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0808A -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0808A
CN103050808A CN2012105749370A CN201210574937A CN103050808A CN 103050808 A CN103050808 A CN 103050808A CN 2012105749370 A CN2012105749370 A CN 2012105749370A CN 201210574937 A CN201210574937 A CN 201210574937A CN 103050808 A CN103050808 A CN 103050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ontact
guide pin
pin bushing
link establishmen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49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0808B (zh
Inventor
孙木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L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L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L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L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49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0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0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0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0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0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座体(1)及与座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电池主体(2),电池主体(2)上设有上触点(21),座体(1)上设有与上触点(21)配合使用的下触点(11),座体(1)包括侧壁(12),侧壁(12)的内侧固设有导套(13),下触点(11)与导套(13)滑动连接、且下触点(11)可朝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下触点(11)的顶部露出导套(13)、底部与设在导套(13)内的弹性元件(14)连接。其有益效果:隐藏式结构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也更安全;在自动连接时,如果上触点出现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也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下触点准确插入上触点进行自动连接。

Description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的电池盒,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电池盒的上触点和下触点的连接需要用手动方式来完成连接,不仅操作麻烦,上触点和下触点接触不充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上触点和下触点容易出现松动。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专利“一种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动车”(申请号:201120011215.5;申请日:2011-01-14;申请人: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动车,包括电池盒,电池盒上设有上触点,还设有与上触点配合使用的下触点。该电池盒设有与上触点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导套,下触点滑动安装在导套内,且下触点的一端与设在电池盒上的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电动车包括车体和设于车体上的电池盒,该电池盒设有上述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使得电池盒在输出电源的过程中无需手工操作即可实现方便准确的连接,从而使得连接更为可靠和方便。
上述专利中,下触点只能沿着导套的纵向移动,不能沿着导套的内周活动,这样就对上触点和下触点自动连接时的放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上触点和下触点只有在准确对准的情况下,下触点才能插入上触点中,如果放置时上触点出现一些偏差,那么此时下触点将抵在上触点的连接插口旁,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根本不能自动连接。因此,上述专利中的上触点和下触点存在连接准度要求高、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综上,现有技术的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存在上触点和下触点存在连接准度要求高、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存在及上触点和下触点存在连接准度要求高、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克服了上述缺陷,上触点和下触点隐藏在电池盒内部,这样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隐藏式结构也更安全;另外,下触点与导套滑动连接、且下触点可朝向导套的内周活动,这样使得下触点不仅可以沿导套的纵向移动,也可在导套的横向(导套的内周)活动一段距离,在自动连接时,如果上触点出现一些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也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下触点准确插入上触点进行自动连接,这样有效避免了下触点抵在上触点的连接插口旁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根本不能自动连接的问题;这样,上触点和下触点虽然连接准度要求不高,但同样可以顺利实现两者的自动连接,使得用户使用便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座体及与所述座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上设有上触点,所述座体上设有与所述上触点配合使用的下触点,所述座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的内侧固设有导套,所述下触点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且所述下触点可朝向所述导套的内周活动,所述下触点的顶部露出所述导套、底部与设在所述导套内的弹性元件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下触点包括外壳、插片及与所述插片连接的导线,所述外壳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插片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导线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插片连接、且从所述弹性元件中穿出。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外壳及所述导套的顶部均为顶角为钝角的三角形,所述上触点的底部的形状与所述三角形相适配。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外壳外围固设有滑块,所述导套内设有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以将所述下触点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套内。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导套的内周的尺寸大于所述下触点外周的尺寸,使得所述下触点可朝向所述导套的内周活动。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电池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套相适配的滑动安装槽,所述上触点设于所述滑动安装槽内,使得通过所述导套与所述滑动安装槽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所述上触点和所述下触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电池主体上还形成有导槽,所述座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导槽相适配的凸起,使得通过所述导槽和所述凸起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所述上触点和所述下触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固定座与所述座体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中,所述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主体与所述座体锁定的遥控电子锁。
实施本发明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触点和下触点隐藏在电池盒内部,这样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隐藏式结构也更安全;另外,下触点与导套滑动连接、且下触点可朝向导套的内周活动,这样使得下触点不仅可以沿导套的纵向移动,也可在导套的横向(导套的内周)活动一段距离,在自动连接时,如果上触点出现一些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也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下触点准确插入上触点进行自动连接,这样有效避免了下触点抵在上触点的连接插口旁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根本不能自动连接的问题;这样,上触点和下触点虽然连接准度要求不高,但同样可以顺利实现两者的自动连接,使得用户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座体和电池主体自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座体和电池主体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座体又一角度所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实施例的下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电池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本发明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实施例的上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座体;11-下触点,12-侧壁,13-导套,14-弹性元件,15-凸起;111-外壳,112-插片,113-导线;1111-滑块;
2-电池主体;21-下触点,22-滑动安装槽,23-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的座体1和电池主体2自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座体1和电池主体2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座体1及与座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电池主体2,电池主体2上设有上触点21,座体1上设有与上触点21配合使用的下触点11,座体1包括侧壁12,侧壁12的内侧固设有导套13,下触点11与导套13滑动连接、且下触点11可朝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下触点11的顶部露出导套13、底部与设在导套13内的弹性元件14连接。弹性元件14通过固定座与座体1连接,优选地,弹性元件14为弹簧。
座体1可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动车上,电池主体2可置于座体1,实现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的电连接,电池主体2通过座体1向电动车提供驱动电力;电池主体2也可与座体1分离,这样用户可以取下电池主体2,将电池主体2放在室内进行充电,方便用户的使用。
如图3、图4所示,图3是图2中座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座体1又一角度所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座体1具有4个侧壁12,形成包裹电池主体2的空间。4个侧壁12中,其中一个侧壁12的高度最高,其他3个侧壁12的高度较低,本实施例中在高度最高的侧壁12内侧设置下触点11。
进一步讲,侧壁12的内侧固设有导套13,侧壁12与导套13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套13也可以采用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侧壁12的内侧。
下触点11与导套13滑动连接、且下触点11可朝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这主要是保证下触点11即可沿导套13的纵向移动,也可在导套13的横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在自动连接时,如果上触点11出现一些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21也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下触点21准确插入上触点11进行自动连接,这样有效避免了下触点21抵在上触点11的连接插口旁使得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根本不能自动连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导套13的内周的尺寸大于下触点11外周的尺寸,使得下触点11可朝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当然,这种大于只是略大于,例如导套13的内周的尺寸比下触点11外周的尺寸大3-10毫米,这样既可以限制导套13横向活动的距离,避免导套13横向活动距离过大,又可以提供一定得活动空间,使得下触点11可朝向导套13的内周活动。
下面将讲述下触点11与导套13滑动连接的方式: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施例的下触点11的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图3和图4。下触点11包括外壳111、插片112及与插片112连接的导线113,外壳111与导套13滑动连接,外壳111上端设有开口,插片112设于开口处,导线113在外壳111内与插片112连接、且从弹性元件14中穿出。外壳111外围固设有滑块1111,导套13内设有滑轨,滑块1111与滑轨滑动连接以将下触点11滑动安装在导套13内。
如图6所示,并可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的准确连接,还采用了下列方式:
一是,电池主体2上设有与导套13相适配的滑动安装槽22,上触点21设于滑动安装槽22内,使得通过导套13与滑动安装槽22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
二是,电池主体2上还形成有导槽23,座体1上形成有与导槽23相适配的凸起15,使得通过导槽23和凸起15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
这样在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连接过程中,通过导套13和滑动安装槽22的滑动配合、导槽23和凸起15的滑动配合,可以准确定位座体1和电池主体2的位置,也使得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得到准备定位。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滑动安装槽22、或者不设置导槽23和凸起15,其他与本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并可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的连接的稳定性,采用了下列方式:外壳111及导套13的顶部均为顶角为钝角的三角形,上触点21的底部的形状与三角形相适配。这样在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连接过程中,便于下触点11插入上触点21,也便于两者的定位,同时,在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连接后,三角形的结构也使得两者连接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电池主体2与座体1锁定的遥控电子锁。这样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器锁定电池主体2与座体1、或者解除两者的锁定,更加方便快捷。
使用时,将电池主体2往下放,在下放的过程中,上触点21会与下触点11咬合,与此同时,弹性元件14也会向下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最大值时,电池主体2停止向下移动;弹性元件14随后产生一个恢复形变的力即向上的力,由于下触点11在导套4内可滑动,因此,与下触点11一端固定的弹性元件14推动下触点11在导套4内向上移动,直至下触点11与上触点21充分咬合。整个过程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十分方便,且下触点11可与上触点21充分咬合,不容易发生接触不充分或松动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元件14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给下触点11,使之不会从导套4中滑脱出来,二是给下触点11提供一个与电池主体2运动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保证下触点11和上触点21能够充分咬合。
同时,在自动连接时,如果上触点11出现一些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21也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位置,使得下触点21准确插入上触点11进行自动连接,这样有效避免了如果上触点11出现一些位置偏差,那么下触点21将抵在上触点11的连接插口旁,使得上触点21和下触点11根本不能自动连接的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座体(1)及与所述座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电池主体(2),所述电池主体(2)上设有上触点(21),所述座体(1)上设有与所述上触点(21)配合使用的下触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包括侧壁(12),所述侧壁(12)的内侧固设有导套(13),所述下触点(11)与所述导套(13)滑动连接、且所述下触点(11)可朝向所述导套(13)的内周活动,所述下触点(11)的顶部露出所述导套(13)、底部与设在所述导套(13)内的弹性元件(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触点(11)包括外壳(111)、插片(112)及与所述插片(112)连接的导线(113),所述外壳(111)与所述导套(13)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11)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插片(112)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导线(113)在所述外壳(111)内与所述插片(112)连接、且从所述弹性元件(14)中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1)及所述导套(13)的顶部均为顶角为钝角的三角形,所述上触点(21)的底部的形状与所述三角形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1)外围固设有滑块(1111),所述导套(13)内设有滑轨,所述滑块(1111)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以将所述下触点(11)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套(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13)的内周的尺寸大于所述下触点(11)外周的尺寸,使得所述下触点(11)可朝向所述导套(13)的内周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2)上设有与所述导套(13)相适配的滑动安装槽(22),所述上触点(21)设于所述滑动安装槽(22)内,使得通过所述导套(13)与所述滑动安装槽(22)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所述上触点(21)和所述下触点(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2)上还形成有导槽(23),所述座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导槽(23)相适配的凸起(15),使得通过所述导槽(23)和所述凸起(15)的滑动配合、定位并连接所述上触点(21)和所述下触点(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4)通过固定座与所述座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4)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主体(2)与所述座体(1)锁定的遥控电子锁。
CN201210574937.0A 2012-12-26 2012-12-26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Active CN103050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4937.0A CN103050808B (zh) 2012-12-26 2012-12-26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4937.0A CN103050808B (zh) 2012-12-26 2012-12-26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0808A true CN103050808A (zh) 2013-04-17
CN103050808B CN103050808B (zh) 2015-09-09

Family

ID=4806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4937.0A Active CN103050808B (zh) 2012-12-26 2012-12-26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08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9472A1 (fr) * 2020-04-21 2021-10-22 Ze Way Dispositif de réception d’une batterie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et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0172U (zh) * 2009-08-04 2010-05-05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浮动结构
CN201450195U (zh) * 2009-08-04 2010-05-05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盲配、浮动连接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1927836U (zh) * 2011-01-14 2011-08-10 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2106832U (zh) * 2011-06-03 2012-01-11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仓
WO2012035254A1 (fr) * 2010-09-14 2012-03-22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batterie d'accumulateurs amovible
CN202294722U (zh) * 2011-10-11 2012-07-04 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更换装置
CN203135039U (zh) * 2012-12-26 2013-08-14 深圳市台铃电动车有限公司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0172U (zh) * 2009-08-04 2010-05-05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浮动结构
CN201450195U (zh) * 2009-08-04 2010-05-05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盲配、浮动连接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WO2012035254A1 (fr) * 2010-09-14 2012-03-22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batterie d'accumulateurs amovible
CN201927836U (zh) * 2011-01-14 2011-08-10 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盒输出电源自动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2106832U (zh) * 2011-06-03 2012-01-11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仓
CN202294722U (zh) * 2011-10-11 2012-07-04 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更换装置
CN203135039U (zh) * 2012-12-26 2013-08-14 深圳市台铃电动车有限公司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9472A1 (fr) * 2020-04-21 2021-10-22 Ze Way Dispositif de réception d’une batterie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et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EP3900967A1 (fr) * 2020-04-21 2021-10-27 ZE Way Dispositif de reception d'une batterie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et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0808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6315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CN101888050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托架
CN105857100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梳齿式充电装置
CN202076590U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202217849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办公桌上的升降式电插座
CN203135039U (zh)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CN103050808A (zh) 隐藏式电池盒自动连接装置
CN205033928U (zh) 电动汽车
CN202564981U (zh) 充电器
CN204205144U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204760659U (zh) 一种易拔插头
CN203871604U (zh) 一种螺纹辅助的弹性圆环插孔连接器
CN102544821B (zh) 便携式插销插座
CN206004364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防短路自动充电结构
CN202384529U (zh) 便携式插销插座
CN209929595U (zh) 一种通用飞机用电路连接装置
CN210617885U (zh) 一种用于立体停车塔的充电桩
CN218300037U (zh) 一种电池仓装配结构
CN204578151U (zh) 便携安放手机的充电宝
CN205488904U (zh) 一种带可插拔usb插座的接线板
CN215898992U (zh) 一种具有辅助供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帽控制装置
CN220453585U (zh) 轨道装置及灯具
US20240079889A1 (en) Charging base system
CN203504254U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20362130U (zh) 转接片焊接用定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