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4889A -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4889A
CN103074889A CN2013100306741A CN201310030674A CN103074889A CN 103074889 A CN103074889 A CN 103074889A CN 2013100306741 A CN2013100306741 A CN 2013100306741A CN 201310030674 A CN201310030674 A CN 201310030674A CN 103074889 A CN103074889 A CN 103074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oblique loading
many
bar
l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0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4889B (zh
Inventor
李晓军
王晓华
李来宾
陈文夫
唐亦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306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4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4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4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4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48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包括布设在加固桩桩顶上的水平底座、沿圆周方向布设在水平底座上方的多根斜向受力杆和布设在多根斜向受力杆上的圆形套箍,多根斜向受力杆通过圆形套箍紧固连接为一体,多根斜向受力杆的底部均固定在水平底座上,多根斜向受力杆均由下至上逐渐向外倾斜;多根斜向受力杆的数量不少于3根;多根斜向受力杆的底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的同一圆周上,水平底座布设在加固桩的桩顶正上方;水平底座、多根斜向受力杆和多个圆形套箍组成一个组合式桩帽。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且加工制作及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桩网复合地基存在的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帽,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背景技术
对于软土地基,在建筑物、路堤等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是竖向变形不均,变形稳定时间长,工后沉降突出。如何控制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量是工程界关注的主要问题,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给上部结构的使用造成影响和危害。而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量,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中,桩网复合地基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桩网复合地基,也称为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实际施工时,先用刚性桩打入被处理软土地基内,并在桩顶设桩帽,然后在其上铺设土工格栅与砂砾料组成的加筋垫层,最后填筑路堤。现有桩网复合地基的结构形式一般均采用桩、桩帽、土工格栅与褥垫层,并且所采用的桩帽均为刚性较大的刚性桩帽,其作用在于对桩头进行保护以防止桩头破裂,其中所采用的土工格栅与褥垫层组成加筋垫层。实践证明,桩网复合地基可有效增大桩的间距,且不需两侧打斜桩,简化了施工工艺,并且降低了造价,同时可有效控制软弱地基的沉降且施工工期较短。
实际使用过程中,加筋垫层的受力状态是决定桩网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现有桩网复合地基中的土工格栅,都为水平布设在群桩上的整体性承力结构,其中群桩为由布设于被加工软土地基内的多根桩组成的人工基础。
但是,由于桩的承载能力远大于桩网复合地基所承受的上部荷载,而桩间土的承载能力远小于桩的承载能力,因而桩体部分的变形量原小于桩间土体部分的变形量,并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二者之间的变形差距表现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现有的桩网复合地基普遍存在变形不协调问题,具体是桩体部分变形与桩间土部分变形不协调问题,很明显,桩体上部的沉降量很小(可忽略不计),而桩间土上部的沉降量明显大于桩体上部的沉降量。因而,长期使用后,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且加工制作及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桩网复合地基存在的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加固桩桩顶上的水平底座、沿圆周方向布设在水平底座上方的多根斜向受力杆和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上的圆形套箍,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通过所述圆形套箍紧固连接为一体,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的底部均固定在水平底座上,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均由下至上逐渐向外倾斜;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的数量不少于3根;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的底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的同一圆周上,所述水平底座布设在加固桩的桩顶正上方;所述水平底座、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和多个所述圆形套箍组成一个组合式桩帽;所述圆形套箍呈水平向布设,所述圆形套箍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圆形套箍均与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固定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圆形套箍由上至下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上。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斜向受力杆为直线形钢筋、弧形钢筋或折线形钢筋。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桩的数量为多根,所述组合式桩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分别布设在多根所述加固桩的桩顶上;多根所述加固桩均布设于被加固软土地基内,且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上方铺设有一层褥垫层,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均布设于褥垫层内。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斜向受力杆的直径为Φ8mm~Φ20mm,所述斜向受力杆顶端与底端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65°。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折线形钢筋的由多个直线形钢筋节段连接组成,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的数量为N个且N≥2,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由上至下进行布设,且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圆形套箍的数量为M且M=N-1,所述折线形钢筋的折点数量为M个,且M个所述圆形套箍分别布设在所述折线形钢筋的M个折点处。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的顶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3的同一圆周上,且D3=1.5d~5d。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包覆有一层土工布。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桩的横截面为圆形,且d≤D1,其中D1为加固桩的直径。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底座为圆形底座、圆环形底座或正多边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和所述圆环形底座的外径均不大于d,所述正多边形底座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d。
上述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斜向受力杆为钢筋或竹条;所述圆形套箍为钢筋、硬质塑料条或竹条;当所述圆形套箍和斜向受力杆均为钢筋时,所述圆形套箍与斜向受力杆之间以绑扎方式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所述圆形套箍为硬质塑料条或竹条时,所述圆形套箍与斜向受力杆之间以绑扎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且投入成本较低。
2、安装布设方便,只需将本发明布设在加固桩桩顶即可。
3、设计合理且受力效果好,通过在加固桩桩顶布设组合式桩帽能有效改善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实际使用时,通过所布设的组合式桩帽(具体是倾斜向受力杆)能分担褥垫层中的部分荷载,使得桩体四周侧的桩间土部分所承受的荷载通过所布设的组合式桩帽(具体是倾斜向受力杆),都传递至桩体上;也就是说,通过桩体对其周侧桩间土部分的荷载进行有效分担,大幅度降低了桩间土部分实际承受的荷载,相应地,有效增大桩间土部分的承载能力,使得桩间土上部的沉降量大幅减小,因而能有效解决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4、设计新颖、投入成本低,且能最大发挥桩体的承载能力,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施工桩体的承载能力远远大于其上部需承受的荷载,因而目前所采用的加固桩的承载能力未能到充分发挥,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与此同时,桩间土部分的承载能力又相对较差,通常均小于其上部需承受的荷载,因而才会导致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柔性桩帽,巧妙且简便地将桩间土部分所承受的荷载传递至桩体上,使桩体对其周侧土体部分所承受的荷载进行有效分担,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加固桩桩体的承载能力,而且相应增大了桩间土部分的承载能力,简便且有效地解决了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因而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非常好。
5、加工制作及施工方便,本发明以斜向受力杆作为主梁,再配以圆形套箍进行加固,放置于单桩桩头上且其下压铺土工布,既可增大桩体的受力面积,又能够使桩头未应用的侧压力得以有效利用,同时可以增大现有褥垫层的抗拉性,使得桩头对褥垫层的刺穿程度小,故可减薄褥垫层的厚度,起到降低造价的作用。因而,本发明不仅继承了刚性承台型桩帽对于刚性桩可防止对褥垫层刺穿程度过大的优点,还具备了桩网复合地基土工格栅对柔性桩可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优点,具有对回填路堤的土体的侧向变形进行约束、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等作用,减少了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量,从而更好地优化桥台与路堤间的差异沉降,增加路堤填土的整体承载能力,应用工程项目后,从而达到沉降控制及预防桥头跳车的目的,并且其施工简便、可减少褥垫层厚度,降低工程造价。
6、适用范围广且推广应用前景广泛,不仅被用于一般公路、铁路,而且还被用于高速铁路的路基处理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且加工制作及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桩网复合地基存在的桩体部分与桩间土部分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安装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固桩;        2-1—水平底座;        2-2—斜向受力杆;
2-3—圆形套箍;    3—被加固软土地基;      4—褥垫层;
5—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布设在加固桩1桩顶上的水平底座2-1、沿圆周方向布设在水平底座2-1上方的多根斜向受力杆2-2和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上的圆形套箍2-3,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通过所述圆形套箍2-3紧固连接为一体,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部均固定在水平底座2-1上,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均由下至上逐渐向外倾斜。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数量不少于3根。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的同一圆周上,所述水平底座2-1布设在加固桩1的桩顶正上方。所述水平底座2-1、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和多个所述圆形套箍2-3组成一个组合式桩帽。所述圆形套箍2-3呈水平向布设,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圆形套箍2-3均与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且,多个所述圆形套箍2-3由上至下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包覆有一层土工布5,图中未标示出。
实际加工时,也可以不在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包覆土工布5。并且,当需在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包覆一层土工布5时,待所述组合式桩帽制作完成后,直接在土工布5包覆在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即可。
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数量为4根,且4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沿圆周方向呈均匀布设。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数量进行相应调整;并且,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直线形钢筋、弧形钢筋或折线形钢筋。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直线形钢筋。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2个。并且,2个所述圆形套箍2-3分别为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中部的圆形套箍一和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顶端的圆形套箍二。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和各圆形套箍2-3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桩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d≤D1,其中D1为加固桩1的直径,d为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底端所布设圆周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桩1的直径D1(即桩径)=d。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对d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实际施工时,所述加固桩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或正多边形。
实际加工时,所述水平底座2-1为圆形底座、圆环形底座或正多边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和所述圆环形底座的外径均不大于d,所述正多边形底座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d,其中d为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底端所布设圆周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底座2-1为圆形底座,且所述圆形底座为圆形钢板。实际使用时,所述水平底座2-1也可以采用圆环形底座或正多边形底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底座的外径为d。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圆形底座的外径进行相应调整。
实际加工时,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钢筋或竹条。所述圆形套箍2-3为钢筋、硬质塑料条或竹条;当所述圆形套箍2-3和斜向受力杆2-2均为钢筋时,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绑扎方式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所述圆形套箍2-3为硬质塑料条或竹条时,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绑扎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钢筋,所述圆形套箍2-3为钢筋,且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底部焊接固定在所述水平底座2-1上。
实际使用时,所述圆形套箍2-3也可以为硬质塑料条或竹条;且当所述圆形套箍2-3为硬质塑料条或竹条时,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绑扎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采用扎丝或竹条进行绑扎固定。
实际使用时,当所述圆形套箍2-3采用竹条时,由于竹子具有体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的特点,因而能有效适用至本发明。经实验测定,竹材的收缩量非常小,而弹性和韧性却很高,顺纹抗拉强度达170Mpa,顺纹抗压强度达80M Pa。特别是刚竹,其顺纹抗拉强度最高竟达280Mpa。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加固桩1的数量为多根,所述组合式桩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分别布设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桩顶上。多根所述加固桩1均布设于被加固软土地基3内,且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3上方铺设有一层褥垫层4,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均布设于褥垫层4内。
实际施工时,所述褥垫层4为砂石垫层或碎石垫层。
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顶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3的同一圆周上,且D3=1.5d~5d,所述斜向受力杆2-2顶端与底端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65°。
本实施例中,D3=4d,夹角α为30°。
具体加工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D3和夹角α的大小分别进行相应调整。实际加工时,当相邻两根加固桩1之间的桩间间距越大,D3的取值越大,且夹角α的取值越小;反之,当相邻两根加固桩1之间的桩间间距越小,D3的取值越小,且夹角α的取值越大。另外,当相邻两根加固桩1之间的桩间土体上所承受的荷载越大,D3的取值越小,且夹角α的取值越大;反之,当相邻两根加固桩1之间的桩间土体上所承受的荷载越小,D3的取值越大,且夹角α的取值越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直径为Φ8mm~Φ20mm。实际加工时,可根据D3的取值大小以及相邻两个加固桩1之间的桩间土体上所承受荷载的大小,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直径进行相应调整。
实际施工时,待多根所述加固桩1均施工成型后,先在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3上方铺设有一层褥垫层4,并在褥垫层4中留设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安装的桩帽安装槽,多个所述桩帽安装槽分别布设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正上方;之后,再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桩顶正上方分别安装一个所述组合式桩帽,且所述组合式桩帽具体安装在所述桩帽安装槽内。
实际施工时,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的顶部高度,均不高于所述褥垫层4的上表面高度。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的顶部高度,均与所述褥垫层4的上表面高度相平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D3=3d,夹角α为3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际施工完成后,将实施例1中所制作组合式桩帽与实施例2中所制作的组合式桩帽,分别用于同一被处理软土上;并且,对未布设组合式桩帽、布设实施例1中所制作组合式桩帽和布设实施例2中所制作组合式桩帽三种情况下,所述褥垫层4中同一位置处的竖直方向上受力和沉降位移分别进行监测,其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竖直方向上受力和沉降位移监测结果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未布设组合式桩帽时,该监测位置处竖直方向上所受力最大,且沉降位移最大;布设实施例1中所制作组合式桩帽(即组合式桩帽的口径较大且夹角α的取值较小)时,所布设的组合式桩帽(具体是多根斜向受力杆2-2)能替褥垫层4中该监测位置处承受21.5%的荷载;而布设实施例2中所制作组合式桩帽(即组合式桩帽的口径较小且夹角α的取值较大)时,所布设的组合式桩帽(具体是多根斜向受力杆2-2)能替褥垫层4中该监测位置处承受40%的荷载。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水平底座2-1为圆环形底座,且所述圆环形底座包括由钢筋组成的圆形钢圈和焊接固定在所述圆形钢管内部的十字形支撑架,所述十字形支撑架为由钢筋一和钢筋二焊接组成,且所述圆形钢圈和所述十字形支撑架布设在同一平面上;4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包括两根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钢筋一两端的斜向受力杆一和两根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钢筋二两端的斜向受力杆二。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一与两根所述斜向受力杆一加工制作为一体,且所述钢筋二与两根所述斜向受力杆二加工制作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1个,且该圆形套箍2-3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中部。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1个,且该圆形套箍2-3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中部。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数量为6根。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均为弧形钢筋。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均为折线形钢筋。所述折线形钢筋的由多个直线形钢筋节段连接组成,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的数量为N个且N≥2,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由上至下进行布设,且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M且M=N-1,所述折线形钢筋的折点数量为M个,且M个所述圆形套箍2-3分别布设在所述折线形钢筋的M个折点处。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的数量为2个。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水平底座2-1为正方形底座,并且所述正方形底座为正方形钢板;4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部分别布设在所述正方形底座的四个顶点上。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所述水平底座2-1为正六边形底座,并且所述正六边形底座为正六边形钢板;6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部分别布设在所述正六边形底座的四个顶点上。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1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3个,且3个所述圆形套箍2-3包括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中下部的圆形套箍一、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中上部的圆形套箍二和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顶端的圆形套箍三。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的数量为3个。同时,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没有包覆土工布5。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3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3上方还铺设有一层抗拉材料(具体为土工布5),且所述抗拉材料位于所述褥垫层4的底部(具体是桩体间土体部分上部)。
实际施工时,待多根所述加固桩1均施工成型后,先在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3上方相邻两根加固桩1桩体之间的土体上方先铺设一层土工布5,之后再铺设所述褥垫层4,并在褥垫层4中留设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安装的桩帽安装槽,多个所述桩帽安装槽分别布设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正上方;之后,再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桩顶正上方分别安装一个所述组合式桩帽,且所述组合式桩帽具体安装在所述桩帽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加固桩(1)桩顶上的水平底座(2-1)、沿圆周方向布设在水平底座(2-1)上方的多根斜向受力杆(2-2)和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上的圆形套箍(2-3),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通过所述圆形套箍(2-3)紧固连接为一体,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部均固定在水平底座(2-1)上,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均由下至上逐渐向外倾斜;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数量不少于3根;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底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的同一圆周上,所述水平底座(2-1)布设在加固桩(1)的桩顶正上方;所述水平底座(2-1)、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和多个所述圆形套箍(2-3)组成一个组合式桩帽;所述圆形套箍(2-3)呈水平向布设,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圆形套箍(2-3)均与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固定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圆形套箍(2-3)由上至下布设在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直线形钢筋、弧形钢筋或折线形钢筋。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1)的数量为多根,所述组合式桩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分别布设在多根所述加固桩(1)的桩顶上;多根所述加固桩(1)均布设于被加固软土地基(3)内,且所述被加固软土地基(3)上方铺设有一层褥垫层(4),多个所述组合式桩帽均布设于褥垫层(4)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直径为Φ8mm~Φ20mm,所述斜向受力杆(2-2)顶端与底端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65°。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形钢筋的由多个直线形钢筋节段连接组成,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的数量为N个且N≥2,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由上至下进行布设,且多个所述直线形钢筋节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圆形套箍(2-3)的数量为M且M=N-1,所述折线形钢筋的折点数量为M个,且M个所述圆形套箍(2-3)分别布设在所述折线形钢筋的M个折点处。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斜向受力杆(2-2)的顶端均布设在直径为D3的同一圆周上,且D3=1.5d~5d。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桩帽外侧包覆有一层土工布(5)。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d≤D1,其中D1为加固桩(1)的直径。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座(2-1)为圆形底座、圆环形底座或正多边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和所述圆环形底座的外径均不大于d,所述正多边形底座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d。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地基柔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受力杆(2-2)为钢筋或竹条;所述圆形套箍(2-3)为钢筋、硬质塑料条或竹条;当所述圆形套箍(2-3)和斜向受力杆(2-2)均为钢筋时,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绑扎方式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所述圆形套箍(2-3)为硬质塑料条或竹条时,所述圆形套箍(2-3)与斜向受力杆(2-2)之间以绑扎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CN201310030674.1A 2013-01-27 2013-01-27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4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674.1A CN103074889B (zh) 2013-01-27 2013-01-27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674.1A CN103074889B (zh) 2013-01-27 2013-01-27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4889A true CN103074889A (zh) 2013-05-01
CN103074889B CN103074889B (zh) 2014-08-13

Family

ID=4815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06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4889B (zh) 2013-01-27 2013-01-27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488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5424A (zh) * 2015-03-18 2015-06-10 烟台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
CN110004918A (zh) * 2019-04-25 2019-07-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装配式桩帽及其组装方法
CN110616705A (zh) * 2019-09-26 2019-12-27 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桩侧承力的楔式桩头及成桩施工方法
CN111455966A (zh) * 2020-03-10 2020-07-28 天津大学 一种加强桩体和土工囊袋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113279387A (zh) * 2021-04-02 2021-08-20 杨燕伟 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4134794A (zh) * 2021-12-13 2022-03-04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桥台后路基加固柱接板结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6024C2 (ru) * 1997-06-10 2001-04-27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изыск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идропроект" Свая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гружения в грунт
US20060216117A1 (en) * 2001-10-02 2006-09-28 Peterson James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stabilizing subsided slabs, flatwork and foundations of buildings
CN2841769Y (zh) * 2005-10-12 2006-11-29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复合桩帽
KR20070045675A (ko) * 2005-10-28 2007-05-02 (주) 대호바콘텍 콘크리트 말뚝용 헤드 커버와 그에 사용되는 콘크리트 말뚝 및 그를 이용한 확대기초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KR20090040021A (ko) * 2007-10-19 2009-04-23 윤상준 중공 콘크리트 파일 두부 보강용 캡
CN201339185Y (zh) * 2008-12-15 2009-11-04 李国胜 复合式砼桩帽
KR20090126711A (ko) * 2008-06-05 2009-12-09 플라이한양건설(주) 기초공사용 파일캡
CN201620413U (zh) * 2010-02-03 2010-11-03 南昌航空大学 带帽ptc型有孔管桩复合地基
CN202450517U (zh) * 2012-02-20 2012-09-26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沉管灌注混凝土后压浆空心方桩
CN102767173A (zh) * 2012-07-09 2012-11-07 河海大学 一种高聚物材料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6024C2 (ru) * 1997-06-10 2001-04-27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изыск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идропроект" Свая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гружения в грунт
US20060216117A1 (en) * 2001-10-02 2006-09-28 Peterson James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stabilizing subsided slabs, flatwork and foundations of buildings
CN2841769Y (zh) * 2005-10-12 2006-11-29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复合桩帽
KR20070045675A (ko) * 2005-10-28 2007-05-02 (주) 대호바콘텍 콘크리트 말뚝용 헤드 커버와 그에 사용되는 콘크리트 말뚝 및 그를 이용한 확대기초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KR20090040021A (ko) * 2007-10-19 2009-04-23 윤상준 중공 콘크리트 파일 두부 보강용 캡
KR20090126711A (ko) * 2008-06-05 2009-12-09 플라이한양건설(주) 기초공사용 파일캡
CN201339185Y (zh) * 2008-12-15 2009-11-04 李国胜 复合式砼桩帽
CN201620413U (zh) * 2010-02-03 2010-11-03 南昌航空大学 带帽ptc型有孔管桩复合地基
CN202450517U (zh) * 2012-02-20 2012-09-26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断面沉管灌注混凝土后压浆空心方桩
CN102767173A (zh) * 2012-07-09 2012-11-07 河海大学 一种高聚物材料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5424A (zh) * 2015-03-18 2015-06-10 烟台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
CN104695424B (zh) * 2015-03-18 2016-08-31 建华建材(莱阳)有限公司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
CN110004918A (zh) * 2019-04-25 2019-07-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装配式桩帽及其组装方法
CN110616705A (zh) * 2019-09-26 2019-12-27 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桩侧承力的楔式桩头及成桩施工方法
CN111455966A (zh) * 2020-03-10 2020-07-28 天津大学 一种加强桩体和土工囊袋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113279387A (zh) * 2021-04-02 2021-08-20 杨燕伟 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4134794A (zh) * 2021-12-13 2022-03-04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桥台后路基加固柱接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4889B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4889B (zh) 一种复合地基柔性桩帽
CN204139209U (zh) 静载试验反力装置
CN203514315U (zh) 一种桩与桩帽间的加强型连接结构
CN102864795A (zh) 一种适应填土地基沉降的轻钢厂房柱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02493448B (zh) 拼装式锚杆或锚索框架
CN210288333U (zh) 深层地基处理结构
CN203174621U (zh) 一种塔吊基础
CN202323922U (zh) 高速铁路倾斜地层软弱地基加固结构
CN102587402A (zh) 建筑物复合地基疏桩基础
CN105887807B (zh) 一种立体排水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施工方法
CN206157792U (zh) 桩筏互补纠倾加固结构
CN203361183U (zh) 一种输电塔基础
CN203007977U (zh) 一种钢筋网面挡墙的复合防护结构
CN103669976A (zh) 古塔纠偏
CN102134856B (zh) 一种塔机基础
CN202809636U (zh) 一种适应填土地基沉降的轻钢厂房柱基础
CN212611699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加固结构、路基组件和路基系统
CN202337981U (zh) 拼装式锚杆或锚索框架
CN206457838U (zh) 一种用于输电塔的装配式基础
CN202323980U (zh) 防偏移式复合地基结构
CN213296404U (zh) 一种变径旋喷劲芯桩复合地基
CN203034327U (zh) 一种临时加固软土地基的结构
CN204780892U (zh) 一种高强度的管桩裂缝补强结构
CN113863319A (zh) 一种基坑被动区加固方法
CN201103120Y (zh) 组合劲性混凝土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