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6638A -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6638A
CN103036638A CN2011102940287A CN201110294028A CN103036638A CN 103036638 A CN103036638 A CN 103036638A CN 2011102940287 A CN2011102940287 A CN 2011102940287A CN 201110294028 A CN201110294028 A CN 201110294028A CN 103036638 A CN103036638 A CN 103036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control information
rate
mess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40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6638B (zh
Inventor
陈小锋
吕永霞
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40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66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234 priority patent/WO2013044887A2/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6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6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6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6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为减小控制信息占用的资源开销而发明。所述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本发明可用于长期演进等无线通信系统中。

Description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增强的长期演进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系统中,子帧上承载的各种数据,是在子帧的物理时频资源上划分出各种物理信道来组织映射的。各种物理信道可分为两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相应地,控制信道承载的数据可称为控制数据,也称为控制信息,业务信道承载的数据可称为业务数据。其中,通信的根本目的是传输业务数据,而控制信息用于告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给UE的业务数据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个数以及这些PRB在整个系统中所有PRB中的起始位置、业务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等,其主要作用是辅助业务数据的传输。因而,一个通信系统的设计最好使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尽量少。
一般情况下,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系统中用于业务数据传输的资源是灵活分配的,即对某个用户来说,每个子帧发给该用户的业务数据占用的PRB个数,这些PRB在整个系统中所有PRB的起始位置等都是变化的,因此在发送业务数据给该用户的时候,同时需要告诉该用户,它应该在哪些PRB去接收给它的业务数据。同样,对某个用户来说,每个子帧发给该用户的业务数据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也可能是变化的,也需要告诉用户。像资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RA)和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信息就是为了辅助(或控制)业务数据传输的,都被称为控制信息,在控制信道上传输。
根据LTE版本8/9/10标准,通常情况下,一个子帧里控制信道可以占用整个系统所有PRB的前3个OFDM符号,即开销为3/14,大于20%,这个开销比较大,会使得业务数据可用的资源减少,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
在现有技术中,当基站有多个天线口(antenna port)时,控制信息采用的发送方式是发射分集方式,具体为以Alamoti发射分集方式为基础的空频块编码SFBC(Spatial-Frequency Block Code,SFBC)。由于使用发射分集方式时需要考虑每个天线口到接收端的信道情况,因而实际性能不好。当要传输一定数量的控制信息比特并达到性能要求时,需要采用码率更低的编码方式,即把这一定数量的控制信息比特编码成更多的码字比特,因而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来传输这些更多的码字比特,这样会使得控制信息占用的资源开销增大,导致业务数据可用的资源减少,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减小控制信息占用的资源开销。
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传输单元,用于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U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基站和UE,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通过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信息块的码率由多个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减少了整体上需要的资源基本单元RE个数,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一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另一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又一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再一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一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6B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9为图8中所示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于基站,如图1所示,包括:
S11,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S12,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S13,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站使用多个数据层进行数据传输,即数据层层数为至少两个,其中,数据层层数可指发射端与接收端能有效支持并行传输的数据个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层也可称为传输层(transmission layer),或简称为层(layer)。
本步骤中,“映射到数据层上”表示映射到一或一个以上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层上,而当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都进行完数据层映射后,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全部的数据层上都分布有数据。
S14,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相同的时频资源下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通过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信息块的码率由多个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减少了整体上需要的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基本单元)个数,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S11中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上行业务数据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和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其中,上行业务数据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也可以称为上行分配,UplinkGrant或UL Grant,下行业务数据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也可以称为下行分配,Downlink Grant或DL Grant或DL assignment。例如,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可以是一块对应UL Grant,一块对应DL Grant,等等。
在LTE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和增强(LTE-Advanced,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技术被选择用来支持更宽的带宽,以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峰值数据速率要求。载波聚合技术中,两个或更多的成员载波的频谱被聚合在一起以得到更宽传输带宽。LTE-A用户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上行和下行成员载波数目,上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是上行业务数据,下行成员载波上传输的是下行业务数据,并且每个成员载波有独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过程,则当LTE-A中的用户设备同时接入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时,对每个下行成员载波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传输给用户设备的下行业务数据或者每个上行成员载波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上传输给基站/基站的上行业务数据,都需要传输相应的控制信息。
因而,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成员载波上的业务数据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需指出,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至少两块信息的内容以及划分等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优选的,所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此时,S12中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具体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具体地,将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编码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任何可使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比如,Reed-Muller码,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Turbo code等。编码之前每个信息块可选地可以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其中,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对应的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取决于各块信息对应的原始信息比特数,且所述各块信息对应的编码码率相同,与直接将各块信息速率匹配成一个码字对应层数对应的比特数相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上述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的步骤可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
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其中,物理资源数目主要指可用来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的资源基本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个数。数据层(layer)层数是指发射端与接收端信道能有效支持并行传输的数据个数,假设该层数目为k。简单来说,如果有k*N个数据符号要传输,信道如果支持k层,则每一层可以传输其中N个数据符号。每一个RE可以同时承载k个数据符号,一共需要N个RE。若物理资源数,具体为RE的个数,为R,确定的数据层层数为k。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能携带m个比特,那么本次传输一共可以传输m*R*k个比特。
这时,所述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可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之和;
确定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按照所述确定的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速率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信道编码之前控制信息对应的比特称为原始信息比特,所述原始信息比特可包括可能的CRC比特,将信道编码之后以及速率匹配后对应的比特称为码字比特。
举例说明,若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所述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因而,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码字比特数为:ceil{X*N/(X+Y)}或floor{X*N/(X+Y)},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码字比特数为:N-ceil{X*N/(X+Y)}或N-floor{X*N/(X+Y)},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floor表示向下取整。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的方式不作限制,除了上面所述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
在实际系统中,多个数据层上的数据经历的信道条件可能不一样,有些信道条件好,有些信道条件差。另一方面,不管各层的信道条件怎样,要传输的控制信息里,各块信息包含的原始信息比特个数是不可调整改变的。能改变的是经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码字比特个数,即码率可变,也即可使用的RE个数可变。在相同信道条件下,一般码率越低,性能越好,当然使用的RE个数越多。反过来说,要达到相同的性能,比如满足误码率1%,信道条件越差,要求的码率越低,从而需要使用的RE个数越多,即占用的资源越多。
若至少一块信息对应的码字比特只被映射到一个数据层上。那么该块信息的性能只依赖于该数据层的信道条件,如果该数据层的信道条件刚好很差,那么要保证该信息块的性能,必须降低该信息块的码率,从而占用的RE个数增多。在欠佳情况下,包含原始信息比特个数多的信息块刚好被映射到信道条件最差的数据层上,那么占用的RE个数将更多。可以发现,需要占用的RE个数由信道条件最差的决定,而其它数据层上不管信道条件多好,或者其上对应的各块信息包含的原始比特个数很少都没有影响。因而,资源利用率低。
为使得各块信息对应的码字比特在较多数据层上比较均匀的分布,可以避免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优选地,S13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具体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且优选地,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全部数据层上。由于每块信息的码率由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因而可起到平均的效果,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整体上需要的RE个数减少,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通常来讲,在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之前,需要进行调制,因此,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具体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得到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且优选地,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全部数据层上。其中,在映射时,优选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顺次交替地映射到所有数据层上,即将各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按顺序逐层并交替映射到所有数据层,使得所述各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有数据层上都有分布。
具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8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调制、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键控)调制等等。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具体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交织;
其中,交织方式可以为:基于素数的交织方式,行进列出的交织方式,M-序列生成的交织方式,等等。现在以交替排列的交织方式来举例说明,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得到所述各块信息对应的码字比特,交织时,先依次取所述各块信息对应的O个比特组成比特序列,待全部各块信息对应的O个比特都取过之后,接着依照取所述各块信息的先后顺序,再依次取一遍所述各块信息对应的O个比特放入所述比特序列中,如此重复交织直到所有信息块的比特数都取完,其中O的取值可以是1;O的取值也可以等于数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信息比特数,例如当数据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O的值为2。需要说明的是,交替排列的交织方式中,若其中一块信息对应的码字比特被先选取完,则可以将另一块信息对应的码字比特中剩下的码字比特一次全部取出放入所述比特序列中。
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数据顺序映射到各所述数据层上,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举例说明,假设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包括两块,分别为第1块信息和第2块信息,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支持2个数据层传输,则如图2所示,先将第1块信息和第2块信息进行交织,形成交织后的比特序列,使得第1块信息和第2块信息在所述交织后的比特序列中尽量均匀地分布开来,然后对此交织后的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并且映射到此两个数据层上,在第一层占满后才开始映射到第二层上。
或者,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具体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每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举例而言,假设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包括两块,分别为第1块信息和第2块信息,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支持2个数据层传输,则如图3所示,第1块信息中的各个数据先映射到数据层1,然后映射到数据层2,接着映射到数据层1,如此直至第1块信息用完,再接着对第2块信息进行映射。
或者,可选的,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所述分组后的各组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所述数据层上。
当然,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方式只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在映射时采用的优选的方式,而不是限制。所述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也可采用以下方式,如,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不经过交织,而是直接顺序映射到各数据层上,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具体如图4所示。又如,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不经过交织,而是每一块信息对应于一数据层,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具体如图5所示。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6A所示,包括:
S61,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S62,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
S63,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具体地,将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编码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任何可使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比如,Reed-Muller码,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Turbo code等。编码之前每个信息块可选地可以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比特。
S64,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具体地,若物理资源数(具体为RE的个数)为R,确定的数据层层数为k。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能携带m个比特,那么本次传输一共可以传输m*R*k个比特。
S65,根据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具体而言,若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所述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ceil{X*N/(X+Y)}或floor{X*N/(X+Y)},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N-ceil{X*N/(X+Y)}或N-floor{X*N/(X+Y)}。
S66,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得到的码字比特进行交织。
交织方式可以为各种方式,例如:基于素数的交织方式,行进列出的交织方式,M-序列生成的交织方式等等。
S67,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比特进行调制并顺序映射到各所述数据层上。
本步骤中,所采用调制方式不限,例如QPSK调制,8PSK调制,16QAM调制,等等。
其中,顺序映射意为,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S68,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并进行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S65可以S61之后,S62之前进行。
本实施例将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并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另本实施例可使得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每个信息块的码率由所有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整体上需要的RE个数减少,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6B所示,包括:
S61’,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S62’,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
S63’,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具体地,将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编码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任何可使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比如,Reed-Muller码,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Turbo code等。编码之前每个信息块可选地可以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比特。
S64’,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具体地,若物理资源数,具体为RE的个数,为R,确定的数据层层数为k。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能携带m个比特,那么本次传输一共可以传输m*R*k个比特。
S65’,根据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具体而言,若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所述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ceil{X*N/(X+Y)}或floor{X*N/(X+Y)},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N-ceil{X*N/(X+Y)}或N-floor{X*N/(X+Y)}。
S66’,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即码字比特)分别进行调制,得到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
调制方式例如QPSK调制,8PSK调制,16QAM调制,等等。
S67’,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且优选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全部数据层上。
具体方式可为,采用分组映射的方式,在映射前,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组,将每组调制符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或者,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所述分组后的各组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所述数据层上。
需指出的是,上面仅是列举出几种可能的具体映射方式,只要能够达到使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且优选地,使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全部数据层上的效果,显然,采用其他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S68’,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并进行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顺序是可以调制的,如S65’的还可以放在S61’与S62’之间。
本实施例将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并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另本实施例可使得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每个信息块的码率由所有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整体上需要的RE个数减少,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与前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基于UE,如图7所示,包括:
S71,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具体的,UE接收基站发出的信号,该信息包括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一般地,对于采用OFDM接入技术的系统,UE在接收信号时,通常会把所有信号接收下来,然后在整个时频资源上找到承载自己数据的物理资源位置,即RE,并对其上数据进行解调解码得到自己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说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分配(UL grant)或下行分配(DL assignment),或者,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成员载波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和下行成员载波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UE如何知道自己的控制信息所占用的物理资源位置等不做限制,例如,接收基站的信令通知,或者预先定义一些可能的物理资源的位置和大小,UE接收时进行盲检测,即把所有可能情况都尝试一遍,直到某一次尝试解调解码出来的信息能够通过设计的校验机制或者都没通过校验机制。
S72,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UE如何知道自己的控制信息在几层数据层上发送,即基站使用几层数据层发送控制信息等不做限制,例如,接收基站的信令通知,或者预先定义一些可能的值或范围,UE接收时进行盲检测,即把所有可能情况都尝试一遍,直到某一次尝试解调解码出来的信息能够通过设计的校验机制或者都没通过校验机制。
具体的,假设传输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为k,本步骤中,将对每个控制信息对应的RE上的数据按照k层传输进行解调,并根据控制信息的映射规则,获知控制信息中各信息块对应的码字比特或调整符号在所有解调后的码字码字比特或调制符号中的相对位置,从而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S73,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控制信息通过至少二个数据层传输的控制信息,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并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72中,控制信息的映射规则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基站通知给UE的,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72中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预先设定,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所述基站的通知,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S71步骤中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这时,步骤S72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对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所述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对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所述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此外,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80,如图8所示,包括:
确定单元81,用于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处理单元82,用于对确定单元81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映射单元83,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传输单元84,用于对映射单元83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映射单元83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单元84在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通过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信息块的码率由多个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减少了整体上需要的RE个数,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其中,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者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确定单元81,还用于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
对确定单元81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对确定单元81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可选的,确定单元8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则,如图9所示,处理单元82进一步包括:
确定模块821,用于根据确定单元81确定的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确定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
速率匹配模块822,用于按照确定模块821确定的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
例如,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确定单元81确定的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确定模块821确定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ceil{X*N/(X+Y)}或floor{X*N/(X+Y)};而确定模块821确定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N-ceil{X*N/(X+Y)}或N-floor{X*N/(X+Y)}。
优选的,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可选地,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交织;
对所述进行交织后的数据顺序映射到各所述数据层上,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可选地,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每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可选地,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所述分组后的各组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所述数据层上。
可选地,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处理单元82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得到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这时,优选的,映射单元83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顺次交替地映射到所有数据层上。
与本发明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100,如图10所示,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获取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接收单元101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处理单元103,用于对获取单元103获取的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基站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至少两个数据层上,传输时采用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层来承载数据,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承载量,因而在一次传输中,可传输更多的控制信息,大大提高了控制信息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通过将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可以避免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只依赖于一个数据层信道条件的情况,信息块的码率由多个数据层的信道情况决定,可以有平均的效果,而避免了由最差信道条件决定的情况,减少了整体上需要的RE个数,从而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
其中,可选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者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可选地,获取单元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预先设定,在接收单元101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所述基站的通知,在接收单元101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这时,获取单元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对接收单元101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所述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对所述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所述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包括:
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
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包括:
根据所述确定的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确定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
按照所述确定的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 数据进行速率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
所述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
ceil{X*N/(X+Y)}或floor{X*N/(X+Y)}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
N-ceil{X*N/(X+Y)}或N-floor{X*N/(X+Y)}。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交织;
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数据顺序映射到各所述数据层上,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每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或者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所述分组后的各组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所述数据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得到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顺次交替地映射到所有数据层上。
11.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 制信息;或者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层的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预先设定,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所述基站的通知,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所述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对所述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所述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至少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传输单元,用于对所述映射单元映射到数据层上的数据进行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
对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别进行速率匹配,且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进行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之和等于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物理资源数目、数据层层数以及调制方式;
根据所述数据层层数、物理资源数目和调制方式,确定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确定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
速率匹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两块信息,分别为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 息;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X;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原始比特数为Y;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本次传输能够承载的比特数为N,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ceil{X*N/(X+Y)}或floor{X*N/(X+Y)};
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为:N-ceil{X*N/(X+Y)}或N-floor{X*N/(X+Y)}。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各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交织;
将所述进行交织后的数据顺序映射到各所述数据层上,一个数据层占满后才开始往下一个数据层映射,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每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或者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将所述分组后的各组数据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所述数据层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 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所述处理单元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得到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层上,使得所述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对应的调制符号顺次交替地映射到所有数据层上。
2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块信息,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经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分布在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解码,以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的原始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包括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传输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对应一个或一组上行/下行成员载波上业务数据对应的控制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预先设定,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和所述基站的通知,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分布在所有数据层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所述每一块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符号分布在所述至少二个数据层上;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控制信息的数据层层数,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所述解调后的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至少两块信息中的每一块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的数据。 
CN201110294028.7A 2011-09-30 2011-09-30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036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4028.7A CN103036638B (zh) 2011-09-30 2011-09-30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PCT/CN2012/085234 WO2013044887A2 (zh) 2011-09-30 2012-11-26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4028.7A CN103036638B (zh) 2011-09-30 2011-09-30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6638A true CN103036638A (zh) 2013-04-10
CN103036638B CN103036638B (zh) 2016-08-10

Family

ID=47996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4028.7A Active CN103036638B (zh) 2011-09-30 2011-09-30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6638B (zh)
WO (1) WO201304488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671A (zh) * 2017-02-14 2019-09-2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922A (zh) * 2007-09-28 2010-08-18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在mimo系统中的harq的重传方法
CN101984569A (zh) * 2010-11-10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编码符号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42B (zh) * 2009-03-13 2014-06-11 夏普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1877621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lte-a系统中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922A (zh) * 2007-09-28 2010-08-18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在mimo系统中的harq的重传方法
CN101984569A (zh) * 2010-11-10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编码符号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Multiplexing schemes of control and data in multi-layer PUSCH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 R1-101073》, 26 February 2010 (2010-02-2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671A (zh) * 2017-02-14 2019-09-2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68671B (zh) * 2017-02-14 2022-01-0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6638B (zh) 2016-08-10
WO2013044887A2 (zh) 2013-04-04
WO2013044887A3 (zh) 201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1990B (zh) 一种信令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1801097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调度信息的指示方法
CN101682451B (zh) 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将调制码元映射到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95492B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
CN101527623B (zh) 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594211B (zh) 大带宽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CN102858014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953214B (zh) 使用码点指示调度模式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3119858B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重发的收发方法和装置
WO2017121417A1 (zh) 一种确定编码调制参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8998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配确认/否定确认物理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A2590858C (en)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CN101588226B (zh) 一种大带宽下多载波系统中的终端及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
WO2019029401A1 (zh)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308511B (zh)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918793A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84142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道的配置
CN102447538A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036305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741462A (zh) 解调参考信号动态循环移位参数的处理方法
CN101848544A (zh) Phich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US20040125882A1 (en) Radio communicating method, radi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1860425A (zh)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932918B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827400B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