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2884B -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2884B
CN109462884B CN201811635528.0A CN201811635528A CN109462884B CN 109462884 B CN109462884 B CN 109462884B CN 201811635528 A CN201811635528 A CN 201811635528A CN 109462884 B CN109462884 B CN 109462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sing
induction
condition
wireles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55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2884A (zh
Inventor
郭恒
宋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55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2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2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2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2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2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监测模组,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射频模组,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本公开能够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满足不同条件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对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辐射阈值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产品在进行市场准入时都要进行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电磁波吸收比值)认证测试。
目前,绝大多数的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的无线功能有:2/3/4G、wifi、蓝牙等,频段众多,很大概率在初始发射功率下SAR都会超标,所以硬件设计要加接近传感器,感应到人体靠近后会将射频发射功率降低到安全阈值,这也降低了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
因此,如何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监测模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射频模组,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相应的,
如果所述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如果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检测模组包括:若干个感应片;
相应的,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辐射模组,还用于检测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相应的,
所述监测模组,还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感应片,所述射频模组包括第一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
所述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片与所述第一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第二感应片,所述射频模组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
所述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感应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
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相应的,
如果所述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如果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检测模组包括:若干个感应片;
相应的,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地,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方法,优选地,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感应片,射频模组包括第一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片与所述第一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
上述方法,优选地,检测模组包括第二感应片,射频模组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感应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监测模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射频模组,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本公开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满足不同条件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6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2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模组10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监测模组102,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射频模组103,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辐射模组104,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监测模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射频模组,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满足不同条件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模组20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也就是说,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不同大小的面积时,检测模组会检测到不同的感应信号。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A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a;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B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b。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监测模组202,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射频模组203,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时,此时为了满足SAR认证测试,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小时,此时为了不降低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辐射模组204,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够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来判断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不同面积的目标体生成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模组301,包括若干个感应片301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
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也就是说,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不同大小的面积时,检测模组会检测到不同的感应信号。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A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a;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B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b。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监测模组302,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时,可以通过感应到目标体的感应片的个数进行判断;当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表明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即此时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当没有感应片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表明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即此时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射频模组303,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没有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例如,当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感应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此时为了满足SAR认证测试,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没有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感应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小,此时为了不降低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辐射模组304,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够通过能够感应目标体的感应片的个数来判断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不同面积的目标体生成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检测模组40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检测模组时,可以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辐射模组402,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辐射模组时,可以通过辐射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二感应信号。其中,辐射模组为具有信号辐射功能的组件。
监测模组403,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辐射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以及辐射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射频模组404,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辐射模组402,还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组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辐射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的条件,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第一感应片50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一感应片时,可以通过第一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第一感应片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第一感应片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第一感应片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第一天线502,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一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二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监测模组503,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第一感应片以及第一天线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
射频模组504,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
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第一天线502,还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第一天线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一天线,还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可以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将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当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都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大,例如,表明此时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为了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此时生成信号较弱的第一无线信号。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而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小,例如,表示此时只感应到人体的手部,此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此时生成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第二无线信号。
如图6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第二感应片601,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二感应片时,可以通过第二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第二感应片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第二感应片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第二感应片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第二天线602和第三天线603,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二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二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感应信号。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三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三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监测模组604,用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
射频模组605,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
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天线602和第三天线603,还用于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二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还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并且将第二感应片设置在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将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当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都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大,例如,表明此时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为了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此时生成信号较弱的第一无线信号。当位于第二感应片两边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而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此时可能进行人体的首部接触电子设备,此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此时生成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第二无线信号。
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监测模组、射频模组以及辐射模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步骤702、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步骤703、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704、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然后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到的满足不同条件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8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监测模组、射频模组以及辐射模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也就是说,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不同大小的面积时,检测模组会检测到不同的感应信号。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A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a;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B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b。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步骤802、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步骤803、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时,此时为了满足SAR认证测试,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小时,此时为了不降低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804、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够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来判断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不同面积的目标体生成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9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监测模组、射频模组以及辐射模组,其中检测模组包括若干个感应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
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也就是说,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不同大小的面积时,检测模组会检测到不同的感应信号。例如,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A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a;当检测模组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为B时,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信号为信号b。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步骤902、监测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监测检测模组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即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检测模组对目标体的感应面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时,可以通过感应到目标体的感应片的个数进行判断;当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表明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即此时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当没有感应片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表明感应面积不满足第二条件,即此时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步骤903、用于当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也就是没有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例如,当至少有两个感应片检测到感应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此时为了满足SAR认证测试,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没有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感应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检测模组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小,此时为了不降低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904、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够通过能够感应目标体的感应片的个数来判断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检测模组检测到的感应不同面积的目标体生成的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组、监测模组、射频模组以及辐射模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检测模组时,可以通过检测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检测模组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检测模组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检测模组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
步骤1002、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辐射模组时,可以通过辐射模组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二感应信号。其中,辐射模组为具有信号辐射功能的组件。
步骤1003、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检测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辐射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检测模组以及辐射模组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步骤1004、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监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测模组监测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1005、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辐射模组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组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辐射模组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三条件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的条件,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1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5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感应片、监测模组、射频模组以及第一天线;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一感应片时,可以通过第一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第一感应片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第一感应片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第一感应片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一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步骤1102、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一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二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步骤1103、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第一感应片以及第一天线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
步骤1104、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
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1105、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第一天线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或者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一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一天线,还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可以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将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当第一感应片和第一天线都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大,例如,表明此时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为了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此时生成信号较弱的第一无线信号。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而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小,例如,表示此时只感应到人体的手部,此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此时生成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第二无线信号。
如图12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6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能够通过向外辐射信号实现通信的电子设备,如手机、pad或笔记本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感应片、监测模组、射频模组、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二感应片时,可以通过第二感应片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第一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体为能够引起第二感应片感应电荷变化的物体,比如人体,金属导体等。例如,当在第二感应片的感应范围内有人体靠近时,人体能够引起第二感应片中的感应电荷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电荷的变化检测对人体进行感应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步骤1203、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二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二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感应信号。当有目标体靠近第三天线时,可以通过第三天线对目标体进行感应,并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获得的感应信号。其中,第二感应信号能够用于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步骤1204、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后,通过与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相连的监测模组监测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三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表明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
步骤1205、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第二感应信号表征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一感应信号表征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即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
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即不满足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时,此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实现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时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时不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其中,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
步骤1206、辐射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
当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后,通过与射频模组相连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将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出去,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二感应片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或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时,射频模组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还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根据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生成信号强度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能够在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并且将第二感应片设置在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将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当第二感应片、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都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感应到目标体的面积较大,例如,表明此时感应到人体的面积较大,为了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此时生成信号较弱的第一无线信号。当位于第二感应片两边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而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目标体的感应信号时,此时可能进行人体的首部接触电子设备,此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进行SAR认证测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能力,此时生成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第二无线信号。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其中,所述感应面积小表示感应到人体的手部,使得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监测模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如果所述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如果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射频模组,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辐射模组,用于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所述检测模组包括:若干个感应片;
相应的,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如果没有感应片或只有一个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所述辐射模组,还用于检测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相应的,
所述监测模组,还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感应片,所述辐射模组包括第一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
所述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一天线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所述第一感应片与所述第一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第二感应片,所述辐射模组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是否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
相应的,
所述射频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且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天线和/或所述第三天线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表征所述第二感应片未检测到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信号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所述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沿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感应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
8.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对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信号,所述第一感应信号用于表征所述检测模组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感应面积,其中,所述感应面积小表示感应到人体的手部,使得无需降低电子设备的辐射功率;
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二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是否需要降低电子设备辐射功率的条件,如果所述感应面积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如果所述感应面积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辐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目标体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信号;
监测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当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不满足第三条件时,生成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CN201811635528.0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462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5528.0A CN109462884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5528.0A CN109462884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2884A CN109462884A (zh) 2019-03-12
CN109462884B true CN109462884B (zh) 2021-10-22

Family

ID=6561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5528.0A Active CN109462884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288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4471A (zh) * 2011-10-20 2013-04-2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CN10313879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JP2013162413A (ja) * 2012-02-07 2013-08-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CN103327589A (zh) * 2012-03-19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装置、调节天线模块功率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3311399U (zh) * 2013-05-20 2013-11-27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接近感应功能的手机触摸屏
CN106211298A (zh) * 2016-06-23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3362A (zh) * 2017-09-29 2017-12-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2357A (ko) * 2010-12-06 2012-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24991B (zh) * 2013-04-25 2016-08-03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US9924255B2 (en) * 2016-03-31 2018-03-20 Bose Corporation On/off head detection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US10157037B2 (en) * 2016-03-31 2018-12-18 Bose Corporation Performing an operation at a headphone system
CN107222623B (zh) * 2017-05-31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持有状态识别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4471A (zh) * 2011-10-20 2013-04-2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系统与其无线信号的调整方法
CN10313879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JP2013162413A (ja) * 2012-02-07 2013-08-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CN103327589A (zh) * 2012-03-19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装置、调节天线模块功率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3311399U (zh) * 2013-05-20 2013-11-27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接近感应功能的手机触摸屏
CN106211298A (zh) * 2016-06-23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3362A (zh) * 2017-09-29 2017-12-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2884A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4740A (zh) 降低sar值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219930B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吸收比率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US9813997B2 (en) Antenna coupling for sensing and dynamic transmission
CN103181087B (zh) 射频发射的检测和评估
EP3012981B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nd proximity sensor for portable devices
KR100824990B1 (ko) 낙뢰 검출
CN108259056B (zh) 天线组件、终端设备及改善天线辐射指标的方法
EP2798746A1 (e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CN109378908B (zh) 能量发射设备、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306703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降低比吸收率的方法
CN101656969A (zh) 一种针对辐射的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3808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DESTRUCTION OF AN NFC CARD BY A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10763923A (zh) 比吸收率值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34091A (zh) 补救信号发生器
CN107040662A (zh) 一种降低辐射值的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520198B1 (en) Techniques for wire-free charging
CN10946288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Rodríguez-Ascariz et al. Automatic system for detecting driver use of mobile phones
CN202817169U (zh) 降低天线辐射能量装置
CN106488038A (zh) 检测手机通话时辐射的计算方法
CN107734607B (zh) 一种应用天线的工作频段的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GB2523737A (en) Remedial signal generator
CN107707318B (zh) 检测移动终端使用状态方法和装置、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Jagannath et al. Developing a low cost, portable jammer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device for first responders
JP6951319B2 (ja) 補償信号発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