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3554B - 流动图书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流动图书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3554B
CN103093554B CN201110344006.7A CN201110344006A CN103093554B CN 103093554 B CN103093554 B CN 103093554B CN 201110344006 A CN201110344006 A CN 201110344006A CN 103093554 B CN103093554 B CN 103093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ers
library
books
reader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40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3554A (zh
Inventor
杨敬红
王永东
吴翠红
黄臻雄
陆庆强
陈荧
罗小红
陈国勋
罗涛
罗云
柏付荣
王松林
王燕虹
彭小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brary
SHENZHEN SEAEVER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brary
SHENZHEN SEAEVER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brary, SHENZHEN SEAEVER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brary
Priority to CN2011103440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3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3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3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包括可移动载体及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连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其中所述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借还系统及馆员工作站系统;其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获取指令的控制终端、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自助借还系统可实现读者完全自助服务;馆员工作站系统由图书馆管理人员操作控制终端,实现协助读者自助服务。

Description

流动图书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特别是涉及流动图书馆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功能。
【背景技术】
流动图书馆,如基于汽车载体的汽车图书馆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其主要是针对路途遥远及缺乏图书资源的贫困、边远地区的读者,通过主动出击,一方面使得场地固定的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能够充分运用,另一方面解决了贫困、边远地区读者对知识、信息饥渴的问题。
但是传统的流动图书馆存在图书管理人员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方式单一、读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人工借阅方式使图书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始终保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面向读者,甚至出现和读者发生摩擦的现象。同时,较大强度的工作使得图书管理人员不能解放出来,提供高端的咨询服务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达到提供自助服务的目的。
为此,提出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其包括:
可移动载体;
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连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所述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包括:
自助借还系统及馆员工作站系统,其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指令驱动读者证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证的信息及驱动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完成借、还书操作;
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获取指令的控制终端、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利用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通过所述控制终端输入指令,所述控制终端驱动读者证识别部分及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进行工作、将采集到的读者证信息和图书和光盘的信息传递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后台处理,所述控制终端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反馈确定是否已经完成借、还书操作或者重新进行借、还书操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读者交互模块包含获取读者指令的键盘和显示交互信息的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和键盘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读者证识别模块具体包含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读者证阅读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还包含出证(卡)模块、收钞模块、读者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控制读者身份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身份信息、根据采集到的读者身份信息驱动收钞模块进行收钞作业、确认收钞后驱动出证(卡)模块进行工作并将办好的读者证发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分别具体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或对图书和光盘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条码扫描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读者证阅读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身份识别部分,所述读者身份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身份证进行扫描的身份证扫描天线和驱动身份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对所述身份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身份证阅读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流动图书馆系统还包括安全门系统,所述安全门系统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声光报警单元及接收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扫描得到的数据、发送指令驱动声光报警单元进行工作的控制单元。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图书识别单元具体包括三个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所述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形成三维立体感应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流动图书馆系统还包括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查询平台系统,所述读者查询平台系统具体包括至少一台可供读者进行自助查询工作的计算机终端。
上述流动图书馆系统,包括可实现读者完全自助服务的自助借还系统和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协助读者实现自助服务的馆员工作站系统,其中自助借还系统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读者按照读者交互模块的信息提示进行操作,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读者输入的信息及采集到的读者证的信息及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采集到的图书信息,进行借还书操作,从而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操作,节省人力;馆员工作站系统由图书馆管理人员操作控制终端采集读者证和图书的信息,进而帮助读者实现借还书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流动图书馆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流动图书馆系统的模块图;
图3为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办证流程图;
图4为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书流程图;
图5为自助借还系统自助还书流程图;
图6为馆员工作站系统的借书流程图;
图7为馆员工作站系统的还书流程图;
图8为馆员工作站结构图;
图9为馆员工作站侧放时的立体图;
图10为馆员工作站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馆员工作站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安全门系统声光报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延伸场地固定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且基于自助服务功能可以节省人力及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其包括:
可移动载体;
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连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所述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包括:
自助借还系统及馆员工作站系统,其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指令驱动读者证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证的信息及驱动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完成借、还书操作;
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获取指令的控制终端、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利用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通过所述控制终端输入指令,所述控制终端驱动读者证识别部分及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进行工作、将采集到的读者证信息和图书和光盘的信息传递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控制终端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反馈确定是否已经完成借、还书操作或者重新进行借、还书操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流动图书馆系统进行具体的描述。参照附图1和附图2,流动图书馆系统主要包括可移动载体及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连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载体是汽车,当然可以选择其他可以移动的载体,如轮船。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具体包括本地服务器及必要的自动化管理软件。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可以不设置本地服务器,而是通过网路与远程服务器连接。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还通过网络与数据库连接,如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指令后,如查询书目的指令,服务器就可以检索数据库并将结果返回。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借还系统及馆员工作站系统。下面对这两个系统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附图2至附图5,自助借还系统,能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操作,具体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指令驱动读者证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证的信息及驱动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完成借、还书操作。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读者交互模块包含显示终端和/或键盘,所述显示终端和/或键盘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显示终端和/或键盘是读者输入个人信息时使用。可以理解,显示终端和键盘不一定要同时存在,当显示终端为触摸终端时,键盘可以省去,读者可以在显示终端上直接输入指令;当显示终端不是触摸终端时,就需要配合键盘使用,读者利用键盘输入指令。可以理解,读者交互模块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扬声器在读者进行操作时发出语音提示,方便对系统不熟悉的读者。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读者证识别模块具体包含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读者证阅读器。读者交互模块中的读者证阅读器和读者证扫描天线用于读者在自助借、还书时识别及获取读者证的信息。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还包含出证(卡)模块、收钞模块、读者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控制读者身份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身份信息、根据采集到的读者身份信息驱动收钞模块进行收钞作业、确认收钞后驱动出证(卡)模块进行工作并将办好的读者证发出。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证(卡)模块是一台发卡机,发卡机上设有新证(卡)阅读器及新证(卡)扫描天线,所述新证(卡)阅读器及新证(卡)扫描天线系在办理新的读者证时采集新的读者证内置芯片内的信息后传递给后台进行注册。读者身份识别模块则包括身份证阅读器和身份证扫描天线,用于获取读者的身份信息,以进入办证流程。打印模块用于读者打印办证凭条。由于自助借还系统设置了出证(卡)模块和读者身份识别模块,自助借还系统可以实现读者自助办理读者证的功能。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读者交互模块还设有一上位控制终端,即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将自助借还系统的其他部件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利用工控机来控制自助借还书及自助办证业务,不需要全部借助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故能够提高自助服务的效率。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具体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或对图书和光盘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条码扫描器。
众所周知,图书上会贴上电子标签,故可以配合电子标签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使用;另外,图书上一般会印有条形码,故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可以设置条码扫描器。可以理解,条码扫描器与电子标签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3,首先说明读者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自助办证的操作步骤:
S100,选择“开始”进入显示终端的操作主界面。
S101,读者刷身份证。
本步骤中,自助借还系统系利用工控机响应处理指令并驱动身份证阅读器,身份证阅读器进而驱动身份证扫描天线,从而获取读者的身份信息。
S102,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输入联系电话。
S103,选择要申办的读者证类型。
本步骤中,读者可以申请办理不同类型的具有不同借阅权限的读者证,办理不同类型的读者证支付的办证押金不同。
S104,如显示终端提示“预存办证押金”,则读者将办证押金放入收钞口;若显示终端提示“已办理读者证”,则办证操作结束且显示终端返回操作主界面。
本步骤中,系工控机下达指令驱动收钞机工作,收钞机进行收钞、验钞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工控机;工控机将收钞机传递的信息上报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确认,然后,工控机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反馈的结果发送指令驱动出证(卡)模块工作。
出证(卡)模块工作的工作原理详述如下:发卡机首先将新证(卡)驱动到新证(卡)扫描天线处;然后,新证(卡)阅读器将驱动新证(卡)扫描天线采集新证(卡)的芯片内的读者信息;接下来,新证(卡)阅读器将新证(卡)扫描天线采集到的信息解码后上传给工控机,再由工控机上传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后将结果返回至工控机,工控机发送指令驱动发卡机将新证(卡)送到发卡口,读者即可取走读者证。
S105,当显示终端提示“取走读者证”时,读者从出证口拾取读者证。
S106,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打印凭条,是/否”,选择“否”,则自助办证结束;选择“是”,则凭条被打印出来,自助办证结束。
自助借还系统的自助办证功能,提供多种类型读者证的自助办理功能,极大的方便读者且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4,说明读者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
S200,选择“开始”进入显示终端的操作主界面。
S201,选择“借书”功能。
S202,读者在读者证感应区刷读者证。
本步骤中,系主要利用读者交互模块完成,系工控机响应处理指令并驱动读者证阅读器,读者证阅读器进而驱动读者证扫描天线。读者证扫描天线发射出无线信号驱动并通过相关的空中接口协议识别读者证片内芯片(RFID芯片,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采集芯片内存中存储的初始化信息并经由读者证阅读器解码处理后上传给工控机处理,工控机指令显示终端并显示交互信息。
S203,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利用显示终端或键盘输入读者证密码;正确则提示继续,错误则根据提示重新输入密码。
本步骤中,系工控机将读者证密码信息通过网路上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系统验证密码正确性并将结果返回给工控机,如果密码不正确,则工控机将控制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返回到操作主界面;如果读者输入密码正确,则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提示读者将借阅图书放置于图书识别感应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书识别感应区内设置的是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
S204,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将借阅图书放置于图书放置感应区;然后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选择“确认借书”功能。
借阅图书贴有电子标签(RFID),本步骤中,系工控机发送指令驱动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中的电子标签阅读器驱动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发射定制频率的无线信号,并通过相关空中接口协议识读借阅图书粘贴的电子标签的内存信息并经由电子标签阅读器解码后传给工控机;读者选择“确认借书”功能后,工控机将电子标签阅读器后的信息通过网路上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后台系统进行借书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工控机,由工控机控制显示终端进行结果显示。
S205,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如显示“借书成功”,则取走图书;如显示“借书失败”,则显示终端返回操作主界面,读者需重复借书步骤S201至S204。
本步骤中,系统后台进行借书处理。如果处理结果不成功,则后台系统进行回滚处理,读者需再次重复借书操作;如果处理成功,则可取走所借阅图书。
S206,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继续借书,是/否”,如选择“是”,则重复借书步骤S204至S205。
重复借书时,不需要重新输入读者证密码,只需执行步骤S204,将借阅图书放置到图书放置感应区即可。
S207,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打印凭条,是/否”,如选择“否”,则交互界面返回操作主界面,如选择“是”,则凭条被打印出来,借书结束。
本步骤中,如选择功能“是”,则工控机发送指令驱动打印模块(即打印机),并根据工控机记录的读者操作信息打印借书凭条,至此,自助借书操作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书或者光盘上一般具有条形码,所以也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进行借书操作。通过条形码借书与通过电子标签感应借书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03密码确认无误后的操作。在密码确认无误后,读者在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选择“条码扫描”功能即可,期间,工控机发送指令驱动条码扫描器,条码扫描器发射激光采集条码信息,解码采集的信息后上传给工控机,工控机处理解码后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模块上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后台系统进行借书处理。此后的操作与通过电子标签感应借书相同,不再赘述。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自助借还书系统通常需要配合设置安全门系统。安全门系统设置在图书借阅区域之外,如可移动载体为汽车时,安全门系统可整合在车门处。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门系统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声光报警单元及接收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扫描得到的数据、发送指令驱动声光报警单元进行工作的控制单元。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书识别单元具体包括三个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所述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形成三维立体感应区。例如在安全门上设置时,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可以自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声光报警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及扬声器。所述控制单元系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即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Unit)。
请参考附图2和附图12,读者携流通资料经过安全门系统时,安全门系统将感应图书的电子标签。通常情况下,如果读者携带的书是没有经过系统成功借阅的,则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内置的防盗状态处于打开状态,则发光二极管及扬声器将分别发声、发光报警;如果读者携带的书是经过系统且成功借阅的,则发光二极管及扬声器不会发声、发光报警。
具体而言,读者携流通资料经过安全门系统时,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感应区的无线信号对流通资料上粘贴的电子标签做切割磁力线动作,依据电磁转换的原理,切割磁力线的电子标签产生能量以使其满足工作条件,根据相关的空中接口协议,电子标签将初始内存信息通过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传输给电子标签阅读器,并经由电子标签阅读器解码后传至DSP控制单元,再经过一系列解码处理传输过来的防盗标志状态信息。如防盗状态处于打开状态,则DSP驱动发光二极管及扬声器将分别发声、发光报警,反之发光二极管及扬声器不会发声、发光报警。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流动图书馆系统还包括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查询平台系统,所述读者查询平台系统具体包括至少一台计算机终端。读者查询平台系统的计算机终端,可以满足于读者对公共目录的查询要求,允许读者执行续借、预约、申请馆际互借等流通功能,使读者能浏览自己的流通记录,查看借阅的资料和了解过期、罚款等信息。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流动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效率及改善读者的自主性体验。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读者通过读者查询平台系统的计算机终端的浏览器主页进入馆藏目录,读者根据需要可进行匿名登录或者通过用户名登录,匿名登录对读者提供查找书目信息的功能,用户名登录对读者提供个性化功能服务,比如:续借和预约等。如读者已进入检索/查询界面,读者利用计算机终端的标配部件键盘输入检索点信息,检索点信息包括:著者、题名、主题、分类/索书号、关键词等,计算机终端根据检索点信息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服务器检索数据库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计算机终端的浏览器显示,至此,读者检索/查询信息完毕。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5,再详细说明读者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自助还书的操作步骤:
S300,选择“开始”进入显示终端的操作主界面。
S301,选择“还书”功能。
S302,读者在读者证感应区刷读者证。
S303,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将借阅图书放置于图书放置感应区;然后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选择“确认还书”功能。
S304,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如显示“还书成功”,则将借阅图书放至图书放置还书箱;如显示“还书失败”,则显示终端返回操作主界面,读者需重复还书步骤S301至S303。
S305,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继续还书,是/否”,如选择“是”,则重复还书步骤S303至S304。
继续还书时,不需要重复刷读者证,只需要将要还的书放到图书放置感应区即可。
S306,显示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打印凭条,是/否”,如选择“否”,则交互界面返回操作主界面,如选择“是”,则凭条被打印出来,自助还书结束。
与自助借书操作步骤相似,自助还书操作步骤中,也是由工控机响应读者指令并驱动读者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进行工作,而读者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在工作时会分别驱动读者证扫描天线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去采集读者证和图书的信息后传递给工控机,并最终帮助读者完成自助还书操作。
与自助借书操作步骤相似,自助还书操作步骤中,可以直接选择“条码扫描”功能,如此,借助条码扫描器和图书上的条形码完成还书操作。
需要说明,自助还书操作也可以不使用读者证。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相应软件进行升级,则读者还书操作时,只需要将图书放置在图书放置感应区或者利用条码扫描器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修改后台记录即可,并在显示终端上提示“还书成功”及“是否打印”等,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或者结束还书,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2、附图6和附图7对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
馆员工作站系统是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虽然流动图书馆系统提供了自助借还系统,但仍旧有一些特殊读者,比如:老年读者,他们不太习惯和电子设备交互,故仍需要管理人员的人工服务来实现办理读者证和借还书。另外,馆员工作站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维护,如修改读者证信息及图书和光盘电子标签信息;馆员工作站系统的作用还在于在自助借还系统出现故障时替代其工作。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获取指令的控制终端、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利用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通过所述控制终端输入指令,所述控制终端驱动读者证识别部分及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进行工作、将采集到的读者证信息和图书和光盘的信息传递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控制终端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反馈确定是否已经完成借、还书操作或者重新进行借、还书操作。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是笔记本电脑,其主要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也可以包括单独的读者交互部分,读者交互部分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以及扬声器等元件。由于馆员工作站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交互部分可以省去或者控制终端本身作为读者交互的工具,读者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如输入读者证密码。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或对图书和光盘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条码扫描器。
众所周知,图书上会贴上电子标签,故可以配合电子标签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使用;另外,图书上一般会印有条形码,故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可以设置条码扫描器。可以理解,条码扫描器与电子标签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读者证阅读器。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身份识别部分,所述读者身份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身份证进行扫描的身份证扫描天线和驱动身份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对所述身份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身份证阅读器。
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可以协助读者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还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和读者证识别部分来维护及修改读者证的信息;通过控制终端和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来维护图书和光盘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控制终端和读者身份识别部分及读者证识别部分来协助读者办理读者证。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6,首先详细说明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
S400,图书馆管理人员选择“开始”进入控制终端(笔记本电脑)的操作主界面。
S401,选择“借书”功能。
S402,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读者证感应区刷读者证。
S403,要求读者输入读者证密码;正确则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提示继续下步操作,错误则要求读者重新输入读者证密码。
S404,根据控制终端的提示,图书馆管理人员将读者要借阅图书放置于图书放置感应区;然后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选择“确认借书”功能。
S405,根据控制终端的提示,如显示“借书成功”,则将图书交给读者;如显示“借书失败”,则显示终端返回操作主界面,图书馆管理人员需重复借书步骤S403至S404,要求读者重新输入读者证密码。
S406,控制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继续借书,是/否”,如选择“是”,则重复借书步骤S404至S405。
如果一次借两本以上图书,则无需重复刷读者证和输入读者证密码,图书馆管理人员将读者借阅图书依次放置于图书放置感应区,执行相应操作即可。
S407,控制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打印凭条,是/否”,如选择“否”,则交互界面返回操作主界面,如选择“是”,则凭条被打印出来,借书结束。
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中,馆员工作站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与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是相似的。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中,是笔记本电脑响应处理并发送指令给读者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进行工作,而读者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在工作时会分别驱动读者证扫描天线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去采集读者证和图书的信息后传递给笔记本电脑,再由笔记本电脑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最终帮助读者完成自助借书操作。
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借书与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书的操作步骤区别在于:自助借还系统的借书操作全部由读者自己来完成;而馆员工作站系统的借书操作基本是靠图书馆管理人员来完成,除了输入读者证密码,甚至,输入读者证密码的操作也可以由图书馆管理人员代为完成。
可以理解,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借书时,也可以利用条码扫描器扫描图书的条形码,在此基础上,执行相关操作,从而完成借书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7,详细说明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还书时的操作步骤:
S500,图书馆管理人员选择“开始”进入控制终端(笔记本电脑)的操作主界面。
S501,图书馆管理人员选择“还书”功能。
S502,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读者证感应区刷读者证。
S503,根据控制终端的提示,图书馆管理人员将借阅图书放置于图书放置感应区;然后根据显示终端的提示,选择“确认还书”功能。
S504,根据控制终端的提示,如显示“还书成功”,则将借阅图书放至图书放置还书箱;如显示“还书失败”,则显示终端返回操作主界面,图书馆管理人员需重复还书步骤S501至S503。
S505,控制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继续还书,是/否”,如选择“是”,则重复还书步骤S503至S504。
继续还书时,不需要重复刷读者证,只需要将要还的书放到图书放置感应区即可。
S506,控制终端的交互界面显示“是否打印凭条,是/否”,如选择“否”,则交互界面返回操作主界面,如选择“是”,则凭条被打印出来交给读者,自助还书结束。
与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自助借书操作步骤相似,自助还书操作步骤中,也是由笔记本电脑响应读者指令并驱动读者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进行工作,而读者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在工作时会分别驱动读者证扫描天线和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去采集读者证和图书的信息后传递给笔记本电脑,再由笔记本电脑将信息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最终帮助读者完成自助还书操作。
与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自助借书操作步骤相似,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自助还书操作步骤中,可以直接选择“条码扫描”功能,如此,借助条码扫描器和图书上的条形码完成还书操作。
需要说明,利用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自助还书操作也可以不使用读者证。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相应软件进行升级,则读者还书操作时,只需要将图书放置在图书放置感应区或者利用条码扫描器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修改后台记录即可,并在控制终端上提示“还书成功”及“是否打印”等,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或者结束还书,操作方便。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流动图书馆系统中采用馆员工作站100配合笔记本电脑组成馆员工作站系统;笔记本电脑不再赘述,下面仅结合附图8到附图11对的馆员工作站10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附图8~11,该馆员工作站100具有一个壳体110,该馆员工作站100的壳体110为U形结构,该壳体110包括前组件组与后组件组。前组件组包括前组件上盖板122、前组件下底板124、至少一支撑收缩组件126、128(本实施例是以两个为例,分别为第一支撑收缩组件126与第二支撑收缩组件128)。后组件组包括后组件上盖板132、底部支撑组件134、装饰板136、后组件底板138、第一连接弯板131、第二连接弯板133及松不脱螺钉135。其中,后组件底板138固定于底部支撑组件134上部,装饰板136固定于底部支撑组件134侧边。后组件上盖板132固定于后组件底板138上,并与后组件底板138形成一空腔用于容置电源模块、打印部分、读者证阅读器142、身份证阅读器146及电子标签阅读器152。前组件组通过第一连接弯板131与第二连接弯板133与后组件组110相转动连接。前组件上盖板122固定于前组件下底板124上,并与前组件下底板124形成一空腔用于容置读者证扫描天线144、身份证扫描天线148及电子标签扫描天线154。相应地,前组件上盖板122的面板上相应地形成三个感应区,分别是读者证感应区、图书和光盘感应区及身份证感应区。
请参考图10,当馆员工作站100需要处于工作状态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将前组件上盖板122以第一连接弯板131和第二连接弯板133为轴打开至水平状态,然后拉起第一支撑收缩组件126与第二支撑收缩组件128,随着第一支撑收缩组件126与第二支撑收缩组件128滑动至松不脱螺钉135紧固处,紧固松不脱螺钉135。接着再将外接电源接口接入到输入插座171中,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插入三针插孔座172中,开启跷板开关178,馆员工作站100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参考图11,当馆员工作站100不需要工作时,可以将馆员工作站100折叠起来。首先将连接三针插孔座172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拔掉,然后将跷板开关178置关闭状态,再将外接电源接口从输入插座171中拔掉,松脱松不脱螺钉135,将第一支撑收缩组件126与第二支撑收缩组件128滑离松不脱螺钉135,将前组件上盖板122以第一连接弯板131和第二连接弯板133为轴轻放至垂直状即折叠完毕。馆员工作站进入折叠状态。
馆员工作站100由于具有折叠和工作两种状态,所以该馆员工作站100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该馆员工作站100还包括打印部分与电源模块。该打印部分包括一热敏打印机162,该热敏打印机162可用于打印读者的借还书凭证等。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插座171、跷板开关178、熔断体176、开关电源174及三针插孔座172。市电可以从输入插座171输入,依序经过跷板开关178、熔断体176,然后分两路到达开关电源174与三针插孔座172,即输入插座171、跷板开关178和熔断体176依序串联后与并联的开关电源174、三针插孔座171相串联。经过开关电源的市电会被降压,然后用于为电子标签阅读器152、读者证阅读器142及热敏打印机172等提供电源。三针插孔座172可与笔记本的适配器相连,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电源。
读者识别部分具体包括身份证阅读器146与身份证扫描天线148。身份证阅读器146与身份证扫描天线148可用于办理读者证,身份证阅读器146驱动身份证扫描天线148工作,并将身份证扫描天线148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然后传输给笔记本电脑进行处理。
馆员工作站100主要是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由图书馆管理人员控制操作。由于前面已经详细描述过馆员工作站系统的工作原理,下面仅详细介绍实际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如何使用该馆员工作站100及笔记本电脑来协助读者完成自助借、还书等操作。
请结合参考附图6-11,当读者要求协助进行借、还书等作业时,图书馆管理人员使馆员工作站100处于工作状态,并通过笔记本电脑控制馆员工作站100进行工作:
第一步,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读者要求借书还是还书在笔记本电脑上选择相应的借书或者还书操作;
第二步,图书馆管理人员将读者的读者证放置在馆员工作站100的前组件上盖板122的面板上的读者证感应区内,然后根据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提示要求读者利用笔记本电脑输入读者证密码;
可以理解,输入读者证密码的工作也可以由图书馆管理人员代劳。
当馆员工作站100另外设置包含显示器和键盘的读者交互部分时,读者就可以自行利用读者交互部分输入读者证密码,笔记本电脑此时仅充当控制终端的角色;当然,此时笔记本电脑仍可兼具读者交互功能。
第三步,图书馆管理人员将需要借出或者还回的图书放置在前组件上盖板122的面板上的图书和光盘感应区内,根据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提示确定是否已借或还书成功,如成功则将图书或光盘交给读者,或者将图书或光盘放到图书和光盘放置还置箱中;如提示借或还书失败,则重新刷读者证,进行借或还书操作。
第四步,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读者需求选择是否打印凭条,如选择打印,则将凭条交给读者或者请读者自行拾取。
前文已述,该馆员工作站100还整合有读者身份识别部分,故同自助借还系统一样,该馆员工作站100配合笔记本电脑也具有办理读者证的功能。
当读者需要办理读者证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笔记本终端交互界面上选择办证功能;图书馆管理人员将读者的身份证放置在前组件上盖板122的面板上的身份证感应区内。然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将新的读者证放置在前组件上盖板122的面板上的读者证感应区,并由后台系统进行读者注册处理,注册完毕后返回注册成功结果给笔记本终端显示处理。然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选择收费及打印办证凭证处理。最后,将读者证交给读者,办证过程结束。
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馆员工作站100和笔记本电脑修改图书和光盘电子标签(RFID)信息。
当管理员需要对图书和光盘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修改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选择修改图书和光盘电子标签信息功能,笔记本显示屏交互界面提示图书馆管理人员将图书放置于电子标签扫描天线154感应区中,同时笔记本终端发送指令驱动电子标签阅读器152,电子标签阅读器152驱动电子标签扫描天线154,电子标签扫描天线152发射定制频率的无线信号,并通过相关空中接口协议识读所还图书粘贴的电子标签信息,由电子标签阅读器152解码后上传给笔记本终端。图书馆管理人员此时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修改,然后笔记本终端将图书修改过得电子标签信息通过网络上传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后台系统进行更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笔记本终端,由笔记本控制笔记本显示屏进行结果显示。
同样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馆员工作站100和笔记本电脑修改读者证的信息,进行维护。图书馆管理人员只需利用笔记本电脑选择相应功能,同时在读者证感应区刷读者证,然后利用笔记本电脑修改读者证信息即可。
综上,上述馆员工作站100配合笔记本电脑能够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协助特殊读者完成自助服务,同时由于馆员工作站100的前组件组具有工作与折叠两种状态,具有使用方便,节省空间的优点,非常适合在流动图书馆系统中使用。
流动图书馆系统包括可实现读者完全自助服务的自助借还系统和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协助实现自助服务的馆员工作站系统,故流动图书馆系统能够在实现自助服务的前提下满足各类读者的借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Claims (8)

1.一种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载体;
设置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连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所述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包括:
自助借还系统及馆员工作站系统,其中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包括获取用户指令的读者交互模块、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模块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利用自助借还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指令驱动读者证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证的信息及驱动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完成借、还书操作;
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获取指令的控制终端、识别读者证的读者证识别部分及采集图书和光盘信息的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利用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进行借、还书操作时,通过所述控制终端输入指令,所述控制终端驱动读者证识别部分及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进行工作、将采集到的读者证信息和图书和光盘的信息传递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后台处理,所述控制终端根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反馈确定是否已经完成借、还书操作或者重新进行借、还书操作;
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部分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或对图书和光盘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条码扫描器;
所述读者证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读者证阅读器;
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身份识别部分,所述读者身份识别部分具体包括对读者身份证进行扫描的身份证扫描天线和驱动身份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对所述身份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传送给所述控制终端的身份证阅读器;
所述馆员工作站系统包括U形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组件组与后组件组;其中前组件组包括前组件上盖板、前组件下底板、至少一支撑收缩组件;
后组件组包括后组件上盖板、底部支撑组件、装饰板、后组件底板、第一连接弯板、第二连接弯板及松不脱螺钉;
其中,后组件底板固定于底部支撑组件上部,装饰板固定于底部支撑组件侧边,后组件上盖板固定于后组件底板上,并与后组件底板形成一空腔用于容置电源模块、打印部分、读者证阅读器、身份证阅读器及电子标签阅读器;
前组件组通过第一连接弯板与第二连接弯板与后组件组相转动连接;
前组件上盖板固定于前组件下底板上,并与前组件下底板形成一空腔用于容置读者证扫描天线、身份证扫描天线及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前组件上盖板的面板上相应地形成三个感应区,分别是读者证感应区、图书和光盘感应区及身份证感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者交互模块包含获取读者指令的键盘和显示交互信息的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和键盘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者证识别模块具体包含对读者证进行扫描的读者证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读者证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读者证阅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借还系统具体还包含出证(卡)模块、收钞模块、读者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控制读者身份识别模块采集读者身份信息、根据采集到的读者身份信息驱动收钞模块进行收钞作业、确认收钞后驱动出证(卡)模块进行工作并将办好的读者证发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模块具体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和驱动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工作的、将所述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或对图书和光盘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条码扫描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门系统,所述安全门系统包括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声光报警单元及接收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扫描得到的数据、发送指令驱动声光报警单元进行工作的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和光盘识别单元具体包括三个对图书和光盘进行扫描的电子标签扫描天线,所述三个电子标签扫描天线形成三维立体感应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流动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的读者查询平台系统,所述读者查询平台系统具体包括至少一台可供读者进行自助查询工作的计算机终端。
CN201110344006.7A 2011-11-03 2011-11-03 流动图书馆系统 Active CN103093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4006.7A CN10309355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流动图书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4006.7A CN10309355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流动图书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3554A CN103093554A (zh) 2013-05-08
CN103093554B true CN103093554B (zh) 2015-10-28

Family

ID=4820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4006.7A Active CN10309355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流动图书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3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1537A (zh) * 2014-09-26 2015-02-18 张家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图书馆驿站
CN105528832B (zh) * 2014-10-22 2018-09-28 黄音凯 自助还片系统与自助还片方法
CN104332002A (zh) * 2014-11-05 2015-02-04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msp、rfid的图书归还器
CN104809573A (zh) * 2015-04-27 2015-07-29 成都腾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馆驿站管理系统
CN104933378A (zh) * 2015-05-20 2015-09-23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智能图书管理装置
CN106155481A (zh) * 2016-06-29 2016-11-23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图书馆咨询服务机器人
CN106023485B (zh) * 2016-07-13 2018-03-02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CN10942699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书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784616A (zh) * 2017-11-20 2018-03-09 孙庆玲 具有票务系统的列车专用小型图书馆及使用方法
CN108364416A (zh) * 2018-01-08 2018-08-03 四川省茂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4小时智能图书馆的自助控制方法
CN108230571A (zh) * 2018-01-29 2018-06-29 山东亿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图书借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46245B (zh) * 2018-02-05 2021-04-30 爱布客(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图书方法和系统
CN11047336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新型图书馆及其自助借还系统
CN109379725B (zh) * 2018-09-25 2021-06-18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图书馆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524304A (zh) * 2020-04-17 2020-08-11 高丽娟 一种实现协助读者自助服务的流动图书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50062A1 (ru) * 1986-06-04 1987-11-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Центросоюза Автомагазин
CN2904134Y (zh) * 2006-04-14 2007-05-23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馆员操作台
CN201017402Y (zh) * 2007-03-15 2008-02-06 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用的安全门装置
CN101295419A (zh) * 2007-10-30 2008-10-29 深圳图书馆 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
CN201345136Y (zh) * 2009-01-09 2009-11-11 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封闭式自助借还书机
CN201941651U (zh) * 2010-09-14 2011-08-24 刘志大 公共图书馆、书店多功能流动服务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MU8801190U2 (pt) * 2008-05-07 2010-01-05 Jorge Jose Gouveia Abrunhosa aperfeiçoamento de terminal de auto-atendimento para empréstimo e devolução de livros e outros materiais componentes de acervos bibliográfico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50062A1 (ru) * 1986-06-04 1987-11-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Центросоюза Автомагазин
CN2904134Y (zh) * 2006-04-14 2007-05-23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馆员操作台
CN201017402Y (zh) * 2007-03-15 2008-02-06 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用的安全门装置
CN101295419A (zh) * 2007-10-30 2008-10-29 深圳图书馆 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
CN201345136Y (zh) * 2009-01-09 2009-11-11 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封闭式自助借还书机
CN201941651U (zh) * 2010-09-14 2011-08-24 刘志大 公共图书馆、书店多功能流动服务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3554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3554B (zh) 流动图书馆系统
JP4062680B2 (ja) 施設予約方法、施設予約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および、イベント予約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
CN101176064B (zh) 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补偿资源不可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94508C (zh) 用于网络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21102B (zh) 图书馆快速查询定位图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92019A (zh) 一种目标票据的报销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7004352A (ja) 文字入力システム
CN110009327A (zh) 一种电子交易的方法及终端
CN206788898U (zh) 自助图书柜的二维码rfid标签打印系统
KR101221656B1 (ko) 대기표 운용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203968149U (zh) 社区智能终端系统
CN103136551B (zh) 第二代公民身份证信息验证仪及身份证和指纹验证系统
CN202362869U (zh) 车载馆员工作站系统
CN110065858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梯控方法和系统
CN101394279A (zh) 一种rfid接入服务器装置
CN102054205A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监考系统及方法
CN210864967U (zh) 智能图书自助借还装置
KR20000037013A (ko) 유/무선 네트워크 상에서 바코드 명함을 이용한 명함정보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2084103A (ja) 想い出バン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帳
CN2884326Y (zh) 结合条形码扫描器的多功能移动式音频装置
CN1707530A (zh) 与IC卡身份证和internet结合使用的售票系统及其售票方法
JP2014131377A (ja) 配線管理システム
JP3864740B2 (ja) 帳票処理システム、帳票処理装置、帳票処理方法、帳票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帳票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5011073A (ja) 展示品説明資料情報の配信方法及び配信システム
CN217360846U (zh) 壁挂式境外人员信息登记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