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4471A -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4471A
CN103064471A CN2011103394054A CN201110339405A CN103064471A CN 103064471 A CN103064471 A CN 103064471A CN 2011103394054 A CN2011103394054 A CN 2011103394054A CN 201110339405 A CN201110339405 A CN 201110339405A CN 103064471 A CN103064471 A CN 103064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ignal
computer system
portable computer
module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94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64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可携式电脑系统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用以控制天线模块来传输无线信号。处理模块用以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侦测模块包括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及微控制模块。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具有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用以感测多个红外线信号并成为红外线阵列信号。微控制模块用以侦测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以产生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其中处理模块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以判断人体的位置,当人体靠近可携式电脑系统时,处理模块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以降低所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且特别涉及是一种可精确感测环境温度变化的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脑系统已经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且这些可携式电脑系统都会具有可传输无线信号的功能。而为了避免使用者使用可携式电脑系统时,可携式电脑系统的电磁波影响到人体,因此现今的可携式电脑系统都必须经过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测试SAR(Specific AbsorptionRate),也即一般电磁辐射环境中生物体单位质量对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
在先前技术中已经揭示可携式电脑系统利用一种距离探测器(ProximitySensor)来进行侦测。距离探测器利用红外线信号与光感测器的获取为基础,依照红外线信号反射状况和光的感应强弱来判断人体是否接近。当人体接近时,可携式电脑系统降低所传输的信号的强弱。但若使用距离探测器,可携式电脑系统内部必须要有一大片金属感应面积的电路布局,必须要考量到可携式电脑系统本身的天线位置,以避免距离探测器被天线干扰或是干扰到可携式电脑系统本身的通讯能力。如此一来会增加许多制造成本。同时距离探测器也只能在极短距离与极狭窄角度范围内进行侦测,且只能感应出相对温度的变化。换句话说,距离探测器只能侦测单一面向的接近物,若人体从不同面向接近就可能侦测不到。若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增加额外的距离探测器,但如此一来可携式电脑系统的内部就必须要有更复杂的电路布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脑系统,其具有可精确感测环境温度变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脑系统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包括天线模块、无线信号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及侦测模块。天线模块用以传输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与天线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控制天线模块来传输无线信号。处理模块与无线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侦测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以侦测环境温度变化。侦测模块包括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及微控制模块。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具有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用以感测多个红外线信号并成为红外线阵列信号。微控制模块与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红外线阵列信号以侦测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以产生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其中处理模块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以判断人体的位置,当人体靠近可携式电脑系统时,处理模块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以降低所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
本发明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感测出多个红外线信号并成为红外线阵列信号;侦测红外线阵列信号内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产生环境温度变化信号;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判断是否有人体靠近可携式电脑系统;以及当人体靠近可携式电脑系统时,降低所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侦测模块作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侦测模块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调整无线信号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可携式电脑系统:10、10a、10b
天线模块:20
第一天线:21
第二天线:22
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
天线控制电路:31
射频收发器:32
处理模块:40
侦测模块:50
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
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
微控制模块:52
红外线信号:S1
红外线阵列信号:S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先参考图1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10可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或是平版电脑,但本发明并不以上述所列举的装置为限。可携式电脑系统10具有传输无线信号的能力,并且可以依照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调整无线信号的电磁波强弱。可携式电脑系统10包括天线模块20、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处理模块40、侦测模块50及其他的电路元件,例如模拟数字转换器。由于模拟数字转换器或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的机制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各式的电子装置内,且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其转换方式
天线模块20可具有单一天线或是多个天线(如图2所示的第一天线21与第二天线22),用以传输各式频率的无线信号。天线模块20具有的天线种类或数量可根据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需求作设计,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通过硬件或是固件搭配硬件架构而成。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可具有功率放大器(图未示)等模块,用以与天线模块20电性连接,来接收或传送无线信号。除此之外,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还可根据需要来调整天线模块20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其调整方法在之后会详细说明,故在此先不赘述。
处理模块40通过软件搭配硬件架构或是固件搭配硬件架构而成,并与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电性连接,用以根据侦测模块50所侦测得到的侦测结果来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当侦测模块50侦测到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环境温度变化时,处理模块40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降低无线通讯信号的能量。
侦测模块50由一硬件电路所架构而成,例如由特殊应用积体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架构而成,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侦测模块50包括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及微控制模块52。
在此请同时参考图2的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侦测模块作用方式的示意图。
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具有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每一红外线感测模块511皆可感测外界某一区域的红外线信号S1,并可整合为一红外线阵列信号S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具有64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可侦测出64个红外线信号S1,并且红外线阵列信号S2为一8乘8阵列信号,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可感应的温度范围约在摄氏负20度到120度之间,也就是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可精确地感应到外界的温度值为何。
微控制模块52与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及处理模块40电性连接。微控制模块52用以侦测红外线阵列信号S2内的每一红外线信号S1的变化,以判断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环境温度变化情况。由于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具有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因此微控制模块52除了可以得知红外线信号S1的变化外,还可以得知红外线阵列信号S2内热源体的移动方向。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此热源体即为人体的手部或是头部的位置。如此一来,微控制模块52即可得到关于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环境温度变化信号。由于感测出红外线阵列信号S2的方式已经被熟悉本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所广泛应用,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原理。接着处理模块40即可根据此环境温度变化信号来侦测出人体的手部或是头部的位置,并判断人体是否接近或接触到可携式电脑系统10。
接着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侦测模块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侦测模块50可设置于可携式电脑系统10中邻近第一天线21与第二天线22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侦测模块50实际上可以设置于可携式电脑系统10上任何位置,并不像先前技术中的距离探测器必须设置在靠近天线模块20的位置才能达到效果,同时侦测模块50也不会影响到天线模块20的运作。
而关于调整发送出的无线信号的能量的不同实施方式请先参考图4的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可携式电脑系统10a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可具有一天线控制电路31,天线控制电路31由硬件架构而成,用以切换不同的天线。而在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20具有第一天线21与第二天线2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可具有超过2组的天线,让可携式电脑系统10可经由不同的天线模块20传输无线信号。举例而言,当在一般情况下天线控制电路31先与第一天线21电性连接,以经由第一天线21发送无线通讯信号。而在处理模块40判断人体接近时,切换为第二天线22,以发送出能量较低的无线通讯信号。
接着请参考图5的本发明的可携式电脑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可携式电脑系统10b的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可具有射频收发器3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射频收发器32通过软件搭配硬件架构或是固件搭配硬件架构而成,与天线模块20电性连接,用以调整要经由天线模块20传输的无线信号。因此当处理模块40判断人体接近时,射频收发器32降低天线模块20要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也即降低天线模块20的输出功率。如此一来,经由天线模块20所传递的无线通讯信号的能量即可降低。
需注意的是,本发明调整发送出的无线信号的能量的方式并不以上述列举的两个实施例为限。并且也不限定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仅具有天线控制电路31或是射频收发器32,也可以同时包括天线控制电路31及射频收发器32来调整发送出的无线信号的能量。
接着请参考图6的本发明的调整无线信号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此处需注意的是,以下虽以可携式电脑系统10为例说明本发明的调整无线信号的方法,但本发明的调整无线信号的方法并不以使用在前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10为限。
首先进行步骤601:感测出多个红外线信号并处理为一红外线阵列信号。
首先在可携式电脑系统10经由天线模块20传输无线通讯信号的同时,侦测模块50的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随时侦测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外界环境温度。如此一来,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内的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可分别侦测出多个红外线信号S1,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再将其整合为红外线阵列信号S2。
接着进行步骤602:侦测该红外线阵列信号内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
当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感测出红外线阵列信号S2后,微控制模块52对红外线阵列信号S2进行处理,以得知其红外线阵列信号S2中每一个红外线信号S1的变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51具有64个红外线感测模块511,因此微控制模块52同时侦测64个红外线信号S1。
再进行步骤603:产生一环境温度变化信号。
接着微控制模块52根据每一红外线信号S1的高低变化,以产生环境温度变化信号。此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依照微控制模块52的效能,以详细计算出可携式电脑系统10四周每一区块的温度值变化,以及热源是否在移动。
接着进行步骤604:根据该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判断是否有一人体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
接着处理模块40根据微控制模块52产生的环境温度变化信号来判断是否有人体的手部或头部接近可携式电脑系统10。
若处理模块40判断人体的手部或头部接近可携式电脑系统10,则进行步骤605: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为了避免人体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处理模块40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以降低无线通讯信号的能量。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可为天线控制电路31或是射频收发器32。天线控制电路31切换不同的天线,让可携式电脑系统10能经由发送能量较低的天线模块20电性连接。射频收发器32降低传输至天线模块20的信号能量,以线性降低无线信号的输出功率。如此一来,即可降低无线信号的能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仅能利用上述的方式来降低无线通讯信号的能量。
若处理模块40判断人体的手部或头部并没有接近可携式电脑系统10,则进行步骤606:保持或提升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当人体的手部或头部并没有接近可携式电脑系统10时,为了增加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传输效能,处理模块40可控制无线信号控制模块30以保持或是提升无线信号的能量。如此一来,即可确保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无线信号传输效能。
此处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调整可携式电脑系统的方法并不以上述的步骤次序为限,只要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上述的步骤次序亦可加以改变。
通过可侦测红外线阵列信号S2的侦测模块50,即可让处理模块40明确地判断出人体与可携式电脑系统10的距离关系,以根据此关系更精细地调整天线模块20所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能量。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白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可携式电脑系统,包括:
一天线模块,用以传输一无线信号;
一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与该天线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控制该天线模块来传输该无线信号;
一处理模块,与该无线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控制该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以及
一侦测模块,与该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以侦测一环境温度变化,该侦测模块包括:
一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具有多个红外线感测模块,用以感测多个红外线信号并成为一红外线阵列信号;以及
一微控制模块,与该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红外线阵列信号以侦测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以产生一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其中该处理模块根据该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以判断一人体的位置,当该人体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该处理模块控制该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以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其中当该人体远离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该处理模块进一步保持或提升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该可携式电脑系统具有多个天线模块,其中该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为一天线控制电路,当该人体位置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该处理模块控制该天线控制电路切换不同的天线模块,以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为一射频收发器,该人体位置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该处理模块控制该射频收发器降低一输出功率,以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红外线阵列感应模块具有64个红外线感测模块,该红外线阵列信号为一8乘8阵列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侦测模块的位置相邻于该天线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系统,该可携式电脑系统为一平板电脑系统。
8.一种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用于一可携式电脑系统,该可携式电脑系统经由一天线模块传输一无线信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感测出多个红外线信号并成为一红外线阵列信号;
侦测该红外线阵列信号内每一红外线信号的变化;
产生一环境温度变化信号;
根据该环境温度变化信号判断是否有一人体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以及
当该人体靠近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该人体远离该可携式电脑系统时,保持或提升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其中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的步骤包括:
控制一天线控制电路切换不同的天线模块,以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其中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的步骤包括:
控制一射频收发器降低一输出功率,以降低所传输的该无线信号的能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其中感测出多个红外线信号并处理为一红外线阵列信号的步骤包括:
感测出64个红外线信号,以处理为一8乘8阵列信号。
CN2011103394054A 2011-10-20 2011-11-01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Pending CN1030644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8124A TW201318452A (zh) 2011-10-20 2011-10-20 可攜式電腦系統與其無線訊號之調整方法
TW100138124 2011-10-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471A true CN103064471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0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94054A Pending CN103064471A (zh) 2011-10-20 2011-11-01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4471A (zh)
TW (1) TW2013184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340A (zh) * 2015-03-26 2016-11-23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物体侦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及物体侦测方法
CN109462884A (zh) * 2018-12-29 2019-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4164A1 (en) * 1992-04-01 1993-10-06 AT&T Corp.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s
CN101489028A (zh) * 2009-01-16 2009-07-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待机电视
CN10204542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
CN102089989A (zh) * 2008-06-05 2011-06-08 苹果公司 具有基于接近性的无线电功率控制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4164A1 (en) * 1992-04-01 1993-10-06 AT&T Corp.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s
CN102089989A (zh) * 2008-06-05 2011-06-08 苹果公司 具有基于接近性的无线电功率控制的电子设备
CN101489028A (zh) * 2009-01-16 2009-07-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待机电视
CN10204542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340A (zh) * 2015-03-26 2016-11-23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物体侦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及物体侦测方法
CN106154340B (zh) * 2015-03-26 2019-03-0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物体侦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及物体侦测方法
CN109462884A (zh) * 2018-12-29 2019-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9462884B (zh) * 2018-12-29 2021-10-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8452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0051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258027B2 (en) Proximity detection using an antenna and directional coupler switch
US20130157564A1 (en) Capacitive/Inductive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Wi-Fi Protection
US20120075159A1 (en) Antenna matching circuit control device
JP2013538548A5 (zh)
US100972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28314A (zh) 一种调整移动终端辐射方向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8580200U (zh) 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WO20221199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one or more sensors to detect and classify objects in a keep-out zone of a wireless-power transmission field, and antennas with integrated sensor arrangements
KR20140129917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WO2011147243A1 (zh) 电磁手写装置及其天线的多路扫描方法
CN103064471A (zh)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US20150089093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interface with extern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KR10183283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유전체 접근을 파악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07827A (zh) 移动通讯装置及其无线通讯信号的调整方法
KR20160025284A (ko) 좌표 측정 장치들, 좌표 측정 시스템들 및 좌표 측정 방법들
JP2014007629A (ja) 近接センサ
US11699926B2 (en) Smart hub
JP6809925B2 (ja) ビーコントラッキ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611787A (zh) 电子装置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方法
CA2765002C (en)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a single transmitter
US1192388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91448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물질 감지 방법
TW202145645A (zh) 多天線模組的控制方法
KR102386094B1 (ko) 마이크로파 무선전력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