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5537B -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5537B
CN103105537B CN201210574557.7A CN201210574557A CN103105537B CN 103105537 B CN103105537 B CN 103105537B CN 201210574557 A CN201210574557 A CN 201210574557A CN 103105537 B CN103105537 B CN 103105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relay
branch road
gauge tap
ground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45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5537A (zh
Inventor
黄金川
苏国思
任其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45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5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5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5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5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55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支路,用于连接在电池板的正极(PV+)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分压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通过开关状态切换使待测电极与大地(PE)连接或断开,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电压检测单元(11),用于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多个采样电压。本申请通过在正、负极阻抗上分别并联电阻,形成分压支路,并在控制开关的控制下形成不同的连接组合,输出多个采样电压,可计算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并能解决当电池一极对地阻抗无穷大时,无法求出另一极对地阻抗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伏逆变器技术中,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室外,电池板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光伏电池板正极和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因此,根据目前大多数光伏逆变器并网的技术标准,要求光伏逆变器在并网前先检测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再根据检测到的阻抗值和标准要求的最低阻抗相比较,判断光伏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是否满足安全并网要求,例如在CQC认证中要求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X≥Vmaxpv/30mA。
目前光伏逆变器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的检测方法一般还是通过外加一个电阻以及一个开关,通过改变开关状态检测到不同的电压值,再通过流过一个点支路电流和为零的原理来计算出电池板正负极对地阻抗。如图1所示,图中X1和X2分别是太阳能电池板正极对地和负极对地绝缘阻抗,通过外加一个已知电阻R,以及一个开关S,开关在闭合和断开时分别检测负极对地电压Ux和Uy,可以列两个方程:
U pv - U x X 1 + U pv - U x R - U x X 2 = 0 - - - ( 1 )
U pv - U y X 1 - U y X 2 = 0 - - - ( 2 )
其中Upv已知,联立两个方程可以求出Zx和Zy
理论上光伏电池板正极和负极对地绝缘阻抗从零到无穷大都有可能。但是上述方法有个缺点,即当没有外加电阻的一极对地阻抗无穷大时,无法求出另一极对地阻抗。当一极阻抗无穷大时,很显然满足CQC认证要求,但此时根据一般的电路是无法求出另一极对地绝缘阻抗的,也就无法判断光伏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是否满足安全并网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压支路,所述分压支路用于连接在电池板的正极与电池板的负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一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中间节点连接到大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耦合到电池板的正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耦合到电池板的负极,第二控制开关通过开关状态切换使待测电极与大地连接或断开,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所述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电池板的正极或电池板的负极;
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三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与第四电阻的中间节点,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来检测所述对地绝缘阻抗,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控制开关多次控制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控制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所述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电池板的正极或电池板的负极;
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根据依次输出的采样电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本申请通过在电池板的正、负极阻抗上分别并联电阻,形成分压支路,并在控制开关的控制下,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可以计算出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并能解决当电池一极对地阻抗无穷大时,无法求出另一极对地阻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中电压检测单元的另外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的步骤图示;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设计思路为:通过在电池板的正极和大地之间增设一分压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4,和一控制开关K2;通过开关状态切换使待测电极与大地连接或断开,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此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电池板的正极或电池板的负极;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然后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的值。
其中,电池板正极对地电压或者负极电压的输出,是通过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这里的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出可以是直接输出(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输出或者利用电压表直接输出),也可以是通过电压检测单元中的控制电路间接输出。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将本申请中的一些术语加以说明:
阻抗,包括电阻和电抗,电抗又分为容抗和感抗。一般阻抗是个复数,电阻和电抗分别构成复数的实部和虚部。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可能是个纯电阻值,也可能具有感抗或者容抗。
基尔霍夫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其内容是,电路中任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本申请正是结合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得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板具有一个正极PV+、负极PV-、正极绝缘阻抗X1和负极绝缘阻抗X2,本实施例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支路、第一继电器K1和电压检测单元11,其中分压支路连接在电池板的正极(PV+)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分压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二继电器K2
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连接到大地PE,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合到电池板的正极PV+,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耦合到电池板的负极PV-,第二继电器K2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用于多次控制电池板的负极PV-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控制电池板的负极PV-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2也可以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大地PE之间,用于多次控制电池板的正极PV+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控制电池板的正极PV+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
电压检测单元11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电池板的正极PV+之间,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第三支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大地PE。
进一步的,分压支路中的第二电阻R2串接在电池板的正极PV+与和第一电阻R1之间,电压检测单元11的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中间节点设为点P1,第三电阻R3串接在第四电阻R4和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电压检测单元11的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设为点P2,第三支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中间节点设为点P3,第二控制开关串接在池板的负极PV-与第三电阻R3之间
在具体的应用实例中,请参考图2,电压检测单元11包括还放大器U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继电器K3和第四继电器K4,第三继电器K3和第四继电器K4为双刀单掷开关,第一支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三支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支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之间,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三支路的输入端和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或反相输入端Vi2之间,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支路的输入端和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之间,第三继电器K3通过开关切换,将第一支路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连接或断开,和将第三支路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连接或断开,具体的,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一组开关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之间,第三继电器K3的第二组开关连接在第六电阻R6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之间;第四继电器通过开关切换,将第三支路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连接或断开,和将第二支路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连接或断开,具体的,第四继电器K4的第一组开关连接在第六电阻R6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之间,第四继电器K4的第二组开关连接在第七电阻R7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之间。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还可将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一组开关连接第一支路的输入端与第五电阻R5之间,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同时将第四继电器K4的第二组开关连接在第二支路的输入端与第七电阻R7之间,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
此外,为了放大器U1能正常的工作,第八电阻R8连接在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与输出端VO之间,第九电阻R9连接在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与虚拟地之间。
为了便于对比,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满足: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相等,第一电阻R1与第四电阻R4相等,且R1–R4最好选取千欧以上的电阻。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灵活选取R1–R4的阻值。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省去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继电器K1
通过以上连接,可输出多个联合表征电池板正极对地绝缘阻抗X1和负极对地绝缘阻抗X2的测量电压VO。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来控制正负极的连接情况。
另外,为了在不检测正负极对地阻抗值时,不至于使电池板正极PV+通过R1和R2连接在一起,从而导致电池板正极PV+对地一直有额外的漏电流。本实例还添加了第五继电器K5,第五继电器K5的一端连接大地PE,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P3上。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R1和R2阻抗总和很大,因此这个漏电流很小,所以去掉K5对于整个运行没有太大影响。
由于继电器具有物理隔离的作用,可以省去以PV-为参考地的隔离电源或者隔离光耦,因此本实施例的所有控制开关都优选为继电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选用其它类型的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以下分别简称为K1、K2、K3、K4和K5)初始化均断开,后续可按如下时序进行采样:
1)合上K3、K5,断开K1、K2、K4,假设通过采样检测到输出端VO的电压为VO1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定律,PV+对地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pv + 1 X 2 = V pv + 1 X 1 + V pv + 1 R 1 + R 2 , 即:
V pv - V O 1 × R 5 R 8 × R 1 + R 2 R 2 X 2 = V O 1 × R 5 R 8 × R 1 + R 2 R 2 X 1 + V O 1 × R 5 R 8 × R 1 + R 2 R 2 R 1 + R 2 - - - ( 1 )
其中Vpv是光伏逆变器本身采样到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由于测试方阵绝缘阻抗一般都是在开机前测试的,这几个步骤所用时间很短,所以无论继电器K1-K5的关断情况如何,我们都可以认为VPV是相等的。故以下步骤中均用VPV来表示电池正负极极板间的电压。
另外,VO1可表示为:
V O 1 = V PV * X 1 / / ( R 1 + R 2 ) X 2 + X 1 / / ( R 1 + R 2 ) * R 2 R 1 + R 2 * R 8 R 5 - - - ( 2 )
其中X1//(R1+R2)表示R1与R2串联后再与X1并联后的阻值。
2)合上K2、K3、K5,断开K1、K4,假设通过采样检测VO的电压为VO2
则PV+对地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02 × R 5 R 8 × R 1 + R 2 R 2 X 2 + V pv - V 02 × R 5 R 8 × R 1 + R 2 R 2 R 3 + R 4 = V 02 × R 5 R 8 × R 1 + R 2 R 2 X 1 + V 02 × R 5 R 8 × R 1 + R 2 R 2 R 1 + R 2 - - - ( 3 )
VO2可表示为:
V 02 = V PV * X 1 / / ( R 1 + R 2 ) X 2 / / ( R 3 + R 4 ) + X 1 / / ( R 1 + R 1 ) * R 2 R 1 + R 2 * R 8 R 5 - - - ( 4 )
其中(1)、(2)、(3)和(4)式中,VPV与VO1、VO2的值均已知,并代入R1-R5的值,在实际操作中,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为固定的值,存在两种情况:
A:若所采样到的VO1≠VO2,则联立(1)和(3)式,即可计算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
B:若所采样到的VO1=VO2,则联立(1)和(3)式后,计算得到的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均为0,此时,又分三种情况:
B1:X1=X2=0,此时表现为Vpv为0;
B2:X1很小,而X2很大,此时X1//(R1+R2)≈X1,表现为VO1=VO2=0,这种情况无法求出X1的值的;
B3:X1//(R1+R2)≈X1、X2//(R3+R4)≈X2,而且X1=X2时,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都很小,(2)和(4)式可化为:
V O 1 = V PV * X 1 X 2 + X 1 * R 2 R 1 + R 2 * R 8 R 5 - - - ( 5 )
V O 2 = V PV * X 1 X 2 + X 1 * R 2 R 1 + R 2 * R 8 R 5 - - - ( 6 )
这种情况下,也是无法求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的。
对于第二种情况B2,由于采样精度的关系,采样到的VO1和VO2的值为0,可能存在误差,且此时无法求出X1的值;
因此,需要在采样正极对地电压的基础上增加检测PV-对地电压的采样。具体采样的实现通过:
3)合上K2、K4、K5,断开K1、K3,假设通过采样检测到VO的电压为V03
则PV-对地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pv - 1 X 1 + V pv - V pv - 1 R 1 + R 2 = V pv - 1 X 2 + V pv - 1 R 3 + R 4 - - - ( 7 ) 即:
V pv - V 03 × R 6 R 8 × R 3 + R 4 R 3 X 1 + V pv - V 03 × R 6 R 8 × R 3 + R 4 R 3 R 1 + R 2 = V 03 × R 6 R 8 × R 3 + R 4 R 3 X 2 + V 03 × R 6 R 8 × R 3 + R 4 R 3 R 3 + R 4 - - - ( 8 )
另外,VO3可表示为:
V 03 = V PV × X 2 / / ( R 3 + R 4 ) X 2 / / ( R 3 + R 4 ) + X 1 / / ( R 1 + R 2 ) × R 3 R 3 + R 4 × R 8 R 6 - - - ( 9 )
联立(1)、(8)式,由于R1=R4,R2=R3,R5=R6,对比(4)、(9)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两种情况:
C1:当VO2≠VO3,即可通过联立(1)、(8)式求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一方面,通过另增开关组合排除了因为采样误差而误认为X1=X2=0这一错误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在一极阻抗无穷大时,顺利的求出另一极阻抗,而问题的解决是从采样发现VO1≈VO2开始分析的。本实施例中此种情况对应的是X1很小,而X2无穷大,可以求出X1的大小。
C2:当VO2=VO3,对比(4)、(9)式,有X1=X2,而前提条件是X1//(R1+R2)≈X1,故X2//(R3+R4)≈X2,(2)、(4)和(9)可以写成:
V O 1 ≈ V O 2 ≈ V O 3 = V PV × X 2 X 2 + X 1 × R 3 R 3 + R 4 × R 8 R 6 - - - ( 10 )
此时,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都很小,亦无法求出X1和X2的值,也就是第三种情况B3。
因此,需继续增设以下步骤:
4)合上K1、K3、K5,断开K2、K4,假设通过采样检测到VO的电压为VO4
则PV+对地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O 4 × R 6 R 8 X 2 = V O 4 × R 6 R 8 X 1 + V O 4 × R 6 R 8 R 2 - - - ( 11 )
然后,合上开关K1、K2、K4和K5,断开K3,假设通过采样检测到VO的电压为VO5,则PV-对地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O 5 × R 6 R 8 × R 3 + R 4 R 3 X 1 + V pv - V O 5 × R 6 R 8 × R 3 + R 4 R 3 R 2 = V O 5 × R 6 R 8 × R 3 + R 4 R 3 X 2 + V O 5 × R 6 R 8 × R 3 + R 4 R 3 R 3 + R 4 - - - ( 12 )
联立(11)与(12)式,即可求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
因此,在步骤4中,解决了当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均很小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是从采样得到VO1≈VO2≈VO3开始分析的。
如图4所示,以上步骤可以概括为:
步骤S11:闭合第三继电器K3、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第四继电器K4,由输出端VO输出第一采样电压VO1,并根据第一采样电压VO1计算出电池板的正极PV+对地的第一输出电压Vpv+1;闭合控制开关K2、第三继电器K3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第四继电器K4,再次由输出端VO输出第二采样电压VO2
步骤S12:比较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的值,如果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的值不相等,则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如果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相等,转步骤S13;
步骤S13:继续闭合控制开关K2、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由输出端VO输出第三采样电压VO3
步骤S14:比较第二采样电压VO2和第三采样电压VO3的值,如果第二采样电压VO2和第三采样电压VO3的值不相等,则转步骤S16,如果相等,则转步骤S15;
步骤S15:闭合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由输出端VO输出第四采样电压VO4;然后闭合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三继电器K3,由输出端VO输出第五采样电压VO5,根据第四采样电压VO4和第五采样电压VO5,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步骤S16: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通过以上步骤S11、S12、S13、S14和S16,不仅可以求出一般情况下的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还可以解决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中有一个为无穷大,而使另外一个阻抗值无法求出的问题;通过步骤S14和S15,可以解决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均很小的问题,另外本实施例还通过不同的开关组合采样多个电压,避免了只采样一次或者两次电压时的采样电压差别很小甚至相等的情况,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
当计算出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后,可根据检测到的阻抗值和标准要求的最低阻抗相比较,判断出光伏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是否满足安全并网要求。
本实施例中,对于电压检测单元11而言,如图2所示,由电路分析可知,放大器U1与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的作用其实是起到一个间接测量点P1与大地PE间的电压,点P2与大地PE间的电压的作用,简言之,起到的是电压表的作用。当闭合K3,断开K4,放大器U1放大输出点P1与大地PE间的电压;当闭合K4,断开K3,放大器U1放大输出点P2与大地PE间的电压。此处放大器U1将点P1与大地PE间的电压,点P2与大地PE间的电压放大,也即是说将多个直接测量的电压转换成多个采样电压,通过测量放大器U1输出端的电压可间接得到点P1与大地PE间的电压,点P2与大地PE间的电压,再进一步求出正极对地绝缘阻抗X1和负极对地绝缘阻抗X2。本实施例通过继电器K3与K4轮流工作来检测正负两极对地电压,避免了因正负极和地通过模拟信号连接在一起而造成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放大器,而选择其它的电压检测电路间接的来测量正负极对地电压。
另外,在理论上继电器K1-K4的关断情况会有24=16种组合,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改变继电器K1-K4的关断情况,根据其它的连接组合求出在以上特殊情况下的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
此外,对于图2的电路图,还可以把第一继电器K1并联在R4两端,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检测结果。
通过本申请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求出一般情况下的电池板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的值,还可以求出当电池极板中有一极的阻抗无穷大时另一极的阻抗的值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求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即两极阻抗都很小时两极阻抗的值的问题。能够简单而全面的检测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是否满足并网要求。
实施例2:
请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其中,电池板具有一个正极PV+、负极PV-、正极绝缘阻抗X1和负极绝缘阻抗X2,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包括:分压支路和电压检测单元11,其中分压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电阻R1和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连接到大地PE,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合到电池板的正极PV+,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耦合到电池板的负极PV-。
为了方便对比,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与第一电阻R1的阻值相等,且都为千欧以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两者的阻值也可以不相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增设其它的电阻。
其中,第二继电器K2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用于多次控制电池板的负极PV-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控制电池板的负极PV-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开关K2也可以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大地PE之间。
电压检测单元11,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电池板的正极(PV+)之间,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第四电阻(R4)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第三支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大地(PE),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1)用于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本实施例中的电压检测单元11用于直接输出第一电阻R1或者第四电阻R4两端的电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直接输出的方式可以是电压表直接输出,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单元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的电压检测单元,可以实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可以概括为:利用第二控制开关多次控制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此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电池板的正极(PV+)或电池板的负极(PV-);
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根据依次输出的采样电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具体的检测方法为,先分别断开和闭合控制开关K2,依次输出第一电阻R1两端的采样电压Vpv+11和Vpv+12,则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列式:
V pv - V pv + 11 X 2 = V pv + 11 X 1 + V pv + 11 R 1 - - - ( 111 )
V pv - V pv + 12 X 2 / / R 4 = V pv + 12 X 1 + V pv + 12 R 1 - - - ( 112 )
其中,Vpv是光伏逆变器本身采样到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由于测试方阵绝缘阻抗一般都是在开机前测试的,这几个步骤所用时间很短,所以无论继电器K2的关断情况如何,我们都可以认为VPV是相等的。故以下步骤中均用VPV来表示电池正负极极板间的电压。
理论上,
V pv + 11 = V PV × X 1 / / R 1 X 2 + X 1 / / R 1 - - - ( 113 )
V pv + 12 = V PV × X 1 / / R 1 X 2 / / R 4 + X 1 / / R 1 - - - ( 114 )
然后根据输出的两个采样电压Vpv+11和Vpv+12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
与实施例类似,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情况:计算得出的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中有一个阻抗为无穷大,而无法求出另一个阻抗,或者X2无穷小时,无法求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很显然为无穷大的一极阻抗本身就满足CQC认证标准或其它标准,故其阻抗值不必计算。此时可以继续闭合控制开关K2,输出第四电阻R4两端的采样电压Vpv+13,最后通过先前测得Vpv+13计算出另一个阻抗值。
其中, V pv + 13 = V PV × X 2 / / R 4 X 2 / / R 4 + X 1 / / R 1 - - - ( 115 )
联立(114)和(115),即可求出正极阻抗X1和负极阻抗X2的值。
以上分析过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在此毋庸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对电路的控制,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并依次输出的每个测量电压,可以解决在正负极阻抗中有一个为无穷大时无法求出另一极对地阻抗的问题,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无法解决当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都很小的问题。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例如电压值的输出、对继电器的控制、阻抗值的计算等)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这些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压支路,所述分压支路用于连接在电池板的正极(PV+)与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所述分压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一电阻(R1)和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连接到大地(PE),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耦合到电池板的正极(PV+),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用于耦合到电池板的负极(PV-),第二控制开关通过开关状态切换使待测电极与大地(PE)连接或断开,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所述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正极(PV+)或电池板的负极(PV-);
电压检测单元(11),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三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1)用于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1)还包括放大器(U1)、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为双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三支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支路包括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三支路的输入端和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或反相输入端(Vi2)之间,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之间,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通过开关切换,将第一支路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连接或断开,和将第三支路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连接或断开;第四控制开关通过开关切换,将第三支路与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Vi1)连接或断开,和将第二支路与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Vi2)连接或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用于串接在电池板的正极(PV+)与和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1)的第一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三电阻(R3)用于串接在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池板的负极(PV-)之间,电压检测单元(11)的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串接在所述电池板的负极(PV-)与第三电阻(R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并联在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等,第一电阻(R1)与第四电阻(R4)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的阻值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控制开关,所述第五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地(PE),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四电阻(R4)的中间节点上。
6.如权利要求5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和第五控制开关分别为第一继电器(K4)、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
7.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来检测所述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第二控制开关多次控制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并根据待测电极与大地的连接,形成多个不同的连接组合,所述待测电极为电池板的正极(PV+)或电池板的负极(PV-);
根据每个不同的连接组合,依次输出采样电压;
根据依次输出的采样电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8.一种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来检测所述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闭合第三继电器(K3)、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第四继电器(K4),由输出端(VO)输出第一采样电压(VO1);闭合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第四继电器(K4),由输出端(VO)输出第二采样电压(VO2);
步骤S12:比较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的值,如果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的值不相等,则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如果第一采样电压(VO1)和第二采样电压(VO2)相等,转步骤S13;
步骤S13:继续闭合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由输出端(VO)输出第三采样电压(VO3);
步骤S16: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后还包括,
步骤S14:比较第二采样电压(VO2)和第三采样电压(VO3)的值,如果第二采样电压(VO2)和第三采样电压(VO3)的值不相等,则转步骤S15;如果相等,则转步骤S16;
步骤S15:闭合第一继电器(K1)、第三继电器(K3)、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由输出端(VO)输出第四采样电压(VO4);然后闭合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断开第三继电器(K3),由输出端(VO)输出第五采样电压(VO5),根据第四采样电压(VO4)和第五采样电压(VO5),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值。
CN201210574557.7A 2012-12-26 2012-12-26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5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4557.7A CN103105537B (zh) 2012-12-26 2012-12-26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4557.7A CN103105537B (zh) 2012-12-26 2012-12-26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5537A CN103105537A (zh) 2013-05-15
CN103105537B true CN103105537B (zh) 2015-08-12

Family

ID=4831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45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5537B (zh) 2012-12-26 2012-12-26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55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6481B1 (en) 2013-11-06 2021-01-06 Schneider Electric Solar Inverters US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ulation impedance monitoring
CN103558503A (zh) * 2013-11-22 2014-02-05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接地故障检测电路
US9793854B2 (en) 2013-12-18 2017-10-17 Enphase Ener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nd fault detection
US20150168473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Enphase Ener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nd fault detection
CN103645383B (zh) * 2013-12-24 2016-05-04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
CN105548719B (zh) * 2015-12-29 2019-03-0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5785133B (zh) * 2016-04-15 2019-12-13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光伏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方法及装置
CN105738706A (zh) * 2016-04-15 2016-07-06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43194B (zh) * 2016-09-30 2019-09-2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CN106645976A (zh) * 2016-09-30 2017-05-1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CN106505944B (zh) * 2016-10-21 2019-03-22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光伏板pid效应的虚拟接地系统
CN106841804B (zh) * 2016-12-07 2020-04-28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6597103B (zh) * 2016-12-23 2020-05-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绝缘电阻检测方法及控制器
CN107015061A (zh) * 2017-03-10 2017-08-04 浙江艾罗电源有限公司 多路直流输入电源正负极对地绝缘阻抗的检测方法
CN107632201B (zh) * 2017-03-10 2021-02-19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直流电源到地阻抗的检测方法
EP3404428B1 (en) * 2017-05-17 2019-09-18 ams AG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resistance measurement
CN107643447B (zh) * 2017-08-31 2020-01-2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绝缘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8490258A (zh) * 2018-02-10 2018-09-04 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对地绝缘阻抗的检测电路以及检测方法
CN109031061A (zh) * 2018-07-10 2018-12-18 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绝缘检测电路
CN110346644B (zh) * 2019-07-24 2024-04-12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扬中)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平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其自检方法、测量方法
CN110927457B (zh) * 2019-11-08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绝缘检测电路
CN112578300A (zh) * 2020-11-30 2021-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的检测装置、方法和汽车
CN113156210B (zh) * 2021-03-12 2022-11-1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CN114039544B (zh) * 2021-11-05 2024-02-0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14414893A (zh) * 2022-03-30 2022-04-29 深圳市鼎泰佳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输入阻抗检测电路、方法及设备
CN117517906B (zh) * 2024-01-02 2024-03-22 博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y容的绝缘检测计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0520A (ja) * 2005-02-10 2006-08-24 Honda Motor Co Ltd 非接地直流電源の絶縁抵抗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699303A (zh) * 2009-07-31 2010-04-28 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绝缘故障侦测电路
CN102298091A (zh) * 2011-05-16 2011-12-28 江苏斯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
WO2012120683A1 (ja) * 2011-03-10 2012-09-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抵抗検知回路
CN202583327U (zh) * 2012-05-09 2012-12-05 江苏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mppt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CN202614852U (zh) * 2012-05-09 2012-12-19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绝缘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0520A (ja) * 2005-02-10 2006-08-24 Honda Motor Co Ltd 非接地直流電源の絶縁抵抗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699303A (zh) * 2009-07-31 2010-04-28 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绝缘故障侦测电路
WO2012120683A1 (ja) * 2011-03-10 2012-09-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抵抗検知回路
CN102298091A (zh) * 2011-05-16 2011-12-28 江苏斯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
CN202583327U (zh) * 2012-05-09 2012-12-05 江苏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mppt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
CN202614852U (zh) * 2012-05-09 2012-12-19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绝缘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5537A (zh)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537B (zh) 电池板对地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2854395B (zh) 一种直流电源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104702208B (zh)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光伏方阵对地绝缘阻抗在线检测系统
CN102520254B (zh) 一种高精度的光伏逆变器绝缘电阻的检测方法
CN104535839A (zh)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及实现其的检测装置
JP2013036975A (ja) バッテリセルと外部回路とを接続するワイヤの断線の検出
CN203688636U (zh) 用于检测串联电池组的电池单体电压的系统
CN105548719A (zh) 一种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CN207067227U (zh) 采样电路及电流测量电路
CN104407302A (zh) 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
CN102098368B (zh) 一种手机
CN105044622A (zh) 一种测试仪器的供电电源功率自检测装置及其自检测方法
CN102466750B (zh) 数字万用表的交流测量系统及交流测量方法
CN105785133B (zh) 一种双路光伏逆变器的对地绝缘电阻检测电路、方法及装置
TW200817706A (en) V/I source and test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201392362Y (zh) 一种电流测量装置
CN102901865A (zh) 一种电机相电流检测电路
CN105403838A (zh) 一种便携式多节电池单体的电压测量装置
CN205691630U (zh) 一种二极管试验用的浪涌电流产生电路
CN104333092B (zh) 一种电池启动电流测试的充电器系统
CN111308408A (zh) 一种电能计量接线教学装置
CN113253155B (zh) 一种用于自耦变压器的带负荷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5327231A (zh) 一种采样电路、支路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6291117B (zh) 一种直流对地绝缘检测电路以及直流对地绝缘检测方法
CN108072790B (zh) 一种电流测量电路和电流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