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6290A -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 Google Patents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6290A
CN103006290A CN2013100142563A CN201310014256A CN103006290A CN 103006290 A CN103006290 A CN 103006290A CN 2013100142563 A CN2013100142563 A CN 2013100142563A CN 201310014256 A CN201310014256 A CN 201310014256A CN 103006290 A CN103006290 A CN 103006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axial force
drill bit
bi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42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6290B (zh
Inventor
李长河
马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142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6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6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6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6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6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控制精确度高,可有效避免对脑组织的损伤,包括:钻体和钻头,钻体机壳内有直流电机,它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源连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齿轮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钻头夹头连接,钻头安装在钻头夹头上;在钻头夹头与传动轴的连接处设有推力轴承,它紧贴变形元件,变形元件紧靠在机壳上,变形元件用弹性元件定位,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变形元件内表面,电阻应变片还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连接,钻头夹头与机壳间则设有密封装置;钻头第一部分为导向部分,其主体为麻花钻,第二部分为过渡部分,第三部分为扩孔部分,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的螺旋表面上安装金刚石磨粒。

Description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为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头骨钻孔的器械为手持式电动钻,手持式电动钻的操作方式为:由医师徒手扶持电钻来控制钻孔方向与进给量。电钻设计有一组安全装置,动力源通过离合器与钻头相连接,当钻头承受压力会使钻头通过离合器与动力源相连,带动钻头运转以进行骨钻孔操作;当钻头钻穿头骨时,因不再承受头骨的反作用力会使钻头与动力源分离,使电钻停止运转。然而这些方法均须凭借医师个人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手部感觉来判断骨钻孔的过程中是否已穿越头骨,并手动迅速停止;若是经由缺乏丰富经验的医师执行时,即使有上述特殊安全装置的电钻,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在穿越头骨的同时伤及头骨下方的脑膜及神经组织。此外采用徒手方式钻孔,亦可能因为手臂力量不足导致钻孔过程产生震动,影响钻孔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与舒适性。
为了增加外科骨钻孔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一种智能骨钻及其控制方法”(中国专利号为2009101036423)发明专利公开了在骨钻电机上设置有应变式扭矩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传感器件;在骨钻电机上还设置有嵌入式智能测控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感应信号并进行判断,控制骨钻电机。但这种方法是在骨钻电机的基体上设置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对钻头转速、扭矩和压力进行实时测量。显然这种测量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不能保证要求,因为骨钻电机的基体上受各种信号及其复杂,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精度和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再加上从钻头的受力点到动力源电机,传动链比较长,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也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它控制的精确度高,可有效避免对脑组织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它包括钻体和钻头,所述钻体包括机壳,在机壳内设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源连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齿轮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钻头夹头连接,钻头安装在钻头夹头上;在钻头夹头与传动轴的连接处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紧贴变形元件,变形元件紧靠在机壳上,变形元件用弹性元件定位,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变形元件内表面,电阻应变片还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连接,钻头夹头与机壳间则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钻头采用阶梯钻结构,钻头的工作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向部分,其主体为麻花钻,第二部分为过渡部分,第三部分为扩孔部分,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的螺旋表面上安装金刚石磨粒。
所述钻头的总长度L4,工作部分长度为l4,钻头的工作部分l4分为三个段;钻头选用不锈钢,钻头末端为钻柄部分,采用直柄形状。制造过程:首先用直径为d4的不锈钢圆柱加工出工作部分的三个部分,然后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加工出螺纹槽,其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工作部分的导向部分l04为标准麻花钻,钻头外径d04范围在1mm—5mm,钻头的顶角
Figure BDA00002730134700021
变化范围在90°—120°之间,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钻头的前角在外径边缘处取得最大前角γ4=30°,钻头的后角在靠近横刃处取得最大值α4=20°—26°;工作部分的过渡部分l14和扩孔部分l24用来进行钎焊金刚石磨粒,其中过渡部分l14的长度可根据钻头直径大小适当调整;金刚石磨粒设计成两列,金刚石磨粒的粒度根据需要的不同,选用20#—80#,钎焊磨粒后钻头的平均直径D4范围确定在2mm—10mm;磨粒之间的行距H4和列距h4范围在2—3倍的磨粒粒径之间。
所述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直流电机和控制开关连接;同时单片机还依次与A/D转换器、信号采集器、放大器、滤波器、电桥电路连接,电桥电路与电阻应变片连接;信号采集器对测量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然后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到单片机中,判断是否满足自停条件:钻头在钻穿骨头瞬间轴向力会突然下降,并且以后的轴向力会很小并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判断钻穿的依据就是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的斜率小于一个设定好的很小的值并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单片机即判断满足自停条件,即会发出信号切断开关控制电路,从而实现自停功能;
同时,单片机根据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判断轴向力是否过大,判断轴向力过大的依据是:所采集的电压信号大于某个设定好的值,这时单片机即判断此时轴向力过大。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与直流电机输出轴通过凹凸槽连接的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两端分别与深沟球轴承Ⅰ和深沟球轴承Ⅱ连接进行定位,并且两个轴承均靠轴肩和机壳实现定位;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通过平键与从动轴连接,从动齿轮靠轴肩和轴套Ⅰ实现轴向定位,从动轴两端对称安装有深沟球轴承Ⅲ和深沟球轴承Ⅳ,深沟球轴承Ⅲ用止动螺母Ⅱ、轴肩和机壳来定位,深沟球轴承Ⅳ用轴套Ⅰ、止动螺母Ⅰ和机壳定位;从动轴和传动轴通过凹凸槽相连。
所述传动轴设有轴套Ⅱ,从动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深沟球轴承Ⅴ和深沟球轴承Ⅵ上。
所述密封装置为嵌在机壳上的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及其钻头,在钻孔的过程中,轴向力传递路线是骨头作用在钻头上,钻头传递给钻头夹头,钻头夹头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传传递给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传递给变形元件,这样就引起变形元件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应变片的形变,这样轴向力大小就转化为电阻应变片形变量的大小。电阻应变片的形变会使其电阻值发生改变,经过电桥电路后转换为微小的电压值,然后经滤波器进行滤波,排出干扰信号后,再经放大器放大、信号采集器采集信号以及A/D转换器36转换后即可被单片机识别,对工况进行判断。
在钻孔时,可能由于骨头碎片的塑性变形和钻头与骨头间的摩擦力而造成温度升高。骨钻孔过程中可能会引发骨坏死,钻孔邻近区域的骨细胞由于钻孔温度超过50℃临界值时会导致永久性死亡。为了降低钻孔温度,钻孔过程尽可能快已防止热量传入到骨邻近组织中。通过增加轴向力可以使钻孔速度提高。然而,轴向力过大,可能引起病人的进一步骨折和钻削温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钻孔参数来调整轴向力和钻孔温度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发明采用在骨钻基体表面上钎焊金刚石,并实现金刚石磨粒的可控有序排布。磨粒的裸露高度可达70﹪—80﹪,因此相当于用金刚石磨粒代理骨钻的切削刃完成钻孔操作,因此可大大降低钻削力,从而降低钻削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骨钻传动轴的前轴承即推力轴承上设置有变形元件和电阻应变片,从而监测钻削过程中的钻削力,由于前轴承直接在钻头受力点附近,信号的监测和传输比较准确,精度高,可有效防止轴向力过大或骨钻穿时对骨组织的伤害;钻头的导向部分为细麻花钻部分,钻头的前角在外径边缘处取得最大前角γ4=30°,使得切削刃更加锋利,减小了轴向力,钻头的后角在靠近横刃处取得最大值α4=20°-26°,有效减小了钻头后刀面和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小了摩擦热的产生,从而降低钻孔过程的温升;钻头过渡部分为一圆锥型的过渡阶段,可以减少钻头对骨周围组织的伤害;扩孔部分为直径固定的螺纹槽阶段,主要为扩孔功能,可以加工较厚的骨组织和加工较大的钻孔,这种阶梯钻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钻孔过程的温升;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基体表面上钎焊金刚石,并实现金刚石磨粒的可控有序排布,钎焊两列金刚石磨粒,并将磨粒的行距和列距控制在2-3倍磨粒粒径之间,这样不仅延长了刀具寿命和钻孔表面质量,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钻孔时间,从而降低了钻孔过程的温升;金刚石磨粒的裸露高度可达70﹪-80﹪,并将磨粒的行距和列距控制在2-3倍磨粒粒径之间,保证钻头有足够的容屑空间,防止钻头堵塞并能及时排除切屑,带走产生的热量,降低温升;钻头螺旋槽的螺旋角控制在18°-30°之间,能够保证切屑能够及时顺利排出,带走热量,降低温升;这种用金刚石磨粒代替骨钻的切削刃完成钻孔操作,可大大降低钻削力,从而降低钻削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外科骨钻孔自停降温电钻的剖视图;
图2为智能集成控制系统部件;
图3为轴向力传递框图;
图4为轴向力检测控制框图;
图5为钻穿自停功能控制框图;
图6为轴向力过大控制框图;
图7为骨钻孔钻头;
图7a为钻尖结构图;
图7b为钻尖侧面结构图;
图7c为图7局部放大图I;
图7d为图7的D-D向视图;
图7e为图7d的局部放大图II。
其中,1-直流电源,2-控制开关,3-主动齿轮轴,4-机壳,5-直流电机,6-从动轴,7-智能集成控制系统,8-平键,9-从动齿轮,10-轴套Ⅰ,11-轴套Ⅱ,12-止动螺母Ⅰ,13-传动轴,14-电阻应变片,15-弹性元件,16-变形元件,17-推力轴承,18-密封圈,19-钻头夹头,20-钻头,21-深沟球轴承Ⅰ,22-深沟球轴承Ⅱ,23-深沟球轴承Ⅲ,24-深沟球轴承Ⅳ,25-深沟球轴承Ⅴ,26-深沟球轴承Ⅵ,27-止动螺母Ⅱ,28-止动螺母Ⅲ,29-直流电机底座,30-直流电源底盖,31-螺纹孔,32-电桥电路,33-滤波器,34放大器,35信号采集器,36A/D转换器,37-单片机,38-开关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外科骨钻孔自停降温电钻的各组成部分,其中机壳4由对称的上下两半构成,并由螺钉通过螺纹孔31相固定。直流电源1与控制开关2用导线相连,结合图2可知,控制开关2和智能集成控制系统7中的开关控制电路38用导线相连,开关控制电路38和直流电机5用导线连接。直流电机5固定在直流电机底座29上。直流电机5和主动齿轮轴3通过凹凸槽相连,主动齿轮轴3安装在深沟球轴承Ⅰ21和深沟球轴承Ⅱ22上来实现定位,并且两个轴承均靠轴肩和机壳4实现定位,主动齿轮轴3和从动齿轮9相啮合,从动齿轮9通过平键8和从动轴6相配合。从动齿轮9靠轴肩和轴套Ⅰ10实现轴向定位,从动轴6两端对称安装有深沟球轴承Ⅲ23和深沟球轴承Ⅳ24,深沟球轴承Ⅲ23用止动螺母Ⅱ27、轴肩和机壳4来定位,深沟球轴承Ⅳ24用轴套Ⅰ10、止动螺母Ⅰ和机壳4定位。从动轴6和传动轴13凹凸槽相连,传动轴6两端安装有深沟球轴承Ⅴ25和深沟球轴承Ⅵ26来实现定位,深沟球轴承Ⅴ25依靠止动螺母Ⅲ28、轴套Ⅱ11和机壳4定位,深沟球轴承Ⅵ26用轴肩、轴套Ⅱ11和机壳4定位。传动轴13的另一端的轴肩处安装有一推力轴承17,推力轴承17紧贴变形元件16,变形元件16另一端紧靠在机壳4上,变形元件16用弹性元件15定位,电阻应变片14粘贴在变形元件16内表面。结合图2可得,电阻应变片14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7中的电桥电路用导线相连。钻头夹头19固定在传动轴末端,钻头夹头19用来夹紧钻头20。密封圈18嵌在机壳中起密封作用,直流电源底盖30紧扣在机壳4上。
由图2可知,智能集成控制系统7由电桥电路32,滤波器33,放大器34,信号采集器35,A/D转换器36,单片机37,开关控制电路38集合而成。其中,电阻应变片14和电桥电路32用导线相连,电桥电路32和滤波器33连通,滤波器33和放大器34相连,放大器34和信号采集器35相连,信号采集器35和A/D转换器36相连,A/D转换器36和单片机37相连,单片机37和和开关控制电路38相连,开关控制电路38分别和直流电机5和控制开关2用导线相连。
由图3可得,在钻孔的过程中,轴向力传递路线是骨头作用在钻头20上,钻头20传递给钻头夹头19,钻头夹头19传递给传动轴13,传动轴传13传递给推力轴承17,推力轴承17传递给变形元件16,这样就引起变形元件16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应变片14的形变,这样轴向力大小就转化为电阻应变片14形变量的大小。
由图4可得电阻应变片14的形变会使其电阻值发生改变,经过电桥电路32后转换为微小的电压值,然后经滤波器33进行滤波,排出干扰信号后,再经放大器34放大、信号采集器35采集信号以及A/D转换器36转换后即可被单片机37识别,对工况进行判断。
由图5可知,电钻工作中,信号采集器对测量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然后经A/D转换器36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到单片机37中判断是否满足自停条件,如果满足自停条件,那么单片机37会发送指令使开关控制电路38断路,实现自停功能。因为钻头在钻穿骨头瞬间轴向力会突然下降,并且以后的轴向力会很小并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判断钻穿的依据就是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的斜率小于一个设定好的很小的值并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单片机37即判断满足自停条件,即会发出信号切断开关控制电路38,从而实现自停功能。
由图6可知,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经A/D转换器36转换后被单片机37接收,单片机37如果判断此时轴向力过大,单片机就会向开关控制电路38发出指令,减小电流,从而将轴向力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判断轴向力过大的依据是所采集的电压信号大于某个设定好的值,这时单片机37即判断此时轴向力过大。
图7、图7a-7e所示,钻头形状类似于阶梯钻,钻头的总长度L4,工作部分长度为l4,钻头的工作部分l4可分为三个部分。钻头材料选用不锈钢,钻头末端为钻柄部分,采用直柄形状。其加工方法:首先用直径为d4的不锈钢圆柱加工出工作部分的三个部分,然后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加工出螺纹槽,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将工作部分的导向部分l04加工为标准麻花钻,其形状参数和标准麻花钻参数相同,钻头外径d04范围在1mm—5mm,钻头的顶角
Figure BDA00002730134700061
变化范围在90°—120°之间,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钻头的前角在外径边缘处取得最大前角γ4=30°(N4—N4剖面),钻头的后角在靠近横刃处取得最大值α4=20°—26°(O4—O4剖面),这种细麻花钻部分,能减小轴向力,从而降低钻孔过程的温升。工作部分的过渡部分l14和扩孔部分l24的螺纹槽用来进行钎焊金刚石磨粒,其中过渡部分l14可以减少钻头对周围组织的伤害,长度可根据钻头直径大小适当调整。然后对工作部分的过渡部分l14和扩孔部分l24进行可控排布钎焊金刚石磨粒,这种可控排布不仅延长了刀具寿命和钻孔表面质量,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钻孔时间,从而降低了钻孔过程的温升。金刚石磨粒设计成两列,单颗磨粒的裸露高度占整颗磨粒高度的70﹪—80﹪,用可控排布制造的方法人为地控制磨粒之间的行距H4和列距h4范围在2—3倍的磨粒粒径之间,这些都保证钻头有足够的容屑空间,防止钻头堵塞并能及时排除切屑,带走产生的热量,降低温升。根据所采用的基体直径d4和单颗磨粒的裸露高度ht4,钎焊磨粒后可将钻头的平均直径D4范围确定在2mm—10mm。金刚石磨粒的粒度根据需要的不同,可选用20#—8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结合图1可知,首先将钻头20安装在钻头夹头19上,然后闭合控制开关2,智能集成控制系统7判断符合通路条件即实现直流电源1通过开关控制电路38给直流电机5供电,直流电机产生动力,电机产生的动力通过电机主轴传递给主动齿轮轴3,主动齿轮3通过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动给从动齿轮9,通过平键8的连接作用,从动齿轮9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6,从动轴6再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13,传动轴13将动力传递给钻头夹头19,钻头夹头19最终将动力传递给钻头20,这样就实现了钻孔运动。结合图3可得,钻孔的过程中骨头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钻头20上,钻头20传递给钻头夹头19,钻头夹头19传递给传动轴13,传动轴传13传递给推力轴承17,推力轴承17传递给变形元件16,这样就引起变形元件16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应变片14的形变,这样轴向力大小就转化为电阻应变片14形变量的大小。结合图4可得电阻应变片14的形变会使其电阻值发生改变,经过电桥电路32后转换为微小的电压值,然后经滤波器33进行滤波,排出干扰信号后,再经放大器34放大、信号采集器35采集信号及A/D转换器36转换后即可被单片机37识别,并对工况进行判断。钻孔过程中智能控制系统7能够实现轴向力监控和钻穿自停两种功能。由图5可知,电钻工作中,信号采集器35对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然后经A/D转换器36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到单片机37中,判断是否满足自停条件,如果满足自停条件,那么单片机37会发送指令使开关控制电路38断路,实现自停功能。结合图6可知,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经A/D转换器36转换后被单片机37接收,单片机37如果判断此时轴向力过大,就会向开关控制电路38发出指令,减小电流,从而将轴向力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钻孔完成后将钻头20卸下,对设备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

Claims (6)

1.一种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它包括钻体和钻头,其特征是,所述钻体包括机壳,在机壳内设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源连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齿轮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钻头夹头连接,钻头安装在钻头夹头上;在钻头夹头与传动轴的连接处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紧贴变形元件,变形元件紧靠在机壳上,变形元件用弹性元件定位,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变形元件内表面,电阻应变片还与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连接,钻头夹头与机壳间则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钻头采用阶梯钻结构,钻头的工作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向部分,其主体为麻花钻,第二部分为过渡部分,第三部分为扩孔部分,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的螺旋表面上安装金刚石磨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特征是,所述钻头的总长度L4,工作部分长度为l4,钻头的工作部分l4分为三个部分;钻头选用不锈钢,钻柄部分采用直柄形状:首先用直径为d4的不锈钢圆柱加工出工作部分的三个部分,然后在过渡部分和扩孔部分加工出螺纹槽,其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工作部分的导向部分l04为标准麻花钻,钻头外径d04范围在1mm—5mm,钻头的顶角
Figure FDA00002730134600011
变化范围在90°—120°之间,螺旋角β4范围在18°—30°之间,钻头的前角在外径边缘处取得最大前角γ4=30°,钻头的后角在靠近横刃处取得最大值α4=20°—26°;工作部分的过渡部分l14和扩孔部分l24用来进行钎焊金刚石磨粒,其中过渡部分l14长度根据钻头直径大小适当调整;金刚石磨粒设计成两列,金刚石磨粒的粒度根据需要的不同,选用20#—80#,钎焊磨粒后钻头的平均直径D4范围确定在2mm—10mm;磨粒之间的行距H4和列距h4范围在2—3倍的磨粒粒径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特征是,所述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直流电机和控制开关连接;同时单片机还依次与A/D转换器、信号采集器、放大器、滤波器、电桥电路连接,电桥电路与电阻应变片连接;信号采集器对测量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然后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到单片机中,判断是否满足自停条件:钻头在钻穿骨头瞬间轴向力会突然下降,并且以后的轴向力会很小并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判断钻穿的依据就是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的斜率小于一个设定好的很小的值并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单片机即判断满足自停条件,即会发出信号切断开关控制电路,从而实现自停功能;
同时,单片机根据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判断轴向力是否过大,判断轴向力过大的依据是:所采集的电压信号大于某个设定好的值,这时单片机即判断此时轴向力过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特征是,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个与直流电机输出轴通过凹凸槽连接的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两端分别与深沟球轴承Ⅰ和深沟球轴承Ⅱ连接进行定位,并且两个轴承均靠轴肩和机壳实现定位;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通过平键与从动轴连接,从动齿轮靠轴肩和轴套Ⅰ实现轴向定位,从动轴两端对称安装有深沟球轴承Ⅲ和深沟球轴承Ⅳ,深沟球轴承Ⅲ用止动螺母Ⅱ、轴肩和机壳来定位,深沟球轴承Ⅳ用轴套Ⅰ、止动螺母Ⅰ和机壳定位;从动轴和传动轴通过凹凸槽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设有轴套Ⅱ,从动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深沟球轴承Ⅴ和深沟球轴承Ⅵ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为嵌在机壳上的密封圈。
CN201310014256.3A 2013-01-12 2013-01-12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Active CN103006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256.3A CN103006290B (zh) 2013-01-12 2013-01-12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256.3A CN103006290B (zh) 2013-01-12 2013-01-12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6290A true CN103006290A (zh) 2013-04-03
CN103006290B CN10300629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795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4256.3A Active CN103006290B (zh) 2013-01-12 2013-01-12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629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9485A (zh) * 2015-03-01 2015-07-01 李健 支架式超声监护骨钻机
CN105520767A (zh) * 2016-02-22 2016-04-27 赵全明 内扩孔钻骨器
CN107343809A (zh) * 2017-08-30 2017-11-14 王兴铧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钻颅器
CN109303585A (zh) * 2018-11-29 2019-02-05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控扭矩的骨钻
CN109758117A (zh) * 2018-11-30 2019-05-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骨扩孔手术的阶段判断方法
CN111658063A (zh) * 2020-07-20 202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钻穿自停颅骨钻头及颅骨钻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7166A (en) * 1971-12-29 1975-07-29 Ralph D Adams Drill feed control
DE3639696A1 (de) * 1986-11-20 1988-06-01 List Heinz Juergen Knochenbohrmaschine
CN88203889U (zh) * 1988-02-29 1988-11-23 陈贵友 阶梯式麻花钻头
CN1935430A (zh) * 2006-10-17 2007-03-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钻/磨孔一体化组合刀具
CN101579250A (zh) * 2009-06-18 2009-11-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手术电钻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03089276U (zh) * 2013-01-12 2013-07-31 青岛理工大学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7166A (en) * 1971-12-29 1975-07-29 Ralph D Adams Drill feed control
DE3639696A1 (de) * 1986-11-20 1988-06-01 List Heinz Juergen Knochenbohrmaschine
CN88203889U (zh) * 1988-02-29 1988-11-23 陈贵友 阶梯式麻花钻头
CN1935430A (zh) * 2006-10-17 2007-03-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钻/磨孔一体化组合刀具
CN101579250A (zh) * 2009-06-18 2009-11-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手术电钻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03089276U (zh) * 2013-01-12 2013-07-31 青岛理工大学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9485A (zh) * 2015-03-01 2015-07-01 李健 支架式超声监护骨钻机
CN105520767A (zh) * 2016-02-22 2016-04-27 赵全明 内扩孔钻骨器
CN105520767B (zh) * 2016-02-22 2020-03-24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扩孔钻骨器
CN107343809A (zh) * 2017-08-30 2017-11-14 王兴铧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钻颅器
CN107343809B (zh) * 2017-08-30 2019-10-18 王兴铧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钻颅器
CN109303585A (zh) * 2018-11-29 2019-02-05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控扭矩的骨钻
CN109303585B (zh) * 2018-11-29 2024-02-13 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可控扭矩的骨钻
CN109758117A (zh) * 2018-11-30 2019-05-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骨扩孔手术的阶段判断方法
CN111658063A (zh) * 2020-07-20 202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钻穿自停颅骨钻头及颅骨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6290B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6290B (zh)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103006289B (zh) 采用磨粒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201560210U (zh) 花瓣万向节仿形感应器
US10456144B2 (en) Bur for dental implantology
CN105773083B (zh) 一种高精度医疗器械小深台阶孔加工工艺
EP3313320B1 (en) Multi-diameter drill bit
CN203089276U (zh) 采用阶梯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103070713B (zh) 采用钎焊pcbn超硬材料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203089273U (zh) 采用钎焊麻花钻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103070714B (zh) 采用钎焊麻花钻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201356602Y (zh) 安全颅骨手术钻
CN203089274U (zh) 采用磨粒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CN203089275U (zh) 采用钎焊pcbn超硬材料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RU2741718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е сверло
US20110208192A1 (en) Surgical tool, especially for machining bones for insertion of a dental implant
CN203138612U (zh) 一种外科手术阶梯钻头
KR20090051839A (ko) 블록 본 이식 시술용 드릴기구
CN213410628U (zh) 一种深腔细长孔切削加工器具
CN213722523U (zh) 一种环状取骨钻
CN201044760Y (zh) 一种可调节安全骨科钻套
CN212661870U (zh) 一种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股骨骨道钻
WO2018194909A1 (en) Dynamic motion calibration system for dental devices
CN206761776U (zh) 牙科用钻头及医疗器械
CN109805981A (zh) 医用工具
Carneiro et al. Comparison of zirconia ceramic and stainless steel tools in dental implant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Hongliang

Inventor after: Li Changhe

Inventor after: Zhang Dongkun

Inventor after: Hou Yali

Inventor before: Li Changhe

Inventor before: Ma Hongl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 CHANGHE MA HONGLIANG TO: MA HONGLIANG LI CHANGHE ZHANG DONGKUN HOU YAL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