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8875A -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8875A
CN103138875A CN2011103837870A CN201110383787A CN103138875A CN 103138875 A CN103138875 A CN 103138875A CN 2011103837870 A CN2011103837870 A CN 2011103837870A CN 201110383787 A CN201110383787 A CN 201110383787A CN 103138875 A CN103138875 A CN 10313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 channel
information
speed broadcast
speed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37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8875B (zh
Inventor
楚怀湘
马青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q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rospee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rospeed Inc filed Critical Acrospeed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3837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8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首先,第一器件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随后,第二器件基于调整指令来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接着,第一器件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后,再以高速方式传输测试信息;然后,第二器件基于调整后的可调参数来读取测试信息,并通过反馈信道传输回测试反馈信息;最后,基于不同的调整指令来至少一次重复前述操作后,第一器件再基于来自第二器件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该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并在再次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将所述校准指令信号予以传输,以使该第二器件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由此实现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

Description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道校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广播信道,是指两个以上的器件共用一个信道通信,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器件发送数据,且该些数据会传输至所有其它器件,而在所有其他器件中,确定该些数据是传输给自己者,则将数据予以接收处理,否则则不予处理。现有通过广播信道进行通信的设备有很多,例如,如图1所示的内存条,其包含有用来缓存控制指令、地址信息的控制缓冲器、多个内存芯片单元及多个数据缓冲器。其中,控制缓冲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a1与各内存芯片单元进行数据传输、通过高速广播信道a2与各数据缓冲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高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速度快,为了确保数据地准确传输,各高速广播信道均需要进行校准。而对该类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实质主要是对时间参数与电平参数这两类可调节参数的设置。其中,时间参数用来调节各个信号的延迟,使得信号到达接收端时的相关的信号之间满足某种时间上的约束;电平参数一般指参考电压,高于该参考电压的信号为逻辑“1”,低于该参考电压的信号为逻辑“0”。
现有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机制通常是将可调节的参数都由发送端来调节。例如,如图1所示的内存条中,作为发送端的控制缓冲器对同一类型的信号通常都采用同一个时间参数来调节延迟;此外,控制缓冲器配置有一个可通过参数调节的输出电平连接到所有接收端,即连接到各数据缓冲器与各内存芯片,使得各数据缓冲器与各内存芯片均采用控制缓冲器的输出电平作为自身的参考电压。这种机制的优点有两个:(一)可调节参数均集中在唯一的发送端,因而可调节参数的数量较少;(二)在高速广播信道还不可用时,配置发送端的参数较为容易,因为或者由发送端自行为自己配置,或由此高速广播信道外的器件,比如内存控制器,通过其他可用信道来配置。虽然现有该种只配置发送端的校准机制有其优点,相对也较为简单,但由于该种机制不考虑每个接收端各自的差异,而是使所有接收端共用一套参数,完全忽略各接收端之间的差异性,而一旦接收端之间的差异超过一定范围,往往就难以找到一套适合每一接收端的参数。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高速广播信道校准机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以实现对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用于基于高速广播信道进行通信的第一器件及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其至少包括步骤:1)第一器件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2)接收到第一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所述调整指令来调整各自的可调参数;3)所述第一器件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后,再以高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测试信息;4)接收到第二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各自调整后的可调参数来读取所述测试信息,并基于各自所读取的数据来确定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并通过反馈信道传输回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5)基于不同的调整指令来至少一次重复步骤1)至4)后,所述第一器件基于接收的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器件中的每一个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每一个各自的校准指令信号,并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所确定的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分别传输至相应各第二器件,以使相应各第二器件调整各自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实现对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2)使得各第二器件在正常工作时,各自能基于各自的可调参数的校准值来正确接收来自高速广播信道的指令,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所有第二器件均采用相同的参数来接收来自高速广播信道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内存条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中的第二器件包含的调节电路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S1-S5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2至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基于高速广播信道进行通信的第一器件及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各第二器件可以都是能独立存在的器件,也可以都是包含于其他器件中的非独立构件,还可以是其中一些为独立的器件,而另一些为某一器件中的构件等。优选地,所述第一器件为内存条中的控制缓冲器,第二器件为内存条中的内存芯片单元或数据缓冲器等。
以下将以校准第一器件A与第二器件1、2、……m之间的高速广播信道为例来详述本发明的方法。
在步骤S1中,第一器件A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
其中,第一告知信息包括任何一种能使第二器件确定后续来自第一器件的信息是以低速方式发出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告知信息采用展宽的指令。例如,若第一器件A与第二器件1、2、……m之间的高速广播信道包括信号线BCOM[3:0]共4根信号线时,所述第一告知信息可以为多个重复的数据“1001”后跟随一个数据“1101”,即第一器件A连续多个时钟周期在所述信号线BCOM[3:0]均传输数据“1001”后,再在随后的一个时钟周期在所述信号线BCOM[3:0]传输数据“1101”,由此第一器件A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了第一告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所示第一告知信息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能使各第二器件准确确定后续来自第一器件的信息是以低速方式发出的信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调整指令包括任何一种能用于指示第二器件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某一定值的信号。所述可调参数为用于确定输入信号的参数,优选地,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参数与电平参数等。例如,所述调整指令为指示第二器件1调整自身的时间参数至0.1微秒、电平参数至1.0v的信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低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是指基于低频率(例如,低于50MHz)的时钟信号来传输调整指令。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器件1、2、……m各自具有各自的反馈信道来传输各自的反馈信息给第一器件时,则由第二器件1、2、……m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器件各自基于该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当第二器件1、2、……m中的部分或全部都通过同一反馈信道来传输各自的反馈信息给第一器件时,则部分或全部都通过同一反馈信道来传输各自的反馈信息的各第二器件中的一个第二器件基于该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
例如,第二器件1、2、……m中的每一个输出反馈信号的输出端均相互连接形成了线与逻辑或线或逻辑,则第二器件1、2、……m各自的反馈信道为同一信道。
其中,由第二器件1、2、……m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器件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的确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其他能与第二器件1、2、……m通信的器件的选择来确定、基于第二器件1、2、……m各自的地址信息来确定、第一器件A通过广播的方式来确定等等。
例如,若第二器件1、2、……m均为通过内存条中的数据缓冲器,由于各数据缓冲器各自均具有与内存控制器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则当第一器件A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所述内存控制器再在与第二器件1连接的数据信号线DQ[0:7]上全部发送数据“1”,而在分别与第二器件2、……m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上全部发送数据“0”,由此可使第二器件1能基于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而第二器件2、……m则不再基于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由此实现了从第二器件1、2、……m确定第一器件1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
又例如,第一器件A以广播的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由此使第二器件1、2、……m各自基于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分别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则第一器件A实现了以广播的方式来确定所有第二器件都基于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
优选地,第一器件A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在第一预定延时之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
接着,在步骤S2中,接收到第一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所述调整指令来调整各自的可调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告知信息为多个重复的数据(例如,数据“1001”)后跟随一个其他数据(例如,数据“1101”),则优选地,第二器件只要识别出所接收的来自第一器件A的多个数据中有连续两个相同的数据(例如数据“1001”),就确定后续来自所述第一器件A的信息是以低速方式发出的信息。此种以重复方式发送多个相同数据,而只要第二器件能正确识别出其中的连续两个,就确定后续来自所述第一器件A的信息是以低速方式发出的信息的方式,能够确保第二器件能准确确定所述第一告知信息的含义,进而确保第二器件能正确接收后续所述第一器件A是以低速方式发出的信息。
具体地,第二器件1、2、……m各自内部均设有基于调整指令来进行时间参数及电平参数调节的调节电路。例如,如图3所示,该调节电路包括比较器1、比较器2、……比较器n、多个延迟线以及多个分别用于控制延迟线的时间延迟控制单元。当第二器件1接收到第一告知信息及调整指令后,第二器件1识别所接收的调整指令为调整指令1,则基于该调整指令1使得自身的调节电路调整自身的电平参数至参考电压1,同时基于该调整指令1来控制自身的时间延迟控制单元,使得时间延迟控制单元调节连接在比较器1输出端的延迟线的延迟至该调整指令1所对应的时间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二器件中设置基于调整指令来调节可调参数的电路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第二器件基于调整指令来调节可调参数的电路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接着,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器件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后,再以高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测试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器件在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后的第二延时后,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并在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后的第三延时后,再以高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测试信息。
其中,第二告知信息包括任何一种能使第二器件确定后续来自第一器件的信息是以高速方式发出的信息。例如,若第一器件A与第二器件1、2、……m之间的高速广播信道包括信号线BCOM[3:0]共4根信号线,且前述第一告知信息为多个重复的数据“1001”后跟随一个数据“1101”,则第二告知信息可为不同于第一告知信息的数据“1110”或“1100”等,即第一器件A在前述第二延时后,在信号线BCOM[3:0]以低速方式传输数据“1110”或“1100”,由此第一器件A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了第二告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所示第二告知信息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能使各第二器件确定后续来自第一器件的信息是以高速方式发出的信息,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除了第一告知信息以外的任何一种能以高速方式在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的信息。优选地,所述测试信息可以为单一数据或命令,也可以为包含多个数据或指令的测试信息集等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以高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测试信息是指基于高频率(例如大于800MHz)的时钟信号来传输测试信息。
接着,在步骤S4中,接收到第二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各自调整后的可调参数来读取所述测试信息,并基于各自所读取的数据来确定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并通过反馈信道传输回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其中,由已执行步骤S2操作的第二器件来执行本步骤的操作。
例如,已执行步骤S2操作的第二器件1基于调整后的参考电压1及相应延时线的延时来读取测试信息x1,并对所读取的数据采用预定的校验规则(如奇偶校验或循环冗余校验等)来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y1,随后将校验结果y1作为测试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道传输回第一器件A;接着再基于前述步骤S2调整后的参考电压1及延时线的延时来读取来自第一器件的测试信息x2,并对所读取的数据再次采用预定的校验规则来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y2,随后将该校验结果y2作为测试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再次传输回第一器件A、……最后再基于前述步骤S2调整后的参考电压1及延时线的延时来读取来自第一器件的最后一个测试信息xn,并对所读取的数据再次采用预定的校验规则来进行校验,获得校验结果yn,并将该校验结果yn作为测试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再次传输回第一器件A。优选地,在第二器件1没有输出测试反馈信息时,若第二器件1与第一器件A之间的反馈信道为第一电平(例如低电平)时,则当第二器件1获得的校验结果为正确时,第二器件1基于校验结果为正确来确定测试反馈信息为第一电平,并将该第一电平予以输出,由此,使得所述反馈信道仍保持第一电平;而当第二器件1获得的校验结果为错误时,第二器件1基于校验结果为错误来生成一个第二电平脉冲(例如高电平脉冲),并将该第二电平脉冲作为测试反馈信息予以输出,由此,使得所述反馈信道的电平由第一电平跳变为第二电平。
接着,在步骤S5中,基于不同的调整指令来至少一次重复步骤S1至S4后,所述第一器件基于接收的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器件中的每一个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每一个各自的校准指令信号,并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所确定的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分别传输至相应各第二器件,以使相应各第二器件调整各自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基于来自已执行步骤S4操作的各第二器件中的每一个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每一个各自的校准指令信号。
例如,所述第一器件A在通过反馈信道接收到来自已执行步骤S4操作的第二器件1基于调整指令1反馈回的测试反馈信息后,再基于调整指令2来执行步骤S1的操作,随后,已执行步骤S4操作的第二器件1执行步骤S2的操作,接着,所述第一器件A再执行步骤S3的操作,再接着,已执行步骤S4操作的第二器件1再次执行步骤S4的操作;……随后再分别基于调整指令3……n来重复步骤S1至S4;其中,第二器件1基于调整指令1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反馈信道的电平发生过跳变(例如第一电平转为第二电平),基于调整指令2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反馈信道的电平没有发生过跳变,……基于调整指令n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反馈信道的电平发生过跳变,则所述第一器件A根据第二器件1分别基于调整指令2、调整指令3、……调整指令k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反馈信道的电平均未发生过跳变,来确定可调参数的可用范围,并由该可用范围内确定一校准值后,再基于该校准值来生成校准指令信号,随后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所生成的校准指令信号传输给第二器件1,以使第二器件1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指令信号所对应的校准值。其中,所述第二器件1由该可用范围内确定一校准值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取该可用范围的中间值作为校准值等。
又例如,所述第一器件A在通过反馈信道接收到来自已执行步骤S4操作的第二器件1、2……m各自基于调整指令1反馈回的测试反馈信息后,再基于调整指令2来执行步骤S1的操作,随后,第二器件1、2……m分别执行步骤S2的操作,接着,所述第一器件A再执行步骤S3的操作,再接着,第二器件1、2……m分别执行步骤S4的操作;随后再分别基于调整指令3……n来重复步骤S1至S4;其中,第二器件1基于调整指令1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2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i(i<n)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自身的反馈信道的电平均未发生过跳变;第二器件2基于调整指令1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2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j(j<n)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自身的反馈信道的电平均未发生过跳变;……第二器件m基于调整指令1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2调整后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p(p<n)调整后的可调参数使自身的反馈信道的电平均未发生过跳变,则所述第一器件A根据基于调整指令1所指示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2所指示的可调参数、……基于调整指令i所指示的可调参数,来确定第二器件1的可调参数的可用范围,并由该可用范围内确定一第二器件1的可调参数的校准值后,再基于该校准值来生成校准指令信号;随后所述第一器件A再基于与确定第二器件1的校准指令信号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分别确定第二器件2……m中每一个的校准指令信号,接着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基于与前述步骤S1中所述的由第二器件1、2、……n中确定一个第二器件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的确定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由第二器件1、2、……n中选择一个第二器件,随后,第一器件A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该个被选择出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予以传输,以使该个被选择出的第二器件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接着,再基于与前述步骤S1中所述的由第二器件1、2、……n中确定一个第二器件来执行后续步骤S2的操作的确定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由第二器件1、2、……n中再次选择另一个第二器件,随后,第一器件A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该个再次被选择出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予以传输,以使该个再次被选择出的第二器件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如此重复多次,直至第二器件1、2、……n中的每一个均调整各自的可调参数至各自的校准值。优选地,第二器件1、2、……n各自通过各自的反馈信道反馈回的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中,包含各自的身份信息,例如,地址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器件基于一个第二器件反馈回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该个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的方式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基于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该个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以使该第二器件基于该校准指令信号使自身的可调参数调整至的校准值的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器件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再次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的第四延时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所确定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传输至相应的第二器件,以使相应第二器件调整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器件在使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器件分别调节各自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后,将继续重复前述步骤S1至S5,以便使再次被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器件分别调节自身的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后,如此重复多次,直至最后一个第二器件调节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通过第一告知信息来使第二器件能确定后续来自第一器件的信息为低速方式传输的信息,由此可实现在高速广播信道还未校准前能以低速方式将调整指令传输给第二器件,以确保第二器件能正确接收调整指令,以配合第一器件来完成对自身可调参数的校准,使得每一个第二器件在正常工作时,都能基于各自的校准值来正确接收来自高速广播信道的指令,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所有第二器件均采用相同的参数来接收来自高速广播信道的指令。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3)

1.一种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用于基于高速广播信道进行通信的第一器件及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至少包括步骤:
1)第一器件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调整指令;
2)接收到第一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所述调整指令来调整各自的可调参数;
3)所述第一器件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二告知信息后,再以高速方式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测试信息;
4)接收到第二告知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器件基于各自调整后的可调参数来读取所述测试信息,并基于各自所读取的数据来确定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并通过反馈信道传输回各自的测试反馈信息;
5)基于不同的调整指令来至少一次重复步骤1)至4)后,所述第一器件基于接收的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器件中的每一个的多个测试反馈信息来确定每一个各自的校准指令信号,并在通过高速广播信道传输第一告知信息后,再以低速方式通过所述高速广播信道将所确定的各第二器件的校准指令信号分别传输至相应各第二器件,以使相应各第二器件调整各自自身的可调参数至校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各第二器件的反馈信道为同一信道时,所述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还包括步骤:
从各第二器件中选择一者,以便基于所选择出的第二器件来进行步骤1)至步骤5)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包括内存条中的控制缓冲器,所述第二器件包括内存条中的内存芯片及数据缓冲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CN201110383787.0A 2011-11-28 2011-11-28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Active CN103138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3787.0A CN103138875B (zh) 2011-11-28 2011-11-28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3787.0A CN103138875B (zh) 2011-11-28 2011-11-28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8875A true CN103138875A (zh) 2013-06-05
CN103138875B CN103138875B (zh) 2015-06-10

Family

ID=4849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3787.0A Active CN103138875B (zh) 2011-11-28 2011-11-28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88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3729A2 (en) * 1999-04-07 2000-10-11 Sony Corporation Memory and data processing unit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WO2006065566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Sandisk Corporation Scratch pad block
CN101401055A (zh) * 2006-02-15 2009-04-01 菲博比特有限公司 分布式同步和定时系统
CN101986580A (zh) * 2009-07-29 2011-03-16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及补偿接收机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3729A2 (en) * 1999-04-07 2000-10-11 Sony Corporation Memory and data processing unit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WO2006065566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Sandisk Corporation Scratch pad block
CN101401055A (zh) * 2006-02-15 2009-04-01 菲博比特有限公司 分布式同步和定时系统
CN101872209A (zh) * 2006-02-15 2010-10-27 克罗诺洛吉克有限公司 分布式同步和定时系统
CN101986580A (zh) * 2009-07-29 2011-03-16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及补偿接收机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8875B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0114A (zh) 确定设备的逻辑状态
CN105045742B (zh) 级联通信方法以及级联系统
CN107508930A (zh) Id分配方法及系统
EP3039559A1 (en) Configurable clock tree
CN104317762A (zh) 一种fpga自适应控制rs485芯片收发方向的方法
CN105260260A (zh) 具有数据校验功能的spi数据传输设备及数据校验方法
CN106411443A (zh) 报文传输的方法、车载网络系统及车辆
US20040034485A1 (en) Bus line current calibration
US20200110682A1 (en) Micro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a transmission signal
CN103369662A (zh) 适配器、基带处理单元和基站系统
CN103106142A (zh) 需要分配地址的器件、器件系统及地址分配方法
KR100766031B1 (ko) 동작 코드에 따라 동적으로 조절될 수 있는 데이터 필드를갖는 투와이어 인터페이스
CN10770808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EP3106995B1 (e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data rate changes
CN104243246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FlexRay总线测试与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3186488A (zh) 用于内存系统的电压与时序校准方法
CN103138875B (zh) 高速广播信道的校准方法
CN102768351B (zh) 一种电表前装功能检测的方法、系统及智能工装设备
KR102522006B1 (ko) 입/출력단 특성 조정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장치
CN103441791A (zh) 一种星载数据传输发射装置及其输入信号的选择方法
CN102411550A (zh) 一种基于i2c总线控制器件的装置与方法
CN113285579B (zh) 多通道信号的同步方法、电源模块、电子设备及电源设备
CN103777666A (zh) 主从式avs
CN112073133B (zh) 一种LoRa网关、信道探测系统和方法
CN104252432A (zh) 电子系统以及数据回报率设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A6, No. 900 Yisha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3

Patentee after: Lanq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6A, 4th floor, 32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3

Patentee before: Acrospeed,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