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8269A - 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68269A CN103068269A CN2011800406560A CN201180040656A CN103068269A CN 103068269 A CN103068269 A CN 103068269A CN 2011800406560 A CN2011800406560 A CN 2011800406560A CN 201180040656 A CN201180040656 A CN 201180040656A CN 103068269 A CN103068269 A CN 1030682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jockey
- articulated section
- state
- jockey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5/00—Key-r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80—Parts, attachments, accessories and adjuncts
- Y10T70/8432—For key-operated mechanism
- Y10T70/8676—Key holders
- Y10T70/8757—Releasable catch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或身份牌的物体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具有间隔开的端部的环,所述端部之间限定有开口,可经所述开口向连接装置增加或移除物体。该装置还包括带有阻挡部分的本体,所述阻挡部分构造成充分跨越环开口以选择性地限制从环增加或移除物体。环和本体在铰接部处可移位地互连。
Description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各临时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各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即如这些临时申请已经完整地记录在本文中:2010年6月25日提交的第61/358,757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2011年1月20日提交的第61/434,69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1年5月19日提交的第61/487,85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连接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持诸如钥匙或身份牌(dog tag)之类的物体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装置或连接器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了解的是,用于保持诸如钥匙或身份牌的物体的连接器采用当用户从其增加或移除物体时存在困难的开口环或S形钩构型。例如,传统开口环可由以双环箍构成的单件弹簧金属丝构成。弹性金属弹簧使各相应的环箍弹性地互相触靠,使得用户需要撬开金属弹簧的一端以容许用户通过沿环穿接物体来向环箍增加物体。类似地,为了从传统开口环移除物体,用户必须撬开金属弹簧的一端并沿环穿接物体直至物体被移除。通常需要工具来撬开环的一端以从开口环连接器增加或移除物体。
同样,传统S形钩连接器可由弹性金属构成并结合类似于字母“S”构成和成形的两个环箍。为了从传统S形钩增加或移除物体,用户可使用诸如钳子的工具来将环箍端部之一撬开并撬离钩的本体,从S形钩增加或移除期望的物体,然后使得钩的端部回到其原始位置。
因此,用户可能难以从常规连接器如开口环或S形钩增加或移除物体,这是因为开启连接器以增加或移除物体所需的力量通常需要使用可能笨拙且不易获得的工具。此外,向传统开口环或S形钩增加物体或从其移除物体所需的力量可能导致用户施加过大的力并导致连接器不适于继续使用。例如,用户可超过开口环或S形钩的弹性极限并使连接器弯曲或断裂,使得其不再能够易于将物体保持在其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和其它问题,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各种类型的物体的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环和本体。所述环具有间隔开的端部,隔开的端部之间限定一开口。所述开口构造并确定尺寸成经过所述开口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包括阻挡部分,所述阻挡部分可操作成大致封闭所述环的开口以便限制从所述环移除所述物体。所述本体在铰接部处与所述环可移位地互连,所述铰接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阻挡部阻止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环的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环和本体可绕所述铰接位置相对地摆动,使得所述阻挡部分可移动离开所述环,以由此允许到达所述开口并移除所述物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环和本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环具有间隔开的端部,隔开的端部之间限定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构造并确定尺寸为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绕铰接部可摆动地与所述环互连,使得所述本体可相对于所述开口摆动进入和脱离阻挡位置,以由此防止移除所述物体。所述环还具有本体接合环表面。所述本体还包括一对柔性臂。所述柔性臂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接合所述环表面以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的壁。所述环表面具有多个面。所述壁均具有接合所述表面的壁面以将所述本体和环可释放地保持在多个定位位置(indexed position)中的一个。所述本体和环在各位置之间的相对摆动使所述臂可变形地弯曲。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各种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环和本体。所述环具有间隔开的端部,隔开的端部之间限定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构造并确定尺寸为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与所述环可摆动地互连以便移动进入和脱离阻挡位置,在所述阻挡位置,所述本体的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并构造成限制从所述环移除所述物体。所述环具有一对环表面,该环表面面向相反的轴向方向并大致径向地延伸。所述本体具有一对本体表面,其中每一个都与所述环表面中的相应一个互相接合,使得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本体沿所述环的移动大体被限制以确保所述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环和本体。所述环具有间隔开的端部,隔开的端部之间限定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构造并确定尺寸为经其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与所述环可摆动地互连,使得其可相对于所述开口摆动进入和脱离阻挡位置以防止移除所述物体。所述本体包括可与所述环接合以将所述本体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阻挡位置的扣环。所述扣环包括可移位的卡爪,当所述卡爪位于锁定位置且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卡爪接合所述环。所述扣环包括将所述卡爪可变形地偏压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元件,其中所述卡爪克服偏压而脱离所述锁定位置的移位容许所述本体摆动脱离所述阻挡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显而易见。
提供此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发明思想的选择,在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了所述发明思想。此发明内容并非意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非意在用来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主要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构成的连接装置的顶部透视图,其中将所述连接装置描绘为与钥匙联用以由此用作钥匙圈;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连接装置的顶部平面图;
图4是连接装置的本体的放大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5是沿图3的线5-5截取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地描绘了锁定在第一位置的铰接部;
图6是与图5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位脱离锁定位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
图7是与图6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铰接部;
图8是与图7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环和本体相对摆动使得环的开口与本体的阻挡部分隔开;
图9是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连接装置的顶部平面图;
图11是沿图10的线11-11截取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地描绘了锁定在第一位置的铰接部;
图12是与图11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位脱离锁定位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
图13是与图12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动到由本体的第二止动区域限定的第二位置的铰接部;
图14是连接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连接装置的本体的侧面透视图;
图16是图14和15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平面图;
图17是沿图16的线17-17截取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描绘了位于第一位置的铰接部;
图18是与图17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动到由本体的第二止动区域限定的第二位置的铰接部;
图19是与图18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相对地摆动使得环开口与本体的阻挡部分隔开的环和本体;
图20是连接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22是图20和21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平面图;
图23是沿图22的线23-23截取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描绘了位于第一位置的铰接部;
图24是与图23相似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但显示了移动到由本体的第二止动区域限定的第二位置的铰接部以及环和本体相对地摆动使得环的开口与本体的阻挡部分隔开;
图25是连接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平面图;
图27是连接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29是图27和28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端部端视图,具体地显示了对准的环端部和跨越环开口的本体的阻挡部分;
图30是连接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连接装置的阻挡端的端视图,具体地显示了环端部和跨越环开口的本体的阻挡部分;
图32是连接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3是与图32相似的连接装置的顶部透视图,但显示了相对于彼此摆动的环和本体;
图34是图32和33所示的连接装置的顶部平面图;
图35是图32-34所示的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36是沿图34的线38-38截取的连接装置的放大断片截面图,具体地描绘了位于锁定位置的卡爪以及环和本体在本体被置于阻挡位置时的相对摆动;
图37是沿图34的线38-38截取的连接装置的放大断片截面图,但显示了当本体被置于阻挡位置时克服偏压元件的偏压移位脱离锁定位置的卡爪;以及
图38是沿图34的线38-38截取的连接装置的放大断片截面图,但显示了位于阻挡位置的本体和位于锁定位置的卡爪。
附图并未将本发明限制于本文披露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着重于清楚地示出优选实施例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全部几幅图中同样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部件和组件,图1显示了用于保持物体的连接装置40(文中也称为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连接器40可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各种类型的物体。图1所示的连接器40位于封闭位置,在该封闭位置中钥匙42被保持在连接器40上。钥匙42属于传统型,其在钥匙42的基部46中包含至少一个通孔44。通孔44构造成将环50接纳在其中以将连接器40和钥匙42可操作地互连在一起。
连接器40宽泛地包括本体48和环50。本体48优选将环50等分为两个弓形环部分52、54。虽然在此所示的连接器40的实施例包括等分环50的本体48,连接器40的替换实施例可仅包括从本体48延伸的单个环部分52。但是,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各相应环部分52、54能够将多个物体保持在其上。尽管将图1所示的连接器40显示为将钥匙42保持在其上,但应理解的是,连接器40的实施例可具有各种尺寸以满足保持各种尺寸和规格的物体的需求。
图2分别描绘了连接器40的环50和本体48。首先说明环50,环50优选由当使用时通常能够保持其形状和形式的轻质材料构成。优选地,环50为金属并能够通过注塑的工艺形成。但是,其它合适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环50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例如,环50可替换地由金属或复合材料加工或铸造而成。环50优选呈大致环面形状但可以可选地以诸如狗骨(dog bone)或动物特征的任何形状构成。同样,尽管将环50的弓形环部分52、54显示为沿它们的轴线呈大体圆柱形,但环50可以具有能够将物体保持在其上的任何形状。例如,环部分52、54可替换地具有多边形截面形状。
环50被显示为具有在相应隔开的端部56、58处终止的弓形环部分52、54。环50的端部56、58之间限定有一开口60,其确定尺寸和规格为适应打算被保持在连接器40上的各种物体的增加和移除。如文中将更详细所述,当连接器40处于开启状态时,容许物体被接纳在相应的环部分52、54上,开口60可操作地接合至连接器40。相反地,当要移除被保持在连接器40上的物体时,该物体将经由环端部56、58限定的开口60被移除。
环50的端部56、58优选呈半球形形状以有利于向连接器40增加物体。这样,环50的半球形端部56、58更加抵抗被钩住或卡挂在被增加至连接器40的物体上,这是因为端部56、58具有更适宜地构造成将物体接纳在环部分52、54上的大致平滑穹顶形。但是,应理解的是,端部56、58可具有任何形状或形式。
仍参照图2,环50具有铰接端部62,连接器40的环50在操作时可绕其摆动。尽管铰接端部62优选与环50的开口60相对,但铰接端部62可位于沿环50的其它部位。铰接端部62包括位于相应环部分52、54之间的铰接部分64。铰接部分64在两侧由相应突出部66、68包围。突出部66、68优选是连续的并绕环50的整个圆周环状地延伸。在此将铰接部分64描绘为作为环50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但其它结构可适当地满足本发明的目标,诸如非一体的铰接部分64。铰接部分64具有优选比环50的相应弓形环部分52、54的直径大的直径。此外,虽然铰接部分64优选大致是直的,但铰接部分64可替换地是非直线形的且仍体现本文的优选实施例的原理。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环突出部66、68位于铰接部分64的一端处和铰接部分64与对应的弓形环部分之间。但是,突出部66、68可替换地定位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环突出部66、68均具有周向定位表面70、72和相对的径向延伸的对准表面74、76。各突出部66、68的定位表面70、72的相应的圆周可以是平滑的,但优选是刻面的并能够具有多个面78。定位表面70、72的各面78优选与其它定位表面70、72的各相应面78周向对准。各平直面优选互相径向相对使得它们可以同时接合本体48,如文中进一步所述。此外,定位表面的面78优选在大致平直部分82和大致弓形部分84之间交替。但是,连接器40的其它实施例可具有不带交替面的定位表面70、72。此外,连接器40的其它实施例可以不在相应突出部66、68上包括定位表面70、72。如文中将更详细所述,当连接器40开启且环50和本体48相对地摆动时,各定位表面70、72的面78与其它结构协作,以提供维持环50和本体48的各种位置的定位能力。
仍参照图2所示的环50,突出部66、68的对准表面74、76优选相对地面对且优选大致垂直于环50的圆周表面。但是,不要求对准表面74、76垂直于环50的圆周表面。相反,相对于环50轴线的任何径向构件可足以提供相应的对准表面74、76。突出部66、68之间的间隔因此确定尺寸为在其间接纳本体48的至少一部分。如文中更详细地说明的,对准表面74、76与本体48协作,以防止本体48沿环50的轴线相对滑动。这样,使环50和本体48的错位最小化,使得环50的本体48维持与环开口60协作对准,以有利于连接器40的操作。
现在参照图2所示的本体48,本体48优选由具有充分弹性的轻质材料(例如,金属)构成以便以文中所述的方式操作。更具体地,本体48由诸如塑料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更优选地,本体48通过注塑工艺一体地形成。所示本体48一般具有顶部86、底部88、相应的侧面90、92和两个端部94、96,其中每一者都具有相应外表面。本体48的一个端部94形成铰接端部98且另一个端部96形成阻挡端部100。
本体48的阻挡端部100具有阻挡部分102。阻挡部分102确定尺寸为当连接器40位于封闭位置时大致跨越环开口60。另外,阻挡部分102在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的相应侧90、92包括一对凹部104、106。凹部104、106确定尺寸且构造成当连接器40位于封闭位置时接纳环50的相应端部56、58。凹部104、106优选在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的相对侧90、92彼此相对地对准。此外,阻挡部分102优选包括邻近相应凹部104、106位于阻挡部分102的外表面处的一对斜切部108、110。当环50和本体48相对地摆动到封闭位置时,凹部斜切部108、110将相应的环端部56、58引导到凹部104、106中。
现在参照图2和5,本体48的铰接端部98具有优选作为本体48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的两个臂116、118。臂116、118具有相对的壁120、122,其间协作地限定有狭槽124。狭槽124构造成接纳环50的铰接部分64,铰接部分64与臂116、118协作地在本体48与环50之间形成铰接部126。还应指出的是,狭槽124构造成使得环50的铰接部64可在其中移动,由此容许铰接部126移位。如图4和5所示,接纳区域128优选邻近狭槽124的一端形成,以在对应于铰接部126的第一位置130的第一位置接纳环50的铰接部分64。如将描述的,铰接部126的该位置与连接器40的封闭状态对应(假设环端部56、58已与凹部104、106对准)。在优选实施例中,壁120、122的臂116、118弹性挠曲(其通过铰接部分64的相对扩大的直径增强),这驱迫铰接部分64保持在接纳区域128内。此外,狭槽124优选由于臂116、118的壁120、122离开接纳区域128会聚而成锥形。渐缩的狭槽124与由挠曲的壁120、122所提供的驱迫作用协作,以将铰接部分64引导到接纳区域128内。
如图2、4和5所示,狭槽124优选端部开启,但其它实施例可包括具有端部封闭的狭槽124的本体48。臂116、118优选具有相对的台肩132、134,其大致封闭在铰接端部98处限定的狭槽124的端部,以约束环50的铰接部分64在连接器40操作时从狭槽124被压出。如图所示,台肩132、134的内部部分协作以形成用于铰接部126的接纳区域128。
狭槽124的相对端部与由本体48内的多个内部本体壁138、140限定的空腔136连通。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本体48设置有用于将铰接部126锁定在第一位置130的锁定机构142。如将描述的,锁定机构142用于将连接器40固定在封闭位置,从而防止从环50意外移除物体。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不需要锁定机构142。锁定机构1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空腔136内。空腔136与本体48中的开口144连通,以提供锁定机构142在其中操作的充分容积。尽管文中所述的空腔136未被完全封闭,但连接器40的替换实施例可包括在本体48内完全封闭的锁定机构。
优选的锁定机构142通常包括构造成接合环50的铰接部分64的锁定部件146、将锁定部件146可变形地偏压到锁定位置的偏压部件148、以及用于提供锁定机构142的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50。图5示出了锁定机构142、本体48和环50的铰接部分64的构件的关系。优选地,锁定机构142作为本体48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首先来看锁定部件146的偏压定位,图示的偏压部件148从内壁138、140中的一个突出以限定悬臂式弹簧布置结构。偏压部件148的悬臂式端部152承载锁定部件146。同样,偏压部件148的另一端优选由本体48的内壁138、140中的一个支承。悬臂式偏压部件148的弹性将锁定部件146维持在锁定位置,偏压部件148的挠曲容许锁定部件146移位脱离锁定位置。虽然文中所述的连接器40的优选实施例优选使用悬臂式弹簧,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易于认识到,可合适地采用诸如机械弹簧、电子机械开关或磁性装置的许多其它装置来提供用于锁定机构142中的偏压作用。
致动器150优选穿过本体48中的开口144在本体48的顶部表面86上方突出,这在图2和4中更清楚地示出,使得用户可更容易地到达致动器150以分离锁定机构142。致动器150在与被支承端154隔开的位置从偏压部件148突出。因此,当致动器150被用户推动时,偏压部件148和锁定部件146移位,从而使偏压部件148弹性挠曲。但是,应理解的是,致动器150可以可操作地位于本体48上的其它部位或替换地以其它方式构成。如图2和3所示,顶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包括邻近致动器150的倾斜面156。倾斜面156优选成形为起到止挡部的作用,使得当致动器150被用户下压时,致动器150不会被过度下压并存在潜在地损坏锁定机构142的风险。此外,倾斜面156优选是波纹状的,使得当用户下压致动器150时,用户的手指不会意外从倾斜面156滑落而导致锁定机构142重新接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易于观察到,倾斜面156的波状纹可用适于实现其用途的任何结构替代,诸如倾斜表面的点刻或粗糙化。
图4和5两者都显示了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146,其中锁定部件146与铰接部分64成阻挡关系定位在狭槽124中。值得注意的是,锁定部件146包括末端158。锁定部件146的末端158构造成在铰接部分65被沿狭槽124驱迫离开开启端部的情况下接合铰接部分64。这样,锁定部件146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铰接部分64移动脱离在狭槽124的接纳区域128内的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当铰接部分64位于第一位置且环50的端部56、58在本体48的阻挡端部100处通过相应凹部104、106固定时,由偏压部件148保持在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146防止连接器40的意外开启。但是,致动器150可被手动迫压以使锁定部件146克服偏压部件148的偏压充分地移动脱离锁定位置,以容许环50的铰接部分64沿狭槽124移动脱离第一位置(例如,参看图7)。
再参照图2,臂116、118还包括邻近狭槽124沿它们的侧面90、92定位的相对地面对的通道160、162。各通道160、162具有沿狭槽124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通道160、162还包括面向外侧的内部通道壁172、174。上通道壁164、166、下通道壁168、170和内部通道壁172、174均优选至少部分地是平坦和平直的。优选地,上壁164和下壁168离开接纳区域128会聚,由此向通道提供锥度,这进一步增强了将铰接部126驱迫到第一位置130。如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的,相应的环突出部66、68被接纳在通道160、162内以提供定位能力和环对准能力。
通过合并上述环50和本体48来装配连接器40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应理解的是,环50和本体48的装配仅为了描述本发明的主要实施例的完整性而提供。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受如文中所述的优选装配技术限制。为此,为了装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环50的铰接部分64与本体48的铰接端部98可匹配地接合。值得注意的是,环50的铰接部分64通过首先使铰接部分64穿过端部开启的狭槽124并经过臂116、118的台肩132、134来插入狭槽124。臂116、118优选且可操作地提供朝向彼此的弹性挠曲力并因此将台肩132、134促向彼此,以使得必须以可感知的力驱迫铰接部分64经过台肩132、134并进入狭槽124。一旦臂116、118的弹性挠曲力被克服,环50的铰接部分64便经过台肩132、134并在接纳区域128处座置在狭槽124内且准备进行如文中所述的进一步使用。优选地,铰接部分64的直径确定尺寸为略大于补充地确定尺寸的狭槽124,使得臂116、118弯曲并在铰接部分64上提供弯曲力,以由此将铰接部分64夹持在狭槽124内。
一旦可匹配地接合,环突出部66、68便可补充地座置在本体48的相应通道160、162内。环突出部66、68确定规格且构造成使定位表面70、72与相应通道160、162内的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适贴地嵌合。滑动配合有助于将本体48和环50定位到如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多个位置。
进一步示出连接器40的优选实施例,当装配连接器40时,通道160、162的内壁172、174与环对准表面74、76协作地互相接合。特别地,当连接器40使用时,环对准表面74、76与内部通道壁172、174的互相接合抑制阻挡部分102的错位。更具体地,环对准表面74、76与内部通道壁172、174互相接合,以约束本体48沿环50的轴线可滑动地移动。如果当连接器40使用时本体48正要沿环50滑动,则用户可能无法适当地封闭连接器40,这是因为环50和本体48可能未适当摆动到阻挡部分102阻挡环50的开口60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此外,环50与本体48之间的错位也可能防止环端部56、58适当地搁置在凹部104、106内。应理解的是,环对准表面74、76与内部通道壁172、174之间的互相接合不必是适贴的以实现阻挡部分102令人满意的对准。相反地,一个通道内壁172与其相应的环对准表面74或两个内壁172、174与它们相应的环对准表面74、76之间可能存在余地。文中所述的对准特征结构可采用许多不同方式来完成,一些方式将在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如或许在图3中最佳所示,本体48的侧面90、92向内渐缩而沿相应侧面90、92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存在相应的本体缺口176、178。缺口176、178起到至少两种值得注意的作用。首先,缺口176、178有利于连接器40将较大的物体保持在连接器40的相应环部分52、54上的能力。其次,缺口176、178允许被保持在连接器40的相应弓形环部分52、54上物体具有增加的在环部分52、54上滑动和移动的自由度,由此有利于连接器40的使用和对被保持在其上的多个物体中的任何一个的到达。缺口176、178优选形成在本体48的两侧表面90、92上。但是,应理解,本体48可以仅有一个侧面90包括缺口176。
如前文指出的,当连接器40封闭时,环端部56、58被补充地接纳在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的相应凹部104、106中(参看图3)。
如图3所示,铰接端部98和阻挡端部100的端部表面94、96是弓形的,优选具有与弓形环部分52、54的外周轮廓相似的曲率半径。因此,当封闭时,连接器40具有更均匀的形状,其用户可在视觉上觉得其更加令人愉悦且不易钩住或卡挂邻近连接器40的其它物体。应理解的是,本体48的端部表面94、96可呈任何形状以与环50的轮廓一致,或者可构造成与环50完全不一致。
在使用中,当希望开启连接器40(使得可从弓形环部分52、54中的一个移除物体或将物体置于其上)时,连接器40的用户沿线u施力以解锁连接器40。更具体地,致动器150将所施加的力传送到锁定部件146和偏压部件148。当沿线u施力时,致动器150在开口144内移位并使偏压部件148在空腔136内向下弹性弯曲。当偏压部件148弯曲时,锁定部件146移出狭槽124而不再与环50的铰接部分64成阻挡关系。这代表连接器40的解锁状态。
锁定部件146具有顶部表面180。如图所示,当连接器4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部件146的顶部表面180至少部分地位于狭槽124下方,从而为环50的铰接部分64提供沿狭槽124的开放路径以可移动地移位。
但是,如前文所述,壁120、122的臂116、118挠曲,这驱迫铰接部分64保持在接纳区域128内。狭槽124的锥度也有助于将铰接部分64可释放地保持在接纳区域128内。当铰接部分64移动离开开口端时,需要臂116、118逐渐分离并由此挠曲(其通过锥度进一步增强)使得臂116、118所施加的复位力在铰接部分64移动离开第一位置时逐渐增大。因此,尽管锁定机构142分离使得连接器40处于解锁状态,但连接器40的优选实施例需要向铰接部分64施力以克服使铰接部分64保持在接纳区域128内的可变形的偏压。
如果连接器40处于解锁状态且铰接部分64保持在接纳区域128内,且用户停止沿线u施力以解锁连接器40,则偏压部件148的弹性将使锁定机构142回到图5所示的锁定状态。这样,连接器40的用户优选不需要主动锁定连接器40,这是因为当致动器150未被下压时锁定机构142自动回到锁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致动器150被下压时,铰接部分64可沿狭槽124移出接纳区域128(参看图7)。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在连接器40处于解锁状态时沿线s向环50的铰接部分64施力,铰接部分64可沿狭槽124移动离开接纳区域128。沿线s的力可操作地足以克服臂116、118的前述将铰接部分64驱迫到接纳区域128内的弹性挠曲力。在铰接部分64沿狭槽124移动时,其邻近锁定部件146的顶部180定位。如或许在图4和5中最佳所示,锁定部件146的顶部180优选是倾斜的,使得锁定部件146的顶部180与铰接部分64的接合不会意外导致锁定部件146由于偏压部件148的偏压作用而将铰接部分64卡在接纳区域128之外。此外,锁定部件146的顶部180的倾斜部与臂116、118的壁120、122上的锥度以及挠曲的壁120、122的驱迫力协作,以确保铰接部分64在致动器150不再被下压且沿线s的力不再施加时弹性地返回接纳区域128。
仍参照图7,在铰接部分64在接纳区域128之外沿狭槽124移动到铰接部126的第二位置182的情况下,相应的环端部56、58协调地移出阻挡部分102的相应凹部104、106。但是,如果需要的话,环50和本体48可构造成使得当铰接部分126位于第二位置182时环端部56、58稍微被保持在凹部104、106中,由此需要力来使环端部56、58和/或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在环50和本体48相对地摆动脱离图7所示的位置时可屈服地偏离。在这种构型下,力必须沿图8的线o施加以将环端部56、58从本体“抛出“,这因此使环50和本体48绕铰接部126自由摆动。这样,环50和本体48可以相对地摆动使得连接器40处于开启状态以容许增加和/或移除物体,这是因为阻挡部分120不再跨越环开口60。
连接器40在图8中被显示为开启。当连接器40开启时,环突出部66、68的定位表面70、72与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80互相接合,以提供连接器40的定位特征结构。特别地,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与突出部66、68的定位表面70、72的相应相对面78接合。优选地,定位表面70、72包括在大致平直面82和大致弓形面84之间交替的八个相应面。如图8所示,定位表面70、72构造成使得两个相对的平直面82同时接合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平直面82与大致平直的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协作,以优选限定多个定位位置,环50和本体48以相应优选的90°、180°和280°构型定位在所述定位位置。应理解的是,可利用不同的面构型来限定通过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与相应定位表面70、72的相应面的协作接合所限定的不同定位位置。
定位功能至少部分由挠曲的臂116、118提供,所述臂协调地将相对的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促向彼此。此外,在环50沿线o摆动时,突出部66、68的定位表面70、72类似地旋转,从而使臂116、118由于定位表面70、72的弓形面84以凸轮方式致动相应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互相离开而以更大的程度可变形地挠曲。在环50继续沿线o旋转时,将存在偏心位置(对应于弓形面84的中点),此处环50沿方向o的进一步移动将在弹性挠曲的臂116、118将环50“扣合“在下一个定位位置时自动发生。应了解的是,环50在反方向上的摆动以相同方式操作。这样,环50和本体48相对地摆动并被驱迫到由多个定位位置中的每一个限定的多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中的一个并被保持在该位置。
可如下向连接器40增加物体或从其移除物体。首先,通过下压致动器150来分离锁定机构142。其次,在致动器150被下压时,使环50沿狭槽124移动以使铰接部分64移出接纳区域128。环50的这种可滑动移动也使环端部56、58移出相应凹部104、106。一旦铰接部分64位于锁定部件146上方,用户便可以可选地释放致动器150。第三,环50和本体48绕铰接部126相对地摆动,从而使环端部56、58移动离开阻挡部分102并露出环开口60。在环50和本体48相对地摆动开启之后,可释放致动器150。挠曲的臂116、118与锁定部件146的顶部表面180和渐缩的狭槽124协作,以驱迫铰接部分64回到接纳区域128中。当处于此状态时,环50和本体48可相对地摆动并通过定位表面70、72的平直面82与相应上通道壁164、166和下通道壁168、170的协作接合定位在多个定位位置中的任何位置。最后,物体被接纳在环50的相应环部分52、54上或从其移除。
为了封闭连接器40,在下压致动器150以解锁连接器40的情况下,用户将铰接部分64沿狭槽124滑出接纳区域128且然后使环部分52、54朝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摆动并邻近阻挡部分102的凹部104、106定位环端部56、58。用户然后容许臂116、118与臂壁120、122的锥度协作地挠曲以驱迫铰接部分64回到接纳区域128,这驱迫本体48的阻挡部分102经环开口60和环端部56、58进入它们相应凹部104、106中的每一个,由此封闭连接器40。
第二实施例在图9-13中示出。第二实施例具有许多与第一主要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性。因此,为简洁起见,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将集中在相对于图1-8所示的实施例的显著差别上。但是,首先应指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200类似地包括在铰接部206处可摆动地互连的环202和本体204。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本体204还包括用于将铰接部206可释放地锁定在第一位置210(其可以对应于连接器200的封闭状态)的锁定机构208。
在第二实施例中,本体204的臂212、214之间限定有狭槽216。但是,狭槽216优选不是渐缩的。第一止动区域218和第二止动区域220沿狭槽216隔开,其中每一者都优选由形成在臂212、214的相应相对的壁中的一对相对的止动部限定。第一止动区域218与铰接部206的第一位置210对应,且第二止动区域220与铰接部206的第二位置222对应。止动部218、220的形状对应于铰接部分224且因此呈半圆形。但是,两者都可以是多边形的。当锁定机构208通过沿图12的线u施力而分离时,环202的铰接部分224可通过如图13所示施加力s而在止动区域218、220之间的狭槽216内移动。这样,挠曲的臂212、214协作地将铰接部分224驱迫到两个相应位置中的一个。当铰接部206位于第二位置222时,环202可沿图13所示的线o的方向摆动而开启连接器200,以从连接器200增加或移除物体。应特别指出的是,锁定机构的偏压部件226在铰接部206位于第二位置222时保持挠曲。如果需要的话,铰接部206可在从连接器200增加或移除物体时移动回到第一位置210,并由此允许偏压部件226回到其未挠曲状态,以使得偏压部件226的弹性不会由于铰接部206长时间位于第二位置222而损耗。这样,一旦用户已在铰接部206位于第一位置210的情况下从连接器200增加或移除物体,用户便可使铰接部206移动回到第二位置222以封闭连接器200且然后使铰接部206移位回到第一位置210以将物体可靠地保持在连接器200上而不会损耗偏压部件226的弹性。
第三实施例在图14-19中示出。第三替换实施例在分散的铰接位置通过止动区域限定的意义上起到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的作用。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三实施例并不包括锁定机构。由于不存在锁定机构,因此本体的顶部表面308和底部表面310是平滑的且优选是大体平坦的。
如或许在图17-19中最佳所示,第一止动区域304和第二止动区域306沿狭槽312隔开,其中每一者都由形成在臂318、320的相应相对地面对的壁314、316中的一对止动部限定。与前面一样,第一止动区域304与铰接部324的第一位置322对应,且第二止动区域306与铰接部324的第二铰接位置302对应。环330的铰接部分328可在相应止动区域304、306之间的狭槽312内移位。由于不存在锁定机构,因此环330的铰接部分328可在狭槽312内移位,只要施加充分的力以使铰接部分328移出相应止动区域304、306,这也是为了使臂318、320以更大程度弹性挠曲而发生。这种布置结构降低了铰接部324意外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风险。如果需要的话,本体332可由相对刚性的塑料(诸如乙缩醛)形成,以约束臂318、320的挠曲。如图19所示,当铰接部324位于第二位置302时,本体332和环330可相对地摆动,这是因为环端部334(其中一个端部未示出)不再被容纳在本体332的阻挡部分342的相应凹部338(其中一个凹部未示出)内。
连接器442的第四实施例在图20-24中示出。第四实施例几乎等同于第三实施例,除了环对准和定位以替换方式完成。特别地,环400仅包括位于铰接部分408的端部404、406中间的单个突出部402。与前述实施例的双突出布置结构相似,突出部的对准表面410、412相对地面对且优选大致垂直于环400的轴线。但是,环400的定位表面414替换地构造成包括一对较小的相对平直面416、418(对应于环400和本体402的对准状态,诸如图23所示的状态)以及较大的平直面422和相对的弓形面424(对应于图24所示的垂直开启位置)。此外,较小的弓形面426、428位于一对较小的平直面416、418与较大的平直面422之间。
臂430、432限定沿本体420的长度延伸并横切臂430、432的凹口434。凹口434优选在本体420的顶部表面436和底部表面438处封闭,以使得凹口434的端部开启且仅可在本体420的铰接端部440到达。凹口434确定尺寸为当装配连接器442时补充地接纳单个环突出部402。臂430、432具有构造成当装配连接器442时与环对准表面410、412协作地互相接合的一对相对地面对的内壁444、446。特别地,环对准表面410、412与内部限定凹口的壁444、446的互相接合代表另一类型的对准特征结构,其可操作地抑制环400和本体420在连接器442使用时的错位。
在图23中,将连接器442显示为处于环400和本体420不可相对地摆动的封闭状态。在封闭位置,突出部402完全位于凹口434内,定位表面414的主平直面422与本体的端部隔开。与前述实施例一样,铰接部448可在止动区域450、452之间移位,第二止动区域452(参看图24)容许环400和本体420的相对摆动,以使得可以从环开口456移除阻挡部分454。第一止动区域450(参看图23)典型地对应于连接器442被封闭;但是,铰接部分408可在环400已摆动到图24所示的位置之后回到第一止动区域450。在该构型中,将防止环400相对于本体420摆动360°,这是因为环端部458、460将无法摆动经过本体的阻挡端部462。此外,为了封闭连接器,铰接部分408首先将必须移动到第二止动区域452且环400和本体402将必须轴向对准。在环400和本体420在定位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摆动时,定位表面的弓形面424、426、428使本体420的臂430、432可变形地挠曲。因此,挠曲的臂430、432将定位表面414的面驱迫到多个相应的定位位置之一。
连接器500的第五实施例在图25和26中示出。此实施例与图20-24所示的实施例很相似;但是,单个突出部502在本体506的开口狭槽504内。因此,不存在环508和本体506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尽管图示的突出部具有与图20-24所示相似的形状,但其可替换地具有圆形形状(或就此而言任何形状),这是因为不存在与本体的刻面式互相接合。如在图26的顶部平面图中所示,狭槽504在本体506的铰接端部514处穿过整个臂510、512。
连接器600的第六实施例在图27-29中示出。第六实施例的主要差别是用于限制本体602和环604的错位的对准特征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环604不具有突出部,本体也不包括通道或凹口。相反,本体602的侧面606、608与环604的独特构型协作,以实现连接器600的对准特征结构。
应指出的是,图示的环604的端部610、612恰好是钝的而不是半球形的,不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易于认识到,环端部610、612可具有适于它们文中描述的用途的不同构型。环604包括可在第一止动区域618和第二止动区域620之间的狭槽616内滑动的铰接区段614。与前述实施例一样,铰接区段614优选是直的。此外,该环包括相对于铰接区段614和环端部610、612轴向偏离的一对偏离区段622、624。这些偏离区段622、624形成弓形环部分630、632的大部分。在此实施例中,偏离区段622、624不是共平面的,但铰接区段614与环端部610、612共平面。
环604的成角度的接合部634、636被限定在偏离区段622、624的每一端处。外环604沿这些接合部634、636的表面具有环对准表面638、640,其在沿错位方向存在环604和本体602的任何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与本体602的外侧表面606、608协作地互相接合。亦即,环对准表面638、640与本体602的相应外侧表面606、608的互相接合抑制了阻挡部分642在连接器600使用时相对于环604的开口644的错位。与前文公开的实施例相似,应理解的是,环对准表面638、640与外臂表面之间的互相接合不需要是适贴的以实现阻挡部分642令人满意的对准。相反,外侧表面606、608与相应环对准表面638、640之间可存在一定余地。此外,虽然将偏离区段622、624显示为相对于彼此轴向偏离(如前文提到的),但它们可以可替换地相对于彼此共平面。例如,邻近铰接区段614的成角度的接合部634、636可替换地沿相同方向延伸。
如已指出的,各偏离区段622、624与邻近对应的环端部610、612的成角度的接合部634、636相关,以使得环610、612回到轴向对准(参看图29)。亦即,为各偏离区段622、624设置相对的成角度的接合部646、648。值得注意的是,本体602中的相应凹部650、652中的每一个也在本体602的相对侧606、608对准。
现在转到图30和31,示出了连接器700的第七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的连接器700与第六实施例相似,除了环端部702、704未回到轴向对准。更具体而言,本体708的阻挡端部706存在从其相对侧向内延伸的错位凹部710、712。环718的偏离区段714、716相对于铰接区段720轴向偏离,但延伸至且限定环端部702、704。换言之,偏离区段714、716与邻近环端部702、704的相对的成角度的接合部722、724相关,且环端部702、704因此未彼此对准。因此,错位凹部710、712构造成当连接器700如图31所示位于封闭位置时将错位的环端部702、704接纳在本体708的阻挡部分726内。
连接器800的第八实施例在图32-38中示出。值得注意的是,第八实施例的连接器800包括固定的铰接部802。环808的端部804、806大体呈半球形,但被修改成存在一对相对地面对的平直面810、812。本体814包括铰接端部816和阻挡端部818,阻挡端部818包括本体814的阻挡部分820。本体814的阻挡部分820包括扣环822,其构造成将环端部804、806接纳在其中,以可操作地将连接器800维持在封闭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环端部面810、812构造并定向在环端部804、806上,以在连接器800如图32和36-38所示位于封闭位置时可匹配地连接扣环822。
现参照图34和35,扣环822包括与限定在本体814的阻挡部分820中的固定座826间隔开的卡爪824。卡爪824和固定座826之间限定有喉部828。喉部828可操作地确定尺寸为略小于环端部804、806的直径。固定座826和卡爪824经弹性偏压元件830连接。卡爪824具有下面832以及从下面832向上和向外成角度的凸轮表面834。凸轮表面834优选包括在连接器800使用时有利于卡爪824的操作的波纹状部。更具体地,波纹状部防止在扣环822使用时用户意外分离卡爪824。
如或许在图34中最佳所示,扣环822还包括从固定座826突出到喉部828中的分隔件836。分隔件836包括相对的端部表面838、840。当连接器800封闭时,相对的端部表面838、840与相应环端部804、806协作地互相接合,以确保阻挡部分820和环开口842的适当错位对准。由分隔件端部838、840和环端部804、806所提供的对准特征结构优选协助环突出部844(其中一个突出部未示出)和臂通道848(其中一个通道未示出)防止错位。
在本体的铰接端816处存在一对臂852、854,其间限定有狭槽856。环808(与前文对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所述相似)的铰接部分(未示出)被接纳并保持在狭槽856内。与连接器的前述实施例不一样,铰接部分不可沿狭槽856移位。相反,在狭槽856内提供单个铰接位置,以使得环808和本体814可相对地摆动。位于臂852、854上的相应台肩860、862有助于将铰接部分保持在狭槽856内。与前述实施例相似,连接器800包括用于实现如前文所述的适当对准和定位的结构。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易于认识到,关于此实施例的定位和对准(如果设置的话)可以与前文公开的实施例相似地完成且不限于任何单一的定位和/或对准模式。
如图36和37所示,环808沿线c相对于本体814摆动以封闭连接器800。在环端部804、806接合扣环822的凸轮表面834时,卡爪824自动移动脱离锁定位置以容许将环端部804、806安置后部828内。亦即,环端部804、806沿线c的继续摆动运动使得力施加在凸轮表面834上,所述凸轮表面834将这种力传递到扣环822的偏压元件830并驱迫卡爪824沿线b离开固定座826。环808沿线c的继续摆动使得环端部804、806沿凸轮表面834向下滑动并连续驱迫偏压元件830开启以使得环端部804、806到达扣环822内的喉部828。
图38显示了座置在固定座826上的扣环822内的环端部804、806的局部剖视图。一旦环端部804、806沿卡爪824的整个凸轮表面834滑动,卡爪824便不再被向外驱迫且偏压元件830将卡爪824弹性地促向固定座826。相应地,卡爪824的下面832与环端部804、806的顶部平直面810接合且固定座826的向上定向面与环端部804、806的底面812接合。因此,连接器800位于锁定位置。
为了解锁第八实施例的连接器800,沿图37的线b施加足以克服偏压元件830的弹力的力,以使得卡爪824移动离开固定座826充分的距离,以容许相应环端部804、806自由地摆动经过卡爪824并相对地摆动离开扣环822。
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仅应用作说明且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用于解释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作出对如上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明显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相应地,本发明的范围将仅通过文中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发明人由此陈述其意图,即依赖于等价原则来确定和达到本发明合理公平的范围,其附属于任何设备,而不显著地脱离附后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字面上的范围。
Claims (87)
1.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环,其具有间隔开的端部,所述端部之间限定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构造成且确定尺寸为经过所述开口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本体,其包括阻挡部分,所述阻挡部分可操作成大致封闭所述环的开口以便限制所述从环移除所述物体,
其中,所述本体在铰接部处与所述环可移位地互连,所述铰接部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阻挡部分阻挡所述物体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环的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环和本体可绕所述铰接部相对地摆动,使得所述阻挡部分能够移动离开所述环,以由此允许到达所述开口并移除所述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防止所述环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相对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相应的环的端部呈半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具有外表面,所述凹部从所述外表面向内突出,并且第一组斜切部位于邻近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外表面处且构造成将所述环的端部引导到所述第一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另一个端部接纳在所述第二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并且
在所述外表面的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与所述本体协作以限定所述铰接部的铰接部分,
所述环具有弓形环部分,所述弓形环部分在所述铰接部分与所述环的一个端部之间延伸;并且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弓形环部分协作的长形侧,以在所述弓形环部分和所述长形侧之间限定一空间以便容纳所述物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长形侧包括沿其至少一部分的凹陷部,由此扩大所述弓形环部分与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形侧之间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的可手动致动的锁定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所述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可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以由此防止所述环移动脱离所述第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将所述锁定部件弹性地驱迫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手动下压的致动器,当所述致动器被下压时,所述锁定部件克服所述偏压而移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偏压部件包括邻近其悬臂端部承载所述锁定部件的长形元件,所述长形元件邻近其相对端被支承使得所述长形元件相对于所述相对端部的弹性弯曲容许所述锁定部件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致动器被支承在与所述相对端间隔开的元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多个内壁,所述内壁限定空腔,所述锁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元件的相对端从所述内壁中的一个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致动器经所述开口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锁定机构作为所述本体的一部分与所述阻挡部分一体地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所述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
所述本体包括臂,所述臂之间限定有长形狭槽,所述环可在所述狭槽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接合所述环并且弹性地弯曲,从而使得所述环被夹持在所述狭槽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包括相对的壁,所述壁成锥形地远离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状态并与所述臂的弹性挠曲协作,以沿所述狭槽将所述铰接部从所述第二状态引导到所述第一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限定第一止动区域,所述第一止动区域可操作成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限定第二止动区域,所述第二止动区域可操作成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二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包括相对的壁,所述止动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沿所述壁中的相应一个限定的至少一个止动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接合所述环并且弹性地弯曲,从而使得所述环被夹持在所述狭槽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的可手动致动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可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以由此防止所述环移动脱离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将所述锁定部件弹性驱迫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和所述环构造成使得所述铰接部被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所述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
所述本体包括臂,所述臂之间限定有长形狭槽,所述环可在所述狭槽内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具有间隔开的远端,从而使得所述狭槽的端部打开,
所述铰接部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邻近所述狭槽的开口端,
所述臂接合所述环并弯曲以将所述铰接部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包括相对的壁,所述壁限定所述狭槽并成锥形地远离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铰接部沿所述狭槽移动以便将所述铰接部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壁接合所述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构造成在所述铰接部沿所述狭槽移动时施加抵抗所述环的力,由此有利于将所述铰接部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弹性地弯曲以产生抵抗所述环的力。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的可手动致动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可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以由此防止所述环移动脱离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将所述锁定部件弹性驱迫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部件,
当所述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接触。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环对准表面,所述环对准表面朝向相反的轴向方向并大致径向地延伸;并且
所述本体具有一对相对的本体表面,其中每一个本体表面都与所述环对准表面中的相应一个互相接合,使得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本体沿所述环的移动大体被限制以由此确保所述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其相对端上具有环对准表面;并且
所述本体包括限定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之间的凹口,所述凹口接纳所述突出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其相对的面协作地提供所述环对准表面。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第一区段和一对间隔开的偏离区段,所述偏离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区段轴向偏离,以使得在各偏离区段与所述第一区段之间限定有成角度的接合部。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连接装置,
每个所述接合部均限定所述环对准表面中的相应一个。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本体接合表面;以及
所述本体包括一对柔性臂,所述柔性臂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接合所述环的所述本体接合表面以由此将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可释放地保持在多个定位位置中的一个的壁,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在两位置之间的相对摆动使所述臂可变形的弯曲。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的所述本体接合表面的形状为多边形且具有多个面。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接合表面的所述面在大致弓形面和大致平直面之间交替。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的形状为大致环形。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包括与所述本体协作以限定所述铰接部的直区段。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还包括一对弓形区段,每一个弓形区段都在所述直区段与相应的一个端部之间延伸。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沿其轴线大致呈圆柱形。
46.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环,其具有间隔开的端部,所述端部之间限定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构造成且确定尺寸为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本体,其绕铰接部可摆动地与所述环互连,使得所述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摆动进入和脱离阻挡位置,以由此防止移除所述物体,
所述环具有本体接合环表面,
所述本体包括一对柔性臂,所述柔性臂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接合所述环表面的壁,以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
所述环表面具有多个环面且所述壁的每一个均具有壁面,所述壁面接合所述表面以由此将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可释放地保持在多个定位位置中的一个,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在多个定位位置之间的相对摆动使得所述臂可变形的弯曲。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表面的形状大体为多边形。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面包括至少一个大致平直面。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表面的所述环面在大致平直面和大致弓形面之间交替,所述大致平直面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所述定位位置中的一个。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壁面均大致是平直的。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在位于相应的定位位置中的一个时大致垂直于彼此定向。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铰接部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本体可相对于所述环摆动脱离所述阻挡位置,以容许从所述环移除所述物体。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防止所述环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相对摆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阻挡部分,所述阻挡部分可操作成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大致封闭所述环的开口,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环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的可手动致动的锁定机构。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所述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锁定部件可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以由此防止所述环移动脱离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可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环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以由此防止所述环移动脱离所述第一位置。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将所述锁定部件弹性地驱迫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部件。
58.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和所述环构造成使得所述铰接部被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协作地限定所述铰接部,所述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
所述臂之间限定有长形狭槽,所述环可在所述狭槽内移位进入和脱离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具有间隔开的远端使得所述狭槽的端部打开,
所述铰接部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邻近所述狭槽的开口端,
所述臂弯曲以将所述铰接部驱迫到所述第一状态。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壁成锥形地离开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壁在所述铰接部沿所述狭槽移动时接合所述环。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构造成在所述铰接部沿所述狭槽移动时施加抵抗所述环的力。
6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臂限定第一止动区域,所述第一止动区域可操作成将所述铰接部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状态。
6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环对准表面,所述环对准表面朝向相反的轴向方向并大致径向地延伸;并且
所述本体具有一对相对的本体表面,其中每一个本体表面都与所述环对准表面中的相应一个互相接合,使得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本体沿所述环的移动大体被限制以由此确保所述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其相对的面协作地提供所述环对准表面。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突出部具有限定所述环对准表面的外周壁。
68.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环,其具有间隔开的端部,所述端部之间限定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构造成且确定尺寸为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本体,其与所述环可摆动地互连以便移动进入和脱离阻挡位置,在所述阻挡位置,所述本体的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并构造成限制从所述环移除所述物体,
所述环具有一对环表面,所述环表面朝向相反的轴向方向并大致径向地延伸,
所述本体具有一对本体表面,其中每一个本体表面都与所述环表面中的相应一个互相接合,使得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本体沿所述环的移动大体被限制以由此确保所述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其相对侧提供所述环对准表面;并且
所述本体包括限定在所述本体表面之间的凹口,所述凹口接纳所述突出部。
7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间隔开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其相对的面协作地提供所述环对准表面。
71.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第一区段和一对间隔开的偏离区段,所述偏离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区段轴向偏离,以使得在各偏离区段与所述第一区段之间限定有成角度的接合部。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7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偏离区段相对于彼此轴向偏离。
7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区段大致是直的。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偏离区段大致是弓形的。
76.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本体协作,以限定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移动的铰接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本体可相对于所述环摆动脱离所述阻挡位置以容许从所述环移除所述物体。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和所述本体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防止所述环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相对摆动。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本体包括可操作成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大致封闭所述环的开口的阻挡部分,
所述阻挡部分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构造成当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相应的环的端部中的一个接纳在所述第一凹部中,由此限制所述环和所述本体的相对摆动。
79.一种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环,其具有间隔开的端部,所述端部之间限定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构造成且确定尺寸为经过所述开口接纳所述物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本体,其与所述环可摆动地互连以相对于所述开口摆动进入和脱离所述阻挡位置以由此防止移除所述物体,
所述本体包括可与所述环接合以将所述本体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阻挡位置的扣环,
所述扣环包括可移位的卡爪,当所述卡爪位于锁定位置且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卡爪接合所述环,
所述扣环包括将所述卡爪可变形地偏压到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元件,所述卡爪克服偏压移位脱离所述锁定位置,从而容许所述本体摆动脱离所述阻挡位置。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扣环包括固定座,所述座构造成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接合所述环,所述环被保持在所述座与卡爪之间。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座与所述卡爪具有相对的大体平直的面,
所述环包括平直的区段,所述区段构造成当所述卡爪位于所述锁定位置且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接合所述座的面并卡住。
82.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扣环包括分隔件,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分隔件被接纳在所述环的所述开口内,
所述分隔件从所述座突出。
83.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扣环包括分隔件,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分隔件被接纳在所述环的所述开口内。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连接装置,
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且所述卡爪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卡爪跨越所述环的所述开口。
85.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卡爪包括外凸轮状表面,在所述本体摆动到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外凸轮状表面被所述环接合,以使所述卡爪自动移位脱离所述锁定位置。
86.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一对环对准表面,所述环对准表面朝向相反的轴向方向并从所述环大致径向地延伸;并且
所述本体具有一对相对的本体表面,其中每一个本体表面都与所述环对准表面中的相应一个互相接合,使得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本体沿所述环的移动大体被限制以由此确保所述阻挡部分与所述开口对准。
87.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环具有本体接合表面;以及
所述本体包括一对柔性臂,所述柔性臂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接合所述环的所述本体接合表面以由此将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可释放地保持在多个定位位置中的一个的壁,所述本体和所述环在两位置之间的相对摆动使所述臂可变形的弯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5875710P | 2010-06-25 | 2010-06-25 | |
US61/358,757 | 2010-06-25 | ||
US201161434693P | 2011-01-20 | 2011-01-20 | |
US61/434,693 | 2011-01-20 | ||
US201161487850P | 2011-05-19 | 2011-05-19 | |
US61/487,850 | 2011-05-19 | ||
PCT/US2011/041806 WO2011163580A2 (en) | 2010-06-25 | 2011-06-24 | Connection device for holding an object, such as a key, dog tag, and the lik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68269A true CN103068269A (zh) | 2013-04-24 |
CN103068269B CN103068269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4535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406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8269B (zh) | 2010-06-25 | 2011-06-24 | 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55789B2 (zh) |
EP (1) | EP2584929B1 (zh) |
JP (1) | JP6033771B2 (zh) |
CN (1) | CN103068269B (zh) |
AU (1) | AU2011270774B2 (zh) |
BR (1) | BR112012032797A2 (zh) |
CA (1) | CA2803244A1 (zh) |
WO (1) | WO2011163580A2 (zh) |
ZA (1) | ZA2013000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06496B2 (en) * | 2012-10-23 | 2016-11-29 | Aha Llc | Lockable connection device with closed ring to hold an object, such as a key, dog tag, and the like |
US20140117177A1 (en) * | 2012-10-25 | 2014-05-01 | Sulumbek Shamsadov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ring-holder |
US20160177597A1 (en) * | 2014-12-23 | 2016-06-23 | Mainetti S.P.A. | Anti-shoplifting device of the pin type |
CA2881181A1 (en) * | 2015-02-03 | 2016-08-03 | Michael Dacosta | Jewellery clasp |
ITUB20159351A1 (it) * | 2015-12-30 | 2017-06-30 | Creo Smart Innovation S R L | Moschettone |
US10178896B1 (en) * | 2018-01-12 | 2019-01-15 | Hoey Co., Ltd. | Press control key ring |
JP2021055255A (ja) * | 2018-02-05 | 2021-04-08 |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キー |
US11864635B2 (en) * | 2021-10-18 | 2024-01-09 | Orbitkey Projects Pty Ltd | Securement devic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1266A (en) * | 1999-02-18 | 2000-12-19 | National Molding Corporation | Modular attachment system |
US20100031476A1 (en) * | 2008-08-10 | 2010-02-11 | Coldiron Audra | Apparel accessory clam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150A (en) * | 1862-05-06 | Improvement in buckles, rings | ||
US271121A (en) * | 1883-01-23 | riley | ||
US368135A (en) * | 1887-08-09 | Half to geoege w | ||
US534452A (en) * | 1895-02-19 | Key-ring | ||
US1373867A (en) * | 1921-04-05 | Albert w | ||
US2048599A (en) * | 1935-04-11 | 1936-07-21 | James M Collins | Key holder |
US2115342A (en) * | 1937-11-06 | 1938-04-26 | Moore Harrington | Key ring |
US2218932A (en) * | 1938-12-12 | 1940-10-22 | James M Collins | Key holder and chain-attaching means |
US2232668A (en) | 1940-08-20 | 1941-02-18 | Freeman Daughaday Company | Key retainer |
US2307808A (en) * | 1940-10-31 | 1943-01-12 | Segal Samuel | Ring lock |
US2482386A (en) * | 1944-08-23 | 1949-09-20 | Hickok Mfg Co Inc | Key ring with a sliding closure member |
US2451091A (en) * | 1946-03-18 | 1948-10-12 | Johnson Keith Whitaker | Key ring |
US2457195A (en) | 1947-03-10 | 1948-12-28 | Swank Inc | Extension key chain |
US2531325A (en) * | 1947-03-20 | 1950-11-21 | James Mfg Co Inc | Key holder |
US2620650A (en) * | 1947-04-16 | 1952-12-09 | Cotti Aldo | Key holding ring |
US2503211A (en) | 1947-12-06 | 1950-04-04 | Taunton Pearl Works | Holder for keys and the like |
US2791899A (en) * | 1955-11-30 | 1957-05-14 | Swank Inc | Key holder |
US2923045A (en) * | 1956-03-16 | 1960-02-02 | Wadsworth W Mount | Snap shackle |
US3362201A (en) * | 1965-10-15 | 1968-01-09 | George O. Lachin | Key holder |
US3430470A (en) * | 1967-03-27 | 1969-03-04 | Ronald T Muckleston | Key holder |
US3513675A (en) | 1968-05-28 | 1970-05-26 | Walter E Hayward Co Inc | Sliding keyholder |
US3516272A (en) | 1969-07-29 | 1970-06-23 | Henry J Modrey | Key ring |
US3597951A (en) * | 1969-09-18 | 1971-08-10 | Republic Corp | Keyholder |
GB1368042A (en) * | 1973-01-24 | 1974-09-25 | Zem Mfg Jewellers Ltd | Securing devices for use in jewellery |
IT1007103B (it) * | 1973-02-27 | 1976-10-30 | Kohle J Kg | Chiusura per catene di ornamento collane e simili |
US4077243A (en) | 1976-06-11 | 1978-03-07 | Youree Tyson | Keyholder |
CH597779A5 (zh) * | 1976-08-30 | 1978-04-14 | Attilio Brentini | |
US4113156A (en) * | 1977-02-03 | 1978-09-12 | Teodoro Guzman Brito | Key ring holder |
US4091646A (en) * | 1977-06-27 | 1978-05-30 | George Sugimoto | Holder for keys and the like |
EP0044934B1 (de) * | 1980-07-24 | 1984-09-05 | Präsenta KG Weber & Co. | Schlüsselanhänger |
JPS57104982U (zh) * | 1980-12-17 | 1982-06-28 | ||
CH650349A5 (de) * | 1981-05-20 | 1985-07-15 | Stoba Ag | Anhaenger mit einem als befestigungsorgan dienenden buegel. |
JPS58181284U (ja) * | 1982-05-29 | 1983-12-03 | 中里 昭一 | 組枠付キ−ホルダ− |
US4656853A (en) * | 1986-06-05 | 1987-04-14 | Mancini William D | Key holder construction |
JPS63133185U (zh) * | 1987-02-24 | 1988-08-31 | ||
US4821543A (en) * | 1988-06-20 | 1989-04-18 | G. Pruefer Mfg. Co. | Double ended key ring |
US4984442A (en) * | 1990-01-22 | 1991-01-15 | Benson Merritt D | Key holder |
US5170644A (en) * | 1991-12-06 | 1992-12-15 | Calabro Anthony S | Adjustable pressure ear clip |
US5528916A (en) * | 1993-04-16 | 1996-06-25 | Song; Chang J. | Device for securing objects on a ring |
US5367896A (en) | 1993-06-21 | 1994-11-29 | Sundberg; Carl B. | Key holder |
US5488848A (en) * | 1994-07-12 | 1996-02-06 | Huang; Yu-Hwei | Keyring holder |
US5495734A (en) * | 1995-01-30 | 1996-03-05 | Yu; San-Chih | Key ring assembly |
US5685185A (en) * | 1996-04-30 | 1997-11-11 | Macdonald; Sumner B. | Key holder |
USD383600S (en) | 1996-07-23 | 1997-09-16 | Chang June Song | Key ring |
USD383599S (en) | 1996-07-23 | 1997-09-16 | Chang June Song | Key ring |
US6283348B1 (en) * | 2000-04-05 | 2001-09-04 | Chin-Yang Wang | Cellular telephone clip |
JP3087689U (ja) * | 2002-02-01 | 2002-08-16 | 株式会社エムアンドケイ・ヨコヤ | キーホルダ |
US6826938B2 (en) * | 2002-12-20 | 2004-12-07 | Yu-Hwei Huang | Key collecting device controlled on one end |
US6763692B1 (en) | 2003-05-02 | 2004-07-20 | Yu-Hwei Huang | Annular key collecting device |
DE202004003756U1 (de) | 2004-03-10 | 2004-07-15 | Huang, Joseph, Lou-Choo Hsiang | Durch Ziehen in Querrichtung betätigte Schlüsselsammelvorrichtung |
US8151419B2 (en) | 2008-06-25 | 2012-04-10 | Ronda Rolain | Identification tag retainer |
USD668038S1 (en) * | 2011-12-02 | 2012-10-02 | Aha Llc | Connection device for holding an object, such as a key or dog tag |
US8402800B1 (en) * | 2012-03-01 | 2013-03-26 | David D. Hester | Key with releasable shackle |
US9506496B2 (en) * | 2012-10-23 | 2016-11-29 | Aha Llc | Lockable connection device with closed ring to hold an object, such as a key, dog tag, and the like |
-
2011
- 2011-06-24 AU AU2011270774A patent/AU2011270774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6-24 WO PCT/US2011/041806 patent/WO2011163580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6-24 US US13/168,396 patent/US905578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6-24 CA CA 2803244 patent/CA280324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6-24 BR BR112012032797A patent/BR112012032797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6-24 JP JP2013516799A patent/JP60337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6-24 EP EP11798988.9A patent/EP258492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6-24 CN CN201180040656.0A patent/CN1030682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1-02 ZA ZA2013/00021A patent/ZA201300021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1266A (en) * | 1999-02-18 | 2000-12-19 | National Molding Corporation | Modular attachment system |
US20100031476A1 (en) * | 2008-08-10 | 2010-02-11 | Coldiron Audra | Apparel accessory clam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84929A4 (en) | 2015-08-19 |
CN103068269B (zh) | 2015-09-16 |
EP2584929B1 (en) | 2016-10-12 |
WO2011163580A2 (en) | 2011-12-29 |
AU2011270774B2 (en) | 2015-06-18 |
US9055789B2 (en) | 2015-06-16 |
JP6033771B2 (ja) | 2016-11-30 |
US20110314879A1 (en) | 2011-12-29 |
ZA201300021B (en) | 2014-03-26 |
AU2011270774A1 (en) | 2013-01-24 |
WO2011163580A3 (en) | 2012-04-19 |
CA2803244A1 (en) | 2011-12-29 |
EP2584929A2 (en) | 2013-05-01 |
JP2013529511A (ja) | 2013-07-22 |
BR112012032797A2 (pt) | 2016-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68269A (zh) | 用于保持诸如钥匙、身份牌等物体的连接装置 | |
JP6986643B2 (ja) | 磁性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用の雄型バックル部品 | |
CN101573773B (zh) | 开关锁定装置 | |
JP4278685B2 (ja) | 止め金バネガイドを備えるチューブおよびホースラインのプラグイン式コネクタ | |
KR100661376B1 (ko) | 모듈러 부착 시스템 | |
JP5572432B2 (ja) | 2つの部品とボールバーの接続およびロックのためのデバイスならびに方法 | |
JP2003532471A (ja) | 家庭使用のための器具用の連結装置 | |
WO2008149120A3 (en) | Fastener | |
AU596636B2 (en) | Pivot joint | |
CN101495017A (zh) | 可调节衣架 | |
CN102304987A (zh) | 可编程锁头组件 | |
US20150021902A1 (en) | Detachable plug connection | |
AU1731399A (en) | Module having a retaining member for use in a modular conveyor mat | |
JP4838457B2 (ja) | 時計バンド用留め具 | |
EP1860968B1 (en) | Cufflink | |
JPH08322614A (ja) | バンド部材の連結具 | |
US1024566A (en) | Coupling device or clasp. | |
US6843676B2 (en) | Male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element | |
JP4324927B2 (ja) |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 |
CN101267750A (zh) | 用于带钮扣衬衫的袖口链扣 | |
CN109250658A (zh) | 千斤顶手柄延伸杆及用于其的锁止机构 | |
KR101545708B1 (ko) | 조립 어셈블리 | |
JPH07177917A (ja) | 装飾部材 | |
US20210362069A1 (en) | Construction System | |
US6282758B1 (en) | Lock assembly for a roller-blad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