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8530B -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8530B
CN103058530B CN201310024725.XA CN201310024725A CN103058530B CN 103058530 B CN103058530 B CN 103058530B CN 201310024725 A CN201310024725 A CN 201310024725A CN 103058530 B CN103058530 B CN 103058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source
glass
aeroso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7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8530A (zh
Inventor
李军明
赵恩录
刘志付
张文玲
杜震宇
陈福
冯建业
王志平
黄俏
高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
Priority to CN2013100247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8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8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8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方法及专用的镀膜装置。该镀膜装置的特点为:镀膜反应器为一包括双通道进气和双通道排气的长方体结构;其通过悬臂固定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方,其下方位于浮法玻璃锡槽630-650℃的温度区域内;该镀膜反应器内还设置有:6个长方体的油冷循环腔;2个排气腔;位于中心线两侧壁板之间有一混合腔,宽度为100-200mm;之间有一气溶胶导向通道,其宽度为10-30mm;该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基膜;2)将锡源、氟源掺杂剂与稳定剂、催化剂前驱体在镀膜反应器内混合后,形成TCO膜层。其投资小、成本低、可操作、易于维护,其TCO膜层均匀性良好、耐磨性、导电率及可见光透过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属于浮法玻璃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镀膜的方法均匀地镀上一层透明的导电氧化物薄膜。导电薄膜的导电原理是在原本导电能力很弱的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其它元素,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微量元素被称为掺杂元素,掺杂后的半导体称为掺杂半导体。
透明导电氧化物的镀膜原料和工艺很多,通过科学研究进行不断的筛选,目前主要有三种TCO玻璃:氧化铟锡镀膜(ITO)玻璃、氧化锌基镀膜(AZO)、氧化锡掺氟镀膜(FTO)玻璃。前两种都是成品超白浮法玻璃经切裁、磨边、清洗、再加热等工序后再进行镀膜,由于是间歇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膜层牢固度不强,使用寿命短,不利于该技术推广。FTO玻璃成本相对较低,激光刻蚀容易,光学性能良好,带有一定雾度,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玻璃的主流产品,但用在线CVD(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产,系统复杂、设备昂贵、难于操作,生产过程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的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专用镀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它包括固装于顶板下方呈长方体结构的镀膜反应器,该镀膜反应器通过其顶板上固接的悬臂吊挂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内;该镀膜反应器的下方为开放式且正对穿过所述锡槽的玻璃输送带的上方;镀膜反应器的长度与所述玻璃输送带的宽度相同;其特点为:
所述镀膜反应器包括油冷循环系统、2个气溶胶分配器和2个排气腔;其中,气溶胶分配器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气源管路和液源管路相接的管孔;所述排气腔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废气处理系统管路相接的管孔;
油冷循环系统分设为6个长度相同,高度不同且与中线为准互为对称的油冷循环腔;其中,分布于中线两侧的油冷循环腔为上下重叠设置;同侧的上下2个油冷循环腔的外侧壁平齐,上方的油冷循环腔的内侧壁窄于位于下方的油冷循环腔的内侧壁,在其中线两侧的上方形成一混合腔;下方的2个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侧壁之间形成一气溶胶导向通道;在2个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外侧壁处各装有一个与其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高度相同的整体油冷循环腔;整体油冷循环腔的顶部与上方油冷循环腔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下表面固接;上下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和与其外壁相邻的整体油冷循环腔之间留有气流通道;
在2个上方油冷循环腔腔体的中部各自装有所述气溶胶分配器,该气溶胶分配器的一侧壁与靠该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一侧壁固接,在该侧壁的上方开有一与混合腔相通的狭缝;位于狭缝下方的混合腔两侧的侧壁上水平交错装有若干挡板;在气溶胶分配器内腔的顶壁上装有若干雾化喷嘴,每个雾化喷嘴上开设有2个进口;其一为气源进口,其二为液源进口;
在两侧的整体油冷循环腔内腔的上部各自装有所述排气腔,该排气腔的一侧壁与其整体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侧壁固接,在该侧壁的上方开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通的排气狭缝。
上述的镀膜反应器位于所述锡槽内630-650℃的温度区域内;上述的气溶胶分配器、排气腔、混合腔及挡板均为长方体,其长度与该镀膜反应器的长度相同;其中,气溶胶分配器的宽度为80-120mm;排气腔的宽度为80-120mm;混合腔的宽度为100-200mm;挡板的宽度大于该混合腔宽度的1/2;该挡板设有2-5片,上侧的挡板距所述狭缝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相邻2个挡板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若干个雾化喷嘴沿该镀膜反应器的长向设置,相邻2个雾化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的气源管路和所述的液源管路各设有2根,分别由气溶胶分配器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入并由另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出,其管路上间隔设有多个出口,该出口的数量为雾化喷嘴的总数相同;相邻2个出口之间的间距与雾化喷嘴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气源管路的两端和所述液源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外设的气源和液源相接。
上述气源管路上的多个出口分别与若干雾化喷嘴相对应的气源进口相接;上述液源管路的多个出口分别与若干雾化喷嘴相对应的液源进口相接。
上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为10-20mm;上述狭缝的横向间距为3-5mm;上述排气狭缝的横向间距为3-10mm;上述气溶胶导向通道的宽度为5-10mm。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镀膜装置制备TCO玻璃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预先沉积基膜的步骤;它还包括:
在所述基膜的上表面再沉积形成TCO膜层的步骤;具体操作为:
取锡源90重量份、氟源5重量份、稳定剂1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通过计量泵打入外设的混合器内形成混合液体,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雾化喷嘴的液源进口中;同时,将3重量份的空气作为载体,通过外设的空气压缩机经管路输入至所述雾化喷嘴的气源进口中;该混合液体与载体经所述雾化喷嘴形成气溶胶喷入所述气溶胶分配器内,再经所述混合腔内设的多个挡板的二次混合雾化后,经该混合腔下方的气溶胶导向通道落入预定的玻璃镀膜区内,利用锡槽内的热量使所述气溶胶加热、蒸发、迅速气化、在行进的高温玻璃板上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沉积有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所述TCO膜层。
上述的基膜为SiO膜,具体沉积步骤为:将含有硅烷、含氧源、乙烯、氨气混合的前驱体气体混合物,加入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稀释;通过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温度为660-700℃的玻璃带表面沉积形成。
上述基膜的折射率由1.5渐变到1.7,其折射率的渐变是由碳、氮在SiO2中的掺杂而形成;所述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中的含氧源为二氧化碳或氧化氮;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其稀释后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硅烷5~20mol%,含氧源90~100 mol %,乙烯10~100 mol %,氨气50~80mol%;稀释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摩尔百分比为,硅烷:乙烯:含氧源:氨气=0.5-2.0:1-14: 4-9: 0.3-20。
上述的TCO膜层中含有锡源为65-85ml/m2, 氟源为8-15 ml/m2,稳定剂6-8ml/m2、催化剂8-15ml/m2通过计量泵打入外设混合器混合后投入至该镀膜反应器的雾化喷嘴,同时将300Nm3/m2空气作为载体,通过外设的空气压缩机输入至雾化喷嘴;混合液体与载体经雾化喷嘴形成气溶胶喷入气溶胶分配器,再经混合腔多个挡板的二次混合雾化后,经气溶胶导向通道进入玻璃镀膜区,利用锡槽内的热量使该气溶胶加热、蒸发、迅速气化、在热的玻璃板上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沉积有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所述TCO膜层;其中,锡源为单丁基三氯化锡;氟源掺杂剂为三氟乙酸;稳定剂为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中任一种;催化剂为水蒸汽、乙醇或甲醇中任一种;所述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摩尔百分数为:锡源40~45mol%、氟源5~10mol%、稳定剂0.2~1mol%、催化剂0.1~1mol%,其余为载体气。
上述的气溶胶为纳米级液体或固体的胶状粒子充斥的空间,整个空间呈气态。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掺加了乙烯和含氧源,形成的二氧化硅基膜层不仅能够阻挡碱离子的扩散,同时也由于其合适的折射率,提供了一个衰减层,用于降低玻璃上导电层的反射色。同时,还提高了导电氧化物薄膜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2)经本发明的镀膜装置形成的气溶胶既具有液体的高浓度性又具有气体的均匀性,极高的扩散率、大比表面积、有效蒸发性和快速分解反应保证了高成膜速率、膜层均匀、导电率高、耐磨性好及可见光透过率高。3)与浮法在线CVD(化学气相沉积)镀膜技术相比,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易于维护,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镀膜反应器在浮法玻璃锡槽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镀膜反应器宽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位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B内;它包括一固装于顶板下方、四周由壁板密封且呈长方体结构的镀膜反应器A;该镀膜反应器A通过其顶板上固接的悬臂C吊挂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B内,其下方为开放式且正对穿过该锡槽B的玻璃输送带的上方;镀膜反应器A的长度与该玻璃输送带的宽度相同。
其中,镀膜反应器A悬吊在锡槽B内温度为630-650℃的区间内。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镀膜反应器分别设置有:6个油冷循环腔11、11’,12、12’13、13’;2个排气腔2、2’,2个排气狭缝3、3’,2个气溶胶分配器4、4’,2个雾化喷嘴5、5’,2个气溶胶分配器狭缝6、6’,若干挡板7、混合腔8和气溶胶导向通道9。
其中,6个油冷循环腔的长度相同,高度不同且与中线为准互为对称布设;2个分布于中线两侧的油冷循环腔12、13和油冷循环腔12’、13’为上下重叠设置;同侧的上下2个油冷循环腔12、13或油冷循环腔12’、13’的外侧壁平齐,上方的油冷循环腔12、12’的内侧壁窄于下方的油冷循环腔13、13’的内侧壁,在其中线两侧的上方形成一混合腔8;下方的2个油冷循环腔13、13’靠近中线的侧壁之间形成一气溶胶导向通道9;在2个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12、13和油冷循环腔12’、13’外侧壁处各装有一个与其重叠高度相同的整体油冷循环腔11、11’;整体油冷循环腔11、11’的顶部与上方油冷循环腔12、12’的顶部均与顶板0固接;上下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12、13或油冷循环腔12’、13’分别与其外壁相邻的整体油冷循环腔11、11’之间留有气流通道;
2个气溶胶分配器4、4’和2个排气腔2、2’;其中,2个气溶胶分配器4、4’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气源管路和液源管路相接的管孔;2个排气腔2、2’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废气处理系统管路相接的管孔;
在2个上方油冷循环腔腔体12、12’的中部各自装有气溶胶分配器4或气溶胶分配器4’,该气溶胶分配器4或气溶胶分配器4’的一侧壁均与靠该油冷循环腔12、12’靠近中线的一侧壁固接,在该侧壁的上方开有一与混合腔8相通的狭缝6、6’;位于狭缝6、6’下方的混合腔8两侧的侧壁上水平交错装有若干挡板7;在气溶胶分配器4、4’的内腔顶壁上沿长向装有若干雾化喷嘴5;
在两侧的整体油冷循环腔11、11’的上部各自装有排气腔2、2’,该排气腔2、2’的一侧壁与其靠近中线的侧壁固接,在该侧壁上开有与气流通道相通的排气狭缝3、3’。
气溶胶分配器4、4’、排气腔2、2’、混合腔8及挡板7均为长方体,其长度与镀膜反应器的长度相同;气溶胶分配器4、4’的宽度为80-120mm;排气腔2、2’的宽度为80-120mm;混合腔8的宽度为100-200mm;长方体挡板的宽度>混合腔8宽度的1/2;长方形挡板设有2-5片,上侧的长方形挡板距狭缝6、6’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相邻2个长方形挡板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若干个雾化喷嘴5沿该镀膜反应器的长向设置,相邻2个雾化喷嘴5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气源管路和液源管路各设有1根,分别由气溶胶分配器的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入,由另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出;该出口的数量与雾化喷嘴5的数量相同,相邻2个出口之间的间距与雾化喷嘴5之间的距离相等;气源管路和液源管路的外端分别与外设的气源和液源分别相接。
每个雾化喷嘴5上设有2个进口,其一为气源进口,另一为液源进口;气源管路上的多个出口分别与雾化喷嘴5相对应的气源进口相接;液源管路的多个出口分别与多个雾化喷嘴5相对应的液源进口相接。
雾化喷嘴5选用二流体喷嘴,其进口设有2个,分别为气源进口和液源进口;
该雾化喷嘴5的安装方式为:沿该气溶胶分配器4或气溶胶分配器4’的长向中心线上间隔50-100mm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参数根据雾化喷嘴5螺纹参数选择。
气流通道的宽度为10-30mm;狭缝6、6’的横向间距为3-5mm;排气狭缝3、3’的横向间距为3-10mm;气溶胶导向通道9的宽度为5-10mm。
本发明的镀膜反应器由不锈钢焊接而成;气溶胶分配器由不锈方钢两端密封焊一侧开槽加工而成;雾化喷嘴选用由斯普瑞喷雾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SUN13的雾化喷嘴。
油冷循环腔选用由不锈方钢两端密封焊而成;该油冷循环腔内充满有导热循环油,该导热循环油为市购产品,其型号为100#的硅油。
挡板材质为316不锈钢。两侧分设有2-5片,以交错平行的方式在混合腔8狭缝7下部的区域内的侧板上焊接固定;最上的1片挡板7位于气溶胶分配器4的气溶胶分配器狭缝下方100-200mm处,相邻2个交错安装的挡片7之间的间隔为50-100mm。
由镀膜反应器混合后形成的气溶胶,由气溶胶导向通道9以300米/分钟速度排出至沿玻璃输送带前行且表面沉积有SiO2基膜的玻璃板面上,该气溶胶沉积在该玻璃表面上。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是利用上述的镀膜装置制备TCO玻璃的方法,它包括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基膜的步骤和在该基膜上沉积TCO膜层的步骤;其沉积步骤均在锡槽的温度区域为630-700℃,分为两步沉积;
第一步:先利用现有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基膜,具体操作如下:
将含有硅烷、含氧源、乙烯、氨气混合的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以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稀释;
其中,含氧源可选用二氧化碳或氧化氮;所用的硅烷、含氧源、乙烯、氨气的混合比为5:40:10:3;
所用的惰性气体可选用氮气或氩气;用量为硅烷用量的10倍;
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与惰性气体混合稀释后,该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硅烷5~20mol%,含氧源90~100 mol %,乙烯10~100 mol %,氨气50~80mol%;稀释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摩尔百分比为,硅烷:乙烯:含氧源:氨气=【0.5-2.0】:【1-14】:【4-9】:【0.3-20】。
沉积得到的SiO2基膜,其折射率由1.5渐变到1.7,该折射率的渐变是由碳、氮在SiO2中掺杂的不同而形成的;本发明控制碳、氮的掺杂量为       。
最终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温度660-700℃的玻璃输送带表面沉积形成该SiO基膜。
第二步:取锡源、氟源与稳定剂、催化剂和前驱体气体混合物在镀膜反应器内混合后,再在通过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温度630-650℃区域内在已沉积有SiO2基膜的上表面沉积形成TCO膜层的步骤;具体操作为:
将由上述锡源和氟源的混合液体通过外设计量泵打入至雾化喷嘴,同时将氮气或空气作为载体,通过外设的空气压缩机输入至雾化喷嘴;混合液体与载体经雾化喷嘴喷入气溶胶分配器,再经混合腔多个挡板的混合雾化成气溶胶后,通过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设计的气溶胶导向通道进入玻璃镀膜区,利用锡槽内的热量使该气溶胶加热、蒸发、迅速气化、在热的玻璃板上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沉积有SiO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性能良好的氧化锡掺氟(SnO2:F)透明TCO膜层。
该TCO膜层中含有锡源为65-85ml/m2, 氟源为8-15 ml/m2,稳定剂6-8ml/m2,催化剂8-15ml/m2,通过计量泵打入外设混合器混合后投入至该镀膜反应器的雾化喷嘴,同时将 300Nm3/m2空气作为载体,通过外设的空气压缩机输入至雾化喷嘴;混合液体与载体经雾化喷嘴形成气溶胶喷入气溶胶分配器,再经混合腔多个挡板的二次混合雾化后,经气溶胶导向通道进入玻璃镀膜区,利用锡槽内的热量使该气溶胶加热、蒸发、迅速气化、在热的玻璃板上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沉积有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所述TCO膜层。
其中,锡源为单丁基三氯化锡;氟源掺杂剂为三氟乙酸;稳定剂为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异丁基酮中任一种;催化剂为水蒸汽、乙醇或甲醇中任一种;所述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摩尔百分数为:锡源40~45mol%、氟源5~10mol%、稳定剂0.2~1mol%、催化剂0.1~1mol%,其余为载体气。
利用本发明镀膜装置沉积TCO膜层所用的气溶胶为纳米级液体或固体的胶状粒子充斥的空间体系,整个空间体系呈气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在浮法玻璃锡槽的上方,将单丁基三氯化锡;三氟乙酸、乙酸乙酯、水蒸汽,通过计量泵打入雾化喷嘴5,空气由空压机给出高压气体通过玻璃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雾化喷嘴,雾化后形成气溶胶进入气溶胶分配器4之后经气溶胶分配器狭缝6进入混合器气腔8,再经多层的挡板7充分混合后,流经气溶胶导向通道9,最后沉积在移动的热的玻璃表面,形成性能良好的掺氟氧化锡(SnO2:F)透明导电氧化物膜。反应废气由排气狭缝3进入排气腔2中从前后侧面排出。
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玻璃输送带的上方悬装有一镀膜反应器,镀膜反应器两端有支架支撑在锡槽车间的楼板地面上,将含有硅烷、含氧源、乙烯、氨气的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以惰性气体为载体,包括氮气和引入到镀膜反应器的进气腔中;其中,前驱体气体混合物的体积比为硅烷:乙烯:二氧化碳:氨气为5:10:40:3;氮气作为稀释气体,用量为硅烷的10倍,在温度为660-700℃的热玻璃表面上,用现有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技术,沉积制得SiO2屏蔽层薄膜,测定膜层的折射率1.6。
将镀有SiO2屏蔽层的玻璃传送到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660-700℃的区间,在其上方的镀膜反应器,将含有三氯化丁基锡、三氟乙酸、乙酸乙酯、水蒸汽等以氮气或空气为载体的前驱体气体混合物,引入到镀膜反应器的两个双通道进气管路与两个双通道进液管路中,经雾化喷嘴5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流经气溶胶分配器狭缝6再经挡板7充分混合后,最后流经气溶胶导向通道9,经过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经沉积有SiO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性能良好的氧化锡掺氟(SnO2:F)透明导电氧化物膜层。
其中该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摩尔百分比是:三氯化丁基锡100mol%,三氟乙酸15mol%、乙酸乙酯1mol%、水蒸汽4mol%,其余为氮气。镀膜后检测薄膜膜层厚度为450nm,表面方块电阻9Ω/□,光谱透过率79%,雾度15%。
以二氧化硅膜为基膜,镀膜区间在锡槽660-700℃的温度区间内;掺氟氧化锡膜为功能膜,镀膜区间在锡槽630-650℃的温度区间内。
本发明所用的气溶胶技术是指将镀膜反应物以液体状态通过快速减压将液体原料在低于液体正常沸点的情况下快速均匀雾化并与引入的介质气体形成气溶胶类物质,快速引入到玻璃成型区,利用玻璃的高温热解快速高效地进行镀膜,形成的TCO玻璃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耐磨性及较高的雾度、导电率和透光率。

Claims (10)

1.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它包括固装于顶板下方呈长方体结构的镀膜反应器;该镀膜反应器通过其顶板上固接的悬臂吊挂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内;镀膜反应器的下方为开放式且正对穿过所述锡槽的玻璃输送带的上方;该镀膜反应器的长度与所述玻璃输送带的宽度相同;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膜反应器包括油冷循环系统、2个气溶胶分配器和2个排气腔;其中,气溶胶分配器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气源管路和液源管路相接的管孔;所述排气腔长向的两端板上分别开有与外设的废气处理系统管路相接的管孔;
所述油冷循环系统分设为6个长度相同,高度不同且与中线为准互为对称的油冷循环腔;其中,分布于中线两侧的油冷循环腔为上下重叠设置;同侧的上下2个油冷循环腔的外侧壁平齐,上方的油冷循环腔的内侧壁窄于位于下方的油冷循环腔的内侧壁,在其中线两侧的上方形成一混合腔;下方的2个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侧壁之间形成一气溶胶导向通道;在2个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外侧壁处各装有一个与其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高度相同的整体油冷循环腔;整体油冷循环腔的顶部与上方油冷循环腔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下表面固接;上下重叠设置的油冷循环腔和与其外壁相邻的整体油冷循环腔之间留有气流通道;
在2个上方油冷循环腔腔体的中部各自装有所述气溶胶分配器,该气溶胶分配器的一侧壁与靠该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一侧壁固接,在该侧壁的上方开有一与混合腔相通的狭缝;位于狭缝下方的混合腔两侧的侧壁上水平交错装有若干挡板;在气溶胶分配器内腔的顶壁上装有若干雾化喷嘴,每个雾化喷嘴上开设有2个进口;其一为气源进口,其二为液源进口;
在两侧的整体油冷循环腔内腔的上部各自装有所述排气腔,该排气腔的一侧壁与其整体油冷循环腔靠近中线的侧壁固接,在该侧壁的上方开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通的排气狭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反应器位于所述锡槽内630-650℃的温度区域内;所述气溶胶分配器、所述排气腔、所述混合腔及所述挡板均为长方体,其长度与所述镀膜反应器的长度相同;所述气溶胶分配器的宽度为80-120mm;所述排气腔的宽度为80-120mm;所述混合腔的宽度为100-200mm;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该混合腔宽度的1/2;所述挡板设有2-5片,上侧的挡板距所述狭缝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相邻2个挡板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嘴沿该镀膜反应器的长向设置,相邻2个所述雾化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气源管路和所述液源管路各设有2根,分别由所述气溶胶分配器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入并由另一端板的管孔处伸出,其管路上间隔设有多个出口,该出口的数量为所述雾化喷嘴的总数相同;相邻2个出口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雾化喷嘴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气源管路的两端和所述液源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外设的气源和液源相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管路上的多个出口分别与若干所述雾化喷嘴相对应的气源进口相接;所述液源管路的多个出口分别与若干所述雾化喷嘴相对应的液源进口相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为10-20mm;所述狭缝的横向间距为3-5mm;所述排气狭缝的横向间距为3-10mm;所述气溶胶导向通道的宽度为5-10mm。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制备TCO玻璃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预先沉积基膜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在所述基膜的上表面再沉积形成TCO膜层的步骤;具体操作为:
取锡源90重量份、氟源5重量份、稳定剂1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通过计量泵打入外设的混合器内形成混合液体,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雾化喷嘴的液源进口中;同时,将3重量份的空气作为载体,通过外设的空气压缩机经管路输入至所述雾化喷嘴的气源进口中;该混合液体与载体经所述雾化喷嘴形成气溶胶喷入所述气溶胶分配器内,再经所述混合腔内设的多个挡板的二次混合雾化后,经该混合腔下方的气溶胶导向通道落入预定的玻璃镀膜区内,利用锡槽内的热量使所述气溶胶加热、蒸发、迅速气化、在行进的高温玻璃板上团聚、沉积,在移动的已沉积有基膜的浮法玻璃表面上形成所述TCO膜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为SiO2膜,具体沉积步骤为:将含有硅烷、含氧源、乙烯、氨气混合的前驱体气体混合物,加入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稀释;通过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内温度为660-700℃的玻璃带表面沉积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折射率由1.5渐变到1.7,其折射率的渐变是由碳、氮在SiO2中的掺杂而形成;所述前驱体气体混合物中的含氧源为二氧化碳或氧化氮;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其稀释后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硅烷5~20mol%,含氧源90~100mol%,乙烯10~100mol%,氨气50~80mol%;稀释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摩尔百分比为,硅烷:乙烯:含氧源:氨气=[0.5-2.0]:[1-14]:[4-9]:[0.3-2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源为单丁基三氯化锡;氟源掺杂剂为三氟乙酸;稳定剂为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中任一种;催化剂为水蒸汽、乙醇或甲醇中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为纳米级液体或固体的胶状粒子充斥的空间,整个空间呈气态。
CN201310024725.XA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3058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725.XA CN103058530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725.XA CN103058530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8530A CN103058530A (zh) 2013-04-24
CN103058530B true CN103058530B (zh) 2015-05-06

Family

ID=4810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725.XA Active CN103058530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8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679B (zh) * 2013-06-04 2016-06-15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膜玻璃生产方法及镀膜装置
CN103466955B (zh) * 2013-08-20 2015-09-09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减反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镀膜设备
CN103666522B (zh) * 2013-11-07 2016-05-1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催化裂化装置进料喷嘴
CN106630669B (zh) * 2017-01-09 2019-02-22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太阳电池用镀膜玻璃的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82354B (zh) * 2017-07-28 2023-01-06 江苏杰龙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乳浊玻璃餐具的热端喷涂机
CN108358464A (zh) * 2018-04-02 2018-08-03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7943B (zh) * 2021-03-02 2021-11-19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化学气相沉积法镀膜玻璃的反应器
CN115806393A (zh) * 2022-12-09 2023-03-17 耀华(秦皇岛)玻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超大板宽浮法玻璃在线硅质阳光镀膜系统
CN116002988A (zh) * 2022-12-12 2023-04-25 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5319A (zh) * 2009-01-07 2009-07-08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浮法在线生产tco薄膜玻璃的方法
CN101887920A (zh) * 2010-06-25 2010-11-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952B (zh) * 2009-07-30 2011-08-17 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浮法在线生产透明导电膜玻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5319A (zh) * 2009-01-07 2009-07-08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浮法在线生产tco薄膜玻璃的方法
CN101887920A (zh) * 2010-06-25 2010-11-17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8530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8530B (zh) 一种浮法在线制备tco玻璃的镀膜装置及方法
CN109440083B (zh) 雾化辅助cvd薄膜沉积方法
CN101583233A (zh) 一种常压等离子体装置
WO2022077637A1 (zh) 喷淋板、配置喷淋板的mocvd反应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20569B (zh) 一种垂直气流型mocvd气体输运喷头装置
CN102127757A (zh) Mocvd反应系统
CN103508679A (zh)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膜玻璃生产方法及镀膜装置
CN101077823A (zh) 气化器
CN101121576B (zh)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镀膜溶液
CN103951272A (zh) 一种在浮法线上生产镀膜玻璃的装置
CN201778111U (zh) 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
CN1194821C (zh) 大面积均匀透明导电薄膜的喷嘴
CN105399342B (zh) 具有多层薄膜减反射玻璃的连续式制备方法及其镀膜设备
CN101701333B (zh) 一种矩形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器
CN101492812B (zh) 一种可连续大面积均匀化学气相沉积的喷头系统
CN103121798B (zh) 一种离线大面积镀膜方法
CN103466955B (zh) 一种减反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镀膜设备
CN201071403Y (zh) 一种上进上出的垂直喷淋式mocvd反应器
CN103008168A (zh) 沉积薄膜的装置和方法
CN101892466B (zh) 一种离线大面积镀膜生产线
CN105669044B (zh) 一种在线易洁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1655A (zh) 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
CN203284326U (zh) 一种在线透明导电膜玻璃镀膜装置
CN105948532A (zh) 高速拉引浮法玻璃及其在线low-e镀膜生产制备方法
CN203238175U (zh) 玻璃镀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ebei Street West Harbor area, 066004 Hebei city of Qinhuangdao province No. 91

Patentee after: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Hebei Street West Harbor area, 066004 Hebei city of Qinhuangdao province No. 91

Patentee before: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