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7707B -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7707B
CN103117707B CN201310019794.1A CN201310019794A CN103117707B CN 103117707 B CN103117707 B CN 103117707B CN 201310019794 A CN201310019794 A CN 201310019794A CN 103117707 B CN103117707 B CN 103117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mos tube
pmos
drain electrode
input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97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7707A (zh
Inventor
李智群
吴晨健
陈亮
张萌
王志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197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7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7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7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设有电流源单元、输入跨导单元、开关单元、负载单元以及电流注入单元,电流源单元的输出连接输入跨导单元,输入跨导单元放大信号并通过正反馈增强信号,然后分别输出至开关单元和电流注入单元,开关单元的输出连接负载单元,差分射频输出信号从负载单元与开关单元之间输出,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输入至输入跨导单元与电流源单元之间,本振输入信号输入至开关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类无线发射机中的变频电路,尤其是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可以应用于射频收发芯片,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传感网(WSN)、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系统(RFID)、蓝牙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数字电视(CMMB,TMMB)等收发芯片中。
背景技术
上混频器一般用作各类无线发射机的变频电路,其功能是将低频信号转换为利于无线发射的高频信号,对于绝大多数额射频发射系统来说,上混频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为了延长系统电池使用寿命,希望发射机中各模块降低功耗,并且在降低功耗的基础上,上混频器需提供一定或者更高的电压增益。设计一款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IP核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传统的吉尔伯特混频器广泛应用于上混频器的设计中,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一定的增益和较大的隔离度,传统的吉尔伯特混频器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调节M1及其偏置可控制电路电流大小。差分基带或中频信号从M2、M3的栅极输入,改变M2与M3的大小及其偏置可调节混频器跨导gm,再调节负载电阻R5和R6的大小,可获得不同的电压增益。M4-M7为开关管,通过调节其大小及其偏置电压,并且在其栅极输入差分的本振信号,可使它们工作在开关状态,实现本振信号与从M2和M3放大过来的基带或中频信号进行混频。该结构具有一定的增益以及较高的隔离度。但是传统的吉尔伯特混频器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是功耗大,为了使混频器电路有一定的增益,以满足系统需求,其电流需达到毫安级。
第二是增益低,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增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载阻抗的大小,但是大负载阻抗会带来过多的压降,且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在高频处的增益会急剧下降,即便使用几乎无压降的LC谐振回路来产生较大负载,但因其品质因数有限也不能产生很大的负载阻抗。
第三是噪声系数大,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从栅端输入信号,从栅端看进去的输入阻抗很大,与前级电路输出阻抗(通常为一百多欧姆)或50欧姆匹配程度差,致使噪声系数较大,难以满足系统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传统的吉尔伯特上混频器的不足,提出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能够在降低电路功耗的同时,提高电路增益,降低噪声系数。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流源单元、输入跨导单元、开关单元、负载单元以及电流注入单元,电流源单元的输出连接输入跨导单元,输入跨导单元放大信号并通过正反馈增强信号,然后分别输出至开关单元和电流注入单元,开关单元的输出连接负载单元,差分射频输出信号从负载单元与开关单元之间输出,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输入至输入跨导单元与电流源单元之间,本振输入信号输入至开关单元,其中:
电流源单元包括NMOS管M1和NMOS管M2,NMOS管M1和NMOS管M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1,漏极连接分别连接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的正负两端;
输入跨导单元包括NMOS管M3和NMOS管M4,NMOS管M3和NMOS管M4的源极分别与电流源单元的NMOS管M1和NMOS管M2的漏极连接,基带或中频信号的正输入端从NMOS管M3的源极输入,基带或中频信号的负输入端从NMOS管M4的源极输入,NMOS管M3的栅极连接至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4的栅极连接至NMOS管M3的漏极;
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M5、NMOS管M6、NMOS管M7、NMOS管M8、电阻R1、电阻R2,NMOS管M5和NMOS管M8的栅极互连并通过串联电阻R2连接电源电压Vdd,NMOS管M6和NMOS管M7的栅极互连并通过串联电阻R1连接电源电压Vdd,NMOS管M5和NMOS管M6的源极互连并连接输入跨导单元的NMOS管M3的漏极,NMOS管M7和NMOS管M8的源极互连并连接输入跨导单元的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5的漏极与NMOS管M7的漏极互连,NMOS管M6的漏极与NMOS管M8的漏极互连,本振输入信号正端连接NMOS管M5和NMOS管M8的栅极,本振输入信号负端连接NMOS管M6和NMOS管M7的栅极;
负载单元包括PMOS管M9、PMOS管M10、电感L1、电容C1、电感L2、电容C2,PMOS管M9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5和NMOS管M7的漏极连接并作为上混频器的信号正输出端,PMOS管M10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6和NMOS管M8的漏极连接并作为上混频器的信号负输出端,PMOS管M9的栅极连接PMOS管M10的漏极,PMOS管M10的栅极连接PMOS管M9的漏极,电感L1与电容C1并联,它们的一端与电源电压Vdd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M9的源极连接,电感L2与电容C2并联,它们的一端与电源电压Vdd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M10的源极连接;
电流注入单元包括PMOS管M11和PMOS管M12,PMOS管M11和PMOS管M12的栅极连接至偏置电压Vb2,PMOS管M11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3的漏极、NMOS管M4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5和NMOS管M6的源极连接,PMOS管M12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3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7和NMOS管M8的源极连接,PMOS管M11和PMOS管M12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
上述电路中的场效应管也可以用双极型晶体管实现,只需要将NMOS管替换成NPN型三极管,PMOS管替换成PNP型三极管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及显著效果:
(1)低功耗。
本发明使用正反馈技术提高了跨导管的等效跨导。并使用LC并联谐振回路与晶体管串联作为负载以增大负载阻抗,同时将晶体管连接成正反馈形式以增大输出信号。以上两种技术使得本发明与传统的上混频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增益的情况下功耗更低。
在2.4-2.5GHz频段,电源电压为1.8V,相同增益(10dB)的条件下,本发明功耗为0.9mW,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为4.5mW,仅使用负载增强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为1.5mW,仅使用跨导正反馈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为2mW。本发明功耗远低于其他结构。
(2)高增益。
本发明使用正反馈技术提高了跨导管的等效跨导;并使用LC并联谐振回路与晶体管串联作为负载,同时将晶体管连接成正反馈形式。与仅有LC并联谐振回路做负载相比,增大了负载阻抗和输出信号,从而大幅度提高增益。
在2.4-2.5GHz频段和相同功耗(电源电压1.8V,工作电流0.5mA)的条件下,通过仿真将本发明的转换增益与其它三种混频器进行比较,本发明的增益为10dB,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增益为-5dB,仅使用负载增强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增益为4dB,仅使用跨导正反馈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增益为0dB。本发明的增益远高于其他结构。
(3)低噪声。
本发明从跨导管源极输入信号,降低了电路的输入阻抗,使其与信号源阻抗形成更好的匹配,从而降低了噪声系数。
在2.4-2.5GHz频段,电源电压为1.8V,工作电流为0.5mA,信号源内阻为50欧姆的情况下,通过仿真将本发明的噪声系数与其它三种混频器进行比较,本发明的噪声系数低于14dB,仅使用负载增强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噪声系数为14.3dB左右,仅使用跨导正反馈技术和电流注入技术的混频器噪声系数为14.5dB左右,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噪声系数大于40dB。本发明在噪声系数上也有优势。
(4)本发明采用吉尔伯特结构+跨导正反馈技术+负载增强技术+跨导源极输入+电流注入技术的上混频器,可以大幅降低功耗,提高转换电压增益,降低噪声系数,可以应用于低功耗射频前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上混频器的电路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上混频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相同功耗下转换增益仿真曲线比较;
图5是相同功耗下噪声系数仿真曲线比较;
图6是将图3电路中的场效应管用双极型晶体管替代的实施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本发明设有电流源单元1、输入跨导单元2、开关单元3、负载单元4以及电流注入单元5。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的正负两端Vin+、Vin-分别连接电流源单元1和输入跨导单元之间,电流源单元1输出与输入跨导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输入跨导单元2放大信号并正反馈于自身然后输出至开关单元3及电流注入单元5,开关单元3的输出连接负载单元4,差分射频输出信号Vrf+、Vrf-从负载单元4与开关单元3之间输出,开关单元3与本振输入信号VLO+、VLO-连接。
参看图3,电流源单元1由NMOS管组成,通过调节NMOS管大小以及它们的栅极偏置可以控制整个上混频器电路的电流(功耗),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电流源单元1将功耗设置得较小。差分的基带或者中频信号从输入跨导单元2的NMOS管的源极输入,从源极输入降低了上混频器的输入阻抗,提高了与源阻抗的匹配程度,从而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噪声系数。输入跨导单元2的NMOS管之间采用交叉正反馈技术,提高了上混频器的增益。输入跨导单元2的输出连接至开关单元3,使其输出与本振信号在开关单元3进行混频。开关单元3的输出连接到负载单元4。负载单元4采用LC谐振回路产生一部分负载阻抗,并采用PMOS管增强其负载阻抗,同时又通过PMOS管的交叉正反馈增强混频器输出信号,从而提高上混频器的增益。差分射频输出信号从负载单元4的PMOS管漏极输出。电流注入单元5与输入跨导单元2的输出端及开关单元3相连接,通过调节其PMOS管的偏置可以调节流经开关单元3和负载单元4的电流,从而控制开关单元3的噪声与负载单元4正反馈的大小。电流源单元1设有NMOS管M1、M2;输入跨导单元2设有NMOS管M3、M4;开关单元3设有NMOS管M5、M6、M7、M8以及电阻R1、R2;负载单元4设有PMOS管M9、M10,电感L1、L2以及电容C1、C2;电流注入单元设有PMOS管M11、M12;电路连接关系如下:
电流源单元1的NMOS管M1、M2的源极相连并接地,M1、M2的栅极连接至偏置电压Vb1,M1、M2的漏极分别连接到输入跨导单元2的NMOS管M3、M4的源极。
差分基带或中频输入信号Vin+、Vin-分别从输入跨导单元2的NMOS管M3、M4的源极输入,M3的栅极与M4的漏极连接,M4的栅极与M3的漏极连接,M3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5、M6的源极连接,M4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7、M8的源极连接。
差分本振输入信号VLO+、VLO-分别从开关单元3的NMOS管M5、M8的栅极和NMOS管M6、M7的栅极输入,M6、M7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1连接至电源电压Vdd,M5、M8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2连接至电源电压Vdd,NMOS管M5、M7的漏极相连,并连接至负载单元4的PMOS管M9的漏极,NMOS管M6、M8的漏极相连,并连接至负载单元4的PMOS管M10的漏极。
负载单元4的PMOS管M9的栅极与PMOS管M10的漏极连接,PMOS管M10的栅极与PMOS管M9的漏极连接,差分射频输出信号Vrf+、Vrf-分别从M9、M10的漏极输出,L1、C1并联,它们的一端连接至M9的源极,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电压Vdd,L2、C2并联,它们的一端连接至M10的源极,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电压Vdd
电流注入单元5的PMOS管M11、M12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M11、M12的栅极连接至偏置电压Vb2,M11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3的漏极、NMOS管M4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5和NMOS管M6的源极连接,M12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3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7和NMOS管M8的源极连接。
差分基带或中频信号Vin+、Vin-从输入跨导单元2的NMOS跨导管M3、M4的源极输入,其输入阻抗约为1/(gm+gmb),传统吉尔伯特放大器通常从跨导管栅极输入,对于低频信号来说,NMOS管栅极输入阻抗是一个非常大的值,而从源极输入的输入阻抗1/(gm+gmb)相对来说要小的多,能够与源阻抗50欧姆或前级电路较小的输出阻抗匹配更好,降低了上混频器的噪声系数。
输入信号Vin+与Vin-为一对差分信号,设Vin+=V,Vin-=-V,NMOS跨导管M3、M4的跨导为gm,跨导管输出端负载阻抗为R。正输入信号Vin+通过跨导管M3转换成电流(gmV)由M3的漏极输出,漏极上的电压为gmVR,该电压同时反馈至NMOS管M4的栅极,加大了M4的栅源极之间的信号电压,从而增大了跨导管M4的等效跨导。同理,对于跨导管M3,以上推导亦成立。因此,这个交叉正反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输入跨导放大器的等效跨导,从而提高混频器的增益。此交叉正反馈结构的引入,同时也引入了电路振荡的可能性。此交叉正反馈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负阻,只要调节与之并联的正阻值,以抵消这个负阻,就能防止电路振荡。在本发明中,只要调节NMOS管M5、M6、M7、M8的尺寸,使开关单元3的输入阻抗小于这个正反馈产生的负阻的绝对值,就能避免电路振荡。
负载单元4的负载阻抗由电感L1、电容C1以及电感L2、电容C2通过并联谐振产生的阻抗与PMOS管M9和PMOS管M10产生的阻抗串联而成。由电感电容产生的负载阻抗具有选频功能,可以根据不同频段的应用来调节此电感电容。PMOS管M9和PMOS管M10的引入,一方面,与LC谐振回路串联直接增加了混频器的负载阻抗;另一方面,M9和M10连接成正反馈形式,增加了输出信号,从而提高上混频器的增益。
电流注入单元5使用2个PMOS管M11和M12,通过调节其栅极的偏置,来控制流经它们的电流,它们的实际意义是控制流经开关单元3和负载单元4的电流大小,因为上混频器电路总电流由电流源单元1决定,一旦设置好电流源单元1,电路总电流就是一个定值。增加了流经电流注入单元5的电流,必定减小流经开关单元3和负载单元4的电流。通过电流注入单元5分流电流能够减小流经开关单元3的电流,就减小了这部分产生的噪声,最重要的是,控制了流经负载单元的电流,就能控制负载单元4中的正反馈的强度,通过电流注入单元的调节,能够获得一个合适的正反馈大小,一方面可以增强混频器负载,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电路振荡。
参看图4可见,相同功耗下本发明与负载增强技术+电流注入技术、跨导正反馈技术+电流注入技术、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电压增益曲线比较,其结果显示本发明设计的上混频器的增益最高。
参看图5可见,相同功耗下本发明与负载增强技术+电流注入技术、跨导正反馈技术+电流注入技术、传统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噪声系数曲线比较,其结果显示本发明设计的上混频器的噪声最低。
虽然本发明中给出的仿真结果是2.4-2.5GHz频段的,但通过调整本发明的元件参数,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他频段。
本发明结构除了可以用场效应管实现,也可以用双极型晶体管实现。用双极型晶体管实现时,只需要将NMOS管替换成NPN型三极管,PMOS管替换成PNP型三极管即可。具体实施方案如图6所示。

Claims (2)

1.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流源单元、输入跨导单元、开关单元、负载单元以及电流注入单元,电流源单元的输出连接输入跨导单元,输入跨导单元放大信号并通过正反馈增强信号,然后分别输出至开关单元和电流注入单元,开关单元的输出连接负载单元,差分射频输出信号从负载单元与开关单元之间输出,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输入至输入跨导单元与电流源单元之间,本振输入信号输入至开关单元,其中:
电流源单元包括NMOS管M1和NMOS管M2,NMOS管M1和NMOS管M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1,漏极连接分别连接差分基带或者中频信号的正负两端;
输入跨导单元包括NMOS管M3和NMOS管M4,NMOS管M3和NMOS管M4的源极分别与电流源单元的NMOS管M1和NMOS管M2的漏极连接,基带或中频信号的正输入端从NMOS管M3的源极输入,基带或中频信号的负输入端从NMOS管M4的源极输入,NMOS管M3的栅极连接至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4的栅极连接至NMOS管M3的漏极;
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M5、NMOS管M6、NMOS管M7、NMOS管M8、电阻R1、电阻R2,NMOS管M5和NMOS管M8的栅极互连并通过串联电阻R2连接电源电压Vdd,NMOS管M6和NMOS管M7的栅极互连并通过串联电阻R1连接电源电压Vdd,NMOS管M5和NMOS管M6的源极互连并连接输入跨导单元的NMOS管M3的漏极,NMOS管M7和NMOS管M8的源极互连并连接输入跨导单元的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5的漏极与NMOS管M7的漏极互连,NMOS管M6的漏极与NMOS管M8的漏极互连,本振输入信号正端连接NMOS管M5和NMOS管M8的栅极,本振输入信号负端连接NMOS管M6和NMOS管M7的栅极;
负载单元包括PMOS管M9、PMOS管M10、电感L1、电容C1、电感L2、电容C2,PMOS管M9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5和NMOS管M7的漏极连接并作为上混频器的信号正输出端,PMOS管M10的漏极与开关单元的NMOS管M6和NMOS管M8的漏极连接并作为上混频器的信号负输出端,PMOS管M9的栅极连接PMOS管M10的漏极,PMOS管M10的栅极连接PMOS管M9的漏极,电感L1与电容C1并联,其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源电压Vdd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M9的源极连接;电感L2与电容C2并联,其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源电压Vdd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M10的源极连接;
电流注入单元包括PMOS管M11和PMOS管M12,PMOS管M11和PMOS管M12的栅极连接至偏置电压Vb2,PMOS管M11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3的漏极、NMOS管M4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5和NMOS管M6的源极连接,PMOS管M12的漏极与输入跨导单元NMOS管M4的漏极、NMOS管M3的栅极以及开关单元NMOS管M7和NMOS管M8的源极连接,PMOS管M11和PMOS管M12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电路中的场效应管能够用双极型晶体管实现,只需要将NMOS管替换成NPN型三极管,PMOS管替换成PNP型三极管。
CN201310019794.1A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Active CN103117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9794.1A CN103117707B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9794.1A CN103117707B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707A CN103117707A (zh) 2013-05-22
CN103117707B true CN103117707B (zh) 2015-05-06

Family

ID=4841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9794.1A Active CN103117707B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77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825B (zh) * 2013-06-17 2017-12-05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Cmos下变频混频器
CN104518736A (zh) * 2014-12-15 2015-04-15 北京爱洁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波段高线性度、低噪声以及低增益的下变频有源混频器
TWI548205B (zh) * 2015-01-07 2016-09-01 Univ Nat Chi Nan Balanced upscale mixer
CN107659271A (zh) * 2017-10-25 2018-02-02 成都西井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mos技术的混频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145A (zh) * 2011-01-11 2011-05-25 东南大学 一种高线性度折叠镜像混频器
CN102163954A (zh) * 2011-01-30 2011-08-24 东南大学 一种低电压低噪声宽带混频器
CN202026277U (zh) * 2011-05-12 2011-11-02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射频识别中的混频器
CN203278746U (zh) * 2013-01-18 2013-11-06 东南大学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145A (zh) * 2011-01-11 2011-05-25 东南大学 一种高线性度折叠镜像混频器
CN102163954A (zh) * 2011-01-30 2011-08-24 东南大学 一种低电压低噪声宽带混频器
CN202026277U (zh) * 2011-05-12 2011-11-02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射频识别中的混频器
CN203278746U (zh) * 2013-01-18 2013-11-06 东南大学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低功耗高线性度上变频器的设计;任洸萱等;《科技致富向导 》;20111231(第14期);1-2 *
高线性度的CMOS上变频混频器设计;李鸣;《中国优秀书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2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707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0053B (zh)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网应用的低功耗射频收发装置
CN102082579B (zh) 一种超低功耗恒定包络收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385240B (zh) 一种增益连续可调的射频前端电路
CN102868377B (zh) 一种基于可控有源电感的全3g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
CN107276548A (zh) 一种next系列产品cmos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N103532493A (zh)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宽带混频器
CN103117707B (zh)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CN103117711A (zh) 一种单片集成的射频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CN101719776A (zh) 一种射频收发装置
CN106921346A (zh) 高线性度宽带上混频器
CN106301240A (zh) 一种跨阻放大器
CN104779917B (zh) 一种基于集成电感噪声相消技术的接收机前端电路
CN103236821A (zh) 一种基于可调负阻结构的多模多通道混频器
CN104124923B (zh) 一种低噪声混频器电路
CN102983823B (zh) 射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及采用其的移动终端
CN103701420B (zh) 一种发射机增益分配方法及电路
CN109067373A (zh) 一种射频放大器电路
CN105577122A (zh) 一种高线性度有源双平衡混频器
CN202772848U (zh) 一种基于可控有源电感的全3g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
CN103259498B (zh) 一种可变增益放大器系统
Lee et al. Gbps 60ghz cmos ook modulator and demodulator
CN203278746U (zh)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的上混频器
CN202004752U (zh) 一种超低功耗恒定包络收发系统
CN102130654A (zh) 双频段可重构混频器集成电路芯片
CN106505901B (zh) 一种线性-谐振复合式超高频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