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513A -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513A
CN103139513A CN2012102243761A CN201210224376A CN103139513A CN 103139513 A CN103139513 A CN 103139513A CN 2012102243761 A CN2012102243761 A CN 2012102243761A CN 201210224376 A CN201210224376 A CN 201210224376A CN 103139513 A CN103139513 A CN 103139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sitive
coupled
power
junction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43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513B (zh
Inventor
林嘉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电源供给电路用于供应电力至天线,并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及管脚。电源管理电路耦接于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在第一模式下,管脚接收模式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管理电路是否将电源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供应至电源输出端。在第二模式下,管脚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并提供检测信号。上述检测信号用以表示电源供给电路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如此,可通过单一个管脚,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

Description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单一管脚以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功能的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天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到处可见,而为使天线得以正常地运作,一般会通过电源供给电路提供电力至天线。一般的天线的电源供给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路及保护电路,其中电源开关电路用以控制电源是否提供电力至天线,而保护电路则用以当电源供给电路发生过载状况时,中断天线的电力的提供,以保护相关的电路免于烧毁。然而,这样的电源供给电路通常并没有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用以当电源供给电路发生过载状况时,检测出过载的状况并发出检测信号以通知使用者。即或有部分的电源供给电路具有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但这些电源供给电路至少需要两个管脚,其中一管脚用以提供电源的电力至天线,另一管脚则用以当发生过载状况时,传送过载检测信号,以通知使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供给电路以及包括上述电源供给电路以的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其通过单一管脚即可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源供给电路,用于供应电力至天线。上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以及管脚。电源管理电路耦接于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管脚耦接至电源管理电路。其中在第一模式下,管脚接收模式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管理电路是否将电源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提供至电源输出端。在第二模式下,管脚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并提供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用以表示是否发生过载状况。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源供给电路,包括管脚、正反馈保护电路以及开关。正反馈保护电路耦接电源。开关耦接于正反馈保护电路及天线之间。其中当开关开启时,电源的电力经由正反馈保护电路及开关提供至天线。其中于第一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维持管脚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的触发电平,并依据触发电平,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于第二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检测开关所流通的电流,并于电流过载时,关闭开关,以及改变管脚的电平。
本发明提出一种天线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源供给电路以及天线控制电路。天线控制电路用于提供模式控制信号至管脚,以及自管脚接收检测信号。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字通讯装置,包括上述的天线控制系统、电源及天线。电源用以提供电力至电源供给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天线用以接收电源供给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提供的电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保护电路以及正反馈电路。保护电路耦接于电源及开关之间。正反馈电路耦接保护电路、管脚及开关之间。于第一模式下,正反馈电路依据管脚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的电压电平,以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于第二模式下,保护电路依据上述电流,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检测信号的电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输入端及第一电阻的第一端,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开关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开关,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管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正反馈电路包括操作放大器及电阻。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耦接至管脚及保护电路,操作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耦接至接地端,操作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至开关。电阻耦接于操作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上述正反馈电路包括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输入端及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开关,而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开关及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开关,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开关。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第四电阻的第二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管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调整电路,用以调整发生过载状况时该天线所接收到的电压的下落幅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于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电源管理电路利用正反馈而控制管脚维持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的触发电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于第二模式下,当过载状况发生时,电源管理电路停止提供电源的电力至电源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开关以及正反馈保护电路。开关耦接至电源输出端。正反馈保护电路耦接至管脚、开关与电源输入端之间。于第一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依据管脚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的电压电平,以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于第二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依据来自电源的电流,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检测信号的电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数字通讯装置为数字机顶盒或数字电视。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源供给电路在第一模式下,通过管脚接收式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管理电路是否将电源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供应至电源输出端。之后,电源供给电路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而开始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使管脚停止接收式控制信号。因此,电源供给电路可通过单一个管脚,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字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用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的操作。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与天线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与天线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数字通讯装置              110:电源
120:天线                      200:天线控制系统
210:天线控制电路              220:电源输入端
230:电源输出端                300:电源供给电路
310:管脚                      320:电源管理电路
330:正反馈保护电路            332:保护电路
334:正反馈电路                336:操作放大器
338:调整电路                  350:开关
B:基极                        C:集电极
CO:电容                       E:发射极
GND:接地端                    I:输出电流
ISL:电流
M1:P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Q1: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
Q2: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R、R1~R5、RA~RG、RO:电阻    SC:模式控制信号
SD:检测信号                   T1: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VA:触发电平                   VB:电平
VCC:输出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字通讯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数字通讯装置100包括电源110、天线120以及天线控制系统200。电源110用以提供电力至天线120,以使天线120产生电波。其中,电源110的输出电压以VCC表示,而电源110的输出电流以I表示。天线控制系统200则用以控制天线120的操作。必须了解的是,数字通讯装置100可以不限于是移动电话、笔记本型计算机、数字机顶盒或数字电视。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控制系统200包括天线控制电路210以及电源供给电路300。电源供给电路300用以供应电源110的电力至天线120。天线控制电路210耦接至电源供给电路300,用于提供模式控制信号SC至电源供给电路300的管脚310,以及自管脚310接收检测信号SD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电路300包括管脚310以及电源管理电路320。管脚310耦接至电源管理电路320。电源管理电路320耦接于电源输入端220与电源输出端230之间。电源输入端220耦接至电源110,用以接收电源110所提供的电力。电源输出端230则用以将来自电源110及电源输入端220的电力供应至天线120。
当电源供给电路300开始运作时,电源供给电路300会先处于第一模式下,之后再由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当电源供给电路300处于第一模式下时,管脚310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以控制电源管理电路320是否将电源110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220供应至电源输出端230。当电源供给电路300处于第二模式下时,管脚310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并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以提供检测信号SD,其中,检测信号SD用以表示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发生过载状况时,即表示电源110的输出电流I大于一电流临界值。此时,电源管理电路320即可停止将电源110的电力提供至电源输出端230。此外,必须了解地,上述电流临界值可依据不同的安全规范以及硬件规格来加以弹性地设定,以符合需求。
由上述说明可知,电源供给电路300可先运作于第一模式后再切换至第二模式。在第一模式下,电源管理电路320依据模式控制信号SC决定是否将电源110的电力供应至天线120。在第二模式下,电源管理电路320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以产生检测信号SD。其中,通过使用同一个管脚310,模式控制信号SC被输入至电源管理电路320,而检测信号SD从电源管理电路320输出。因此,电源供给电路300可通过单一个管脚310,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于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电源管理电路320还利用正反馈而控制管脚310维持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举例来说,倘若电源管理电路320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为高电平,则当过载未发生时,管脚310在第二模式下的电平也会是高电平。倘若电源管理电路320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为低电平,则当过载未发生时,管脚310在第二模式下的电平也会是低电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320包括开关350以及正反馈保护电路330。开关350耦接至电源输出端230。正反馈保护电路330耦接至管脚310、开关350与电源输入端220之间。于第一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依据管脚310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电压电平,以控制开关350的开启或关闭。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电压电平为第一电平时,开关350会被开启,而电源110通过开关350电性连接于电源输出端230,此时电源110的电力可提供至电源输出端230和天线120;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电压电平为第二电平时,开关350会被关闭,而电源110与电源输出端230之间的电性连接会被切断,此时电源110的电力不会提供至电源输出端230和天线120。上述的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两个不同的电平。因此,于第一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330维持管脚310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并依据触发电平,控制开关350的开/关状态。
此外,于第二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依据来自电源110的电流I,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检测信号SD的电平。换言之,当发生过载状况时,即表示电源110的输出电流I大于上述的电流临界值,而检测信号SD的电平会被改变,以通过检测信号SD指示过载发生。此时,电源管理电路320还可关闭开关350,以停止将电源110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220提供至电源输出端230。因此,于第二模式下,正反馈保护电路330检测来自电源110的电流I,并于电流I过载时,关闭开关350,以及改变管脚310的电平(即改变检测信号SD的电平)。
此外,于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正反馈保护电路330还利用正反馈而控制管脚310维持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举例来说,倘若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为高电平,则当过载未发生时,管脚310在第二模式下的电平也会是高电平。倘若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为低电平,则当过载未发生时,管脚310在第二模式下的电平也会是低电平。
以下再详细说明图1的一操作流程的具体范例。当电源110导通时,首先天线控制电路210可先将管脚310设定为第一模式,并将管脚310写入为一低电位,再等待一既定时间。如此一来,电源110即可传输电力至天线120。接下来,可将管脚310设定为第二模式,并读取管脚310的电压电平,以判断该电压电平是否为一低电位。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持续进行判断。反之,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检测过载发生。通过上述程序,即可实施过载检测功能。另外,当电源切断时,可以将管脚310设定为第一模式,并将管脚310写入一高电位。如此一来,电源110的电力并无法传输至天线120。
请参考图2,图2用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320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320的正反馈保护电路330包括保护电路332以及正反馈电路334。保护电路332耦接于电源输入端220、开关350与正反馈电路334之间,用以依据电流I的大小以检测过载是否发生。并于发生过载状况时,通过正反馈电路334而改变检测信号SD的电平VA以及电平VB,关闭开关350。正反馈电路334则耦接于管脚310、保护电路332与开关350之间。在第一模式下,正反馈电路334自管脚310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而改变电压电平VA,连带着改变电压电平VB,进而控制开关350的开启及关闭,且可利用正反馈机制以维持管脚310的电压电平VA。另外,在第二模式下,正反馈电路334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并提供检测信号SD以指示过载是否发生,此时管脚310譬如可处于浮接(floating)的状态。当过载未发生时,正反馈电路310维持电压电平VA与VB,并维持开关350的开启。当过载发生时,过大的电流I通过保护电路332而影响正反馈电路310的操作,因此电压电平VA改变以指示过载发生,且电压电平VB改变以切断开关35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正反馈电路334包括操作放大器336及电阻R。操作放大器336的正输入端耦接至管脚310及保护电路332,操作放大器336的负输入端耦接接地端GND,操作放大器336的输出端耦接至开关350,而电阻R耦接于操作放大器336的正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
在第一模式下,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低电位(即模式控制信号SC的位值为0)时,操作放大器336所输出的电平VB也会为低电位,而使得开关350开启。此时,电源110的电力通过电源输入端220、保护电路332、开关350及电源输出端230被供应至天线120。在第一模式下,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高电位(即模式控制信号SC的位值为1)时,操作放大器336所输出的电平VB也会为高电位,而使得开关350被关闭。此时,电源110的电力不会被供应至天线120。
另外,在第二模式下,正反馈电路334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并提供检测信号SD。其中,在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基于正反馈电路334与保护电路332协同运作的正反馈机制,而使得管脚310维持于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换言之,倘若在第二模式下过载未发生,则管脚310的电平会被维持在触发电平VA,而电压VB的电平亦可维持,进而使开关350在第二模式下的开/关状态维持与第一模式下的开/关状态一致。然而,倘若在第二模式下发生过载,则保护电路332检测到电流I过大,进而导致管脚310的电平VA(即检测信号SD的电平)改变,以通知过载发生,此外电压VB亦会随之改变,以关闭开关35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于图2的实施例中,是以操作放大器336及电阻R来说明正反馈电路334的结构,然而,于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其它电路来实施正反馈电路334,只要能以正反馈机制维持管脚的电压电平,以及过载发生时,可产生切换电压VB以切换开关以及切换电压VA以通知过载发生即可。以下将以更多实施例来说明。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320与天线120的电路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320的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亦包括保护电路332以及正反馈电路334。
保护电路332譬如可包括电阻RA、RB及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 Transistor;BJT)T1。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输入端220及电阻RA的第一端,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B的第一端,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集电极耦接于开关350,而电阻RA的第二端耦接于开关350及电阻RB的第二端。正反馈电路334譬如可包括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及电阻RC、RD、RE和RF。此外,开关350譬如可包括一个P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M1。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电阻RD的第一端及开关350,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C的第一端,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集电极、电阻RE的第一端及开关350。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电阻RC的第二端及电阻RD的第二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F的第二端,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GND。电阻RE的第二端及电阻RF的第一端耦接于管脚310。
在第一模式下,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低电位时,因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会被关闭,而使得电平VB为低电位,并使PMOS晶体管M1导通,以开启开关350。此时,电源110的电力通过电源输入端220、保护电路332、开关350及电源输出端230被供应至天线120。反之,在第一模式下,倘若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高电位,因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会被开启,而使得操作放大器336所输出的电平VB也会为高电位,并使得开关350被关闭。此时,电源110的电力即不会被供应至天线120。
在第二模式下,正反馈电路334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并提供检测信号SD,此时管脚310譬如可处于浮接的状态。其中,在第二模式下,当发生过载时,则流经电阻RA的电流ISL会过大,而使得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的压差大于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截止电压(cut-in voltage),故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会导通,而使产生流经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T1的集电极及电阻RE的电流,进而使得管脚310的电平与电平VB皆为高电位,而使PMOS晶体管M1不导通,开关350被关闭。
此外,倘若触发电平VA为低电位且在第二模式下未发生过载状况时,则因晶体管M1导通且晶体管Q1、Q2及T1不导通,故会使管脚310的电平因正反馈而维持在触发电平VA(即低电位)。再者,倘若触发电平VA为高电位,则因晶体管M1、T1不导通且晶体管Q1及Q2导通,而使得管脚310的电平因正反馈而在第二模式下维持在触发电平VA(即高电位)。
综上所述,在第一模式下,开关350会随管脚310所接收的电压电平不同而随之切换,故电源供给电路300具备电源开关的功能。在第二模式下,管脚310的电平会因是否发生过载状况而有不同(若未发生过载则持续维持为低电位,若发生过载则转至高电位),故图1中的天线控制电路210可通过管脚310的电平(即检测信号SD的电平)来判断是否发生过载,而使电源供给电路300具备检测过载及通知的功能。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320与天线120的电路图,其与图3的主要差异在于正反馈保护电路330中的保护电路332与正反馈电路334是结合于一电路中实施。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320的正反馈保护电路330包括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及电阻R1~R5。此外,开关350包括一个P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M1。其中,图3中的保护电路332的过载保护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是由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和电阻R1~R3来达成。此外,图3中的正反馈电路334的正反馈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和电阻R1~R5来达成。
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电源输入端220及电阻R1的第一端,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2的第一端,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开关350及电阻R4的第一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电阻R2的第二端及电阻R3的第二端,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5的第二端,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GND。电阻R1的第二端耦接于电阻R3的第一端及开关350,而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于电阻R3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二端及电阻R5的第一端耦接于管脚310。
在第一模式下,当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低电位时,因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会被关闭,而使得电平VB会为低电位,并使PMOS晶体管M1导通,而开启开关350。此时,电源110的电力得以被供应至天线120。反之,在第一模式下,倘若模式控制信号SC的触发电平VA为高电位,因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和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2会被开启,而使得操作放大器336所输出的电平VB也会为高电位,并使得开关350被关闭。此时,电源110的电力不会被供应至天线120。
在第二模式下,正反馈电路334停止接收模式控制信号SC并提供检测信号SD,而管脚310譬如可处于浮接的状态。其中,在第二模式下,当发生过载时,则流经电阻R1的电流ISL会过大,而使得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的压差大于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截止电压,故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会导通,而产生流经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C与电阻R4的电流,进而使得管脚310的电平与电平VB皆为高电位,而使PMOS晶体管M1不导通,开关350被关闭。
此外,倘若触发电平VA为低电位且在第二模式下未发生过载状况时,则因晶体管M1导通且晶体管Q1及Q2不导通,故会使管脚310的电平因正反馈而维持在触发电平VA(即低电位)。再者,倘若触发电平VA为高电位,则因晶体管M1不导通且晶体管Q1及Q2导通,而使得管脚310的电平因正反馈而在第二模式下维持在触发电平VA(即高电位)。
综上所述,在第一模式下,开关350会随管脚310所接收的电压电平不同而随之切换,故电源供给电路300具备电源开关的功能。另外,在第二模式下,管脚310的电平会因是否发生过载状况而有不同(若未发生过载则持续维持为低电位,若发生过载则转至高电位),故图1中的天线控制电路210可通过管脚310的电平(即检测信号SD的电平)来判断是否发生过载,而使电源供给电路300具备检测过载及通知的功能。
当发生过载状况时,天线120所接收到的电压会有下落的情况,其电平会较未发生过载状况时的电平低。为控制天线120所接收到的电压的下落幅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正反馈保护电路330还包括调整电路338,耦接于晶体管Q2的基极及发射极之间,用以调整发生过载状况时天线120所接收到的电压的下落幅度。调整电路338包括电阻RG。其中,当电阻RG的阻值越大时,上述电压的可下落幅度会越小;而当电阻RG的阻值越小时,上述电压的可下落幅度会越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230与天线120可另耦接电阻RO及电容CO,如图3、图4所示。电阻RO及电容CO的作用在于稳定电源管理电路320输出至天线120的电压,以减少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电路在第一模式下,通过管脚接收式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源管理电路是否将电源的电力从电源输入端供应至电源输出端。之后,电源供给电路可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而开始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使管脚停止接收式控制信号。因此,电源供给电路可通过单一个管脚,实现天线电源开关及过载检测/通知的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电源供给电路,用于供应电力至天线,包括:
电源管理电路,耦接于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以及
管脚,耦接至该电源管理电路,其中
在第一模式下,该管脚接收模式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源管理电路是否将电源的电力从该电源输入端供应至该电源输出端;以及
在第二模式下,该管脚停止接收该模式控制信号并提供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用以表示是否发生过载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于该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该电源管理电路利用正反馈而控制该管脚维持于该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该模式控制信号的触发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于该第二模式下,当该过载状况发生时,该电源管理电路停止提供该电源的电力至该电源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
开关,耦接至该电源输出端;以及
正反馈保护电路,耦接至该管脚、该开关与该电源输入端之间,其中
于该第一模式下,该正反馈保护电路依据该管脚所接收的该模式控制信号的电压电平,以控制该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以及
于该第二模式下,该正反馈保护电路依据来自该电源的电流,检测是否发生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该检测信号的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于该第二模式下,当过载未发生时,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利用正反馈而控制该管脚维持于该第一模式下所接收的该模式控制信号的触发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保护电路,耦接于该电源输出端及该开关之间;以及
正反馈电路,耦接该保护电路、该管脚及该开关之间,其中
于该第一模式下,该正反馈电路依据该管脚所接收的该模式控制信号的该电压电平,以控制该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以及
于该第二模式下,该保护电路依据该电流,检测是否发生该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该检测信号的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电路包括:
操作放大器,该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耦接至该管脚及该保护电路,该操作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耦接至接地端,该操作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至该开关;以及
电阻,耦接于该操作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保护电路包括:
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一电阻;以及
第二电阻;
其中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电源输入端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开关,而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开关及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该正反馈电路包括:
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
第五电阻;
第六电阻;以及
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其中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该开关,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该开关;
其中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而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管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以及
第五电阻;
其中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电源输入端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而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开关及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
其中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而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开关,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管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调整电路,用以调整发生过载状况时该天线所接收到的电压的下落幅度。
11.一种天线控制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以及
天线控制电路,用于提供该模式控制信号至该管脚,以及自该管脚接收该检测信号。
12.一种数字通讯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控制系统;
该电源,用以提供电力至该电源供给电路的该电源输入端;以及
该天线,用以接收该电源供给电路的该电源输入端所提供的电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字通讯装置,其中该数字通讯装置为数字机顶盒或数字电视。
14.一种电源供给电路,包括:
管脚;
正反馈保护电路,耦接电源;以及
开关,耦接于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及天线之间,其中当该开关开启时,该电源的电力经由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及该开关供应至该天线;
其中于第一模式下,该正反馈保护电路维持该管脚所接收的模式控制信号的触发电平,并依据该触发电平,控制该开关的开/关状态;
其中于第二模式下,该正反馈保护电路检测来自该电源的电流,并于该电流过载时,关闭该开关,以及改变该管脚的电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以及
第五电阻;
其中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电源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而该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开关及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
其中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而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开关,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管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保护电路,耦接于该电源及该开关之间;以及
正反馈电路,耦接该保护电路、该管脚及该开关之间,其中
于该第一模式下,该正反馈电路依据该管脚所接收的该模式控制信号的该电压电平,以控制该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以及
于该第二模式下,该保护电路依据该电流,检测是否发生该过载状况,并于过载发生时,改变该检测信号的电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电路包括:
操作放大器,该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耦接至该管脚及该保护电路,该操作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耦接至接地端,该操作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至该开关;以及
电阻,耦接于该操作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保护电路包括:
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一电阻;以及
第二电阻;
其中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电源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开关,而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开关及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该正反馈电路包括:
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
第五电阻;
第六电阻;以及
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
其中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该开关,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二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一PNP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该开关;
其中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耦接于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而该NPN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管脚。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其中该正反馈保护电路包括:
调整电路,用以调整发生过载状况时该天线所接收到的电压的下落幅度。
20.一种天线控制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供给电路;以及
天线控制电路,用于提供该模式控制信号至该管脚,以及自该管脚接收该检测信号。
21.一种数字通讯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控制系统;
该电源;以及
该天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字通讯装置,其中该数字通讯装置为数字机顶盒或数字电视。
CN201210224376.1A 2011-11-30 2012-06-28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64871P 2011-11-30 2011-11-30
US61/564,871 2011-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513A true CN103139513A (zh) 2013-06-05
CN103139513B CN103139513B (zh) 2016-01-27

Family

ID=4849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93777A Pending CN103135918A (zh) 2011-11-30 2012-06-28 解锁方法、可携式电子装置、触控检测装置
CN2012102243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513B (zh) 2011-11-30 2012-06-28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93777A Pending CN103135918A (zh) 2011-11-30 2012-06-28 解锁方法、可携式电子装置、触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135918A (zh)
TW (2) TWI4933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802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开机模式的电视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0276B2 (en) * 2013-07-09 2016-03-0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TWI480797B (zh) * 2013-08-14 2015-04-11 Pegatron Corp 觸控方法及電子裝置
CN107422838B (zh) * 2016-05-24 2022-04-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设备、解锁控制系统及解锁控制方法
CN114840131B (zh) * 2021-01-15 2024-09-1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9415B1 (en) * 1999-05-10 2001-06-19 Avaya Technology Corp. Surge protector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amage from line surges
CN2626107Y (zh) * 2003-04-21 2004-07-14 北京博鑫东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式电机保护器
CN200944578Y (zh) * 2006-09-01 2007-09-05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总线继电器
CN201294372Y (zh) * 2008-09-04 2009-08-19 陈勇 多功能开关电源保护装置
CN102097814A (zh) * 2009-12-14 2011-06-15 谭宗享 用于风力发电并网逆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21655A (fi) * 2002-06-19 2003-12-20 Nokia Corp Menetelmä lukituksen avaamiseksi ja kannettava elektroninen laite
CN104200145B (zh) * 2007-09-24 2020-10-27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中的嵌入式验证系统
US20100087230A1 (en) * 2008-09-25 2010-04-08 Garmin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er interface
CN101430597A (zh) * 2008-11-11 2009-05-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节能方法、系统及触摸屏终端
CN101408832A (zh) * 2008-11-26 2009-04-1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动态解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147691B (zh) * 2010-02-09 2013-02-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触摸屏解锁方法
TWI428785B (zh) * 2010-04-27 2014-03-01 Via Tech Inc 具有觸控式螢幕的電子系統的解鎖方法、客製化手勢之設定方法及具有客製化解鎖功能之控制裝置
CN101986251B (zh) * 2010-10-28 2016-0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摸图形加锁/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2103465A (zh) * 2011-03-08 2011-06-22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解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9415B1 (en) * 1999-05-10 2001-06-19 Avaya Technology Corp. Surge protector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amage from line surges
CN2626107Y (zh) * 2003-04-21 2004-07-14 北京博鑫东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式电机保护器
CN200944578Y (zh) * 2006-09-01 2007-09-05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总线继电器
CN201294372Y (zh) * 2008-09-04 2009-08-19 陈勇 多功能开关电源保护装置
CN102097814A (zh) * 2009-12-14 2011-06-15 谭宗享 用于风力发电并网逆变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802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开机模式的电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3396B (zh) 2015-07-21
CN103135918A (zh) 2013-06-05
TW201322081A (zh) 2013-06-01
TW201322537A (zh) 2013-06-01
TWI544680B (zh) 2016-08-01
CN103139513B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513B (zh) 天线电源供给电路、天线控制系统及数字通讯装置
CN101621569B (zh) 不间断供电的手机以及使用方法
CN101256437A (zh) 主板电压供电电路
CN203481783U (zh) 一种短路过流保护电路及量产测试设备
CN103779829A (zh) 负载保护电路
CN103490374A (zh) 一种量产测试设备及其短路过流保护电路
CN206074715U (zh) 一种直流掉电检测电路
CN107196269A (zh) 一种直流保护电路及其保护方法
CN106575878A (zh) 反向功率保护电路
CN105591356A (zh) 一种过压和欠压保护电路
CN103683178A (zh) 一种数据中心设备及其过流欠压保护电路
CN103018588A (zh) 一种低功耗抗干扰的三态输入检测电路
CN109391024A (zh) 备用供电设备及备用供电系统
CN103178510A (zh) 用于超高压晶片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212162917U (zh) 静态转换开关设备
CN101976823A (zh) 电池欠压保护电路
CN102103407B (zh) 输入/输出装置及具有该输入/输出装置的环境监控系统
CN207625280U (zh) 一种电源电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6904676U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7021659U (zh) 一种直流保护电路
CN101931204A (zh) 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12572111U (zh)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CN201467221U (zh) 不间断供电的手机
CN201717599U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CN113517868A (zh) 负压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