12-05 2012-08-15 安徽龙华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塑层压复合板材
CN203185445U (zh) * 2013-04-01 2013-09-11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5301A (ja) * 1989-03-18 1990-10-01 Taro Taniguchi 強化単板,合板および集成材
KR20090006503A (ko) * 2007-07-12 2009-01-15 신호열 변형 방지 천연무늬목 표면 합성수지 시트
CN201141192Y (zh) * 2007-07-27 2008-10-29 曾志文 一种实木复合地板
CN201264402Y (zh) * 2008-07-03 2009-07-01 桂林永福龙港绿色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复合板
CN202156082U (zh) * 2011-06-22 2012-03-07 邢皓宇 一种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木板
CN202378137U (zh) * 2011-12-05 2012-08-15 安徽龙华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塑层压复合板材
CN203185445U (zh) * 2013-04-01 2013-09-11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567A (zh) * 2014-07-16 2014-10-01 孙毅 一种结构板及其板芯、板芯的加工方法
CN104070567B (zh) * 2014-07-16 2015-12-09 孙毅 一种结构板及其板芯、板芯的加工方法
CN10639337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南宁帝旺村木业有限公司 集装箱用环保型复合地板
CN106393295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南宁帝旺村木业有限公司 集装箱用增强型复合地板
WO2019007357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镇江市阳光西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板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65102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排球耐候型网架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003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o et al. Feas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cross-laminated timber using fast-grown small diameter eucalyptus lumbers
CN103171003B (zh)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的制造方法
Wang et al. Feasibility of using poplar as cross layer to fabricate cross-laminated timber
CN101885194B (zh) 一种胶合竹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85921A (zh) 一种超薄柔性石材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462681U (zh) 一种蜂窝型复合装饰板
CN103433982A (zh) 交错层压板材加工方法
CN202208050U (zh) 一种家具用防水蜂窝复合板材
CN101885193B (zh) 胶合竹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25216B (zh) 不饱和聚酯粘接玻纤增强木梁及其实施方法
CN103231550B (zh) 环保型方形复合平板
CN206765023U (zh) 一种高强度刨花板
CN101424120B (zh) 青黄平衡竹地板
CN101307638A (zh) 一种双层实木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85445U (zh) 一种竹面复合材料板材
CN106363756A (zh) 一种包覆装饰板材的制作工艺
CN211390424U (zh) 一种镜片用复合真空镀膜
CN206796719U (zh) 耐腐蚀蜂窝板
CN201198161Y (zh) 抗横向变形的家具或建材用整合板材
CN214774466U (zh) 一种黄麻板
CN209976011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CN210459598U (zh) 一种新型外墙保温用岩棉板
CN203031700U (zh) 集装箱竹木胶合板
CN215166711U (zh) 一种竖丝岩棉复合板
CN214163325U (zh) 一种防潮胶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Wanli village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11 Yanjing Bridge No. 6

Applicant after: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ongfu Wanli village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11 Yanjing Bridge No. 6

Applicant before: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Wanli village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11 Yanjing Bridge No. 6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LIANYANG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Wanli village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11 Yanjing Bridge No. 6

Applicant before: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LINTEX COMPOSITES CO., LTD. TO: ZHEJIANG NMG MATE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amboo surface composite material plat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Pledgee: Bank of Hang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Tongxiang branch

Pledgor: NMG COMPOSIT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33000073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1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Pledgee: Bank of Hang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Tongxiang branch

Pledgor: NMG COMPOSIT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33000073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11 Building 1, 111 Xinzhong Road,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MG COMPOSITE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Wanli village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11 Yanjing Bridge No. 6

Patentee before: NMG COMPOSITE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