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3158A -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3158A
CN102983158A CN2012104956443A CN201210495644A CN102983158A CN 102983158 A CN102983158 A CN 102983158A CN 2012104956443 A CN2012104956443 A CN 2012104956443A CN 201210495644 A CN201210495644 A CN 201210495644A CN 102983158 A CN102983158 A CN 102983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material
surface phasmon
spinning
phasmon metal
polarized elec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56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3158B (zh
Inventor
闫存极
韩立
顾文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4956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3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3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利用光学全反射在界面上所产生的倏逝波与位于该界面上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所包含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的结构发生相互作用,激发表面等离激元,使共振跃迁的表面自由电子在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的表面有效磁场中发生自旋进动,形成共同的自旋磁矩分量,从而在产生自旋极化电子的功能层中产生了自旋极化电子,进而伴随着表面等离激元在表面(或界面)的传播而形成自旋电流。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自旋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自旋的电子学器件由于非易失、数据处理速度快、集成密度高和低功耗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电子器件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主要有两类方法:电学方法和光学方法。其中电学方法主要包括:(1)自旋扩散输运。通过铁磁金属做电极引入极化电子,即在铁磁金属与半导体材料的界面形成欧姆接触,在电场的驱动下将铁磁金属中的自旋极化电流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由于铁磁金属与半导体的电阻失配率较高,以及铁磁金属本身自旋极化率较低,导致注入的效率较低(<30%)。(2)自旋隧穿。利用铁磁金属(FM)-绝缘体-铁磁金属(FM)隧道结,隧穿势垒能够保持隧穿过程中的自旋极化。但该方法依赖于在半导体上外延生长铁磁薄膜,要求形成尖锐的界面和高质量的Schottky势垒,对加工工艺水平要求很高。(3)自旋弹道输运。利用弹道输运将铁磁材料中的自旋极化电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或非铁磁金属材料中。该方法与前一种方法一样,需要高质量的Schottky势垒,对加工工艺要求高。(4)利用稀磁半导体在磁场下的巨Zeeman分裂效应。但由于材料的居里温度迄今尚不能达到室温以上,目前还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器件中。光学方法主要是指:用一束圆偏振光照射到半导体量子阱结构上,从价带激发电子到导带,由于空穴与电子之间的跃迁选择定则,使不同自旋取向的电子以不同概率跃迁,使导带上形成自旋极化的电子。虽然光学方法在高速调制方面优于电学方法,但上述光学方法仍存在室温下自旋极化率不高、需要低温等问题。制造与自旋有关的电子器件,最关键的问题仍是在不需要强磁场和室温条件下产生自旋极化的电子和自旋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室温下自旋极化率不高、需要低温等问题,提出一种室温下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即非平衡自旋取向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本发明对激发光的光谱范围没有限制,可在很宽温度范围内,包括室温下,实现高效率的光学激发的电子自旋取向。
本发明将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的光学特性和其特殊电子能带结构相结合,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即非平衡自旋取向电子,和自旋电流,具体内容为:
(1)光波从一种折射率为n1的光密介质,以大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入射角射向所述的光密介质和一种折射率为n2的光疏介质构成的界面,n1>n2,并在所述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构成的界面上发生一次或多次全反射,使所述界面上的一个功能层上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所述的功能层包含有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的结构;
(2)所述的光学全反射在所述的界面上产生了倏逝波(或称消逝波),所述的倏逝波能透入所述的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
(3)所述的倏逝波与所述功能层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发生,在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上形成共振跃迁的表面自由电子;
(4)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在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等微观作用下形成了表面有效磁场;所述的共振跃迁的表面自由电子在该表面有效磁场中发生自旋进动,形成共同的自旋磁矩分量,从而在所述的产生自旋极化电子的功能层中产生了自旋极化电子,进而伴随着表面等离激元在表面或界面的传播而形成自旋电流。
一般的,上述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可以是一个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薄膜。
较优的,上述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个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纳米结构,如纳米光栅结构和纳米孔阵列结构等。
较优的,上述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还可以是一个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纳米结构,如岛状的非周期纳米结构或颗粒状的非周期纳米结构。
一般的,上述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是指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薄膜的厚度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结构的周期尺度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结构的周期单元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性结构的非周期分布的个体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
一般的,上述纳米特征尺寸是指小于500nm的尺寸。
较优的,上述纳米特征尺寸是指小于100nm的尺寸。
上述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是Au、Ag、Cu或Al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它们的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激发光的光谱范围没有限制,可在很宽温度范围内(包括室温)实现高效率的光学激发的电子自旋取向。
(2)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便于与光纤和集成光波导技术紧密结合,实现集成与微小型化。
(3)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将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与半导体材料、有机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等其他功能材料在功能层中复合应用,可实现电子自旋的注入、操控和探测等多种功能,可应用于磁场、电流、物质成分等多种传感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玻璃、2空气、3全反射界面、4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5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6光波。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图中:7光纤(SiO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是基于光波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所构成的界面上发生的全发射来实现的,所以对介质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满足能够使光波在光密介质中传播,以大于临界角的入射角入射到界面处可发生全反射即可。光密介质可以选择二氧化硅、玻璃、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如InP、GaAs等、铌酸锂、钽酸锂、有机聚合物,如丙烯酸酯、氟化聚酰亚胺等,以及硅和锗半导体等。
所述的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位于上述两种介质组成的界面处,除包括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外,可以包含其他结构和成分,只要不影响光学全反射的发生即可。
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可以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纳米薄膜,也可以是利用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制备的周期性纳米结构,还可以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纳米结构。
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薄膜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和表面吸附技术制备,具体包括真空热蒸镀技术、电子束蒸镀技术、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离子束沉积技术、脉冲激光辅助沉积技术和分子束外延技术等。
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纳米结构可以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具体包括光刻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等。
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纳米结构可以采用薄膜热处理、表面纳米结构吸附和原位合成等方法来实现。
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可以是Au、Ag、Cu或Al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它们的合金。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玻璃1与空气2构成全反射界面3,在界面3上存在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4,功能层4中包含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光波6以大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入射角从玻璃1射向界面3发生全反射,利用由全反射产生的倏逝波(或称消逝波)与功能层4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的相互作用,在功能层4中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
在功能层4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可以且不限于以下几种结构:
(1)利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的30nm厚的Au薄膜。
(2)利用真空热蒸镀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的200nm厚的Al薄膜。
(3)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的60nm Cu/1nmAu复合薄膜。
(4)利用光刻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Au光栅,其中光栅周期为500nm,光栅填充因子为0.5,光栅深度为25nm。
(5)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Ag纳米孔阵列结构,其中孔直径为50nm,孔间距为250nm。
(6)利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的10nm厚的Au薄膜,将该薄膜在空气中以400℃条件下做退火处理,在玻璃表面形成岛状的非周期Au纳米结构。
(7)利用化学还原法原位合成15nmAg纳米粒子,并将玻璃表面硅烷化,如修饰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使粒径为15nm的Ag纳米粒子吸附固定到玻璃表面上形成Ag纳米粒子膜层,在玻璃表面形成颗粒状的非周期Au纳米结构。
(8)利用化学还原法原位合成20nmAu纳米粒子,将溶有Au纳米粒子的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四氢呋喃溶液涂在玻璃表面上,待溶剂蒸发后获得具有Au纳米粒子的PMMA薄膜,在玻璃表面形成颗粒状的非周期Au纳米结构。
实施例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纤7,即SiO2介质,与空气2构成全反射界面3,在界面3上存在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4,功能层4中包含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光波6以全反射方式在光纤7中传输,在界面3上发生多次全反射,利用由全反射产生的倏逝波(或称消逝波)与功能层4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的相互作用,在功能层4中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
在功能层4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5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13)

1.一种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
光波从一种折射率为n1的光密介质以大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入射角射向所述折射率为n1的光密介质和另一种折射率为n2的光疏介质构成的界面,n1>n2,在所述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在所述界面上存在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所述的光学全反射产生了能透入所述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的倏逝波;所述的倏逝波与所述的功能层中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发生相互作用,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产生,在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上形成共振跃迁的表面自由电子;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在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下形成了表面有效磁场;所述共振跃迁的表面自由电子在所述的表面有效磁场中发生自旋进动,形成共同的自旋磁矩分量,从而在所述的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中产生自旋极化电子,伴随着表面等离激元在表面或界面的传播进而形成自旋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功能层包含有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纳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纳米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纳米光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纳米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纳米孔阵列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纳米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性纳米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岛状的非周期纳米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性纳米结构是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颗粒状的非周期纳米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是指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薄膜的厚度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结构的周期尺度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周期性结构的周期单元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或由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构成的非周期性结构的非周期分布的个体结构具有纳米特征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特征尺寸是指小于500nm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特征尺寸是指小于100nm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材料是Au、Ag、Cu或Al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210495644.3A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3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644.3A CN102983158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644.3A CN102983158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3158A true CN102983158A (zh) 2013-03-20
CN102983158B CN102983158B (zh) 2015-08-26

Family

ID=4785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564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3158B (zh) 2012-11-28 2012-11-28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31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513A (zh) * 2015-09-24 2018-10-23 拉克里赛恩斯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传感器、系统和使用其的方法
CN113555496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应变控制的可重构自旋波通道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022A (zh) * 2008-04-30 2008-10-08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近场光学增强型纳米阵列通光孔激光器
CN101294806A (zh) * 2008-04-25 2008-10-29 东南大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慢光陀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5695A (zh) * 2010-12-28 2011-07-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液晶-金属界面电荷的非线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器件
CN102346132A (zh) * 2010-08-04 2012-02-0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基于外场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806A (zh) * 2008-04-25 2008-10-29 东南大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慢光陀螺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2022A (zh) * 2008-04-30 2008-10-08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近场光学增强型纳米阵列通光孔激光器
CN102346132A (zh) * 2010-08-04 2012-02-08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基于外场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2135695A (zh) * 2010-12-28 2011-07-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液晶-金属界面电荷的非线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器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513A (zh) * 2015-09-24 2018-10-23 拉克里赛恩斯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传感器、系统和使用其的方法
CN113555496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应变控制的可重构自旋波通道及控制方法
CN113555496B (zh) * 2021-06-30 2024-03-29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应变控制的可重构自旋波通道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3158B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aninia et al. Quantum emitters in 2D materials: Emitter engineering, photophysics, and integration in photonic nanostructures
US9966458B2 (en) Spin filter device,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and its use
US20090074355A1 (en) Photonically-coupled nanoparticle quantum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Liu et al.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enhanced ultraviolet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n-ZnO/i-ZnO/p-GaN heterojunction light-emitting diodes via optimizing the thickness of MgO spacer layer
Souza et al. Skyrmion ratchet in funnel geometries
Lockwood Light emission in silicon nanostructures
Chorsi et al. Topological materials for functional optoelectronic devices
CN108732791B (zh) 一种极化率可控的可变波长二维旋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2716A (zh)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纳米激光器
CN102983158B (zh) 一种光学激发产生自旋极化电子和自旋电流的方法
JP6792217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単一光子源
CN113345957B (zh) 基于载流子调控的自旋波场效应晶体管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164658B2 (ja) 光−スピン流変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i et al. Investigation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GaAs/InGaAs nanowire solar cells
CN113782668A (zh) 一种基于轨道转移矩的磁化翻转器件及其实现方法
Zhou et al. The low energy ion assisted control of interfacial structure: Ion incident energy effects
Jung et al. Optical properties of self-assembled Cu2O nanocrystals embedded in a polyimide layer
CN113991012A (zh) 一种垂直纳米点接触型自旋霍尔纳米振荡器
KR101042333B1 (ko) 광원용 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광원의 제조방법
CN103033943B (zh) 一种利用光诱导界面电子自旋极化实现旋光的方法
CN102820391A (zh) 硅基上的近红外量子点电致发光的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1552207A (zh) 一种制备ZnO顶栅纳米线场效应管的方法
Ji et al. Temperature-Dependent Spin-to-Charge Conversion and Efficient Manipulation of Elliptical THz Waves in Bi2Te3/TbFeCo Heterostructures
JP2009134124A (ja) 光制御素子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Sandberg et al. Josephson effect in a Fibonacci quasicrys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