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0976A -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0976A
CN103170976A CN2013100802120A CN201310080212A CN103170976A CN 103170976 A CN103170976 A CN 103170976A CN 2013100802120 A CN2013100802120 A CN 2013100802120A CN 201310080212 A CN201310080212 A CN 201310080212A CN 103170976 A CN103170976 A CN 103170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dot
degrees
freedom
omega
m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0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0976B (zh
Inventor
史豪斌
徐林程
郭志巍
黄伯峥
李小婷
沈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802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0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0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0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0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09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机器人控制方法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首先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客观物理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抽象出二自由度机器人一般形式的动力学特性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次逼近,最终收敛的方法完成转角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θ→0时,二自由度机器人的震荡,为后续线运动控制奠定基础。然后引入实半径ρ2和轨迹曲率半径ρ1,变换二自由度机器人在二维极坐标下的运动学方程,令ρ2正比于cotθ,再利用已有的转角控制,得到线运动控制方程,完成跑点控制。提高了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而且方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不需人工调试即可确定。

Description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武卫霞,两轮自平衡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方法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公开了两轮自平衡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的三种方法,LQR控制方法,模糊PID控制方法和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包括转弯和跑点两个最基础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可组合出复杂的任务和动作。
文献公开的三种控制方法完全适用于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其中,LQR控制方法主要针对线性系统或非线性系统的局部控制问题;模糊PID控制方法有延迟时间和震荡超调量,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有限;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较模糊PID控制方法性能有所改善,但由于未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动力学性,在控制二自由度机器人时,二自由度机器人完成任务的精确度和快速性之间的折衷还有较大的优化余地。其次,三种控制方法都需要通过人工调试,手动优化参数,才能使用,工作较为繁复。再者,三种控制方法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动力学特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θ→0时,二自由度机器人的震荡,进而影响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机器人控制方法控制精度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客观物理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抽象出二自由度机器人一般形式的动力学特性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次逼近,最终收敛的方法完成转角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θ→0时,二自由度机器人的震荡,为后续线运动控制奠定基础。然后引入实半径ρ2和轨迹曲率半径ρ1,变换二自由度机器人在二维极坐标下的运动学方程,令ρ2正比于cotθ,再利用已有的转角控制,得到线运动控制方程,完成跑点控制。可以提高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而且方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不需人工调试即可确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I)获取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方程:
υ · = f υ ( υ , V ) ω · = f ω ( ω , T ) g ( V , T ) ≤ 0 V min ≤ V ≤ V max T min ≤ T ≤ T max ,
其中:
υ——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速度,ω——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加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26
——二自由度机器人角加速度;
V——二自由度机器人线速度的控制输入,T——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的控制输入;
Vmin——V的下限;Vmax——V的上限;
Tmin——T的下限;Tmax——T的上限;
fυ——函数映射关系;fω——函数映射关系;
当Vmin≤V≤V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22
当Tmin≤T≤T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23
V=Vc,T=Tc时,二自由度机器人处于无控制自然状态。
(II)以二自由度机器人中心为原点,二自由度机器人正方向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III)计算目标点的极坐标θ和ρ。
(IV)转角控制。
步骤1:获取当前转角速度ω0,计算完全靠惯性使二自由度机器人状态达到ω0=0,所需转过的角度θo_cri
则由得ω(t,T)=Fω(t,ω0,T),由于无控制自然状态下,运动物体最终一定会静止。所以,令T=Tc,则有:
ω(∞,Tc)=Fω(∞,ω0,Tc)=0;
θ o _ cri = sign ( θ ) · ∫ 0 ∞ ω ( τ , T c ) · dτ 是存在的。
其中,Fω表示由微分方程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28
及初值条件ω(0,T)=ω0,所确定ω关于t和T的函数关系。
步骤2:确定控制器输出To
若|θ|>θo_cri,则使机器人以最大力度转角,即T=max{T·sign(θ)|Tmin≤T≤Tmax};
若|θ|≤θo_cri,则对任意T∈{T|fω0,T)·ω0<0,Tmin≤T≤Tmax},令ω(t,)T=ω(Fω,0)t=,,解方程Fω(t,ω0,T)=0,得:to(T)且to(T)<+∞,此时机器人转过的有利角度为:
θ o ( T ) = sign ( θ ) · ∫ 0 t o ( T ) ω ( τ , T ) · dτ ;
求解T*使得θo(T*)=|θ|。
当Tmin≤T*≤Tmax时,To=T*;否则,To=min{fω0,T)·sign(ω0)|Tmin≤T≤Tmax}。
(V)如果任务是原地转角,则线速度控制输出Vo=Vc,跳转到步骤(VII)。否则转到步骤(VI)进行线运动控制。
(VI)线运动控制。
步骤1:变换运动方程。
目标点在极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32
令轨迹曲率半径实半径 ρ 2 = ρ · θ · , 则运动方程为: 1 ρ 1 · sin θ = 1 ρ + 1 ρ 2 · tan θ .
步骤2:控制ρ2,驱动ρ1。令ρ2=a·cotθ,则上述步骤1得到的运动方程变为驱动方程: ρ 1 = 1 sin θ × ( 1 / ρ + 1 / a ) .
其中,a是模型参数,a=Vmax
步骤3:将时间向前推进Δt,计算Δt时间后二自由度机器人的角速度和需要的速度:
ω Δt ≈ ω 0 + ω · · Δt = ω 0 + f ω ( ω 0 , T o ) · Δt ;
ρ 1 = υ Δt ω Δt , 代入驱动方程得: υ Δt = ω Δt sin θ × ( 1 / ρ + 1 / a ) .
其中,Δt=1f,f是控制器与机器人接收器的数据交换频率。
步骤4:模型修正:由于θ→0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310
会在1和-1上震荡,故模型修正为:
υ Δt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 1 / ρ + 1 / a ) .
其中,ω'为环境对ω期望为0的随机扰动,模型参数α取为该扰动的幅值:α=|ω'|。
步骤5:确定控制器输出Vo。计算Δt时间段内二自由度机器人需要的加速度:
a ‾ ≈ υ Δt - υ 0 Δt ,
求解V*使得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42
若V*≥Vmax,则令V*=Vmax,否则若V*≤Vmin,则令V*=Vmin
若g(V*,To)≤0,则Vo=V*,否则由g(Vl,To)≤0解出Vl,令Vo=Vl
(VII)用获得的Vo,To驱动二自由度机器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方法首先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客观物理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抽象出二自由度机器人一般形式的动力学特性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次逼近,最终收敛的方法完成转角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θ→0时,二自由度机器人的震荡,为后续线运动控制奠定基础。然后引入实半径ρ2和轨迹曲率半径ρ1,变换二自由度机器人在二维极坐标下的运动学方程,令ρ2正比于cotθ,再利用已有的转角控制,得到线运动控制方程,完成跑点控制。提高了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而且方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不需人工调试即可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所用极坐标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发明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本发明所应用的数学理论、控制原理及技术术语说明。
1、动力学特性方程。
动力学特性是指运动主体在具体环境中运动所遵循的动力学性质,其数学描述就是动力学特性方程。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方程一般可写成如下形式:
υ · = f υ ( υ , V ) ω · = f ω ( ω , T ) g ( V , T ) ≤ 0 V min ≤ V ≤ V max T min ≤ T ≤ T max ,
其中:
υ——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速度,ω——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55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加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56
——二自由度机器人角加速度;
V——二自由度机器人线速度的控制输入,T——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的控制输入;
Vmin——V的下限;Vmax——V的上限;
Tmin——T的下限;Tmax——T的上限;
fυ——函数映射关系;fω——函数映射关系;
当Vmin≤V≤V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51
当Tmin≤T≤T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52
V=Vc,T=Tc时,二自由度机器人处于无控制自然状态。
2、运动方程。
参照图1,运动方程是刻划系统运动的物理参量所满足的方程或方程组。它们以这些参量对于时间的微分方程形式出现。(θ,ρ)为目标点在所建坐标系中的坐标,υ为机器人质心的线速度大小,ω为机器人质心作角速度大小。?由于在已建坐标系中机器人是静止的,故目标点始终以速度υ朝极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绕原点以角速度-ω做圆周运动,可得如下运动方程:
3、实半径。
实半径是指在二维极坐标系中,在曲线ρ=ρ(θ)某点,ρ对θ的导数。
二、本发明的具体实现。
本发明主要包括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到定点的控制方法和机器人原地转角具体步骤如下:
(I)经实验测量,数据处理,获取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方程:
υ · = f υ ( υ , V ) ω · = f ω ( ω , T ) g ( V , T ) ≤ 0 V min ≤ V ≤ V max T min ≤ T ≤ T max ,
其中:
υ——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速度,ω——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7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加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8
——二自由度机器人角加速度;
V——二自由度机器人线速度的控制输入,T——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的控制输入;
Vmin——V的下限;Vmax——V的上限;
Tmin——T的下限;Tmax——T的上限;
fυ——函数映射关系;fω——函数映射关系;
当Vmin≤V≤V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1
当Tmin≤T≤Tmax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2
V=Vc,T=Tc时,二自由度机器人处于无控制自然状态。
(II)以机器人中心为原点,机器人正方向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III)计算目标点的极坐标θ和ρ。
(IV)转角控制:
步骤1:获取当前转角速度ω0,计算完全靠惯性使机器人状态达到到ω0=0,所需转过的角度θo_cri
则由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3
可得ω(t,T)=Fω(t,ω0,T),由物理常识可知:无控制自然状态下,运动物体最终一定会静止。所以,令T=Tc,则有:
ω(∞,Tc)=Fω(∞,ω0,Tc)=0;
θ o _ cri = sign ( θ ) · ∫ 0 ∞ ω ( τ , T c ) · dτ 是存在的。
其中,Fω表示由微分方程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65
及初值条件ω(0,T)=ω0,所确定ω关于t和T的函数关系。
步骤2:确定控制器输出To
若|θ|>θo_cri,则可使机器人以最大力度转角,即T=max{T·sign(θ)|Tmin≤T≤Tmax};
若|θ|≤θo_cri,则对任意T∈{T|fω0,T)·ω0<0,Tmin≤T≤Tmax},令ω(t,)T=ω(Fω,0)t=,,T解0方程Fω(t,ω0,T)=0,得:to(T)且to(T)<+∞,此时机器人转过的有利角度为:
θ o ( T ) = sign ( θ ) · ∫ 0 t o ( T ) ω ( τ , T ) · dτ ;
求解T*使得θo(T*)=|θ|。
当Tmin≤T*≤Tmax时To=T*,否则To=min{fω0,T)·sign(ω0)|Tmin≤T≤Tmax}。
(V)分析任务特点,如果任务是原地转角,则线速度控制输出Vo=Vc,跳转到(VII)。否则转到(VI)进行线运动控制。
(VI)线运动控制
步骤1:变换运动方程。
目标点在极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71
令轨迹曲率半径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72
实半径 ρ 2 = ρ · θ · , 则运动方程可变为: 1 ρ 1 · sin θ = 1 ρ + 1 ρ 2 · tan θ .
步骤2:控制ρ2,驱动ρ1。令ρ2=a·cotθ,则上述步骤1得到的运动方程变为: ρ 1 = 1 sin θ × ( 1 / ρ + 1 / a ) (以下简称驱动方程)。
其中,a是模型参数,a=Vmax
步骤3:将时间向前推进Δt,计算Δt时间后机器人的角速度和需要的速度:
ω Δt ≈ ω 0 + ω · · Δt = ω 0 + f ω ( ω 0 , T o ) · Δt ;
ρ 1 = υ Δt ω Δt , 代入驱动方程可得: υ Δt = ω Δt sin θ × ( 1 / ρ + 1 / a ) .
其中,Δt=1f,f是控制器与机器人接收器的数据交换频率。
步骤4:模型修正:由于θ→0时,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79
会在1和-1上震荡,故模型修正为:
υ Δt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 1 / ρ + 1 / a ) .
其中,ω'为环境对ω期望为0的随机扰动,模型参数α取为该扰动的幅值:α=|ω'|。
步骤5:确定控制器输出Vo。计算Δt时间段内机器人需要的加速度:
Figure BDA000029129944000711
求解V*使得 f υ ( υ 0 , V * ) = a ‾ .
若V*≥Vmax,则令V*=Vmax,否则若V*≤Vmin,则令V*=Vmin
若g(V*,To)≤0,则Vo=V*,否则由g(Vl,To)≤0解出Vl,令Vo=Vl
(VII)用获得的Vo,To驱动机器人。

Claims (1)

1.一种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获取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方程:
υ · = f υ ( υ , V ) ω · = f ω ( ω , T ) g ( V , T ) ≤ 0 V min ≤ V ≤ V max T min ≤ T ≤ T max ,
其中:
υ——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速度,ω——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线加速度,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16
——二自由度机器人角加速度;
V——二自由度机器人线速度的控制输入,T——二自由度机器人角速度的控制输入;
Vmin——V的下限;Vmax——V的上限;
Tmin——T的下限;Tmax——T的上限;
fυ——函数映射关系;fω——函数映射关系;
当Vmin≤V≤Vmax时,当Tmin≤T≤Tmax时,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13
V=Vc,T=Tc时,二自由度机器人处于无控制自然状态;
(II)以二自由度机器人中心为原点,二自由度机器人正方向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III)计算目标点的极坐标θ和ρ;
(IV)转角控制;
步骤1:获取当前转角速度ω0,计算完全靠惯性使二自由度机器人状态达到ω0=0,所需转过的角度θo_cri
则由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17
得ω(t,T)=Fω(t,ω0,T),由于无控制自然状态下,运动物体最终一定会静止;所以,令T=Tc,则有:
ω(∞,Tc)=Fω(∞,ω0,Tc)=0;
θ o _ cri = sign ( θ ) · ∫ 0 ∞ ω ( τ , T c ) · dτ 是存在的;
其中,Fω表示由微分方程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21
及初值条件ω(0,T)=ω0,所确定ω关于t和T的函数关系;
步骤2:确定控制器输出To
若|θ|>θo_cri,则使机器人以最大力度转角,即T=max{T·sign(θ)|Tmin≤T≤Tmax};
若|θ|≤θo_cri,则对任意T∈{T|fω0,T)·ω0<0,Tmin≤T≤Tmax},令ω(t,)T=ω(Fω,0)t=,,T解0方程Fω(t,ω0,T)=0,得:to(T)且to(T)<+∞,此时机器人转过的有利角度为:
θ o ( T ) = sign ( θ ) · ∫ 0 t o ( T ) ω ( τ , T ) · dτ ;
求解T*使得θo(T*)=|θ|;
当Tmin≤T*≤Tmax时,To=T*;否则,To=min{fω0,T)·sign(ω0)|Tmin≤T≤Tmax};
(V)如果任务是原地转角,则线速度控制输出Vo=Vc,跳转到步骤(VII);否则转到步骤(VI)进行线运动控制;
(VI)线运动控制;
步骤1:变换运动方程;
目标点在极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为: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23
令轨迹曲率半径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24
实半径 ρ 2 = ρ · θ · , 则运动方程为: 1 ρ 1 · sin θ = 1 ρ + 1 ρ 2 · tan θ ;
步骤2:控制ρ2,驱动ρ1;令ρ2=a·cotθ,则上述步骤1得到的运动方程变为驱动方程: ρ 1 = 1 sin θ × ( 1 / ρ + 1 / a ) ;
其中,a是模型参数,a=Vmax
步骤3:将时间向前推进Δt,计算Δt时间后二自由度机器人的角速度和需要的速度:
ω Δt ≈ ω 0 + ω · · Δt = ω 0 + f ω ( ω 0 , T o ) · Δt ;
ρ 1 = υ Δt ω Δt , 代入驱动方程得: υ Δt = ω Δt sin θ × ( 1 / ρ + 1 / a ) ;
其中,Δt=1f,f是控制器与机器人接收器的数据交换频率;
步骤4:模型修正:由于θ→0时,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31
会在1和-1上震荡,故模型修正为:
υ Δt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1 - α ) · ω Δt + α · cos θ ] × ( 1 / ρ + 1 / a ) ;
其中,ω'为环境对ω期望为0的随机扰动,模型参数α取为该扰动的幅值:α=|ω'|;步骤5:确定控制器输出Vo;计算Δt时间段内二自由度机器人需要的加速度:
a ‾ ≈ υ Δt - υ 0 Δt ,
求解V*使得
Figure FDA00002912994300034
若V*≥Vmax,则令V*=Vmax,否则若V*≤Vmin,则令V*=Vmin
若g(V*,To)≤0,则Vo=V*,否则由g(Vl,To)≤0解出Vl,令Vo=Vl
(VII)用获得的Vo,To驱动二自由度机器人。
CN201310080212.0A 2013-03-13 2013-03-13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0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212.0A CN103170976B (zh) 2013-03-13 2013-03-13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0212.0A CN103170976B (zh) 2013-03-13 2013-03-13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0976A true CN103170976A (zh) 2013-06-26
CN103170976B CN103170976B (zh) 2014-11-26

Family

ID=48631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02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0976B (zh) 2013-03-13 2013-03-13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09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948A (zh) * 2014-06-06 2014-08-27 西北工业大学 二自由度仿生机器鱼携带目标的控制方法
CN108762244A (zh) * 2018-01-26 2018-11-0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行为驱动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等价映射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733B (zh) * 2017-07-27 2020-04-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两轮差速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8939A (en) * 1975-05-15 1978-05-09 Robert Bosch Gmbh Guiding an untracked vehicle along a predetermined guide path
JPH01161414A (ja) * 1987-12-17 1989-06-26 Nippon Yusoki Co Ltd 自動操舵制御方式
CN1499324A (zh) * 2002-11-06 2004-05-26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的推算定位方法及装置
JP2008254588A (ja) * 2007-04-05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走行装置および自走式ロボット
CN101401047A (zh) * 2006-03-14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单元的轨道跟踪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1791800A (zh) * 2010-01-21 2010-08-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轮差动式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N102269995A (zh) * 2011-06-22 2011-12-07 重庆大学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8939A (en) * 1975-05-15 1978-05-09 Robert Bosch Gmbh Guiding an untracked vehicle along a predetermined guide path
JPH01161414A (ja) * 1987-12-17 1989-06-26 Nippon Yusoki Co Ltd 自動操舵制御方式
CN1499324A (zh) * 2002-11-06 2004-05-26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的推算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1401047A (zh) * 2006-03-14 2009-04-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单元的轨道跟踪控制系统与方法
JP2008254588A (ja) * 2007-04-05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走行装置および自走式ロボット
CN101791800A (zh) * 2010-01-21 2010-08-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轮差动式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N102269995A (zh) * 2011-06-22 2011-12-07 重庆大学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948A (zh) * 2014-06-06 2014-08-27 西北工业大学 二自由度仿生机器鱼携带目标的控制方法
CN104002948B (zh) * 2014-06-06 2016-04-06 西北工业大学 二自由度仿生机器鱼携带目标的控制方法
CN108762244A (zh) * 2018-01-26 2018-11-0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行为驱动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等价映射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0976B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slam et al. Robust control of four-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th disturbance uncertainty
Su et al. Attitude control of underwater glider combin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CN106094835B (zh) 前轮驱动车式移动机器人的动态编队控制方法
CN106325291B (zh) 基于滑模控制律和eso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Robust adaptive motion control for underwater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 with velocity constraints
Lai et al. Stabilization of underactuated planar acrobot based on motion-state constraints
CN102331785B (zh) 一种航天器指向约束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CN107168369B (zh) 一种欠驱动无人车的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
Chu et al. Fault reconstruction of thruster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based on terminal sliding mode observer
CN105479459A (zh) 机器人零力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05911866A (zh)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有限时间全阶滑模控制方法
CN104942809A (zh) 基于视觉伺服系统的机械臂动态模糊逼近器
CN106078742A (zh) 一种针对带有输出约束的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方法
CN103955218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的无人艇轨迹跟踪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894821B (zh) 基于电流法的协作机器人拖动示教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44541A (zh) 一种视觉引导的水下机械臂控制方法
CN105974930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uuv对运动母船的跟踪方法
CN107807522A (zh) 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反步控制方法
Silva-Ortigoza et al. Obstacle avoidance task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A matlab-simulink-based didactic application
CN106707749A (zh) 一种针对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03170976B (zh) 二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Hung et al. Design of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an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Qi Spatial target path following control based on Nussbaum gain method for underactuated underwater vehicle
CN106100469A (zh) 基于自适应的电机伺服系统鲁棒位置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CN106292297A (zh) 基于pid控制器和l1自适应控制器的姿态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