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1805A -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1805A CN103091805A CN2011103437257A CN201110343725A CN103091805A CN 103091805 A CN103091805 A CN 103091805A CN 2011103437257 A CN2011103437257 A CN 2011103437257A CN 201110343725 A CN201110343725 A CN 201110343725A CN 103091805 A CN103091805 A CN 103091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low
- photosensory assembly
- elasticity body
- lens mount
- accommodating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包含一中空基座、一滤光片、一中空弹性体及一感光组件模块。中空基座包含感光组件容置腔,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滤光片设置于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中空弹性体设置滤光片上方。感光组件模块设置于中空弹性体上方,包含感光组件及基板,基板可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固定于中空基座上。其中,中空弹性体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此若干个突出部顶靠于所述基板上。上述的镜头座结构可以有效率的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本发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执行CCD倾斜校正的程序、校正精确度高、易于重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需要弹簧及垫片等结构,就能够精准地完成CCD倾斜校正的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及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感光组件被大量应用在数码相机等具影像撷取功能的产品上。通常电荷耦合组件及互补式金氧半导体会与一个承载基板结合,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相机镜头座(Lens Holder)上。然而,由于相机镜头座中需要有能够执行CCD倾斜校正(CCD TiltAlignment)的结构。因此,通常会在镜头座的基座上,设置若干个弹簧(Spring),并且在用于固定CCD基板的固定机构中加入垫片(Washer),使相机镜头座能够执行CCD倾斜校正。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的相机镜头座的示意图。一般而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会设置在此镜头座1的CCD容置腔10的中空部分,而红外线滤光片上方则设置一个橡胶垫(Rubber),最后再将CCD基板以固定机构11固定于镜头座1。此橡胶垫的作用为固定红外线滤光片,并使红外线滤光片与CCD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图中所示,为了要能够在镜头座1上执行CCD倾斜校正,固定机构11设置有垫片12,CCD容置腔10的周围则设置有若干个弹簧13。由于弹簧13需要利用紫外光胶(UV Glue)来固定,因此有重工不易的缺点,并且在组装时,会产生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另外,使用垫片12来做校正会使调整程序变得较为复杂,且由于其厚度不易控制,因此也会影响其校正的精确度。再者,在镜头座1中加入弹簧13及垫片12也会增加镜头座1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镜头座,有着更低的生产能本,并能够简化CCD倾斜校正的程序及提高校正的精确度,且易于重工,并且在组装时,不易产生技术上的问题,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镜头座生产成本较高、执行CCD倾斜校正的程序较为繁杂、校正精确度低、重工不易且组装时会产生许多技术上的问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一种镜头座,它包含:中空基座,沿中空基座的一侧延伸出镜头腔,与镜头腔相对的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延伸出感光组件容置腔,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滤光片,设置于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中空弹性体,设置滤光片上方,使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滤光片;以及感光组件模块,设置于中空弹性体的上方,包含感光组件及基板,感光组件是对应于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而设置,基板可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固定于中空基座上;其中,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若干个突出部顶靠于基板上,使中空弹性体可以直接用来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再提出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它包含镜头及镜头座,其中镜头座包含:中空基座,沿中空基座的一侧延伸出镜头腔,与镜头腔相对的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延伸出感光组件容置腔,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镜头腔容置镜头;滤光片,设置于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中空弹性体,设置滤光片上方,使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滤光片;以及感光组件模块,设置于中空弹性体的上方,包含感光组件及基板,感光组件是对应于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而设置,基板可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固定于中空基座上;其中,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若干个突出部顶靠于基板上,使中空弹性体可以直接用来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又提出一种镜头座制造方法,它包含下列步骤:形成中空基座;形成镜头腔于中空基座的一侧;形成感光组件容置腔于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并形成若干个固定机构于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滤光片于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形成中空弹性体,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设置中空弹性体于滤光片上方,使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滤光片;以及设置感光组件模块于中空弹性体的上方,使感光组件模块的感光组件对应于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并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将感光组件模块的基板固定于中空基座上,使若干个突出部能够顶靠于基板上。
其中,固定机构的数量与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其中,固定机构的数量与突出部的数量各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其中,突出部是对应于固定机构而设置。
其中,若干个突出部中的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
其中,中空弹性体为橡胶(Rubber)。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1)此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不需要在镜头座中加入垫片及弹簧,因此可以大幅的减少镜头座的生产成本。
(2)此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不需要在镜头座中使用紫外光胶来固定弹簧,因此在组装时较不易产生技术上的问题,且易于重工。
(3)此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使用具特殊构造的橡胶垫来替代现有技术的镜头座的垫片及弹簧,校正程序较为简单且由于不使用垫片,其精确度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相机镜头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中空弹性体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二实施例的镜头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三实施例的镜头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三实施例的镜头座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1、2、3、4:镜头座;10:电荷耦合组件(CCD)容置腔;11、203、303、403:固定机构;12:垫片;13:弹簧;20、30、40:中空基座;201、301:镜头腔;202、302、402:感光组件容置腔;21、31:滤光片;22、42:中空弹性体;221、321、421:突出部;23、43:感光组件;31:红外线滤光片;32:中空橡胶垫;33:电荷耦合组件(CCD);331:基板;5:数码相机;以及S91~S97: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的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标示来说明。
本发明的镜头座可以使用在任何影像撷取装置上。例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或照相手机等任何具有影像撷取功能的电子装置,为便于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底下是以数码相机为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镜头座2包含中空基座20、滤光片21、中空弹性体22以及感光组件模块。其中,中空基座20的一侧延伸出一个镜头腔201,用于承载镜头;而中空基座20的另一侧则延伸出一个感光组件容置腔202,用于容置感光组件23等。而感光组件容置腔202的四周则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203。
滤光片21设置于感光组件容置腔202内,并覆盖中空基座20的中空部分,如图中所示,而此滤光片21可为红外线滤光片(IR Cut Filter)等。滤光片21上方则设置有中空弹性体22,中空弹性体22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滤光片21。此中空弹性体22是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所构成,其可为橡胶垫(Rubber)等。
感光组件模块则包含感光组件23及基板(未绘于图中)。感光组件23是对应于中空弹性体22的中空部分而设置,此中空弹性体22可将感光组件23与滤光片21隔开,使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感光组件23的基板则可以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203固定于中空基板20上。一般而言,此感光组件23可为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及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
须注意的是,中空弹性体22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221,若干个突出部221顶靠于感光组件23的基板上。由于中空弹性体22具备可伸缩的特性,因此可以直接替代现有技术弹簧,以执行感光组件23的倾斜校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镜头座2及镜头在生产时,即会产生尺寸误差,感光组件23在封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误差。另外,感光组件23的基板需通过螺丝穿过基板上的孔洞,固定在螺牙座等固定机构上。然而,感光组件23的基板上各孔洞附近,具有不同厚度的电子电路,因此也会产生误差。由于上述的种种误差,镜头座2则需要通过特殊的机构设计,来对感光组件23作倾斜校正,以修正上述的误差。
现有技术的镜头座是通过在其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若干个弹簧(Spring),并利用弹簧可伸缩的特性,来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由于将弹簧固定在中空基座上,需要使用紫外光胶(UV Glue),这种方式重工不易,而且在组装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的镜头座需要使用垫片(Washer)来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但是由于垫片的厚度不易控制,且使用垫片的调整程序较为复杂,因此常造成校正上的困难,进而影响校正的精确度。再者,弹簧及垫片均会大幅的增加镜头座的生产成本。
而本发明的镜头座2仅通过巧妙的改变中空弹性体22的形状,即可使镜头座2能够精确的执行感光组件23的倾斜校正,且易于重工。由于不必使用弹簧,因此能够减少组装时产生的技术问题,还能够减少镜头座2的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确实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镜头座2包含有三个固定机构203。感光组件23的基板(未绘于图中)通过固定机构203固定在中空基座20之上,而中空弹性体22四周的三个突出部221顶靠于感光组件23的基板。由于中空弹性体22具备可伸缩的特性,因此可以完全替代现有技术的弹簧。
而由图3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突出部221的数量与固定机构203相同,均为三个,且突出部221是对应固定机构203来设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执行感光组件23的倾斜校正。当然,突出部221及固定机构203的数量也可依实际的需求来做调整,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一实施例的中空弹性体的仰视图。如图所示,矩形的中空弹性体22四周的延伸出三个突出部221。较佳的,此三个突出部221中的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执行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当然,中空弹性体22的形状也可依实际的需求来做调整,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二实施例的镜头座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镜头座3下方的镜头腔301用于容置镜头(未绘于图中)。设置于感光组件容置腔302的电荷耦合组件(CCD)33的基板331可通过螺丝及螺牙座所组成的固定机构303固定在中空基座30上。中空橡胶垫32设置于红外线滤光片31及CCD 33之间。CCD 33可接收经由镜头及红外线滤光片31射入的光线。
现有技术中的中空橡胶垫仅用于将CCD 33与红外线滤光片31隔开,使两者之间能够有一定的距离。而本发明的中空橡胶垫32也具备同样的功能,但是在结构上有了巧妙的改变,本发明在中空橡胶垫32上增加了突出部321的设计。由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突出部321顶靠于基板331,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中空橡胶垫32可伸缩的特性,来执行CCD倾斜校正(CCD TiltAlignment),因此,中空橡胶垫32可以代替现有技术的弹簧。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分别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三实施例的镜头座的俯视图及仰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头座4与第一实施例较大的差异在于,中空基板40的感光组件容置腔402的形状为不完整的圆形,而中空弹性体42的形状同样也为不完整的圆形。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感光组件43是对应于中空弹性体42的中空部分而设置。感光组件43的基板(未绘于图中)通过三个固定机构403固定于中空基板40之上,中空弹性体42的四周也延伸出三个突出部421。此三个突出部421顶靠于感光组件43的基板。同样的,为达到较佳的效果,突出部421是对应于固定机构403的位置来设置。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镜头座可应用于各种影像撷取装置,例如,数码相机5等。本发明的镜头座巧妙的设计可以使数码相机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同时也能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及竞争力。
尽管前述在说明本发明的镜头座的过程中,已同时说明本发明的镜头座的制造方法的概念,但为求清楚起见,以下仍另绘示流程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的镜头座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91中,形成中空基座。
在步骤S92中,形成镜头腔于中空基座的一侧。
在步骤S93中,形成感光组件容置腔于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并形成若干个固定机构于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
在步骤S94中,设置滤光片于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
在步骤S95中,形成中空弹性体,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
在步骤S96中,设置中空弹性体于滤光片上方,使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滤光片。
在步骤S97中,设置感光组件模块于中空弹性体的上方,使感光组件模块的感光组件对应于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并通过若干个固定机构将感光组件模块的基板固定于中空基座上,使若干个突出部能够顶靠于基板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镜头座不需要在镜头座中加入垫片及弹簧,因此可以大幅的减少镜头座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不需要在镜头座中使用紫外光胶来固定弹簧,因此在组装时不易产生技术上的问题,且易于重工。再者,本发明的镜头座使用具有特殊构造的橡胶垫来替代现有技术的镜头座的垫片及弹簧,校正程序较为简单,且由于不使用垫片,其精确度也较高。可见本发明在突破现有的技术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熟悉所述项技术者所易于思及,其所具有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发明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6)
1.一种镜头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中空基座,沿所述中空基座的一侧延伸出一镜头腔,与所述镜头腔相对的所述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延伸出一感光组件容置腔,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
一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所述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
一中空弹性体,设置所述滤光片上方,使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所述滤光片;以及
一感光组件模块,设置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上方,包含一感光组件及一基板,所述感光组件是对应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而设置,所述基板可通过所述若干个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中空基座上;
其中,所述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所述若干个突出部顶靠于所述基板上,使所述中空弹性体可以直接用来执行所述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各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对应于所述固定机构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突出部中的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弹性体为橡胶。
7.一种镜头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形成一中空基座;
形成一镜头腔于所述中空基座的一侧;
形成一感光组件容置腔于所述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并形成若干个固定机构于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
设置一滤光片于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所述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
形成一中空弹性体,所述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
设置所述中空弹性体于所述滤光片上方,使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所述滤光片;以及
设置一感光组件模块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上方,使所述感光组件模块的一感光组件对应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并通过所述若干个固定机构将所述感光组件模块的一基板固定于所述中空基座上,使所述若干个突出部能够顶靠于所述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各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对应于所述固定机构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突出部中的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
12.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它包含一镜头及一镜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座包含:
一中空基座,沿所述中空基座的一侧延伸出一镜头腔,与所述镜头腔相对的所述中空基座的另一侧延伸出一感光组件容置腔,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所述镜头腔容置所述镜头;
一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容置腔内,并覆盖所述中空基座的中空部分;
一中空弹性体,设置所述滤光片上方,使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对应于所述滤光片;以及
一感光组件模块,设置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上方,包含一感光组件及一基板,所述感光组件是对应于所述中空弹性体的中空部分而设置,所述基板可通过所述若干个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中空基座上;
其中,所述中空弹性体的四周延伸出若干个突出部,所述若干个突出部顶靠于所述基板上,使所述中空弹性体可以直接用来执行所述感光组件的倾斜校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各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对应于所述固定机构而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突出部中的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37257A CN103091805A (zh) | 2011-11-03 | 2011-11-03 |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37257A CN103091805A (zh) | 2011-11-03 | 2011-11-03 |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1805A true CN103091805A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820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37257A Pending CN103091805A (zh) | 2011-11-03 | 2011-11-03 |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9180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0051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镜头安装组的高度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5922A (zh) * | 2003-10-06 | 2005-04-13 | 株式会社腾龙 | 摄像设备 |
CN1959519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镜头安装机构及方法、传感器倾斜及对焦面的调整方法 |
US7268957B2 (en) * | 2003-09-26 | 2007-09-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system |
-
2011
- 2011-11-03 CN CN2011103437257A patent/CN1030918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68957B2 (en) * | 2003-09-26 | 2007-09-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system |
CN1605922A (zh) * | 2003-10-06 | 2005-04-13 | 株式会社腾龙 | 摄像设备 |
CN1959519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镜头安装机构及方法、传感器倾斜及对焦面的调整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0051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镜头安装组的高度的方法 |
CN111050051B (zh) * | 2019-12-31 | 2021-08-20 |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镜头安装组的高度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1648B (zh) | 折叠式摄影机透镜设计 | |
JP4990716B2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組立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
US20190361153A1 (en) | Lens,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191885A (zh) | 阵列式相机模组 | |
KR20120082585A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WO2016180378A3 (zh) |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1548740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 | |
CN101876741B (zh) | 对焦镜头模组 | |
JP2004040287A (ja) |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 |
CN203289497U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3091805A (zh) | 镜头座、其制造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 |
JP2006227324A (ja) | 固体撮像装置 | |
KR100826270B1 (ko) | 카메라 모듈의 포커스 조정 방법 | |
CN105472216B (zh) | 具有缓冲结构的电气支架及摄像模组 | |
KR20080032507A (ko) | 카메라 모듈과 이의 조립 장치 | |
CN103293626A (zh) |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3164578U (zh) | 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 | |
US9786709B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odule thereof | |
KR20090078475A (ko) | 카메라 모듈 | |
KR100723217B1 (ko) | 렌즈 조립 구조가 개선된 카메라 모듈 | |
CN110392187B (zh) | 具有倒角的摄像模组、感光组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2444934B (zh) | 屏下摄像组件、摄像模组和光学镜头及其制作方法 | |
TWM352704U (en) | Lens structure and lens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KR10184447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088550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5 |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