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146A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1146A
CN103141146A CN2011800471841A CN201180047184A CN103141146A CN 103141146 A CN103141146 A CN 103141146A CN 2011800471841 A CN2011800471841 A CN 2011800471841A CN 201180047184 A CN201180047184 A CN 201180047184A CN 103141146 A CN103141146 A CN 103141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channel
uplink control
physical uplink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71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1146B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铃木翔一
中岛大一郎
大内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41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1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在对下行链路数据应用MIMO SM而进行收发时,基站装置能够对移动站装置高效地分配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本发明的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根据由所述基站装置所设定的小区、针对由所述基站装置所设定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以及通过由所述基站装置以主小区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所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决定由所述基站装置显式地设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数。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研讨或制作以使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和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得以发展的网络为基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规格的计划。在3GPP中,W-CDMA方式作为第3代蜂窝移动通信方式而被标准化,并开始逐渐投入服务。另外,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的HSDPA(High-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也被标准化,开始了服务。在3GPP中,正在进行与第3代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以下,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或者“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以及利用更宽的频带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收发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称为“LTE-A(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先进))”或者“Advanced-EUTRA”)相关的研讨。
作为LTE中的通信方式,正研讨利用相互正交的子载波来进行用户复用的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以及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即,提出了在下行链路中,作为多载波通信方式的OFDMA方式;以及在上行链路中,作为单载波通信方式的SC-FDMA方式。
另一方面,作为LTE-A中的通信方式,探讨在下行链路中导入O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除SC-FDMA方式外,还导入Clustered(群聚)-SC-FDMA(Clustered-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FT-s-OFDMwith Spectrum Division Control,也称为DFT-precoded OFDM)方式。在此,LTE以及LTE-A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而提出的SC-FDMA方式、Clustered-SC-FDMA方式具有在单载波通信方式的特性上(通过单载波特性)能够将发送数据(信息)时的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均功率比,发送功率)抑制得低这样的特征。
另外,LTE-A中,研讨复合地使用具有与LTE相同信道构造的连续以及/或者不连续的多个频带(也能够称为载波)(以下,称为“小区(Cel l)”或者“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作为1个宽的频带而进行运用(小区聚合:Cel laggregation或者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而且,为了使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能够更灵活地使用宽的频带来进行通信,还提出了使下行链路的通信中所使用的频带与上行链路的通信中所使用的频带为不同的频带宽(非对称小区聚合:Asymmetric cell aggregation或者非对称频带聚合: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非专利文献1)。
另外,LTE-A中,提出了基站装置应用MIMOSM(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 Multiplexing:多输入输出空分复用),将下行链路传输块(Downlink TB:Downlink TransportBlock)向移动站装置进行发送的情形(非专利文献2)。在此,“MIMO SM”是指,相对于由多个发送天线端口以及多个接收天线端口所实现的多个空间多维的信道而复用多个信号来进行收发的技术。在此,天线端口是表示用于信号处理的逻辑天线,1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由1个物理天线构成,还可以由多个物理天线构成。另外,1个发送天线端口也可以与1个参考信号对应。
例如,基站装置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应用MIMO SM,能够将针对多个(例如,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Channel)的传输块向移动站装置进行发送。即,基站装置对PDSCH应用MIMO SM,以多个(例如,2个)码字(CW:Code Word)向移动站装置进行发送。
而且,LTE-A中,作为移动站装置将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HARQ中的ACK/NACK(肯定应答:Posi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信号或者NACK信号)的信息向基站装置进行发送的方法,提出了表示基于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的ACK/NACK的信息的发送(非专利文献3)。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arrier aggregation in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R1-082468,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献2:″3GPP TR36.814v9.0.0(2010-03)″,March 30,2010.
非专利文献3:″Mapping Table for Rel.10 ChannelSelection for CCA″,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R1-104926,August 23-27,2010.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不清楚如下情形:在基站装置应用MIMOSM来发送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时,通过基站装置如何分配移动站装置为了发送表示针对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而使用的上行链路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基站装置发送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时,能高效地决定移动站装置为了发送表示针对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而使用的上行链路资源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那样的部件。即,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3)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4)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5)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6)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7)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8)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9)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10)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部件,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11)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12)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的部件。
(13)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部件,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14)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特征在于,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15)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16)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17)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令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18)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的部件。
(19)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部件;和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部件,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0)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21)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部件;和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部件,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22)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特征在于,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23)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使用上级层的信号来对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进行设定的部件。
(24)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25)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26)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7)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28)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29)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30)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31)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32)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33)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34)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35)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36)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37)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38)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39)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上级层的信号来对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进行设定。
(40)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41)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42)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功能,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43)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功能,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44)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基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的功能,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45)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基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功能,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发明效果
基站装置在发送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时,移动站装置能够高效地决定为了发送表示针对多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而使用的上行链路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理信道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表示基于信道选择的ACK/NACK的信息的发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其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信道的一构成例的图。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构成。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等构成。
PDCCH是为了将PDSCH的资源分配、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处理信息、PUSCH的资源分配等通知(指定)给移动站装置200-1~200-3(以下,也将移动站装置200-1~200-3统合表示为“移动站装置200”)而使用的信道。PDCCH由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移动站装置200通过对由CCE而构成的PDCCH进行检测,来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00的PDCCH。该CCE是由频域、时域上离散的多个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也称为mini-CCE)构成。在此,“资源元素”是指,1个OFDM符号(时间分量)、1个子载波(频率分量)构成的单位资源。
另外,PDCCH按照每一移动站装置200、每一类别而分开编码(Separate Coding)。即,移动站装置200检测多个PDCCH,取得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其他的控制信息。对各PDCCH赋予CRC(循环冗余校验),移动站装置200针对存在构成PDCCH可能性的CCE的集合分别进行CRC,将CRC成功的PDCCH作为发往本装置的PDCCH而取得。这也称为盲检测(blind decoding),将移动站装置200进行盲检测的存在构成PDCCH可能性的CCE的集合的范围称为搜索区域(SearchSpace)。即,移动站装置200针对搜索区域内的CCE,进行盲检测,进行发往本装置的PDCCH的检测。
当在发往本装置的PDCCH中包含PD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00根据来自基站装置100的PDCCH所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PDS CH,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输块)以及/或者下行链路控制数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即,该PDCCH也称为进行针对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信号(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者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
另外,当在发往本装置的PDCCH中包含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来自基站装置100的PDCCH所指示的资源分配,来使用PUSCH,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上行链路数据(针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 CH)的传输块)以及/或者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即,该PDCCH也称为许可针对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信号(也称为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或者上行链路分配(Uplink assignment))。
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分配、上行链路分配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分配由分配基站装置100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的PDS CH的资源的信息等来构成(或包含分配基站装置100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等)。另外,上行链路分配由分配移动站装置200向基站装置100进行发送的PUSCH的资源的信息等构成(或者包含对移动站装置200向基站装置100发送的PUSCH的资源进行分配的信息等)。1个下行链路分配包含分配某小区的1个PDSCH的资源的信息,另外,1个上行链路分配包含分配某小区的1个PUSCH的资源的信息。
在此,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准备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DCI格式)。不同的DCI格式用于不同的目的。DCI格式通过由映射至DCI格式的多个字段的尺寸以及顺序、映射至字段的信息的种类等来定义。
例如,关于作为下行链路分配而利用的DCI格式,其被定义为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以单天线端口发送PDSCH(例如,发送1个PDSCH码字(1个传输块))的情况下所使用的DCI格式1/1A。另外,例如,关于作为下行链路分配而利用的DCI格式,其被定义为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以多天线端口发送PDSCH的(例如,发送至2个为止的PDSCH码字(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情况下所使用的DCI格式2等。
例如,在作为下行链路分配而利用的DCI格式1/1A中包含表示PD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表示调制编码方式的信息(MCS信息)、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针对PUCCH的TPC指令(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command for PUCCH)等。
另外,例如,在作为下行链路分配而利用的DCI格式2中包含表示PD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表示针对第1码字(第1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的信息(MCS信息1)、表示针对第2码字(第2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的信息(MCS信息2)、针对第1码字(第1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1)、针对第2码字(第2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indicator2)PUCCH的TPC指令(TPC command for PUCCH)等。
PDSCH是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数据(针对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输块)或者寻呼信息(寻呼信道:PCH)而使用的信道。基站装置100使用由PDCCH分配的PDSCH,将下行链路传输块(针对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输块)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
在此,下行链路数据是指,例如,表示用户数据,DL-SCH是传输信道。另外,关于将下行链路数据(DL-SCH)以PDSCH进行发送的单位,其被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是在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进行处理的单位。DL-SCH中,支持HARQ、动态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另外,可利用波束成形。DL-SCH支持动态资源分配以及准静态资源分配。
在此,传输块在物理层中与码字(CW:Code Word)建立了对应。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对PDSCH应用MIMO SM,以2个码字进行发送。
PUSCH主要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针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传输块)而使用的信道。移动站装置200使用由基站装置100发送来的PDCCH所分配的PUSCH,将上行链路传输块(针对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传输块)向基站装置100进行发送。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对移动站装置200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用PUSCH还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秩指示符(RI:RankIndicator)。另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也可以是DL-SCH)的HARQ中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对用于由移动站装置20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的分配进行请求的(请求以UL-SCH的发送)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
在此,上行链路数据是指,例如,表示用户数据,UL-SCH是传输信道。另外,关于将上行链路数据(UL-SCH)以PUSCH进行发送的单位,其被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是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进行处理的单位。另外,PUSCH是通过时域、频域定义的(所构成的)物理信道。UL-SCH中,支持HARQ、动态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另外,能够利用波束成形。对UL-SCH支持动态资源分配以及准静态资源分配。
另外,在上行链路数据(UL-SCH)以及下行链路数据(DL-SCH)中也可包含在基站装置100与移动站装置200之间交换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称为“RRC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Signaling;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另外,在上行链路数据(UL-SCH)以及下行链路数据(DL-SCH)中也可以包含在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之间交换的MAC(Medium AccessControl)控制单元。
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在上级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中收发RRC信令。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在上级层(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Access Control)层)中收发MAC控制单元。
PUC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使用的信道。在此,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另外,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的HARQ中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对用于由移动站装置20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的分配进行请求(请求以UL-SCH的发送)的调度请求(SR)。
[基站装置100的构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基站装置100构成为包含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级层108、天线109。另外,由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级层108以及天线109来构成接收部,由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上级层108以及天线109来构成发送部。
通过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来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通过天线109、无线部103、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数据控制部101来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101从调度部104接收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101基于从调度部1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与在物理层所生成的信号以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如上所述地所映射的各数据向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出。
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将发送数据调制成OFDM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102针对从数据控制部101输入的数据,基于来自调度部104的调度信息、与各PRB对应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进行数据调制/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行/并行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插入以及滤波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向无线部103输出。在此,调度信息中包含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分配信息、例如由频率、时间构成的物理资源块位置信息,在与各PRB对应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中,例如包含调制方式:16QAM,编码率:2/3编码率等的信息。
无线部1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1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射频,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109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另外,无线部103将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号,经由天线109进行接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并将接收数据向信道估计部1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出。
调度部104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以及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调度部104对各物理层的处理部进行综合控制,因此,调度部104存在与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调度部1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移动站装置200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CSI、CQI、PMI、RI;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调度请求等)、各移动站装置200可使用的PRB的信息、缓冲状况、从上级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来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方式、即,物理资源块的分配以及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等)的选定处理以及HARQ中的重传控制以及被下行链路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被使用的调度信息将向数据控制部101输出。
另外,调度部1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信道估计部1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输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资源分配请求、各移动站装置200可使用的PRB的信息、从上级层1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方式,即,物理资源块的分配以及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等)的选定处理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中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上行链路的调度中所使用的调度信息将向数据控制部101输出。
另外,调度部104将从上级层108输入的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向数据控制部101输出。另外,调度部104将从数据提取部107输入的上行链路中所取得的控制数据与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后,映射到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向上级层108输出。
信道估计部105为了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根据上行链路解调用参考信号(UDRS: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对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将该估计结果向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出。另外,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根据上行链路测量用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对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将该估计结果向调度部104输出。
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兼用作对通过OFDM方式以及/或者SC-FDMA方式所调制后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OFDM解调部以及/或者DFT-Spread-OFDM(DFT-S-OFDM)解调部。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105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针对从无线部103输入的调制数据,进行DFT变换、子载波映射、IFFT变换、滤波等的信号处理,实施解调处理,并向数据提取部107输出。
数据提取部107针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ACK或者NACK)向调度部104输出。另外,数据提取部107从由接收数据解调部106输入的数据分离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向调度部104输出。分离出的控制数据中包含: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来的CSI、CQI、PMI、RI;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以及调度请求等。
上级层108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上级层108对下级层的处理部进行综合控制,因此,存在上级层108与调度部104、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以及数据提取部107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上级层1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称为控制部)。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各移动站装置200的通信状态的管理、越区切换等的移动管理、按每一移动站装置200的缓冲状况的管理、单播以及多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标识符(UEID)的管理等。上级层108进行向其他的基站装置100的信息以及向上级节点的信息的授受。
[移动站装置200的构成]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移动站装置200构成为包含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级层208、以及天线209。另外,由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上级层208、天线209来构成发送部,由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级层208、天线209来构成接收部。
通过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通过无线部203、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201从调度部204接收传输信道。基于从调度部204输入的调度信息,将传输信道与在物理层所生成的信号以及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这样地映射的各数据将向发送数据调制部202输出。
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按OFDM方式以及/或者SC-FDMA方式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发送数据调制部202针对从数据控制部201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制、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子载波映射、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CP插入、滤波等的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向无线部203输出。
无线部203将从发送数据调制部202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至射频,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209向基站装置100进行发送。另外,无线部203经由天线209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以下行链路的数据所调制后的无线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给信道估计部205以及接收数据解调部206。
调度部204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204进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调度部204对各物理层的处理部进行综合控制,因此,存在有在调度部204与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调度部2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来自基站装置100或上级层208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HARQ重传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号以及物理信道的接收控制、HARQ重传控制以及下行链路的调度中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中所使用的调度信息将输出给数据控制部201。
调度部2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基于从上级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缓冲状况、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或HARQ重传信息等)以及从上级层208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将从上级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的调度处理以及上行链路的调度中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另外,关于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利用从基站装置100通知的信息。这些调度信息将输出给数据控制部201。
另外,调度部204将从上级层208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并向数据控制部201输出。另外,调度部204也将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CSI、CQI、PMI、RI、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CRC校验的确认结果向数据控制部201输出。另外,调度部204将从数据提取部207输入的通过下行链路取得的控制数据与传输信道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后,映射到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并向上级层208输出。
信道估计部205为了下行链路数据的解调,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将该估计结果输出给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另外,信道估计部205为了对基站装置100通知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输路径状态、CSI、CQI、PMI、RI)的估计结果,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将该估计结果作为诸如CSI、CQI、PMI、RI而输出给调度部204。
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对调制为OFDM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基于从信道估计部205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针对从无线部203输入的调制数据,实施解调处理,并向数据提取部207输出。
数据提取部207针对从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进行CRC校验,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表示ACK或者NACK的信息)向调度部204输出。另外,数据提取部207从由接收数据解调部206输入的数据分离出传输信道与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向调度部204输出。在分离出的控制数据中包含下行链路或者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上行链路的HARQ控制信息等的调度信息。
上级层208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C:Radio Link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上级层208对下级层的处理部进行综合控制,因此,存在有在上级层208与调度部204、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以及无线部203之间的接口(但未图示)。
上级层2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210(也称为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本站的通信状态的管理、越区切换等的移动管理、缓冲状况的管理、单播以及多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标识符(UEID)的管理。
[关于小区聚合(载波聚合)]
图4是表示支持小区聚合(也称为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的处理的一例的图。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支持小区聚合(例如,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支持至5个为止的小区(也称为分量载波)),各小区(分量载波)能够具有110资源块为止的发送带宽(transmission bandwidth,与LTE同等的发送带宽)。
图4中,横轴表示频域,纵轴表示时域。另外,图4中,表示聚合了3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服务小区1、服务小区2、服务小区3)的情形。在此,被聚合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例如1个服务小区被定义为主小区(Pcell:Primary cell)。例如,主小区被定义为具有与LTE的小区同等功能的服务小区。
另外,图4中,将主小区除外的服务小区定义为辅小区(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是比主小区在功能上更受限的小区,例如,能够主要用于PDSCH以及/或者PUSCH的收发。
在此,下行链路中,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LCC: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另外,上行链路中,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LCC:Uplink Component Carrier)。
另外,下行链路中,与主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LPCC: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另外,下行链路中,与辅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辅分量载波(DLSCC:Down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另外,上行链路中,与主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LPCC: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而且,上行链路中,与辅小区对应的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LSCC: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基站装置100能够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主小区。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针对移动站装置200,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UE-specifically)设定主小区。同样,基站装置100能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辅小区。例如,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UE-specifically)设定辅小区。
在此,例如,基站装置100设定DLPCC与ULPCC的两者作为主小区。另外,基站装置100设定DLSCC与ULSCC的两者作为辅小区。在此,基站装置100也可以仅设定DLSCC作为辅小区。
另外,服务小区的频率或者载波频率被称为服务频率或者服务载波频率。另外,主小区的频率或者载波频率被称为主频率或者主载波频率。进而,辅小区的频率或者载波频率被称为辅频率或者辅载波频率。
例如,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最初以1个服务小区开始通信,其后,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1个主小区、以及1个或者多个服务小区的集合。
图4中,作为主小区示出了服务小区1,作为辅小区示出了服务小区2与服务小区3。基站装置100设定服务小区1的DLCC与ULCC(DLPCC与ULPCC)作为主小区。另外,基站装置100设定服务小区2的DLCC与ULCC(DLSCC-1与ULSCC-1)作为辅小区。而且,作为辅小区,基站装置100也可以仅设定服务小区3的DLCC(DLSCC-2)。
在此,例如,图4中,在各DLCC中,如以右上的斜线所示那样,配置有PDCCH。另外,在各DLCC中,如以涂白所示那样配置有PDSCH。即,PDCCH与PDSCH被时间复用。另外,例如,在各ULCC,如描黑处所示那样配置有PUCCH。而且,在各ULCC中,以横线所示那样配置有PUSCH。即,PUCCH与PUSCH被频率复用。
图4中,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以1个服务小区(DLCC)来收发1个PDCCH。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以1个服务小区(DLCC)来收发1个PDSCH。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以1个服务小区(ULCC)来收发1个PUSCH。进而,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以1个服务小区(ULCC)来收发1个PUCCH。
即,图4中,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3个DLCC,以相同子帧来收发3个PDCCH。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3个DLCC,以相同子帧来收发3个PDSCH。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2个ULCC,以相同子帧收发2个PUSCH。在此,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以相同子帧来仅收发1个PUCCH。
图4中,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来发送包含用于分配主小区中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另外,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来发送包含用于分配主小区中的PU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另外,基站装置100能够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以PDCCH发送包含用于分配辅小区中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的1个服务小区(能够设定PDCCH和PDSCH的链路(linkage、linking))。而且,基站装置100能够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以PDCCH发送包含用于分配辅小区中的PU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的1个服务小区(能够设定PDCCH和PUSCH的链路(linkage、linking))。例如,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进行这些设定。
在此,在被设定为包含用于分配某辅小区中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以及包含用于分配PU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是由基站装置100通过不同的服务小区进行发送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00在该辅小区不进行PDCCH的解码处理。
例如,图4中,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为包含用于分配服务小区2中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以及包含用于分配PU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通过服务小区1被发送、且包含用于分配服务小区3中的PDSCH的资源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通过服务小区3被发送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00在服务小区1和服务小区3中进行PDCCH的解码处理,在服务小区2中不进行PDCCH的解码处理。
基站装置100能够将表示通过下行链路分配而分配PDSCH的资源的服务小区的信息(载波指示符:Carrier Indicator,Carrier Indicator Field)包含在下行链路分配中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另外,基站装置100能够将表示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分配PUSCH的资源的服务小区的信息(载波指示符)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向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发送。在此,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设定是否在下行链路分配中包含载波指示符地进行发送。另外,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设定是否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载波指示符地进行发送。
[关于表示基于信道选择的ACK/NACK的信息的发送]
图5是表示在表示基于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的ACK/NACK的信息的发送中所使用的ACK/NACK表的一例的图。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通过使用图5所示那样的ACK/NACK表,能够收发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信息。在此,图5所示那样的ACK/NACK表根据规格等而预先定义,设为在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之间已知的信息。
例如,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等,切换地使用2比特ACK/NACK表(发送表示2个ACK/NACK的信息时使用的ACK/NACK表)、3比特ACK/NACK表(发送表示3个ACK/NACK的信息时使用的ACK/NACK表)、4比特ACK/NACK表(发送表示4个ACK/NACK的信息时使用的ACK/NACK表)。
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设定通信中使用的小区(也可以说是“小区的数量”)。另外,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设定针对各小区的(各小区中所使用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另外,基站装置100能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为对表示基于信道选择的ACK/NACK的信息进行发送。例如,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对移动站装置专用地设定为对表示基于信道选择的ACK/NACK的信息进行发送。
例如,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2个小区并且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单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不应用MIMO SM的PDSCH的发送、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1个码字)的发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2比特ACK/NACK表。
另外,例如,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2个小区并且作为针对某1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多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应用了MIMO SM的PDSCH的发送、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至2个为止的码字)的发送)且作为针对某1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单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3比特ACK/NACK表。
另外,例如,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2个小区、且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多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4比特ACK/NACK表。
图5作为示例,示出了4比特ACK/NACK表(表示以4比特表征的16种类的ACK/NACK之组合的ACK/NACK表)。另外,作为示例,示出了以各资源(PUCCH资源)发送2比特的信息(QPSK信号)的ACK/NACK表。
移动站装置200根据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发送来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从(多个)资源中选择(决定)1个资源、以及以(选择的、决定的)资源所发送的比特序列。移动站装置200通过以已选择的资源来发送已选择的比特序列(根据比特序列所生成的QPSK信号),能发送表示针对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与针对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即,示出根据由移动站装置200选择的资源以及以所选择的资源而发送的QPSK的信号点,来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发送来的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例如,图5示出了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2个小区、且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多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作为针对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多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的ACK/NACK表。例如,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图5所示那样的ACK/NACK表,收发表示针对在主小区中从基站装置100以PDSCH发送的2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表示针对在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2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在此,例如,图5中,能够将第1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主小区中表示针对以PDSCH所发送的第1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2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主小区中表示针对以PDSCH所发送的第2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3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辅小区中表示针对以PDS CH所发送的第1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4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辅小区中针对以PDSCH所发送的第2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同样,例如,图5表示在由基站装置100设定3个小区、且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多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作为针对2个辅小区的各自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了基于单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的ACK/NACK表。例如,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使用如图5所示那样的ACK/NACK表,收发表示针对在主小区中从基站装置100以PDSCH发送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以及表示针对在各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在此,例如,图5中,能够将第1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主小区中表示针对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2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主小区中表示针对以PDSCH发送的第2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3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某辅小区(辅小区1)中表示针对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另外,能够将第4ACK/NACK定义为表征在在另外的1个辅小区(辅小区2)中表示针对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在此,关于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收发表示针对哪个PDSCH的ACK/NACK的信息来作为第1或者第2或者第3或者第4ACK/NACK,是根据规格等而预先定义的,设为在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之间已知的信息。
例如,图4中,移动站装置200在针对主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而表示ACK、针对主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2传输块而表示NACK、针对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而表示NACK、针对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2传输块而表示NACK的情况下,能够选择资源1和比特序列“00”,使用资源1,将与比特序列“00”对应的QP SK信号向基站装置100进行发送。
同样,例如,图4中,在针对主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而表示ACK、针对主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2传输块而表示ACK、针对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1传输块而表示NACK、针对辅小区中以PDSCH发送的第2传输块而表示ACK的情况下,能够选择资源4和比特序列“01”,使用资源4,将与比特序列“01”对应的QPSK信号向基站装置100进行发送。
(第1实施方式)
其次,对利用了基站装置100以及移动站装置200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小区的数量)、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针对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由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进行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调度的PD SCH,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设定的PUCCH的资源数。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设定的PUCCH的资源数。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 SCH、由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设定的PUCCH的资源数。
另外,PUCCH资源是由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另外,PUCCH资源是由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多个候补,并由以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ACK Resource Indicator,Assignment Resource Indicator)从多个候补中指示的。
另外,关于由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PUCCH资源的多个候补,是相对于多个辅小区的各个设定不同的多个候补,由以多个辅小区的各个所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独立包含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所指示的。
另外,关于由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PUCCH资源的多个候补,是相对于多个辅小区设定公共的多个候补,由以多个辅小区的各个所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独立包含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所指示的。
另外,关于由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PUCCH资源的多个候补,是相对于多个辅小区设定公共的多个候补,由多个辅小区的各个所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设为相同的值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所指示的。
图6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RA:Resource Allocation,Resource Assignment)的图。图6中,基站装置100将用于由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的多个资源(例如,4个PUCCH资源)分配给移动站装置200,移动站装置200通过使用上述为止所示那样的信道选择,将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100。
图6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3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于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设定基于多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以下,也简单记载为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设定基于单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以下,也简单记载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2设定基于单天线端口的PDSCH的发送。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中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TB0:TransportBlock0,TB1:Transport Block1,以下,也记载为CW0、CW1)的ACK/NACK的信息以及发送表示针对在辅小区1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发送表示在辅小区2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在此,移动站装置200对于表示在子帧n的ACK/NACK的信息的发送,使用主小区中的资源(PUCCH资源)。即,基站装置100将主小区中的资源对移动站装置200进行分配,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主小区中的资源来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以下,作为示例,记载下述情形,即移动站装置200通过子帧n-4从基站装置100接收PDCCH和PDS CH,通过子帧n将表示针对PDSCH的ACK/NACK的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100。
图6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1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码字的发送)进行调度。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2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码字的发送)进行调度。
在此,图6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已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与第2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已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implicitly)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
即,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1资源是指:移动站装置200在主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通过包含对应的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称为lowest CCE index,可以是最初的CCE的编号)的函数(仅为计算式也可)而获得的资源。
例如,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1资源是根据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以及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例如,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偏移值,来由移动站装置200决定(识别、计算)的。例如,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1资源是通过使根据包含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以及偏移值在内的函数所获得的索引与第1资源的索引相对应来决定的。
即,移动站装置200能够在主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对应的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来决定(识别、计算)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1资源。
同样,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已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对最初的CCE加1后的值)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
即,“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2资源”是指:移动站装置200在主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通过包含在对应的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lowest CCE index+1的CCE index,也可以是对最初的CCE加1后的值)的函数(也可仅为计算式)而获得的资源。
例如,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2资源通过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以及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例如,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偏移值,由移动站装置200来决定(识别、计算)。例如,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第2资源是通过使根据包含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以及偏移值在内的函数所获得的索引、与第2资源的索引相对应来决定的。
即,移动站装置200在主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利用在对应的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也可以是最初的CCE+1与偏移值),来决定(识别、计算)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地分配的第2资源。即,移动站装置200在主小区中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在对应的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来决定2个资源。即,2个资源当中的1个是与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对应地被决定的,2个资源的另1个是与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对应地被决定的。
在此,作为基于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第2资源的隐式的分配方法,以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为例进行了记载,但不言自明地,基站装置100在分配第2资源时,也可以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其他的CCE。例如,作为第2资源的隐式的分配方法,基站装置100也可以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或最初的CCE+2。在此,作为第2资源的隐式的分配方法,基站装置100在利用了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的情况下,对多个移动站装置200分配资源时的调度变得容易,能够更高效地分配资源。
而且,在图6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预先对移动站装置200显式地(explicitly)设定资源(PUCCH资源)。
例如,图6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另外,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第4PUCCH资源)。
在此,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设定(分配、指示)的资源包含基站装置100使用RRC信令而设定的资源。另外,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设定的资源包含后述的、基站装置100使用资源指示信息(ARI:ACK Resource Indicator,Assignment ResourceIndicator)而指示的资源。
即,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是指,移动站装置200在辅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基站装置100的RRC信令而设定的资源。
即,移动站装置200在辅小区中以子帧n-4检测出对应的PDCCH而PDSCH发送被指示了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基站装置100的RRC信令来设定资源。
在此,基站装置100在分配资源时,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资源的候补(成为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在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对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PDCCH(下行链路分配)发送资源指示信息(ARI,例如由2比特的信息所表征),来显式地指示资源。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从预先设定的资源的多个候补中,通过使用ARI来显式地指示实际分配的资源。
在此,例如,在ARI中使用(再利用)由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映射的字段。即,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在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映射的字段变更解释而识别(识认)为ARI被映射的字段。例如,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将针对以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发送的PUCCH的TPC指令(TPC command for PUCCH,由2比特的信息来表征)被映射的字段识别为ARI被映射的字段。
即,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在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针对以PDCCH发送的PUCCH的TPC指令(TPC command for PUCCH)被映射的字段上所设置的值识别为用于针对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值。另外,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在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将针对以PDCCH所发送的PUCCH的TPC指令(TPC command forPUCCH)被映射的字段上所设置的值识别为表示由基站装置100所指示的资源的值(ARI)。
图6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 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作为第3资源的候补而设定4个资源(表征为explicit RA(ARI-1)),通过ARI-1从4个资源中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3资源。
另外,同样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作为第4资源的候补而设定4个资源(表征为explicit RA(ARI-2)),通过ARI-2从4个资源中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4资源。
在此,图6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按照辅小区的每一个而设定不同的资源的候补(成为第3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成为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使用以辅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的PDCCH的各个所发送的ARI(ARI-1、ARI-2),来指示不同的各1个的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通过在辅小区的PDCCH各个发送独立的ARI,能够按照辅小区的每一个从不同的资源的候补中指示各1个的资源(第3资源、第4资源)。
图7是用于说明与图6相同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与图6不同的是使用了基于基站装置100的ARI的显式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图7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ARI对资源进行指示时,预先在辅小区设定公共的资源的候补(成为第3资源、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使用以辅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的PDCCH的各个所发送的ARI(ARI-1、ARI-2),来指示不同的各1个的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通过在辅小区的PDCCH的各个发送独立的ARI,能够从在辅小区公共的资源的候补中指示各1个的资源(第3资源、第4资源)。
另外,图7中,基站装置100也可以在辅小区设定公共的资源的候补(成为第3资源、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也可称为包含多个要指示的资源的候补的资源组的集合),对以辅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的各个所发送的ARI(ARI-1、ARI-2)设置相同的值,由此来指示1个资源组。
即,基站装置100通过以辅小区的PDCCH的各个来发送被设置为相同的值的ARI,能够从包含多个所指示的资源的候补在内的资源组的集合中指示1个资源组(表示第3资源、第4资源的资源组)。在此,移动站装置200设想(assume)以辅小区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发送的ARI全部被设置了相同的值。
如上所述,图6以及图7中,基站装置100将MIMO模式设定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和第2资源(2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了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了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2个PUCCH资源。
在此,如后所述,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了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将Non-MIMO模式设定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1个PUCCH资源)。
进而,基站装置100在将Non-MIMO模式设定为针对辅小区2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在此,如后所述,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2个PUCCH资源。
在此,图6以及图7中,第1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3对应。另外,第4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4对应。如上述所示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8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图8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了3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另外,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而设定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而设定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2而设定Non-MIMO模式。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在辅小区1中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在辅小区2中所发送的PDSCH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8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2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
在此,图8中,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PDSCH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
另外,图8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与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 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2资源。
同样,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1(对最初的CCE加1后的值)对应地,隐式分配第3资源。
而且,图8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隐式地设定第4资源(第4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来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第4资源的候补,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能够显式地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4资源。
如上所述,图8中,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Non-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向移动站装置200分配第1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 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向移动站装置200分配第2资源和第3资源(2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2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2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向移动站装置200设定第4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在此,图8中,第1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3对应。另外,第4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4对应。如上述所示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来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9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图9中,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3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设定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2而设定为MIMO模式。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在辅小区1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在辅小区2中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9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2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
在此,图9中,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
另外,图9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2资源。
而且,图9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和第4资源(第4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 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和第4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设定第3资源的候补和第4资源的候补,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能够显式地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3资源和第4资源。
在此,图9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ARI对资源进行指示时,可预先按照所指示的资源的每一个来设定不同的资源的候补(成为第3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成为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使用辅小区2的以PDCCH所发送的ARI,来指示不同的各1个的资源。即,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辅小区2的以PDCCH所发送的ARI中设置的1个值,来指示2个资源。即,移动站装置200能够根据设于ARI的1个值,从成为第3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中决定2个资源的1个,从成为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中决定2个资源的另1个。如此,基站装置100使用被设于ARI的1个值来指示2个资源,由此,更高效地指示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通过以辅小区2的PDCCH来发送ARI,能够按照指示的资源的每一个,从不同的资源的候补中指示各1个的资源(第3资源、第4资源)。
另外,如图9所示,基站装置100在使用ARI来指示资源时,可预先相对于指示的资源,设定公共的资源的候补(成为第3资源、第4资源的候补的多个资源的集合,也可以称为包含多个进行指示的资源的候补的资源组的集合),使用以辅小区2的PDCCH所发送的ARI,来指示1个资源组。
即,基站装置100通过以辅小区2的PDCCH来发送ARI,能够从包含多个进行指示的资源的候补的资源组的集合中指示1个资源组(表示第3资源、第4资源的资源组)。
如上所述,图9中,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Non-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Non-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2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多个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的各个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与通过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相同的数量的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2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和第4资源(2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2个PUCCH资源。
在此,图9中,第1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3对应。另外,第4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4对应。如上述所示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来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0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图10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3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2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情形。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在辅小区1中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在辅小区2中所发送的PDSCH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0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2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
在此,图10中,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
而且,图10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显式地(explicitly)设定资源(PUCCH资源)。
例如,图10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来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在针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第2资源的候补,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 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显式地指示实际分配的第2资源。
另外,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来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第3资源的候补,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来显式地指示实际分配的第3资源。
如上所述,图10中,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来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分配第2资源(1个PUCCH资源)。
而且,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2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向移动站装置200设定第3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与辅小区2的各个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和第3资源(2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的各个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多个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的各个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与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相同的数量的PUCCH资源。
在此,图10中,第1资源例如能够和与图5所示的4比特ACK/NACK表相同的3比特ACK/NACK表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例如能够和与图5所示的4比特ACK/NACK表相同的3比特ACK/NACK表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例如能够和与图5所示的4比特ACK/NACK表相同的3比特ACK/NACK表中的资源3对应。如上述所示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来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1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说明图。图11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2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而设定为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而设定为MIMO模式的情形。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以及在辅小区1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1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
在此,图11中,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
另外,图11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第2资源的候补,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显式地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2资源。
另外,图11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3资源。
而且,图11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第4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在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第4资源的候补,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显式地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4资源。
如上所述,图11中,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3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以及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和第3资源(2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以及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和第4资源(2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作为针对主小区以及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以及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以主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1传输块)和以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1传输块)的合计的数量(即,2个)的PUCCH资源。
另外,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作为针对主小区以及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以主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2传输块)和以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2传输块)的合计的数量(即,2个)的PUCCH资源。
在此,图11中,第1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3对应。另外,第4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4对应。如上述所示的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来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2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时的基站装置100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的图。图12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3个小区(主小区、辅小区1、辅小区2)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作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针对主小区设定为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1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针对辅小区2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情形。
即,移动站装置200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在主小区以PDSCH所发送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在辅小区1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以及在辅小区2以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图12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1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另外示出了基站装置100使用辅小区2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形。
在此,图12中,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使得与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第1资源(第1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100在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而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利用PDCCH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CCE(也可以是最初的CCE和偏移值),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
另外,图12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第2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设定第2资源的候补,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PDCCH所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ARI),显式地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2资源。
另外,图12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第3PUCCH资源)。
而且,图12中,基站装置100在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第4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使用RRC信令,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和第3资源和第4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预先使用RRC信令,设定第2资源的候补与第3资源的候补、第4资源的候补,能够通过以PDCCH(下行链路分配)所发送的ARI,来指示实际要分配的第2资源、第3资源和第4资源。
在此,也可以设想:移动站装置200中,从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的PDCCH所发送的ARI被设置相同的值。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从基站装置100检测出相对于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的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传输)的情况下(从基站装置100未检测出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的情况下、从基站装置100未检测出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的全部的情况下),可使用与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对应地隐式分配的资源(第1资源),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
此时,例如,移动站装置200能够应用信道选择,选择第1资源,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另外,此时,例如,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不应用信道选择)使用第1资源,发送表示ACK/NACK的信息。
如上所述,图12中,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第1资源(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至2个为止的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1个PUCCH资源,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另外,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1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1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1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3资源(1个PUCCH资源)。
而且,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辅小区2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2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2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4资源(1个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设定为Non-MIMO模式的小区中的PDSCH(使用了PDSCH的1个传输块的发送)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1个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在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作为针对辅小区1和辅小区2的各个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Non-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第2资源和第3资源和第4资源(3个PUCCH资源)。
即,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隐式地分配与以主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1传输块)相同的数量(即,1个)的PUCCH资源。
另外,在通过基站装置100,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以主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例如,第2传输块)和以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1个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第1传输块和第2传输块)的合计的数量的PUCCH资源。
即,通过基站装置100,作为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而设定为MIMO模式,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显式地设定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码字+1的PUCCH资源。
在此,图12中,第1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1对应。另外,第2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2对应。另外,第3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3对应。另外,第4资源能够与图5中的资源4对应。如上述所示的那样,移动站装置200使用信道选择,来发送表示针对从基站装置100以相同子帧所发送的多个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如上所述,例如,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3个小区,并且,设定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移动站装置200根据由基站装置100所设定的小区和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设想)由基站装置100所分配的4个资源。
即,移动站装置200能够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也可以是小区的数量)和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所分配的资源数(PUCCH资源数)。
另外,基站装置100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并且,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移动站装置200根据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中的PDSCH,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地分配的资源数。
即,移动站装置200根据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也可以是码字、码字数、传输块数,以下,仅记载为传输块的数量),能够决定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分配的资源数。
在此,如上所述,基站装置100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对主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另外,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用于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被发送的1个服务小区(能够设定PDCCH与PDSCH的链路(linkage、linking))。
而且,基站装置100针对移动站装置200,设定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并且,使用以辅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来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移动站装置200根据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
即,移动站装置200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
在此,如上所述,基站装置100能够使用RRC信令来设定用于发送对辅小区中的PDSCH进行调度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的1个服务小区(能够设定PDCCH和PDSCH的链路(linkage,linking))。
即,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 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所调度的PD 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究竟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按每一辅小区而不同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进行调度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究竟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在辅小区公共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 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进行调度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在包含多个所指示的资源的资源组中要包含几个资源。
在此,关于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能够通过从由基站装置100分配的资源的数量中减去由基站装置100隐式地分配的资源的数量来进行决定。即,移动站装置200能够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通过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
即,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通过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决定究竟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按每一辅小区而不同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通过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决定究竟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在辅小区公共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由基站装置100设定的小区、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以及通过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PDSCH进行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决定在包含多个所指示的资源的资源组中包含几个资源。
另外,关于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能够将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中减去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即,移动站装置200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
即,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以及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决定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按每一辅小区而不同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以及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决定究竟设定几个资源的候补来作为在辅小区公共的资源的候补。
另外,移动站装置200在通过来自基站装置100的ARI而被指示了资源时,能够根据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以及/或者辅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以及通过从基站装置100以主小区发送的PDCCH而调度的辅小区中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在包含多个所指示的资源的资源组中包含几个资源。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100应用MIMO SM而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时,移动站装置200能够根据所设定的小区(小区的数量)、以及/或者针对各小区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以及/或者通过使用以主小区所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而调度的PDS 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以及/或者通过使用以辅小区发送的PDCCH(下行链路分配)而调度的PDSCH所发送的传输块的数量,来决定由基站装置100分配的资源(资源数)、以及/或者隐式地分配的资源(资源数)、以及/或者显式地分配的资源(资源数),由此,基站装置100能够高效地分配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
即,基站装置100不必指示对移动站装置200分配的资源数,而能够高效地分配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不必指示对移动站装置200隐式地分配的资源数,而能够高效地分配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另外,基站装置100不必指示对移动站装置200显式地分配的资源数,而能够高效地分配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到搭载于基站装置100以及移动站装置200的集成电路。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将用于实现基站装置100内的各功能、移动站装置200内的各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入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予以执行来进行基站装置100、移动站装置200的控制。另外,在此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含OS、周边设备等的硬件的计算机系统。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CD-ROM等的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指,在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动态保持程序的介质形式、以及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保持一定时间程序的介质形式。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能实现前述的一部分功能的程序,而且还可以是将前述的功能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述,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标号说明
100    基站装置
101    数据控制部
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103    无线部
104    调度部
105    信道估计部
1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107    数据提取部
108    上级层
109    天线
1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200、200-1~200-3    移动站装置
201    数据控制部
202    发送数据调制部
203    无线部
204    调度部
205    信道估计部
206    接收数据解调部
207    数据提取部
208    上级层
209    天线
210    无线资源控制部

Claims (45)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站装置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10.一种移动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部件: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的部件。
13.一种移动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部件: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令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的部件。
19.一种基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部件;和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部件,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21.一种基站装置,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部件;和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部件,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用上级层的信号来对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进行设定的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26.一种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29.一种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使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的。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33.根据权利要求29或3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34.根据权利要求29或3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从包含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将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向所述基站装置进行发送。
35.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对应,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与将所述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加1而得到的编号对应。
37.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是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1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1个,从设定有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第2集合中决定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另1个。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上级层的信号来对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与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进行设定。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第1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设定于所述第2集合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数量是4个。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4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是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相对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字段。
42.一种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主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功能,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43.一种安装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移动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
在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相对于某服务小区被设定、且在所述辅小区中检测出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决定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功能,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44.一种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基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主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利用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中所使用的最初的控制信道单元的编号来决定的。
45.一种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该基站装置在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构成的多个服务小区中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下述功能,即,
对各所述服务小区分别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在对某服务小区设定了用于能发送使用了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至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且在所述辅小区中发送了用于指示所述某服务小区中的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的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相对于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使用从包含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决定的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在内的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的由所述移动站装置选择出的1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块的ACK/NACK相关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2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各个是根据设定于以所述1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上的1个值来决定的。
CN201180047184.1A 2010-09-29 2011-09-29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3141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8023 2010-09-29
JP2010218023 2010-09-29
PCT/JP2011/072311 WO2012043689A1 (ja) 2010-09-29 2011-09-29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146A true CN103141146A (zh) 2013-06-05
CN103141146B CN103141146B (zh) 2016-08-10

Family

ID=4589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7184.1A Active CN103141146B (zh) 2010-09-29 2011-09-29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9781703B2 (zh)
EP (1) EP2624652B1 (zh)
JP (3) JP4923161B1 (zh)
CN (1) CN103141146B (zh)
TW (1) TWI479854B (zh)
WO (1) WO201204368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978A (zh) * 2013-06-13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64455A (zh) * 2015-03-19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装置
CN107079529A (zh) * 2014-09-26 2017-08-1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8029111A (zh) * 2015-08-07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602783A (zh) * 2013-12-26 2019-12-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
JP2022088414A (ja) * 2015-11-10 2022-06-14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が用いられる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設計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1550B1 (ko) 2010-10-15 2017-08-2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Ack/nack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514826B2 (en) 2010-11-02 2013-08-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16064B1 (ko) * 2010-11-02 2012-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053305B2 (ja) * 2012-03-30 2016-1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357543B2 (en) * 2012-04-18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19764B2 (en) 2012-05-11 2016-08-16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JP6234670B2 (ja) 2012-11-30 2017-11-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制御情報送信方法
CN104620650B (zh) * 2013-09-12 2019-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KR102250056B1 (ko) * 2014-05-09 2021-05-10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D2d 통신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755767B2 (en) * 2014-10-31 2017-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 to measure, report, and allocate a highest possible rank for each cell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CA) mode receiver-limited user equipment (UE)
CN104486241B (zh) * 2014-11-27 2017-12-05 北京邮电大学 基带资源池中的下行信道数据处理方法
EP3242433B1 (en) 2014-12-31 2020-03-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US10567186B2 (en) * 2015-04-27 2020-02-18 Apple Inc. Multicast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GB2538286A (en) * 2015-05-14 2016-11-16 Fujitsu Ltd Control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6182414A1 (ko) * 2015-05-14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반송파 집성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9717079B2 (en) * 2015-07-14 2017-07-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esource assignment
CN107615849B (zh) 2015-08-12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28842A (zh) 2016-01-07 2021-08-3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分配确认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77580A (zh) * 2016-11-04 2018-08-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1838933B2 (en) * 2017-03-17 2023-12-05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631918B (zh) * 2017-03-24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22099A1 (en) 2017-06-02 2018-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ze indication for feedback signaling
US11601223B2 (en) * 2017-08-18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RQ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code words
KR102542403B1 (ko) * 2017-09-29 2023-06-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설정과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841063B2 (en) 2018-04-06 2020-11-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ng a number of codewords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7152477B2 (ja) * 2018-05-02 2022-10-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2187281B1 (ko) * 2018-08-07 2020-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노드의 자원 사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WO2020112861A1 (en) * 2018-11-28 2020-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resource mapping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acknowledgement (pucch/ack) and autonomous uplink (aul) in new radio-unlicensed (nr-u)
WO2023233603A1 (ja) * 2022-06-01 2023-12-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4969A1 (en) * 2008-08-01 201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6557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调度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1842999A (zh) * 2007-10-29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序列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43214B2 (en) * 2005-04-22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ain factor attenuation
JP4509872B2 (ja) * 2005-06-14 2010-07-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方法
CN101268629B (zh) * 2005-07-21 2016-01-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TWI317071B (en) * 2005-12-07 2009-11-11 Li Ji En Technology Corp Information manag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with dual-directional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US8687652B2 (en) 2008-03-27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NAK resource allocation
EP3010300B1 (en) * 2008-04-24 2017-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ducing decoding processing for searching for the pdcch
CN102291767B (zh) 2008-04-29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分配应答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646249B1 (ko) 2008-08-11 2016-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1566B1 (ko) *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97573B1 (ko)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EP2326131B1 (en) * 2008-09-04 2019-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JP4840436B2 (ja) * 2008-10-31 2011-1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排気熱回収装置
KR101281427B1 (ko) 2008-11-14 2013-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자원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113382B1 (en) 2008-11-14 2017-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6079A2 (ko) 2008-11-14 2010-05-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46446B (zh) 2008-11-14 2014-10-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73293B (zh) * 2008-12-02 2014-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个工作带宽中调度分配的传输
US8565066B2 (en) * 2009-01-08 2013-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uplink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in carrier-aggreg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EP2410804B1 (en) 2009-03-16 2018-08-08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esource region setting method
EP2409443A1 (en) * 2009-03-18 2012-01-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of scheduling data
US8514883B2 (en) * 2009-04-24 2013-08-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8649281B2 (en) * 2009-04-27 2014-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design for backhaul relay to support multiple HARQ processes
JP2013502853A (ja) * 2009-08-21 2013-01-24 リサーチ イン モ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の伝送
KR101225928B1 (ko) * 2009-09-08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38585A (ko) 2009-10-08 2011-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A2777399C (en) * 2009-10-19 2015-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diversity and multiplexing for harq-ack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86237B1 (en) * 2010-06-28 2015-05-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the signal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2036409A2 (ko) * 2010-09-13 2012-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154014A2 (ko) * 2011-05-12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및 단말
US20140328260A1 (en) * 2013-02-26 2014-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999A (zh) * 2007-10-29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序列控制方法
WO2010014969A1 (en) * 2008-08-01 201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6557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调度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978A (zh) * 2013-06-13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02783A (zh) * 2013-12-26 2019-12-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
CN110602783B (zh) * 2013-12-26 2023-06-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
CN107079529A (zh) * 2014-09-26 2017-08-1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079529B (zh) * 2014-09-26 2020-06-1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464455A (zh) * 2015-03-19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装置
US10554356B2 (en) 2015-03-19 2020-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029111A (zh) * 2015-08-07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8029111B (zh) * 2015-08-07 2022-03-08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2022088414A (ja) * 2015-11-10 2022-06-14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が用いられる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設計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4652A4 (en) 2016-07-20
JP4923161B1 (ja) 2012-04-25
JP2012095359A (ja) 2012-05-17
TWI479854B (zh) 2015-04-01
CN103141146B (zh) 2016-08-10
JP6106880B2 (ja) 2017-04-05
US20200374842A1 (en) 2020-11-26
US9781703B2 (en) 2017-10-03
US20170367076A1 (en) 2017-12-21
EP2624652B1 (en) 2021-05-05
EP2624652A1 (en) 2013-08-07
US20130188590A1 (en) 2013-07-25
JP2016007066A (ja) 2016-01-14
US10085239B2 (en) 2018-09-25
US20180359731A1 (en) 2018-12-13
JP5807959B2 (ja) 2015-11-10
TW201220781A (en) 2012-05-16
JP2012095288A (ja) 2012-05-17
US10750477B2 (en) 2020-08-18
WO2012043689A1 (ja) 201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2065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50477B2 (e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dicating an ACK/NACK for downlink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9175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450070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2860074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8619615B2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754473B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JP5574872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