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1280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1280A
CN103021280A CN 201210339514 CN201210339514A CN103021280A CN 103021280 A CN103021280 A CN 103021280A CN 201210339514 CN201210339514 CN 201210339514 CN 201210339514 A CN201210339514 A CN 201210339514A CN 103021280 A CN103021280 A CN 103021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r
lens
light
extens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3395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俊模
全常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1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1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Lens or lenticular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46Tapered light guide, e.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9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s guides being of the hollow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盖;显示面板,容纳在盖中;多个发光元件,从显示面板的背面布置在盖的至少一个边缘中;透镜,平行于发光元件的布置方向延伸并布置在发光方向上;反射片,安装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支架,包括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延伸的支架主体、形成在支架主体的表面以在其中容纳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容纳室、以及与发光元件容纳室间隔开并形成在支架主体的表面以耦接和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根据示范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用于提供光到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用于背光单元的改善的装配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于诸如机顶盒的图像处理装置,诸如TV或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通过广播信号或各种形式的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各异,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并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如果显示面板不能自身产生光,诸如LCD面板,则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BLU)以产生并提供光到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的BLU使得由诸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发射的光经由光导板而均匀并将该均匀的光提供到显示面板。
然而,由于光导板的重量,常规显示装置会较重。此外,由于在光导板的背面加工光学图案以使得光均匀,所以光导板的设计是复杂的。也就是说,与显示装置的其他元件相比,常规显示装置的光导板占据重量和制造成本的大份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的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来实现,该显示装置包括:盖;显示面板,容纳在盖中;多个发光元件,从显示面板的背面布置在盖的四个方向上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中;透镜,平行于发光元件的布置方向延伸并布置在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上以从发光元件接收光;反射片,安装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将来自透镜的光反射到显示面板;以及支架,包括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延伸的支架主体、形成在支架主体的表面以在其中容纳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容纳室、以及与发光元件容纳室间隔开并形成在支架主体的表面上以耦接和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
透镜可以包括透镜主体、从透镜主体沿面对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透镜支撑体可以包括支撑第一延伸部的第一支撑体和支撑第二延伸部的第二支撑体。
第二支撑体可以包括在平行于发光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和形状类似钩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支撑体主体突出的第二支撑体钩,当透镜通过外力沿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安装在透镜支撑体上时,因该外力导致的第二延伸部的压力使得第二支撑体主体相对于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第二支撑体钩可以在安装透镜时接触第二延伸部的接触区处为圆形。
第一支撑体可以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和从第一支撑体主体的端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防止容纳在第一支撑体中的第一延伸部从其分离的第一支撑体台阶,第一支撑体可以不被施加到第四方向的外力相对于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第一支撑体可以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和形状类似钩并从第一支撑体主体突出到第二方向的第一支撑体钩,当透镜通过外力沿第四方向安装在透镜支撑体上时,由该外力产生的第一延伸部的压力使得第一支撑体主体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第一支撑体钩可以在安装所述透镜时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接触区处为圆形。
第一支撑体可以包括在平行于发光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以及形状类似钩并从第一支撑体主体突出到第二方向的第一支撑体钩,当透镜通过外力沿着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安装在透镜支撑体上时,因该外力导致的第一延伸部的压力使得第一支撑体主体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第二支撑体可以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和从第二支撑体主体的端部延伸到第一方向并防止容纳在第二支撑体中的第二延伸部从其分离的第二支撑体台阶,第二支撑体可以不被施加到第四方向的外力相对于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可以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在支架主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为容纳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容纳空间包括通过支架主体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外部连通的区域,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通过该连通区域沿着纵向方向滑动并被安装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中。
透镜可以包括通过挤压模塑形成的透镜,透镜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在纵向方向上是相同的。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被安装以操作多个发光元件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可以通过螺钉耦接到发光元件容纳室。
发光元件容纳室可以具有印刷在平板表面上以操作多个发光元件的电路,多个发光元件可以安装在发光元件容纳室的印刷有该电路的平板表面上。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图像接收器和图像处理器,该图像接收器接收图像信号,该图像处理器处理传输到图像接收器的图像信号以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为图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示范实施方式的描述,上述和/或其他的方面将变得明显且更易于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作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光源模块、透镜和支架的放大透视图;
图3和图4是安装在图1中的显示装置的支架上的透镜的侧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显示装置处于耦接状态的侧向剖视图;
图6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支架上的透镜的侧向剖视图;
图7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支架上的透镜的侧向剖视图;
图8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四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支架上的透镜的透视图;
图9是支架的侧向剖视图,图8中的透镜耦接到该支架;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发光元件和支架的侧向剖视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六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范实施方式,从而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易于实现。示范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而不限于在此阐述的示范实施方式。为了清楚,省略了对公知部件的描述,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作为主要部件的光源模块310、透镜320和支架400的放大透视图。
附图中的方向具有以下涵义∶X指的是横向方向;Y指的是纵向方向;Z指的是高度方向。在附图中,显示面板200设置在X-Y平面中,而显示面板200和背光单元300在方向Z上层叠。方向X、Y和Z 的相反方向是方向-X、-Y和-Z。平面X-Y表示由X方向的轴和Y方向的轴形成的平板表面。在下文,将基于对方向的上述定义来描述附图和示范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包括:盖110和120,形成容纳空间和外观;显示面板200,由盖110和120容纳并且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表面;以及背光单元300,由盖110和120容纳并提供光到显示面板200使得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200上。
显示装置1还包括由盖110和120容纳并支撑显示面板200和光学片340的面板支承框架130,后文将描述显示面板200和光学片340。
显示装置1还包括:驱动基板(未示出),驱动显示面板200;和图像处理板(未示出),处理图像信号并与处理结果相应地控制显示面板200和背光单元300。然而,由于上述构造与本示范实施方式不直接相关,所以在本示范实施方式中省略对其的描述,从而为本发明的精神提供更清楚的解释和描述。
盖110和120在其中容纳显示装置1的所有构造,并且覆盖显示面板200的正面的上、下和左、右方向的四个方向上的每个边缘以及显示面板200的背面。如果显示面板200的图像被显示的方向被称为正面并且与正面相反的方向被称为背面,则盖110和120包括分别覆盖显示面板200的正面和背光单元300的背面的前盖110和后盖120。
前盖110包括在平行于X-Y平面、面对显示面板200的平板表面上沿Z方向暴露显示面板200的图像显示表面的开口部。前盖110支撑容纳在其中的显示面板200的四个方向上的边缘。
后盖120将反射片330和支架400支撑在平行于X-Y平面、面对Z方向的平板表面上。后盖120与前盖110一起具有侧壁,该侧壁位于基于显示面板200的在X、-X、Y和-Y方向上的边缘。在显示装置1的装配期间,侧壁防止显示面板200和背光300在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从显示装置1分离。
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显示面板200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显示面板200具有插置在两个基板(未示出)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驱动信号被施加以调节液晶层的布置,从而在显示面板200上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00自身不发光,从背光单元300接收光以显示图像。
当从驱动基板接收驱动信号时,显示面板200的液晶以预定角度旋转。随着组成显示面板200的图像显示区的每个单元的透光率变化,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表面上。
背光单元300提供在显示面板200的背面/后表面中,提供光并发射光到显示面板200的后表面。背光单元300包括:光源模块310,提供在显示装置1的四个方向上的边缘之一上并且产生和发射光;透镜320,沿着光源模块310延伸并收集和发射由光源模块310发射的光;反射片330,提供在显示面板200的后表面上并将来自透镜320的光反射到显示面板200;以及光学片3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0的后表面上,调节反射片330的反射光的特性并传输光到显示面板200。
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被描述为安装在盖110和120的四个方向中的-X方向上的边缘处,但是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精神。替换地,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可以分别安装在X、Y或-Y方向上的边缘处,或者分别安装在至少两个边缘处。反射片330被设计为根据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的安装构造而具有不同形状。
光源模块31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311,在Y方向上顺序串联设置;和模块基板312,沿着发光元件311延伸并将用于操作的发光元件311安装在其中。
发光元件311被实现为发光二极管(LED),并从模块基板312接收驱动电力和操作控制信号。发光元件311可以根据安装在模块基板312中的方法来调节发光方向。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模块基板312的在其中安装发光元件311的平板表面垂直于与显示面板200的图像显示表面平行的X-Y平面并且面对X方向,发光元件311安装在模块基板312上以使得发光方向面对X方向。
发光元件311可以离散地安装在单个模块基板312上。安装在单个模块基板312上的发光元件311可以包括蓝色LED、绿色LED和红色LED,并且在来自上述LED的蓝光、绿光和红光被混合时形成具有优良的颜色实现性的白光。然而,这是示范实施方式,发光元件311可以包括自身产生白光的白色LED。
模块基板312通过在基板上印刷电路而形成,该电路设计用于操作发光元件311,该基板在Y方向上伸长并且宽度窄。模块基板312可以在平板表面上具有耦接到支架400(后文将描述)的构造,例如,耦接到螺钉(未示出)的孔(未示出)。考虑到发光元件311的散热,模块基板312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铝。
透镜320设置在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方向上以靠近光源模块310,由此从发光元件311接收光。透镜320沿着多个发光元件311的布置在Y方向延伸,从而与多个发光元件311对应。透镜320收集来自发光元件311的光并沿X方向朝向显示装置1的中心区发射光。透镜320包括准直透镜。
透镜320可以在设计上改变并根据显示装置1所要求的光的特性而具有各种形状。透镜320包括塑料或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透镜320通过挤压模塑来制造。
如果透镜320通过挤压模塑来制造,透镜320的垂直于透镜320的延伸方向(即,纵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沿纵向方向是相同的。也就是,如果透镜320被沿着作为纵向方向的Y方向平行于X-Z平面切开,则透镜320具有相同的截面。
透镜320包括收集且发射光的透镜主体321、从透镜主体321沿Z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23以及从透镜主体321沿Z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25。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延伸部323和325被表示为平行于Z方向的轴延伸,但是可延伸为相对于Z方向的轴形成预定角度。
第一和第二延伸部323和325安装在支架400(将在后文描述)中并由支架400支撑,使得支架400支撑透镜320。这将在后文更详细地描述。
反射片330具有面对显示面板200的后表面的反射面。反射片330的反射面具有漫反射以将来自透镜320的光均匀地传输到显示面板200。
反射片330可以根据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的构造而改变形状。例如,在本示范实施方式中,反射片330在作为透镜320的发光方向的X方向上延伸。反射片330距离透镜320越远,由反射面形成的倾斜表面越靠近显示面板200。于是,反射片330可以将来自透镜320沿X方向的光均匀地反射到显示面板200。这是示范实施方式,反射片330的形状可以改变。
至少一个光学片3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0的后表面上以平行于显示面板200。光学片340包括棱镜片、漫射片和钝化膜,并且调节和传输由反射片330发射的光到显示面板200。
通过上述构造,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通过由背光单元300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200上显示图像。显示装置1包括由盖110和120容纳并支撑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的支架400。将参照图2描述支架400的详细构造。
如其中所示,支架400设置在盖110和120的–X方向上的边缘中,并且是伸长的以在Y方向上延伸。支架400基于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设置在-X方向(其是X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使得它不妨碍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的光发射。
支架400包括:支架主体410;发光元件容纳室420,容纳和支撑发光元件311和模块基板312;第一透镜支撑体430,支撑第一延伸部323以将透镜320耦接到支架400并使得透镜320由支架400支撑;以及第二透镜支撑体440,支撑第二延伸部325以将透镜320耦接到支架400并使得透镜320由支架400支撑。发光元件容纳室420、第一透镜支撑体4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440对应于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在Y方向延伸。
支架主体410由盖110和120以及面板支承框架13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支架主体410包括铝,以改善制造、装配和散热。支架主体410可以通过挤压模塑来制造。
发光元件容纳室420沿支架主体410的X方向形成。发光元件容纳室420容纳和支撑包括发光元件311和模块基板312的光源模块310。发光元件容纳室420可以具有孔(未示出),用于通过螺钉(未示出)耦接模块基板312,或具有凹槽,用于将模块基板312按压插入其中。
第一透镜支撑体430包括从支架主体4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431和从第一支撑体主体431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体台阶432。
第一支撑体主体431从支架主体4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4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
第一支撑体台阶432从第一支撑体主体431的X方向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然后,第一支撑体主体431和第一支撑体台阶43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一延伸部323。
第二透镜支撑体440包括从支架主体4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441和从第二支撑体主体441的端部沿Z方向突出的支撑体钩442。
第二支撑体主体441从支架主体4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4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当施加预定水平的外力时,第二支撑体主体441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410弹性地移动、旋转或变形。
第二支撑体钩442从第二支撑体主体441的X方向的端部突出到Z方向。然后,第二支撑体主体441和第二支撑体钩44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二延伸部325。
第一支撑体主体431与第二支撑体主体441之间的间隙、支架主体410与第一支撑体台阶432之间的间隙以及支架主体410与第二支撑体钩442之间的间隙被确定为对应于透镜320的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的尺寸和形状。也就是说,上述间隙可以不被限定为特定的数值,并且可以改变至透镜320耦接到支架400并由支架400支撑的程度。
在上述构造的支架400的情况下,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透镜320安装到支架400中的方法。
图3和图4是安装在支架400中的透镜320的侧向剖视图。
如图3所示,当光源模块310由发光元件容纳室420支撑时,用户将第一延伸部323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430的容纳空间中。当第一延伸部323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430中时,用户沿-X方向施加外力到透镜320。
由于施加到-X方向的外力,第二延伸部325利用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430中的第一延伸部323作为轴(即,旋转点)而旋转并且挤压第二支撑体钩442。第二延伸部325接触并挤压第二支撑体钩442,第二支撑体主体441通过压力而在-X方向上弹性地旋转。根据第二支撑体主体441的转动,第二延伸部325接近并移动到支架主体410。
由于即使在外力下第一支撑体主体431也不弹性地移动到支架主体410,所以第二延伸部325可以利用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430中的第一延伸部323作为轴而旋转。
第二支撑体钩442在接触第二延伸部325的接触区处为圆形,有助于第二延伸部325的容易的移动。
如图4所示,如果第二延伸部325容纳在第二透镜支撑体440的容纳空间中并释放对第二支撑体钩442的压力,则第二支撑体主体441返回到其起始位置。第二支撑体钩442防止第二延伸部325从第二透镜支撑体440分离。于是,透镜320安装在支架400中并被支架400支撑。
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透镜320可以通过简单的构造耦接到支架400并由支架400支撑,而不采用通过附加螺钉的耦接构造。
在下文,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耦接构造。
图5是处于耦接状态的显示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如其中所示,在由前盖110和后盖120形成的容纳空间中,显示面板200和光学片340沿Z方向层叠在顶部,并由面板支承框架130支撑。
支架400插置在面板支承框架130与后盖120之间。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支架400是与面板支承框架130分离的独立构造,但不限于此。备选地,支架400和面板支承框架130可以被提供为一体的构造。支架400被设置为使得发光元件容纳室420、第一透镜支撑体4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440的构造朝向X方向,也就是面对显示装置1的内侧。
反射片330支撑在后盖120上以面对显示面板200。
支架400的发光元件容纳室420支撑模块基板312,使得来自发光元件311的光沿X方向发射。第一透镜支撑体4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440支撑透镜320以沿发光方向邻近光源模块310地设置透镜320。
通过上述构造,由发光元件311发射的光通过透镜320收集并在X方向上发射。由透镜320发射的光被反射片330散射和反射,并穿过光学片340。在光的特性被光学片340调节之后,光被传输到显示面板200。
由光源模块310产生的热量通过支架400以及盖110和120辐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支架400可以快速地传热,因为它包括铝。由于支架400设置在盖110和120的边缘,所以改善了显示装置1的边缘的强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包括支架400,光源模块310和透镜320通过简单的构造耦接到支架400并由支架400支撑。支架400的应用使得显示装置1的制造过程简单,并有助于改善生产率。
支架400不限于根据上述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可以改变。在下文,将详细描述具有与根据第一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不同的构造的支架500。
图6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支架500上的透镜320的侧向剖视图。
如其中所示,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500包括支架主体510、发光元件容纳室520、第一透镜支撑体5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540。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510和发光元件容纳室520的构造可以采用根据第一示范实施方式的构造。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第一透镜支撑体530包括从支架主体5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531和从第一支撑体主体531的端部沿–Z方向突出的第一支撑体钩532。
第一支撑体主体531从支架主体5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5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当施加预定水平的外力时,第一支撑体主体531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510弹性地移动、旋转或变形。
第一支撑体钩532从第一支撑体主体531的X方向的端部突出到-Z方向。然后,第一支撑体主体531和第一支撑体钩53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一延伸部323。
第二透镜支撑体540包括从支架主体5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541和从第二支撑体主体541的端部沿Z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体台阶542。
第二支撑体主体541从支架主体5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5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
第二支撑体台阶542从第二支撑体主体541的X方向的端部延伸到Z方向。然后,第二支撑体主体541和第二支撑体台阶54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二延伸部325。
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以下是将透镜320安装在支架500上的方法。
当光源模块310由发光元件容纳室520支撑时,用户将第二延伸部325容纳在第二透镜支撑体540的容纳空间中。当第二延伸部325容纳在第二透镜支撑体540中时,用户沿-X方向施加外力到透镜320。
由于施加到-X方向的外力,第一延伸部323利用容纳在第二透镜支撑体540中的第二延伸部325作为轴(通过其旋转)而旋转并挤压第一支撑体钩532。第一支撑体主体531通过该压力在Z方向上旋转。根据第一支撑体主体531的转动,第一延伸部323接近并移动到支架主体510。
由于第二支撑体主体541不因外力而弹性地移动到支架主体510,所以第一延伸部323可以利用容纳在第二透镜支撑体540中的第二延伸部325作为轴而旋转。
第一支撑体钩532在接触第一延伸部323的接触区处成圆形,有助于第一延伸部323移动越过第一支撑体钩532。
如果第一延伸部323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530的容纳空间中并释放对第一支撑体钩532的压力,则第一支撑体主体531返回到其起始位置。第一支撑体钩532防止第一延伸部323从第一透镜支撑体530分离。于是,透镜320安装在支架500中并被支架500支撑。
图7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支架600中的透镜320的侧向剖视图。
如其中所示,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600包括支架主体610、发光元件容纳室620、第一透镜支撑体6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640。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610和发光元件容纳室620的构造可以采用根据第一和第二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和发光元件容纳室的构造。因此,将避免详细描述。
第一透镜支撑体630包括从支架主体6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631以及从第一支撑体主体631的端部沿-Z方向突出的第一支撑体钩632。
第一支撑体主体631从支架主体6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6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当施加预定水平的外力时,第一支撑体主体631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610弹性地移动、旋转或变形。
第一支撑体钩632从第一支撑体主体631的X方向的端部突出到-Z方向。于是,第一支撑体主体631和第一支撑体钩63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一延伸部323。
第二透镜支撑体640包括从支架主体610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641和从第二支撑体主体641的端部沿Z方向突出的第二支撑体钩642。
第二支撑体主体641从支架主体610沿X方向延伸到与发光元件容纳室620在-Z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当施加预定水平的外力时,第二支撑体主体641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610弹性地移动、旋转或变形。
第二支撑体钩642从第二支撑体主体641的X方向的端部突出到Z方向。于是,第二支撑体主体641和第二支撑体钩642形成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透镜320的第二延伸部325。
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以下是将透镜320安装在支架600中的方法。
用户在–X方向上施加外力到透镜320。由于该外力,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分别接触并挤压第一支撑体钩632和第二支撑体钩642。第一支撑体主体631和第二支撑体主体641由于该压力而分别沿Z方向和–Z方向旋转到支架主体610,并允许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进入第一透镜支撑体630与第二透镜支撑体640之间。
第一支撑体钩632和第二支撑体钩642在接触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的接触区处成圆形,有助于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的容易移动。这样,透镜320可以容易地快速安装(snap-fit)到位置。
如果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容纳在第一支撑体主体631和支撑体主体641之间的容纳空间中以释放对第一支撑体钩632和第二支撑体钩642的压力,则第一支撑体主体631和第二支撑体主体641返回到它们的起始位置。第一支撑体钩632防止第一延伸部232从第一透镜支撑体630分离,第二支撑体钩642防止第二延伸部325从第二透镜支撑体640分离。因此,透镜320安装在支架600中并被支架600支撑。
图8是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第四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支架700中的透镜320的透视图。图9是耦接到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700的透镜320的侧向剖视图。
如其中所示的,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700包括支架主体710、发光元件容纳室720、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710和发光元件容纳室720的构造可以采用根据第一至第三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和发光元件容纳室的构造。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如果透镜320通过挤压模塑制造,则透镜320的沿纵向方向(即,Y方向)垂直切开的截面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就是,透镜320的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沿着Y方向具有平行于X-Z平面的相同截面。
相应于上文所述,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被实现为对应于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的截面的形状在支架主体710的纵向方向(即,Y方向)上延伸的空间。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通过支架主体710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一个与外部连通。
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形成在支架主体710的端部处的连通区将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装入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第一延伸部323和第二延伸部325沿–Y方向可滑动地移动到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内,并容纳在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中且由第一透镜支撑体7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740支撑。
通过上述方法,透镜320通过滑动到其中而安装在支架700中并被支架700支撑。
在上述示范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支架400、500、600和700的各种实施方式。上述示范实施方式涉及用于透镜320的支架800的支承结构,但是支架800可以以不同于根据上述示范实施方式的方式实现。在下文,将参照图10描述支架800的示范实施方式。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发光元件311和支架800的侧向剖视图。
如其中所示,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800包括支架主体810、发光元件容纳室820、第一透镜支撑体8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840。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810、第一透镜支撑体830和第二透镜支撑体840的构造可以采用根据第四示范实施方式或其他示范实施方式的构造。
电路850印刷在发光元件容纳室820的面对X方向的平板表面上以操作发光元件311。电路850被提供为在其中直接安装发光元件311。也就是说,在上述示范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310通过在模块基板312中安装多个发光元件311(参照图2)来实现。然而,在本示范实施方式中,电路850形成在发光元件容纳室820上而不是形成在模块基板312上,发光元件311直接安装在支架800中而没有模块基板312。
因此,可以使用更少的部件,来自发光元件311的热量可以通过支架800被更有效地耗散。
上述示范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被实现为各种形式的显示装置900。在下文,如果显示装置900包括TV,将参照图11来描述本发明的应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六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900的方框图。在图11中,实线表示图像信号或控制信号的传输,虚线表示光的传输。
如其中所示的,根据本示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900包括:图像接收器910,从外部接收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器920,处理传输到图像接收器910的图像信号;显示面板930,利用由图像处理器920处理的图像信号在其上显示图像;以及背光单元940,提供光以在显示面板930上显示图像。
图像接收器910可以以有线/无线的方式接收图像信号/图像数据、传输图像信号到图像处理器、以及与接收的图像信号的标准相应地进行改变。例如,图像接收器110可以接收射频(RF)信号、复合/分量视频、超级视频(super video)、SCART、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显示器端口(displayport)、统一显示接口(UDI)或无线HD的格式的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器920执行对于图像信号的各种预置图像处理操作、输出处理的图像信号到显示面板930、以及在显示面板930的图像显示表面上显示图像。由图像处理器920执行的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各种图像格式相应的解码、去隔行(deinterlacing)、帧刷新率转换、缩放、用于改善图像质量的降低噪声、以及细节增强操作。
图像接收器910和图像处理器920可以包括设立在显示装置900中的图像处理板(未示出)。
显示面板930和背光单元940的构造与上述示范实施方式的构造实质相同。支撑上述构造的支架可以采用根据上述示范实施方式的构造。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一些示范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这些示范实施方式进行改变而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中定义。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盖;
显示面板,容纳在所述盖中;
多个发光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布置在所述盖的至少一个边缘中;
透镜,平行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布置方向延伸并布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向上以从所述发光元件接收光;
反射片,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将来自所述透镜的光反射到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支架,包括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延伸的支架主体、形成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以在其中容纳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容纳室、以及与所述发光元件容纳室间隔开并形成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上以耦接和支撑所述透镜的透镜支撑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包括透镜主体、从所述透镜主体沿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透镜支撑体包括支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支撑体和支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支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在平行于所述发光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撑体主体和形状类似钩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支撑体主体突出的第二支撑体钩,当所述透镜通过外力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安装在所述透镜支撑体中时,因该外力导致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压力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体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钩在安装所述透镜时接触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接触区处成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主体和第一支撑体台阶,该第一支撑体主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该第一支撑体台阶从所述第一支撑体主体的端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防止容纳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中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支撑体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体不被施加到所述第四方向的外力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和形状类似钩并且从所述第一支撑体主体突出到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支撑体钩,当透镜通过外力沿所述第四方向安装在所述透镜支撑体中时,由该外力导致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压力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体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钩在安装所述透镜时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接触区处成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在平行于所述发光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体主体和形状类似钩并且从所述第一支撑体主体突出到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支撑体钩,当所述透镜通过外力沿着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安装在所述透镜支撑体中时,因该外力导致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压力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体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支撑体主体和第二支撑体台阶,该第二支撑体主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该第二支撑体台阶从所述第二支撑体主体的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方向并防止容纳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支撑体分离,所述第二支撑体不被施加到所述第四方向的外力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弹性地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容纳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该容纳空间包括通过所述支架主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相反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外部连通的区域,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通过该连通区域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滑动并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包括通过挤压模塑形成的透镜,所述透镜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是相同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被安装以操作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印刷电路板,并且
该印刷电路板通过螺钉耦接到所述发光元件容纳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容纳室具有印刷在平板表面中以操作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电路,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发光元件容纳室的印刷有所述电路的所述平板表面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图像接收器和图像处理器,该图像接收器接收图像信号,该图像处理器处理传输到所述图像接收器的图像信号以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为图像。
CN 201210339514 2011-09-20 2012-09-13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30212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10094397A KR101282265B1 (ko) 2011-09-20 2011-09-20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2011-0094397 2011-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1280A true CN103021280A (zh) 2013-04-03

Family

ID=4667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39514 Pending CN103021280A (zh) 2011-09-20 2012-09-1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7807B2 (zh)
EP (1) EP2573598B1 (zh)
JP (1) JP2013068931A (zh)
KR (1) KR101282265B1 (zh)
CN (1) CN1030212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651A (zh) * 2017-02-24 2018-09-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427182A (zh) * 2020-04-13 2020-07-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WO2021135289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9594B2 (ja) * 2008-08-01 2013-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DE202013101770U1 (de) 2013-04-24 2014-07-28 Zumtobel Lighting Gmbh LED-Leuchte mit Lichtleiterplatte
KR101748745B1 (ko) 2015-06-09 2017-06-20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US10859219B2 (en) * 2015-09-25 2020-12-08 Hubbell Incorporated Luminaire
WO2017142349A1 (ko) * 2016-02-17 2017-08-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라이트 유닛 및 조명 장치
CN106764708B (zh) * 2017-02-16 2019-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7147366B2 (ja) * 2018-08-23 2022-10-0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097918B1 (ko) * 2019-09-05 2020-04-06 주식회사 바이더엠 사각라운드 엣지형 led등기구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1186B1 (en) * 2000-08-02 2002-03-26 Lektron Industrial Supply, Inc. Simulated neon light using led's
TW200839378A (en) 2007-03-21 2008-10-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element, backlight module and plan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10045515A (ko) 2009-10-27 2011-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670715B1 (ko) * 2010-01-08 2016-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859653B1 (ko) * 2011-08-30 2018-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발광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651A (zh) * 2017-02-24 2018-09-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135289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27182A (zh) * 2020-04-13 2020-07-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1427182B (zh) * 2020-04-13 2023-10-1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8931A (ja) 2013-04-18
KR101282265B1 (ko) 2013-07-10
EP2573598B1 (en) 2015-09-30
US9057807B2 (en) 2015-06-16
US20130070156A1 (en) 2013-03-21
KR20130030853A (ko) 2013-03-28
EP2573598A1 (en)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1280A (zh) 显示装置
US767193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ED and a PCB and a frame having an opening with a narrow portion and a broad portion on a side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KR10127912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8794779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2483535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1684908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4776349B (zh)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US20150212261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672529B2 (en) Backlight unit
JPWO2011089805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147079A (zh) 具有多个导光板的背光组件
JP2015146309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03879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4487761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20100071841A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101858545A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274268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CN201706345U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129369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3191051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8752996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2102167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13191047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998843A (zh) 具有用于减少亮度变化的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WO2014141882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