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679A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1679A
CN103001679A CN2011102701445A CN201110270144A CN103001679A CN 103001679 A CN103001679 A CN 103001679A CN 2011102701445 A CN2011102701445 A CN 2011102701445A CN 201110270144 A CN201110270144 A CN 201110270144A CN 103001679 A CN103001679 A CN 103001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psi
subscrib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01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铭
杨曾
黄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701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1679A/zh
Priority to PCT/JP2012/005297 priority patent/WO201303860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001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基站合作模式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包括: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本发明提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具有动态支持JT和DCS传输、实现简单、信令开销较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基站合作模式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无线传输技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对无线传输中的空间资源加以利用,获得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信息论研究表明,MIMO系统的容量随着发射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的最小值线性增长。MIMO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天线构成多天线无线信道,包含空域信息。另外,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技术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和较高的频率利用率,适合多径环境和衰落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将MIMO技术与OFDM技术结合起来的MIMO-OFDM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组织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国际组织,在3G蜂窝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3GPP组织从2004年下半年起开始设计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基无线电接入(EUTRA,Enhanc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和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及陆基无线电接入网(EUTRAN,Enhanc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该项目也被称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LTE系统的下行链路就是采用MIMO-OFDM技术。2008年4月,3GPP组织在中国深圳会议上,开始探讨4G蜂窝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目前被称为先进LTE(LTE-A,LTE-Advanced)系统。在会上,一种名为“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概念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多个基站同时为一个用户设备或多个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从而提高小区边界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截止到2010年3月,关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基本结论主要参照标准化文件:3GPP TR 36.814 V9.0.0(2010-03),“Further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Release 9)”,(3GPP组织技术报告,编号:36.814,版本:V9.0.0,日期:2010年3月,“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电接入的物理层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可以概括如下:
●多天线多基站服务下的用户设备需要针对一组小区汇报各个小区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信道状态/统计信息。这一组小区称为多天线多基站传输的测量集合。
●用户设备实际反馈的小区基站的信息可以是测量集合的一个子集的信息,该子集称为多天线多基站传输的合作集合。显然,多天线多基站传输的合作集合与多天线多基站传输的测量集合可以相同。
●多天线多基站传输的合作集合中的小区基站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针对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即用户设备的数据信道)的传输。
●多基站直接参与合作传输的方式,称为联合处理(JP,JointProcessing),要求把用户设备的PDSCH信号共享给参与合作的多基站。联合处理又可细分为两种方法,一种称为联合发射(JT,Joint Transmission),指多基站同时向用户设备发射其PDSCH信号;另一种称为动态小区选择(DCS,Dynamic CellSelection),指每一时刻在多基站中,只选择信号链路最优的小区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射其PDSCH信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标准化进程的发展,对于DCS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小区”的意义,而应扩展到“发射点”(TP,Transmission Point)的意义。所谓发射点,是指由一组下行参考信号图样(CSI-RSPattern)所对应的多个发射端口构成的集合。
●多基站间接参与合作传输的方式,称为波束协调/调度协调(CB/CS,Coordinated Bearmforming/CoordinatedScheduling),不要求把用户设备的PDSCH信号共享给参与合作的多基站。在该方法中,多基站间通过协调不同用户设备的PDSCH的发射波束/资源,达到抑制相互干扰的目的;
●对于操作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传输环境的用户设备,信息反馈以向每个基站单独反馈的形式为主,并且反馈信息的传输占用服务基站的上行资源。
此处,所谓“信息反馈”,主要指用户设备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然后,基站才能进行相应的无线资源管理等操作。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三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户设备将收发端信道矩阵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量化处理,随后把所述元素逐个反馈给基站;或者,用户设备将收发端信道矩阵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模拟调制并反馈给基站;或者,用户设备获得收发端信道矩阵的瞬时协方差矩阵,再对协方差矩阵中所有元素进行量化处理,随后把所述元素逐个反馈给基站。于是,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量化信道,重构出较为准确的信道。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具体细节参见非专利文献1:3GPP R1-093720,“CoMPemail summary”,Qualcomm(3GPP文档,编号:R1-093720,“多基站协作系统的邮件讨论摘要”,Qualcomm公司)。图2示出了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示意图。
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户设备将收发端信道矩阵进行统计处理,比如计算其协方差矩阵,再对所述统计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再反馈给基站。于是,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反馈,获得信道的统计状态信息。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具体细节参见非专利文献1:3GPP R1-093720,“CoMP email summary”,Qualcomm(3GPP文档,编号:R1-093720,“多基站协作系统的邮件讨论摘要”,Qualcomm公司)。图3示出了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示意图。
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户设备与基站事先定义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有限集合(码本空间,常用的码本空间包括信道秩和/或预编码矩阵和/或信道质量指示等)。当用户设备检测出收发端信道矩阵后,在所述码本空间中进行搜索,寻找与当前信道矩阵的最佳信道状态信息匹配的元素,并将该元素的索引号反馈给基站。于是,基站根据该索引号,查询事先定义的码本空间,获得较为粗略的信道状态信息。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具体细节参见非专利文献2:3GPP,R1-083546,“Per-cell precoding methods for downlink jointprocessing CoMP”,ETRI(3GPP文档,编号:R1-083546,“下行多节点合作发射中单小区预编码方法”,韩国电子通信学会)。图4示出了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示意图。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效果最好,但反馈开销也最大,在现实系统中难以应用。特别是在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系统中,其反馈开销还会随着基站个数的增加而成倍上升,故更加难以实现。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开销最小,但效果较差,原因是其无法准确地刻画信道状态,导致发射端无法充分利用信道特性进行针对性传输。不过,因为该方法的实现极为简单,往往用几个比特就能完成反馈,在现实系统中还是获得了大量应用。相比之下,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则在上述两种方法之间取得了一个较好的折衷。当信道状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信息时,该方法可以用较小的反馈量,准确地刻画出信道状态,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目前,在LTE和LTE-A系统中,由于考虑实际系统实现的因素,在单小区传输方式下,采用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在LTE-A系统的多基站多小区合作方式中,应该会沿用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对于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LTE系统存在两种反馈信道,即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和上行物理数据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一般而言,PUCCH用于传输周期性、小载荷、基本的信道状态信息;而PUSCH用于传输突发性、大载荷、扩展的信道状态信息。在PUCCH上,一段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由多种反馈内容组成,不同的反馈内容在不同的子帧内进行传输。在PUSCH上,一段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在一个子帧内传输完毕。在LTE-A系统中,这样的设计原则上将被保留。
反馈的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信道质量索引(CQI,ChannelQuality Index),第二类是信道预编码矩阵索引(PMI,Precoding MatrixIndex),第三类是信道秩索引(RI,Rank Index),以上三种内容均为比特量化反馈。其中,CQI一般对应于一种传输格式,在该传输格式条件下,误包率不超过0.1。
在LTE系统中,定义了8种下行数据的MIMO传输方式:①单天线发射:用于单天线基站的信号发射,是MIMO系统的一个特例,该方式只能传输单层数据;②发射分集:在MIMO系统中,利用时间或/和频率的分集效果发射信号,以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该方式只能传输单层数据;③开环空分复用: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PMI的空分复用;④闭环空分复用:需要用户设备反馈PMI的空分复用;⑤多用户MIMO:多个用户设备同时同频参与MIMO系统的下行通信;⑥闭环单层预编码:使用MIMO系统,需要用户设备反馈PMI,只传输单层数据;⑦波束成形发射:使用MIMO系统,波束成形技术,配有专用的参考信号用于用户设备的数据解调,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PMI,只传输单层数据;⑧双层波束成形发射:用户设备可被配置为反馈PMI及RI,或不反馈PMI及RI。在LTE-A系统中,上述8种传输方式有可能被保留或/和删减。可选地,还可以增加一种新的传输方式⑨——MIMO动态切换,即基站可以动态地调整用户设备工作的MIMO方式。
为了支持上述MIMO传输方式,LTE系统定义了许多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每种MIMO传输方式对应若干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详细说明如下。
在PUCCH上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有4种,分别为模式1-0、模式1-1、模式2-0和模式2-1。这些模式又是以下4种反馈类型的组合:
类型1——频带段(BP,Band Part)内优选的一个子带位置及所述子带上的CQI,所述频带段是通信频谱资源集合S的一个子集,其大小由集合S的大小确定。子带位置的开销是L比特;第一个码字的CQI的开销是4比特;可能的第二个码字的CQI采用相对于第一个码字的CQI的差分编码方式,开销是3比特);
类型2——宽带CQI和PMI。第一个码字的CQI的开销是4比特;可能的第二个码字的CQI采用相对于第一个码字的CQI的差分编码方式,开销是3比特;PMI的开销根据基站的天线配置分别为1、2、4比特;
类型3——RI。根据基站的天线配置,2天线的RI的开销为1比特,4天线的RI的开销为2比特;
类型4——宽带CQI。开销一律为4比特。
用户设备根据上述类型的不同,相应地反馈不同的信息给基站。
模式1-0是类型3与类型4的组合,即类型3与类型4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其含义是反馈通信频谱资源集合S上的第一个码字的宽带CQI及可能的RI信息。
模式1-1是类型3与类型2的组合,即类型3与类型2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其含义是反馈集合S上的宽带PMI、各个码字的宽带CQI及可能的RI信息。
模式2-0是类型3、类型4与类型1的组合,即类型3、类型4与类型1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其含义是反馈集合S上的第一个码字的宽带CQI、可能的RI信息和BP内优选的一个子带位置及所述子带上的CQI信息。
模式2-1是类型3、类型2与类型1的组合,即类型3、类型2与类型1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其含义是反馈集合S上的宽带PMI、各个码字的宽带CQI、可能的RI信息和BP内优选的一个子带位置及所述子带上的CQI信息。
MIMO传输方式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如下:
MIMO传输方式①:模式1-0,模式2-0
MIMO传输方式②:模式1-0,模式2-0
MIMO传输方式③:模式1-0,模式2-0
MIMO传输方式④:模式1-1,模式2-1
MIMO传输方式⑤:模式1-1,模式2-1
MIMO传输方式⑥:模式1-1,模式2-1
MIMO传输方式⑦:模式1-0,模式2-0
MIMO传输方式⑧:模式1-1,模式2-1用户设备反馈PMI/RI;或
模式1-0,模式2-0用户设备不反馈PMI/RI
在LTE-A系统的单基站传输方式中,CQI、PMI和RI仍然是主要的反馈内容。而且,为了使用户设备的反馈模式与传输方式④、⑧等对应的反馈模式保持一致,并支持新的传输方式⑨,LTE-A系统重点对模式1-1和模式2-1在基站采用八根发射天线的场景进行了优化——PMI由两个信道预编码矩阵指示W1和W2共同决定,W1表征宽带/长时的信道特征,W2表征子带/短时的信道特征;在PUCCH上传输W1和W2时,模式1-1再细分为两种子模式:模式1-1子模式1与模式1-1子模式2,原模式2-1也进行了一些改进。
为了支持新定义的反馈模式,在LTE-A系统中,新定义了若干种反馈类型,分别是:
类型1a——频带段(BP,Band Part)内优选的一个子带位置及所述子带上的CQI,附加一个其他子带的W2,所述频带段是通信频谱资源集合S的一个子集,其大小由集合S的大小确定。子带位置的开销是L比特;当RI=1时,CQI与W2的总开销是8比特;当1<RI<5时,CQI与W2的总开销是9比特;当RI>4时,CQI与W2的总开销是7比特;
类型2a——W1。当RI<3时,W1的开销是4比特;当2<RI<8时,W1的开销是2比特;当RI=8时,W1的开销是0比特;
类型2b——宽带W2和宽带CQI。当RI=1时,宽带W2和宽带CQI的总开销是8比特;当1<RI<4时,宽带W2和宽带CQI的总开销是11比特;当RI=4时,宽带W2和宽带CQI的总开销是10比特;当RI>4时,宽带W2和宽带CQI的总开销是7比特;
类型2c——宽带CQI、W1和宽带W2。当RI=1时,宽带CQI、W1和宽带W2的总开销是8比特;当1<RI<4时,宽带CQI、W1和宽带W2总开销是11比特;当RI=4时,宽带CQI、W1和宽带W2总开销是9比特;当RI>4时,宽带CQI、W1和宽带W2总开销是7比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控制反馈开销,此处的W1和宽带W2的取值集合是对W1和宽带W2的可能取值的全集进行了降取样处理后得到的(即,所述全集的子集);
类型5——RI和W1。对于8天线,2层数据复用的情形,RI和W1的总开销是4比特;对于8天线,4/8层数据复用的情形,RI和W1的总开销是5比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控制反馈开销,此处的W1的取值集合是对W1的可能取值的全集进行了降取样处理后得到的;
类型6——RI和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Precoding TypeIndicator)。PTI的开销为1比特,表示预编码类型信息。对于8天线,2层数据复用的情形,RI和PTI的总开销是2比特;对于8天线,4层数据复用的情形,RI和PTI的总开销是3比特;对于8天线,8层数据复用的情形,RI和PTI的总开销是4比特。
在本说明书中,“W1”和“W2”单独使用时表示“子带W1”和“子带W2”,对于“宽带W1”和“宽带W2”,将在提及时使用其全称。
模式1-1子模式1、模式1-1子模式2和新模式2-1与原有反馈类型和上述新类型之间的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1
模式1-1子模式1是类型5与类型2b的组合,即类型5与类型2b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2
模式1-1子模式2是类型3与类型2/2c的组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3
当传输方式为④或⑧时,模式1-1子模式2由类型3与类型2构成,即类型3与类型2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4
当传输方式为⑨时,模式1-1子模式2由类型3与类型2c构成,即类型3与类型2c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5
新模式2-1只针对传输方式⑨,是类型6、类型2b与类型2a/1a的组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6
当类型6中的PTI为0时,新模式2-1由类型6、类型2b与类型2a构成,即类型6、类型2b与类型2a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
Figure BDA0000090766420000087
当类型6中的PTI为1时,新模式2-1由类型6、类型2b与类型1a构成,即类型6、类型2b与类型1a以不同的周期和/或不同的子帧偏移量执行反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1月,3GPP组织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了TSG-RAN WG1#63bis会议。其中,会议纪要指出,LTE-A系统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典型研究场景为一个宏基站通过光纤连接多个低功率的远端射频头(RRH,Remote Radio Head),这些RRH采用与基站相同的小区ID或不同的小区ID。
综上所述,针对LTE-A系统中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目前的大体思想是,反馈内容采用CQI、PMI和RI等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信息反馈以向每个基站单独反馈的形式为主。在上述框架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特别地,在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典型研究场景中,如何反馈多基站合作环境下的信道状态信息,使JT和DCS的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动态支持JT和DCS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发射点集合获取单元,用于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发射点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
优选地,所述发射点集合是由服务基站确定,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半静态地配置给用户设备的。
优选地,所述发射点集合中含有的发射点数目为大于1且小于9的正整数;所述发射点集合中包含与动态小区选择DCS传输方式对应的发射点和/或与联合发射JT传输方式对应的发射点;每个发射点由基站的发射端口构成,各个发射点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发射端口数;相同的发射端口但不同的发射端口顺序构成不同的发射点。
优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可以采用周期式反馈方式向服务基站反馈包括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5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5相同;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5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3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3相同;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3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6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6相同;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6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优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还可以采用触发式反馈方式向服务基站反馈包括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通过在反馈信息中包含1比特标志位信息动态地指示索引信息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以及反馈类型5。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PSI和RI的反馈类型;以及反馈类型2。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以及反馈类型3。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反馈类型5;以及反馈类型2b。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反馈类型3;以及反馈类型2c。
优选地,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用于反馈标记位、PSI和RI的反馈类型;反馈类型2a;以及反馈类型2b。
优选地,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还包含填充比特。
优选地,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用户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服务基站所发送的RRC信令或MAC层信令,更新PSI。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包括: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多基站合作模式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具有动态支持JT和DCS传输、实现简单、信令开销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MIMO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完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基于码本空间搜索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示意结构方框图。
图8示出了周期式反馈示例1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周期式反馈示例2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周期式反馈示例3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触发式反馈示例1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触发式反馈示例2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触发式反馈示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为了清楚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适用于下行LTE-A蜂窝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应用,而是可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比如今后的5G系统。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采用了术语“服务基站”、“合作基站”和“合作基站集合”。其中,本文中使用的“服务基站”的技术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惯常使用的相同。即,能够向用户设备直接传输控制信令的基站。然而,为了明确区分,本文中使用的“合作基站”的技术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惯常使用的有所区别。具体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习惯将参与合作发射的基站都称为合作基站。而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合作基站”特指“服务基站”以外的参与合作发射的基站。“合作基站集合”指这样的“合作基站”的集合。显然,该集合不包含“服务基站”。
图5示出了一个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蜂窝系统把服务覆盖区域分割为相接的无线覆盖区域,即小区。在图5中,小区被示意地描绘为正六边形,整个服务区域由小区100、102和104拼接而成。与小区100、102和104分别相关的是基站200、202和204。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基站200、202和204中的每一个至少包含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基站的基本范畴是小区内的服务节点,它可以是具有资源调度功能的独立基站,也可以是从属于独立基站的发射节点,还可以是中继节点(通常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小区覆盖范围而设置的)等。在图5中,基站200、202和204被示意地描绘为位于小区100、102和104的某一区域,并装配有全向天线。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布局中,基站200、202和204也可以装配定向天线,有方向地覆盖小区100、102和104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通常被称为扇区。因此,图5的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图示仅是为了示意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
在图5中,基站200、202和204通过X2接口300、302和304彼此相连。在LTE-A系统中,将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单元和核心网的三层节点网络结构简化成两层节点结构。其中,无线网络控制单元的功能被划分到基站,基站与基站通过名为“X2”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5中,基站200、202和204的两两之间存在空中接口“A1接口”310、312和314。在未来通信系统中,可能会引入中继节点的概念,中继节点间通过无线接口相连;而基站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中继节点,因此,基站之间可以存在名为“A1”的无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5中,还示出了基站200、202和204的一个上层实体220(可以是网关,也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分别通过S1接口320、322和324与基站200、202和204相连。在LTE-A系统中,上层实体与基站之间通过名为“S1”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5中,小区100、102和104内分布着若干用户设备400、402、……、430。如本技术领域所公知的,这些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均包含发射机、接收机、以及移动终端控制单元。用户设备通过为各自服务的服务基站(基站200、202和204中的某一个)接入蜂窝通信系统。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5中只示意性地画出16个用户设备,但实际情况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是相当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图5对于用户设备的描绘也仅是示意目的。用户设备通过为各自服务的服务基站接入蜂窝通信网,能够向用户设备直接传输控制信令的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其他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基站,非服务基站可以作为服务基站的合作基站,协同服务基站为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在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时,考察用户设备416,令其工作于多基站合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是基站200和204。需要指出的是,此处重点考察用户设备416,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只适用于1个用户设备。实际上,本发明完全适用于多用户设备的情况,比如,在图5中,用户设备408、410、430等,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当然,实施场景中选取服务基站为1个,合作基站为2个,也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这样的限定条件,事实上,服务基站与合作基站的数量是没有特殊限定的。
以下参照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600。在说明具体实施例时,采用如下多基站合作场景:
仅以用户设备416为例,设其工作于多基站合作模式,其服务基站是基站202,合作基站(非服务基站)是基站200和204。在多天线多基站合作发送时,基站200和202均配备8根发射天线,且使用8个发射端口;基站204配备4根发射天线,且使用4个发射端口。用户设备416可以是单天线设备或多天线设备。对于其他可工作于多基站合作模式的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400~430中的任何一个,同样可以给定其服务基站和合作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基站的发射天线与发射端口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一般而言,其发射天线与发射端口的数量是相等的。在具体实现中,将基站的多根天线通过发射加权的方式进行合并,就可以把多根天线映射到单个发射端口上。参见非专利文献:3GPP,R1-092427,“CSI-RS Design for Virtualized LTE Antenna in LTE-A System”,Fujitsu(3GPP文档,编号:R1-092427,“LTE-A系统参考信号设计中的天线虚拟映射”,日本富士通公司)。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场景所用的非一致发射端口配置的具体数值只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而做的举例,本发明的运用不受这些数值的限制,完全适用于任意发射端口配置的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发明的实施例意识到:一般地,在任意发射端口配置场景中,都可以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600起始于步骤S601。在该步骤中,用户设备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
作为该步骤的非限制性实现方式,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416)可以向服务基站(例如,服务基站202)周期性地报告用户设备到相邻基站的路径损耗信息。进而,服务基站可以从相应的报告估计出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再根据该地理位置确定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并通过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等上层信令或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信令半静态地为用户设备配置发射点集合。
以下,针对发射点集合中含有2到9发射点数目的情况,给出了发射点集合的8种非限制示例。
例1: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2个发射点(便于用户设备使用1比特反馈2选1的结果),该2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
例2: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3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2比特反馈3选1的结果),该3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
例3: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4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2比特反馈4选1的结果),该4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4)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需要指出的是,用户设备选择第4个发射点相当于选择了整个基站204。即,实现了动态小区选择(DCS)的传输方式。此处,关于配置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的举例中,都可以包含对应于DCS传输方式的发射点。
例4: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5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3比特反馈5选1的结果),该5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4)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5)基站200的端口4至端口7,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需要指出的是,第4、5个发射点的端口数目与前3个发射点的端口数目不同,这在实际实现中是可行的,因为不同发射点的配置是相互独立的。此处,关于配置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的举例中,都可以包含端口数目不同的发射点。
例5: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6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3比特反馈6选1的结果),该6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4)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5)基站200的端口4至端口7,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6)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7至端口8,共6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需要指出的是,第6个发射点的端口包含了基站204的所有端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包含了其他基站的一部分(或全部)端口,这对应于联合发射(JT)的传输方式。此处,关于配置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的举例中,都可以包含这样的发射点。
例6: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7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3比特反馈7选1的结果),该7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4)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5)基站200的端口4至端口7,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6)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7至端口8,共6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7)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
例7:服务基站202为用户设备416配置的发射点集合包含8个发射点(便于用户使用3比特反馈8选1的结果),该8个发射点可以是:(1)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2)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1,以及基站204的端口2至端口3,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3)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4)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5)基站200的端口4至端口7,共4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6)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3,基站200的端口7至端口8,共6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7)基站200的端口0至端口7,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8)基站200的端口3至端口4,基站202的端口0至端口3,以及基站204的端口0至端口1,共8个端口构成的发射点。需要指出的是,第8个发射点的8端口,与第3个发射点的8端口的内容是相同的,但顺序不同,这在实际实现中是可行的,因为端口顺序不同的发射点应被视为不同的发射点。
接着,顺序执行步骤S602和S603。在步骤S602中,用户设备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在步骤S603,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包含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标识了在步骤S602中选择的发射点。
以下,分周期式反馈和触发式反馈,对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反馈包含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阐述。对于两种反馈方式,将分别通过3个具体示例说明用户设备向服务基站的反馈操作。
周期式反馈
例1:针对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模式1-1子模式1的情况。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7,含有动态选择发射点的信息,称为发射点选择索引(PSI,Point Selection Index)。所述PSI根据发射点集合的大小由1、2或3个比特表征用户设备在步骤S601中服务基站配置的发射点集合中选出的发射点。
其中,类型7的反馈周期是类型5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类型5相同。这样设计的技术理由是,由于动态选择发射点的信息的变化最慢,其反馈周期应当在模式1-1子模式1的所有信道状态信息中最长。当类型7与类型5发生冲突时(即,当类型7所定义的反馈和类型5所定义的反馈被分配在相同的发送时间间隔TTI中时),只执行类型7所定义的反馈而不执行类型5所定义的反馈。周期式反馈示例1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例2:针对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模式1-1子模式2的情况。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7,含有PSI。所述PSI根据发射点集合的大小由1、2或3个比特表征用户设备在步骤S601中服务基站配置的发射点集合中选出的发射点。
其中,类型7的反馈周期是类型3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类型3相同。这样设计的技术理由是,由于动态选择发射点的信息的变化最慢,其反馈周期应当在模式1-1子模式2的所有信道状态信息中最长。当类型7与类型3发生冲突时,只反馈类型7而不反馈类型3。周期式反馈示例2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
例3:针对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模式2-1的情况。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7,含有PSI。所述PSI根据发射点集合的大小由1、2或3个比特表征用户设备在步骤S601中的服务基站配置的发射点集合中选出的发射点。
其中,类型7的反馈周期是类型6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类型6相同。这样设计的技术理由是,由于动态选择发射点的信息的变化最慢,其反馈周期应当在模式2-1的所有信道状态信息中最长。当类型7与类型6发生冲突时,只反馈类型7而不反馈类型6。周期式反馈示例3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
触发式反馈
例1:针对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模式1-1子模式1的情况。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含有一个指示信息,动态地指示PSI有没有发生变化,称该指示为Flag(标志位),其含有1比特。具体地,以下给出了两种针对模式1-1子模式1的示例性触发式反馈方案。
方案1:
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5)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和W1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二部分(即类型2b)中的宽带W2和宽带CQI的反馈保持不变。
当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1时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0时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二部分由类型2b变为类型5,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RI和W1的信息。
方案2: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5)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和W1的反馈保持不变,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0时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1时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二部分(即类型2b)中的宽带W2和宽带CQI的反馈保持不变。
当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级联RI。模式1-1子模式1的第二部分由类型2b变为类型2c,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W1,宽带W2和宽带CQI的信息。
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Flag取值所表示的含义仅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作的举例,在实际实现中,Flag=0时,可以代表PSI发生变化,也可以代表PSI未发生变化。
触发式反馈示例1的示意图的上述两种方案如图11所示。
例2:针对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模式1-1子模式2的情况。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含有一个指示信息,动态地指示PSI有没有发生变化,称该指示为Flag(标志位),其含有1比特。具体地,以下给出了一种针对模式1-1子模式2的示例性触发式反馈方案。
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3)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二部分(即类型2c)中的W1、宽带W2和宽带CQI的反馈保持不变。
当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1时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0时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1-1子模式2的第二部分由类型2b变为类型3,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RI的信息。
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Flag取值所表示的含义仅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作的举例,在实际实现中,Flag=0时,可以代表PSI发生变化,也可以代表PSI未发生变化。
触发式反馈示例2的示意图的上述方案如图12所示。
例3:用户设备416的反馈模式被服务基站202配置为新模式2-1。
对于向服务基站202的反馈,定义一种新的反馈类型,含有一个指示信息,动态地指示PSI有没有发生变化,称该指示为Flag(标志位),其含有1比特。具体地,以下给出了三种针对新模式2-1的示例性触发式反馈方案。
方案1:
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2-1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6)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和PTI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2-1的第二部分(即,PTI=0时为类型2a,PTI=1时为类型2b)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2-1的第三部分(即,PTI=0时为类型2b,PTI=1时为类型1a)的反馈保持不变。
当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模式2-1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1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0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2-1的第二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5,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RI和W1的信息。模式2-1的第三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2b,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宽带W2和宽带CQI的信息。
方案2: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2-1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6)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和PTI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2-1的第二部分(即,当PTI=0时为类型2a,当PTI=1时为类型2b)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2-1的第三部分(即,当PTI=0时为类型2b,当PTI=1时为类型1a)的反馈保持不变。
当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模式2-1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1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0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2-1的第二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3,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RI的信息。模式2-1的第三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2c,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W1、宽带W2和宽带CQI的信息。
方案3: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案,当Flag=0,表示PSI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模式2-1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原类型6)中,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RI和PTI的反馈保持不变,以及有可能级联填充比特。此处,可能的填充比特的作用是使Flag=0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Flag=1时模式2-1的第一部分的长度相等,从而便于基站处的检测。模式2-1的第二部分(即,当PTI=0时为类型2a,当PTI=1时为类型2b)的反馈保持不变。模式2-1的第三部分(即,当PTI=0时为类型2b,当PTI=1时为类型1a)的反馈保持不变。
假设Flag=1,表示PSI发生变化。那么,模式2-1的第一部分变为以下类型:在1个比特的Flag之后,级联PSI(1、2或3个比特),以及级联RI。模式2-1的第二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2a,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W1的信息。模式2-1的第三部分由原来的反馈类型变为类型2b,传输新的PSI条件下的宽带W2和宽带CQI的信息。
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Flag取值所表示的含义仅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作的举例,在实际实现中,Flag=0时,可以代表PSI发生变化,也可以代表PSI未发生变化。
触发式反馈示例3的示意图的上述三种方案如图13所示。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服务基站也可以采用上层信令或MAC层信令半静态地配置用户设备是否要更新PSI。其技术效果是,基站处可以根据后台连接情况,和/或负载情况,和/或用户服务质量情况,和/或用户连接/切换情况,灵活地指示用户设备是否要更新PSI。另外,由于该方案无需Flag,因而还可以节省1比特的反馈开销。
为了实现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700,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示意结构方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包括:发射点集合获取单元710,用于从服务基站获取发射点集合;发射点选择单元720,用于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730,用于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描述中,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局限于上述步骤和单元结构。在可能的情形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步骤和单元结构进行调整和取舍。因此,某些步骤和单元并非实施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所必需的元素。因此,本发明所必需的技术特征仅受限于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的最低要求,而不受以上具体实例的限制。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发射点集合获取单元,用于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
发射点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点集合是由服务基站确定,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半静态地配置给用户设备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点集合中含有的发射点数目为大于1且小于9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点集合中包含与动态小区选择DCS传输方式对应的发射点和/或与联合发射JT传输方式对应的发射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每个发射点由基站的发射端口构成,各个发射点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发射端口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相同的发射端口但不同的发射端口顺序构成不同的发射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采用周期式反馈方式向服务基站反馈包括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5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5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5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3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3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3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对PSI的反馈被定义为一种反馈类型,所述反馈类型的反馈周期是反馈类型6的反馈周期的正整数倍,且反馈时隙偏移量与反馈类型6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所定义的反馈类型与反馈类型6发生冲突时,只反馈PSI。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单元采用触发式反馈方式向服务基站反馈包括索引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通过在反馈信息中包含1比特标志位信息动态地指示索引信息是否发生变化,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以及
反馈类型5。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PSI和RI的反馈类型;以及
反馈类型2。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以及
反馈类型3。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
反馈类型5;以及
反馈类型2b。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
反馈类型3;以及
反馈类型2c。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LTE-A系统中,当反馈信息中包含的1比特标志位信息指示PSI发生变化时,对PSI的反馈采用以下反馈类型的组合:
用于反馈标记位、PSI和RI的反馈类型;
反馈类型2a;以及
反馈类型2b。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用于反馈标记位和PSI的反馈类型还包含填充比特。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索引信息是发射点选择索引PSI,用户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服务基站所发送的RRC信令或MAC层信令,更新PSI。
23.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包括:
从服务基站获取参与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发射点集合;
选择发射点集合中的发射点;以及
向服务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选择的发射点的索引信息。
CN2011102701445A 2011-09-13 2011-09-1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3001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01445A CN103001679A (zh) 2011-09-13 2011-09-1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PCT/JP2012/005297 WO2013038601A1 (en) 2011-09-13 2012-08-23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01445A CN103001679A (zh) 2011-09-13 2011-09-1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679A true CN103001679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88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01445A Pending CN103001679A (zh) 2011-09-13 2011-09-13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1679A (zh)
WO (1) WO20130386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29A (zh) * 2015-10-26 2018-06-08 英特尔Ip公司 区分下行链路传输突发中的子帧
CN109495230A (zh) * 2017-09-12 2019-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2242B2 (en) * 2014-01-31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transmission of CSI-RS for channel state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point selec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7259A1 (en) * 2003-08-18 2005-03-03 Joon-Kui Ahn Sub-carrier alloca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OFDM cellular environment
WO2010064835A2 (en) * 2008-12-02 2010-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luster-base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73282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02958A1 (en) * 2009-07-02 2011-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ntenna port assignments
CN101990220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35579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13395A (zh) * 2008-08-07 2011-06-29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基站的联合资源分配和成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7259A1 (en) * 2003-08-18 2005-03-03 Joon-Kui Ahn Sub-carrier alloca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OFDM cellular environment
CN102113395A (zh) * 2008-08-07 2011-06-29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基站的联合资源分配和成簇方法
WO2010064835A2 (en) * 2008-12-02 2010-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luster-base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73282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02958A1 (en) * 2009-07-02 2011-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ntenna port assignments
CN101990220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35579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NA UNICOM: "Discussions on CSI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non-uniform networks with low-power nod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6 R1-112647》 *
PANTECH: "Aperiodic CSI feedback trigging for joint transmission CoMP", 《3GPP TSG RAN1 #66 R1-112283》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29A (zh) * 2015-10-26 2018-06-08 英特尔Ip公司 区分下行链路传输突发中的子帧
CN109495230A (zh) * 2017-09-12 2019-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95230B (zh) * 2017-09-12 2021-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129145B2 (en) 2017-09-12 2021-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13572588A (zh) * 2017-09-12 2021-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72588B (zh) * 2017-09-12 2024-05-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2022470B2 (en) 2017-09-12 2024-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38601A1 (en)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2392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61153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857277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035579B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612090B (zh) 数据联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1620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开环多天线模式的秩自适应
CN104350693B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2640429B (zh) 发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38319A (zh) 多发射点合作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与用户设备
CN103188827A (zh) 多基站合作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JP583535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45729A (zh) 下行蜂窝系统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及基站
CN102123525A (zh)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CN103326762B (zh) 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7294583A (zh) 一种信道状态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2594527A (zh) 下行多天线多载波多小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CN104221301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4449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238700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资源分配方法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WO2012043202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re-coding matrix index feedback
CN103427887B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1990220B (zh)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60816A (zh) 下行蜂窝系统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的方法及基站
CN103001679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685864A (zh) 通信方法及应用该通信方法的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