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9579B -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9579B
CN103059579B CN201110315670.9A CN201110315670A CN103059579B CN 103059579 B CN103059579 B CN 103059579B CN 201110315670 A CN201110315670 A CN 201110315670A CN 103059579 B CN103059579 B CN 103059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cohol
asphalt
surfactant
polyoxyethylene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56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9579A (zh
Inventor
陈保莲
张静
范思远
陈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156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9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9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9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9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乳化沥青的配方包括:沥青、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纤维素、水,制备方法是在常温下,将纤维素、醇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成糊状物;把阳离子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成皂液,然后将热沥青及上述的糊状物和皂液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该乳化沥青不但抗冻性好,长期储存性好和筛上剩余量少,而且还避免了单纯使用醇时在皂液的制备和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中,因醇类受热挥发而产生刺激性气味。

Description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复合型长期储存稳定的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乳化沥青可用于公路养护、维修。
背景技术
在公路的养护及维修过程中,乳化沥青是一种常用的材料之一。与热沥青相比,有节省能源、使用方便、环保等优点。但以往所使用的乳化沥青存在抗冻性能较差的缺点,冬季储存时很容易因冻结而破乳,以致无法继续使用。此外,采用乳化沥青铺筑的路面,冬季容易发生低温收缩开裂或冻融松散,也是由于所采用的乳化沥青抗冻性能较差引起的。以往的乳化沥青只能在温度高于-5℃时使用,当低于-5℃则发生冻结,融溶后便发生破乳,无法再使用。
CN1554708A公开了一种路用冷拌冷铺沥青料,是将沥青加热至120℃溶融,加入稀释剂(柴油或煤油)、树脂、聚氨酯、防冻剂(乙二醇或二甘醇)、促凝剂,搅拌均匀而得。该沥青料是一种稀释沥青,并不是乳化沥青,其中没有水的成分。该方法为了弥补因稀释剂的加入而使沥青丧失原有的粘结性等性能,加入了高分子物质树脂和聚氨酯,不但步骤复杂,增加了制备成本,而且该专利产品不适于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在应用时必须保证路面干燥,与乳化沥青相比,对施工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此外,加入柴油或煤油作为稀释剂成本较高,而且当柴油或煤油挥发时还会污染空气,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会闻到很浓的油气味,对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添加乙二醇或二甘醇作为防冻剂,因其沸点较高不易挥发,不仅会使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延长,而且还会引起混合料松散,石料容易剥落。尽管该专利已经加入了胺类促凝剂,使初凝时间加快,增强了石料表面的电荷性,从而提高了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但由于柴油(或煤油)及乙二醇(或二甘醇)的加入,会明显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韧性,即使加入了胺类促凝剂也只能改善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附性,但无法改善石料与石料之间的粘结性。所以,该专利在粘结性方面存在问题。从其实施例中马歇尔稳定度数据也能够看出,混合料的粘结性不好,所以稳定度较小。
CN101148544A公开了一种冷灌缝沥青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乳液中使用了少量的溶剂油,虽然较CN1554708A中柴油或煤油的用量低,但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沥青的粘结性变差,而且会增加成本,污染空气。另外,CN101148544A单独使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该沥青乳化体系较为复杂,而表面活性剂单一,乳液的储存稳定性会存在问题。此外,该专利中使用了乙二醇或丙三醇,尽管二者抗冻性能好,但因其沸点较高不易挥发,应用后存留于混合料中,会使沥青的粘结性变差,使混合料不易硬化,新材料与旧路面之间的粘结性差,不易形成稳固的粘结层。
CN200810228428.6公开了一种抗冻性乳化沥青,在制备乳化沥青时通过往皂液中添加醇类,使乳化沥青达到了低温储存不破乳的效果。但该乳化沥青由于单独使用醇类,增大了乳化的难度,该方法只是解决了低温储存问题,而不能解决长期储存稳定性问题。而且醇类的用量较大,在制备皂液和生产乳化沥青过程中,醇类受热挥发产生刺激性气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冻性能好、粘结性好、长期储存稳定的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抗冻性乳化沥青,配方包括:沥青、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纤维素、水,以抗冻性乳化沥青的重量为基准:
沥青                       40.0%~65.0%,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3%~3.8%,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0.7%,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0.5%,
醇                         1.0%~5.0%,
纤维素                     0.01%~0.05%,
水                         33.0 %~50.0 %;
所用的醇类为乙醇、丙醇、异丙醇和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叔丁醇。
所用的纤维素可以是羟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用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氨基羧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是N-椰油基-β-氨基丙酸钠、N-椰油基-β-氨基丙酸、N-月桂基-β-氨基丙酸、N-豆蔻基-β-氨基丙酸、N-牛油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N-月桂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硫酸酯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烷基硫酸钠的烷基碳数为12~18。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脂肪醇的碳数为14~20,聚氧乙烯分子个数为1~4。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硫酸钠中,脂肪胺的碳数为14~20,聚氧乙烯分子个数为1~4。
本发明的乳化沥青中,优选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抗冻性乳化沥青的重量为基准,用量为0.01%~0.7%。
所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以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棕榈醇聚氧乙烯醚、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萜烯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聚氧乙烯分子个数为15~2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聚氧乙烯分子个数为15~25。
所用的沥青为石油沥青,包括直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脱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其针入度为40~210(1/10mm)。
所用的水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工业水及河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抗冻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沥青加热至110℃~165℃,得到物料I;在常温下,边搅拌边把纤维素徐徐加入到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待纤维素全部溶解后,再添加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得到物料II;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溶于水中,制备成皂液,并保持在40℃~65℃,得到物料III。然后将物料I、物料II和物料III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当乳液温度降到70℃以下,最好是降到40℃以下时出系统,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其中所述的经胶体磨研磨后的乳液未降到出系统温度时,可以采用换热的方式,比如冷却器进行降温,然后出系统。
本发明抗冻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中,物料III优选的制备过程如下: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溶于水中,制备成皂液,并保持在40℃~65℃,得到物料III。
本发明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要表面活性剂,是由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复配而成,尤其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季铵盐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硫酸酯盐类。该复配方案通过合理的配比,使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本发明制备的乳化沥青中,有效发挥各自的特长,提高乳液储存稳定性,乳液与石料的拌合性能好,能够适当延长可拌合时间,使混合料的拌合更容易均匀,混合料的抗冻性和马歇尔稳定度得到提高。同时,乳液与石料拌合后,沥青与石料的结合性好,粘结力大,混合料稳定性好,可以促进混合料硬化速度,缩短硬化时间;
2、本发明中,最好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尤其是使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两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是由含有活泼氢的疏水化合物脂肪醇或烷基酚构成的,亲水基是由能与水生成氢键的醚基构成的。在水中不离解成离子状态,其表面活性是以中性分子体现的。稳定性极高,不受电解质、酸或碱的影响,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本发明中,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搭配使用,并采用适宜的比例,能够提高乳化沥青的粘度和储存稳定性指标。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矿料表面不会发生强烈吸附,与矿料不发生离子反应。利用这一特性,可延长乳化沥青与水泥、矿料的可拌合时间,改善与水泥、矿料的拌合性;
3、本发明的抗冻性乳化沥青,为了进一步改善乳化沥青性质,并使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抗冻性,预先在常温下将纤维素、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于醇中,利用三者分子结构相似的特性,使三者相互溶解,制备成糊状物。然后使这种糊状物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参与乳化,与上述主要表面活性剂配方相配合,使乳化沥青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带有两种电荷的并具有抗冻性的粘膜,增加了乳化沥青颗粒表面双电层厚度和强度,增强了乳化沥青颗粒的稳定性,对乳化沥青颗粒起到了保护作用。粘膜中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改善乳化效果,而且起到增大双电层厚度的作用,使包裹在沥青颗粒外围的离子膜厚度增大,阻止沥青颗粒的接触,提高储存稳定性。同时减少了乳化沥青的筛上剩余量,有利于施工时喷洒作业;粘膜中的纤维素分子起到增强薄膜强度的作用,使薄膜不易破裂,沥青颗粒不易结合,提高储存稳定性;粘膜中的醇分子起到抗冻效果,使靠近沥青颗粒的水分子不易冻结。在三者的协同作用下,改善了乳化沥青长期储存性和筛上剩余量,同时又具有抗冻性;
4、本发明由于预先在常温下将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醇类制备成糊状物,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参与乳化,避免了因醇类的加入而引起的乳化效果变差现象,提高了乳化效果。由于三者的共同作用,不仅使乳化沥青的性质得到改善,同时减少了醇类的用量,糊状物的制备是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单纯使用醇时在皂液的制备和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中,因醇类受热挥发而产生刺激性气味;
5、本发明不使用柴油或溶剂油等油品,同时减少了醇类的用量,避免了因柴油、溶剂油、醇类的挥发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安全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取针入度为148(1/10 mm)的辽河原油直馏沥青6400g,加热至115℃备用;取羧甲基纤维素1 g,边搅拌边徐徐加入到110g的异丙醇中,充分搅拌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椰油基-β-氨基丙酸钠10 g,徐徐添加到上述异丙醇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0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18)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钠20 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醇聚氧乙烯(20)醚1g,共同溶于3428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备用,并保持温度为42℃。然后将上述热沥青、糊状物、皂液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6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实施例2
取针入度为98(1/10 mm)的茂名石化公司的阿曼原油溶剂脱油沥青6000g,加热至125℃备用;取乙醇50g、叔丁醇150g,混合均匀后,取5 g羧乙基纤维素,边搅拌边徐徐加入到上述混合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月桂基-β-氨基丙酸1g,徐徐添加到上述醇中,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90 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18)胺聚氧乙烯(4)硫酸钠1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20)醚30g,溶于3673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并保持温度为50℃备用。然后将上述热沥青、糊状物、皂液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5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实施例3
取针入度为56(1/10 mm)的齐鲁石化公司的科威特原油氧化沥青4200g,加热至155℃备用;取羟乙基纤维素3g,边搅拌边徐徐加入到480g丙醇中,充分搅拌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牛油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50g,徐徐添加到上述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370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7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20)醚70g,溶于4760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并保持温度为55℃备用。然后将上述热沥青、糊状物、皂液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7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实施例4
取针入度为208(1/10 mm)的SBS改性沥青5000g,加热至162℃备用;取羟丙基纤维素1 g,叔丁醇260g,边搅拌边徐徐将羟丙基纤维素加入到叔丁醇中,充分搅拌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月桂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20g,徐徐添加到上述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50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20)醇聚氧乙烯(4)醚硫酸钠10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20)醚12g,溶于4547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并保持温度为62℃备用。将上述热沥青、糊状物、皂液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4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实施例5
取针入度为110(1/10 mm)镇海石化公司的的直馏沥青5500g,加热至135℃备用;取羟丙基纤维素4 g,叔丁醇260g,边搅拌边徐徐将羟丙基纤维素加入到叔丁醇中,充分搅拌均匀,待全部溶解后,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月桂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30g,徐徐添加到上述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50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20)醇聚氧乙烯(4)醚硫酸钠30g,溶于3926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并保持温度为50℃备用。将上述热沥青、糊状物、皂液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4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比较例1
取针入度为56(1/10 mm)的齐鲁石化公司的科威特原油氧化沥青4200g,加热至155℃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苄基氯化铵370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7 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20)醚70g,溶于4813g水中,使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制备成皂液,保持温度55℃备用。取丙醇480g,与上述皂液、热沥青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7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比较例2
取针入度为208(1/10 mm)的SBS改性沥青5000g,加热至162℃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50 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20)醇聚氧乙烯(4)醚硫酸钠10g,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月桂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20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20)醚12g,溶于4808g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备成皂液,保持温度62℃备用。然后将皂液和热沥青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4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比较例3
取针入度为98(1/10 mm)的茂名石化公司的阿曼原油溶剂脱油沥青6000g,加热至125℃备用。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90 g,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18)胺聚氧乙烯(4)硫酸钠1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20)醚30g,羧乙基纤维素5g,溶于3874g水中,制备成皂液,保持温度50℃备用。然后将皂液和热沥青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及研磨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再通过冷却器使乳液温度降低到50℃以下,从系统的出口流出,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表 1
项  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检测方法
基础沥青类型 直馏沥青 溶剂脱油沥青 氧化沥青 改性沥青 直馏沥青  
针入度,0.1mm 148 98 56 208 110 GB/T4509
沥青用量/g 6400 6000 4200 5000 5500  
表面活性剂用量/g            
-阳离子 30 90 370 150 250  
-阴离子 20 1 67 10 30  
-非离子 1 30 70 12  
-两性离子 10 1 50 20 30  
           
-种类 异丙醇 乙醇/叔丁醇 丙醇 叔丁醇 叔丁醇  
-用量/g 110 50/150 480 260 260  
纤维素            
-种类 羧甲基纤维素 羧乙基纤维素 羟乙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用量/g 1 5 3 1 4  
水用量/g 3428 3673 4760 4547 3926  
表 1续
项  目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检测方法
基础沥青类型 氧化沥青 改性沥青 溶剂脱油沥青  
针入度,0.1mm 56 208 98 GB/T4509
沥青用量/g 4200 5000 6000  
表面活性剂用量/g        
-阳离子 370 150 90  
-阴离子 67 10 1  
-非离子 70 12 30  
-两性离子 20  
       
-种类 丙醇  
-用量/g 480  
纤维素        
-种类 羧乙基纤维素  
-用量/g 5  
水用量/g 4813 4808 3874  
表 2   乳化沥青性质
项  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检测方法
筛上剩余物/% 0.01 0.01 0.02 0.01 0.04 JTJ T0652
恩氏粘度 23 24 22 20 18 JTJ T0622
储存稳定性/%            
1天 0.1 0.1 0.1 0.1 0.2 JTJ T0655
5天 0.3 0.1 0.2 0.5 0.9 JTJ T0655
120天 3.0 6.0 7.0 5.0 8.0 JTJ T0655
蒸发残留物            
含量/% 64 60 42 50 55 JTJ T0651
针入度,1/10mm 140 96 53 198 110 GB/T4509
延度比/% 85 83 81 88 85 GB/T4508
溶解度/% 98.8 98.8 99.9 99.6 99.6 JTJ T0607
与矿料拌合试验 均匀 均匀 均匀 均匀 均匀 JTJ T0659
低温储存稳定性            
(-5℃)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JTJ T0656
(-25℃)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无粗粒、无结块 JTJ T0656
与矿料拌合后冻融性能            
室温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5℃)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
(-25℃)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不松散 *
马歇尔稳定度/KN 9.0 10.1 10.8 10.9 10.0 JTJ T0709
*注:在冰箱中冷冻8小时,然后在室温放置8小时。反复三次。
表 2续
项  目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检测方法
筛上剩余物/% 0.68 0.42 0.26 JTJ T0652
恩氏粘度 17 14 21 JTJ T0622
储存稳定性/%        
1天 1.6 0.1 0.6 JTJ T0655
5天 5.0 4.3 2.6 JTJ T0655
120天 破乳 破乳 分层 JTJ T0655
蒸发残留物        
含量/% 42 50 60 JTJ T0651
针入度,1/10mm 53 198 96 GB/T4509
延度比/% 81 86 83 GB/T4508
溶解度/% 98.9 99.4 97.8 JTJ T0607
与矿料拌合试验 有颗粒 均匀 有颗粒 JTJ T0659
低温储存稳定性        
(-5℃) 无粗粒、无结块 结块 结块 JTJ T0656
(-25℃) 无粗粒、无结块 结块 结块 JTJ T0656
与矿料拌合后冻融性能        
室温 不松散 松散 松散  
(-5℃) 不松散 松散 松散 *
(-25℃) 不松散 松散 松散 *
马歇尔稳定度/KN 9.8 7.1 7.7 JTJ T0709
*注:在冰箱中冷冻8小时,然后在室温放置8小时。反复三次。

Claims (11)

1.一种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配方包括:沥青、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纤维素衍生物、水,以抗冻性乳化沥青的重量为基准:
沥青                       40.0%~65.0%,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3%~3.8%,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0.7%,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0.5%,
醇                         1.0%~5.0%,
纤维素衍生物               0.01%~0.05%,
水                         33.0 %~50.0 %;
所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为羟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用的醇类为乙醇、丙醇、异丙醇和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用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氨基羧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硫酸酯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椰油基-β-氨基丙酸钠、N-椰油基-β-氨基丙酸、N-月桂基-β-氨基丙酸、N-豆蔻基-β-氨基丙酸、N-牛油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N-月桂基-β-亚氨二丙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烷基硫酸钠的烷基碳数为12~18,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脂肪醇的碳数为14~20,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1~4,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硫酸钠中,脂肪胺的碳数为14~20,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1~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沥青为石油沥青,包括直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脱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其针入度为40~210 1/10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沥青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抗冻性乳化沥青的重量为基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01%~0.7%。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棕榈醇聚氧乙烯醚、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萜烯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15~2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15~25。
9.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抗冻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沥青加热至110℃~165℃,得到物料I;在常温下,边搅拌边把纤维素衍生物徐徐加入到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待纤维素衍生物全部溶解后,再添加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得到物料II;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溶于水中,制备成皂液,并保持在40℃~65℃,得到物料III;然后将物料I、物料II和物料III分别输送到胶体磨中,经胶体磨均匀分散后,成为水包油型乳液,当乳液温度降到70℃以下,出系统,得到抗冻性乳化沥青。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料III制备过程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抗冻性乳化沥青的重量为基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01%~0.7%。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110315670.9A 2011-10-18 2011-10-18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59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5670.9A CN103059579B (zh) 2011-10-18 2011-10-18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5670.9A CN103059579B (zh) 2011-10-18 2011-10-18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9579A CN103059579A (zh) 2013-04-24
CN103059579B true CN103059579B (zh) 2015-05-13

Family

ID=4810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5670.9A Active CN103059579B (zh) 2011-10-18 2011-10-18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9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983B (zh) * 2015-11-06 2017-08-2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适应性混凝土用减胶剂
CN116040988B (zh) * 2023-03-31 2023-06-23 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抗冻沥青路面组合物及路面施工方法
CN117551390B (zh) * 2024-01-10 2024-04-26 新乡市龙腾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051A (zh) * 2003-12-25 2005-07-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349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CN101475747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用乳化沥青
CN10172427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8230B2 (ja) * 2000-07-06 2006-07-19 花王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乳化分散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051A (zh) * 2003-12-25 2005-07-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27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349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CN101475747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用乳化沥青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尚乐著.《乳化沥青及其在道路、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乳化沥青及其在道路、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第101-10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9579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9581B (zh) 一种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278B (zh) 一种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760B (zh) 雾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7196C (zh) 处理沥青碎石封层石料的裹覆材料及处理石料的方法
CN103804930B (zh) 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433B (zh) 一种路用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9257B (zh) 一种筑路用高模量沥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9759A (zh) 一种阻燃型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460B (zh)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微修复型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4612A (zh) 沥青乳液底漆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03059579B (zh) 复合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5878A (zh) 一种适用于改性硬质沥青的沥青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188A (zh) 一种环保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59580B (zh) 阴离子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1653A (zh) 一种雾封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58588B (zh) 一种抗冻性水泥沥青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435B (zh) 采用复合型乳化剂制备的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137A (zh) 一种机械发泡沥青温拌再生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34437B (zh) 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438B (zh) 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582B (zh) 阳离子型抗冻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500A (zh) 一种融冰雪改性乳化沥青配制方法
CN103665396A (zh) 乳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807818B (zh) 一种摊铺机和运输车斗防粘用沥青砼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434B (zh) 一种道路用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