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8456A -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8456A
CN103028456A CN2012102823521A CN201210282352A CN103028456A CN 103028456 A CN103028456 A CN 103028456A CN 2012102823521 A CN2012102823521 A CN 2012102823521A CN 201210282352 A CN201210282352 A CN 201210282352A CN 103028456 A CN103028456 A CN 103028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test tube
opening gear
swingle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23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8456B (zh
Inventor
卢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es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卢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卢瑾 filed Critical 卢瑾
Priority to CN2012102823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8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8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8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8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8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具体包括将检测后的标本存放在由上盖和底座组成的标本保存盒中,放置于低温环境保存,当需要复查时,利用上盖开启装置夹紧试管,一手摁住上盖开启装置,一手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揭起。本发明还提供了与该方法配套使用的装置,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中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与底座,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多个旋转杆和连接条。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标本的保存处置,特别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对检测后标本,主要是血液标本的保存和处置,用以防止已开盖试管中的血液标本污染环境,或者标本间相互污染。
背景技术
在医疗卫生领域,为了对服务对象进行医疗或其它服务,往往要采集服务对象的体液标本(主要是血液标本,以下以血液标本为例,但不限于血液标本)于试管中,然后送检验科进行项目检测。检测完毕之后,血液标本由于存在潜在的疾病传染性,必须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进行处置。这些标本会在检验科保留一段时间(几天或几十天,甚至更长),然后集中交给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公司销毁。血液标本在检测前是有试管盖盖紧的,但在检测时必须将试管盖打开,因此检测完毕后大量的已开盖的试管标本必须用手工将试管盖一个一个盖回去以避免开放性的血液标本污染环境。较大的三甲医院或血液中心每天要处理数千个标本,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因此在许多医院和血站的检验科,为了贪图方便,都不将试管盖盖回去,直接将开放的血液标本试管装在纸盒中保存等待处理。这样血液标本会产生气溶胶飘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如果不小心将纸盒倾斜或打翻,纸盒中开放的标本会倾倒出来直接污染环境。医院或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在将这些纸盒装的开放性标本运输至处置地的过程中,尽管装在防渗漏的胶袋(法规这样规定,但不排除少部分公司不按规定执行),但胶袋毕竟是容易破损的,因此运输路途中也存在污染公众环境的隐患。有的医院将开放的血液标本试管倒在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先进行消毒,但大量的血液标本倒入容器中,污秽不堪,也容易污染环境,最终也是倒入下水道中,更加危害环境。
目前,现有的标本保存方式包括:一是通过手工将试管盖一个一个盖回标本试管上去,然后装盒或放在试管架上,临时保存于低温环境;二是不将试管盖盖回去,直接把开放性试管标本装入纸盒和试管架保存;以上两种方法是处理需要暂存的标本。如果在暂存期间有标本需要复查,则取出相应标本复查。暂存期过之后,将所有标本集中处置销毁,或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处理公司运输到专门的地方集中处置。三是将不需要临时保存的标本直接丢弃于装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然后再集中处理污秽的消毒容器,少数不负责任的单位会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第一种方式保护性最好,但因为标本试管数量太多,手工盖盖子操作繁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通常操作人员不太情愿这样处理。第二种方式虽然不要盖盖子,但要将开放的试管一个个排放于纸盒内,不但排放的动作要放慢,时间要很长,而且排放的过程要高度小心试管不会倾倒,否则血液倒出后要对桌面和环境进行复杂的消毒程序。标本盒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倾倒,一旦防渗漏的胶袋破损,也会污染环境。第三种方式是最容易污染环境的方式,而且也只能用于不需要保存复查的标本的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检验后的标本的保存和处置方法,其既不需要人员一个一个将大量的试管单个的盖上试管盖,从而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够方便快捷的将标本试管批量封闭起来,防止了标本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对于保存期间需要复查的标本,又容易开盖取出。而且有利于堆放。需要集中运输或销毁标本时,还可以一次性处理掉。进一步的,还容易计算标本试管的数量。
本申请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与该方法配套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检测完毕的标本试管直立插入标本保存盒的底座的孔洞中;
二、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的孔洞对准试管口慢慢往下压,使孔洞中的突起塞紧试管口;
三、在标本保存盒的上盖上面写清楚标本的保存信息便于查找,整齐堆放于低温环境中;
四、当有标本需要复查时,则取出相应标本保存盒,确定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
五、按下上盖开启装置中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带动旋转杆旋转,所述旋转杆上的挤压条夹紧试管,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
六、一手摁住上盖开启装置,一手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揭起;
七、拉起所述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带动所述旋转杆反向旋转,所述挤压条松开试管,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回到开启位置;
八、取出需要的标本,将上盖盖回,并继续放置低温环境保存;
九、保存期结束后,将整盒标本交由负责医疗废物处理的人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中有多个可以容纳试管的上部的第一孔洞,所述试管用于装标本,所述第一孔洞内具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塞紧所述试管,所述底座中具有与所述上盖对应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底部与所述试管的底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多个旋转杆和连接条,其中所述旋转杆具有旋转柄,连接杆,芯杆和挤压条,所述芯杆穿过所述基座上的孔洞,所述连接条将所述多个旋转杆的旋转柄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多个旋转杆可以一起动作,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其中一个为开启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旋转杆的挤压条相互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试管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所述标本保存盒中,使所述试管位于所述旋转杆的所述挤压条之间,所述上盖开启装置的另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杆的挤压条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从而夹紧所述试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标本保存盒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盖的底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盖的侧剖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底座的侧剖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盖开启装置。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盖开启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8是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盖开启装置的旋转杆的立体图。
图10显示了挤压条的侧视图。
图11是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旋转条的旋转柄与连接条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如图1所示,该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1和底座2。通过上盖1和底座2将标本试管3固定在中间。如图2,3所示,上盖1上有多个规律排列的第一孔洞4,例如10×10个(不限于此)。第一孔洞4的内径与所需保存的试管3的外径相符,正好能容纳试管3的口部进入但有一定阻力。如图3所示,第一孔洞4内有突起5,突起5呈倒圆台形,圆台顶部直径小于试管3口部的内径,圆台底部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试管3口部的内径,突起5起到塞紧试管口,防止血液标本流出的作用。
如图4所示,标本保存盒的底座2上有多个规律排列的第二孔洞6,例如10×10个(不限于此),排列方式和间距与上盖的第一孔洞4相对应。第二孔洞6的内径与试管3的底部外径相符或稍小,可以正好容纳试管插入但有一定阻力。如图5所示,第二孔洞6的底面呈半球形,与试管3的底部形状相符,以更加契合地容纳试管3。
根据本发明的标本保存处置装置还包括上盖开启装置。该上盖开启装置具有开启位置和锁紧位置。如图6所示,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7,旋转杆8和连接条9。基座7起到支撑整个上盖开启装置的作用,基座7上有数量与旋转杆8数量一致的孔洞7a。优选的是,可以在孔洞7a内设置轴承等本领域公知的有利于相对旋转的装置。旋转杆8通过孔洞7a穿过基座7。旋转杆8有多根,其数量与底座2上的孔洞6的列数相匹配(如图8所示)。如图9所示,旋转杆8包括旋转柄8b,连杆8a,芯杆8c,挤压条10。连杆8a与芯杆8c之间可以采用插接式活动连接或螺钉连接,也可以采用粘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适宜的连接方式。芯杆8c穿过基座7上的孔洞7a。旋转杆8后部为挤压条10。挤压条10既可以采用在芯杆上覆盖挤压层或者套上挤压层获得,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件,然后再与芯杆8c相连接。挤压层或者挤压条10通常可采用橡胶等弹性物质制成。挤压条的横截面如图10所示。挤压条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90度,其横向轴长可以进行长短转换,从而可以放松和夹紧试管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的是,挤压条的截面并不仅限于如10中所示的椭圆形,其外形只要满足通过旋转,可以改变两个挤压条之间的间隙就可以了,当然,优选的是如10中的椭圆形。进一步的,在挤压条表面还可以覆盖一层薄的颗粒层,以增大摩擦和提供更好的保护。
如图11所示,当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挤压条10之间的间隙大于试管3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以及将试管从标本保存盒中取出。
如图12所示,当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旋转杆的挤压条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3,从而夹紧标本保存盒中存放的试管3,使当揭开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时,试管不至于被带出来。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连接条9的截面呈倒U型,在U型的两侧壁上开有孔洞,旋转柄8b穿过连接条9的侧壁上的孔洞。如图6,8所示,连接条9可将所有的旋转柄8b活动连接在一起(为方便起见,图13中仅显示连接了一个旋转柄8b)。将连接条9弹起或者按下,就可以带动所有的旋转柄8b旋转90度,从而带动旋转杆8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使挤压条10可以夹紧或放松试管3。
进一步的,标本保存盒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或者其他类似的一次性材料制成。上盖开启装置,尤其是芯杆8c采用金属制成,优选刚性较大的金属或合金,例如铁,铜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检测后的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如下:
1.将检测完毕的标本试管直立插入标本保存盒的底座2的孔洞6中,因为摩擦力的原因,底座不容易与试管脱离(即使试管的数量少于孔洞的数量也没有关系);
2.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1的第一孔洞4对准试管口慢慢往下压,使第一孔洞4中的突起5塞紧试管口。因为摩擦力的原因,上盖不容易与试管脱离;
3.在标本保存盒的上盖上面写清楚标本的保存信息便于查找,整齐堆放于低温环境中(如果需要加固,可以使用粘性透明胶带将上盖和底座绕至少一圈);
4.如果有标本需要复查,则取出相应标本保存盒,确定上盖开启装置的连接条9处于弹起状态后,即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
5.按下连接条9,旋转杆8带动挤压条10转动90度角,使所有的挤压条的长轴转成横向,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所有试管全部被夹紧;
6.一手摁住上盖开启装置,一手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揭起;
7.拉起连接条9,旋转杆8带动挤压条10逆转动90度角,使所有的挤压条的长轴转成竖向,上盖开启装置返回到开启位置,挤压条松开试管;
8.取出需要的标本,将上盖盖回,并继续放置低温环境保存;
9.保存期结束后,将整盒标本交给负责医疗废物处理的人员即可。

Claims (10)

1.一种针对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检测完毕的标本试管(3)直立插入到标本保存盒的底座(2)的孔洞(6)中;
二、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1)的孔洞(4)对准试管口慢慢往下压,使孔洞(4)中的突起(5)塞紧试管口;
三、在标本保存盒的上盖上面写清楚标本的保存信息便于查找,整齐堆放于低温环境中;
四、当有标本需要复查时,则取出相应标本保存盒,确定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
五、按下上盖开启装置中的连接条(9),所述连接条(9)带动旋转杆(8)旋转,所述旋转杆(8)上的挤压条(10)夹紧试管,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
六、一手摁住上盖开启装置,一手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1)揭起;
七、拉起所述连接条(9),所述连接条(9)带动所述旋转杆(8)反向旋转,所述挤压条(10)松开试管,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回到开启位置;
八、取出需要的标本,将上盖(1)盖回,并继续放置低温环境保存;
九、保存期结束后,将整盒标本交由负责医疗废物处理的人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处置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中,使用透明胶带绕上盖和底座至少一周以进行加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存处置方法,其中在步骤五中,所述连接条(9)带动所述旋转杆(8)转动的角度为90度。
4.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上盖(1)中有多个可以容纳试管(3)的上部的第一孔洞(4),所述试管用于装标本,所述第一孔洞(4)内具有突起(5),所述突起(5)用于塞紧所述试管,所述底座(2)中具有与所述上盖(1)对应的第二孔洞(6),所述第二孔洞(6)的底部与所述试管(3)的底部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7),多个旋转杆(8)和连接条(9),其中所述旋转杆具有旋转柄(8b),连接杆(8a),芯杆(8c)和挤压条(10),所述芯杆(8c)穿过所述基座(7)上的孔洞(7a),所述连接条(9)将所述多个旋转杆(8)的旋转柄(8b)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多个旋转杆(8)可以一起动作,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其中一个为开启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旋转杆(8)的挤压条(10)相互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试管(3)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所述标本保存盒中,使所述试管位于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挤压条(10)之间,所述上盖开启装置的另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杆(8)的挤压条(10)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3),从而夹紧所述试管(3)。
6.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上盖开启装置由开启位置变为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柄的位置旋转90度。
7.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挤压条(10)的截面为椭圆形。
8.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挤压条(10)上还具有颗粒层。
9.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标本保存盒的所述上盖(1)和所述底座(2)均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
10.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芯杆(8c)采用金属制成。
CN201210282352.1A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Active CN103028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2352.1A CN103028456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2352.1A CN103028456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8456A true CN103028456A (zh) 2013-04-10
CN103028456B CN103028456B (zh) 2014-10-08

Family

ID=48016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2352.1A Active CN103028456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84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5147A (zh) * 2017-12-27 2018-03-30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方便查阅载玻片的保存盒
CN108014861A (zh) * 2017-12-04 2018-05-11 江苏润文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试管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628B1 (en) * 1999-03-05 2003-05-06 Specialty Silicone Products, Inc. Compartment cover, ki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060280654A1 (en) * 2001-11-19 2006-12-1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ultiwell Apparatus
US2009010153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Mingwei Qian Microtube container and carrier for multiple containers
CN201841023U (zh) * 2010-08-20 2011-05-25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管密封盒
CN102427884A (zh) * 2009-05-15 2012-04-25 简·探针公司 用于液体处理的污染控制
CN202700551U (zh) * 2012-06-11 2013-01-30 成都瑞琦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试管标本保存盒
CN202823444U (zh) * 2012-08-10 2013-03-27 卢瑾 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628B1 (en) * 1999-03-05 2003-05-06 Specialty Silicone Products, Inc. Compartment cover, ki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060280654A1 (en) * 2001-11-19 2006-12-1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ultiwell Apparatus
US2009010153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Mingwei Qian Microtube container and carrier for multiple containers
CN102427884A (zh) * 2009-05-15 2012-04-25 简·探针公司 用于液体处理的污染控制
CN201841023U (zh) * 2010-08-20 2011-05-25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管密封盒
CN202700551U (zh) * 2012-06-11 2013-01-30 成都瑞琦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试管标本保存盒
CN202823444U (zh) * 2012-08-10 2013-03-27 卢瑾 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4861A (zh) * 2017-12-04 2018-05-11 江苏润文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试管架
CN107855147A (zh) * 2017-12-27 2018-03-30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方便查阅载玻片的保存盒
CN107855147B (zh) * 2017-12-27 2023-07-04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方便查阅载玻片的保存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8456B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7867A (en) Apparatu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dual biological samples
JP5545689B2 (ja) 細胞シート搬送用容器
EP3524979B1 (fr) Dispositif adapté pour recevoir un échantillon biologique et procédé à l'aide dudit appareil
CA2229802A1 (en) An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and shipping biological fluid samples collected in vials
JP2016529514A (ja) 人間工学的な便検体容器及び封入ホルダシステム、方法並びにキット
CN105665413B (zh) 一种医疗垃圾环保处理装置
CN103028456B (zh) 一种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处置方法及相应装置
JP2016534760A (ja) ろ過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用途
US20120024864A1 (en) Container assembly
CA3130654A1 (en) Sample collection apparatus and uses thereof
CN202823444U (zh) 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
CN101871852A (zh) 定量取便器
GB2305936A (en) Bacterial culture vessel having a lid able to hold encapsulated culture supplements
Van der Meer et al. Leucoreduced platelet concentrates in additive solution: an evaluation of filters and storage containers
KR101012008B1 (ko) 검체수송용기
CN110419529B (zh) 肿瘤内科标本存放装置
JP6550667B1 (ja) マイクロチューブの連続開栓・閉栓用器具
CN208541522U (zh) 一种手术护理车以及医用护理设备
CN203874098U (zh) 一种滑盖式儿童药盒
CN205886942U (zh) 一种框架翻转振荡器混装瓶夹具
CN211076734U (zh) 一种手术药品液体管理盒
CN220872098U (zh) 一种食品药品检验用采集装置
CN203647493U (zh) 带有简易式针头分离器的采血箱
CN217919030U (zh)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
CN203370109U (zh) 药品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9

Address after: 528315, Guangdong Province,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99 East Taoyuan Road, fo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enter, 10 R & D workshop, room 901

Patentee after: Foshan bes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Lecong Town Square Jade Xuan 2 Weiss room 902

Patentee before: Lu J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 J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