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3075A -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3075A
CN103023075A CN2011102805001A CN201110280500A CN103023075A CN 103023075 A CN103023075 A CN 103023075A CN 2011102805001 A CN2011102805001 A CN 2011102805001A CN 201110280500 A CN201110280500 A CN 201110280500A CN 103023075 A CN103023075 A CN 103023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el
described battery
historical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05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3075B (zh
Inventor
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805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3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3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电池、采集模块、建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所述建模模块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用户使用电池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对应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应的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尤其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如笔记本电脑,其电池等供电设备的续航能力及使用寿命尤为重要。然而,电池等供电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续航能力会出现下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电池充不满电量,待机时间急剧下降,甚至是电池损坏的现象,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究其原因,使电池长时间的处于高温(至少在30℃左右)状态,以及频繁的插拔电源,使得电池处于频繁的充放电的状态,这样的操做导致了电池容量的下降,加速了电池老化,使得电池容量降低和续航能力的下降。所以,如何有效降低电池的损耗,延迟电池的使用寿命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的损耗,延迟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电池、采集模块、建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进一步,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或,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
进一步,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所述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所述磁力感应环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连接处;
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进一步,所述建模模块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包括: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模型,在所述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路;或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或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模型,当所述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进一步,所述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采集模块、建模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历史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进一步,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或,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
进一步,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所述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所述磁力感应环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连接处;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进一步,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第一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
第二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
第三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在所述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路;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模型,当所述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
温度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电路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进一步,所述电路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用户使用电池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对应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应的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流程图。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池,用于采集数据的采集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模型的建模模块和用于充放电控制的控制模块等,当然该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含其它现有的装置或模块,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中,该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的采集模块首先需要采集历史数据,该历史数据是用于表明该电池使用状态的相关数据,例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频率,和/或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等,这些历史数据可以用于分析使用该电子设备的用户对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习惯,进而可以获得表明该使用习惯的相关数据参数,以便于后续进行建模和控制。具体的历史数据的采集过程,请参见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102,建模模块依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该建模过程即为对所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数据训练和模型建立的过程。本实施例中,建立模型的过程具体可以是根据历史数据对用户对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习惯进行归类的过程。该建模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建模方式进行,例如可以根据已知的历史数据运用数据挖掘分类算法计算获得的数据处理模型,该分类算法的训练过程为:训练集(已知历史数据)——>特征选取——>训练——>分类器——>得到数据处理模型,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有很多种,例如“C5决策树”、“SVM”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3,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在上步骤建立当前电池所属的模型后,根据预定的不同模型及对应的规则,控制模块即可根据当前电池所对应的模型和规则,进而对该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控制,该控制即可包括充电过程,也可包括放电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用户使用电池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对应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应的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流程图。
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池,用于采集数据的采集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模型的建模模块和用于充放电控制的控制模块等,当然该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含其它现有的装置或模块,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说明,其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采集模块采集电池的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
电池是一种易耗品,电池的损耗程度取决于使用电池时所进行的操作方式,频率等。电池的充放电次数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寿命,一般的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大概是400-600次。在笔记本电脑中,对85%以下电量的电池进行充电,都将被记录并增加一次充电次数。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池的使用历史数据以电池的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用以表征该笔记本电脑用户对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习惯,例如,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电池的情况下同时连接外部电源,该情况下如果不对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则电池会持续处于充电和放电的循环状态,充放电次数和频率显然很大,电池损耗非常严重;相对来说,只使用电池而不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通常是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再进行充电,则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会降低很多。
具体的采集该电池充放电次数和频率的过程可以如下:
采集模块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该磁力感应环位于电池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处;该磁力感应环所采集到的数据只是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和频率,但是连接状态并不能表明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所以,还需要进一步采集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
采集模块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电池处于充(放)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该充电管理芯片位于电子设备内部。该充电管理芯片具体可以通过测量某管脚的电压,并比较电压值来获得电池是否处于充电和/或放电状态的信息,并进一步可以记录和获得电池充放电的次数和频率。对于电池放电的次数和频率也可以由电池自身或外置设备对电池所处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对放电次数进行统计。
以上信息可以是由磁力感应环及充电管理芯片在实时或定时统计电池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后,将该信息反馈至采集模块,也可以是由磁力感应环将检测信息告知采集模块,由采集模块进行统计,此处不做限定。
电池单次放电时长用于表征该笔记本电脑用户每次使用电池的时间长度,例如每次使用电池时长较短,则可减少对电池充电的次数,如每次使用电池时长较长,则可能需要在每次电池使用后都进行充电。该数据可以由电池自身或外置设备在每次检测到电池放电时,对该次电池的放电时间进行记录,并反馈至采集模块,或者由采集模块直接执行检测和时间记录。
以上两类参数是影响电池续航能力和损耗等的重要参数,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电池的其它历史数据进行采集,以在下步骤中可以依据更丰富的信息进行建模。
步骤202,建模模块根据采集的历史数据确定该历史数据所属的模型。
根据不同电池的历史数据可以建立多种模型,模型数量越多,对历史数据的划分就越精细,对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就越准确有效,当然同时运算的数据量就越大,控制过程越繁琐。为了保证对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效果,并节省运算量和减小控制的复杂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采集的不同电池使用的历史数据,可以建立三种重要模型:
当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或不同电子设备中电池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定。该模型适用于对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较大,且单次使用电池放电的时间较短的类型。例如,同时使用电池和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单次使用电池放电的时间在3~5分钟。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模型对应的用户模型是用户习惯为同时使用电池和外接电源,且使用电池放电时间较短的用户模型。
当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其中,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可以根据需要或不同电子设备中电池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定。该模型适用于对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较小,且单次使用电池放电的时间较长的类型。例如,经常使用电池而不是外接电源,每次使用时间较长,如数小时。则可以确定,该第二模型对应的用户模型是用户习惯为只使用电池,且每次使用电池时间较长的用户模型。
当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该模型使用与对电池的使用情况不固定的类型,其历史数据没有固定的规律,也可以是不符合前述第一、二模型的情况,该类历史数据对应为第三模型。例如,该用户使用外接电源,或适配器以及电池的频率是离散的,则可以确定,将该用户习惯列为离散用户模型。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步骤201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历史数据的对应模型,该模型可能是上述三种模型中的一种。
步骤203,控制模块根据确定的模型及其对应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在根据表明用户使用电池习惯的历史数据确定其对应的模型后,在本步骤中按照预设的对应规则,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和管理。
若上步骤中确定的模型为第一模型,则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模型,即上述的同时使用电池和外接电源的情况,且使用电池放电时间较短的用户模型。在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电池的充放电电路;其中第一预定规则可以包含电池电量及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对应关系,例如电池电量在达到一定数值范围时,切断对电池的充放电电路。具体的,如对于经常使用外接电源且电池模式下,使用时间较短(3-5分钟)的用户,电池充电量达到10%-15%左右即可自动切断电池的充放电电路。该电量足以保证用户在突然外接电源掉电的情况下,完成对重要文档的保存,而且对电池充电量达到10%-15%,在笔记本电脑中,不会记为增加充电次数,从而可以减少对电池的损耗。
若上步骤中确定的模型为第二模型,即上述的只使用电池,且每次使用电池时间较长的用户模型。则控制模块根据第二模型,在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电池进行放电;该第二预定规则也可以是包含电池电量及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对应关系,例如电池电量在高于一定数值时,切断对电池的充电电路,在电池电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切断电池的放电电路。具体的,如对于经常使用电池而不是外接电源的用户,可以设定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起始值(也即第一控制条件和第二控制条件),当电池的电量高于96%时,不进行充电;电池的电量低于3%时,不进行放电。
若上步骤中确定的模型为第三模型,则控制模块根据第三模型,即上述的离散用户模型。当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该第三预定规则也可以是包含电池电量及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对应关系,由于该模型下对应的历史数据不具有特定的规律,其中对电池充放电所对应的电池电量可以是用户自行设定的或者系统默认的。例如,对于不固定使用情况的用户,提供UI接口,以及电池电量与续航时间的关系,用户自行定义当前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起始值的操作。
在本步骤中,控制模块即可根据当前电池所归属的模型及对应的规则进行充放电的控制。
步骤204,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由于电池的温度对于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至关重要,过高的温度(至少大于30℃)会影响电池的使用甚至导致电池损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述模型和规则进行充放电控制的同时,还可以对电池的温度进行实时和定时的监控。若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则执行下一步骤操作。其中,该阈值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205,切断对电池的充电电路。
若电池温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在本步骤中直接切断对电池的充电电路,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是通过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电池的充电电路,该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可以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使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以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该两种切断电路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205可以是与以上步骤同时进行,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频率,单次放电时间以及电池温度等参数,对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对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对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进行介绍。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池、采集模块31、建模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等,其中,
采集模块31,用于采集历史数据。
建模模块32,用于依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控制模块33,用于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电子设备的采集模块31首先采集历史数据,该历史数据是用于表明该电池使用状态的相关数据,例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频率,和/或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等,这些历史数据可以用于分析使用该电子设备的用户对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习惯,进而可以获得表明该使用习惯的相关数据参数,建模模块32即根据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该建模过程即为对所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数据训练和模型建立的过程。建立模型的过程具体可以是根据历史数据对用户对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习惯进行归类的过程。建模模块32建立当前电池所属的模型后,控制模块33即可依据预定的不同模型及对应的规则,进而根据当前电池所对应的模型和规则,对该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控制,该控制即可包括充电过程,也可包括放电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模块对用户使用电池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对应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应的规则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池,用于采集数据的采集模块41,用于建立数据模型的建模模块42和用于充放电控制的控制模块43等,当然该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含其它现有的装置或模块,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41具体用于采集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或,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其中,该采集模块41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411,用于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所述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磁力感应环位于电池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处;
第二采集单元412,用于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充电管理芯片位于电子设备内部。
建模模块42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建模单元421,用于当采集模块41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
第二建模单元422,用于当采集模块41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
第三建模单元423,用于当采集模块41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时,建立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
控制模块43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431,用于根据第一模型,在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电池的充放电电路。
第二控制单元432,用于根据第二模型,在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电池进行放电。
第三控制单元433,用于根据第三模型,当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该电子设备的采集模块41在通过第一采集单元411和第二采集单元412获得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频率,并进一步获得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后,将上述历史数据发送至建模模块42,建模模块42根据该历史数据通过第一建模单元421,或第二建模单元422,或第三建模单元423建立该历史数据所对应的模型,进而将该模型告知控制模块43,控制模块43根据该模型及对应的规则,若历史数据属于第一建模单元421建立的模型,则由第一控制单元431根据预定规则进行充放电控制,若历史数据属于第二建模单元422建立的模型,则由第二控制单元432根据预定规则进行充放电控制,若历史数据属于第三建模单元423建立的模型,则由第三控制单元433根据预定规则进行充放电控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除了可以包括上述采集模块41,建模模块42和控制模块43之外,还可以包括:
温度监控模块,用于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电路切换模块,用于当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电池的充电电路。电路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模块实现了对不同模型下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和管理,减缓了电池容量和续航能量下降的速度,有效降低了各不同使用模型下电池的损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电池、采集模块、建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历史数据,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或,
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包括:
所述采集模块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所述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所述磁力感应环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连接处;
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包括: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
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模型,在所述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路;或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或者,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模型,当所述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采集模块、建模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历史数据;
所述建模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建立的模型和与模型对应的预定规则,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电池充放电的次数、频率;和/或,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通过磁力感应环采集所述电池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次数及频率,所述磁力感应环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连接处;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充电管理芯片采集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次数及频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第一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小于第二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一模型;
第二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中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小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单次放电时长大于第四阈值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二模型;
第三建模单元,用于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历史数据不符合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时,建立所述历史数据对应的第三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在所述电池充电量达到第一预定规则时,切断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电路;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一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池电量满足第二预定规则中的第二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模型,当所述电池的电量满足预定义的第三预定规则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监控;
电路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切断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电路。
CN201110280500.1A 2011-09-20 2011-09-20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023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0500.1A CN103023075B (zh) 2011-09-20 2011-09-20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0500.1A CN103023075B (zh) 2011-09-20 2011-09-20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075A true CN103023075A (zh) 2013-04-03
CN103023075B CN103023075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97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0500.1A Active CN103023075B (zh) 2011-09-20 2011-09-20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307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47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浙江华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信息化led照明设备
CN106772100A (zh) * 2017-02-06 2017-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电池寿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49232A (zh) * 2017-01-22 2017-06-13 东莞博力威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车多块电池组自动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90900A (zh) * 2016-06-01 2019-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29672A (zh) * 2019-07-15 2019-11-08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7545A (zh) * 2019-01-25 2020-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状态检测系统、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112147440A (zh) * 2020-09-18 2020-12-29 吉递(中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充电插座用异常感知与自主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0847A (ja) * 2002-10-29 2004-05-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機器、及び充電器
US20090326729A1 (en) * 2006-11-09 2009-12-31 Hakim David B Energy arbitrage by load shifting
CN101740835A (zh) * 2009-12-1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1902049A (zh) * 2008-11-25 2010-12-01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储能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0847A (ja) * 2002-10-29 2004-05-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機器、及び充電器
US20090326729A1 (en) * 2006-11-09 2009-12-31 Hakim David B Energy arbitrage by load shifting
CN101902049A (zh) * 2008-11-25 2010-12-01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储能系统的方法
CN101740835A (zh) * 2009-12-1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0900B (zh) * 2016-06-01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终端
CN109690900A (zh) * 2016-06-01 2019-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终端
US11545703B2 (en) 2016-06-01 2023-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r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based on user usage habit model
US11862773B2 (en) 2016-06-01 2024-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n-demand char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597247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浙江华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信息化led照明设备
CN106849232A (zh) * 2017-01-22 2017-06-13 东莞博力威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车多块电池组自动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49232B (zh) * 2017-01-22 2024-02-20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动车多块电池组自动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72100A (zh) * 2017-02-06 2017-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电池寿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2100B (zh) * 2017-02-06 2020-0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电池寿命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87545A (zh) * 2019-01-25 2020-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状态检测系统、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110429672A (zh) * 2019-07-15 2019-11-08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08403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7440A (zh) * 2020-09-18 2020-12-29 吉递(中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充电插座用异常感知与自主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075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3075B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68546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204597507U (zh) 一种设有冗余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电池管理控制系统
CN101232110B (zh) 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5629172B (zh) 一种混合蓄电池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4027A (zh) 一种750v无线智能蓄电池在线监测及维护系统
CN106199443B (zh) 一种锂电池退化鉴别方法及退化报警系统
CN103682498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53030A (zh) 一种锂电池不间断电源管理系统
CN202616826U (zh) 电池的主动平衡测试装置
CN109065974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14441964B (zh) 一种存储系统供电过程中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CN106160108A (zh) 一种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CN103986205B (zh) 可动态适配的十六串锂电池组多模式均衡控制方法
CN110456277A (zh) 电源管理方法、终端、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42416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
CN104965178A (zh) 锂电池管理系统
CN202488114U (zh) 智能锂电池保护板
CN107124020A (zh) 一种手持电动器具用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CN103051005A (zh) 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4597509U (zh) 一种设有电压比较电路的电池管理控制系统
CN204145003U (zh) 一种锂电池管理装置
CN102412426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标定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标定系统
CN104682518A (zh) 一种对过放电智能锂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CN202285337U (zh) 电池循环放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