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8732B -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8732B
CN103098732B CN201310046452.9A CN201310046452A CN103098732B CN 103098732 B CN103098732 B CN 103098732B CN 201310046452 A CN201310046452 A CN 201310046452A CN 103098732 B CN103098732 B CN 103098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rock
fragrant plant
sea cucumber
plan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64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8732A (zh
Inventor
杨大佐
周一兵
刘海映
张丽霞
张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464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8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8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岩虫和江蓠苗,在近海养殖池塘进行进行立体混合养殖。它能够有效地利用海参池塘的养殖空间和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江蓠植物生产力,防止池塘富营养化的发生,同时利用海参粪便等池塘沉积性有机颗粒物作为为岩虫的饵料,降低了其过度累积后造成池底污染的几率;其次它能够提高了单位池塘的养殖收益,由于岩虫和江蓠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使混合养殖的单位亩产收益率提高2-3倍;每3年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采捕岩虫一次,采挖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池底清淤和底质翻新,改变了普通池塘养殖池塘底质淤泥长期无法清除的困难。

Description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养殖业是我国北方地区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2011年我国沿海地区海参养殖面积达100万亩,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占地区海水养殖业产值的近1/3,已成为区域型支柱行业。然而,随着池塘养殖的快速发展,单一的池塘养殖模式造成了养殖病害的发生,并制约了池塘养殖的效益。
刺参生活特性与和池塘单一养殖模式造成了其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并制约了池塘的养殖效益。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刺参池塘养殖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加能够和海参共生的生物,进行生态混合养殖。通过不同生物链之间对营养物质的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底质内养殖自污染物过度累积和富营养化的发生,为养殖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亩产海参养殖的收益率,是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养殖方式。目前,国内海参池塘混合养殖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如海参-海蜇混养、海参-对虾混养,海参-扇贝、鲍鱼混合养殖以及海参-鱼类混合养殖等方式,对于大型海藻,已经有海参-鼠尾藻、海参-大叶藻池塘混合养殖等。但是,并未见到海参、岩虫、江蓠三位一体的池塘立体混合养殖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通过人工投放海参、岩虫和江蓠苗,在近海养殖池塘进行进行立体混合养殖,通过不同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充分利用池内空间和营养物质,达到降低池底污染,促进单位海参养殖池塘亩产收益目的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池塘内设置硬质海参礁,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40-400头/kg的大规格海参苗种进行海参的养殖,海参养殖周期为1-2年,轮捕轮放,
b、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苗种规格为0.5-2cm的岩虫苗种,投苗密度为1-3万尾/亩,
c、第一年的5-6月份采用池底投苗和渔网吊养两种方式进行江蓠苗种的投放,其中池底投苗的播苗密度为20-50公斤/亩,渔网吊养采用四角捆绑浮漂的网目直径为1-2cm的渔网,投放密度为150-250公斤/亩,
d、以10-15天为周期对池水透明度进行检测,当透明度>50cm时,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标准为100-300公斤/天,至池水透明度达到40cm时停止投放发酵鸡粪,透明度<30cm时,换掉 
Figure 201310046452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的池水,
e、第二年的6月1日至7月31日,利用浮游动物网捞取池塘内上层水中的浮游动物,显微镜镜检确认为岩虫浮游幼虫后,在此后的1个月内都采取只进水、不出水的养殖方法,且进水用40目网过滤, 
f、投放江蓠苗种后2-3个月进行江蓠的采收,采用拉网采收的方式进行,将池底的江蓠苗种全部采收,渔网吊养的江蓠苗种采收完成后,按照300-400公斤/亩的密度进行留种,每年采收江蓠1-2次,每年的9月份之后不再进行采收,
g、养殖期间每1-2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海参的采捕,每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岩虫的采捕,采捕方式为排干池水,采捕池塘底质表面的全部海参后,进行岩虫的人工采捕,在采捕岩虫的同时,进行池底淤泥的清污,为下一次海参和岩虫的播种做准备。
所述的江蓠为脆江蓠或细基江蓠。
所述的投放岩虫苗种时采用小船划水,水舀泼苗的方式。
所述的投放岩虫苗种时采用在进水口注水过程中均匀泼洒的方式。
所述的硬质海参礁为天然石头、水泥块或砖瓦。
所述的浮游动物网为网目大小为160μm的Ⅱ型浮游动物网。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岩虫和江蓠苗,在近海养殖池塘进行进行立体混合养殖。首先它能够有效地利用海参池塘的养殖空间和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江蓠植物生产力,防止池塘富营养化的发生,同时利用海参粪便等池塘沉积性有机颗粒物作为为岩虫的饵料,降低了其过度累积后造成池底污染的几率;其次它能够提高了单位池塘的养殖收益,由于岩虫和江蓠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使混合养殖的单位亩产收益率提高2-3倍;每3年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采捕岩虫一次,采挖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池底清淤和底质翻新,改变了普通池塘养殖池塘底质淤泥长期无法清除的困难。它通过过不同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充分利用池内空间和营养物质,达到降低池底污染,促进单位海参养殖池塘亩产收益目的。因此可以说这种养殖方法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2007-2010年在大连海王龙斌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2#池塘进行岩虫-海参-江蓠立体养殖试验。试验池塘面积50亩,海参礁选用石头礁,海参苗投放为100头/kg的海参苗种。在2007年5月进行海参苗的投放。池塘养殖管理为传统的海参池塘养殖管理方法。2007年6月初,采用小船划水、水舀泼苗的方法,全池泼洒经过人工育苗、中间育成的岩虫大规格苗种(苗种规格为1-1.5cm/尾),投苗密度为1万尾/亩。投苗后,岩虫苗种即潜入池底,挖洞生活于池塘底质内,并以池底海参粪便和底栖海藻等有机碎屑为食物,经过1年的生长,岩虫达到性成熟。2007年5月中旬时投放江蓠苗种,江蓠采用渔网吊养和池底投苗的方法,其中渔网吊养的方式中吊养网目直径为1-2cm,渔网的四角绑紧浮漂,江蓠苗种为市售江蓠苗种(脆江蓠),投放密度为180公斤/亩。池底投苗密度为20-50公斤/亩,直接投放至海参礁附近。定期检测池塘透明度,当透明度>50cm时,按照100-200公斤/天的标准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当透明度达到40cm时,停止投放鸡粪。如果透明度<30cm,换掉
Figure 307683DEST_PATH_IMAGE001
的池水,以降低池塘的透明度。2008年6月3日,采用浮游动物网捞取池塘内上层水中的浮游动物,常规显微镜(100倍)镜检确存在岩虫浮游幼虫后,2008年6月18日阴历大潮来临后池塘只进水、不排水,进水时40目网过滤,并在此后的1个月内保持只进水不排水,以保证岩虫幼苗发育变态后定居于池塘内。江蓠经过2个月养殖后,即可采收,采用拉网采收的方法进行。采收时将池底部分的江蓠全部采收,而渔网吊养的部分需要按照300公斤/亩留种,继续养殖。2008年7月20日顺利度过岩虫繁殖期后,继续采用传统海参池塘养殖方法进行混合养殖,并于2009年5月和2010年10月分别进行成品海参的采捕并继续补充相同规格苗种。2010年10月排干池水,将池塘底质表面的海参全部采捕干净后,采用三字长腿钉耙人工翻耕的方法进行岩虫采捕,采捕岩虫的同时,进行池底清淤。混养的成功有效提高了海参池塘有机营养物质的利用,提高的单位亩产的经济效益,并降低 池塘沉积质内氮、磷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经测定,单位面积池塘沉积质内总氮(TN)浓度同比下降48.3%,总磷浓度同比降低达31.6%,高温季节池塘水体总氮浓度同比下降20.6%,总磷下架15.3%。
实施例2:
2009-2012年在山东乳山市南唐家2#池塘进行岩虫—海参池塘混合养殖试验。试验池塘面积100亩,海参礁选用石头礁,海参苗投放为200头/kg的海参苗种。在2007年5月进行海参苗的投放。池塘养殖管理为传统的海参池塘养殖管理方法。2007年5-6月,采用小船划水、水舀泼苗的方法,全池泼洒经过人工育苗、中间育成的岩虫大规格苗种(苗种规格为1cm/尾),投苗密度为1.5。投苗后,岩虫苗种即潜入池底,挖洞生活于池塘底质内,并以池底海参粪便和底栖海藻等有机碎屑为食物,经过1年的生长,岩虫达到性成熟2010年5月中旬时投放江蓠苗种,江蓠采用渔网吊养和池底投苗的方法,其中渔网吊养的方式中吊养网目直径为1-2cm,渔网的四角绑紧浮漂,江蓠苗种为市售江蓠苗种(细基江蓠),投放密度为220公斤/亩。池底投苗密度为20-50公斤/亩,直接投放至海参礁附近。定期检测池塘透明度,当透明度>50cm时,按照100-200公斤/天的标准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当透明度达到40cm时,停止投放鸡粪。如果透明度<30cm,换掉
Figure 702893DEST_PATH_IMAGE001
的池水,以降低池塘的透明度。2010年6月1日,采用浮游动物网捞取池塘中上层水内浮游动物,常规显微镜(100倍)镜检确存在岩虫浮游幼虫后,本月18日阴历大潮来临后池塘只进水、不排水,进水时40目网过滤,并在此后的1个月内保持只进水不排水,以保证岩虫幼苗发育变态后定居于池塘内。江蓠经过2个月养殖后,即可采收,采用拉网采收的方法进行。采收时将池底部分的江蓠全部采收,而渔网吊养的部分需要按照300公斤/亩留种,继续养殖。2010年7月16日顺利度过岩虫繁殖期后,继续采用传统海参池塘养殖方法进行混合养殖,并于2010年5月和2011年10月分别进行成品海参的采捕并继续补充相同规格苗种。2012年5月排干池水,将池塘底质表面的海参全部采捕干净后,采用三字长腿钉耙人工翻耕的方法进行岩虫采捕,采捕岩虫的同时,进行池底清淤。混养的成功有效提高了海参池塘有机营养物质的利用,提高的单位亩产的经济效益,并降低池塘沉积质内氮、磷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经测定,单位面积池塘沉积质内总氮(TN)浓度同比下降55.8%,总磷浓度同比降低达38.2%。高温季节池塘水体总氮浓度同比下降18.96%,总磷下架16.1%。

Claims (6)

1.一种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池塘内设置硬质海参礁,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40-400头/kg的大规格海参苗种进行海参的养殖,海参养殖周期为1-2年,轮捕轮放,
b、第一年的5-6月份向池塘内投放苗种规格为0.5-2cm的岩虫苗种,投苗密度为1-3万尾/亩,
c、第一年的5-6月份采用池底投苗和渔网吊养两种方式进行江蓠苗种的投放,其中池底投苗的播苗密度为20-50公斤/亩,渔网吊养采用四角捆绑浮漂的网目直径为1-2cm的渔网,投放密度为150-250公斤/亩,
d、以10-15天为周期对池水透明度进行检测,当透明度>50cm时,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标准为100-300公斤/天,至池水透明度达到40cm时停止投放发酵鸡粪,透明度<30cm时,换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的池水,
e、第二年的6月1日至7月31日,利用浮游动物网捞取池塘内上层水中的浮游动物,显微镜镜检确认为岩虫浮游幼虫后,在此后的1个月内都采取只进水、不出水的养殖方法,且进水用40目网过滤, 
f、投放江蓠苗种后2-3个月进行江蓠的采收,采用拉网采收的方式进行,将池底的江蓠苗种全部采收,渔网吊养的江蓠苗种采收完成后,按照300-400公斤/亩的密度进行留种,每年采收江蓠1-2次,每年的9月份之后不再进行采收,
g、养殖期间每1-2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海参的采捕,每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岩虫的采捕,采捕方式为排干池水,采捕池塘底质表面的全部海参后,进行岩虫的人工采捕,在采捕岩虫的同时,进行池底淤泥的清污,为下一次海参和岩虫的播种做准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江蓠为脆江蓠或细基江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岩虫苗种时采用小船划水,水舀泼苗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岩虫苗种时采用在进水口注水过程中均匀泼洒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海参礁为天然石头、水泥块或砖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游动物网为网目大小为160μm的Ⅱ型浮游动物网。
CN201310046452.9A 2013-02-06 2013-02-06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Active CN103098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452.9A CN103098732B (zh) 2013-02-06 2013-02-06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452.9A CN103098732B (zh) 2013-02-06 2013-02-06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732A CN103098732A (zh) 2013-05-15
CN103098732B true CN103098732B (zh) 2014-07-02

Family

ID=4830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6452.9A Active CN103098732B (zh) 2013-02-06 2013-02-06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8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8026A (zh) * 2013-08-27 2014-01-01 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刺参与单环刺螠混养技术
CN104642089B (zh) * 2015-01-28 2017-09-12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一种江蓠与石斑鱼的混养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711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大连水产学院 一种适合岩虫人工养殖的复合底质及构造方法
CN101755710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大连水产学院 一种岩虫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1933467A (zh) * 2009-07-02 2011-01-05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大型藻类过度繁殖控制技术
CN102106297A (zh) * 2011-03-04 2011-06-29 郭炳坚 一种刺参与鲍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202285911U (zh) * 2011-09-28 2012-07-04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岩虫培育箱
CN102726331A (zh) * 2012-07-11 2012-10-17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鲍鱼、海参、藻类网箱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1931B1 (ja) * 2003-12-22 2004-05-31 敏元 高岡 環形動物飼育装置とその方法
JP2009044979A (ja) * 2007-08-17 2009-03-05 Shizuoka Prefecture 水生生物の飼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711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大连水产学院 一种适合岩虫人工养殖的复合底质及构造方法
CN101755710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大连水产学院 一种岩虫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1933467A (zh) * 2009-07-02 2011-01-05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大型藻类过度繁殖控制技术
CN102106297A (zh) * 2011-03-04 2011-06-29 郭炳坚 一种刺参与鲍鱼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202285911U (zh) * 2011-09-28 2012-07-04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岩虫培育箱
CN102726331A (zh) * 2012-07-11 2012-10-17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鲍鱼、海参、藻类网箱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76771A 2005.07.07
JP特开2009-44979A 2009.03.05
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邢坤等;《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1005;第27卷(第3期);260-263 *
刺参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郑炯等;《中国水产》;20111005(第10期);34-36 *
刺参龙须菜混养系统中细菌数量与群落组成;高菲等;《渔业科学进展》;20120815;第33卷(第4期);89-98 *
南方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初探;林焕阳;《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05;第10卷(第1期);31-32,91 *
林焕阳.南方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初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10卷(第1期),31-32,91.
邢坤等.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第27卷(第3期),260-263.
郑炯等.刺参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中国水产》.2011,(第10期),34-36.
高菲等.刺参龙须菜混养系统中细菌数量与群落组成.《渔业科学进展》.2012,第33卷(第4期),89-9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732A (zh)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57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湖泊的养殖方法
CN102084837B (zh) 一种海参育苗方法
CN102106315B (zh) 一种池塘养殖方格星虫的方法
CN103798166B (zh)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CN102349463B (zh) 青蟹苗地膜围隔池塘生态培育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4351034B (zh)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修复的喜盐草苗种人工培养方法
JP2011223908A (ja) 二枚貝の養殖方法及び施設
CN101496500B (zh) 一种管角螺养殖技术
CN101156556A (zh)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CN103355224B (zh) 一种新型刺参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3598149B (zh) 光裸方格星虫幼苗海区中间培育方法
CN105210949A (zh) 一种泥鳅苗种护养培育的方法
CN101622974B (zh) 沙蚕育苗方法
CN101843225B (zh) 细角螺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0493347C (zh) 青蛤苗种分级培育方法
CN1739345A (zh) 高位池驯化和养殖方法
CN103098732B (zh) 岩虫-江蓠-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CN106259068B (zh) 一种糙海参和南美白对虾室内池的混养方法
CN103518657A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苗种成活率的中间培育方法
CN101622973A (zh)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CN104028549B (zh) 潮滩上先锋植物和沙蚕联合原位修复石油污染的方法
CN103098731A (zh) 岩虫-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KR101809351B1 (ko) 갯벌을 이용한 가리맛조개 인공종묘 중간 육성방법
CN103651208A (zh) 牡蛎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