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4788B -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4788B
CN103024788B CN201210567749.5A CN201210567749A CN103024788B CN 103024788 B CN103024788 B CN 103024788B CN 201210567749 A CN201210567749 A CN 201210567749A CN 103024788 B CN103024788 B CN 103024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terminal equipment
passive
termin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7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4788A (zh
Inventor
蔡锦恩
谢国军
俞峰
王志雄
陈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77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4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7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DMR/PDT专网或常规通信中,目前在通信终端或系统中利用一个时隙传输语音的同时,不能有效利用另外一个空闲时隙同时传输语音或数据信息与控制指令的缺陷,充分利用DMR/PDT系统两时隙的优势,达到语音双工、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同语音业务在双时隙中同时传输的目的;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语音双工以及数话同传等功能,丰富DMR/PDT通信系统的应用功能,有效提升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DMR/PDT通信系统双时隙实现语音双工和话数同传的方法。
背景技术
DMR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颁布的一个欧洲专网通信标准,该标准采用双时隙时分多址的帧结构。PDT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布的一个警用无线集群标准,该标准兼容DMR底层协议,并在DMR标准TierI和TierII基础上自主创新并完善的无线集群标准,增强保密功能。
DMR/PDT采用时分多址技术,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实现,每个实现的长度是30ms,其中30ms的两头各包含1个1.25ms包含间隔(或者CACH),30ms的中间是5ms的同步头或EMB嵌入控制字段。
DMR/PDT标准中,明确定义基站或中转台的两个时隙独立使用,可以同时中转或传送两路不同的业务,相比传统的基站或中转台可以节省一半的资源和设备。但是对应终端应用,在现有实现中,如果一个时隙在一次通信中使用,其相邻的另一个时隙基本不会再传输其他语音和数据业务(RC业务除外,RC是一种不占用完整一个时隙的反馈控制信息帧,仅占用一个完整时隙的中间10ms)。另外,目前已有的基于以上两个标准的数字通信终端设备均只能通过半双工方式通信,无法支持语言或数据的全双工业务,也不能实现数据和语音同时传输的功能,因此不能高效的利用TDMA在应用业务上的优势,事实上可能阻碍此类数字终端设备在数据和语音业务的扩展。
因此,本发明提出有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应用于这类TDMA标准的数字通信终端设备中,充分利用两个独立的时隙,完成两路时分的语音或数据业务,实现语音全双工通信或数据与语音同时传输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DMR和PDT无线终端产品中,无法充分利用双时隙中的两个独立时隙,不能实现两路语音在不同时隙同时传输的双工通信业务,不能两个时隙同时进行独立的数据业务的双工数据通信,不能两个时隙分别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业务的话数同传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通过单独控制TDMA信道中的每个时隙突发帧,使得在时隙1上传输的语音或数据业务与在时隙2上传输的语音或数据业务有效独立工作。在有效提高信道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增强了DMR/PDT标准数字终端产品的语音和数据应用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直通模式下,DMR/PDT移动终端在TDMA中的某一个单独时隙发起通信请求:DMR/PDT标准移动终端首先判断终端设备当前处理哪个同步状态,这些状态包括未知状态、主动发送状态、被动发送状态和被动接收状态,终端待机时候一般处于未知状态;然后按照以下子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1.1:终端设备在未知状态下发起通信请求,首先在设定的时间内检测同步头,如果没有检测到任何同步信息,并且Polite策略下允许发送,发起终端设备会自行建立30ms为边界的双时隙同步,并选择其中一个30ms时隙为本次通信的业务信道开始主动发起通信,如果此时Polite策略不允许发送,则取消发送回到未知状态。
判断Polite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在Polite to all策略下,一旦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即可以选择在该时隙发送语音或数据业务,否则持续监听,直到有时隙出现空闲后才准予发送。
在Polite to cc策略下,如果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或者被其他CC区域信号占用,均可以选择语音或数据业务发送,否则持续监听。
在ImPolite策略下,则无需检测逻辑信道是否空闲直接发送,在本发明阐述的双工通信中一般不推荐使用ImPolite策略,这样可能破坏已经建立的双时隙,导致通信效果变差。
步骤1.2:在未知状态终端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2.1:首先选择当前时隙(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为时隙1),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当前时隙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2:如果步骤1.2.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选择另一个时隙2进行发送准入检测,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时隙2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3:如果步骤1.2.1和步骤1.2.2两个时隙发送准入均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两个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1.3:在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3.1:如果发送准入条件允许,则终端设备自行建立TDMA时隙,并选择其中一个时隙(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为时隙1),并在当前时隙开始主动发送业务;
步骤1.3.2:如果步骤1.3.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1.3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重新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1.4:在未知状态,如果在终端设备在进行呼叫之前先收到合法的业务或控制帧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开始接收对方终端传输的数据或语音信息,并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2:终端设备在自行建立TDMA时隙后,如步骤1.3.1,进入主动发送状态,负责控制本次建立的TDMA时隙,其他通讯终端均同步到该TDMA时隙下进行通讯。在主动发送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使用TDMA的另外一个时隙发起另外一组通信业务,也可以在主动业务完成后,公告退出主动发送状态,交出TDMA时隙维护的权利,具体步骤为:
步骤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两个时隙的发送业务均完成,并且没有新的呼叫业务再发起,告知该TDMA时隙内所有通信用户开始释放本次TDMA时隙的控制权;具体为:
(2.1.1):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未有新的呼叫发起,完成公告过程后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2.1.2):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检测允许,则在新的时隙中发起主动呼叫,并重新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结束主动公告过程。
(2.1.3):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Polite准入检测失败,选择回到主动公告时隙,终止公告过程,开始被动呼叫过程。
步骤2.2: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如果再一次有发送请求产生,终端自动选择相邻时隙,并在该时隙信道上进行呼叫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2.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再一次产生发送请求时候,如果信道条件允许,终端开始在两个时隙上同时发起主动呼叫通信。
步骤2.2.2:如果步骤2.2.1中该信道条件不允许,经过多次检测后取消本次发送请求,回到另一个时隙单独发送的状态。
步骤3: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业务完成,并且完成公告释放时隙控制权后,再一次发起通信业务成功,则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如在步骤2.1(3)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在已有的同步状态下正在被动接收时候,成功发起通信业务,如在步骤1.2.1或1.2.2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
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下可以利用非发送时隙同时进行业务接收,也可以通过接收到TDMA时隙内的其他终端发送的释放公告信息转换到主动发送状态,接管时隙控制权,具体步骤为:
步骤3.1: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如步骤2.1(3)发起的呼叫过程,如果终端在相邻时隙收到主动公告信息,则即刻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在现有的同步基础上维护该TDMA时隙。
步骤3.2: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完成后,进入挂起状态保持现有时隙一段时间,挂起时间结束,未有新的呼叫发起,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3.2.1: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重新进入被动呼叫状态。
步骤3.2.2: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接收到新的语音或数据业务,重新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3.3:终端在被动发送状态,正在发送过程中,再次发起新通信请求,终端自动取消本次发起请求,终端不能同时在两个时隙实施被动发送过程,另一个时隙被主动发起终端占用。
步骤4:终端设备在完成所有发送业务后或者在没有开始任何发送业务之前,收到任何其他终端发起的DMR或PDT业务,则进入被动接收状态。在被动接收状态,该终端设备能在两个时隙同时接收不同的业务,也能在一个时隙接收业务的同时,另外一个时隙进行新的业务发送;具体步骤为:
步骤4.1: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分别在两个时隙进行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4.1.1:终端发出的发送请求,在其中一个时隙检测到空闲后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并开始该通信过程,
步骤4.1.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如果两个时隙均无法发送准入,并尝试若干次后放弃本次请求回到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在发送请求前,另一个时隙也接收到业务,则终端处于两个时隙同时被动接收的状态,且这两个时隙接收的业务可以相关业务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此时终端设备维持在原有的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3: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没有发送请求产生,并在一段设定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接收信息收到,终端设备结束当前时隙,并进入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开始待机,直到新的接收和发送呼叫开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单独控制TDMA信道中的每个30ms的时隙突发帧,并充分利用TDMA传输和同步机制,解决了DMR和PDT标准数字终端不能实现语音和数据双工通信或语音数据单独同时传输的瓶颈。通过有效利用该类时分系统的双时隙特点,解决在一个TDMA双时隙下多组该类标准的数字终端同时通信的难题,大大提升了此类数字终端产品的频谱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3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直通模式下,DMR/PDT移动终端在TDMA中的某一个单独时隙发起通信请求:DMR/PDT标准移动终端首先判断终端设备当前处理哪个同步状态,这些状态包括未知状态、主动发送状态、被动发送状态和被动接收状态,终端待机时候一般处于未知状态;然后按照以下子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1.1:终端设备在未知状态下发起通信请求,首先在设定的时间内检测同步头,如果没有检测到任何同步信息,并且Polite策略下允许发送,发起终端设备会自行建立30ms为边界的双时隙同步,并选择其中一个30ms时隙为本次通信的业务信道开始主动发起通信,如果此时Polite策略不允许发送,则取消发送回到未知状态。
判断Polite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在Polite to all策略下,一旦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即可以选择在该时隙发送语音或数据业务,否则持续监听,直到有时隙出现空闲后才准予发送。
在Polite to cc策略下,如果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或者被其他CC区域信号占用,均可以选择语音或数据业务发送,否则持续监听。
在ImPolite策略下,则无需检测逻辑信道是否空闲直接发送,在本发明阐述的双工通信中一般不推荐使用ImPolite策略,这样可能破坏已经建立的双时隙,导致通信效果变差。
步骤1.2:在未知状态终端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2.1:首先选择当前时隙(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为时隙1),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当前时隙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2:如果步骤1.2.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选择另一个时隙2进行发送准入检测,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时隙2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3:如果步骤1.2.1和步骤1.2.2两个时隙发送准入均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两个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1.3:在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3.1:如果发送准入条件允许,则终端设备自行建立TDMA时隙,并选择其中一个时隙(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为时隙1),并在当前时隙开始主动发送业务;
步骤1.3.2:如果步骤1.3.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1.3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重新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1.4:在未知状态,如果在终端设备在进行呼叫之前先收到合法的业务或控制帧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开始接收对方终端传输的数据或语音信息,并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以上步骤参考附图1。
2、终端设备在自行建立TDMA时隙后,如步骤1.3.1,进入主动发送状态,负责控制本次建立的TDMA时隙,其他通讯终端均同步到该TDMA时隙下进行通讯。在主动发送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使用TDMA的另外一个时隙发起另外一组通信业务,也可以在主动业务完成后,公告退出主动发送状态,交出TDMA时隙维护的权利,具体步骤为:
步骤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两个时隙的发送业务均完成,并且没有新的呼叫业务再发起,告知该TDMA时隙内所有通信用户开始释放本次TDMA时隙的控制权;具体为:
(2.1.1):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未有新的呼叫发起,完成公告过程后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2.1.2):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检测允许,则在新的时隙中发起主动呼叫,并重新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结束主动公告过程。
(2.1.3):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Polite准入检测失败,选择回到主动公告时隙,终止公告过程,开始被动呼叫过程。
步骤2.2: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如果再一次有发送请求产生,终端自动选择相邻时隙,并在该时隙信道上进行呼叫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2.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再一次产生发送请求时候,如果信道条件允许,终端开始在两个时隙上同时发起主动呼叫通信。
步骤2.2.2:如果步骤2.2.1中该信道条件不允许,经过多次检测后取消本次发送请求,回到另一个时隙单独发送的状态。
以上步骤参考附图2。
3、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业务完成,并且完成公告释放时隙控制权后,再一次发起通信业务成功,则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如在步骤2.1(3)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在已有的同步状态下正在被动接收时候,成功发起通信业务,如在步骤1.2.1或1.2.2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
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下可以利用非发送时隙同时进行业务接收,也可以通过接收到TDMA时隙内的其他终端发送的释放公告信息转换到主动发送状态,接管时隙控制权,具体步骤为:
步骤3.1: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如步骤2.1(3)发起的呼叫过程,如果终端在相邻时隙收到主动公告信息,则即刻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在现有的同步基础上维护该TDMA时隙。
步骤3.2: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完成后,进入挂起状态保持现有时隙一段时间,挂起时间结束,未有新的呼叫发起,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3.2.1: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重新进入被动呼叫状态。
步骤3.2.2: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接收到新的语音或数据业务,重新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3.3:终端在被动发送状态,正在发送过程中,再次发起新通信请求,终端自动取消本次发起请求,终端不能同时在两个时隙实施被动发送过程,另一个时隙被主动发起终端占用。
以上步骤参考附图3。
4、终端设备在完成所有发送业务后或者在没有开始任何发送业务之前,收到任何其他终端发起的DMR或PDT业务,则进入被动接收状态。在被动接收状态,该终端设备能在两个时隙同时接收不同的业务,也能在一个时隙接收业务的同时,另外一个时隙进行新的业务发送;具体步骤为:
步骤4.1: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分别在两个时隙进行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4.1.1:终端发出的发送请求,在其中一个时隙检测到空闲后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并开始该通信过程,
步骤4.1.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如果两个时隙均无法发送准入,并尝试若干次后放弃本次请求回到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在发送请求前,另一个时隙也接收到业务,则终端处于两个时隙同时被动接收的状态,且这两个时隙接收的业务可以相关业务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此时终端设备维持在原有的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3: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没有发送请求产生,并在一段设定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接收信息收到,终端设备结束当前时隙,并进入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开始待机,直到新的接收和发送呼叫开始。
以上步骤参考附图4。
本发明通过单独控制TDMA信道中的每个30ms的时隙突发帧,并充分利用TDMA传输和同步机制,解决了DMR和PDT标准数字终端不能实现语音和数据双工通信或语音数据单独同时传输的瓶颈。通过有效利用该类时分系统的双时隙特点,解决在一个TDMA双时隙下多组该类标准的数字终端同时通信的难题,大大提升了此类数字终端产品的频谱利用效率。

Claims (1)

1.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直通模式下,DMR/PDT终端设备在TDMA中的某一个单独时隙发起通信请求:DMR/PDT终端设备首先判断终端设备当前处理哪个同步状态,这些状态包括未知状态、主动发送状态、被动发送状态和被动接收状态,终端待机时候一般处于未知状态;然后按照以下子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1.1:终端设备在未知状态下发起通信请求,首先在设定的时间内检测同步头,如果没有检测到任何同步信息,并且Polite策略下允许发送,发起终端设备会自行建立30ms为边界的双时隙同步,并选择其中一个30ms时隙为本次通信的业务信道开始主动发起通信,如果此时Polite策略不允许发送,则取消发送回到未知状态;
判断Polite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在Polite to all策略下,一旦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即选择在该时隙发送语音或数据业务,否则持续监听,直到有时隙出现空闲后才准予发送;
在Polite to cc策略下,如果检测到某个逻辑时隙信道空闲或者被其他CC区域信号占用,均选择语音或数据业务发送,否则持续监听;
在ImPolite策略下,则无需检测逻辑信道是否空闲直接发送,在本发明阐述的双工通信中一般不推荐使用ImPolite策略,这样可能破坏已经建立的双时隙,导致通信效果变差;
步骤1.2:在未知状态终端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2.1:首先选择当前时隙,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当前时隙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2:如果步骤1.2.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选择另一个时隙2进行发送准入检测,如果发送准入成功,则在时隙2进行被动发送;
步骤1.2.3:如果步骤1.2.1和步骤1.2.2两个时隙发送准入均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两个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1.3:在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发起呼叫请求,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设备没有检测到合法的同步信息,然后进入Polite发送准入检测状态;具体为:
步骤1.3.1:如果发送准入条件允许,则终端设备自行建立TDMA时隙,并选择其中一个时隙,并在当前时隙开始主动发送业务;
步骤1.3.2:如果步骤1.3.1过程发送准入不成功,并多次尝试上述1.3步骤检测均失败,放弃本次发送,重新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1.4:在未知状态,如果在终端设备进行呼叫之前先收到合法的业务或控制帧信息,则同步到此TDMA时隙上,然后开始接收对方终端传输的数据或语音信息,并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2:终端设备在自行建立TDMA时隙后,如步骤1.3.1,进入主动发送状态,负责控制本次建立的TDMA时隙,其他通讯终端均同步到该TDMA时隙下进行通讯;在主动发送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使用TDMA的另外一个时隙发起另外一组通信业务,也可以在主动业务完成后,公告退出主动发送状态,交出TDMA时隙维护的权利,具体步骤为:
步骤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两个时隙的发送业务均完成,并且没有新的呼叫业务再发起,告知该TDMA时隙内所有通信用户开始释放本次TDMA时隙的控制权;具体为:
步骤2.1.1: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未有新的呼叫发起,完成公告过程后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2.1.2: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检测允许,则在新的时隙中发起主动呼叫,并重新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结束主动公告过程;
步骤2.1.3:在公告期间,如果此终端又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选择相邻时隙进行发送Polite准入检测,如果Polite准入检测失败,选择回到主动公告时隙,终止公告过程,开始被动呼叫过程;
步骤2.2: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如果再一次有发送请求产生,终端自动选择相邻时隙,并在该时隙信道上进行呼叫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2.2.1: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状态,再一次产生发送请求时候,如果信道条件允许,终端开始在两个时隙上同时发起主动呼叫通信;
步骤2.2.2:如果步骤2.2.1中该信道条件不允许,经过多次检测后取消本次发送请求,回到另一个时隙单独发送的状态;
步骤3:终端设备在主动发送业务完成,并且完成公告释放时隙控制权后,再一次发起通信业务成功,则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如在步骤2.1.3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在已有的同步状态下正在被动接收时候,成功发起通信业务,如在步骤1.2.1或1.2.2下进入被动发送状态;
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下可以利用非发送时隙同时进行业务接收,也可以通过接收到TDMA时隙内的其他终端发送的释放公告信息转换到主动发送状态,接管时隙控制权,具体步骤为:
步骤3.1: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状态,如步骤2.1.3发起的呼叫过程,如果终端在相邻时隙收到主动公告信息,则即刻进入主动发送状态,并在现有的同步基础上维护该TDMA时隙;
步骤3.2:终端设备在被动发送完成后,进入挂起状态保持现有时隙一段时间,挂起时间结束,未有新的呼叫发起,进入未知状态;
步骤3.2.1: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有新的呼叫请求发起,重新进入被动呼叫状态;
步骤3.2.2:在挂起时间内,终端设备接收到新的语音或数据业务,重新进入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3.3:终端在被动发送状态,正在发送过程中,再次发起新通信请求,终端自动取消本次发起请求,终端不能同时在两个时隙实施被动发送过程,另一个时隙被主动发起终端占用;
步骤4:终端设备在完成所有发送业务后或者在没有开始任何发送业务之前,收到任何其他终端发起的DMR或PDT业务,则进入被动接收状态;在被动接收状态,该终端设备能在两个时隙同时接收不同的业务,也能在一个时隙接收业务的同时,另外一个时隙进行新的业务发送;具体步骤为:
步骤4.1: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分别在两个时隙进行Polite准入检测,具体为:
步骤4.1.1:终端发出的发送请求,在其中一个时隙检测到空闲后进入被动发送状态,并开始该通信过程,
步骤4.1.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收到发送请求,如果两个时隙均无法发送准入,并尝试若干次后放弃本次请求回到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2: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在发送请求前,另一个时隙也接收到业务,则终端处于两个时隙同时被动接收的状态,且这两个时隙接收的业务可以是相关业务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此时终端设备维持在原有的被动接收状态;
步骤4.3:终端在被动接收状态,如果没有发送请求产生,并在一段设定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接收信息收到,终端设备结束当前时隙,并进入未知状态;终端设备开始待机,直到新的接收和发送呼叫开始。
CN201210567749.5A 2012-12-23 2012-12-23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4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7749.5A CN103024788B (zh) 2012-12-23 2012-12-23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7749.5A CN103024788B (zh) 2012-12-23 2012-12-23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788A CN103024788A (zh) 2013-04-03
CN103024788B true CN103024788B (zh) 2015-07-29

Family

ID=4797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77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4788B (zh) 2012-12-23 2012-12-23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4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198B (zh) * 2013-07-28 2016-05-18 浙江宏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加密参数传送的方法
CN103428895B (zh) * 2013-08-27 2016-12-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中转模式的通信建立方法、移动台与中转设备
CN105207764B (zh) * 2014-06-23 2019-05-3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JP6500524B2 (ja) * 2015-03-17 2019-04-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4954995B (zh) * 2015-04-23 2018-05-08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dmr/pdt系统中无同步字语音帧的同步方法
WO2017054152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半双工通信方法、终端及发射台
CN105471563B (zh) * 2015-11-16 2018-12-0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分配上行信道的数据上拉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CN105871494B (zh) * 2016-03-21 2018-02-16 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播基站的同步及同播的方法、装置
CN106851834B (zh) * 2017-01-03 2020-08-04 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87B (zh) * 2017-03-07 2020-12-15 北京三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86890A (zh) * 2019-01-04 2019-04-05 上海纳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无线全双工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167089B (zh) * 2019-06-19 2021-07-30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及信道切换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919A (zh) * 2008-09-28 2010-03-31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mr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终端、中转台和系统
CN102158813A (zh) * 2011-04-28 2011-08-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群通信服务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2215436A (zh) * 2011-06-15 2011-10-12 深圳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 Dmr中转模式下自动脱网的方法
CN102711272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网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919A (zh) * 2008-09-28 2010-03-31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mr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终端、中转台和系统
CN102158813A (zh) * 2011-04-28 2011-08-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群通信服务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2215436A (zh) * 2011-06-15 2011-10-12 深圳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 Dmr中转模式下自动脱网的方法
CN102711272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网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788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4788B (zh) 一种dmr/pdt终端设备在双时隙上同时通信的方法
CN105519015B (zh) 用于启用无线电设备之间的直接模式的全双工呼叫的方法和无线电设备
US675146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ush to talk fea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535331B (zh) 一种双卡双待手机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FI101115B (fi) Tietoliikenneyhteyden tahdista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EP2190254B1 (en) Privat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private network communication
JPH0472828A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500785A (ja) 音声伝送用チャネルへのアクセ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0446592C (zh) 一种移动网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
JPH0472831A (ja) 無線通信方式
CN109257086A (zh) 卫星集群终端协议栈实现方法
CN100446593C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
CN109429189B (zh) 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和集群通信方法
CN102215436A (zh) Dmr中转模式下自动脱网的方法
WO2014121512A1 (zh) 无线接入点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1150335A (zh) 实现多种功能的蓝牙电话终端设备
JPH07504793A (ja) デジタルtdma無線システムの通話制御方法
CN103533664A (zh) 一种在wifi网络中增强通信能力的方法
WO2015021588A1 (zh)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CN101662318B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对讲通信中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1090310B (zh) 一种数字无中心通信系统的半双工通信方法
CN103220823B (zh) Td-lte数字集群系统中点对点呼叫释放方法及设备
CN10166284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对讲通信中话权切换的方法
KR100686090B1 (ko) Ptt 단말의 호 수신율 향상 방법
CN207354631U (zh) 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310053 shore road 1187 No. 1 floor C Building 1 floor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12 building, Xian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298 Weiye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Hongru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ANGZHOU HONGRU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TO: ZHEJIANG HONG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