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8448A -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8448A
CN103168448A CN2011800502835A CN201180050283A CN103168448A CN 103168448 A CN103168448 A CN 103168448A CN 2011800502835 A CN2011800502835 A CN 2011800502835A CN 201180050283 A CN201180050283 A CN 201180050283A CN 103168448 A CN103168448 A CN 103168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ternet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network interface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0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京洙
金大振
李善基
朴钟满
李太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68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8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和装置。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所述程序被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运行该程序之后,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基于所配置的网络接口来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为预定设备配置网络接口以用于与另一设备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移动通信设备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或无线局域网(LAN)连接到因特网。然而,经由移动通信网络的因特网连接在该移动通信网络中产生大量的通信量。然而,无线LAN仅可以在具有接入点(AP)的场所使用。此外,为了接入因特网连接,无线LAN要求用户执行复杂的网络配置。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已做出本发明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如下所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容易地配置用于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经由电缆彼此连接时,对于不熟悉配置网络接口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用户来说,优选的是自动配置网络接口。
附图说明
从如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因特网连接配置和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和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因特网连接的用户界面的图;
图4a和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为配置网络接口而发送和接收的消息;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电缆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无线LAN来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系链(tethering)来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软AP配置来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因特网连接共享(ICS)设备的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的ICS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第一设备处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该因特网连接的程序。该程序被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运行该程序之后,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该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基于所配置的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来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经由电缆,在第二设备处从第一设备接收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该程序被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上运行该程序。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该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基于所配置的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来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该程序被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处运行该程序。在第二设备运行该程序之后,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基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因特网连接配置装置,以用于在第一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该装置包括程序发送单元,该程序发送单元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该程序存储在第一设备中。该装置还包括网络配置单元,在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程序之后,该网络配置单元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其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第一设备的配置的网络接口来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因特网连接配置装置,以用于配置第二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共享。该装置包括程序接收单元,该程序接收单元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接收用于在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该程序存储在第一设备中。该装置还包括网络配置单元,在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程序之后,该网络配置单元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其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第二设备的配置的网络接口来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件产品以用于在第一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该件产品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机器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运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该程序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运行该程序之后,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第一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件产品以用于在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该件产品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机器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运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接收用于在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该程序存储在第一设备中;在第二设备上运行该程序;经由电缆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第二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共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
此申请要求于2010年10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101468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合并于此。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但是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参考标号指定。可省略本领域中公知的结构或处理的详细描述,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系统的图。
图1示出如下的系统,其中,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或者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具体实现为移动通信终端,并且第二设备可以具体实现为个人电脑(PC)。
第一设备110通过使用内建的移动通信网络接口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140,或者通过使用内建的无线LAN接口来接入LAN150。当经由内建的无线LAN接口接入LAN150时,第一设备110经由AP130接入LAN150。具体地,第一设备110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140或LAN150建立因特网连接。
术语“移动通信网络”指的是向第一设备110提供基于蜂窝的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像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第二设备120经由内建的无线LAN接口接入LAN150,或者以有线形式接入LAN150。具体地,第二设备120通过由有线或无线连接接入LAN150来建立因特网连接。
然而,有时候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不能靠自己建立因特网连接。例如,第一设备110可能不能接入移动通信网络140或LAN150,或者第二设备120可能不能接入LAN150。不能靠自己建立因特网连接的设备可以经由另一设备接入因特网100,这被称为ICS。
当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都能够靠自己建立因特网连接时,也可以共享另一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140和LAN150的因特网接入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通信费用可以不同。因此,即使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都能够靠自己建立因特网连接,经由具有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因特网连接或没有数据通信费用的因特网连接来接入因特网100也是优选的,这导致共享另一设备的因特网连接。
然而,为了共享因特网连接,必须配置第一设备110的网络接口和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对于不熟悉配置网络接口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用户来说,此配置可能是困难的。因此,优选的是自动配置网络接口。根据在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经由电缆连接的网络信息的交换,自动共享因特网连接。
当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经由预定电缆(例如,USB电缆)彼此连接时,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上运行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程序,并且基于所运行的程序来交换包含网络信息的消息。基于包含在所交换的消息中的网络信息,配置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从而,在第一和第二设备110和120之间建立专用网络。通过将用于交换网络信息的电缆连接切换到以太网模式来建立专用网络连接,或者在不用将电缆连接切换到以太网模式的情况下经由无线LAN接口来建立专用网络连接。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因特网连接配置和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在步骤210中,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电缆可以是USB电缆。当第一设备110经由该电缆连接到第二设备120时,第二设备120基于支持USB电缆通信的驱动而自动识别第一设备110并建立到第一设备110的电缆连接。
在步骤212中,第一设备110选择预定的菜单。当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时,在第一设备11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与基于该电缆连接可以执行的各种功能对应的项。第一设备110的用户可以从在用户界面中的项当中选择对应于ICS的项。下面参照图3a和3b提供用户界面的详细描述。
图3a和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选择因特网连接的用户界面。
当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时,在第一设备11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用户界面310。该用户界面包括与基于该电缆连接可以执行的多个功能对应的菜单项。
例如,与多个功能对应的项包括“三星PC工作室”、“媒体播放器”、“大容量存储器”和“简易因特网”320。用户可以从这些项当中选择关于ICS的项“简易因特网”320。
当选择项“简易因特网”320时,可以自动地选择最佳的ICS方法。可以基于诸如,例如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建立、因特网连接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对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费用的各种标准,来自动选择最佳的ICS方法。下面参照图4b更详细地描述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选择项“简易因特网”320时,可以在第一设备110的屏幕上显示与多种ICS方法对应的项,如图3b中所示。用户可以选择所显示项中的任何一个。参照图3b,作为与第一设备110通过其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相关的项330,可以在第一设备110的屏幕上显示三种模式。例如,这三种模式包括“USB ICS”、“Wi-FiAdhoc”和“Wi-Fi红外”。作为与第二设备120通过其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相关的项,可以在第一设备110的屏幕上显示两种模式。例如,这两种模式包括“系链”和“软AP”。
当用户选择项“简易因特网”320和在图3b中所示的多项之一时,执行根据所选择项的ICS方法的、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后续操作。
回头参照图2,在步骤214中,第一设备110经由在步骤2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经由预定消息的交换,该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配置第一设备110和网络接口和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该程序可以是可执行文件。
当自动地或经由在步骤212中的用户选择来确定ICS方法时,第二设备120将第一设备110识别为诸如例如USB存储器或移动硬盘驱动的预定的移动存储介质。在步骤214中,向第二设备120发送存储在第一设备110的预定存储空间中的程序。
当第二设备120将第一设备110识别为预定的存储设备时,可以在第二设备120的屏幕上显示第二设备120可以针对移动存储介质执行的任务列表。例如,该任务列表可以包括媒体重放、自动运行、和文件夹浏览(exploration)。
当用户从显示在第二设备120的屏幕上的功能当中选择自动运行功能时,在步骤216中,存储在第一设备110的预定存储空间中的程序被发送给第二设备120并被自动运行。因为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20提供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所以第二设备120不需要事先安装该程序。此外,完成因特网连接的配置之后,第二设备120不需要继续执行该程序。
在步骤216中,第二设备120运行在步骤214中接收的程序。如上所述,当用户从显示在第二设备120的屏幕上的功能当中选择自动运行功能时,在步骤214中接收的程序可以自动运行。可替换地,当在操作214中接收到该程序时,可以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该程序。
在步骤218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交换用于ICS配置的消息。根据或者自动选择或者在步骤212中由用户从多种ICS方法当中选择的ICS方法来交换消息。
已经在第一设备110上运行了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而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在步骤216中在第二设备120上运行。因此,经由在步骤2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来交换基于在第一和第二设备110和120上运行的程序的应用层消息。所交换的消息包含用于配置用于ICS的网络接口的信息。下面参照图4a和4b提供所交换的消息的详细描述。
图4a和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为配置网络接口而发送和接收的消息。
参照图4a,在步骤218中交换的消息包括“ARCommReq_t”和“ARCommRsp_t”。该“ARCommReq_t”和“ARCommRsp_t”定义了在第一和第二设备110和120之间交换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当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时,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ARCommReq_t”,并且第二设备120响应于该“ARCommReq_t”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ARCommRsp_t”。当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时,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ARCommReq_t”,并且第一设备110响应于该“ARCommReq_t”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ARCommRsp_t”。
“ARCommReq_t”和“ARCommRsp_t”可以包括“AR_IpcCMD_t”、“AR_IpcCMDType_t”、“AR_IpcConnecCt”和“AR_IpcData_t”。
如图4b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R_IpcCMD_t”定义在步骤2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是用于通用数据交换的USB电缆连接还是用于网络接口配置的USB电缆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经由电缆连接来交换用于ICS配置的网络信息。因此,“AR_IpcCMD_t”定义该电缆连接是否用于交换网络信息。当该电缆连接用于通用数据交换时,“AR_IpcCMD_t”被设置为“0x01”。相反,当该电缆连接用于交换网络信息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R_IpcCMD_t”被设置为“0x00”。
如图4b中所示,“AR_IpcCMDType_t”包含指示消息类型的信息。该“AR_IpcCMDType_t”可以包含指示“ARCommReq_t”是第一设备110相对于第二设备120的请求消息,还是“ARCommReq_t”是第二设备120相对于第一设备110的请求消息的信息。该“AR_IpcCMDType_t”还可以包含用于指示“ARCommRsp_t”是第一设备110相对于第二设备120的响应消息,还是“ARCommRsp_t”是第二设备120相对于第一设备110的响应消息的信息。
如图4b中所示,“AR_IpcConnect_t”包含关于ICS方法的信息。该“AR_IpcConnect_t”包含用于确定ICS模式是以下哪种模式的信息,其中,所述模式为:在其中第一设备110经由电缆连接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USB ICS”模式、在其中第一设备110经由无线LAN连接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Wi-FiAdhoc”模式、在其中第一设备110接入已经建立与第二设备120的网络连接的AP的“Wi-Fi红外”模式、在其中包括第二设备120的至少一个设备通过使用第一设备110作为AP来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软AP”模式、或者在其中第二设备120经由电缆连接来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系链”模式。
“AR_IpcData_t”包含用于无线LAN配置的信息。因为在“Wi-FiAdhoc”模式、“Wi-Fi红外”模式、和“软AP”模式中经由无线LAN来共享因特网连接,所以在“AR_IpcData_t”中包含用于配置无线LAN接口的信息。
详细地,“AR_IpcData_t”可以包含关于用于建立专用网络的Adhoc连接所需要的代理地址、代理端口、和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信息。此外,包含在“AR_Wlaninfo_t”中的关于服务集标识符(SSID)、安全模式、和安全密钥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AR_IpcData_t”中。“AR_Wlaninfo_t”是关于无线LAN的安全模式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AR_WlanSecmode_t”。“AR_WlanSecmode_t”包含关于用于无线LAN通信的加密的多种安全模式的信息。因此,“AR_WlanSecmode_t”可以指示在诸如,例如“WEP”、“WPA_PSK”、“WPA2_PSK”、“WPA_EAP”、“WPA2_EAP”、“WPA_PSK_Mixed”和“WPA_EAP_Mixed”的多种安全模式当中通过其可以加密无线LAN通信的一种安全模式。
再次参照图2,在步骤220中,第一设备110配置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该因特网接口的配置可以是用于向第二设备120提供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或者用于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相同地,在步骤222中,第二设备120配置网络接口,以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因特网接口的配置可以是用于向第一设备110提供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或者用于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可以按不同于在图2中所示的次序来执行步骤218到222。例如,当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时,第二设备120可以配置它的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并且基于该配置的结果来发送配置第一设备110的网络接口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接下来,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所接收的网络信息来配置它的网络接口。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USB电缆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510中,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如上所述,例如在此使用的电缆可以是USB电缆。步骤510对应于图2的步骤210。
在步骤512中,第一设备110选择预定的菜单。步骤512对应于图2的步骤212。
在步骤514中,第一设备110经由在步骤5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步骤514对应于图2的步骤214。
在步骤516中,第二设备120运行在步骤514中接收到的程序。步骤516对应于图2的步骤216。
在步骤518中,第二设备120配置接入公共网络的LAN接口。在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110通过其来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因此第二设备120需要事先连接至因特网。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向第二设备120分配公共网络的IP地址,并且第二设备120配置域名系统(DNS)。因此,建立了LAN连接。此外,为了将第一设备110连接到专用网络,向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分配该专用网络的IP地址,并且建立子网掩码。
在步骤520中,第二设备120向第一设备110发送用于专用网络的配置的网络信息。第二设备120可以发送关于分配给第一设备110的专用网络的IP地址、网关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信息。
此外,在步骤520中,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电缆连接切换为以太网模式。这使得在步骤5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能够作为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网络连接来工作。
在步骤522中,第一设备110配置它的网络接口以建立与第二设备120的专用网络连接。第一设备110基于从第二设备120分配的专用网络的IP地址,来配置网络接口的地址、网关地址、和子网掩码。
在步骤524中,第二设备120配置它的网络接口以建立与第一设备1l0的专用网络连接。第二设备120可以配置专用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当完成该配置时,第一设备110经由在以太网模式下工作的USB电缆连接来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无线LAN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610中,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步骤610对应于图2的步骤210。
在步骤612中,第一设备110选择预定的菜单。步骤612对应于图2的步骤212。
在步骤614中,第一设备110经由在步骤6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步骤614对应于图2的步骤214。
在步骤616中,第二设备120运行在步骤614中接收到的程序。步骤616对应于图2的步骤216。
在步骤618中,第二设备120配置接入公共网络的LAN接口。如在图5的实施例中,在图6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其中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因此,第二设备120需要事先连接到因特网。这里,从ISP向第二设备120分配公共网络的IP地址,并且第二设备120配置DNS。因此,建立了LAN连接。此外,为了将第一设备110连接到专用网络,第二设备120配置它的无线LAN接口。可以配置SSID、安全性、无线LAN IP、和子网掩码。安全性的配置可以包括用于加密无线LAN通信的加密密钥和加密方法的配置。
在步骤620中,第二设备120发送第一设备110配置它的无线LAN接口所需要的网络信息。第二设备120向第一设备110发送关于分配的无线LAN的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和代理地址的信息。
在步骤622中,第一设备110基于在步骤620中接收的信息来配置它的无线LAN接口。第一设备110配置无线LAN接口的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和无线LAN接口的代理地址。当完成该配置时,第一设备110经由无线LAN连接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系链来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710中,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步骤710对应于图2的步骤210。
在步骤712中,第一设备110选择预定的菜单。步骤712对应于图2的步骤212。
在步骤714中,第一设备110经由在步骤7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步骤714对应于图2的步骤214。
在步骤716中,第二设备120运行在步骤714中接收到的程序。步骤716对应于图2的步骤216。
在步骤718中,第一设备110发送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所需要的信息。因为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需要经由电缆连接建立专用网络,并且经由该电缆连接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所以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20发送建立专用网络所需要的信息。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20发送分配给第二设备120的专用网络中的IP地址、网关地址、和DNS地址。第一设备110还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代理地址和关于端口配置的信息。
当发送了关于网络配置的所有信息时,将电缆连接切换到以太网模式,并且在步骤720中,第一设备110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建立因特网连接。此外,第一设备110基于分配给第二设备120的端口和专用网络中的IP地址来配置网络接入转换(NAT)。
在步骤722中,第二设备120基于在步骤718中接收的信息来配置它的网络接口。执行步骤720和722之后,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由软AP配置来配置和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示出在其中作为无线LAN AP的第一设备110与包括第二设备120的多个设备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情形。
在步骤810中,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电缆连接。步骤810对应于图2的步骤210。
在步骤812中,第一设备110选择预定的菜单。步骤812对应于图2的步骤212。
在步骤814中,第一设备110经由在步骤810中建立的电缆连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步骤814对应于图2的步骤214。
在步骤816中,第二设备120运行在步骤814中接收到的程序。步骤816对应于图2的步骤216。
在步骤818中,第一设备110配置它的网络接口以充当AP的作用。第一设备110可以配置SSID、安全性、无线LAN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在步骤820中,第一设备110发送第二设备120配置无线LAN接口所需要的信息。向第二设备120发送关于分配给第二设备120的无线LAN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代理地址、和端口的信息。
在步骤822中,第一设备110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此外,第一设备110基于分配给第二设备120的端口和无线LAN IP地址来配置NAT。
第二设备120基于在步骤820中接收的信息来配置无线LAN接口,并共享在步骤822中建立的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
还可以通过参照图5至8而描述的同样的方法来执行在“Wi-Fi红外”模式下的ICS。第一设备110可以从第二设备120接收关于第二设备120经由无线LAN连接而连接到的AP的信息。第一设备110可以经由USB电缆连接从第二设备120接收关于SSID、专用网络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代理地址、和AP的端口的信息。第一设备110通过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配置第一设备110的无线LAN接口,从而可以建立在第一设备110和AP之间的无线LAN连接。因为经由USB电缆还接收了安全性相关的信息,所以可以在无需诸如用户密码的设置的复杂过程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110和AP之间建立无线LAN连接。此外,基于第二设备120的网络信息,还可以相对于不广播SSID的AP建立无线LAN连接。
当终止如上参照图2、5、6、7、8和9描述的ICS时,第一设备110和网络接口和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的配置被恢复为在ICS之前的配置。
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确定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ICS是否有效。基于该确定结果,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选择性地将网络接口的配置恢复到在ICS之前的配置。
如上参照图5和7所述,当将电缆连接的工作模式切换到以太网模式,并且电缆连接被用于网络连接时,可以确定电缆连接是否被保持。如果电缆连接被终止,则可以确定ICS也被终止。
但是,如果电缆连接仅用于发送和接收网络信息,并且经由诸如无线LAN接口的除了电缆连接之外的网络接口,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建立了专用网络,则可以确定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电缆连接和无线LAN连接的至少一个是否被保持。基于该确定结果,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恢复到在ICS之前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即使电缆连接被终止,如果无线LAN连接被保持,则可以确定ICS仍有效。相反地,即使无线LAN连接被终止,如果电缆连接被保持,则可以确定ICS仍有效。
可以基于由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定期发送或接收的hello(哈罗)分组来确定无线LAN连接是否被保持。例如,如果第一设备110定期发送hello分组,则第二设备120可以接收该hello分组并确定无线LAN连接被保持。相反地,如果第二设备120定期发送hello分组,则第一设备110可以接收该hello分组并确定无线LAN连接被保持。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设备110的ICS设备的图。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设备110的ICS设备包括程序发送单元910和网络配置单元920。
程序发送单元910经由到第二设备120的电缆连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程序。网络接口的配置可以是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配置,或者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配置。
当第一设备110经由预定电缆(USB电缆)连接到第二设备120时,第一设备110被识别为移动存储介质,并且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存储在第一设备110的预定存储空间中的程序。
网络配置单元920基于由程序发送单元910发送并在第二设备120上运行的程序,与第二设备120交换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消息。网络配置单元920根据上述多种模式,即,“USB ICS”模式、“Wi-Fi Adhoc”模式、“Wi-Fi红外”模式、“系链”模式、和“软AP”模式的任何一个,交换包含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网络信息的消息。所交换的消息格式如以上参照图4a和4b所描述。
完成包含网络信息的消息的交换之后,网络配置单元920配置第一设备110的网络接口。执行用于向第二设备120提供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或者用于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完成网络接口的配置之后,经由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专用网络来共享因特网连接。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设备120的ICS设备的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设备120的ICS设备包括程序接收单元1010和网络配置单元1020。
程序接收单元1010经由电缆连接从第一设备110接收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程序。网络接口的配置可以是第一设备110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配置,或者第二设备120共享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配置。
当第一设备110经由预定电缆(USB电缆)连接到第二设备120时,第一设备110被识别为移动存储介质,并且从第一设备110接收预定的程序。可以自动运行所接收的程序。这里,所接收的程序可以因为用户从显示在第二设备120的屏幕上的功能当中选择自动运行功能而自动运行,或者可以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
网络配置单元1020基于由程序接收单元1010接收并在第二设备120上运行的程序,与第一设备110交换用于配置网络接口的消息。网络配置单元1020根据上述多种模式,即,“USB ICS”模式、“Wi-Fi Adhoc”模式、“Wi-Fi红外”模式、“系链”模式、和“软AP”模式的任何一个,交换包含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网络信息的消息。所交换的消息格式如以上参照图4a和4b所描述。
完成包含网络信息的消息的交换之后,网络配置单元1020配置第二设备120的网络接口。执行用于向第二设备120提供第一设备11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或者用于共享第二设备120的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接口的配置。完成网络接口的配置之后,经由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专用网络来共享因特网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装置可以包括与如在图9和10中所示的ICS设备的每个单元耦接的总线,及与该总线组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此外,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装置可以包括与总线组合以存储指令、接收的消息、或生成的消息,并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接以用于执行如上述的指令的存储器。
此外,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以存储数据或包括可以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指令或代码的软件组件的任何数据存储器件。例如,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器件。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以是分布式网络耦合计算机系统,以使得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和运行计算机可读代码。
虽然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示出和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方面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在第一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设备中;
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程序之后,经由电缆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根据所述程序和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共享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确定共享因特网连接是否有效;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结果,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恢复到在因特网连接的共享之前的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因特网连接是无线局域网LAN连接,并且确定共享因特网连接是否有效包括确定无线LAN连接是否被保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无线LAN连接是否被保持是基于定期发送或接收的hello分组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包括定义所述电缆是提供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连接或者是提供用于网络接口配置的连接的第一信息,以及定义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式包括用于经由电缆连接来共享第二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用于经由无线LAN连接来共享第二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用于接入第二设备所连接到的接入点AP的模式、用于使用第一设备作为AP的模式、以及用于经由电缆连接来共享第一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在第二设备处配置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经由电缆,在所述第二设备处从第一设备接收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设备中;
在所述第二设备上运行所述程序;
经由电缆,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根据所述程序和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配置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共享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所配置的网络接口,确定共享因特网连接是否有效;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结果,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恢复到在共享因特网连接之前的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因特网连接是无线局域网LAN连接,并且确定共享因特网连接是否有效包括确定所述无线LAN连接是否被保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无线LAN连接是否被保持是基于定期发送或接收的hello分组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包括定义所述电缆是提供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连接或者是提供用于网络接口配置的连接的第一信息,以及定义用于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式包括用于经由电缆连接共享第二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用于经由无线LAN连接共享第二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用于接入第二设备所连接到的接入点AP的模式、用于使用第一设备作为AP的模式、以及用于经由电缆连接来共享第一设备的因特网连接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用于在第一设备处配置共享因特网连接的因特网连接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程序发送单元,所述程序发送单元经由电缆,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设备中;及
网络配置单元,所述网络配置单元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程序之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的网络接口来共享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14.一种用于配置第二设备的的因特网连接的共享的因特网连接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程序接收单元,所述程序接收单元经由电缆,在所述第二设备处从第一设备接收用于配置因特网连接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一设备中;及
网络配置单元,所述网络配置单元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程序之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消息,以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的配置;根据所述程序和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换的消息来配置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接口;以及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的网络接口来共享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的因特网连接。
15.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在其上具体实现了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或7的方法的程序。
CN2011800502835A 2010-10-18 2011-10-18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3168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01468 2010-10-18
KR1020100101468A KR101780021B1 (ko) 2010-10-18 2010-10-18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의 자동 설정에 기초해 인터넷 연결을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1/007757 WO2012053807A1 (en) 2010-10-18 2011-10-1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internet connection based o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interfa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8448A true CN103168448A (zh) 2013-06-19

Family

ID=4593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02835A Pending CN103168448A (zh) 2010-10-18 2011-10-18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6132A1 (zh)
EP (1) EP2630756B1 (zh)
JP (1) JP2014501057A (zh)
KR (1) KR101780021B1 (zh)
CN (1) CN103168448A (zh)
WO (1) WO20120538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859A (zh) * 2014-09-19 2016-05-25 西尔品牌有限公司 在工具中启用无线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48940A (zh) * 2020-10-2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联通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8601A1 (en) * 2012-04-26 2013-10-31 Apple Inc.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8949439B1 (en) * 2012-05-01 2015-02-03 Google Inc. Resource conscious tethering
JP6004752B2 (ja) 2012-06-04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2685845B (zh) * 2012-06-05 2015-04-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与装置
CA2788573C (en) * 2012-09-06 2013-07-09 Guest Tek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td. Allowing guest of hospitality establishment to utilize multiple guest devices to access network service
JP5987707B2 (ja) * 2013-01-25 2016-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2170178B1 (ko) * 2013-03-14 2020-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액세스 포인트를 통한 외부 데이터 네트워크 사용 제어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20140359637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Task continuance across devices
US9191209B2 (en) * 2013-06-25 2015-11-17 Google Inc.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s of a home network
CN104582011B (zh) * 2013-10-18 2019-10-18 卓易畅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连接至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82683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rver/client transition for networked devices
US9955384B2 (en) 2015-06-02 2018-04-24 T-Mobile Usa, Inc. Mobile device hotspot secure public peer-to-peer sharing
CN105407450A (zh) * 2015-10-21 2016-03-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电子装置及基于近场通信的网络连接方法
US20170295600A1 (en) * 2016-04-11 2017-10-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thering Policy for Network Connectivity via a Tethered Connection
KR101688397B1 (ko) * 2016-06-02 2016-12-21 주식회사 파이오링크 저장 매체를 이용하여 네트워크 장치의 설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저장 매체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KR20180073327A (ko) * 2016-12-22 201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US10616939B2 (en) 2017-06-06 2020-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hoc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to access various services via a cellular network
KR102516019B1 (ko) * 2017-09-11 2023-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통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849179B1 (en) 2019-05-29 2020-11-2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obile network tool
KR102223748B1 (ko) * 2019-11-28 2021-03-05 (주)제이코어 이더넷 테더링 지원이 가능한 인터넷 전화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터넷 서비스 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884A2 (en) * 2006-02-22 2007-08-30 Elad Barkan Wireless internet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3273A1 (en) * 2000-08-14 2002-02-21 Hanmi Pharm. Co., Lt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multiple internet connection service using a hybrid fiber coaxial cable network
US7113771B2 (en) * 2001-08-02 2006-09-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nd rewarding wireless resource sharing
US7987246B2 (en) * 2002-05-23 2011-07-26 Jpmorgan Chase Bank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ient browser update
US20060031515A1 (en) * 2002-11-06 2006-02-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bile ad-hoc internet sharing
US7433712B2 (en) 2003-02-06 2008-10-07 Modu Ltd. Multi-access solid state memory devices and a telephone utilizing such
KR20050035825A (ko) * 2003-10-14 2005-04-19 글로벌 썬 테크놀러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각기 다른 무선통신 프로토콜에 대해 치환이 가능한 무선라우터
KR20050035798A (ko) * 2003-10-14 2005-04-19 글로벌 썬 테크놀러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더블유씨디엠에이 시스템과 연결이 가능한 무선 라우터
JP4157079B2 (ja) * 2004-08-04 2008-09-2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アクセス中継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1005649A (zh) * 2006-01-19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信业务的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US8347341B2 (en) * 2006-03-16 2013-01-01 Time Warner Cab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ntralized content and data delivery
FI20065765A0 (fi) * 2006-11-30 2006-11-30 Nokia Corp Pakettiradiotiedonsiirtolaite
JP4896751B2 (ja) * 2007-01-24 2012-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アドホック端末
KR20160030587A (ko) * 2007-04-13 2016-03-18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셀룰러 pc 카드에서 소프트 모바일 voip 클라이언트를 통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FI20080345A0 (fi) * 2008-05-09 2008-05-09 Joikusoft Oy Ltd Symbian S60 puhelin 3G kaistanyhdistäjänä
US20100034083A1 (en) * 2008-08-08 201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different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81408B2 (ja) * 2009-05-13 2012-02-22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8804517B2 (en) * 2010-05-31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Management of mobile hotspot conn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884A2 (en) * 2006-02-22 2007-08-30 Elad Barkan Wireless internet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859A (zh) * 2014-09-19 2016-05-25 西尔品牌有限公司 在工具中启用无线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48940A (zh) * 2020-10-2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联通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8940B (zh) * 2020-10-20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联通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501057A (ja) 2014-01-16
KR101780021B1 (ko) 2017-10-11
US20120096132A1 (en) 2012-04-19
WO2012053807A1 (en) 2012-04-26
KR20120039984A (ko) 2012-04-26
EP2630756B1 (en) 2018-08-01
EP2630756A4 (en) 2014-11-26
EP2630756A1 (en)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448A (zh) 基于网络接口的自动配置来共享因特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JP4485176B2 (ja) 802.11ネットワーク向けの固有wi−fiアーキテクチャ
US8280376B2 (en) Geography aware peer-to-peer overlay creation
US8848915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WLAN connection between digital devices and digital device therefor
CN101218835B (zh) 直接无线客户机到客户机通信
CN100397835C (zh) 用于未知无线终端的受限wlan配置文件
US20040229606A1 (en) Wireless apparatus,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system, method of setting wireless system, computer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0087236A (zh) 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匿名主机建立安全通信会话的协议
CN105828326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无线访问节点
CN103782649A (zh) 通过对接系统和通用网络设备驱动器的无线lan连接切换
JP2009542165A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配置および管理方法、並びに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ラ
CN107371163A (zh) 一种控制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JP2006524958A (ja) 自己構成と自己最適化とを行う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7074297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セキュリティ設定方法、セキュリティ設定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
CN103167496B (zh) 网络接入处理方法与系统、网络接入设备
KR20090115292A (ko) 버튼 방식의 무선 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46716B (zh) 多连接接入点
CN105472699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系统
US831215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and secure simplification of equipment networking
CN113068181B (zh) 多类型智能终端安全入网方法
CN104066083A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42450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JP200807895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JP2008206102A (ja) メッシュ型無線lanを用いた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7666443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