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6715A -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6715A
CN102986715A CN 201210516883 CN201210516883A CN102986715A CN 102986715 A CN102986715 A CN 102986715A CN 201210516883 CN201210516883 CN 201210516883 CN 201210516883 A CN201210516883 A CN 201210516883A CN 102986715 A CN102986715 A CN 102986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oil
acetamiprid
suspending agent
biphenthr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5168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彦坡
陈明艳
李波
吴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5168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6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6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啶虫脒,1%~30%,联苯菊酯,1%~30%,农用制剂辅助成分,余量。其生产方法包括混合、球磨、砂磨步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啶虫脒及联苯菊酯杀虫剂做乳油稳定性差、且含量不高,做水悬浮剂药效降低。本发明技术要点是:啶虫脒和菊酯类配以适合的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植物油等通过混合砂磨使其均匀分散在油相中而制得高浓度的油基化农药制剂。它使用剂量少,能够节省大量包装物,且能显著提高药效和降低对施药者的危害。

Description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杂环化合物的杀虫剂和菊酯类的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联苯菊酯(bifenthrin),化学名称:2-甲基联苯基-3-基甲基-(Z)-(1RS)-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联苯菊酯又名天王星、虫螨灵、脱螨达、氟氯菊酯、毕芬宁等。是一种高效合成除虫菊酯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螨也有较好防效,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长。20世纪80年代初面市的高效合成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属中等毒性。纯品联苯菊酯为浅褐色固体,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对光稳定,在酸性介质中也较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会分解。主要用于防治各种鳞翅目幼虫、粉虱、蚜虫、植食性叶螨。联苯菊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高毒。
  啶虫脒(acetamiprid ),化学名称:N-(N-氰基-乙亚胺基)-N-甲基-2-氯吡啶-5-甲胺;啶虫脒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达20天左右,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
  农药油悬浮剂(oil-based suspension,OD)为不溶于分散介质的固体农药或不混溶液体农药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体,从生产角度考虑,一般要求在室温下为固体,且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20℃~40℃时)低于100mg/L的农药品种。农药悬浮剂的优点是可与分散介质以任意比例均匀混合分散,受分散介质质的影响小,使用方便,不易污染环境,可直接或稀释后喷雾。加工制备方法可通过湿法粉碎制成高分散、连续相的悬浮液,其粒子的平均粒径一般在3微米以下,大大提高了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悬浮率,增强了农作物对药剂的吸收。
  目前的啶虫脒和联苯菊酯制剂均为低含量乳油、或者低含量的微乳剂以及部分高含量的固体剂型和水悬浮剂。由于啶虫脒水溶性较强,一般做成低含量的乳油或者含量低于30%的可溶性液剂以及高含量的固体剂型;联苯菊酯由于其低熔点及易溶于常规溶剂二甲苯等做成常规乳油、微乳剂以及水乳剂。二者的复配只能做成低含量的乳油、微乳剂和固体制剂,且含量一般不超过20%;其不足之处是:1) 其中溶剂为有机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酬、环己炕、二甲基亚砜、环己酮,使用对环境有较大污染;2) 有效成份含量低(使用时一般为5~15%),对包装物造成严重浪费,给生产及贮运带来很多不便、水悬浮剂药效比乳油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施用剂量,降低对环境污染,并且节约包装物及生产和使用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1~30
  联苯菊酯                   1~30
  润湿分散剂                 1~5
  渗透剂                     0.5~10
  增稠剂                     0.1~2
  防冻剂                     0.5~5
  消泡剂                     0.1~0.5
余量为植物油;
    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以渗透剂JFC的名称从上海天坛助剂有限公司购得。
  所述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白炭黑、膨润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尿素、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正辛醇、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
所述植物油选自玉米油、大豆油、油酸甲酯、蓖麻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化的,本发明的提供的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向混合釜内加入啶虫脒、联苯菊酯、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植物油,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上述物料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无可见团状颗粒;
步骤三:将球磨好的物料再加入砂磨机中砂磨,使其粒径为2~3微米。  
本发明的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包括啶虫脒、联苯菊酯、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和植物油。啶虫脒和联苯菊酯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作用位点增加,不仅药效大幅提高,而且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润湿分散剂对被分散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外表面有良好的润湿作用,起到便于分散的作用;同时润湿分散剂能够抑制油悬浮剂在使用中农药活性成分的絮凝和凝聚,起到稳定的作用。渗透剂能够帮助油悬浮剂渗透到水中,达到使用快速的目的。
增稠剂能够增加使用时的粘稠度,稳定油悬浮剂在水中的悬浮状态;防冻剂能够在低温下养护油悬浮剂,防止其冻结;消泡剂能够消除原料研磨或搅拌时产生的气泡;这三种物质对增加产品稳定性和延长产品保质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散介质中不含有机溶剂,而是采用植物油,降低了环境污染及对使用者的危害。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混合、球磨、砂磨步骤,首先将物料混合搅拌好,然后再经过球磨机和砂磨机的研磨,提高了效率。通过混合步骤增大了有效成分粒子间的间距,有利于润湿;通过球磨,有效的减小了粒子的尺寸;合适的润湿分散剂等辅助剂的加入,降低了液固接触角,增强了砂磨过程中颗粒间的润滑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所有原料均为市售商品,本发明对其无特殊要求,可通过多种商业渠道购得。
  常规乳油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不超过20%,常见的含量为1%~10%,亩用量在20~30ml之间,而以有效成分含量为40%的本发明的啶虫脒和联苯菊酯油悬浮剂为例,在满足相同用药面积,达到相同药效的前提下,亩用量为2~3ml,通过剂型的改进可以节约大量包装物及运输成本和贮存空间。农药包装物大部分为聚酯瓶,假定一个农药企业每年生产3%啶虫脒乳油为300吨,一个200ml瓶子的价格为0.7元,共需要大约150万个瓶子,总价格为105万元。如果生产40%啶虫脒·联苯菊酯油悬浮剂,在满足相同用药面积,达到相同药效的前提下,生产30吨制剂即可,这样需要15万个瓶子,总价格为10.5万元,通过剂型的改进单独包装瓶就可以节省94.5万元,其中箱子、标签的费用未计算在内。
本发明的油悬浮剂中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取而代之的是对环境无污染、来源于环境中的植物油溶剂。同时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又可以节省大量农药包装瓶,降低包装物对环境的污染。一些含高分子树脂的塑料瓶被日复一日地埋在土壤里,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可残留200~700年,给土壤环境造成了化学污染残留,极大地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在无更好处理包装物方法之前,尽量减少农药包装瓶的使用也是一个好的环保举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从而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在产生相同药效的前提下,使用剂量少;2,相同有效成分施用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产品药效高;3,能够节省大量包装物,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4,采用植物油为分散介质,能够显著降低对施药者的危害,降低环境污染;5,通过加入增稠剂、消泡剂和防冻剂等助剂,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分别使用实施例生产的产品、对比例及清水对照进行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并用虫口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来衡量药剂对甘蓝菜青虫的致死率以及控制程度,并通过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选用有代表性的,地势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甘蓝生长整齐、一致,管理水平一致的试验地320㎡,共分成32个处理小区,试验地菜粉蝶幼虫以1~2龄为主。设置实施例、对比例和清水对照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药量兑水50kg,按照常规方法,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在甘蓝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每处理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0.33m2,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分别调查各处理区残存活虫数量,用清水喷雾对照区的数据计算自然死亡率,用其他各处理区的数据计算虫口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记录在表中,公式如下。并用DMRT法分析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Figure 373528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02450DEST_PATH_IMAGE00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3%
  联苯菊酯                   2%
  润湿分散剂                 2%               
渗透剂                     1%
  增稠剂                     0.95%
  防冻剂                     3%
  消泡剂                     0.5%
余量为植物油;
    本实施例中,润湿分散剂采用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两种物质,其中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为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为1%;渗透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采用硅酸镁铝和黄原胶,其中硅酸镁铝含量为0.8%,黄原胶含量为0.15%;防冻剂采用丙三醇;消泡剂采用正辛醇;植物油采用油酸甲酯。
本实施例的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向混合釜内加入啶虫脒和联苯菊酯、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植物油,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上述物料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无可见团状颗粒;
步骤三:将球磨好的物料再加入砂磨机中砂磨,使其粒径为2~3微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5%
  联苯菊酯                   5%
  润湿分散剂                 2.5%             
  渗透剂                     2%
  增稠剂                     0.6%
  防冻剂                     5%
  消泡剂                     0.2%
  余量为植物油;
本实施例中,润湿分散剂采用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两种物质,其中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含量为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含量为1.5%;渗透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采用黄原胶和膨润土,其中黄原胶含量为0.1%,膨润土含量为0.5%,;防冻剂采用丙二醇;消泡剂采用有机硅消泡剂;植物油采用油酸甲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10%
  联苯菊酯                   20%
  润湿分散剂                 3%               
  渗透剂                     2%
  增稠剂                     1.2%
  防冻剂                     3%
  消泡剂                     0.1%
余量为植物油;
本实施例中,润湿分散剂采用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两种物质,其中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为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含量为2%;渗透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采用白炭黑和黄原胶,其中白炭黑含量为1%,黄原胶含量为0.2%;防冻剂采用乙二醇;消泡剂采用有机硅消泡剂;植物油采用油酸甲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15%
  联苯菊酯                   25%
  润湿分散剂                 5%               
  渗透剂                     3%
  增稠剂                     0.5%
  防冻剂                     3%
  消泡剂                     0.5%
余量为植物油;
本实施例中,润湿分散剂采用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两种物质,其中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含量为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5%;渗透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采用硅酸镁铝和黄原胶,其中硅酸镁铝含量为0.3%,黄原胶含量为0.2%;防冻剂采用甘油;消泡剂采用有机硅消泡剂;植物油采用油酸甲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油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20%
  联苯菊酯                   40%
  润湿分散剂                 4%               
  渗透剂                     5%
  增稠剂                     0.5%
  防冻剂                     3%
  消泡剂                     0.5%
余量为植物油;
本实施例中,润湿分散剂采用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两种物质,其中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含量为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渗透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稠剂采用硅酸镁铝和黄原胶,其中硅酸镁铝含量为0.3%,黄原胶含量为0.2%;防冻剂采用甘油;消泡剂采用有机硅消泡剂;植物油采用油酸甲酯。
对比例1
有效成分啶虫脒重量含量为3%的乳油药剂,可以以3%啶虫脒EC的商品名通过多种商业渠道购得。
对比例2
有效成分联苯菊酯重量含量为2.5%的乳油药剂,可以以2.5%联苯菊酯EC
的商品名通过多种商业渠道购得。
 表1 施药后1天对比表
编号 有效成分重量含量 施用剂量(克/亩)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显著性F0.05 显著性F0.01
实施例1 5% 12 84.7 77.13 d D
实施例2 10% 6 85.6 78.48 d D
实施例3 30% 2 88.7 83.11 c C
实施例4 40% 1.5 92.9 89.39 a A
实施例5 60% 1 90.3 85.50 b B
对比例1 3% 20 80.9 71.45 e E
对比例2 2.5% 24 81.4 72.20 e E
清水对照 - - 33.1 - - -
表2施药后3天对比表
编号 有效成分重量含量 施用剂量(克/亩)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显著性F0.05 显著性F0.01
实施例1 5% 12 88.6 83.99 d C
实施例2 10% 6 90.5 86.66 d C
实施例3 30% 2 92.5 89.47 c C
实施例4 40% 1.5 98.2 97.47 a A
实施例5 60% 1 95.6 93.82 b B
对比例1 3% 20 83.6 76.97 f E
对比例2 2.5% 24 86.8 81.46 e D
清水对照 - - 28.8 - - -
表3施药后7天对比表
编号 有效成分重量含量 施用剂量(克/亩)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显著性F0.05 显著性F0.01
实施例1 5% 12 85.4 81.09 d D
实施例2 10% 6 86.4 82.38 d D
实施例3 30% 2 89.6 86.53 c C
实施例4 40% 1.5 95.5 94.17 a A
实施例5 60% 1 92.6 90.41 b B
对比例1 3% 20 81.1 75.52 f E
对比例2 2.5% 24 82.1 76.81 e E
清水对照 - - 22.8 - - -
通过实施例、对比例和清水对照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在药后1天、3天、7天的杀虫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在F0.05或F0.01水平下均有显著差异性,药效均比对比例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且本发明的实施例比对比例施用量降低,降低了使用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因此本发明的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优于对比例。

Claims (2)

1.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啶虫脒                     1~30
  联苯菊酯                   1~30
  润湿分散剂                 1~5
  渗透剂                     0.5~10
  增稠剂                     0.1~2
  防冻剂                     0.5~5
  消泡剂                     0.1~0.5
余量为植物油;
    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白炭黑、膨润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尿素、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正辛醇、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
所述植物油选自玉米油、大豆油、油酸甲酯、蓖麻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向混合釜内加入啶虫脒、联苯菊酯、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植物油,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上述物料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无可见团状颗粒;
步骤三:将球磨好的物料再加入砂磨机中砂磨,使其粒径为2~3微米。
CN 201210516883 2012-12-06 2012-12-06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2986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516883 CN102986715A (zh) 2012-12-06 2012-12-06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516883 CN102986715A (zh) 2012-12-06 2012-12-06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6715A true CN102986715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16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516883 Pending CN102986715A (zh) 2012-12-06 2012-12-06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67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796A (zh) * 2014-03-17 2014-06-04 长兴德源环保助剂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悬浮剂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5041A (zh) * 2017-01-11 2019-10-11 Upl有限公司 控制成虫种群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796A (zh) * 2014-03-17 2014-06-04 长兴德源环保助剂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悬浮剂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8796B (zh) * 2014-03-17 2015-07-29 长兴德源环保助剂有限公司 一种油悬浮剂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5041A (zh) * 2017-01-11 2019-10-11 Upl有限公司 控制成虫种群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4606A (zh) 含有生物柴油溶剂的农药乳油制剂
CN101999346B (zh) 一种含醚菊酯组合物的可乳化粒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18764B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11955B (zh) 一种生物源杀螨水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4336A (zh) 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
CN102986718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
CN103081939A (zh) 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6715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86716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17633B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2239874B (zh) 一种含有溴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530089A (zh) 一种啶虫脒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1552A (zh) 一种含溴虫腈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986655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新型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86658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新型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
CN102986654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新型油悬浮剂
CN102805089B (zh) 一种含丁氟螨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2986656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
CN102986657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
CN101268777B (zh) 精喹禾灵水悬浮剂及其制法
CN102986717A (zh)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的生产方法
CN100382701C (zh) 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308841A (zh) 一种含有乙螨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2484991B (zh) 伊维菌素和茶皂素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05613542A (zh) 一种含乙螨唑和联苯肼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