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一般采用:1、雷尼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及其他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8岁以下儿童禁用。②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血卟啉症者、老年人慎用。③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神志不清、精神行为异常、失眠等;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症状;有少量发生视力模糊;出现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可出现皮疹,有极少数发生多形性红斑;罕见关节痛、肌痛;罕见过敏性反应,表现为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过敏性休克、胸痛等;长期使用可致维生素B12缺乏、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引起肾功能损伤等、静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面热感、头晕、恶心、出汗及胃刺激。④本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故给药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肝功能变化。⑤静脉给予本药时,可出现心动过缓。故静注时应缓慢,且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心电图。⑥本药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少数患者可发生可逆性中等程度的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也有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枸橼酸铋钾: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孕妇患者禁用。②慎用:肝功能不良者、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③少数患者可有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个别患者可出现皮疹;口中可能带有氨味,且舌、粪便可被染成黑色,易与黑粪症相混淆;个别患者服用时可出现恶心、腹泻、便秘、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④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肾脏毒性,导致可逆性肾衰,并与10日内发作,应定期检查肾功能。⑤骨骼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是铋性脑病相关的骨关节病,常以单侧或双肩疼痛为先兆症状。3、奥美拉唑: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婴幼儿患者禁用。②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应慎用。③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可见胸痛、心悸、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升高、外周水肿。可见镜下脓尿、蛋白尿、血尿、尿频、泌尿系统感染、间质性肾炎、尿糖、睾丸痛。可见溶血性贫血。可见皮肤潮红、干燥。罕见光敏性、多形性红斑、史-约综合征、毒性上皮坏死溶解、脱发。罕见视物模糊。罕见出汗增多、低钠血症、男子乳腺发育。罕见关节痛、肌痛、肌力减弱。罕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各类血细胞减少。4、氢氧化铝:①禁忌证:有胆汁、胰液等强碱性消化液分泌不足或排泄障碍者、骨折患者、低磷血症患者及对氢氧化铝过敏者禁用。②慎用: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便秘者、老年人、阑尾炎等急腹症患者慎用。③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甚至粪结块引起肠梗阻。④肾衰竭患者长期服用可引起脑病、痴呆及小细胞性贫血等。5、西咪替丁:①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质性脑病、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幼儿慎用。③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头晕、乏力、头痛和皮疹等;有用药剂量较大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欲减退、阳痿、精子计数减少等,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偶见精神紊乱,本品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发热、关节痛、肌痛、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肾炎、肝脏毒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6、雷贝拉唑:①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既往使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时曾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者、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老年患者应慎用本药。③可见光敏性反应、皮疹、瘙痒、水肿、视力障碍、肌痛、鼻炎。可见口干、腹胀、腹痛,偶见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罕见心悸、心动过缓、胸痛。可见眩晕、四肢乏力、感觉迟钝,偶见头痛,罕见失眠、困倦、握力低下、口齿不清、步态蹒跚。偶见血尿素氮升高、蛋白尿。④使用本药可引起红细胞、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⑤使用本药可引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升高等现象。⑥使用本药有可能掩盖胃癌症状,故应在排除恶性肿瘤的基础上使用本药。7、多潘立酮:①禁忌证:嗜铬细胞瘤患者、乳腺癌患者、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胃肠道出血患者及孕妇禁用。②慎用:过敏体质者、心脏病患者或低血钾患者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慎用。③偶见头痛、头晕、嗜睡、倦怠、神经过敏等、锥体外系症状、癫痫发作等,可见腹部痉挛性疼痛、口干、腹泻;使用较大剂量可引起非哺乳期泌乳,可出现心律失常,偶见一过性皮疹或瘙痒。8、法莫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者、婴幼儿应慎用。③可引起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口干、食欲不振、腮腺炎及味觉障碍;服药期间,肝脏功能的检测指标可升高;常见头痛,少见的有头晕、意识模糊、焦虑、感觉异常、抑郁、失眠、全身倦怠无力和嗜睡等,少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少见性欲降低;少见皮疹、荨麻疹、脱发、痤疮、瘙痒、皮肤干燥和潮红;罕见心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上升、月经不调,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电图变化;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罕见幻觉、癫痫大发作,用药应注意患者临床表现;可致耳鸣;肌肉骨骼疼痛,包括肌肉痛性痉挛和关节痛;可致眶部水肿、面部水肿、结膜充血、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热、荨麻疹和皮疹等。9、甲氧氯普胺:可引起嗜睡、乏力、锥体外系综合征及精神不安等。对胎儿影响尚未明确,故不宜用于妊娠呕吐,孕妇慎用。10、甘珀酸:具有醛固酮效应,故可引起高血压、水钠潴留、低钾性碱中毒和肌病等。老年人、高血压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隐性心衰者忌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下段粘膜的炎症而言。《金匮要略》名为胃反。在《呕吐哕下利病》指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其证是食入之后,停留胃中不化,朝食者则暮吐,暮食者则朝吐,《景岳全书·噎膈》说:“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
病因病机:食管下端横过膈肌部分为一长2~5厘米的高压区,该处压力较胃底高,它在解剖学上虽无括约肌的结构,但在食管和胃之间起括约肌样的屏障作用,故称为食管下端括约肌。胃内压力增高时,LES的压力也随着增高,以避免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LES受迷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饮酒、吸烟,都可使LES的功能减弱,引起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于是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胆、胰液中的胆盐和溶血卵磷脂等可损伤食管粘膜,导致食管炎。食管粘膜受反流物损害后,粘膜表层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基底层细胞增生、增厚,产生较多的新细胞以代偿脱落的表层细胞,因此在粘膜中不成熟的上皮细胞的比例增多。此外,血管乳突增生,血管簇和伴随的神经末梢延伸,甚至可达上皮的表面。由于这些改变,内窥镜可见食管粘膜呈充血、水肿、脆而易出血、糜烂、浅表溃疡,或伴有渗出物,有时粘膜呈颗粒状,或有白斑。平素喜食辣椒,时间久之,热毒上攻,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喜食辣椒,口干,口渴,遇食辣椒而诱发。正常情况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表层,角化表层的上皮细胞变薄或完全脱落,剑突后烧灼感。烧灼感可牵涉至颈、肩胛间区、耳、甚至两上臂,常于餐后不久发生,或在躯干前屈、剧烈运动、仰卧或侧卧位时出现。反流较重者,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常有酸性或苦味的胃或肠内容物溢入口腔。随着病程的进展,烧灼感发作次数减少,逐渐出现咽下困难。于吞咽食物时有间歇性梗阻感,重者可伴有吞咽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它的技术方案:取八仙草9重量份、八角莲9重量份、了哥王3重量份、三白草6重量份、三棵针9重量份、大青叶9重量份、大飞扬草6重量份、大金钱草9重量份、万年青根6重量份、山白菊3重量份、山豆根6重量份、山慈菇6重量份、千里光9重量份、千层塔9重量份、千金藤6重量份、小飞扬草6重量份、马尾连6重量份、马齿苋6重量份、马桑叶3重量份、黄芩9重量份、黄连9重量份、黄柏6重量份、黄花母3重量份、救必应6重量份、银柴胡3重量份、大黄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7味中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本方27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八仙草、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山白菊、山豆根、山慈菇、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马尾连、马齿苋、马桑叶。以上19味药具有清热利水、清心除烦、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祛瘀、益肾防劳、泻下通便、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祛风止痒、凉血止血、止痛、清肝明目、凉肝明目之功效。在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黄芩、黄连、黄柏、黄花母、救必应、银柴胡,以上6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辛凉解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大黄:苦,寒。入脾、胃、肝、心包、大肠五经。攻积导滞,凉血解毒,活血祛瘀。这味药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八仙草、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山白菊、山豆根、山慈菇、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马尾连、马齿苋、马桑叶、黄芩、黄连、黄柏、黄花母、救必应、银柴胡、大黄、甘草,以上27味药具有清热利水、清心除烦、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祛瘀、益肾防劳、泻下通便、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祛风止痒、凉血止血、止痛、清肝明目、凉肝明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辛凉解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配方。八仙草:辛、苦,寒。入心、肺经。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八角莲:苦、辛,平。入心、肺、肾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咳化痰、益肾防劳。了哥王:苦、辛,寒,有毒。入心、肺、小肠经。清热解毒、消毒散结、止咳化痰、泻下通便、祛风除痹。三白草:甘、辛,寒,有小毒。入肺、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解毒疗疮、消积化痞。三棵针:苦,寒,无毒。入肝、胃、大肠经。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散瘀消肿。大青叶:苦,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飞扬草:辛、酸,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通乳。大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利湿、和胃降逆、解毒消肿、祛瘀消肿。万年青根:苦、甘,寒,有小毒。入肺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胀、凉血止血。山白菊:苦、辛,凉。入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凉血止血。山豆根:苦,寒。入心、肺、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山慈菇:甘、微辛,寒。入肝、脾、肺经。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千里光:苦,寒。入肝、肾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千层塔:辛、甘、酸、微苦、平,无毒。入肺、大肠、肝、肾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止血定痛。千金藤:苦,寒。入肺、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小飞扬草:酸、涩、苦,凉。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马尾连:苦,寒。入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凉肝明目、利湿退黄。马齿苋: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消渴、治目盲白翳。马桑叶:辛、苦,寒,有毒。入心、肺二经。消热解毒、祛风除湿。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清泄少阳、降火、止血、安胎。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坚阴治痿。黄花母:甘、辛、酸、涩、凉、无毒。入心、肝、肺、大肠、小肠经。辛凉解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救必应:苦,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银柴胡:甘、苦,微寒。入肝、胃经。退虚热、虚劳,清疳热。大黄:苦,寒。入脾、胃、肝、心包、大肠五经。攻积导滞,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八仙草9g、八角莲9g、了哥王3g、三白草6g、三棵针9g、大青叶9g、大飞扬草6g、大金钱草9g、万年青根6g、山白菊3g、山豆根6g、山慈菇6g、千里光9g、千层塔9g、千金藤6g、小飞扬草6g、马尾连6g、马齿苋6g、马桑叶3g、黄芩9g、黄连9g、黄柏6g、黄花母3g、救必应6g、银柴胡3g、大黄6g和甘草9g,以上27味药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60毫升,当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每次12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
329例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213例,占64.74%;女性116例,占35.26%。男性多于女性。
表一、329例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年龄(岁) |
19~20 |
21~30 |
31~50 |
51~60 |
例数 |
17 |
193 |
116 |
3 |
百分比 |
5.17% |
58.66% |
35.26% |
0.91% |
表二、329例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表
疗效 |
治愈 |
好转 |
无效 |
例数 |
327 |
2 |
无 |
百分比 |
99.39% |
0.61% |
无 |
表三、329例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程表
治疗天数 |
3~5 |
6~10 |
11~15 |
16~25 |
例数 |
15 |
215 |
92 |
7 |
百分比 |
4.56% |
65.35% |
27.96% |
2.13% |
表四、329例嗜食辣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