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1741B -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1741B
CN103021741B CN201210498986.0A CN201210498986A CN103021741B CN 103021741 B CN103021741 B CN 103021741B CN 201210498986 A CN201210498986 A CN 201210498986A CN 103021741 B CN103021741 B CN 103021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housing
buckle
case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89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1741A (zh
Inventor
张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ilong
Zhao L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989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1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其中该断路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一边缘贴合在一起,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该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使断路器的壳体卡合更加牢固紧密,保证了断路器的可靠性;由于卡扣的设计是咬合力向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向外的咬合力,使断路器壳体结合紧密没有缝隙,避免了影响分断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确保了断路的正常的分断工作;卡扣更加容易安装与拆卸,方便进行断路器的维护。

Description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控制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英文名称:circuit-breaker,circuit breaker)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安装小型电器时往往需要在其底部设置一个卡扣,小型低压电器包括小型断路器、继电器、熔断器等,可以通过卡扣与导轨相卡合实现安装,但是,由于小型断路器的卡扣与壳体之间存在卡合不牢固的问题,导致小型低压电器与导轨安装不稳定,使用不方便、不可靠,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其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壳体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断路器壳体底部的底板1,在底板1上设有卡扣2,所述卡扣2中间位置设有相互对称的筋条3,所述底板1两侧设有与所述筋条3相卡合的卡台4,所述筋条3为弧形状,所述卡台4上设有与筋条3相吻合的卡槽5。可见是利用卡扣的筋条3抵触断路器壳体上的卡台4将壳体与卡扣固定,筋条3的抵触力是向外的,且卡扣2是安装于断路器壳体内部,其本身也会对断路器壳体有向外的抵触力,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个抵触力会造成断路器壳体贴合处产生缝隙,导致小型低压电器与导轨安装不稳定紧固,当利用断路器进行分断操作时,其分断产生的气流会通过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断路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小型断路器的卡扣与壳体之间存在卡合不牢固的问题,导致小型低压电器与导轨安装不稳定,使用不方便、不可靠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外壳,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一边缘贴合在一起,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块的高度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扣,用于卡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外壳,其包括:弹性框架;所述弹性框架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弹性卡体与第二弹性卡体,且所述第一弹性卡体与第二弹性卡体的一端均固设于所述弹性框架上,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如上所述的断路器外壳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固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框架与所述固设第一弹性卡体和第二弹性卡体相对的一端具有凹陷,所述凹陷的深度小于如权利要求1.1或1.1.1所述限位块的最大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框架的两相对边缘具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用于引导所述断路器外壳卡扣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滑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壳体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断路器外壳,以及用于卡固所述断路器外壳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如上所述的断路器外壳卡扣。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断路器的壳体卡合更加牢固紧密,保证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2.由于卡扣的设计是咬合力向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向外的咬合力,使断路器壳体结合紧密没有缝隙,避免了影响分断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确保了断路的正常的分断工作;
3.更加容易安装与拆卸,方便进行断路器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壳体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及图3B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壳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2,其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断路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所述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起230与第二凸起240,当所述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凸起230与第二凸起240的一边缘贴合在一起,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类似纺锤体的凸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230和所述第二凸起240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的高度逐渐增加。
当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结合时,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在第一凸起230与第二凸起240形成的凸台上形成一逐渐升高的限位台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导轨270和第二导轨280,以供卡扣插入并固定。
请结合参见图3A及图3B,其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该卡扣,用于卡固如图2所示的断路器外壳,其包括:弹性框架300;所述弹性框架300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且所述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的一端均固设于所述弹性框架300上,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卡头311和第二卡头321,所述第一卡头311和第二卡头3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如图2所示的断路器外壳的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卡固在一起,由于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具有弹性,当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形成的凸台通过间距狭小的第一卡头311和第二卡头321进入弹性框架300内时,第一卡头311和第二卡头321带动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被撑开,同时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会产生相内的弹力抵触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使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紧紧贴合,从而达到紧固断路器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框架300与所述固设第一弹性卡体310和第二弹性卡体320相对的一端具有凹陷330,所述凹陷330的深度小于如图2所示的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最大高度。由此,当卡扣卡合在断路器外壳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所形成的限位台阶通过凹陷330进入到弹性框架300内,由于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的最大高度大于凹陷330的深度,因此,当卡扣托卡时,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所形成的限位台阶便会被凹陷330阻挡,防止了卡扣脱扣,保证了卡扣卡合的稳固性,确保了断路器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框架300的两相对边缘具有第一导槽340和第二导槽350,用于引导所述断路器外壳卡扣在如图1中的第一导轨270和第二导轨280上滑动。通过导槽与导轨的配合,可以使卡扣滑动插入断路器的外壳,同时,给断路器的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向内的抵触力,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的紧固性。
请参见图4,其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壳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断路器壳体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断路器外壳,以及用于卡固所述断路器外壳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断路器外壳卡扣。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由于卡扣采用弹性材料,通过卡扣的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会产生相内的弹力抵触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使第一凸起230和第二凸起240紧紧贴合,从而达到紧固断路器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的目的。而且,通过导槽与导轨的配合,同时,给断路器的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向内的抵触力,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的紧固性。这样双重紧固断路器外壳的设计,极大的使断路器的外壳贴合紧固,避免了壳体的缝隙,进一步了避免了对断路器内部分断时产生的分断气流的影响,保证了断路器的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拆卸卡扣时,由于所述第一凸起230与第二凸起240的一边缘贴合在一起,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类似纺锤体的凸台,在拆卸扣时,通过反向滑动卡扣,凸台会很方便撑开第一弹性卡体310与第二弹性卡体320,再通过一定力量克服凹陷330对第一限位块250和第二限位块260所形成的限位台阶的阻挡,便可拆卸卡扣,方便对断路器进行维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断路器的壳体卡合更加牢固紧密,保证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2.由于卡扣的设计是咬合力向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向外的咬合力,使断路器壳体结合紧密没有缝隙,避免了影响分断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确保了断路的正常的分断工作;
3.卡扣更加容易安装与拆卸,方便进行断路器的维护。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卡扣,用于卡固断路器外壳,其中,所述断路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一边缘贴合在一起,另一边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
弹性框架;
所述弹性框架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弹性卡体与第二弹性卡体,且所述第一弹性卡体与第二弹性卡体的一端均固设于所述弹性框架上,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所述的断路器外壳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固在一起;
所述弹性框架的两相对边缘具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用于引导所述断路器外壳卡扣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块的高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框架与所述固设第一弹性卡体和第二弹性卡体相对的一端具有凹陷,所述凹陷的深度小于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最大高度。
5.一种断路器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外壳以及用于卡固所述断路器外壳的卡扣。
CN201210498986.0A 2012-11-29 2012-11-29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Active CN10302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8986.0A CN103021741B (zh) 2012-11-29 2012-11-29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8986.0A CN103021741B (zh) 2012-11-29 2012-11-29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1741A CN103021741A (zh) 2013-04-03
CN103021741B true CN103021741B (zh) 2015-10-28

Family

ID=4797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8986.0A Active CN103021741B (zh) 2012-11-29 2012-11-29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1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327A (zh) * 2013-06-29 2013-10-0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弹出机构
CN105513906A (zh) * 2016-02-03 2016-04-20 杭州泰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其卡扣组件
CN105744789A (zh) * 2016-04-14 2016-07-06 乐清市智顺电气有限公司 电气保护装置的卡扣装置
CN108257825B (zh) * 2018-03-16 2022-03-29 嘉灵开关制造(中山)有限公司 断路器导轨安装开锁结构
CN110600335A (zh) * 2019-08-30 2019-12-20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导轨连接装置
CN112786394A (zh) * 2021-01-06 2021-05-11 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卡扣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6216A1 (de) * 1996-02-20 1997-08-21 Abb Patent Gmbh Ein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Niederspannungsgerätes auf einer Hutprofilschiene
CN201060814Y (zh) * 2007-06-27 2008-05-14 张佑祥 小型断路器的导轨安装机构
CN201117596Y (zh) * 2007-10-19 2008-09-17 李剑鸣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外壳
CN201438444U (zh) * 2009-08-04 2010-04-14 温州美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卡扣
CN10192397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导轨安装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6216A1 (de) * 1996-02-20 1997-08-21 Abb Patent Gmbh Ein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Niederspannungsgerätes auf einer Hutprofilschiene
CN201060814Y (zh) * 2007-06-27 2008-05-14 张佑祥 小型断路器的导轨安装机构
CN201117596Y (zh) * 2007-10-19 2008-09-17 李剑鸣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外壳
CN10192397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导轨安装机构
CN201438444U (zh) * 2009-08-04 2010-04-14 温州美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卡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1741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1741B (zh) 断路器外壳、卡扣及断路器壳体装置
CN104157524B (zh) 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灭弧单元
CA2981137C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econdary disconnect assembly with error-proofing features therefor
EP3278346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econdary disconnect assembly with contact alignment features therefor
EP3278347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econdary disconnect assembly with terminal retention and correction features therefor
CN107533930A (zh) 具有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
CN213691897U (zh) 断路器磁脱扣组件的焊接夹具装置
CN204577357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6058799A (zh) 一种单相自恢复式过压欠压保护器
CN208077901U (zh) 一种带剩余电流保护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CN107845549B (zh) 一种断路器手柄连接结构
CN203250702U (zh) 快速固定断路器
CN214226837U (zh) 万能式断路器的相间隔板安装结构
CN203503581U (zh) 小型断路器
CN203055809U (zh) 新型万能断路器
CN220106413U (zh) 一种触头结构
CN110544603B (zh) 一种快换式接触器结构
CN206992025U (zh) 一种断路器的基座
CN208655530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N212967556U (zh) 一种耐高温型断路器外壳
CN203013642U (zh) 断路器接线端子
CN209912830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电力系统用熔断器
CN103117197B (zh) 用于电磁开关装置的灭弧室装置
CN210489550U (zh) 一种断路器触头的固定结构
CN216054528U (zh) 一种高稳定小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4

Address after: 302 room 4, building 2, pearl garden, Yuejin Road, Anhui, Huangshan City 242700, China

Patentee after: Zhang Jilong

Patentee after: Zhao Lan

Address before: 302 room 4, building 2, pearl garden, Yuejin Road, Anhui, Huangshan City 242700,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ang Ji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