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0394A -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0394A
CN102970394A CN201210318929XA CN201210318929A CN102970394A CN 102970394 A CN102970394 A CN 102970394A CN 201210318929X A CN201210318929X A CN 201210318929XA CN 201210318929 A CN201210318929 A CN 201210318929A CN 102970394 A CN102970394 A CN 102970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or unit
baseband processor
switching circuit
lsi602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8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0394B (zh
Inventor
内村丰
入田隆宏
阪本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Mobil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Mobile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Mobil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7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0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0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0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2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e.g. transform vocoders or subband vocoders
    • G10L19/02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e.g. transform vocoders or subband vocoders using subband decomposition
    • G10L19/0208Subband voco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通信终端包括:基带LSI,其执行用于通信的基带处理;应用LSI,其包括语音编码器功能并且根据应用执行处理;音频LSI,其对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和A/D转换其中之一;以及开关电路,其安装在应用LSI中并且连接音频处理器LSI和基带LSI之间的数据路径。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8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187039并且主张其优先权利益,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文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使用该半导体器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使用语音编码器(vocoder)的通信终端已经被使用。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48582中,具有不同速率的语音编码器根据线路状态被切换使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用于通信终端等的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中将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本申请中公开的每个实施例提供例如一种适合于通信终端等的半导体器件。通过对此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更详细的特征将是显著的。
发明内容
此说明书中公开的一方面包括半导体器件,并且该半导体器件被用作通信终端中的应用处理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一种出色的半导体器件、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某些实施例的下述描述,上述和其它方面、优点以及特征将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A为示出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配置实例的外部视图;
图1B为示出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配置实例的外部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器件600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方法1的电子器件的配置的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方法2的电子器件的配置的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方法1的电子器件的数据流的图示;
图6为示出根据方法2的电子器件的数据流的图示;
图7为示出安装在电子器件上的应用LSI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8为示出基带LSI、应用LSI和音频LSI之间的数据路径的图示;
图9为示出基带LSI、应用LSI和音频LSI之间的数据路径的图示;
图10为示出基带LSI、应用LSI和音频LSI之间的数据路径的图示;
图11为示意性示出应用LSI601中的数据流和电源的图示;
图12为示意性示出应用LSI601中的数据流和电源的图示;
图13为示意性示出应用LSI601中的数据流和电源的图示;以及
图14为示意性示出静音电路的配置实例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详细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被应用到的特定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另外,以下描述和附图被恰当地简化以用于使解释变得明晰。
首先,参考图1A和1B,解释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概述,该无线电通信终端为根据此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被应用到的优选电子器件。图1A和1B为示出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配置实例的外部视图。注意,图1A、1B和2所示的配置实例示出这样的情形,其中无线电通信终端500为折叠式移动电话终端。然而,无线电通信终端500可以是其它无线电通信终端,诸如智能电话、便携式游戏终端、平板PC(个人计算机)以及膝上型PC。另外,不用说,根据此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也可以应用到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外的器件。
图1A示出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闭合状态(折叠状态),该无线电通信终端500为折叠式移动电话终端。图1B示出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打开状态。无线电通信终端500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壳体501通过铰链503连接到第二壳体502。在图1A和1B所示实例中,多个按钮布置在第一壳体501上。同时,第二壳体502包括两个显示器件20A和30A以及两个照相机器件20B和30B。每个显示器件20A和30A为LCD(液晶显示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类似物。
显示器件20A按照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其显示表面定位在第二壳体502的内部主表面(前表面)上。也就是说,显示器件20A为当用户在打开状态下操作无线电通信终端500时用户观看到的主显示器。另一方面,显示器件30A为子显示器,该子显示器按照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其显示表面定位在第二壳体502的外部主表面(后表面)上。
照相机器件20B为主照相机,该主照相机按照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其镜头单元定位在第二壳体502的外部主表面(后表面)上。另一方面,照相机器件30B为子照相机,该子照相机按照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其镜头单元定位在第二壳体502的内部主表面(前表面)上。
接着,参考图2,解释电子器件600的配置,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安装在该电子器件中。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器件600的配置实例的框图。电子器件600例如安装在图1A和1B所示的无线电通信终端500的内部。如图2所示,电子器件600包括应用LSI(大规模集成)601、基带LSI602、RF(射频)子系统603、电池605、电源IC(集成电路)606、LCD607、操作输入单元609、音频LSI610、麦克风611、扬声器612和卡IF(接口)608。这些元件安装在板630上。
应用LSI601包括处理器单元,该处理器单元执行读出存储在存储器604(未示于图2)中的程序的处理,从而实施电子器件600的各种功能。例如,应用LSI601执行从存储器获得的OS(操作系统)程序,并且还执行在此OS程序上执行的应用程序。注意,该存储器存储由应用LSI601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另外,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即使在电源切断时仍保留所存储的数据;以及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当电源切断时,所存储的数据被清除。
基带LSI602包括执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单元。例如,对于电子终端600将发送/接收的数据,基带LSI602执行编码过程(比如,诸如卷积编码和涡轮(turbo)编码的纠错编码)或者解码过程。更具体而言,基带LSI602接收来自应用LSI601的发送数据,针对接收的发送数据执行编码过程,以及将编码的发送数据发送到RF子系统603。另外,基带LSI602接收来自RF子系统603的接收数据,对于接收的接收数据执行解码过程,并且将解码的接收数据发送到应用LSI601。
对于电子器件600将发送/接收的数据,RF子系统603执行调制过程或解调制过程。更具体而言,RF子系统603通过使用载波调制从基带LSI602接收的发送数据而生成发送信号,并且通过天线输出发送信号。另外,RF子系统603通过天线接收接收信号,通过使用载波对接收信号解调制而生成接收数据,以及发送接收数据到基带LSI602。
电池605为电池组并且在电子器件600不使用任何外部电源操作时被使用。注意,即使当外部电源被连接时,电子器件600可以使用电池605。另外,优选的是蓄电池被用作电池605。
电源IC606为电源管理IC,该电源管理IC从电池605或外部电源生成内部电源。此内部电源被供应到电子器件600的每个区块。注意,电源IC606控制接收内部电源的每个区块的内部电源的电压。电源IC606在来自应用LSI601指令下控制内部电源的电压。另外,电源IC606也可以控制对于每个区块来讲内部电源是否被供应或切断。另外,当外部电源被供应时,电源IC606控制对电池605的充电。
LCD607为例如显示器件,并且根据在应用LSI601中执行的过程而显示各种图像。LCD607中显示的图像包括用户接口图像(用户通过其向电子器件600给出指令)、照相机图像、移动图像等。理所当然的是,可以改为使用LCD607以外的显示器件。
操作输入单元609为一种用户接口,其由用户操作并且用户通过其向电子器件600给出指令。尽管按键按钮被示出作为操作输入单元609的实例,但可以改为使用触摸面板。音频LSI610为音频处理器单元,其解码从应用LSI601发送的音频数据以驱动扬声器612,并且编码从麦克风611获得的音频信息以生成音频数据,从而将音频数据输出到应用LSI601。因而,音频LSI610为包括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处理器单元。连接前述配置的线路形成于板630中。
接着将描述作为发明人研究结果而发现的语音编码器系统中的问题。应注意,术语″语音编码器″被用于共同地表示包括在通信终端中用于电话呼叫的解码器/编码器的处理。简而言之,语音编码器是一种音频处理技术,并且目的是执行诸如AMR的压缩数据的编码以及PCM数据的解码。需要语音编码器以用于执行语音呼叫、语音指导的再现以及录音。在语音编码器系统中,使用C-语音编码器系统,其中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所需要的元件。另外,C-语音编码器系统包括两种方法,即如图3所示,仅由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所需要的元件(电话呼叫、录音、指导再现等)的方法(在下文称为方法1),以及如图4所示,由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所需要的元件的一部分的方法(在下文称为方法2)。
在图3所示方法1中,基带LSI602执行所有音频数据处理。特别地,基带LSI602从由RF子系统603解调制的接收数据提取语音呼叫所需要的数据(比如AMR数据),以将提取的数据解码为PCM数据。基带LSI602将PCM数据输出到音频LSI610。音频LSI610将PCM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允许从扬声器612再现语音(下行链路)。注意,AMR数据为压缩数据,并且PCM数据为无压缩数据。
另一方面,音频LSI610对于由麦克风611探测的语音的模拟信号执行A/D转换以生成PCM数据。音频LSI610将PCM数据输出到基带LSI602。基带LSI602对PCM数据编码为诸如AMR的形式,从而将该形式转换为允许RF子系统603接收该数据的形式。例如,基带LSI602添加无线电通信所需要的信息以将该信息输出到RF子系统603。随后RF子系统603调制该信号并且将调制的信号从天线发送到空气(上行链路)。以此方式,执行语音呼叫的发送处理。此外,基带LSI602对PCM数据、指导再现、备忘录录音以及不涉及通信的类似物执行效果处理。
根据方法1,如图5所示,有关音频处理的数据(在图5,DLDATA、ULDATA、SYNC、CLK,并且在下文称为音频处理数据)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发送。图5为示意性示出音频处理数据的数据流的图示。因此,基带LSI602的终端和音频LSI610的终端通过板630上的线路直接连接。
附带地,存在致使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器的元件的请求。具体而言,通过致使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器的元件,在LTE(长程演进)中预期语音质量被改进。这种情况下,如图4中方法2所示,采用这种配置,其中应用LSI601安装在板630上。在根据方法2的C-语音编码器中,可以采用这种配置其中语音编码器的一部分元件(比如指导再现、录音)由应用LSI601执行,并且其余元件(比如语音呼叫)由基带LSI602执行。注意,LTE为由3GPP标准机构规定的通信标准。
在方法2中,不同于图2,连接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的线路形成于板630上。简而言之,在图2中,尽管形成从应用LSI601到基带LSI602的线路以及从应用LSI601到音频LSI610的线路,但是不形成直接连接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的线路。同时,在图4中,直接连接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的线路形成于板630上。
图6示出根据图4所示方法2的音频处理数据的数据流。图6为示意性示出例如当指导被再现时的数据流的图示。在方法2中,要求音频LSI610发送音频处理数据到应用LSI601或基带LSI602。当指导再现或录音被执行时,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这种情况下,来自音频LSI610的音频处理数据被发送到应用LSI601。另一方面,当语音呼叫被执行时,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这种情况下,来自音频LSI610的音频处理数据被直接发送到基带LSI602。这种情况下,数据流与图5所示数据流相同。其中音频处理数据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直接发送的数据流以及其中音频处理数据通过应用LSI601中的处理被发送的数据流在一个电子器件600中被混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当应用LSI601执行一部分语音编码器的元件时,来自基带LSI602的数据流需要从应用LSI601切换到音频LSI610。简而言之,要求提供一种部件从而连接从基带LSI602到音频LSI610和应用LSI601的线路,以及切换板630上的路径。换言之,切换路径的一个实例可以是这样的方法:在板上提供开关电路,从而切换基带LSI602和应用LSI601之间的数据流以及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流。随后,有可能根据来自应用LSI601的端口的控制信号来切换数据流。这是因为不需要重新设计应用LSI601,这允许更容易地制造。
为了实现更高功能性以及进一步改进质量,期望采用A-语音编码器,其中在电话呼叫中的处理之中除了与RF子系统603包分离(packet separation)之外,应用LSI601执行所有数字处理(解码为PCM数据、编码为AMR数据、噪声消除器、回音消除器、SRC处理、语音质量改进等),从而将最终音频数据输出到音频LSI610。具体而言,期望的是在LET世代中,语音呼叫也被认为是一种应用,并且语音编码器更可能作为该应用的一部分被处理。期望的是从C-语音编码器系统到A-语音编码器系统的转变将逐渐前进从而改进语音呼叫的质量。还被考虑的是,在从当前C-语音编码器系统到A-语音编码器系统的转变阶段,C-语音编码器系统和A-语音编码器系统将都被使用。简而言之,要求根据通信终端的制造商以及通信终端的类型来确定采用哪种系统。
附带地,存在在各种类型通信终端(具体而言,移动电话)中共同使用板630的需求。简而言之,期望实现在一个板上可以实现A-语音编码器和C-语音编码器二者的配置。然而,在方法2的A-语音编码器系统和C-语音编码器系统中共同使用板是有困难的。例如,由于要求最小化每个设备的尺寸,板中的安装率已经被最大化地提高。因此,在一些系统中可能难以获得空间从而附加地安装开关电路,这可能需要另一个板。换言之,当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和C-语音编码器系统中板被共同使用时,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中不需要C-语音编码器系统所需要的开关电路,这对设计提出了严格的约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一种配置,以简单方式共同使用板。此配置将在下文详细描述。首先,图7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应用LSI601的配置实例。
应用LSI601包括系统CPU(中央处理单元)701、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接口702、多媒体区块703、DMAC(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704、存储器705、卡接口711、定时器712、串行接口713、其它功能区块714、DSP(数字信号处理器)721、用于基带LSI通信的串行接口722、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并行串行转换器724以及开关电路725。这些部件通过总线连接。此应用LSI601可以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和C-语音编码器系统二者中使用。
系统CPU701控制图2所示的布置在应用LSI601中的每个区块,并且控制电池605、电源IC606、照相机单元608、操作输入单元609、显示器单元607、音频LSI610、麦克风611、扬声器612等。也就是说,应用LSI601控制整个系统。另外,应用LSI601控制各种应用,例如包括视频再现、音乐再现、2D/3D图形处理、照相机、SD卡控制、电源控制、存储器、输入/输出以及显示。因而,根据应用的处理被执行。
SDRAM接口702为与安装在电子器件600中的SDRAM的接口。多媒体区块703执行多媒体功能,比如图像再现和音乐再现。DMAC704控制直接存储器存取。存储器705存储操作应用LSI601所需的控制程序、各种设置等。
卡接口711为与卡的接口。串行接口713为串行通信中的接口。DSP721对数字音频数据执行预定数据处理(语音编码)。例如,DSP721根据其应用将AMR数据转换为PCM数据。DSP721对转换的PCM数据执行包括采样率转换、噪声消除和回音消除的效果处理。
用于基带LSI通信的串行接口722为用于执行与基带LSI602串行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串行接口722发送数据到基带LSI602并且从基带LSI602接收数据。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对音频数据执行混频器处理、滤波器处理、音量调节处理等。DSP721和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为用于执行语音编码器的区块。并行串行转换器724执行用于转换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的处理。
开关电路725为根据此实施例的应用LSI601的特征之一,并且为执行切换处理的开关电路。通过开关电路725执行应用LSI601和基带LSI602之间的数据发送。按照相似方式,通过开关电路725执行应用LSI601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发送。开关电路725切换与基带LSI602的连接和与音频LSI610的连接。简而言之,安装在应用LSI中的开关电路725连接音频LSI610和基带LSI602之间的数据路径。
现在参考图8至10,将描述基带LSI602、应用LSI601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流。图8为示出当所有语音编码器处理在应用LSI601中执行时的数据流的图示。图9为示出当电话呼叫或录音被执行时的数据流的图示。图10为示出当不涉及电话呼叫的指导再现被执行时的数据流的图示。另外,图8至10均示出C-语音编码器系统。
在图8至10中,BBIF2TXD指示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终端,BBIF2_RXD指示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终端,BBIF2_SYNC指示用于PCM通信的同步终端,BBIF2_SCK指示用于PCM通信的位时钟终端,FSIBOSLD指示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终端,FSIBISLD指示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终端,FSIBOLR指示用于PCM通信的同步终端,以及FSIBOBT指示用于PCM通信的位时钟终端。
如图8至10所示,开关电路725包括在应用LSI601中。开关电路725由从系统CPU701输出的GPIO控制。因而,从系统CPU701输出的GPIO用作控制信号,以用于通过开关电路725切换开关操作。
当应用LSI601执行所有语音编码器处理时,如图8所示,来自基带LSI602的音频数据(比如AMR数据)通过开关电路725被发送到串行接口722。随后,输入到串行接口722的音频数据被应用LSI601的DSP721解码。随后,被解码的音频数据(比如PCM数据)被输出到音频LSI610。音频LSI610D/A对输入的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并且将转换的数据输出到扬声器612。
另外,由麦克风611探测的语音通过音频LSI610被转换为数字信号(比如PCM数据)。随后,来自音频LSI610的音频数据被输入到应用LSI601。应用LSI601的DSP721等对输入的音频数据执行解码和效果处理。随后,解码的音频数据通过开关电路725被输出到基带LSI602。以此方式,当语音编码器不由基带LSI602执行时,开关电路725操作,使得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不执行数据通信。因而,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路径中断。因此,通过应用LSI601的处理,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执行数据通信。
当电话呼叫或录音被执行时,如图9所示,来自音频LSI610的数字数据被发送到基带LSI602和应用LSI601。应用LSI601执行录音所需要的语音编码器处理。具体地,DSP721解码从音频LSI610输入的音频数据。应用LSI601将解码的音频数据存储在NOR闪存的存储器705或SDRAM中。另一方面,当进行电话呼叫时,来自音频LSI610的音频数据由基带LSI602编码。也就是说,基带LSI602执行对于执行电话呼叫所需要的语音编码器处理。来自基带LSI602的音频数据被发送到RF子系统603,并且电话呼叫被执行。另外,RF子系统603接收的音频数据由基带LSI602解码。由基带LSI602解码的音频数据被发送到音频LSI610。音频LSI610D/A转换音频数据,从而将转换的数据输出到扬声器612。扬声器612再现语音。
另外,当诸如答录机消息的指导被再现时,如图10所示,从应用LSI601输出的音频数据被输入到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随后,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以对音频数据编码。从基带LSI602输出的音频数据被输入到应用LSI601。从音频LSI610输出的数据被输入到应用LSI601。以此方式,当C-语音编码器被执行时,开关电路725被操作,使得根据所使用的功能,数据通信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被执行。
如上所述,当语音编码器处理由基带LSI602执行时,如图9和10所示,开关电路725切换数据路径,使得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数据通信被执行。这种状态下,从基带LSI602输出的数据通过开关电路725被直接发送到音频LSI610,并且从音频LSI610输出的数据通过开关电路725被直接发送到基带LSI602。
另一方面,当应用LSI601执行所有语音编码器处理时,如图8所示,开关电路725切换数据路径,使得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数据通信不被执行。这种情况下,从基带LSI602输出到应用LSI601的数据由DSP721和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进行语音编码器处理,并且随后输出到音频LSI610。另外,从音频LSI610输出到应用LSI601的数据由DSP721和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进行语音编码器处理,并且随后输出到基带LSI602。
如上所述,在应用LSI601中提供切换数据路径的开关电路725。因此,板630可以由A-语音编码器系统和C-语音编码器系统共同使用。简而言之,在两种系统中,应用LSI601可以安装在同一板630上。例如,当应用LSI601安装在需要切换数据路径的方法2的C-语音编码器系统上时,切换根据场景被执行,如图8至10所示。
当仅仅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时,开关电路725中断音频LSI610和基带LSI602之间的数据路径。当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时,开关电路725连接音频LSI610和基带LSI602之间的数据路径。开关电路725操作从而根据被执行的语音编码元件而切换数据路径。开关电路725的操作由从系统CPU701输出的GPIO控制。
另一方面,当应用LSI601安装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中时,不存在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的情形。因而,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可以总是彼此分离。简而言之,当应用LSI601安装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中时,开关电路725总是中断音频LSI610和基带LSI602之间的数据路径。这种情况下的数据路径类似于图8所示的数据路径。
根据这种配置,不需要在板630上安装切换数据路径的逻辑电路。因此,有可能共同使用板630。简而言之,不需要重新设计用于A-语音编码器和C-语音编码器的不同的板630。另外,有可能减小安装在板630上的元件的数目,由此能够减小制造成本并且实现紧凑。
另外,有可能的是,取决于移动电话的类型,不同的基带LSI602被使用,并且在基带LSI602将被执行的语音编码器的元件是不同的。由于取决于将被使用的基带LSI602而需要不同的控制,因此共同使用开关电路是困难的。然而,如此实施例这样通过在应用LSI601中包括开关电路725,板630可以被共同使用。
具体而言,有可能共同使用板603,这在从C-语音编码器到A-语音编码器的转变阶段中是需要的。另外,取决于移动电话的类型,应用LSI601和基带LSI602可以由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商制造。这种情况下,期望音频LSI610的制造商制造可以在任何类型的基带LSI602中使用的应用LSI601。当基带LSI602执行语音编码器时,噪声消除、回音消除等的参数为技术诀窍,并且基带LSI602和移动电话的制造商不希望将它们公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根据此实施例的应用LSI601,有可能使用基带LSI602而不对设计进行任何修改。简而言之,有可能与基带LSI602的类型无关地共同使用板630和应用LSI601,由此改进便利性。
另外,由于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语音质量可以改进。更具体而言,由于具有比基带LSI602高的处理能力的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有可能实现高负荷处理,由此能够更高效移除噪声或回音。因而,语音质量可以改进。例如,对于高端移动电话的情形,需要执行更高负荷的处理。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致使具有高处理能力的应用LSI601执行该处理。另外,对于低端移动电话的情形,负荷不高,因而基带LSI602可以执行一部分语音编码器处理。
另外,通过根据处理而停止对一部分区块供电,功耗可以减小。这一点将在下文参考图11至13描述。图11至13为示意性示出应用LSI601中的数据流的附图,并且被供电的区块由虚线围绕。换言之,位于虚线框外部的每个区块的供电被停止。
当仅仅基带LSI602执行C-语音编码器系统中的语音编码时,电源可以仅仅被供应到开关电路725,如图11所示。也就是说,由于在应用LSI601中不执行处理,有可能停止对应用LSI601的几乎所有区块供电。因而,功耗可以减小。这种情况下,PCM数据由基带LSI602生成。随后,通过包括在应用LSI601中的开关电路725,执行在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的PCM数据通信。理所当然的是,PCM数据的处理(噪声消除等)可以在基带LSI602中执行。
另一方面,当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时,电源可以仅仅被供应到执行该处理所需要的区块。例如,如图12所示,电源仅仅供应到被虚线围绕的区域。图12示出一实例,其中安装在C-语音编码器系统中的应用LSI601执行效果处理。以此方式,对应用LSI601中的一部分区块的供电可以停止,由此能够减小功耗。具体地,电源被供应到DSP721、串行接口722、音频数据处理区块723、并行串行转换器724和开关电路725,并且对包括系统CPU701的其它区块的供电被停止。以此方式,功耗可以减小。
注意,在图12中,基带LSI602解码音频数据,以将音频数据转换为PCM数据。此时,开关电路725中断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路径。应用LSI601发送数据到基带LSI602或者从基带LSI602接收数据。串行接口722用作数据发送到基带LSI602以及从基带LSI602接收数据的接口。基带LSI602将AMR数据转换为PCM数据。随后,应用LSI601的DSP721处理PCM数据。DSP721执行例如采样率转换、噪声消除和回音消除。被执行效果处理的音频数据通过开关电路725被输出到音频LSI610。
另一方面,来自音频LSI610的PCM数据被输出到应用LSI601。应用LSI601的DSP721处理PCM数据。使用串行接口722作为接口,被处理的PCM数据被输出到基带LSI602。随后基带LSI602对PCM数据编码。
图13为示出安装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中的应用LSI601的数据流的图示。在A-语音编码器系统中,应用LSI601执行语音编码的所有元件,这意味着基带LSI602不执行语音编码。因而,基带LSI602将被编码的音频数据(在下文称为AMR数据)输出到应用LSI601。此时,开关电路725中断基带LSI602和音频LSI610之间的数据路径。串行接口722用作数据发送到基带LSI602以及从基带LSI602接收数据的接口。
随后,应用LSI601的DSP721将AMR数据解码为PCM数据。另外,DSP721执行PCM数据的处理,比如,诸如采样率转换、噪声消除的语音编码。随后,应用LSI601通过开关电路725将音频数据输出到音频LSI610。
在图12和13中,电源仅仅供应到由虚线围绕的区块。简而言之,对与语音编码不相关的区块的供电被停止。以此方式,取决于被执行的语音编码,部分的供电停止。简而言之,取决于数据路径的连接状态,对部分的应用LSI601的供电停止。因此,有可能仅仅操作该处理所需要的区块,由此能够减小功耗。例如,当语音编码器被执行时,对不是语音编码器所需要的区块的供电停止,由此能够减小功耗。
当开关电路725执行切换操作时,系统CPU701接通,并且系统CPU701执行开关电路725的切换处理。在切换处理完成后,对系统CPU701的供电停止。当再次需要切换时,在重新开始对系统CPU701供电之后,系统CPU701执行开关的切换处理。
另外,由于控制集中地在应用LSI601中执行,有可能容易地切换路径。另外,为了避免由于路径切换引起的噪声,应用LSI601可具有静音功能。图14示出安装在应用LSI601中的静音电路的配置实例。静音电路包括分频器801、移位寄存器802、移位寄存器803以及选择器804,并且安装在应用LSI601内部。
例如,分频器801生成预定频率(8kHz)的SYNC信号。移位寄存器802和803以与SYNC信号同步地方式将音频数据移位到低阶位。例如,对于16位音频数据情形,只有高阶位是听得到的,而低阶位是人们听不到的。因此,通过将音频数据移位到低阶位可以实现静音功能。
如图14所示,当输出A的数据被切换到输出B的数据同时进行语音呼叫时,噪声生成。为了减小噪声,在数据被切换之前和之后,输出A和输出B的数据被临时静音,并且选择器804在无声状态下切换数据。在数据被切换之后,移位寄存器802和803执行处理以增大原始音频水平的音量。
当开关电路725执行切换操作时,静音电路操作。根据开关电路725执行切换的定时,系统CPU701使从扬声器612再现的语音静音。例如,控制以这种方式执行,使得在应用LSI601中执行切换的阶段,语音不被再现,并且在切换完成后,静音状态被取消。静音功能控制由从系统CPU701输出的控制信号执行,类似于切换开关电路725的GPIO。
以此方式,有可能利用简单的配置高效地移除噪声。另外,执行切换的开关电路725安装在应用LSI601中,静音电路安装在应用LSI601中,藉此有可能以简单的方式执行控制。简而言之,不要求从应用LSI601输出控制静音状态的信号到基带LSI602,藉此有可能以简单的方式在应用LSI内部执行控制。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陈述的实施例,而可以恰当地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
尽管本发明已经依据若干实施例予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发明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利用各种修改来实践,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例。
另外,权利要求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例限制。
再者,注意,即使后期在审查期间有修改,申请人的意图是涵盖所有权利要求要素的等同特征。

Claims (12)

1.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基带处理器单元,其执行用于通信的基带处理;
应用处理器单元,其包括语音编码器功能并且根据应用执行处理;
音频处理器单元,其对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和A/D转换其中之一;以及
开关电路,其安装在所述应用处理器单元中,并且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
当仅仅所述应用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所述开关电路中断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以及
当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取决于所述数据路径的连接状态,停止对所述应用处理器的一部分的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进一步包括扬声器,该扬声器再现由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进行D/A转换的音频数据,
其中根据所述开关电路的切换定时,所述应用处理器单元使从所述扬声器再现的语音静音。
5.一种安装在通信终端中的半导体器件,基带处理器单元和音频处理器单元安装在所述通信终端上,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用于通信的基带处理,并且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对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和A/D转换其中之一,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
处理器,其对来自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的音频数据执行语音编码;以及
开关电路,其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开关电路被控制成,当仅仅所述半导体器件执行语音编码时,中断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并且被控制成,当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取决于所述数据路径的连接状态,停止对一部分区块的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根据开关电路的切换定时,所述半导体器件执行控制以使被再现的语音静音。
9.一种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基带处理器单元,其执行用于通信的基带处理;
应用处理器单元,其包括语音编码器功能并且根据应用执行处理;以及
音频处理器单元,其对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和A/D转换其中之一,该方法包括:
当由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以及
由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包括:
当仅仅所述应用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开关电路中断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以及
当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执行语音编码时,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器单元之间的数据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其中取决于所述数据路径的连接状态,停止对一部分区块的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其中根据开关电路的切换定时,所述应用处理器单元执行控制以使被再现的语音静音。
CN201210318929.XA 2011-08-30 2012-08-29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970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7039 2011-08-30
JP2011187039A JP2013051475A (ja) 2011-08-30 2011-08-30 半導体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0394A true CN102970394A (zh) 2013-03-13
CN102970394B CN102970394B (zh) 2017-07-28

Family

ID=47744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8929.XA Active CN102970394B (zh) 2011-08-30 2012-08-29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124351B2 (zh)
JP (1) JP2013051475A (zh)
CN (1) CN1029703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548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954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Jeffrey Brian Kay Media offloa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0871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xiliary functions when electronics are switched to hold
CN101252715A (zh) * 2007-05-11 2008-08-27 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由cdma和td-scdma双模构成的移动终端及通信方式
US20100317397A1 (en) * 2005-11-26 2010-12-16 David Sinai Audio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6175B2 (ja) 1998-11-13 2000-06-26 甲府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消費電力低減装置
US6493326B1 (en) * 1998-12-03 2002-12-10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during punctured transmiss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7720046B2 (en) * 2005-09-23 2010-05-18 St-Ericsson Sa Synchronizing a channel codec and vocoder of a mobile station
US7725125B2 (en) * 2005-10-14 2010-05-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dio management in a dual processor environment
US7912728B2 (en) * 2006-11-30 2011-03-2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ing of bluetooth data during multi-path multi-rate audio processing
US7787529B2 (en) * 2006-12-20 2010-08-31 Broadcom Corporation Audio codec integrated with baseband processing and RF
US8554197B2 (en) * 2010-08-12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interrupt a component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sponsive to a mute command
US20120314693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ng a Hotspot Appli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7397A1 (en) * 2005-11-26 2010-12-16 David Sinai Audio device
US20080140871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xiliary functions when electronics are switched to hold
CN101252715A (zh) * 2007-05-11 2008-08-27 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由cdma和td-scdma双模构成的移动终端及通信方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5488A (zh) * 2019-11-21 2021-05-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825488B (zh) * 2019-11-21 2022-07-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53111A1 (en) 2013-02-28
US20150325247A1 (en) 2015-11-12
CN102970394B (zh) 2017-07-28
JP2013051475A (ja) 2013-03-14
US9124351B2 (en)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1984B (zh) 充电盒、无线耳机、耳机套件和语音处理系统
US8380243B2 (en) Dual-mode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nabling CDMA and GSM
TWI383682B (zh) 用以有效地編碼及解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773873A (zh) 便携型电子设备
US20050208893A1 (en) Bluetooth earphone module with audio player function
US7680514B2 (en) Wireless speech recognition
CN103167371A (zh) 具有录音保存功能的蓝牙耳机及装有该蓝牙耳机的车辆
KR101132019B1 (ko) 스케일러블 이동 단말기 플랫폼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932567A (zh) 终端和音频处理方法
US7496693B2 (en) Wireless enabled speech recognition (SR)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a programmable user trained SR profile for transmission to external SR enabled PC
CN103067825B (zh) 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中音频切换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06681A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双模数字移动通信终端
CN102970394A (zh) 半导体器件、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JP4308468B2 (ja) 接合回路と関連方法および回路を含む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電話機
US20060015197A1 (en) Apparatus including audio codec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for
CN101931680B (zh) 一种蓝牙系统
US8654982B2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sink devices by having sinks receive only left audio channel or right audio channel
WO2020199189A1 (zh) 宽窄带融合系统、终端和语音通信方法
CN110489764B (zh) 一种双模蓝牙翻译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0592259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蜂窝电话
KR100269268B1 (ko) 부호데이터를저장및재생할수있는이동통신단말기
KR20080069401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음향 장치
KR20010027241A (ko) 휴대폰의 착신음 선택 장치 및 착신음 선택 방법
CN116669000A (zh) 蓝牙模块和包括蓝牙模块的计算设备
Bossart A survey of mobile audio architecture iss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ENESAS MOBILE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3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9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Renesas Mobile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