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4697A - 割炬 - Google Patents

割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4697A
CN103084697A CN2012105773717A CN201210577371A CN103084697A CN 103084697 A CN103084697 A CN 103084697A CN 2012105773717 A CN2012105773717 A CN 2012105773717A CN 201210577371 A CN201210577371 A CN 201210577371A CN 103084697 A CN103084697 A CN 103084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utting torch
baffle plate
acetylene
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73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4697B (zh
Inventor
朱成伟
罗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IMPIN INDUSTRIAL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IMPIN INDUSTRIAL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IMPIN INDUSTRIAL Pte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IMPIN INDUSTRIAL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73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4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4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4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4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46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割炬,包括割炬主体,所述割炬主体上还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包括手持部和压杆,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磁铁相对应的在所述通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压杆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斥的第三磁铁,所述第三磁铁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块,所述第二磁铁的一端设置有块体,所述拨动块与所述块体套设在所述连接板上。使用该割炬,工人在使用时,能长时间的维持割炬开启状态,无需长时间的握紧控制开关,便于工人工作。

Description

割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炬。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式的割炬在许多加工工厂内使用场合较为广泛,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创新,现有的割炬基本上已经是一项完善的技术,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割炬握柄上的控制开关是控制割炬的开启和关闭,但是需要工人长时间的握紧控制开关,方可正常使用割炬,但是时间一长,工人的手会感觉到酸痛,影响工人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割炬,该割炬在握紧控制开关后,能长时间的保持开启状态,无需工人长时间的握紧控制开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割炬,包括割炬主体,所述割炬主体上还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包括手持部和压杆,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磁铁相对应的在所述通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压杆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斥的第三磁铁,所述第三磁铁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块,所述第二磁铁的一端设置有块体,所述拨动块与所述块体套设在所述连接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磁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磁铁的一端设置有块体,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块体上。
跟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人在使用割炬时,能长时间的维持割炬开启状态,无需长时间的握紧控制开关,便于工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滑杆的横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防回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B-B面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储气盒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储气盒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II处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一种割炬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6,割炬,包括割炬主体,所述割炬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切割嘴1,所述割炬主体的尾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氧乙炔混合管道3和切割氧管道2的气嘴,所述割炬上还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包括手持部38和压杆141,所述手持部38上设置有第一磁铁39,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磁铁39相对应的在所述通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39相吸的第二磁铁40,所述第二磁铁40上设置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压杆141上,所述连接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39相斥的第三磁铁42,所述第三磁铁42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块44,所述第二磁铁40的一端设置有块体46,所述拨动块44与所述块体46套设在所述连接板41上。
在具体使用时,握紧压杆141,这时所述第一磁铁39与所述第二磁铁40由于是两个相反磁性的磁铁,故所述第一磁铁39与所述第二磁铁40能相互吸住,这时就能松开手,则压杆141就不会掉下来,同时也就保证了割炬的正常运行状态,待需要关闭时,只需拨动所述拨动块44向内拨动,则所述第三磁铁42就会顶开所述第二磁铁40,由于所述第三磁铁42与所述第一磁铁39是两个同磁性的磁铁,故所述第三磁铁42与所述第一磁铁39就会相互排斥,最终使得所述第一磁铁39与所述第二磁铁40脱离,则开关也就会掉下来,实现关闭的作用,通过此类结构,显而易见,工人在使用时无需长时间的握紧压杆141。
所述连接板41内还设置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磁铁40上,所述弹簧4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上。通过设置弹簧45,在顶开所述第二磁铁40后,在弹簧45的作用下能将所述第二磁铁4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所述第二磁铁40的一端设置有块体46,所述弹簧4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块体46上。
通过握紧压杆141,使得压杆141与所述手持部38相贴合,从而促使切割嘴1喷出高温火焰,然而,这类割炬大部分在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工作,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例如在地下修理水管时,由于水管的表面会附着一层泥土或者粉尘,在切割时就会有所限制。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缺陷,所述切割嘴1上设置有储气盒50,所述储气盒50上设置有进气管51,所述储气盒50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九通孔52。所述第九通孔5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个。
在具体使用时,压缩空气从进气管进入,空气进入到所述储气盒后,再由从第九通孔52吹出,吹出的空气则会将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泥土或者粉尘吹掉,进而便于割炬切割。
当然,所述储气盒50需要固定在所述割嘴上,一般是将储气盒50焊接在割嘴上,但是这种方式如果储气盒50损坏需要更换的时候就较为麻烦,因此,优选的,所述储气盒50上还设置有与割嘴形状一致的固定片53,所述固定片53通过螺栓54连接。具体的说,所述固定片53有两片,且对称分布,螺栓54穿过固定片53,然后用螺母拧紧,由于固定片53是设置在储气盒50上的,因此也就将储气盒50很好的固定在所述割嘴上,如果需要更换也可以很方便的拆卸下来。
参见图1~图12,包括切割氧管道2、氧乙炔混合管道3,所述切割氧管道2和氧乙炔混合管道3的端部设置有切割嘴1,所述切割氧管道上设置有切割氧阀门4,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上设置有预热氧阀门5,所述切割氧管道2、氧乙炔混合管道3相应于切割嘴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输气软管口6。
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设置有防回火装置,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设置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的第一号挡板10和第二号挡板11,所述第一号挡板10靠近氧乙炔混合气体出气口,也即,该第一号挡板10靠近切割嘴1。所述第二号挡板11靠近氧乙炔混合气体进气口。
所述第一号挡板10靠近中间部位有一个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片16,所述活塞杆12长度大于第一号挡板10和第二号挡板11间距,活塞杆12可左右滑移,当所述第一活塞片16贴合在第二号挡板11侧壁时,该第一活塞片16密封所述第三通孔14。
所述活塞杆12上下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3,用于氧乙炔混合气体流通;第二号挡板11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14,该第三通孔14与活塞杆12位置不宜偏差过大。当氧乙炔混合气体进入氧乙炔混合管道3后,经过第二号挡板11的第三通孔14,此时活塞杆12往左边滑动,第一活塞片16固定住活塞杆12使其不从左边脱落。
氧乙炔混合气体接着从第一号挡板10的第二通孔13进入,顺势流向切割嘴1部位,然后进行切割。万一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回火时,气体从左边往回走,将活塞杆12从左推动至右侧,此时右侧的第一活塞片16贴近第二号挡板11的第三通孔14,直至完全覆盖第三通孔14。将氧乙炔混合气体阻挡在第二号挡板11处,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回火。
所述第一号挡板10与第一活塞片16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组件18,所述弹性组件18的一端顶靠在第一活塞片16上,另一端顶靠在第一号挡板10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18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2上。便于弹簧的固定。弹簧18使第一活塞片16贴住第三通孔14,设置有弹簧18可以有效防止割据移动造成活塞杆12与第三通孔14分离。此时第二号挡板11处于完全隔离左右两边的作用,气体无法从第二号挡板11通过,便无法回到进气口,从而有效的避免有回火,消除了安全隐患。
此外,在活塞左侧加装一个第二活塞片15,回火时,也即左侧气流往右流动时,第二活塞片15加大了活塞杆12的受力面积,迅速推动活塞杆12往右移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3,所述一种防回火割据装置包括设置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的至少两块固定板211,所述固定板211焊接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上,位于靠近切割嘴1右边5厘米左右处,固定板211为不锈钢制品。所述固定板211同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8个活动板212,所述的活动板212采用铁制成,其中所述的4个活动板212的一端设置有磁铁213,并且设置有磁铁的活动板和未设置磁铁的活动板间隔布置。
这样当活动板未受外力时,可以使活动板的端部聚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所述活动板212上均设置有磁铁213。并且磁铁213异性相反的方式排列。这样更有利于使活动板的端部聚合在一起。
所述活动板212长度大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半径。
正常使用时,气流推开活动片,并最终流向切割嘴1。万一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发生回火时,火流从割嘴部位1往回流,经过防回火装置时,火流接触活动板212,将活动板212从左往右推动,此时磁铁213已将两块活动板212紧密连接在一起,根据物理常识,对于从左往右的力,无法打开此防回火装置,彻底的切除了回火发生的安全事故。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4,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设置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的第三号挡板110和第四号挡板111,所述第三号挡板110设置有供氧乙炔混合气体流通的第四通孔113,所述第三号挡板110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118。所述第二第三号弹性组件5118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组件119。所述第四号挡板111设置有第五通孔114,所述密封组件119贴合所述第五通孔114时密封所述第五通孔114。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118为弹簧,所述密封组件119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球体。
混合气体从右往左流动,经过第五通孔114,将密封组件119体往左边推动,密封组件119推动第二弹性组件118,使受压第二弹性组件118收缩,气体进入第三号挡板110和第四号挡板111之间,从第四通孔113流出,最终到达切割嘴1。
当发生回火时,回火流从左边往右边流动,经过第三号挡板110,从第四通孔113进入第三号挡板110和第四号挡板111之间,此时,第二弹性组件118推动密封组件119,使密封组件119紧密压在第五通孔114上,密封了第五通孔114,回火流无法穿过第五通孔114,也就无法对装置造成安全隐患。所述密封组件119的由防火材料制成,防止回火时密封组件被燃烧或者融化等从而破坏了装置。另外密封组件119最好为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为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更有益于对第五通孔114的完全密封。当然,方形的密封组件119也可以,只需对应的第五通孔114能与密封组件119完全接合,最终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即可。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5,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设置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的第五号挡板310和第六号挡板311,所述第五号挡板310设置有第六通孔313,所述第六号挡板311设置有第七通孔314,所述第五号挡板310和第六号挡板311之间设置有滑动块315,所述滑动块相应于第七通孔314处设置有斜面。
所述第五号挡板310开设一凹槽316,所述滑动块315相应于该凹槽316处设置有凸块317,所述凸块317可沿着凹槽316长边方向滑移。设置有凹槽316与凸块317在作用是防止滑动块在第五号挡板310和第六号挡板311转动。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气体从第七通孔314进入,由于气压较高,气体将滑动块315上升,气体经过第六通孔314,装置正常使用。
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发生回火时,回火流从第六通孔313进入,由于滑动块的阻挡,回火流不能进入至第七通孔314。
气体产生的气压对滑动块315斜面的作用,可使滑动块315轻松上升,斜面可以为凹形斜面,凸形斜面或波形斜面。所述凸形斜面是指实地坡度为上缓下陡的斜面;所述凹形斜面是指实地坡度为上陡下缓的斜面,所述波状斜面为实地坡度交叉变换、陡缓不一、成波状形的不规则斜面。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6,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设置在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的第七号挡板410和第八号挡板411,所述第七号挡板410靠近切割嘴1,所述第七号挡板410内设置有供氧乙炔混合气体通过的第八通孔412,第八号通孔412设置在中上方,所述第八号挡板411内设置有供氧乙炔混合气体通过的第九号通孔413,同样,第九号通孔413设置在中上方,所述第七号挡板410与第八号挡板411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板415,二号固定板415向下垂直,铰接连接第九号挡板416,第九号挡板416可由连接点转动,所述第九号挡板416一端设置有磁铁417,所述二号固定板415相应位置设置有三号固定板418,三号固定板418与第九号挡板416一端的磁铁417组合成固定装置,当第九号挡板416固定住之后,氧乙炔混合管道3为密封状态。
割据使用时,氧乙炔混合气体由第九号通孔413进入,由于较大的气压,吹开第九号挡板416,氧乙炔混合气体再从第八号通孔412流出,顺势流向切割嘴1部位,然后进行切割。
当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回火时,回火通过第八号通孔412进入,但此时第九号挡板416已经被磁铁417与三号固定板418所组成的固定装置所固定,回火无法穿过,便无法回到进气口,从而有效的避免有回火,消除了安全隐患。加上阻挡块419的阻挡,限制了第九号挡板416的转动方向,更深层次的阻挡了回火的流通。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7和图8,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的第十号挡板515,所述第十号挡板515上设置有第十号通孔516,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固设有滑杆509,所述滑杆509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滑杆509通过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横截面的中心,所述滑杆509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的轴向有一个夹角,所述滑杆509上套设有第一滑块510,所述滑杆509上套设有第三号弹性组件511,所述第三号弹性组件5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10,所述第三号弹性组件51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所述防回火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510、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的内壁和所述第十号挡板515围成充气腔513,所述充气腔513只通过所述第十号通孔516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的内腔514相通。
所述滑杆509设置在所述第十号挡板515的乙炔出气端517一侧。所述第三号弹性组件511为弹簧。
操作前,防回火装置、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开始,打开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钢瓶内的氧气和乙炔进入氧乙炔混合管道3并混合,混合气体冲开第一滑块510,而后由氧射流带出并在割嘴1气体出口燃烧,射流火焰熔化工件或其他金属达到切割的目的。操作完成后,冲开第一滑块510的力减小并消失,第一滑块510受到第三号弹性组件511的作用回到操作前的状态,防回火装置关闭,完全阻止气体流过,从而阻止火焰回火至手柄甚至钢瓶。避免乙炔回火加热手柄使之不能握持。更重要的是,避免火焰回火至钢瓶,点燃乙炔发生爆炸,从而极大地提高割炬安全性。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9,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的固定件623,所述固定件623上活动连接若干活动片622,所述活动片622通过第四号弹性组件621互相连接。所述活动片622为表面有防氧化层的铁片。所述第四号弹性组件621为弹簧。
操作前,防回火装置、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开始,操作开始,打开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钢瓶内的氧气和乙炔进入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并混合,混合气体冲开活动片622,而后在割嘴1气体出口燃烧,射流火焰熔化工件或其他金属达到切割的目的。操作完成后,冲开活动片622的力减小并消失,活动片622受到第四号弹性组件621的作用回到操作前的状态,防回火装置关闭,完全阻止气体流过,从而阻止火焰回火至手柄甚至钢瓶。避免乙炔回火加热手柄使之不能握持。更重要的是,避免火焰回火至钢瓶,点燃乙炔发生爆炸,从而极大地提高割炬安全性。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均相同。
参见图10、图11和图12,所述一种防回火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的第十一号挡板715,所述第十一号挡板715上设置有第十一号通孔716,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内壁设置有沿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轴向的滑槽712,所述滑槽712内设置有第五号弹性组件709,所述第五号弹性组件709连接内嵌于滑槽712中的嵌件717,所述嵌件717上方通过连接部718连接第二滑块710,所述第五号弹性组件709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712的乙炔进气方向端,所述防回火装置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滑块710、所述氧乙炔混合管道3的内壁和所述第十一号挡板715围成充气腔713,所述充气腔713只通过所述第十一号通孔716与内腔714相通。
所述第二滑块710设置在所述第十一号挡板715的乙炔进气方向一侧,所述滑槽71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710的乙炔进气方向一侧。所述第五号弹性组件709为弹簧。
操作前,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开始,打开切割氧阀门4和预热氧阀门5,钢瓶内的氧气和乙炔进入氧乙炔混合管道3并混合,混合气体冲开第二滑块710,而后在割嘴1气体出口燃烧,射流火焰熔化工件或其他金属达到切割的目的。操作完成后,冲开第二滑块710的力减小并消失,第二滑块710受到第五号弹性组件709的作用回到操作前的状态,防回火装置关闭,完全阻止气体流过,从而阻止火焰回火至手柄甚至钢瓶。避免乙炔回火加热手柄使之不能握持。更重要的是,避免火焰回火至钢瓶,点燃乙炔发生爆炸,从而极大地提高割炬安全性。

Claims (3)

1.割炬,包括割炬主体,所述割炬主体上还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包括手持部(38)和压杆(14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38)上设置有第一磁铁(39),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一磁铁(39)相对应的在所述通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39)相吸的第二磁铁(40),所述第二磁铁(40)上设置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压杆(141)上,所述连接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39)相斥的第三磁铁(42),所述第三磁铁(42)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块(44),所述第二磁铁(40)的一端设置有块体(46),所述拨动块(44)与所述块体(46)套设在所述连接板(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内还设置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磁铁(40)上,所述弹簧(4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40)的一端设置有块体(46),所述弹簧(4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块体(46)上。
CN201210577371.7A 2012-12-27 2012-12-27 割炬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4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7371.7A CN103084697B (zh) 2012-12-27 2012-12-27 割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7371.7A CN103084697B (zh) 2012-12-27 2012-12-27 割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4697A true CN103084697A (zh) 2013-05-08
CN103084697B CN103084697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19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73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4697B (zh) 2012-12-27 2012-12-27 割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469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2225A (en) * 1976-09-17 1977-08-1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Torch with gas actuated starting rod feed device
GB1570439A (en) * 1976-08-13 1980-07-02 Ipu Ltd Flame scarfing apparatus
US4248384A (en) * 1979-07-19 1981-02-03 Victor Equipment Company Cutting torch having integral head mixer
US5772954A (en) * 1996-09-27 1998-06-30 The Lincoln Electric Company Combined preheat and cutting oxygen valve for cutting torches
WO2004082880A1 (en) * 2003-03-20 2004-09-30 Ui-Chang Kang A auto ignition gas cutter
CN201297625Y (zh) * 2008-11-11 2009-08-26 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加热炬
CN201827893U (zh) * 2010-10-27 2011-05-11 陈金楼 压把式射吸割炬
CN202155629U (zh) * 2011-06-25 2012-03-07 章丘市裕丰气割队 火焰清理枪
CN202177103U (zh) * 2011-06-30 2012-03-28 朱成伟 一种防回火割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37304A1 (ru) * 1988-01-28 1990-01-23 Ивано-Фран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и И Газа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ый пистолет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70439A (en) * 1976-08-13 1980-07-02 Ipu Ltd Flame scarfing apparatus
US4042225A (en) * 1976-09-17 1977-08-1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Torch with gas actuated starting rod feed device
US4248384A (en) * 1979-07-19 1981-02-03 Victor Equipment Company Cutting torch having integral head mixer
US5772954A (en) * 1996-09-27 1998-06-30 The Lincoln Electric Company Combined preheat and cutting oxygen valve for cutting torches
WO2004082880A1 (en) * 2003-03-20 2004-09-30 Ui-Chang Kang A auto ignition gas cutter
CN201297625Y (zh) * 2008-11-11 2009-08-26 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加热炬
CN201827893U (zh) * 2010-10-27 2011-05-11 陈金楼 压把式射吸割炬
CN202155629U (zh) * 2011-06-25 2012-03-07 章丘市裕丰气割队 火焰清理枪
CN202177103U (zh) * 2011-06-30 2012-03-28 朱成伟 一种防回火割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4697B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4871U (zh) 一种割炬
CN203010606U (zh) 割炬
CN103084697A (zh) 割炬
CN203010609U (zh) 一种防回火割炬
CN103084696A (zh) 一种割炬
CN201120066Y (zh) 高压水射流切割及灭火装置
CN203010605U (zh) 防回火割炬
CN103090387A (zh) 防回火割炬
CN103090390A (zh) 一种防回火割炬
CN203010615U (zh) 一种具有防回火装置的割炬
CN203010616U (zh) 具有防回火装置的割炬
CN202484385U (zh) 一种防火排气阀
CN203010614U (zh) 一种磁吸式防回火割炬
CN203010607U (zh) 一种滑动式防回火割炬
CN103090393B (zh) 具有防回火装置的割炬
CN103062772A (zh) 一种磁吸式防回火割炬
CN103090392B (zh) 磁吸式防回火割炬
CN103090389B (zh) 一种滑动式防回火割炬
CN103062771A (zh) 一种具有防回火装置的割炬
CN201061827Y (zh) 网状陶瓷蓄热式钢包烤包器
CN207696446U (zh) 一种机油格防护拆卸工具
CN208710867U (zh) 一种船舶船舱内灭火器结构
CN102501184A (zh) 一种多功能全气动喷砂机
CN103316441B (zh) 一种海绵钛灭火器
CN205927041U (zh) 引锭杆用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