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6855A -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6855A
CN103136855A CN2011103946702A CN201110394670A CN103136855A CN 103136855 A CN103136855 A CN 103136855A CN 2011103946702 A CN2011103946702 A CN 2011103946702A CN 201110394670 A CN201110394670 A CN 201110394670A CN 103136855 A CN103136855 A CN 103136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nternet
things
main body
accep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4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风军
肖波
李春欢
马天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946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6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6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6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所述IC卡受理终端包括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IC卡接口设备,其中所述IC卡接口设备被配置用于接收IC卡插入、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并且生成IC卡交易报文;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被构造为与所述IC卡接口设备通信连接并且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物联网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传输所述IC卡交易报文以及从发卡行远程服务器接收IC卡交易数据。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大大增加IC卡受理终端的数量,从而为IC卡用户提供更多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IC卡支付,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一般而言,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控制任何需要监测、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M2M是物联网四大支撑技术之一,其全称为"Machine to Machine",即“机器对机器”;主要是指通过“无线网络”传递信息以及后端的服务器网络来实现机器对机器的实时数据交换,也就是机器互联、互通。目前,M2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水利、公安、金融等领域,并且随着通信设备、管理软件等相关技术的深化,M2M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简单的说,M2M就是将数据从一个终端传送到另一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但从广义上M2M可代表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之间的连接与通信,它可以涵盖所有实现在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M2M技术强调的是在商业活动中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变革既有商务模式或创造出新商务模式,是机器设备间的自动通讯。目前,人们提到M2M的时候,更多的是指非IT机器(例如手机、计算机等)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或IT系统的通信。M2M不是简单的数据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它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没有实时发出信号,机器也会根据既定程序主动进行通信,并根据所得到的数据智能化地做出选择,对相关设备发出正确的指令。可以说,智能化、交互式成为了M2M有别于其它应用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下的机器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思想”和“智慧”。在当今世界上,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的数量的4倍,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综上所述,由于在物联网环境下每一台设备/机器都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因此可以考虑在这些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或机器上开发IC卡受理功能,使得物联网下的物体可以受理IC卡交易,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新型IC卡受理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由此大大增加IC卡受理终端的数量,从而为IC卡用户提供更多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所述IC卡受理终端包括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IC卡接口设备,其中所述IC卡接口设备被配置用于接收IC卡插入、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并且生成IC卡交易报文;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被构造为与所述IC卡接口设备通信连接并且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物联网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传输所述IC卡交易报文以及从发卡行远程服务器接收IC卡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IC卡接口设备与IC卡交互可以包括对所述IC卡进行身份验证和从所述IC卡读取相关的IC卡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还可以被配置用于根据用户需要下载交易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为内置M2M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基于运营商无线网络。所述运营商无线网络可以是GSM、GPRS、3G、3G-LTE、4G、4G-LTE或者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以存储密钥、交易数据及其他交易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以供用户浏览所述交易信息以及监控交易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输入设备以供用户输入数据、设置选项或确认交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可以是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转账或账户余额查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是车载终端。
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使得物联网下的设备可以受理IC卡交易,因此对于卡组织而言,IC卡支付渠道得以更广泛地拓展,这将大大提高IC卡应用的便利性,从而潜在地增加IC卡交易笔数,有利于推动IC卡业务发展。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根据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说明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被示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的示意性图示。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接入物联网的车载终端的IC卡受理终端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能够受理IC卡交易的车载终端进行IC卡支付的系统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各结构只是示意性说明,用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最佳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100的示意性图示,其中图1上部由标号10指示的部分为已有的能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主体。所述IC卡受理终端100包括设备主体10以及设置在该主体上的IC卡接收设备101。IC卡接收设备101可以被构造为标准IC卡槽的形式,其可以被布置在设备主体10的恰当位置上,从而用户可以在使用中将所持有的IC卡插入该IC卡接口设备。同时,在所述IC卡接口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微处理器,使得所述IC卡接口设备101还可以被配置用于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并且生成IC卡交易报文。举例来说,所述交互可以包括由所述IC卡接口设备对所述IC卡进行身份验证以及从所述IC卡读取相关的IC卡交易数据。
在实践中,当用户将卡片插入IC卡接口设备101时,其决定哪些应用被卡和终端100共同支持,并通过设备主体10中的显示设备103向用户显示这些应用以供用户选择。应注意的是,设备主体10不必须包括显示设备103(这将在下文中说明)。如果该设备主体不具备显示设备,也即无法所述应用列表无法被显示,则可以根据IC卡中各应用的优先权指示符自动选择优先权最高的应用执行。在选择应用之后,IC卡接口设备101可以从卡片中读取该应用的数据,由这些数据得知卡片具备的功能以及支持这些功能所需的应用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以及终端能力来决定交易要执行的处理功能。此后,IC卡接口设备101还可以对卡片进行脱机动态数据认证以防止卡片数据被非法修改并且验证卡片本身的真伪。进一步地,IC卡接口设备101还可以检查应用生效期、应用失效期、应用版本号以及其他发卡行定义的限制条件并且进行持卡人验证,由此决定如何继续交易。同时,IC卡本身也可以根据常规执行卡片行为分析,决定是否返回终端所要求的应用密文。在自行检查通过之后,卡片使用应用数据及卡上的加密DES密钥生成相应的应用密文并将其返回给IC卡接口设备101。如果最终决定交易需要进行联机授权,则将由IC卡接口设备101生成需要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发送的联机授权报文。总的来说,所述IC卡接口设备不仅仅是普通的IC卡卡槽,其可以被配置用于完成IC卡交易中所有无须联机处理的业务。
设备主体10为能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就物联网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因此,对于设备主体10而言,其至少具有通信模块以用于与联网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如在图1中由102所指示的那样。所述通信模块102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单向接收、单向发送或者双向收发的,而在IC卡受理的应用中其优选地为能够实现双向收发。常规地,该通信模块102可以使得设备主体1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与其他设备通信。在物联网的概念中,这种通信连接通常是基于无线网络,其类型可以是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等。在实践中,所述设备主体10的通信模块102可以是在制造过程中就嵌入该设备主体本身的。或者,设备主体10本身并不具备M2M通信和联网能力,可以通过后期在其中加入通信模块102而使其能够接入物联网。
除接入物联网一般所需要具备的功能以外,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主体10的通信模块102还被构造为能够与IC卡接口设备101通信连接,也即能够接收来自IC卡接口设备101的数据,如上述联机授权报文并且向其传送数据,例如授权响应报文。所述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的通信连接,也即在IC卡接口设备101与通信模块102之间设置有并行的或者串行的通信接口。或者,可以通过设备主体10中的中央处理器来控制IC卡接口设备101与通信模块102之间的数据传递。另一方面,所述通信模块还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物联网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传输所述IC卡交易报文以及从发卡行远程服务器接收IC卡交易数据。所述物联网可以是基于运营商无线网络,所述运营商无线网络可以例如是GSM、GPRS、WCDMA、CDMA2000、4G、4G-LTE或者WiFi网络,这里应注意的是本文所说的网络连接可以基于任何正在开发或者以后将开发的通信技术。
在实践中,通信模块102根据相应的物联网通信协议将来自IC卡接口设备101的IC卡交易报文与目的地地址封装在一起发送至运营商网络中的中转节点。通过相同物联网平台中的各个中转节点,IC卡交易报文最终可以被发卡行服务器接收,而发卡行服务器将根据相应的IC卡交易规范对所受到的数据做出响应并且该响应可以经由相同的反向通路被通信模块102接收。同样地,通信模块102根据物联网通信协议对所收到的含有IC卡交易数据的通信数据包进行解除封装处理,并且将最终的IC卡交易数据传送至IC卡接口设备。应注意的是,所述发卡行服务器本身可以与所述设备主体10共同接入相同的物联网,也可以是非物联网设备。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02还可以被配置用户需要下载交易信息。例如,在通过IC卡受理终端100向用户提供在线购物功能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02经由运营商无线网络下载商品信息供用户进行浏览和选择。
如图1所示,设备主体10还包括显示设备103,但如上所述这不是必需的。显示设备103可以被用于供用户浏览交易信息以及监控整个交易过程。该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从而用户可以直接在其上进行交易选择和确认。设备主体10还可以单独包括键盘以供用户输入数据、设置选项或确认交易数据。所述键盘可以是密码键盘,从而可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另外,设备主体10还可以包括额外的存储设备以与IC卡交易相关的密钥、交易数据及其他交易参数,以符合标准的POS终端的要求。
如图1所示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100相当于一个“POS终端”,其可以完成标准的POS终端的所有支付功能。另外,还可以通过该终端向用户提供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转账或帐户余额查询等更加丰富的功能。物联网下的设备或机器均可以按照类似的方式受理IC卡,从而成为新型的IC卡受理终端,大大增加IC卡受理渠道的规模。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接入物联网的车载终端200的IC卡受理终端的示意性图示。如图2所示,在车载终端200中内置有M2M卡202,也即M2M无线上网模块。该M2M卡为根据图1所描述的物联网通信模块102的一种实现方式。一般而言,M2M卡可以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IC卡,它的主要功能有两点:一是可以联入运营商无线网络,与运营商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二是数据采集,该M2M卡可以实时采集指定数据。M2M平台是为M2M卡专门开发的数据平台,可以在该平台上收集M2M卡片采集的数据,应用提供商利用这些数据即可为用户提供物联网相关服务。对于车载终端200而言,可以通过M2M卡202经由运营商提供的GPRS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上网功能,并且还可以获得导航、定位、实时路况通报等物联网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车载终端200上设置有IC卡接收设备201,其可以接收标准IC卡的插入,其构造与根据图1所描述的IC卡接收设备101一样。同时,与根据图1所描述的IC卡接收设备101一样,IC卡接口设备201可以被配置用于完成IC卡交易中所有无须联机处理的业务。增加了IC卡接口设备201的车载终端200就相当于一个IC卡受理终端。另外,可以在车载终端200内设置用于在线购物的客户端程序,驾驶员可以通过该客户端软件在线浏览商品信息、购物、生成点单,然后按照提示信息将IC卡插入车载终端200上的IC卡接入设备201,通过IC卡接入设备201与IC卡进行交互、身份验证、读取相关的IC卡交易数据、组装IC卡交易报文,进而通过车载终端内置的M2M无线上网模块,即M2M卡202与运营商GPRS网络通信,将交易报文传输至银行远程服务器,最终完成IC卡交易。
对于驾驶员来说,其不再需要开车寻找银行柜台,在车内即可办理多种非现金类支付业务,例如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转账、帐户余额查询、信用卡还款等。对于汽车厂商来说,金融服务可以为其汽车产品带来增值服务,有利于其品牌提升、增强用户粘性。
 图3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能够受理IC卡交易的车载终端进行IC卡支付的系统级示意图。图3所示的IC卡交易过程基于中国银联的交易系统并且遵守银联的交易规范。从图3中可以看到,在中国银联的交易系统中设置有银联多渠道平台,其基于M2M平台,也即其本身是可以接入物联网的设备,从而能够接收来自基于车载终端的IC卡交易报文。相反地,发卡行系统本身并不基于M2M平台,也即其本身不属于物联网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银联多渠道平台充当中转节点将IC卡交易报文传送至银联转接清算系统,再有银联转接清算系统将数据传送至相应的发卡行系统。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其均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中。

Claims (11)

1.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受理终端包括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IC卡接口设备,其中
所述IC卡接口设备被配置用于接收IC卡插入、与所述IC卡进行交互并且生成IC卡交易报文;
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被构造为与所述IC卡接口设备通信连接并且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物联网向发卡行远程服务器传输所述IC卡交易报文以及从发卡行远程服务器接收IC卡交易数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所述IC卡接口设备与IC卡交互包括对所述IC卡进行身份验证以及从所述IC卡读取相关的IC卡交易数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还被配置用于根据用户需要下载交易信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中的物联网通信模块为内置M2M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物联网基于运营商无线网络。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运营商无线网络为GSM、GPRS、WCDMA、CDMA2000、4G、4G-LTE或者WiFi网络。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存储设备以存储密钥、交易数据及其他交易参数。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以供用户浏览所述交易信息以及监控交易过程。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输入设备以供用户输入数据、设置选项或确认交易数据。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交易为在线购物、公共事业缴费、转账或账户余额查询。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受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以接入物联网的主体是车载终端。
CN2011103946702A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Pending CN103136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46702A CN103136855A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46702A CN103136855A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6855A true CN103136855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9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46702A Pending CN103136855A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68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875A (zh) * 2014-08-22 2014-12-03 齐亚斌 一种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6603239A (zh) * 2016-11-11 2017-04-2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可视卡的主账户余额查询方法及蓝牙可视卡
US11195154B2 (en) 2014-03-27 2021-12-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nter-device authoris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635A (zh) * 2003-04-29 2004-07-21 叶丰平 采用指纹智能终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及智能手机
CN1521697A (zh) * 2003-02-10 2004-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收费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697A (zh) * 2003-02-10 2004-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收费终端
CN1514635A (zh) * 2003-04-29 2004-07-21 叶丰平 采用指纹智能终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方法及智能手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5154B2 (en) 2014-03-27 2021-12-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nter-device authorisation
CN104182875A (zh) * 2014-08-22 2014-12-03 齐亚斌 一种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6603239A (zh) * 2016-11-11 2017-04-2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可视卡的主账户余额查询方法及蓝牙可视卡
CN106603239B (zh) * 2016-11-11 2018-06-2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可视卡的主账户余额查询方法及蓝牙可视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4140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ctivation and authorization
KR101857073B1 (ko) 스케쥴링 방식으로 모바일 결제를 수행 및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카드사 서버 및 애플리케이션
TWI429213B (zh) 用於nfc服務之行動整合散佈與交易系統與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CN203982449U (zh) 一种智能自动售货机的售货系统
KR100885516B1 (ko) 통신망으로 거래를 용이하게 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100977A1 (en) Vending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9074571B (zh) 基于近场通信nfc的交易方法和设备
US201301244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a transaction at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terminal using a mobile device
CN104933568B (zh) 一种支付鉴权方法及装置
KR20140017297A (ko) 금융 거래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7089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orizing a transaction
CN105659268A (zh) 用于安全车载支付交易的机制
CN105981038A (zh) 用于识别远程计算系统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KR20110006736A (ko) 휴대 단말을 이용한 오프라인 결제방법, 프로그램, 결제를 위한 근거리 무선통신 기기
WO2008110869A2 (en) Obtaining and using primary access numbers utilizing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4915829A (zh) 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1272546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鉴权、计费系统及方法
CN106251134A (zh) 反向nfc支付用户装置及终端、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23524538A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nfc通信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09058009A1 (en) Electronic payments us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0444657C (zh) 用于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银行服务的系统
CN10313685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ic卡受理终端
CN103186952A (zh) 智能停车场的支付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86885A (zh) 一种移动支付消费系统和缴费充值方法
CN106845997B (zh) 带隐藏信道的双随机码可见光与条码双认证离线支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