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6434A -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6434A
CN103026434A CN2010800680081A CN201080068008A CN103026434A CN 103026434 A CN103026434 A CN 103026434A CN 2010800680081 A CN2010800680081 A CN 2010800680081A CN 201080068008 A CN201080068008 A CN 201080068008A CN 103026434 A CN103026434 A CN 103026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rectifier
polyphase transformer
phase
rectifier unit
distribu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6434B (zh
Inventor
伦纳特·克鲁瑟
约翰·比约克斯文松
奥拉·夸恩斯特伦
克拉斯-戈兰·斯科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ab AB
Original Assignee
Saab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ab AB filed Critical Saab AB
Publication of CN103026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6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6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6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0Fixed transformer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9/00
    • H01F30/06Fixed transformer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9/00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 H01F30/12Two-phase, three-phase or polyphase transformers
    • H01F30/14Two-phase, three-phase or polyphase transformers for changing the number of pha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0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027/408Association with diode or rectifier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用于将从配电系统(2)供给的三相(R、S、T)交流(AC)转换成供给到至少一个负载(3)的直流(DC)。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包括具有初级绕组集(17)和次级绕组集(18)的磁芯(5)、以及整流器电路(22)。次级绕组集(18)被布置来产生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并且初级绕组集(17)被布置来提供所述输出相位的大致等于度的正相移或负相移。通过将两个这种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连接到三相配电系统,其中的一个具有输入相位的改变的连接顺序,由于来自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交错脉冲,所以来自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组合的输出脉冲的数量与单个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相比看上去加倍,从而减小了电流失真。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两个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布置的对应的发明方法,用于减小在配电系统(2)中的电流失真。

Description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从配电系统供给的三相交流转换成供给到至少一个负载的直流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以及将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与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连接以减少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失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从三相AC配电系统向DC负载供给电力时,传统的AC的六脉冲整流经常导致在配电系统上的不可接受的电流失真和低功率因数。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是为了在将DC负载连接到AC网络时实现接近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电流失真的公知技术。传统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包括具有初级绕组集和次级绕组集的磁芯、整流器电路和用于将所述初级绕组集连接到三相AC配电系统的三个输入端子。次级绕组集还被布置为在其输出端产生多个三相系统,所述多个三相系统相对于彼此相移以提供输出相位的提高的数量。
随着每个输出相位之间的逐渐变小的相移,即更多的被整流的AC相位,电流失真相应地减小。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小配电系统的电流失真,必须将更多个绕组增加到次级绕组集中以提供更多个输出相位。然而,由于次级绕组集变得日益复杂,这将导致更高的传导损耗并且增加了单元的重量。
文件US6,930,578B2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包括两个多相变压器,所述两个多相变压器被配置为通过多相变压器的负载特定安装来减小配电网络中的谐波电流。该文件公开了连接到三相AC电源的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其中所述多相变压器中的每个对单独的AC负载馈电。每个变压器包括具有用于从三相AC电源接收电力的多个触点集的初级以及电磁地耦接到初级并具有用于连接到多个负载的单个触点集的次级。初级的每个触点集提供了相应的初级至次级的相移,从而第一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的触点在安装了变压器之后被选择,以使得来自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的电流的谐波和来自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的电流的谐波大致抵消。在US6,930,578B2中描述的布置的缺点在于两个变压器中的每个的初级的合适的触点的选择是非常复杂的任务,其要求合适的测量设备。此外,当必须向多相变压器提供额外的触点时,变压器成本提高。
因此,需要改进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设计,其提供配电系统上的减小的电流失真以及提高的功率因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明的用于将三相AC转换成DC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以及使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与另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连接以减小配电系统的电流失真的方法,其中能够部分地避免之前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通过至少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适当的布置实现,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包括被布置来产生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的次级绕组集,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还包括初级绕组集,所述初级绕组集被布置来向所述输出相位提供大致等于
Figure BDA00002727315900021
度的正相移或负相移。
所述目的还通过权利要求11的特征部分的方法步骤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借助于所述次级绕组集产生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的步骤,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并且借助于所述初级绕组集向所述输出相位提供大致等于度的正相移或负相移。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子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一相位,将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子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二相位,将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的第三输入端子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三相位,将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子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三相位,以及将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的第三输入端子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二相位。
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并联地连接到三相配电系统,以及相对于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改变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上的所述三个输入相位中的两个输入相位的连接顺序,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所有脉冲将取决于至配电系统的连接而相对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输出相位向前或向后相移,并且通过合适地选择输出相位的数量和初级相移,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脉冲将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脉冲大致交错。
布置包括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具有N个输出相位,当来自所述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脉冲交错时,来自所述布置的输出相位的数量因此对于配电系统看上去是2*N。因此解决方案拥有具有2*N个输出相位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性能,但是拥有接近于具有N个脉冲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复杂性。与使用单个2*N输出相位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相比,本发明的方案还提供了供给两个单独的绝缘负载的可能。
通过实施一个或多个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进一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连接到三相AC配电系统和DC负载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图2示意地示出了图1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电源转换器;
图3示出了包括两个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配电布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次级绕组集的相位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初级绕组集的相移;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初级和次级绕组集的连接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整流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绕组”指的是三柱铁芯变压器的单个芯柱上的电线的单个连续线圈。术语“初级绕组集”指的是构成连接到电力供给网络的所有绕组的绕组的集合,而“次级绕组集”指的是构成连接到在变压器的负载侧的整流器的所有绕组的绕组的集合。“相集”指的是变压器的共用芯柱上建立的两个或更多个绕组,其中“初级相集”指的是在共用芯柱上建立并且适于被连接到配电系统的两个或更多个绕组,而“次级相集”指的是在共用芯柱上建立并且适于被连接到至少一个负载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绕组。
图1示出了用于将从配电系统2供给的三相(R、S、T)交流(AC)转换成被供给到单个负载3的直流(DC)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
如图2所示,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包括电源转换器4,所述电源转换器4具有带第一柱6、第二柱7和第三柱8的磁芯5。第一线圈9、第二线圈10和第三线圈1分别缠绕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柱6、7、8。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初级绕组集借助于第一输入端子12、第二输入端子13和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三相AC配电系统2的供给相R、S、T。初级绕组集布置为与所述磁芯5成感应关系以用于在其中建立磁通量。次级绕组集布置为通过次级绕组集的合适的绕组配置提供多个输出三相系统,所述多个输出三相系统相对于彼此相移以提供平均分布的输出相位。次级绕组集布置为与所述磁芯5成感应关系,并且次级绕组集的输出相位在输出端子25的集合处被提供。
输出三相系统的数量可以被选择为适合具体的应用。例如,次级绕组集可以布置为产生三个输出三相系统,总计达到九个输出相位的总数。第一输出三相系统的输出相位例如与配电系统的供给相R、S、T同相,第二输出三相系统的输出相位超前供给相R、S、T40°,并且第三输出三相系统的输出相位落后供给相40°。这会导致九个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借助于例如多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的所述九个输出相位的整流会提供18脉冲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所述多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对于每个相在每一周期产生两个脉冲。初级和次级绕组集可以被配置为升高或降低输入电压电平以获得更高或更低的输出电压电平。
如在引言中所述的那样,借助于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产生另外的AC输出相位的主要优点在于在配电系统2中引起更少的由输出相位和/或负载的整流造成的电流失真,并且提供具有更少的电压纹波的DC输出电压。然而,随着次级绕组集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次级绕组集中增加的绕组的数量将会导致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更高的传导损耗、增加的重量以及更高的制造成本。
通过下列手段解决该问题:除了次级绕组集的多个输出相位之外还在初级绕组集中向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提供相移,并且将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中的两个连接到同一配电系统2但是改变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连接的顺序。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配电布置,该配电布置具有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假如配电系统2的输入相R、S、T连接到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第一个的顺序相对于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第二个改变,则通过也在初级绕组集中引入相移,将会减小由组合的第一和第二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造成的配电系统2的电流失真。由初级绕组集产生的相移为使得输出相位的整个集合向前或向后移动预定度数的初级至次级的相移。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每一个的初级绕组集产生的相移结合的输入相R、S、T的连接顺序的改变导致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一个的输出相位的整个集合的正相移,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另一个的输出相位的整个集合的负相移。通过适当地选择初级绕组集中的相移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每一个的输出相位的数量,来自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脉冲将是交错的,即,来自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脉冲将以在相位图中可见的交替且有规律的方式大致布置在来自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中的脉冲之间的中央。两个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这种布置导致类似于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每一个单独提供的输出相位的两倍的输出相位的单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的配电系统2的电流失真的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如何能够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一个示例,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第一输入端子12连接到三相配电系统2的第一相位R。第一多相变压器15的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二相位S,并且第一多相变压器15的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三相位T。第二多相变压器16的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三相位T,并且第二多相变压器16的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配电系统的第二相位S,以使得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第一组输出相位相对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第二组输出相位相移。
这将导致主要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和/或负载3造成的配电系统2中的减小的电流失真。在上面呈现的改变的连接顺序的具体示例中,输入相位S和T的连接顺序被改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替换地改变输入相位R和S或者R和T并且具有相同的相移结果。
可以一般性地限定初级绕组集中的相移和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输出相位的数量的本发明的选择,该选择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并联布置提供了双倍输出脉冲的效果。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具有提供有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的次级绕组集,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应当具有提供大致等于
Figure BDA00002727315900061
度的相移的初级绕组集。例如,产生九个输出相位(N=9)的次级绕组集根据本发明应当具有提供360/(8×9)、因此等于5°的相移的初级绕组集。九个输出相位导致在每个输出相位之间的360/9=40°,从而在每个脉冲之间的20°。具有例如5°的负的初级相移的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与具有5°的正的初级相移的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并联布置,因而导致在组合的布置的每个脉冲之间的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将以交替的方式向它们的负载供给所述脉冲。输出相位的数量和初级绕组集上的相移之间的这种关系确保如之前所述地以输入相位的改变的顺序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两个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布置将具有大致交错的脉冲。每个次级绕组集的输出相位的数量根据本发明例如可以为9、15、21、27、33或39等中的任一个。
初级绕组集的相移可能不是精确的
Figure BDA00002727315900062
度,因为实际的初级相移取决于组成初级绕组集的绕组。有时,由于缺少分辨率即缺少磁芯5的柱5、6、7上的充分的匝数而不可能精确获得期望的初级相移。对应地,在某些环境下,由于相同的原因,次级绕组集的输出相位可能稍微偏离在360°范围上的均等分布。
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在与另外的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并联布置、并且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不同地连接到三相AC配电系统2以使得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中的一个具有负的初级相移而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具有正的初级相移时,与对配电系统2造成相似量的电流失真的单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相比导致减小的重量、成本和传导损耗,因为仅需要输出相位的一半。
与具有相同数量的输出相位但是没有初级相移的单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相比,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在如上所述与另外的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并联布置时,导致减小了配电系统电流的总谐波失真(THD)和差不多单位的功率因数。
初级绕组集的相移取决于需要可以布置成延边三角形配置、Z字形配置或多边形配置。
在下面简单借助于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例示来示出和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一个详细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绝缘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次级绕组集的相位图,该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次级绕组集具有三个输入相R、S、T和15个输出相R1、S1、T1、R2、S2、T2、R3、S3、T3、R4、S4、T4、R5、S5、T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初级绕组集的相移,图6示出了初级和次级绕组集的对应的连接图。
在图6中,连接图中的绕组的每一排对应于三柱磁芯5的每个单独柱6、7、8的单独的绕组。上部分对应于初级绕组集17,下部分对应于次级绕组集18。初级绕组集17的每个相集19包括由100个匝(n=100)构成的主绕组20和由6个匝(n=6)构成的辅助绕组21,其中配电系统的相R、S、T连接为使得从所述相R、S、T的一个相流至另一个相的电流流过一个主绕组20和一个辅助绕组21。初级绕组集17中的相移角由主绕组20与辅助绕组21的比率确定,在该配置中所述比率导致在初级绕组集17中的3°相移。主绕组20能够缠绕成单个绕组,或者可替换地在同一芯柱上缠绕成多个电连接绕组,累积到期望的匝数。图5示出了初级绕组集17的相移和绕组,图5对应于图6的上部分。
图6的下部分示出了次级绕组集18的连接图,所述次级绕组集18包括对应五相移三相系统的15个输出相位R1-R5,S1-S5,T1-T5。图4对应于图6的下部分,示出了在360°圆周上大致均等分布的所述15个输出相位,以使得实现在相邻相位之间的大致360/15=24°的内部相移α。虚线和图示的圆周相会的交叉点指示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的最佳位置。然而,这些输出相位的实际位置取决于在合适的芯柱6、7、8上的整数匝数,以使得在特定情况下实际位置被布置为稍微偏离最佳位置,例如在图4的点R1处可以看到。在相位图上连接所述输出相位的角线的每个方向A、B、C指示磁芯5的特定柱6、7、8上的绕组。图6中公开了初级和次级绕组集17,18的完整连接图,其中每个绕组附近的数量表示所述绕组的匝数。初级和次级绕组集17、18的单独绕组用绝缘薄片分开以在初级和次级绕组集17、18之间提供流电绝缘。
15个输出相位在全波整流之后将导致30个电流脉冲分开12°,因为每个输出相位每周期提供两个脉冲。此外,结合第一和第二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具有初级绕组集的3°相位,并且输入相R、S、T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顺序的改变,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将具有正的3°相移,而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将具有负的3°相移,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脉冲将为6°异相。该配置导致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30个输出脉冲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30个输出脉冲交错,使得将提供对应于具有60个输出脉冲的单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电流失真。
在图5中,示意地图示了主绕组和辅助绕组的匝数之间的所述关系以及产生的相移,以及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30个输出脉冲R1-R10、S1-S10、T1-T10。图5的基本上三角的向量绕组图由三个主绕组和三个辅助绕组20、21组成,其取决于输入相R、S、T连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入端子12、13、14的顺序具有右旋或左旋。因此,所述向量绕组图在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一个中将具有左旋,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另一个中具有右旋。
显然的是,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可以如上所述用于与另一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结合以获得在配电系统2上的减小的电流失真和提高的功率因数,或者用作单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
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之一是使用两个相同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并且仅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到配电系统的连接改变。这增加了就使用和安装而言的灵活性、以及由于简化的生产和逻辑而减小了制造成本。
图7示出了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整流器电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整流器电路形成为多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22。对于每个输出相位包括两个二极管23的全波整流器单元在其输出端将整个输入波形转换成一个恒定的极性。次级绕组集18的每个产生的三相系统需要三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以使得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完整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需要并联的五个三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由五个这样的三相系统总计达15个输出相位组成。接合这些电路的输出以形成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多相整流器电路22。然而,整流器电路22的设计不限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整流器电路22的其它设计是可能的。
三相R、S、TAC配电系统2几乎可以是任何电压和频率,但是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尤其适合用于飞行器,其中配电系统典型地包括从飞行器发电机24供给的400Hz处的三相115伏特AC。可变频率AC的AC/DC转换也是可能的而不用进一步适配。然而,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也可以有利地用于陆基或海基的交通工具、以及用于固定建筑物。
本发明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尤其适合于向所有类型的高功率DC负载3,尤其是布置在飞行器中的高功率DC负载3供给DC电力。这种高功率DC-负载3的一个示例是雷达系统。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根据负载3或多个负载的具体要求降低或升高供给的电压电平。变化的功率大小的等同的多个负载可以串联、并联或串联并联结合地连接到变压器。负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诸如纯电阻负载或者电阻、电感和电容负载的结合。如果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的负载4具有相同的量级,则在电力供给系统2上由具有不同的初级相移的连接的两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造成的电流失真将进一步减小。
输出滤波器可以布置在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和负载3之间以提供改进的电压电平和纹波平滑,并且输入滤波器可以布置在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和配电系统2之间以抑制共态电压和保护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发电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免受高频谐波的影响。
术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对于数字N提供了三个约束:
N必须是奇数
N必须是3的倍数。此处定义为用正整数乘以3产生的任意数,诸如3x1、3x2、3x3等。
N必须大于3。
满足所有这些约束的N的示例为9、15、21、27、33、39、45等。
应当意识到的是,能够在多个显而易见的方面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所有修改不会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因此,其附图和说明实质上应当
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标记参照表
1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2配电系统
3负载
4电源转换器
5磁芯
6第一柱
7第二柱
8第三柱
9第一线圈
10第二线圈
11第三线圈
12第一输入端子
13第二输入端子
14第三输入端子
15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16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17初级绕组集
18次级绕组集
19初级绕组集的相集
20主绕组
21辅助绕组
22整流器电路
23二极管
24发电机
25输出端子

Claims (15)

1.一种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用于将从配电系统(2)供给的三相(R、S、T)交流(AC)转换成供给到至少一个负载(3)的直流(DC),其中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包括具有初级绕组集(17)和次级绕组集(18)的磁芯(5)、以及整流器电路(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绕组集(18)被布置来产生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
所述初级绕组集(17)被布置来向所述输出相位提供大致等于
Figure FDA00002727315800011
度的正相移或负相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集(17)被设置为与所述磁芯(5)成感应关系以在其中建立磁通量,并且初级绕组集(17)的每个相集(19)包括主绕组(20)和辅助绕组(21),其中由主绕组(20)与辅助绕组(21)的比率确定所述作为结果产生的相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20)包括缠绕在同一芯柱上的至少两个电连接的单独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集(18)被设置为与所述磁芯(5)成感应关系,并且所述次级绕组集具有N个输出端子(25),每个输出端子对应于输出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集(17)被布置成延边三角形配置、Z字形配置或多边形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用于AC/DC转换的所述整流器电路(22)为多相全波桥式整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适合于向高功率负载(3)供给DC,所述高功率负载(3)优选地布置在飞行器上。
8.一种配电布置,其包括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每个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借助于第一输入端子(12)、第二输入端子(13)和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三相(R、S、T)交流(AC)配电系统(2),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2)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一相(R),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二相(S),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三相(T),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所述第三相(T),并且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所述第二相(S),使得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第一组输出相位相对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第二组输出相位相移,以减小所述整流器电路(22)和/或负载(3)造成的所述配电系统(2)中的电流失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连接到具有大致相同量级的单独的负载(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具有相同的设计。
11.一种借助于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连接到三相(R、S、T)交流(AC)配电系统(2)和至少一个DC负载(3)的布置来减小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失真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中的每个包括用于多相AC/DC转换的整流器电路(22)、和具有初级绕组集(17)和次级绕组集(18)的磁芯(5),其中每个初级绕组集(17)借助于第一输入端子(12)、第二输入端子(13)和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所述配电系统(2)的所述相(R、S、T),
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借助于所述次级绕组集(18)产生N个大致均等分布的输出相位,其中N为3的奇数倍,并且N>3;
借助于所述初级绕组集(17)提供大致等于
Figure FDA00002727315800021
度的所述输出相位的正相移或负相移;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16)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2)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一相(R);
将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二相(S);
将所述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配电系统(2)的第三相(T);
将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13)连接到所述第三相(T);
将所述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14)连接到所述第二相(S),以使得第一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5)的第一组输出相位相对于第二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6)的第二组输出相位相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初级绕组集(17)设置为与所述磁芯(5)成感应关系以在其中建立磁通量,并向初级绕组集(17)的每个相集(19)设置主绕组(20)和辅助绕组(21),其中由主绕组(20)与辅助绕组(21)的比率确定所述作为结果产生的相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初级绕组集(17)布置成延边三角形配置、Z字形配置或多边形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用于AC/DC转换的所述整流器电路(22)设计为多相全波桥式整流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借助于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1)将DC供给到高功率负载(3),其中高功率负载(3)优选地布置在飞行器上。
CN201080068008.1A 2010-07-15 2010-07-15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Active CN103026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0/050847 WO2012008889A1 (en) 2010-07-15 2010-07-15 A multiphase 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6434A true CN103026434A (zh) 2013-04-03
CN103026434B CN103026434B (zh) 2016-01-13

Family

ID=4546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008.1A Active CN103026434B (zh) 2010-07-15 2010-07-15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811B2 (zh)
EP (1) EP2593946B1 (zh)
CN (1) CN103026434B (zh)
BR (1) BR112013000957B1 (zh)
WO (1) WO20120088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4169B2 (en) * 2013-03-14 2015-09-01 Unico, Inc. Autotransformer system reducing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US9680344B2 (en) 2015-11-13 2017-06-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phase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use
EP3984121A4 (en) * 2019-06-14 2023-01-04 Saab Ab DISTORTION FILTER ARRANGEM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1183A2 (de) * 1990-08-14 1992-02-19 TELEFUNKEN Sendertechnik GmbH Minimierung der Netzoberwellen von Trafoschaltungen
US5337227A (en) * 1992-04-15 1994-08-0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Harmonic neutralization of static inverters by successive stagger
CN2658920Y (zh) * 2003-09-23 2004-11-24 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 多绕组高压变频电源变压器
US6930578B2 (en) * 2002-12-24 2005-08-16 Delta Transformers Of Canada (1999) Ltd. Field adjustable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
US20080130320A1 (en) * 2004-05-07 2008-06-05 Christophe Bruzy 40 Phase-Shifting Autotransformer
WO2009124319A2 (en) * 2008-04-04 2009-10-08 Taps Manufacturing, Inc. Low harmonic rectifier circuit
US7719858B1 (en) * 2009-05-04 2010-05-18 Derek Albert Paice Fifteen-phase autotransfor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410A (en) * 1991-06-28 1992-04-21 Group Dekko International Multi-phase and shifted phas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US6191968B1 (en) * 2000-03-23 2001-02-20 Derek A Paice Wye connected 3-phase to 9-phase auto-transformer with reduced winding currents
US6198647B1 (en) * 2000-07-28 2001-03-06 Rockwel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phase transformer configuration
US6424552B1 (en) * 2001-01-16 2002-07-23 Raytheon Company Multiphase transformer having main and auxiliary transformers
US6650557B2 (en) * 2001-04-27 2003-11-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18-pulse rectification system using a wye-connected autotransformer
FR2864372A1 (fr) * 2003-12-19 2005-06-24 Hispano Suiza Sa Convertisseur 12 alternances comportant une self de filtrage integre au redresseur
US7233506B1 (en) * 2006-04-03 2007-06-19 Derek Albert Paice Low kVA/kW transformers for AC to DC multipulse converters
US8279640B2 (en) * 2008-09-24 2012-10-02 Teco-Westinghouse Motor Company Modular multi-pulse transformer rectifier for use in symmetric multi-level power converter
US8299732B2 (en) * 2009-01-15 2012-10-3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2116263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Crane Electronics, Inc. Ac/d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same
US9165707B2 (en) * 2011-09-30 2015-10-20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s having shared magnetic core sect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1183A2 (de) * 1990-08-14 1992-02-19 TELEFUNKEN Sendertechnik GmbH Minimierung der Netzoberwellen von Trafoschaltungen
US5337227A (en) * 1992-04-15 1994-08-0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Harmonic neutralization of static inverters by successive stagger
US6930578B2 (en) * 2002-12-24 2005-08-16 Delta Transformers Of Canada (1999) Ltd. Field adjustable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
CN2658920Y (zh) * 2003-09-23 2004-11-24 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 多绕组高压变频电源变压器
US20080130320A1 (en) * 2004-05-07 2008-06-05 Christophe Bruzy 40 Phase-Shifting Autotransformer
WO2009124319A2 (en) * 2008-04-04 2009-10-08 Taps Manufacturing, Inc. Low harmonic rectifier circuit
US7719858B1 (en) * 2009-05-04 2010-05-18 Derek Albert Paice Fifteen-phase autotransfor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36811B2 (en) 2016-01-12
WO2012008889A1 (en) 2012-01-19
US20130176756A1 (en) 2013-07-11
EP2593946B1 (en) 2019-01-23
BR112013000957A2 (pt) 2016-05-17
CN103026434B (zh) 2016-01-13
EP2593946A4 (en) 2018-01-03
BR112013000957B1 (pt) 2020-05-12
EP2593946A1 (en)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1858B2 (ja) 磁気カプラの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82260B (zh) 用于将电能馈送到电网的装置
CA2827741C (en) Ac/d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same
US7274280B1 (en) Nine-phase step-up/step-down autotransformer
CN110492754A (zh) 隔离型谐振变换器
US7990242B2 (en) Transient voltage and harmonic currents quashing (THQ) transformers, transformer winding topolog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026434B (zh)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US8395469B2 (en) Multi-phase transformer
AU2006250142B2 (en) Prism-type electrical converter for the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30293010A1 (en) 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current supply device, wherein the second current supply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urrent supply device
CN210039899U (zh) 调压装置及变压器
EP3890173A1 (en) Filter system for a converter circuit
US8183850B2 (en)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13708468A (zh) 充电系统
US11012001B2 (en) Transformer-less, tapped point AC voltage splitter for full bridge DC AC inverters
RU91486U1 (ru) Многофаз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EP3761500A1 (en) Galvanically isolated single-phase or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
CN113851295A (zh) 一种大电流发生器的分接头绕组配置方法及大电流发生器
CN113506675A (zh) 双变比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