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6355A -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6355A
CN103076355A CN2012105943173A CN201210594317A CN103076355A CN 103076355 A CN103076355 A CN 103076355A CN 2012105943173 A CN2012105943173 A CN 2012105943173A CN 201210594317 A CN201210594317 A CN 201210594317A CN 103076355 A CN103076355 A CN 103076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fabric
far
glass substrate
fabr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94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红
宗源
谌继宗
陈欣
顾莉琴
肖茹
宋明
王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MEIDA NYL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943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6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6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6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裁剪织物样品,并将织物样品平整贴放在玻璃基板上;将玻璃基板放置在与计算机相连的红外热成像仪下方,使红外热成像仪能够获取玻璃基板上的织物样品;将织物样品连同玻璃基板一起经过加热升温、保温以及冷却降温处理;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各个阶段不同织物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在计算机上输出红外热成像图。本发明能准确表征织物表面的温度变化,以此为基础可评价远红外织物的保暖保健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表征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红外成像测量仪“查看”或“测量”物体辐射热能的技术。热能或红外线能量因其波长过长,无法被人眼感知,属于不可见光。任意物体的温度越高,对外辐射的红外线则越多。红外热成像仪可以捕获物质发出的红外线,生成红外或“热”辐射图像,可实现非接触式的精准测温。红外热成像仪诊断工具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热成像仪适用于过程开发及优化、工业过程监控、产品验证、品质保证、安防等众多应用领域,例如自动化、建筑、电气、机械、气体泄漏检测、医疗、研发等行业,堪称一种方便快捷的全方位热成像及测量方法。在绝大部分工作条件下,甚至在有烟雾或蒸汽的测量环境中,红外热成像仪也可精确探测到十分细微的温度差异。
人体在红外线波段具有强烈的吸收和辐射,其吸收峰值为9.6μm。远红外纤维或织物能辐射波长为4~20μm的远红外线,根据光谱匹配原理,人体能吸收远红外纤维中辐射出的远红外线,从而起到保暖保健的作用;在纤维或织物上加入远红外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其远红外辐射性能。所以,如何精确地表征远红外纤维或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是开发远红外纤维及织物的当务之急。
目前,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保暖保健制品拥有巨大的市场。远红外纤维的性能评价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温升法、发射率法以及人体试验法。市场上的远红外保健制品缺少完善统一的评价体系。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18319-2001—纺织品红外蓄热保暖性的试验方法,其中规定了用红外辐射计测定纺织品红外反射率和红外透射率、计算红外吸收率,以及用点温度计测定辐照升温速率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64010-2000中,规定了远红外线纺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通过测定织物的法向发射率来表征织物的远红外线发射功能。但这些标准都存在测试装置复杂、操作繁琐等缺陷及受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此外,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也可用于表征不同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性能(H.Wu,J.Fan,Polymer Testing,2008,27:122–128),这种方法便捷,但精确性有待提高。香港理工大学Hu等设计了一种新装置来表征纤维或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性能,这种测试装置能有效的反映不同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性(J.Y.Hu,Y.Li,K.W.Yeung,et al,Polymer Testing,2006,25:405-412),但是由于装置设计较复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能准确表征织物表面的温度变化,以此为基础可评价远红外织物的保暖保健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剪织物样品,并将织物样品平整贴放在玻璃基板上;
(2)将玻璃基板放置在与计算机相连的红外热成像仪下方,使红外热成像仪能够获取玻璃基板上的织物样品;
(3)将织物样品连同玻璃基板一起经过加热升温、保温以及冷却降温处理;
(4)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各个阶段不同织物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在计算机上输出红外热成像图。
所述步骤(3)中通过加热台对织物样品进行加热,模拟升温、保温及冷却降温处理。
所述步骤(3)加热台使用阶段升温的方法,即通过模拟加热升温、保温及冷却降温实现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以每摄氏度5~20秒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0~40°C完成加热升温阶段,并保温1~3min完成保温阶段,再次加热升温到50~60°C,最后冷却降温到室温完成冷却降温阶段。
所述步骤(2)中使红外热成像仪与织物样品相互垂直,并且距离为30cm。
所述红外热成像仪所探测的远红外波段范围为7.5~13μm。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采用红外热成像仪作为测试仪器,建立了一种准确便捷的表征不同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不同织物的辐射性能可通过织物表面的温度变化来表征,实现了对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定量分析,而且可同时测定多块织物样品。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精确到±0.1°C),不受环境影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试时的示意图;
图2是远红外织物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不同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4是不同织物的红外热成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主要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不同织物的加热升温和冷却降温过程中表面温度的变化来表征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性能。远红外织物吸收人体释放的红外线及环境中的可见光或红外线后,通过下转换的方式释放波长更长,能为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一种有效的远红外织物在热场中受热后必然有更强的远红外辐射,其表现形式则为表面温度更高;反之,降温时表面温度也更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织物红外成像测试的设计:
将织物样品连同玻璃基板放在加热台上,可同时贴放多块织物样品,样品面积为1cm2~4cm2,红外热成像仪垂直90°照射到织物表面上,与织物之间保持30cm的距离,红外热成像仪与电脑连接输出织物的红外热成像图。
(2)远红外织物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用加热台对织物加热,加热台为外加热源(如烘箱等加热设备)或集成的加热源(如电加热片与热台集成为一体),加热台可精确控制加热速率和加热温度;使用阶段升温的方法,即通过模拟加热升温、保温及冷却降温实现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以5~20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0~40°C完成加热升温阶段,并保温1~3min完成保温阶段。再次加热升温到50~60°C,最后冷却降温到室温完成冷却降温阶段。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整个过程中织物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织物的动态温度变化曲线,并计算出不同阶段织物表面的温度变化数值。
(3)多个样品同时测定:
热板上粘贴同一织物的多个样品,以及不同织物的多个样品,均可同时测定,消除了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可能影响,可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不同织物的远红外发射性能。
图1为本实验测试的装置图。包括红外热成像仪1,其型号为FLIR ThermaCAM A40M;红外热成像仪1下方为裁剪一定面积的织物样品2;红外热成像仪1垂直90°固定在织物样品2上方,与织物样品2保持30cm的距离;加热台3可精确地控制升温速率,并对样品提供热源。红外热成像仪1与计算机4连接可直接输出织物的红外热成像图,并通过软件处理得到所需结果。
实施例1
裁剪1cm2的织物样品,测量其厚度和重量。将其贴放在加热台上以待测试,控制室温在20°C。按图1搭好实验装置。以10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5°C,并保温1min。再次加热升温到50°C,最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到室温。最终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图。
表1中为所测试的远红外织物样品的物性参数;图2为远红外织物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见远红外织物表面的平纹组织结构。纤维表面小于1微米颗粒为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添加剂。
实施例2
裁剪2cm2的织物样品,测量其厚度和重量。将其贴放在加热台上以待测试,控制室温在20°C。按图1搭好实验装置。以5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5°C,并保温2min。再次加热升温到50°C,最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到室温。最终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不同织物表面温度变化曲线。从图中可知,远红外织物2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快的升温速率,表明其红外辐射性能较好。通过计算,织物表面温度值列于附表2中。远红外织物表面的温度及升温速率都要超过普通空白织物,说明远红外织物具有优异的远红外辐射性能。
实施例3
裁剪1cm2的织物样品,测量其厚度和重量。将其贴放在加热台上以待测试,控制室温在20°C。按图1搭好实验装置。以10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5°C,并保温3min。再次加热升温到50°C,保温3min。最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到室温。最终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织物的红外热成像图。红外成像图可直观地显示出不同时间织物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实施例4
裁剪3cm2的织物样品,测量其厚度和重量。将其贴放在加热台上以待测试,控制室温在20°C。按图1搭好实验装置。以20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0°C,并保温2min。再次加热升温到60°C,保温3min。最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到室温。最终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图。
实施例5
裁剪3cm2的织物样品,测量其厚度和重量。将其贴放在加热台上以待测试,控制室温在20°C。按图1搭好实验装置。以20s/°C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0°C,并保温2min。再次加热升温到60°C,保温3min。最后关闭热源,自然降温到室温。最终记录下整个过程中的红外热成像图。
表1
Figure BDA00002694308000051
表2
Figure BDA00002694308000052
Figure BDA00002694308000061

Claims (5)

1.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裁剪织物样品,并将织物样品平整贴放在玻璃基板上;
(2)将玻璃基板放置在与计算机相连的红外热成像仪下方,使红外热成像仪能够获取玻璃基板上的织物样品;
(3)将织物样品连同玻璃基板一起经过加热升温、保温以及冷却降温处理;
(4)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各个阶段不同织物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在计算机上输出红外热成像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加热台对织物样品进行加热,模拟升温、保温及冷却降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加热台使用阶段升温的方法,即通过模拟加热升温、保温及冷却降温实现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以每摄氏度5~20秒的加热速度加热到30~40°C完成加热升温阶段,并保温1~3min完成保温阶段,再次加热升温到50~60°C,最后冷却降温到室温完成冷却降温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红外热成像仪与织物样品相互垂直,并且距离为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仪所探测的远红外波段范围为7.5~13μm。
CN2012105943173A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Pending CN103076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43173A CN103076355A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43173A CN103076355A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6355A true CN103076355A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52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943173A Pending CN103076355A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63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0103A (zh) * 2015-03-04 2015-06-24 嘉兴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一种纺织品蓄热保暖性能测试方法
CN103411914B (zh) * 2013-07-04 2015-12-0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可控温的掠角反射红外光谱装置
CN109580710A (zh) * 2018-12-28 2019-04-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模拟人体发热测量服装材料热辐射透过性能的装置
CN114235892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家居木制品表面冷暖感的测试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4398U (zh) * 2011-03-02 2011-09-1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检测装置
CN102565124A (zh) * 2011-12-16 2012-07-11 首都师范大学 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4398U (zh) * 2011-03-02 2011-09-1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检测装置
CN102565124A (zh) * 2011-12-16 2012-07-11 首都师范大学 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琴云等: "《远红外辐射材料在合成纤维中的应用》", 《合成纤维工业》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914B (zh) * 2013-07-04 2015-12-0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可控温的掠角反射红外光谱装置
CN104730103A (zh) * 2015-03-04 2015-06-24 嘉兴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一种纺织品蓄热保暖性能测试方法
CN109580710A (zh) * 2018-12-28 2019-04-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模拟人体发热测量服装材料热辐射透过性能的装置
CN114235892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家居木制品表面冷暖感的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i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parabolic trough receivers
Brown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electrical infrared heating elements
CN103076355A (zh) 一种表征织物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方法
CN103675019B (zh) 一种红外热像仪快速测量材料表面发射率的方法
Romeli et al. High sensitivity measurements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textile fabrics
CN105758208B (zh) 高温热处理非接触式温度均匀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181740B (zh) 一种同时辨识材料的热导率和热容的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5445116A (zh) 一种聚合物材料室高温多轴循环试验装置
CN105675646B (zh) 基于本征光热信息同时测量高温半透明介质热导率及吸收系数的方法
CN104764713A (zh) 太赫兹瞬态热成像检测和层析成像系统及方法
Wei et al. The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algorithm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intelligent sensors
CN204330649U (zh) 管道保温层保温效果多路检测装置
CN105911094A (zh) 微/纳米孔隙材料高温传热的测量装置及高温传热实验方法
CN206096193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电性能原位测试的环境箱
Sudianto et al. Automat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Milling Process of AA6041 Aluminum Aloy using MLX90614 Infrared Thermometer Sensor with Arduino
Chiwu et al. Inspection on CFRP sheet with subsurface defects using pulsed thermographic technique
Yang et al. Infrared identification of internal overheating components inside an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y inverse heat transfer problem
CN108981923A (zh) 在线测量连续激光作用下光学元件表面温升的装置及方法
CN110207829A (zh)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仪同时获取材料温度及光谱方向发射率的测量方法
Zhao et al. Inverse identification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fibrous insulation from transi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Pini et al. Robo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slide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the thermal emissivity of building elements
CN103411685B (zh) 利用标准辐射温度计测量高温表面温度均匀性的方法
Ficker Virtual emissivities of infrared thermometers
Peng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hole defects on wood heat transfer based on infrared thermography
Stalmach et al. Contribu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emissiv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using longwave infrared came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