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443B -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25443B CN103125443B CN201310070743.1A CN201310070743A CN103125443B CN 103125443 B CN103125443 B CN 103125443B CN 201310070743 A CN201310070743 A CN 201310070743A CN 103125443 B CN103125443 B CN 1031254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iant panda
- female
- male
- natural mating
- pea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以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刻为基础准确地检测出了雌性大熊猫LH峰值及其出现时刻,然后依据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雌雄大熊猫是否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等条件,将正常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安排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16~30小时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将延迟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安排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30~36小时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之后再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首次自然交配的时间段由过去的48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小时,最终使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从过去的21.05%提高到46.15%,成功率翻了一倍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圈养动物适时自然交配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熊猫自然交配比例偏低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熊猫成功繁殖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自1936年至1989年间,在国、内外41个动物园、研究机构及自然保护区内累计圈养的大熊猫数量超过240只,但其中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个体却较少;胡锦矗.1990.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p316,统计出这一时期共有8只雄性大熊猫具备自然交配能力,仅占圈养雄性大熊猫总数的7%。
冯文和、张安居等.1997.不同配种方式对大熊猫产仔效果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43-47,对1980~1993年圈养大熊猫155次不同繁殖方式的繁殖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自然交配的个体数合计为57只次,仅占配种个体的36.8%(57/177)。
近年来,由于加强大熊猫种群质量建设,适当限制了部分自然交配能力较强雄性个体的使用,并严格按照种群遗传管理原则制定雌雄个体配对计划,进一步增加了自然交配成功的难度,大熊猫目前自然交配的比例依然偏低。
关于圈养雄性大熊猫缺乏自然交配能力原因,目前尚未系统、完整的研究结论,初步认为与提前断奶、亚成年阶段缺乏学习机会、营养不合理以及运动量不足、发情雌雄个体缺乏充分自由的信息交流、受伤经历的负面影响、大熊猫配种时机等因素有关。
尽管目前的公开报道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大熊猫配种时机也是影响成功自然交配的重要因素,但还是有少量有关于大熊猫适时配种方面的报道。
黄炎.2006.雌性大熊猫发情期雌酮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位论文,通过对2004~2005年度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26只次大熊猫尿液雌酮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且分析了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发生时间与成功产仔的关系,提出雌性大熊猫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是尿液雌酮含量达到峰值的当天。
喻述容等.2003.繁殖期雌性大熊猫尿中激素变化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003.34(5).-452-456),对大熊猫适时配种时间又提出了不同于黄炎的看法,在对39只大熊猫发情期尿液雌酮以及配种时机与产仔结果进行分析后提出,在尿液雌酮峰值下降12h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人工授精或两者交替配种,受孕率达100%;峰值下降12—24h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人工授精或两者交替配种,受孕率达83.3%;峰值下降24h后进行首次配种,受孕率为0。
尽管后两篇报道的案例较多,并且通过自然交配以及人工授精时机与产仔成功的关系提出了适时配种时间,但是两篇报道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两位作者均未将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分开。由于自然交配并不需要麻醉,对排卵的影响较小,而人工授精则需要在麻醉下进行,若人工授精时机不当,将对排卵的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将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两种不同的配种方式混合统计所提出的适时配种时机不能真实反映合理时机,也缺乏后续应用以及成功率的报道以资证明。
目前技术的主要问题:在提高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的技术方面,目前尚无成熟技术,影响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的原因尚不明确,关于大熊猫适时自然交配的时机方面看法不一,也没有足够的自然交配成功率数据来佐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在种群遗传管理原则指导下如何提高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的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春季繁育期间,依照专利申请号201210191762.5所述,按时间要求对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样收集,然后对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间,绘制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值和孕酮值的变化曲线图;
(2)以出现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的时刻为时间起点0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0小时到48小时内全部尿样的LH值;将雌性大熊猫排尿时间作为横坐标,将LH值作为纵坐标,在雌性大熊猫雌二醇值和孕酮值的变化曲线图上标出排尿时间及其对应的LH值所确定的坐标点,将坐标点依次连接起来,绘制出LH值变化曲线图,找出LH峰值及其出现时间;所述LH峰值为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的最大LH值;所述LH为促黄体生成激素的简称,是促性腺激素的一种,它作用于成熟的卵胞,能引起排卵并生成黄体;
(3)依据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雌雄大熊猫是否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等条件共同确定首次自然交配时机;所述雌性大熊猫发情高峰行为是指雌性大熊猫出现翘尾、待配姿势、压尾反射、后退接近雄兽等现象,特别是待配姿势;所述雄性大熊猫发情高峰行为是指雄性大熊猫试图接近雌性大熊猫、对雌性大熊猫咩叫等行为。
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此时可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正常排卵个体;因此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16~30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放对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未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此时可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延迟排卵个体;因此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的30~36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所述的任何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在雌雄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完成后,若发生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则相应地对雌雄大熊猫增加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
所述的任何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自然交配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雄性大熊猫放入相邻雌性大熊猫的兽舍;
(2)当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3)若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大熊猫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机会。
所述的任何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LH值采用犬促黄体生成激素试剂盒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以出现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的时刻为时间起点0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0小时到48小时内的全部尿样LH值;作出LH变化曲线,以LH的最大值作为LH峰值,以出现LH峰值的尿样排泄时间作为大熊猫LH峰值时刻,计算出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采用SPSS统计软件及描述性数据频率分析方法分析了40只次大熊猫发情期尿LH峰值与雌二醇真实峰值的间隔时间(h),结果见下表1:
表1.大熊猫发情期尿LH峰值与雌二醇真实峰值间隔时间(h)
注:N为样本数;a表示存在多个众数,只显示最小值。
从表1可以看到,大熊猫LH峰值与雌二醇真实峰值间隔时间变异范围较大,从最小的0小时到最大的30.22小时,平均为13.67小时,其中大多数(60%)的个体在11.9小时到15.72小时即在约12~16小时之间。
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激素峰值时刻间隔时间在不同个体间差异很大,在0~30.22小时之间,而LH峰值时刻到排卵的时间间隔通常是确定的。研究过程还首次发现,相对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有部分大熊猫个体存在延迟排卵现象。
排卵延迟理论上讲动物的发情高峰行为应随之相应延迟,为了证明排卵延迟是否会导致发情高峰行为延迟,对此做了进一步进行分析。由于大熊猫通常只有在发情行为高峰时才接受本交、即自然交配,因此可将首次自然交配的时间作为发情行为高峰的标志,比较延迟排卵个体是否会导致首次本交时间的延迟。以雌激素峰值时刻为零小时,并计算出LH峰值时间到雌激素峰值时间间隔,同时计算出发生自然交配的个体首次本交的时间,以LH到雌激素峰值间隔时间小于16小时个体为对照,比较LH到雌激素峰值间隔时间在16小时以上个体其本交时间是否会延迟,结果见表2:
表2.延迟排卵对首次本交时间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到,延迟排卵组其本交时间也相应晚于对照组,由于大熊猫只有在发情行为高峰时才接受自然交配,因此上述数据证明延迟排卵个体其发情高峰行为相应延迟,自然交配时间从正常情况下的22.17小时延迟到距雌激素真实峰值后29.07小时,接近30小时。由于延迟排卵个体其本交时间相应延迟,因此对于延迟排卵个体应该实施延迟配种。
为了进一步确定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发生的时间范围,以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为0小时,统计2005~2011年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首次配种方式为自然交配的个体,计算首次自然交配发生时刻距离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发生时间进行频数分布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80%个体首次本交时间分布范围,结果见表3:
表3.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发生时间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到,若以雌激素峰值时刻为0小时,80%的个体首次自然交配时间集中发生在16.10~29.92小时之间,而60%的个体集中在21~25小时之间,最晚的可达36小时。因此,正常情况下大熊猫适时自然交配时间一般应该为16~30小时。另外,对于部分雌性大熊猫存在延迟排卵现象,由于延迟排卵个体自然交配发生在大约30小时以后,因此对延迟排卵个体应实施延迟自然交配,由于大熊猫最晚首次自然交配时间为35.37小时,大约为36小时,因此最晚的自然交配时间可延迟到36小时为止。
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确定为正常排卵,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16~30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未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确定为延迟排卵,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的30~36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该结果不同于黄炎提出的雌性大熊猫交配的最佳时间是尿液雌酮含量达到峰值的当天,也不同于喻述容提出的0~24小时。
从2010年起,由于严格限制了部分自然交配能力强后代过多雄性个体的使用,并严格按照种群遗传管理原则实施大熊猫繁殖配对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大熊猫自然交配的难度,从2011年起,对部分大熊猫采用本发明的适时自然交配方案进行自然交配。在严格按照种群遗传管理原则实施大熊猫繁殖配对计划的前提下,比较2010年度采用原技术(以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为0小时,首次自然交配时间在此之后的0~48小时)与2011年度对13只个体采用本发明技术,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技术与原技术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到,采用本发明技术后,在严格按照种群遗传管理原则实施大熊猫繁殖配对计划的前提下,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从过去的21.05%提高到46.15%,成功率翻了一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熊猫自然交配的成功率除受到通常的信息交流、断奶时间、亚成年学习机会、营养与运动等方面因素限制以外,是否严格执行种群遗传管理繁殖配对计划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若仅仅追求种群数量增长,不按照配对计划执行,让自然交配能力比较强的雄性个体更多参与繁殖会直接提高自然交配成功率,但是会导致种群质量的下降,这也是2010年度以前整个大熊猫圈养种群繁殖中比较突出存在的问题。在2010年以后,开始严格执行大熊猫繁殖配对计划,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有所下降,但是采用本发明技术在严格执行种群繁殖配对计划的前提先可有效提高自然交配成功率。
由于本发明以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刻为基础准确地检测出了雌性大熊猫LH峰值及其出现时刻,然后依据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雌雄大熊猫是否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等条件,将正常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安排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16~30小时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将延迟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安排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30~36小时内进行首次自然交配,之后再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首次自然交配的时间段由过去的48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小时,最终使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从过去的21.05%提高到46.15%,成功率翻了一倍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典型正常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的雌二醇值、孕酮值和LH值的变化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典型延迟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的雌二醇值、孕酮值和LH值的变化曲线图。
图中标识:1-雌性大熊猫雌二醇值的变化曲线,2-雌性大熊猫孕酮值的变化曲线,3-雌性大熊猫LH值的变化曲线,A-雌二醇真实峰值坐标点,B-LH峰值坐标点,Ec ng/mg Cr表示为肌酐校正后的雌二醇浓度值,Pg ng/mg Cr表示为肌酐校正后的孕酮浓度值,LH mIU/mg Cr表示为肌酐校正后的LH浓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首先依照专利申请号201210191762.5所述,在春季繁育期间,按时间要求对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样收集,对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如图1所示,绘制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值和孕酮值的变化曲线图,得到雌二醇真实峰值坐标点A。然后以坐标点A的时刻为时间起点0小时,使用上海拜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犬促黄体生成激素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0小时到48小时内全部尿样的LH值;将雌性大熊猫排尿时间作为横坐标,将LH值作为纵坐标,在图1上标出排尿时间及其对应的LH值所确定的坐标点,将坐标点依次连接起来,绘制出LH值变化曲线图,找出LH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得到LH峰值坐标点B。再后,计算出坐标点A与坐标点B的时间间隔为9.92小时,小于16小时,可初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正常排卵个体;再根据坐标点A后的30小时内雌性大熊猫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进一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正常排卵个体。最后,对于正常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在坐标点A后的16小时~30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放对进行首次自然交配。雌雄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完成后,若发生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则相应地对雌雄大熊猫增加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直至双方失去兴趣为止。
首次自然交配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待繁殖雌性大熊猫与雄性大熊猫挪入相邻兽舍,让两者可见,每日为雌、雄大熊猫提供充分的气味、声音信息交流机会,包括彼此交换未经冲洗的兽舍,交换彼此兽舍内物品,将彼此尿液喷射到对方兽舍等措施;
b.一旦监测到雌性大熊猫雌二醇从峰值开始下降,同时孕酮值呈现上升趋势和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c.若雌雄个体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动物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个体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个体自然交配机会。
其它次自然交配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d.将雄性大熊猫放入相邻雌性大熊猫的兽舍;
e.当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f.若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大熊猫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机会。
实施例二:
本发明首先依照专利申请号201210191762.5所述,在春季繁育期间,按时间要求对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样收集,对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如图2所示,绘制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值和孕酮值的变化曲线图,得到雌二醇真实峰值坐标点A。然后以坐标点A的时刻为时间起点0小时,使用上海拜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犬促黄体生成激素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0小时到48小时内全部尿样的LH值;将雌性大熊猫排尿时间作为横坐标,将LH值作为纵坐标,在图2上标出排尿时间及其对应的LH值所确定的坐标点,将坐标点依次连接起来,绘制出LH值变化曲线图,找出LH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得到LH峰值坐标点B。再后,计算出坐标点A与坐标点B的时间间隔为23.17小时,大于16小时,可初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延迟排卵个体;再根据坐标点A后的30小时内雌性大熊猫未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进一步确定雌性大熊猫为延迟排卵个体。最后,对于延迟排卵雌性大熊猫个体,在坐标点A后的30~36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雌雄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完成后,若发生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则相应地对雌雄大熊猫增加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直至双方失去兴趣为止。
首次自然交配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待繁殖雌性大熊猫与雄性大熊猫挪入相邻兽舍,让两者可见,每日为雌、雄大熊猫提供充分的气味、声音信息交流机会,包括彼此交换未经冲洗的兽舍,交换彼此兽舍内物品,将彼此尿液喷射到对方兽舍等措施;
b.一旦监测到雌性大熊猫雌二醇从峰值开始下降,同时孕酮值呈现上升趋势和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c.若雌雄个体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动物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个体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个体自然交配机会。
其它次自然交配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d.将雄性大熊猫放入相邻雌性大熊猫的兽舍;
e.当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f.若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大熊猫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机会。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例,本发明的LH峰值及其出现时间不一定通过直观的变化曲线图找出,可以只通过比较所有检测出的LH值大小得到。
Claims (8)
1.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春季繁育期间,按时间要求对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样收集,然后对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出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及其出现时间;
(2)以出现雌性大熊猫雌二醇真实峰值的时刻为时间起点0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0小时到48小时内全部尿样的LH值,找出LH峰值及其出现时间;
(3)依据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或大于16小时、雌雄大熊猫是否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共同确定首次自然交配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确定雌性大熊猫为正常排卵个体,因此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之后的16~30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雌性大熊猫LH峰值时刻与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16小时,且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30小时以内雌性大熊猫未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可确定雌性大熊猫为延迟排卵个体,因此在雌二醇真实峰值时刻后的30~36小时内、且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对雌雄大熊猫进行首次自然交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雌雄大熊猫首次自然交配完成后,若发生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则相应地对雌雄大熊猫增加进行一次或多次自然交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自然交配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雄性大熊猫放入相邻雌性大熊猫的兽舍;
(2)当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3)若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大熊猫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机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自然交配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雄性大熊猫放入相邻雌性大熊猫的兽舍;
(2)当雌雄大熊猫同时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将雌雄大熊猫放到同一兽舍;
(3)若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即刻将雌雄个体分开;若自然交配不成功,出现打斗行为,立刻将雌雄大熊猫分开,同时继续给雌雄大熊猫自然交配机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特征在于:LH值采用犬促黄体生成激素试剂盒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其特征在于:LH值采用犬促黄体生成激素试剂盒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0743.1A CN10312544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0743.1A CN10312544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5443A CN103125443A (zh) | 2013-06-05 |
CN103125443B true CN103125443B (zh) | 2014-05-07 |
Family
ID=4848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07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5443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254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9441B (zh) * | 2015-01-19 | 2016-02-03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大熊猫尿液促黄体素的酶联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CN107148948B (zh) * | 2017-07-14 | 2020-10-23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一种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饲养方法 |
CN108401916B (zh) * | 2018-05-07 | 2024-06-14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一种大熊猫圈舍 |
CN111084118B (zh) * | 2019-12-31 | 2020-11-10 | 中国农业大学 | 预测母猪发情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666881B (zh) * | 2020-06-08 | 2023-04-28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一种大熊猫踱步、吃竹子、发情行为跟踪分析方法 |
CN111781096A (zh) * | 2020-07-10 | 2020-10-16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一种大熊猫尿液激素的校正方法 |
CN113142128B (zh) * | 2021-02-05 | 2021-10-15 | 中山大学 | 一种大熊猫异地野化放归的方法 |
CN115561444B (zh) * | 2022-11-30 | 2023-03-14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一种早期预测大熊猫雌酮峰值出现时间的方法 |
-
2013
- 2013-03-06 CN CN201310070743.1A patent/CN1031254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5443A (zh)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5443B (zh) | 大熊猫适时放对自然交配方法 | |
Kelly et al. | Enhanced efficiency in the production of offspring from 4-to 8-week-old lambs | |
CN104686800B (zh) | 一种降低母猪应激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Waterman et al. | Early weaning in Northern Great Plains beef cattle production systems: I. Performance and reproductive response in range beef cows | |
Heins et al. | Jersey× Holstein crossbreds compared with pure Holsteins for body weight, body condition score, fertility, and survival during the first three lactations | |
Muller et al. | Non-genetic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ty traits in South African Holstein cows | |
CN104904652A (zh) | 一种提高母猪受孕率的方法 | |
López-Gatius | Feeling the ovaries prior to insemination.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fertility of the dairy cow | |
CN102743239B (zh) | 大熊猫适时人工授精时机的判断方法 | |
Pessoa et al. | Resynchronization improves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suckled Bos taurus beef cows subjected to spring-summer or autumn-winter breeding season in South Brazil | |
Modi et al. | Trace minerals profile of blood serum and estrual mucus in repeat breeder Kankrej cows | |
CN107736299B (zh) | 一种提高母猪受孕率的查情、配种方法 | |
CN104813983B (zh) | 一种母兔光照调节发情自然本交的配种繁殖方法 | |
Ducro-Steverink et al. | Reproduction results and offspring performance after non-surgical embryo transfer in pigs | |
Merks et al. | Management and genetic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ty in sows | |
Cronin et al. | Oestrous behaviour in relation to fertility and fecundity of gilts | |
Knox | Getting to 30 pigs weaned/sow/year. | |
Jeong et al. | Influence of somatic cell donor breed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comparison of prenatal growth in cloned canines | |
Audigé et al. |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farmed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in New Zealand:: III. Risk factors for yearling hind conception | |
POOLE ‘ et al. | Social behaviour and breeding physiology of a group of Asian elephants Elephas maximus at the Pinnawala Elephant Orphanage, Sri Lanka | |
CN103126728A (zh) | 大熊猫正常或延迟排卵的确定方法 | |
CN103126783A (zh) | 利用lh结果优化大熊猫适时人工授精方法 | |
Roth et al. | Ovulation induction for 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the Sumatran rhinoceros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 |
CN204191330U (zh) | 一种健康与福利化妊娠母猪小群饲养猪栏 | |
Hernández-López et al. | Seasonal emission of seminal coagulum and in vivo sperm dynamics in the black-handed spider monkey (Ateles geoffroy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