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8753A -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8753A
CN103168753A CN2013101339719A CN201310133971A CN103168753A CN 103168753 A CN103168753 A CN 103168753A CN 2013101339719 A CN2013101339719 A CN 2013101339719A CN 201310133971 A CN201310133971 A CN 201310133971A CN 103168753 A CN103168753 A CN 103168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box
hepialus
ovum
b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3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8753B (zh
Inventor
杨大荣
张灿明
阿金
张灿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ri-La Can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RILA COUNTY YIKANGB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RILA COUNTY YIKANGB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RILA COUNTY YIKANGB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39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8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8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8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8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8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不仅可提高蝠蛾幼虫的存活率,而且其技术方法又能满足非蝠蛾原生地室内规模化养殖的需要,不破坏蝠蛾原生地的自然环境,实现异地人工室内规模化养殖,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蝠蛾饲养室的建造、蝠蛾卵的孵化、1-2龄幼虫起始阶段的饲养、养殖过程中的管理、2—6龄幼虫的养殖、预蛹阶段的管理、蛹期管理、成虫管理及卵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蝠蛾属Thitarodes昆虫是名贵中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唯一的寄主昆虫类群,人工规模化培育虫菌结合体的冬虫夏草全株,实现其规模化养殖蝠蛾昆虫是首要条件和唯一的出路。能成为冬虫夏草菌寄主的蝠蛾昆虫,全世界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五省(区),零星分布于尼泊尔、不丹等国与我国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区域的高寒草甸及灌丛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其野外生长发育期3-4年,幼虫期在土壤中作隧道觅食和生存。已有的养殖技术采取在原生环境中圈养,如一种繁育蝠蛾幼虫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36512.9;有的早期室内群养,后期在原生环境中用器皿单头养殖,如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357612,总之现有方法必须在海拔4000m以上的原生环境下完成,这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上述已有技术在野外原生环境养殖时需将养虫箱埋在高山草甸下,如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并且已有技术6龄期蝠蛾幼虫的存活率较低,通常在10%-35%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不仅可提高蝠蛾幼虫的存活率,而且其技术方法又能满足非蝠蛾原生地室内规模化养殖的需要,不破坏蝠蛾原生地的自然环境,实现了异地人工室内规模化养殖。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蝠蛾饲养室的建造
蝠蛾饲养室采用单层钢混结构,屋顶为人字形钢屋架,覆盖厚度为5cm的彩钢瓦复合板,墙体为砖墙;房屋高度3-3.6m,宽度6m,墙体刮白,地板铺瓷砖;每栋养殖室设置12m2衣帽间1个,不留窗户,并配备通风换气系统和紫外灯。
(2)蝠蛾卵的孵化
将人工养殖获得或野外采集获得的蝠蛾卵置于垫有湿润的滤纸片的培养皿中孵化,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均可,孵化温度5-17℃,干燥时在滤纸片的边缘上滴加无菌水,使滤纸片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孵化期28-40天,在直径7厘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孵化500粒卵,通常情况下孵化率为90%左右。
(3)1-2龄幼虫起始阶段的饲养
养虫用具用次氯酸钠等表面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后备用,养虫用土壤用蒸汽消毒,养虫用土壤采用普通土壤即可,来源无地域上的限制,以土质疏松者较好;选长60cm、宽40cm、高10-30cm的食品用塑料箱作为饲养盒,在饲养盒中放入厚1-4厘米的土壤,土壤上放置蓼科植物块根并布满盒内的土壤;当在步骤2中看到幼虫孵化时,将滤纸片取出,放置于饲养盒中,每盒放置1皿,即450条幼虫,孵出的幼虫会自行在饲养盒中觅食并做巢穴。
(4)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定时换气10-30分钟,定时开启紫外灯5-15分钟。
(5)2—6龄幼虫的养殖
在2龄期分养,每盒放100-200条;养殖用的基质用土壤和水苔配比而成,水苔经过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脱水机甩干;已分养好幼虫的养殖箱置于室内饲养,养殖箱可堆码,预留垂直高度距离屋顶30-60cm的空间供通风换气,在黑暗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每7天检查1次土壤湿度,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早晨开启门窗换气10-30分钟,每10天用紫外灯照射5-15分钟。
(6)预蛹阶段的管理
6龄期后幼虫进入预蛹发育阶段,幼虫不取食,缩短成纺锤状,10-15天后,预蛹蜕皮,变为乳白色的蛹,预蛹阶段避免干扰,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维持稳定。
(7)蛹期管理
化蛹后20-25天,将蛹取出集中养殖,在养虫盒内置厚7-10cm厚的土壤,用玻璃棒或金属棒做直径1cm,深5cm的垂直洞道,将蛹头部向上放置于洞中。
(8)成虫管理
化蛹后35-40天,蛹开始羽化,见到蝠蛾破蛹壳而出,待翅膀舒展后,将蝠蛾收集,集中放到交配笼中,将交配过的雌蛾集中于单独的交配笼中,雌蛾于交配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清晨产卵,从第一个蛹羽化开始到最后一只蛾产卵结束大约需要40天时间。
(9)卵的管理
卵收集后放置于直径3-5厘米、高4-7cm的透明玻璃瓶中,卵的存放量不超过瓶高的1/3,贮存有卵的瓶子放到底部可盛水、中央有隔层、有盖的容器中,每天摇晃放有卵的玻璃瓶,看到有卵相互粘结时,将玻璃瓶拿到容器外透气,直到无粘结现象,贮存环境温度0-17℃,存放卵的容器和材料在使用前用80℃以上的水蒸汽处理40分钟,并冷却至常温。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步骤(1)所述蝠蛾饲养室结构类型也可采用钢混、砖混、砖木、轻型钢或钢架大棚。所述蝠蛾饲养室选择海拔2800-3600m地区。所述通风换气系统,由风扇、时控开关组成,按每15-30m2布置1个吊顶电扇,沿屋顶中轴线均匀布置,在房屋的两侧与吊顶电扇对应的位置各布置1个直径40cm的通风孔,一侧的通风孔安装圆筒风扇,通风孔另外墙面的一侧用60目的金属网封闭;通风换气系统由时控开关控制,可设置每天通风换气的时间,通风换气可自控。所述紫外灯,按地表面积每10-20m2安装1盏40w紫外灯,在屋顶下均匀布置两行,紫外灯由另一时控开关控制。所述吊顶电扇采用方形换气扇,外形尺寸长40cm、宽40cm、高15cm,每个换气扇的功率90w、换气量200m3/h。
所述圆筒风扇为功率200w、排气量1000m3/h的圆筒形排风扇。
步骤(5)所述水苔也可用陆生的苔藓代替。所述养殖用基质的土壤和水苔的配比方法为:在饲养盒内先放一层3-10cm的土壤,然后上面铺垫一层厚1-3cm的水苔,在水苔上面再撒少许泥土,然后再放饲料。
步骤(8)所述交配笼选用尺寸高1.5m、长宽各1m的钢材制作骨架,外面用100筛目的尼龙网封闭,交配笼放置于遮光率90%的遮阴棚下,环境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60-7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养殖方法,通过使用混合基质养殖的方式,避免了蝠蛾幼虫在分养时易造成相互咬伤而易死亡的问题,而且可实现室内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不破坏自然环境,采用立体养殖,对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高,每平方米养殖室平均可获得6龄幼虫2000条以上,是已有方法的8倍多,用本方法6龄幼虫的存活率比已有方法高5%以上,使用的原材料易得,可开展大规模蝠蛾幼虫室内培育,为正品冬虫夏草的培育提供大量的优质虫源,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蝠蛾饲养室的建造
为减少设施的投资和以后的运行成本,养殖室选址适宜在接近蝠蛾原生环境的地区,海拔范围2800-3600m,同时应考虑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以便于生产和管理。
房屋结构可采用钢混、砖混、砖木、轻型钢、钢架大棚等结构类型。房屋层高、单层高度不限,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何类型。
本方案采用单层钢混结构,屋顶为人字形钢屋架,覆盖厚度为5cm的彩钢瓦复合板,墙体为砖墙。房屋高度3-3.6m,宽度6m,长度依地形而定。墙体刮白,地板铺瓷砖。每栋养殖室设置12m2衣帽间1个,不留窗户,照明同普通建筑。因饲养蝠蛾幼虫的需要,房屋配备通风换气系统和紫外灯。
通风换气系统:由风扇、时控开关等组成,按每15-30m2布置1个吊顶电扇,沿屋顶中轴线均匀布置,在房屋的两侧与吊顶电扇对应的位置各布置1个直径40cm的通风孔,一侧的通风孔安装圆筒形排风扇,通风孔外墙面的一侧用60目的金属网封闭。通风换气系统由时控开关控制,可设置每天通风换气的时间,通风换气可自控。吊顶电扇可采用普通的方形换气扇,外形尺寸长40cm、宽40cm、高15cm,每个换气扇的功率90w,换气量200m3/h。圆筒风扇功率200w、排气量1000m3/h。
紫外灯:按地表面积每10-20m2安装1盏40w紫外灯,在屋顶下均匀布置两行,紫外灯由另一时控开关控制。
本发明涉及的蝠蛾饲养室由本发明的发明人独创,其建造技术方案根据长期的蝠蛾养殖实践总结而得,设施、设备的配置符合蝠蛾幼虫的生长习性,适于蝠蛾幼虫养殖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或养殖研究。
2、蝠蛾卵的孵化
将人工养殖获得或野外采集获得的蝠蛾卵置于垫有湿润的滤纸片的培养皿中孵化,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均可,孵化温度5-17℃,干燥时在滤纸片的边缘上滴加无菌水,使滤纸片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孵化期28-40天。在直径7厘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孵化500粒卵,通常情况下孵化率为90%左右。已有技术未包括对蝠蛾属幼虫的饲养。
3、1-2龄幼虫起始阶段的饲养
1-2龄虫个体小,需要的生活空间小,可在器皿内以较高的密度群养。养虫用具用次氯酸钠等表面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后备用,养虫用土壤用蒸汽消毒。土壤可选用普通土壤,但以土质疏松者较好,其来源无地域上的限制。首选长60cm、宽40cm、高10-30cm的食品用塑料箱作为饲养盒,少量饲养时可选用其他无毒、无异味的塑料器皿。在饲养盒中放入厚1-4厘米的土壤,土壤上放置幼虫喜爱取食且人工种植而得的蓼科植物块根,饲料布满盒内的土壤。当在步骤2中看到幼虫孵化时,将滤纸片取出,放置于饲养盒中,每盒放置1皿,即450条幼虫。孵出的幼虫会自行在饲养盒中觅食并做巢穴。已有技术为养虫用土壤必须采用海拔4000m以上的草甸土,饲养盒中土壤深度8-12cm,饲料采用替代饲料胡萝卜,幼虫孵化时虫卵撒播于养殖器皿中。在此步骤中本发明与已有技术所相比所具备的优点是:使用更少的土壤,节省物料消耗;养虫用土易得,不受地域限制;用蝠蛾幼虫原产地的饲料种类饲养,更能满足蝠蛾幼虫的营养需求。
4、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定时换气10-30分钟,定时开启紫外灯5-15分钟。由于1-2龄期幼虫食量小,所采用的饲料不易腐烂,在1-2龄期的饲养过程中不需更换饲料。饲养120-150天后幼虫进入2龄末期,这时幼虫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已有技术用胡萝卜做饲料,容易在饲养过程中腐烂,每过10-20天就需要更换饲料1次,更换饲料是一件耗时、费工的工作。
5、2—6龄幼虫的养殖
5.1分养的时期
孵出120-150天后幼虫进入2龄末期,这时幼虫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需要分养到新的环境中,并降低饲养密度,需使用更多的土壤养殖。当群养阶段超过2龄期而不分养时,幼虫的死亡率会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其实1龄期也可以分养,因幼虫太小不易分拣。已有技术在3龄期分养到新的环境中,本发明的分养时期与已有方法不同。
5.2分养前的准备
养殖用的饲养盒、饲料同本技术方案步骤3准备。养殖用的基质用土壤和水苔组成,而养殖用的土壤需要进行后述的准备。本发明所用的水苔是一种水生的苔藓植物,养殖兰科植物时常用,可从市场上购得。水苔经过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脱水机甩干后备用。在饲养盒内先放一层3-10cm的土壤,然后上面铺垫一层厚1-3cm的水苔,在水苔上面再撒少许泥土,然后再放饲料。
采用土壤和水苔混合作为养殖基质是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的重要区别之一,现有技术养殖基质仅使用土壤。蝠蛾幼虫在相遇时具有相互噬咬的习性,现有技术采用群养时通常将需要饲养的幼虫一起放到饲料盒中,由于幼虫寻觅适宜的筑巢点和筑巢需要时间,常常造成数十条幼虫在饲养盒的土壤和饲料上无序爬行,虫体表面产生伤口的几率增加,幼虫的皮肤是几丁质的,一旦有咬伤或其他刺伤,皮肤不会愈合,幼虫体液会外流,而且伤口极易感染病菌,幼虫将在几天之内死亡,这也是有的饲养者采用单头养殖的主要原因。本发明采用的养殖基质表层蓬松、多孔隙,放养幼虫后,幼虫可立即藏匿于基质中,利于幼虫快速筑巢,因而采用本方法可以在2龄期后以较高的密度继续群养,而且成活率显著提高。
5.3分养
将2龄期幼虫从原来的饲养盒中拣出,逐条放入经步骤5.2准备好的饲养盒中,每盒放100-200条。
5.4饲养管理
已分养好幼虫的养殖箱置于室内饲养,养殖箱可堆码,堆码高度视养虫室高度,屋顶预留30-50cm的空间供通风换气。在黑暗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每7天检查1次土壤湿度,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早晨开启门窗换气10-30分钟,每10天用紫外灯照射5-15分钟,每60天检查幼虫取食饲料的情况,及时添加饲料。饲养至6龄末期需要更换饲料3-5次。经过约510-540天的饲养,幼虫发育为六龄虫,存活率可达48%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室内的立体养殖,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不破坏自然生态。
6、预蛹阶段的管理
6龄期后幼虫后进入预蛹发育阶段,幼虫不取食,缩短成纺锤状,10-15天后,预蛹蜕皮,变为乳白色的蛹。预蛹阶段避免干扰,维持稳定的生活环境,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不宜大幅波动。
7、蛹期管理
为便于集中管理和观察今后蛹羽化的状况,化蛹后20-25天,可将蛹取出集中养殖。在养虫盒内置厚7-10cm厚的土壤,用玻璃棒或金属棒做直径1cm,深5cm的垂直洞道,将蛹头部向上放置于洞中。
8、成虫管理
化蛹后35-40天,蛹开始羽化,可见到蝠蛾破蛹壳而出,待翅膀舒展后,可将蝠蛾收集,集中放到交配笼中。交配笼选用尺寸:高1.5m,长宽各1m。可用钢材制作骨架,外面用100筛目的尼龙网封闭。交配笼宜放置于有光照、高湿度的环境中,在室外搭建的遮阴棚是理想场所,遮光率90%,环境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60-70%。蝠蛾在下午8时左右开始交配,将交配过的雌蛾集中于单独的交配笼中,雌蛾于交配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清晨产卵。从第一个蛹羽化开始到最后一只蛾产卵结束大约需要40天时间。
9、卵的管理
卵收集后放置于直径3-5cm、高4-7cm的透明玻璃瓶中,瓶口用普通纱布和橡皮筋扎住,贴好标签,标明名种类、采集日期。卵的存放量不超过瓶高的1/3。贮存有卵的瓶子放到底部可盛水、中央有隔层、有盖的容器中,可用不锈钢蒸锅作为卵的贮存容器。卵保存于黑暗条件下,必须每天摇晃玻璃瓶,看到有卵相互粘结,表明贮存环境湿度过高,应将玻璃瓶拿到容器外透气,直到无粘结现象。贮存环境温度0-17℃。存放卵的容器和材料在使用前用80℃以上的水蒸汽处理40分钟,并冷却至常温下。
实施例1
考察混合养殖基质的群养密度
1、实施地点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本发明申请人驻所,海拔3280m。
2、实施方法
使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3所用的养虫盒、土壤和步骤5所用的混合基质养殖,设置200条/盒、150条/盒、100条/盒等3种饲养密度,并设置用单一土壤养殖的作为对照,对照组饲养密度100条/盒,每1设置的饲养数量为1200条,饲养到6龄虫末期时对比存活率。饲养虫种分别为白马蝠蛾Thitarodes baimaensis、人支蝠蛾T.renzhiensis、云南蝠蛾T.yunnanensis。2龄幼虫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步骤1-3获得。2-6龄虫的饲养基本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步骤5,不同之处是对照组采用了土壤作为养殖基质,对照组土壤厚度10cm,所有实验组混合基质的配比为底层土壤9cm,中层水苔2cm,表层土壤1cm。
饲养结果统计分析见下表。
用混合基质饲养蝠蛾幼虫时的6龄虫存活率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在研究的密度范围内,除对照外,存活率随养殖密度递减,在同样的密度下,采用混合基质的存活率显著提高。根据本实施实例,蝠蛾幼虫在0.024m3空间内2龄虫的放养数量以100条较好。
实施例2
考察采用混合基质放大养殖后的可行性,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验证。
基本方法和虫种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各虫种的2龄虫起始养殖数量为20000条,仅采用100条/盒的起始养殖数量,混合基质的配比同实施实例1。实施结果为云南蝠蛾6龄虫存活数8752条,存活率43.8%;白马蝠蛾6龄幼虫存活数9022条,存活率45.11%;人支蝠蛾6龄幼虫存活数8244条,存活率41.22%。
实施例3
考察蝠蛾幼虫养殖室的满负荷养殖应用。
蝠蛾幼虫养殖室按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1)建造,室内空间长度20m、宽度6m、高度3.6m。养殖箱堆码高度3米,预留日常工作通道后,地表面积利用率为60%,共可堆码养殖箱6000个,共建造3栋。
饲养方法同实施实例2,云南蝠蛾、白马蝠蛾、人支蝠蛾的2龄虫起始养殖数量各为60万条,实施结果为云南蝠蛾6龄虫存活数253077条,存活率42.2%;白马蝠蛾存活数262614条,存活率43.8%;人支蝠蛾6龄幼虫存活数237079条,存活率39.5%。6龄幼虫合计存活752770条,每平方米养殖面积平均获得6龄幼虫2091条。

Claims (10)

1.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蝠蛾饲养室的建造
蝠蛾饲养室采用单层钢混结构,屋顶为人字形钢屋架,覆盖厚度为5cm的彩钢瓦复合板,墙体为砖墙;房屋高度3-3.6m,宽度6m,墙体刮白,地板铺瓷砖;每栋养殖室设置12㎡衣帽间1个,不留窗户,并配备通风换气系统和紫外灯;
(2)蝠蛾卵的孵化
 将人工养殖获得或野外采集获得的蝠蛾卵置于垫有湿润的滤纸片的培养皿中孵化,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均可,孵化温度5-17℃,气候干燥时在滤纸片的边缘上滴加无菌水,使滤纸片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孵化期28-40天,在直径7厘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孵化500粒卵,孵化率为90%左右;
(3)1-2龄幼虫起始阶段的饲养
养虫用具用次氯酸钠等表面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后备用,养虫用土壤用蒸汽消毒,养虫用土壤采用普通土壤即可,来源无地域上的限制,以土质疏松者较好;选长60cm、宽40cm、高10-30cm的食品用塑料箱作为饲养盒,在饲养盒中放入厚1-4厘米的土壤,土壤上放置蓼科植物块根并布满盒内的土壤;当在步骤(2)中看到幼虫孵化时,将滤纸片取出,放置于饲养盒中,每盒放置1皿,即450条幼虫,孵出的幼虫会自行在饲养盒中觅食并做巢穴;
(4)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室内黑暗或散晒光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饲养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定时换气10-30分钟,定时开启紫外灯5-15分钟;
(5)2—6龄幼虫的养殖
在2龄期分养,每个饲养盒放100-200条;养殖用的基质用土壤和水苔配比而成,水苔经过高锰酸钾消毒后,用脱水机甩干;已分养好幼虫的养殖箱置于室内饲养,养殖箱堆码,预留垂直高度距离屋顶30-60cm的空间供通风换气,在黑暗条件下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0-17℃,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饲养盒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45%,每7天检查1次土壤湿度,干燥时用无菌水喷雾加湿,每天早晨开启门窗换气10-30分钟,每10天用紫外灯照射5-15分钟;
(6)预蛹阶段的管理
 6龄期后幼虫进入预蛹发育阶段,幼虫不取食,缩短成纺锤状,10-15天后,预蛹蜕皮,变为乳白色的蛹,预蛹阶段避免干扰,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维持稳定;
(7)蛹期管理
化蛹后20-25天,将蛹取出集中在养虫盒内养殖,在养虫盒内置厚7-10cm厚的土壤,用玻璃棒或金属棒做直径1cm,深5cm的垂直洞道,将蛹头部向上放置于洞中;
(8)成虫管理
化蛹后35-40天,蛹开始羽化,见到蝠蛾破蛹壳而出,待翅膀舒展后,将蝠蛾收集,集中放到交配笼中,将交配过的雌蛾集中于单独的交配笼中,雌蛾于交配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清晨产卵,从第一个蛹羽化开始到最后一只蛾产卵结束需要40天时间;
(9)卵的管理
卵收集后放置于直径3-5厘米、高4-7cm的透明玻璃瓶中,卵的存放量不超过瓶高的1/3,贮存有卵的瓶子放到底部盛水、中央有隔层、有盖的容器中,每天摇晃放有卵的玻璃瓶,看到有卵相互粘结时,将玻璃瓶拿到容器外透气,直到无粘结现象,贮存环境温度0-17℃,存放卵的容器和材料在使用前用80℃以上的水蒸汽处理40分钟,并冷却至常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蝠蛾饲养室结构类型还采用钢混、砖混、砖木、轻型钢或钢架大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蝠蛾饲养室选择海拔2800-3600m地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通风换气系统由风扇、时控开关组成,按每15-30m2布置1个吊顶电扇,沿屋顶中轴线均匀布置,在房屋的两侧与吊顶电扇对应的位置各布置1个直径40cm的通风孔,一侧的通风孔安装圆筒风扇,通风孔另外墙面的一侧用60目的金属网封闭;通风换气系统由时控开关控制以设置每天通风换气的时间,通风换气可自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紫外灯,按地表面积每10-20m2安装1盏40w紫外灯,在屋顶下均匀布置两行,紫外灯由另一时控开关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电扇采用方形换气扇,外形尺寸长40cm、宽40cm、高15cm,每个换气扇的功率90w、换气量200m3/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风扇为功率200w、排气量1000m3/h的圆筒形排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水苔还可用陆生的苔藓代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养殖用基质的土壤和水苔的配比方法为:在饲养盒内先放一层3-10cm的土壤,然后上面铺垫一层厚1-3cm的水苔,在水苔上面再撒少许泥土,然后再放饲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交配笼选用尺寸高1.5m、长宽各1m的钢材制作骨架,外面用100筛目的尼龙网封闭,交配笼放置于遮光率90%的遮阴棚下,环境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60-70%。
CN201310133971.9A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Active CN103168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3971.9A CN103168753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3971.9A CN103168753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8753A true CN103168753A (zh) 2013-06-26
CN103168753B CN103168753B (zh) 2014-07-09

Family

ID=48629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3971.9A Active CN103168753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8753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6362A (zh) * 2014-09-19 2014-12-17 贵州大学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CN104585138A (zh) * 2015-01-07 2015-05-06 杨琴 土壤分层饲养蝙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04969910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长足大竹象幼虫化蛹的饲养方法
CN105028333A (zh) * 2015-06-25 2015-11-11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WO2016026237A1 (zh) * 2014-08-20 2016-02-25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的人工低海拔饲养方法
CN105900932A (zh) * 2016-05-10 2016-08-31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高效繁殖萝卜蚜的方法
CN106614400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香格里拉市宜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蝠蛾卵孵化率的预测方法
CN106614387A (zh) * 2016-09-23 2017-05-10 王云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7006522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成都图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蝠蛾饲养中拟青霉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7156061A (zh) * 2017-04-17 2017-09-15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筛选适宜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栖息土壤基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07549120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蝙蛾的人工饲养方法及其幼虫饲料配方
CN108184773A (zh) * 2018-03-15 2018-06-22 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海拔饲养蝙蝠蛾幼虫存活率的方法
CN108935337A (zh) * 2018-06-26 2018-12-07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CN109619043A (zh) * 2018-12-25 2019-04-16 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12889758A (zh) * 2021-01-27 2021-06-04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豆天蛾人工室内养殖的环境控制条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973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快速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26975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利用太阳能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26974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利用地热温泉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70734A (zh) * 2006-12-04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
CN1970733A (zh) * 2006-12-04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在蝠蛾圈养场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696555A (zh) * 2012-06-13 2012-10-0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835358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中山大学 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CN102835357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中山大学 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973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快速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26975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利用太阳能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26974A (zh) * 2006-09-27 2007-03-14 中山大学 一种在青藏高原利用地热温泉繁育蝠蛾虫卵的方法
CN1970734A (zh) * 2006-12-04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
CN1970733A (zh) * 2006-12-04 2007-05-30 中山大学 一种在蝠蛾圈养场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696555A (zh) * 2012-06-13 2012-10-0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835358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中山大学 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CN102835357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中山大学 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峻锋等: "冬虫夏草寄主蒲氏寄主钩蝠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环境昆虫学报》 *
李峻锋等: "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 《环境昆虫学报》 *
李玉玲等: "冬虫夏草寄主玉树蝠蛾幼虫的生物学", 《昆虫知识》 *
江永成等: "虫草寄主湖南棒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6237A1 (zh) * 2014-08-20 2016-02-25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的人工低海拔饲养方法
US10412941B2 (en) 2014-08-20 2019-09-17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pplied Biological Resources Artificial feeding method at low altitude for host insect ghost moth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CN104206362A (zh) * 2014-09-19 2014-12-17 贵州大学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CN104585138B (zh) * 2015-01-07 2017-01-25 杨琴 土壤分层饲养蝙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04585138A (zh) * 2015-01-07 2015-05-06 杨琴 土壤分层饲养蝙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05028333B (zh) * 2015-06-25 2017-07-21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105028333A (zh) * 2015-06-25 2015-11-11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104969910A (zh) * 2015-07-29 2015-10-14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长足大竹象幼虫化蛹的饲养方法
CN105900932A (zh) * 2016-05-10 2016-08-31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高效繁殖萝卜蚜的方法
CN105900932B (zh) * 2016-05-10 2019-09-10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高效繁殖萝卜蚜的方法
CN106614387B (zh) * 2016-09-23 2018-04-03 王云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6614387A (zh) * 2016-09-23 2017-05-10 王云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6614400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香格里拉市宜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蝠蛾卵孵化率的预测方法
CN107006522B (zh) * 2017-04-10 2020-02-18 成都图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蝠蛾饲养中拟青霉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7006522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成都图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蝠蛾饲养中拟青霉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7156061A (zh) * 2017-04-17 2017-09-15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筛选适宜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栖息土壤基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07549120A (zh) * 2017-09-27 2018-01-09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蝙蛾的人工饲养方法及其幼虫饲料配方
CN108184773A (zh) * 2018-03-15 2018-06-22 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海拔饲养蝙蝠蛾幼虫存活率的方法
CN108184773B (zh) * 2018-03-15 2020-03-31 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海拔饲养蝙蝠蛾幼虫存活率的方法
CN108935337A (zh) * 2018-06-26 2018-12-07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CN108935337B (zh) * 2018-06-26 2021-04-0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升管氏肿腿蜂繁殖成功率和繁殖数量的技术
CN109619043A (zh) * 2018-12-25 2019-04-16 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09619043B (zh) * 2018-12-25 2021-05-25 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幼虫的方法
CN112889758A (zh) * 2021-01-27 2021-06-04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豆天蛾人工室内养殖的环境控制条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8753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753B (zh) 一种蝠蛾幼虫的室内养殖方法
CN102318547B (zh) 霍山石斛试管苗的架空栽培方法
CN104115788B (zh) 一种蛇的养殖方法
CN104137810B (zh) 眼镜蛇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4585135A (zh) 北方地区烟蚜茧蜂越冬繁育方法
CN100563432C (zh) 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2907372B (zh) 一种蛇房
CN106719000A (zh) 一种竹鼠的生态养殖单元
CN100548116C (zh) 斑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1803587B (zh) 枯叶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7371691A (zh) 有机富硒、高糖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6688701A (zh) 立体式农业设施
CN105724322B (zh) 爬沙虫幼虫和蛹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4886009B (zh) 一种蛾类低龄幼虫室内养殖方法
CN104303966B (zh) 一种野生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CN105075989B (zh)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
CN202958496U (zh) 一种蛇房
CN206472623U (zh) 一种建筑物
CN101803586B (zh) 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5379682A (zh)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CN101822237A (zh) 红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9479829A (zh) 一种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1019523A (zh) 粉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204180733U (zh) 一种昆虫饲养人工气候室
CN102835357A (zh) 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74499 Yunnan province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hangri-La city Nishicun Mashiki group road 214 East

Patentee after: Shangri-La Can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74499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Shangri-La county built town Nishicun Mashiki group

Patentee before: ShangriLa County Yikangb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