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3502B -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3502B
CN103053502B CN201310027051.9A CN201310027051A CN103053502B CN 103053502 B CN103053502 B CN 103053502B CN 201310027051 A CN201310027051 A CN 201310027051A CN 103053502 B CN103053502 B CN 103053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substance
powder ability
insect pollinator
teaching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0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3502A (zh
Inventor
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OGLOBAL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OGLOBAL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OGLOBAL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OGLOBAL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70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3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3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释放器(10);所述释放器(10)由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成,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通过所述聚合材料渗出并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吸引授粉昆虫并增强传粉昆虫的传授粉能力。由于释放器(10)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其能够有效地为虫媒农作物吸引授粉昆虫,增强授粉昆虫传授粉活跃性,提升座果率,改善果型,提高产量和收获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授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虫媒农作物来说,其产量和收获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农作物传授粉的昆虫(如蜜蜂)的数量和活动频率。
授粉昆虫活动时,除了可能被正在开花的农作物所吸引,还有可能被与农作物同时开花的其它植物所吸引。例如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等没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可以在核果类果树下生长,并与果树同期开花,在吸引授粉昆虫时与果树形成竞争。当授粉昆虫被没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引走后,就难以有足够的活动力再去为开花的农作物完成正常的授粉工作。
若是没有吸引到足够数量的授粉昆虫,虫媒农作物的花的授粉程度将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这通常会引起目标农作物产量和商品质量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同时开花的其它植物会活跃地吸引授粉昆虫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将其放置于开花的农作物上,以吸引授粉昆虫,增强昆虫授粉活跃性,提高座果率,改善果型,提高产量和收获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释放器;所述释放器由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成,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通过所述聚合材料渗出并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吸引授粉昆虫并增强昆虫的传授粉能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释放器为管状,包括筒形的释放器壁以及由释放器壁围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释放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密封。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释放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隔片。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间隔片将释放器分割成主体段和辅助段,所述主体段和辅助段依次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主体段的长度比所述辅助段长。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多个释放器都可弯曲且具有弹性。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树脂、聚丙乙烯、聚酰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炭酸酯、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聚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合物、甲基戊烯树脂、离聚物、聚缩醛、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盐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或硅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材料。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中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90﹕10-10﹕90。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为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混合材料。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中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95﹕5-35﹕65。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聚合材料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颜料或填充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是茴香脑、柠檬醛、香叶醇、香叶酸、橙花醛、橙花醇、苯甲醛、苯乙醛、丁香酚、桂皮醛、香草醛、紫罗酮、水芹烯、二烯丙基硫醚、异硫氰酸酯、乙酸异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释放器的释放器壁的厚度为0.2-2毫米。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释放器内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有效释放时间为4-10周。
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
制造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
将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封装在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
使上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从上述装置中渗出并以气体形式释放出来;
释放出来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扩大传粉昆虫的活动范围和传授粉能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方法中,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是茴香脑、柠檬醛、香叶醇、香叶酸、橙花醛、橙花醇、苯甲醛、苯乙醛、丁香酚、桂皮醛、香草醛、紫罗酮、水芹烯、二烯丙基硫醚、异硫氰酸酯、乙酸异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方法中,所述制造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用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造所述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所述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树脂、聚丙乙烯、聚酰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炭酸酯、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聚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合物、甲基戊烯树脂、离聚物、聚缩醛、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盐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或硅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由于释放器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其能够有效地为农作物吸引授粉昆虫,增强授粉昆虫授粉活跃性,提升座果率,改善果型,提高产量和收获质量。而且该系列产品在没有人工蜂房的情况下,有可能吸引周边环境中的野生授粉昆虫;在使用人工蜂房的种植地中,该产品能使距离人工蜂房较远的作物也能被授粉,最大化人工放蜂的效果。该装置中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有效释放时间为4-10周,使作物在授粉期内有效的授粉,而且该设备安装方便、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的Ⅱ-Ⅱ向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述的释放装置内封装的活性物质为苯乙醛时的释放速度的变化图;
图5是图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距离蜂房的远近对蜜蜂活动的影响示意图;
图6是图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放置数量的不同对目标区梨树的畸形果数量的影响示意图;
图7是图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在与蜂房相隔一定距离时,释放装置放置数量的不同对梨树座果率的影响示意图;
图8是图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放置数量的不同对目标区梨树的总产量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应用“虫媒农作物”一词系指昆虫可以参与其传授粉过程的能够开花的所有类型的农作物。例如,草莓、葫芦、西红柿、苹果树、梨树、桃子树、樱桃树等。尽管明确包括以生产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其生殖周期的农作物,但还不限于能生产花、果实和种子作为生殖周期的农作物。
“目标区”一词是指本发明释放装置放置的可以吸引昆虫的地方,诸如农田、菜园、保护地、果园、花园、园艺或花卉苗圃等。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的具体示意图。该释放装置包括释放器10。释放器10是由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成的,且其内部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图未示),该活性物质会通过聚合材料渗出并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吸引授粉昆虫并增强昆虫的传授粉能力。
释放器10为管状,且可延长。释放器10包括释放器壁100以及由释放器壁100形成的内部空间102,内部空间102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
释放器10还包括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且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均密封起来,以将上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封装在里面。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火焰密封法、超声波密封法,或采用密封盖或夹子密封,以便将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密封在释放器10内。释放器10可以设计成细管式、空心球、袋式等。本实施例中,释放器10为管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弯折,并可以在外力解除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释放器10的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隔片,该间隔片将释放器10分割成主体段和辅助段,且主体段和辅助段依次间隔设置。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释放器10一体成型,间隔片将释放器10分割成较长的主体段和较短的辅助段,且辅助段可以用软质材料制备,方便将释放器10从此辅助段剪断。例如可以设置主体段的长度为20cm,辅助段的长度为2cm,当释放器10的长度太长,使用和运输不方便的时候,可以用剪刀将释放器10在辅助段剪开。而且为了制作的方便,辅助段内也可以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由于辅助段的长度较短,当将此剪断时,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污染。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释放装置包括两个释放器10,该两个释放器10平行设置。该两个释放器10的第一端部104彼此相邻并通过焊接或者用夹子将其连接起来,第二端部106也彼此相邻并通过焊接或者用夹子连接起来,这样,如图2所示,当把这两个释放器10拉开时,它们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从而方便地挂在外部支撑件(如树干)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释放器10包含相同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此时可以打通这两个释放器10相邻的第一端部104及第二端部106,使它们的内部空间102相互连通。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这两个释放器10分别包含两种不同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此时两个释放器10相邻的第一端部104之间彼此密封,相邻的第二端部106之间也彼此密封,使得两个释放器10的内部空间102彼此隔离,防止这两种不同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相互影响对方的功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释放装置包括多个释放器10,该多个释放器10中的其中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释放器10的端部两两相应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共同组成一封闭的环形,具体的连接关系上述已经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则多个释放器10中其他的释放器10可以采用任意方式连接在该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释放器10的任何位置,只要不妨碍该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释放器10组成的封闭环形挂设在用于安装该释放装置的树枝或支架上即可。
图3是沿图1中的Ⅱ-Ⅱ方向的截面图。其中该释放器10内部灌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且采用释放器壁100将这种活性物质与周围空气隔绝开。当释放装置以及特别是释放器壁100与大气接触时,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释放器壁100渗出,然后被释放到释放器10外的周围环境中。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释放器壁100发散是聚合材料本身的一种固有功能,取决于通过释放器壁100扩散的分子的大小和结构、释放器10外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及释放器10内部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浓度。
具体的,该释放装置安装在花朵开放前的作物上。包含一个以上释放器10的释放装置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变形以形成适合组装的有效安装形状,如环形形状。这种释放装置可以挂在植物的枝干或分枝上。在安装在较高的果树上时,可以从地面安装,例如采用杆安装装置(例如Y形头)以方便缠在枝干或分枝上,或者由工作人员借助电动梯子到达树顶后用手安装。
释放装置最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稳定地保持其安装状态,以避免给安装释放装置的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有害影响。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选用物理和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同时又有良好的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造其释放器10。
该聚合材料可以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树脂、聚丙乙烯、聚酰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炭酸酯、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聚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合物、甲基戊烯树脂、离聚物、聚缩醛、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盐纤维素、聚偏二氟乙烯或硅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或者聚合材料可以是由至少一种二羧酸和至少一种多元醇组成的缩聚物,该二羧酸可以是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已二酸、癸二酸、富马酸、马来酸,该多元醇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癸二醇。或者该聚合材料是选自乳酸、羟基戊酸、羟基癸酸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缩聚物。或者该聚合材料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型含聚己酸内酯的热塑性树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释放器10采用聚烯烃树脂薄膜材料。可以采用各种烯烃基聚合树脂,包括且不限于聚乙烯类、聚丙烯类和聚戊烯类以及这些单体和另一种乙烯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树脂。在较好的实例中,聚烯烃树脂是一种聚乙烯或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或它们的组合物。
举一实例,释放器10的聚合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材料。具体的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的重量比例为90﹕10-10﹕90,较优的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50﹕50。
举另一实例,释放器10的聚合材料为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混合材料。具体的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95﹕5-35﹕65,较优的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重量比75﹕25或65﹕35。
另外,聚合材料可含有添加剂,该添加剂是润滑油、增塑剂、稳定剂、颜料或填充剂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增强释放器壁100的性能。
举一实例,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是茴香脑、柠檬醛、香叶醇、香叶酸、橙花醛、橙花醇、苯甲醛、苯乙醛、丁香酚、桂皮醛、香草醛、紫罗酮、水芹烯、二烯丙基硫醚、异硫氰酸酯、乙酸异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其它芳香醇或芳香醛类的物质。且该增强传粉昆虫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吸引授粉昆虫的次序为: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进一步,吸引的授粉昆虫包括,但不限于:蜜蜂、大黄蜂或蝴蝶等。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释放器10内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有效释放时间为4-10周。一般的开花的农作物或果树的花期时间比较短,该释放器10可以在4-10周的时间内持续地释放能够增强授粉昆虫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吸引授粉昆虫并增强授粉昆虫活跃性,从而增加作物得到昆虫授粉的机会,使得作物授粉更加充分、均匀。
该释放器10内装有有效量的能够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且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最好以液态形式装入释放器10内。这里所述的“有效量”应被理解为能有效吸引目标昆虫的量,目标昆虫是指传粉昆虫,例如蜜蜂。
聚合材料可以进行连续加工例如挤出成型,使释放器10成为连续管状,释放器壁100的内径为0.4-2毫米,最好为0.6-16毫米。释放器壁100的厚度要均匀为0.2-2毫米,最好为0.3-0.8毫米,释放器壁100的厚度影响到释放装置的释放速度。在一个优选实例中,释放器壁100的厚度在0.2-2毫米的范围内。如果释放器壁100厚度过小,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渗透速度会过快从而破坏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从聚合材料内表面渗出与从外表面气化之间的平衡,从而最终在表面形成液体薄膜,并降低有效释放时间。如果厚度过大,则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释放速度太低以致释放器10的工作效率会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
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扩散和蒸发速度也可以通过调节聚合材料的成分来改变,例如,在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混合材料中增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含量;在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聚合混合材料中增加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
管状释放器10的释放能力可以通过延长管长度和增加其内径,相应的增加释放器10内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量,或者提高释放器10内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浓度来实现。
本发明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由于释放器10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其能够有效地为虫媒农作物吸引授粉昆虫,增强授粉昆虫传授粉活跃性,提升座果率、改善果型、提高产量和收获质量。而且该系列产品对授花粉昆虫具有一定的吸引效果,在没有人工蜂房的情况下,有可能吸引周边授粉昆虫;在使用人工蜂房的种植地中,该产品能使距离人工蜂房较远的作物也能被授粉,最大化人工放蜂的效果。该释放装置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有效释放时间为4-10周,使作物在授粉期内有效授粉,而且该设备安装方便、环保。
实施例
例1
释放速度的计量
释放速度的计量采用分析天平称20个相同的含一个释放器10的释放装置,精确度为0.1毫克。释放装置采用水平方向固定在链子上的钢夹悬挂的方法与环境条件接触。释放装置定时称重量,直到重量不再变化为止。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的重量比为75﹕25的混合聚合材料制成的含一个细管状释放器10的释放装置,释放器10内密封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为苯乙醛(质量百分含量95%)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并将该释放装置在环境温度下观察放置110天的释放速度。其释放速度的变化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在刚开始的时间内活性物质苯乙醛每天的释放速度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直到释放天数为第6天时达到最大为40mg/天,而后释放速度逐渐降低,在83天时释放速度最慢,而后又略微上升,最后几乎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且释放量很小。
因此,该释放装置在放入田间的最初时间内,释放速度较大,能够使具有传授粉能力的昆虫的授粉活跃性显著增强,加大农作物的授粉机会,故释放装置应该在作物开花的旺盛期的前几天放入田间,以更合理充分的利用该释放装置的释放效果。
例2
所做的蜜蜂诱引剂-茴香脑的田间试验如下:
在挤压成型过程中,茴香脑通过注入释放器10内腔配制而成。所使用的聚合物为按50:50配置的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混合物,并含有2%重量比例的红色有机颜料和0.5%重量比例的苯甲酮作为紫外线稳定剂。释放器10采用超声波焊接机密封。释放器10的平均壁厚为1.0mm,释放器10长度为200毫米。释放器10有效可填充量为250毫克/个。
上述释放器10于9月下旬开花前放置在一个梨园内,梨树行距6米,相对对照区(不施用该释放装置),上述释放器10进行了两种施用量(每棵树4个和每棵树1个)的试验。
试验结果:
如图5所示为距离蜂房的远近对蜜蜂活动的影响,并分别考察了在每颗树上分别使用4个释放装置(每个释放装置含一个释放器(10),下同)和使用1个释放装置时,对蜜蜂活跃度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无论是使用1个还是4个释放装置,蜜蜂的活跃度都有增加,且在距离蜂房较远时,每棵树使用4个时,每分钟采花的蜜蜂数量是对照区的5.25倍;距离蜂房近时,每棵树使用4个时采花的蜜蜂数量是对照区的4倍。由此可见,该释放装置可以增强蜜蜂的活动范围,使蜜蜂到距离蜂房更远的地方授粉。
如图6所示为每公顷使用1000个释放装置和每公顷使用250个释放装置时畸形果数量的关系图。从图可以看出,每公顷使用250个释放装置时,畸形果相对于对照区降低6.8%;每公顷使用1000个释放装置时,畸形果相对于对照区降低了21.2%,由此可见,该释放装置内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可以改善果型。
如图7所示,距离蜂房较远时,每棵树使用4个释放装置和使用1个释放装置时梨树的座果率。从图可以看出,在梨树的开花期使用释放装置后,梨树的座果率均有提高,而且每棵树使用4个释放装置时,梨树座果率相对于对照区提高了29.4%;每棵树使用1个释放装置时,梨树座果率相对于对照区提高了2.3%,由此可见,座果率随着释放装置施放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如图8所示,考察了每棵树使用4个释放装置和使用1个释放装置时,相对于对照区的产量提高率。从图可以看出,在使用该释放装置时,梨产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每棵树使用4个该释放装置时的产量提高率是每棵树使用1个时的产量提高率的13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平行设置的两个释放器(10),当把两个所述释放器(10)拉开时,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且两个所述释放器(10)分别包含两种不同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所述释放器(10)可弯曲且具有弹性,由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成,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通过所述聚合材料渗出并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吸引授粉昆虫并增强昆虫的传授粉能力;所述聚合材料是由至少一种二羧酸和至少一种多元醇组成的缩聚物、或者所述聚合材料是选自乳酸、羟基戊酸、羟基葵酸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缩聚物,所述聚合材料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颜料或填充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是茴香脑、柠檬醛、香叶醇、香叶酸、橙花醛、橙花醇、苯甲醛、苯乙醛、丁香酚、桂皮醛、香草醛、紫罗酮、水芹烯、二烯丙基硫醚、异硫氰酸酯、乙酸异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释放器(10)内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有效释放时间为4-10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10)为管状,包括筒形的释放器壁(100)以及由释放器壁(100)围成的内部空间(102),所述内部空间(102)内装有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10)包括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所述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分别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10)的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隔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片将所述释放器(10)分割成主体段和辅助段,所述主体段和辅助段依次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的长度比所述辅助段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10)的释放器壁(100)的厚度为0.2-2毫米。
8.一种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
用具有渗透性的聚合材料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所述聚合材料是由至少一种二羧酸和至少一种多元醇组成的缩聚物、或者所述聚合材料是选自乳酸、羟基戊酸、羟基葵酸中的至少一个组成的缩聚物;
将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封装在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中;所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是茴香脑、柠檬醛、香叶醇、香叶酸、橙花醛、橙花醇、苯甲醛、苯乙醛、丁香酚、桂皮醛、香草醛、紫罗酮、水芹烯、二烯丙基硫醚、异硫氰酸酯、乙酸异戊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使上述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从上述装置中渗出并以气体形式释放出来;
释放出来的用于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扩大传粉昆虫的活动范围和传授粉能力。
CN201310027051.9A 2013-01-23 2013-01-23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3053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051.9A CN103053502B (zh) 2013-01-23 2013-01-23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051.9A CN103053502B (zh) 2013-01-23 2013-01-23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502A CN103053502A (zh) 2013-04-24
CN103053502B true CN103053502B (zh) 2014-10-22

Family

ID=4809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051.9A Active CN103053502B (zh) 2013-01-23 2013-01-23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3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07235B1 (es) * 2015-09-29 2018-01-17 Biopharma Research, S.A. Utilización de un extracto vegetal derivado del anís como inductor de la polinización de las flores y sus aplicaciones en agricultura
CN110810439A (zh) * 2019-10-30 2020-02-21 浙江大学 一种含葡萄萜类化合物的果蝇诱捕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3109A2 (en) * 1986-01-23 1987-08-19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 vapor dispenser
EP0537783A1 (en) * 1991-10-16 1993-04-2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disruption of mating of pest insects using sustained-release sex pheromone dispenser
EP0594892A1 (en) * 1992-09-25 1994-05-04 CASA BERNARDO Ltda Reinforced 100% polyester material used as applicator for holding pest control agent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EP1220607B1 (en) * 1999-10-12 2005-05-18 ISAGRO S.p.A. Biodegradable pheromone dispensing devices
CN101554178A (zh) * 2009-04-14 2009-10-14 云南农业大学 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及其诱捕装置
CN201345866Y (zh) * 2009-01-08 2009-11-18 崔艮中 一种迷向用昆虫信息素缓释装置
CN101861094A (zh) * 2007-09-25 2010-10-13 关键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挥发性物质
CN102399277A (zh) * 2010-09-16 2012-04-0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来源于苜蓿盲蝽的OBPs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CN102405892A (zh) * 2011-08-05 2012-04-11 无锡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绿叶蝉缓释型诱捕装置
CN102511493A (zh) * 2011-12-07 2012-06-27 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 一种斑潜蝇引诱剂
CN102550554A (zh) * 2011-12-31 2012-07-11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针叶木害虫广谱性引诱剂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3109A2 (en) * 1986-01-23 1987-08-19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 vapor dispenser
EP0537783A1 (en) * 1991-10-16 1993-04-2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disruption of mating of pest insects using sustained-release sex pheromone dispenser
EP0594892A1 (en) * 1992-09-25 1994-05-04 CASA BERNARDO Ltda Reinforced 100% polyester material used as applicator for holding pest control agent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EP1220607B1 (en) * 1999-10-12 2005-05-18 ISAGRO S.p.A. Biodegradable pheromone dispensing devices
CN101861094A (zh) * 2007-09-25 2010-10-13 关键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挥发性物质
CN201345866Y (zh) * 2009-01-08 2009-11-18 崔艮中 一种迷向用昆虫信息素缓释装置
CN101554178A (zh) * 2009-04-14 2009-10-14 云南农业大学 松墨天牛成虫引诱剂及其诱捕装置
CN102399277A (zh) * 2010-09-16 2012-04-0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来源于苜蓿盲蝽的OBPs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CN102405892A (zh) * 2011-08-05 2012-04-11 无锡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绿叶蝉缓释型诱捕装置
CN102511493A (zh) * 2011-12-07 2012-06-27 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 一种斑潜蝇引诱剂
CN102550554A (zh) * 2011-12-31 2012-07-11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针叶木害虫广谱性引诱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胜.引诱剂.《精细化工手册 下》.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第1版),第594页.
冯胜.引诱剂.《精细化工手册 下》.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第1版),第594页. *
刘凤楼.萜类化合物.《有机化学》.农业出版社,1993,(第1版),第41页. *
刘进祖等.蜜蜂生物学知识.《科学养蜂实用技术指南》.北京出版社,2009,(第1版),第21页. *
曹振宇.气味世界.《化学与现代生活》.科学出版社,1990,(第1版),第167页. *
李典谟等.当代昆虫学研究.《当代昆虫学研究 中国昆虫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1版),第266页.
李典谟等.当代昆虫学研究.《当代昆虫学研究 中国昆虫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1版),第266页. *
杨怀文.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1版),第336页. *
汪诚信.有害生物防治各论.《有害生物治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1版),第399页. *
王中武.植物检疫技术.《植物检疫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第1版),第150页. *
荷尔多布勒等.通信.《超个体 昆虫社会的美丽、优雅和奇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1版),第111页.
荷尔多布勒等.通信.《超个体 昆虫社会的美丽、优雅和奇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1版),第111页. *
谷亨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第1版),第185页. *
赖斯(Rice).化学引诱物质与昆虫的传粉.《天然化学物质与有害生物的防治》.科学出版社,1988,(第1版),第8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502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4020B (zh) 植物生长系统以及采用所述系统的方法
US9894900B2 (en) Compact for insect control
US5335449A (en) Delivery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ly active chemical
TW201400014A (zh) 可於限定時間內釋出活性成分之多層薄膜
KR20040004411A (ko) 해충 제어 시트
US201201260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deliver volatile compounds
CN103053502B (zh) 用于释放增强传粉昆虫传授粉能力的活性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CN2580762Y (zh) 一种寄生昆虫的蓄放装置
US20170332617A1 (en) Self-adhesive film for soil fumigation
WO1998057541A1 (en) Delivery device for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Schettini et al. Effects of the radiometric properties of innovative biodegradable mulching materials on snapdragon cultivation
WO2000064837A1 (de) Fadenpilz enthaltendes anorganisches düngemittel zur ernährung und schutz der pflanzen
JP3205165U (ja) 無農薬病虫害物理隔離透明高分子フィルム
JP2008222554A (ja) 害虫駆除テープおよび害虫駆除方法
EP4186361A1 (en) Pheromone substance-containing polymer rodp
EP4186362A1 (en) Pheromone substance-containing polymer rodp
US20230225316A1 (en) Gastropod repellent film and plant cultivation method
RU2796683C1 (ru) Способ интенсивного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картофеля с обогащением почвы питательными веществами и сбора колорадского жука и его личинок
JP7285339B2 (ja) ワタアカミムシ及びオオタバコガ類の同時防除方法
CN211141942U (zh) 植物防虫防旱多功能胶带
GB2538229A (en) Plant growth enhancement device
DE202023105934U1 (de) Vorrichtung zur Vervielfachung der Ernteerträge bei Nutzpflanzen
CN116987337A (zh) 有生物杀灭功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CN101755639A (zh) 竹芋生防技术
TH11922A3 (th) ภาชนะสำหรับปลูกต้นไ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