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0021B -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 Google Patents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0021B
CN102960021B CN201180030297.0A CN201180030297A CN102960021B CN 102960021 B CN102960021 B CN 102960021B CN 201180030297 A CN201180030297 A CN 201180030297A CN 102960021 B CN102960021 B CN 102960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to
oob
femto cell
identifi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02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0021A (zh
Inventor
S·S·索利曼
S·达斯
N·K·肖贝
O·O·阿沃尼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60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0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用于在带外代理的帮助下支持活动的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提供了包括毫微微小区(230)和带外(OOB)代理(240)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虽然毫微微小区可以由宏网络(100)根据潜在的非唯一标识符(例如,毫微微小区的PN偏移)来进行寻址,但根据唯一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来寻址OOB代理。当移动接入终端邻近毫微微代理系统(290)时,该移动接终端检测OOB代理,并将唯一OOB标识符经由宏网络(例如,作为测量报告的一部分)传送到核心网络(630)。将OOB标识符(例如,在核心网络中)映射到毫微微小区,以允许核心网络唯一识别适当的目标毫微微小区以进行活动切入。

Description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4月23日提交的、题为“Methodforuniquelyidentifyingtargetfemtocelltofacilitatemacrotofemtoactivehand-in”的美国临时申请61/327,438的权益,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出于所有的目的以引用的方式将该临时申请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当今世界上广泛使用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提供的信息通信。例如,使用具有利用无线和有线链路进行通信的多个节点的网络以携带语音和/或数据。这种网络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电话、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复用器、调制解调器、无线电设备、接入点、基站等。许多客户端设备节点(还称为用户设备(UE)或接入终端(AT))(诸如蜂窝电话、PDA、膝上型计算机等)是移动的,从而可以通过不同接口与网络相连接。
移动客户端设备可以经由基站、接入点、无线路由器等(在本文中统称为接入点)与网络无线地相连接。移动客户端设备可能保持在这种接入点的服务区域中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称为“驻留”在接入点上)或者可能相对快速地移动经过接入点服务区域,当与接入点的关联改变时,蜂窝切换或重选技术用于维持通信会话或用于空闲模式操作。
与可用的频谱、带宽、容量等有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在特定的客户端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网络端口不可用或不足。此外,与无线信号传播有关的问题(诸如遮蔽、多径衰落、干扰等)可能会导致在特定的客户端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网络端口不可用或不足。
蜂窝网络已采用了各种小区类型(诸如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以及毫微微小区),以提供期望的带宽、容量以及服务区域内的无线通信覆盖。例如,通常期望使用毫微微小区来在较差的网络覆盖区域中(例如,在建筑物内)提供无线通信,以便提供增加的网络容量、针对回程使用宽带网络容量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针对用于支持移动接入终端的活动宏通信的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包括毫微微小区和带外(OOB)代理的毫微微代理系统。虽然毫微微小区可以由宏网络根据潜在的非唯一标识符(例如,毫微微小区的PN偏移)来进行寻址,但根据唯一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来寻址OOB代理。当移动接入终端邻近毫微微代理系统时,该移动接终端检测OOB代理,并将唯一OOB标识符经由宏网络传送到核心网络。将OOB标识符(例如,在核心网络中)映射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由此,核心网络能够唯一地识别适当的目标毫微微小区进行活动切入。
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当接入终端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例如,所述链路测量可以是信号强度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可以是该毫微微小区的PN偏移,所述OOB标识符可以是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的蓝牙设备地址,和/或所述OOB标识符可以是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一些这种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接入终端处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另外或替代地,根据一些这种方法,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在OOB通信链路(例如,蓝牙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系统。另外或替代地,根据一些这种方法,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所述测量消息包括:向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毫微微会聚服务器传送所述测量消息。另外或替代地,根据一些这种方法,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毫微微小区中的多个毫微微小区。另外或替代地,根据一些这种方法,所述宏网络配置为:针对与所述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与各自的毫微微小区相对应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与各自的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
一种示例性接入终端包括:宏通信子系统,其配置为经由宏小区或经由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带外(OOB)通信子系统,其与所述宏通信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与具有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通信地耦合;以及通信管理子系统,其与所述宏通信子系统和所述OOB通信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当所述宏通信子系统经由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所述OOB毫微微代理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使用所述OOB通信子系统,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宏通信子系统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连路的链路测量。
根据一些这样的接入终端,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还配置为: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另外或替代地,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OOB通信子系统在OOB通信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来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另外或替代地,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
一种用于接入终端中的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处理器包括:宏通信控制器,其配置为经由宏小区或经由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带外(OOB)通信控制器,其与所述宏通信控制器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与具有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通信地耦合;以及,通信管理控制器,其与所述宏通信控制器和所述OOB通信控制器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当所述宏通信控制器经由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所述OOB毫微微代理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使用所述OOB通信控制器,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宏通信控制器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连路的链路测量。
一种驻留在处理器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处理器可读指令的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执行所述处理器可读指令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当接入终端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系统包括:用于当接入终端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模块,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用于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的模块;以及,用于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的模块,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另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从经由宏网络的宏小区与所述核心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根据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以及,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一些这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切换请求,从所述毫微微小区接收确认消息。一些这种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毫微微小区是否能够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以及,当所述毫微微小区能够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时,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其中,仅当所述毫微微小区无法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时,根据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所述映射,从所述宏网络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
另外或则替代地,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物理地整合。另外或则替代地,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毫微微会聚服务器。另外或则替代地,所述毫微微小区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所述映射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维持。
一种部署在与多个宏小区和多个毫微微小区进行通信的核心网络中的示例性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子系统,其配置为针对与所述核心网络进行通信的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带外(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以及通信管理子系统,其与所述数据存储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从经由所述多个宏小区中的源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目标OOB标识符、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目标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根据由所述数据存储子系统维持的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目标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唯一地识别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以及,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一种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处理器,所述网络管理系统部署在与多个宏小区和多个毫微微小区通信地耦合的核心网络中,所述处理器包括:通信管理控制器,其与数据存储通信地耦合,所述数据存储配置为针对与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带外(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配置为:从经由所述多个宏小区中的源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目标OOB标识符、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目标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根据由所述数据存储子系统维持的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目标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唯一地识别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以及,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一种驻留在处理器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处理器可读指令的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执行所述处理器可读指令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从经由宏网络的宏小区与所述核心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根据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所述宏网络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以及,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示例性系统包括:用于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从经由宏网络的宏小区与所述核心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的模块,所述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用于根据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的模块;以及,用于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的模块。
为了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上面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特征和技术优势进行了总体概括。下面将描述其它特征和优势。可以将所公开的概念和特定示例容易地使用成用于修改或设计执行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的基础。这些等同的结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当结合附图来考虑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时,将能更好地理解被认为是本申请所公开概念的特性的特征(关于它们的组织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联的优势。提供这些附图中的每一个仅仅是用于说明和描述目的,而不是用作为规定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和附图,可以实现对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示例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其中,贯穿一些附图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类似的组件。在一些实例中,子标记与附图标记相关联,以便表示多个类似组件中的一个。当在没有指定现有子标记的情况下对附图标记进行引用时,该附图标记指代所有这些类似组件。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A示出了包括毫微微代理系统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B示出了包括与图2A中示出的架构不同的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架构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用于实现图2A中示出的通信管理子系统的功能的处理器模块的例子的框图;
图4A示出了关于用于传统电路服务的毫微微小区架构的例子的细节,例如,针对CDMA1X网络;
图4B示出了关于用于使用传统接口的分组数据服务接入的毫微微小区架构的例子的细节,例如,针对HRPD网络;
图5示出了在图1-4B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的上下文中,与图2A和图2B的毫微微代理系统一起使用的移动接入终端的示例的框图;
图6示出了用于使用毫微微代理系统来促进活动切入的通信系统的简化网络图,其中该毫微微代理系统具有整合有毫微微代理模块的毫微微小区;
图7A示出了包括毫微微会聚系统(FCS)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B示出了是图7A的FCS的替代配置的FCS的框图;
图8示出了用于使用接入终端的功能来促进活动切入的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9示出了用于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来促进活动切入的示例性方法的框图;
图10示出了呼叫流程图,其图示了例如根据图8和图9的方法的活动切入。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毫微微小区由宏网络根据潜在的非唯一标识符(例如,PN偏移)来进行识别。邻近毫微微小区的移动设备可以检测到毫微微小区,并且宏网络可以指导移动设备的活动通信从当前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的切换。如果邻居小区(例如,其它附近的毫微微小区)与相同的PN偏移相关联,则可能很难或无法可靠地确定目标毫微微小区。可能会往错误的小区进行切换,这可能导致丢失活动通信(例如,呼叫掉线)。
因此,提供了包括毫微微小区和带外(OOB)代理的毫微微代理系统。虽然毫微微小区可以由宏网络根据潜在的非唯一标识符(例如,毫微微小区的PN偏移)来进行寻址,但根据唯一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来寻址OOB代理。当移动接入终端邻近毫微微代理系统时,该移动接终端检测OOB代理,并将唯一OOB标识符经由宏网络传送到核心网络。将OOB标识符(例如,在核心网络中)映射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由此,核心网络能够唯一地识别适当的目标毫微微小区进行活动切入。
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0和A通常称为CDMA20001X、1X等等。IS-856(TIA-856)通常称为CDMA2000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的UTRA(E-UTRA)、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闪速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改进的LTE(LTE-A)是UMTS的采用E-UTRA的新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面所提及的这些系统和无线技术,以及用于其它系统和无线技术。
因此,下面描述提供了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适用性或配置,但并不限制其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所讨论的单元的功能和排列做出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增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照与所描述的不相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增加、省略或者组合各种操作。此外,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对参照某些示例的特征进行组合。
首先参照图1,框图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例子。系统100包括部署在小区110中的基站收发机(BTS)105、移动接入终端115(AT)以及基站控制器(BSC)120。值得注意的是,如接入终端(AT)、移动站(MS)以及其它的术语在本文中互换使用,并不旨在暗指特定的网络拓扑或实现方式。举例来说,尽管术语“MS”通常可以用于电路交换(例如,CDMA1X)网络,并且术语“AT”通常可以用于分组数据服务(例如,EV-DO、HRPD)网络,但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这些或其它网络中的任何网络的上下文环境。
系统100可以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可以在多个载波上同时发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经调制的信号可以是CDMA信号、TDMA信号、OFDMA信号、SC-FDMA信号等。每个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以携带导频、开销信息、数据等。系统100可以是能够有效地分配网络资源的多载波LTE网络。
BTS105可以经由基站天线与AT115进行无线通信。BTS105配置为在BSC120的控制下经由多个载波与AT115进行通信。BTS105中的每一个可以为各自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此是小区110-a、110-b或110-c。系统100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BTS105,例如,宏基站、微微基站和/或毫微微基站。
AT115可以散布在小区110各处。AT115可以称为移动站、移动设备、用户设备(UE)或用户单元。在此,AT115包括移动电话和无线通信设备,但还可以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其它手持设备、上网本、笔记本计算机等。
针对下面的讨论,AT115操作在(“驻留”在)由多个“宏”BTS105协助的宏网络或者类似网络上。每个宏BTS105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数千米),并且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终端进行非受限接入。AT115还进行注册以在由“毫微微”或“家庭”BTS105协助的至少一个毫微微网上进行操作。应当意识到的是,宏BTS105通常可以根据网络规划来进行部署(例如,导致图1中示出的说明性六边形小区110),而毫微微BTS105通常可以由各个用户(或用户代表)来进行部署以创建局部的毫微微小区。虽然可以将其考虑为各种宏级别网络规划和/或管理决策的一部分(例如,负载平衡等等),但该局部的毫微微小区通常并不遵循宏网络规划架构(例如,六边形小区)。
一般来说,AT115可以使用内部电源(诸如小型电池)进行操作,以便于高移动性操作。网络服务(如毫微微小区)的策略性部署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移动设备功耗。例如,可以使用毫微微小区在(例如,由于容量限制、带宽限制、信号衰落、信号遮蔽等而导致)可能无法以其它方式经历充足服务乃至任何服务的区域中提供服务,从而允许客户端设备减少搜索时间、减少发射功率、减少发射时间等。毫微微小区在相对较小的服务区域中(例如,在家中或者建筑物内)提供服务。因此,当对客户端设备进行服务时,客户端设备通常部署在毫微微小区附近,从而通常允许客户端设备以减少的发射功率进行通信。
例如,将毫微微小区实现为位于用户处所(例如,住宅、办公楼等)中的毫微微接入点(FAP)。可以针对最大覆盖选择该位置(例如,在中心的位置),以允许(例如,在窗户附近)接入到全球定位卫星(GPS)信号,和/或位于任何其它有用的位置。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公开内容假定针对单个FAP注册了一组AT115(例如,在该单个FAP的白名单上),其中该单个FAP在基本上整个用户处所上提供覆盖。“家庭”FAP向AT115提供到宏网络上的通信服务的接入。如本申请所使用的,假定宏网络是无线广域网(WWAN)。因此,类似“宏网络”和“WWAN网络”的术语是可互换的。在不脱离本申请公开内容或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的基础上,类似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网络环境。
在示例性配置中,将FAP与一个或多个带外(OOB)代理整合为毫微微代理系统。如本申请所使用的,“带外”或“OOB”包括对于WWAN链路是带外的任何类型的通信。例如,OOB代理和/或AT115可以配置为使用蓝牙(例如,类别1、类别1.5和/或类别2)、ZigBee(例如,根据IEEE802.15.4-2003无线标准)、WiFi和/或宏网络频带之外的任何其它有用类型的通信进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OOB与FAP的整合可以提供多种特征,例如包括减少的干扰、更低功率毫微微发现等。
此外,OOB功能与FAP的整合可以允许连接到FAP的AT115同样是OOB微微网的一部分。该微微网可以向AT115促进增强的FAP功能、其它通信服务、功率管理功能和/或其它特征。通过下面的描述将进一步理解这些和其它特征。
图2A示出了包括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的无线通信系统200a的框图。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包括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FAP230a和通信管理子系统250。FAP230a可以是毫微微BTS105,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还包括天线205、收发机模块210、存储器215和处理器模块225,它们可以彼此之间(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直接或间接地进行通信。收发机模块210配置为经由天线205与AT115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模块210(和/或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的其它组件)还配置为与宏通信网络100a(例如,WWAN)进行双向通信。例如,收发机模块210配置为经由回程网络与宏通信网络100a进行通信。宏通信网络100a可以是图1的通信系统100。
存储器215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215还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代码200,所述软件代码200包括配置为当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模块225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种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数据库管理、消息路由等)的指令。或者,软件200可以不直接地由处理器模块225执行,但可以配置为(例如,当进行编译和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模块225可以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诸如由公司或者所制造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处理器模块225可以包括语音编码器(没有示出),语音编码器配置为经由麦克风接收音频、将该音频转换成表示所接收的音频的分组(例如,长度30ms)、将这些音频分组提供给收发机模块210、以及提供用户是否在讲话的指示。或者,编码器可以只向收发机模块210提供分组,其中对分组自身的提供或者扣留/抑制提供用户是否在讲话的指示。
收发机模块21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其配置为对分组进行调制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205以进行传输,以及对从天线205接收的分组进行解调。虽然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的一些示例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05,但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优选地包括用于多个链路的多个天线205。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链路来支持与AT115的宏通信。此外,一个或多个带外链路可以由相同天线205或者不同天线205来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配置为提供FAP230a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两者的功能。例如,当AT115靠近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时,AT115的OOB无线电设备可以开始搜索OOB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在发现之后,AT115可以具有高程度的自信,其位于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附近,并可以开始针对FAP230a的扫描。
针对FAP230a的扫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由于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被AT115的OOB无线电设备发现,因此AT115和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均意识到在彼此的邻近。AT115对FAP230a进行扫描。或者,FAP230a对AT115进行轮询(例如,单独地轮询或者作为对所有注册的AT115的循环轮询的一部分),AT115监听该轮询。当针对FAP230a的扫描成功时,AT115到达FAP230a。
当AT115位于毫微微覆盖区域并连接到FAP230a时,AT115可以经由FAP230a与宏通信网络100a进行通信。如上所述,AT115还可以是微微网的从设备,对于该微微网来说,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充当主设备。例如,微微网可以使用蓝牙进行操作,并且可以包括由FAP230a中的蓝牙无线电设备(例如,其实现为收发机模块210的一部分)协助的蓝牙通信链路。
FAP230a的示例具有基站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多种配置。如本申请所使用的,FAP230a可以是与各种终端(例如,客户端设备(AT115等)、邻近代理设备等)进行通信的设备,并且还可以称为基站、节点B和/或其它类似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虽然本申请称为FAP230a,但本申请的概念可应用于不同于毫微微小区配置(例如,微微小区、微小区等)的接入点配置。FAP230a的示例使用源于相应的蜂窝网络(例如,宏通信网络100a或者其一部分)的通信频率和协议,以促进与FAP230a相关联的毫微微小区覆盖区域中的通信(例如,提供区域的改善的覆盖,提供增加的容量,提供增加的带宽等)。
FAP230a可以与图2A中没有显式示出的其它接口进行通信。例如,FAP230a可以与作为收发机模块210的一部分的本地蜂窝接口(例如,使用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的专用收发机,其在操作时消耗相对大量的功率)进行通信,以便通过本地蜂窝无线链路(例如,“带内”通信链路)与各种适当配置的设备(例如,AT115)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接口可以根据包括但不限于下面通信标准的各种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微波互通接入(WiMAX)和无线LAN(WLAN)。另外或者替代地,FAP230a可以与作为收发机模块210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后端网络接口(例如,通过互联网、分组交换网络、交换网络、无线网络、控制网络、有线链路等等提供通信的回程接口)进行通信,以便与各种设备或其它网络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FAP230a还可以与作为收发机模块210和/或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OOB接口进行通信。例如,OOB接口可以包括在操作时消耗相对少量的功率的收发机,和/或关于带内收发机在带内频谱中造成较少的干扰。可以根据实施例,使用这种OOB接口来关于各种适当配置的设备(例如,AT115的OOB无线设备)提供低功率无线通信。例如,OOB接口可以提供蓝牙链路、超宽带(UWB)链路、IEEE802.11(WLAN)链路等等。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高功率”和“低功率”是相对术语,其并不意味着特定电平的功耗。因此,OOB设备(例如,OOB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在给定的操作时间,仅消耗与本地蜂窝接口(例如,用于宏WWAN通信)相比更少的功率。在一些实现中,与宏通信接口相比,OOB接口还提供相对更低带宽的通信,相对更短距离的通信和/或消耗相对更少的功率。不存在对于OOB设备和接口是低功率、短距离和/或低带宽的限制。设备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带外链路,无论无线还是其它方式,例如,IEEE802.11、蓝牙、PEANUT、UWB、紫蜂(ZigBee)、IP隧道、有线链路等等。此外,设备可以使用虚拟OOB链路,例如通过使用充当虚拟OOB链路的无线广域网(WWAN)链路承载基于IP的机制(例如,WWAN链路承载IP隧道)。
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OOB功能,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具有多种配置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基于独立型处理器系统、整合有主机设备(例如,接入点、网关、路由器、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hub)、集中器等等)的基于处理器系统等等。例如,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包括用于促进各种类型的通信的各种类型接口。
一些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包括作为收发机模块210的一部分(例如,在操作时消耗相对较少的功率量和/或在带内频谱中造成更少干扰的收发机)的一个或多个OOB接口,以便与其它适当配置的设备(例如,AT115)进行通信,从而通过无线链路提供干扰减轻和/或本申请的毫微微小区选择。适当的通信接口的一个示例是使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遵循蓝牙的收发机。
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还可以包括作为收发机模块210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后端网络接口(例如,分组交换网络接口、交换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控制网络接口、有线链路等等),以便与各种设备或网络进行通信。整合在主机设备(例如,FAP230a)中的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使用内部总线或者替代地针对后端网络接口的其它这种通信接口,来在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和其它设备之间提供通信(如果期望的话)。另外或者替代地,诸如OOB接口、本地蜂窝接口等等之类的其它接口可以用于在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和FAP230a和/或其它设备或网络之间提供通信。
可以使用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对各种通信功能(例如,包括FAP230a和/或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的那些功能)进行管理。例如,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可以至少部分地处理与宏(例如,WWAN)网络、一个或多个OOB网络(例如,微微网络、AT115OOB无线设备、其它毫微微代理、OOB信标等等)、一个或多个其它毫微微小区(例如,FAP230)、AT115等等的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可以是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的一个组件,其通过总线与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的其它组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进行通信。
也可以使用不同于图2A中所描绘的那些体系结构的各种其它体系结构。FAP230a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可以或者不可以并置排列、整合到单一设备、配置为共享组件等等。例如,图2A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具有整合的FAP230a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它们至少部分地共享包括天线205、收发机模块210、存储器215和处理器模块225的组件。
图2B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200b的框图,其中无线通信系统200b包括与图2A中所示的体系结构不相同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b的体系结构。类似于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毫微微代理系统290b包括毫微微代理模块240b和FAP230b。但是,与系统290a不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b和FAP230b中的每一个具有其自己的天线205、收发机模块210、存储器215和处理器模块225。这两个收发机模块210均配置为通过它们各自的天线205,与AT115进行双向通信。将FAP230b的收发机模块210-1描绘成与宏通信网络100b进行双向通信(例如,通常通过回程网络)。
为便于说明,毫微微代理系统290b示出为不具有单独的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在一些配置中,在毫微微代理模块240b和FAP230b中均提供了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在其它配置中,通信管理子系统250实现为毫微微代理模块240b的一部分。在其它配置中,将通信管理子系统250的功能实现为毫微微代理模块240b和FAP230b中的一个或二者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存储成存储器215-1中的软件220-1)。
在其它配置中,将通信管理子系统250的功能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实现为处理器模块225的组件。图3示出了用于实现通信管理子系统250的功能的处理器模块225a的框图300。处理器模块225a包括WWAN通信控制器310和接入终端控制器320。处理器模块225a与FAP230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进行通信(例如,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WWAN通信控制器310配置为接收针对指定的AT115的WWAN通信(例如,寻呼)。接入终端控制器320确定如何处理该通信,其包括影响FAP230和/或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操作。
图2A的FAP230a和图2B的FAP230b均描绘成只提供针对宏通信网络100a的通信链路。但是,FAP230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和/或拓扑来提供通信功能。例如,FAP230可以提供用于蜂窝电话网络、蜂窝数据网络、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互联网等等的无线接口。
图4A和图4B示出了关于提供各种服务的通信网络中的毫微微小区体系结构的另外细节。具体而言,图4A示出了关于用于传统电路服务的示例性毫微微小区体系结构的细节。例如,图4A的网络可以是CDMA1X电路交换服务网络。图4B示出了用于使用传统接口的分组数据服务接入的示例性毫微微小区体系结构的细节。例如,图4B的网络可以是1xEV-DO(HRPD)分组数据服务网络。这些体系结构描绘了图1-3中所示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可能部分。
如上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290配置为与包括AT115的客户端设备进行通信。图5示出了在图1-4B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背景下,与图2A和图2B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一起使用的移动接入终端(AT)115a的框图500。AT115a可以具有多种配置中的任意一种,例如,个人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等)、蜂窝电话、PDA、数字视频记录器(DVR)、互联网应用、游戏控制台、电子阅读器等等。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假定以移动配置提供AT115a,其具有诸如小型电池的内部电源(没有示出)以有助于实现移动操作。
AT115a包括天线505、收发机模块510、存储器515和处理器模块525,它们每一个可以彼此之间(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直接或间接地通信。收发机模块510配置为通过天线505和/或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模块510配置为与宏通信网络(例如,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BTS105(具体而言,与至少一个FAP230)进行双向通信。
如上所述,收发机模块510可以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OOB链路进行另外的通信。例如,收发机模块510通过针对FAP230的带内(例如,宏)链路和针对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至少一个OOB链路,与毫微微代理系统290进行通信(例如,如参照图2A和图2B所描述的)。收发机模块51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后者配置为对这些分组进行调制,将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505以便进行传输,对从天线505接收的分组进行解调。虽然AT115a可以包括单一天线505,但AT115a通常包括用于多个链路的多付天线505。
存储器515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515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代码520,后者包含配置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模块525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各种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数据库管理、消息路由等等)的指令。替代地,软件520可以不由处理器模块525直接执行,而是配置为(例如,当编译和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模块525可以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诸如由公司或者所制造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模块525可以包括语音编码器(没有示出),后者配置为通过麦克风接收音频信号,将该音频转换成表示所接收的音频的分组(例如,长度30ms),将这些音频分组提供给收发机模块510,提供用户是否在讲话的指示。或者,编码器可以只向收发机模块510提供分组,其中分组其自身的提供或者扣押/压制提供用户是否在讲话的指示。
根据图5的体系结构,AT115a还包括通信管理子系统540。通信管理子系统540可以管理与宏(例如,WWAN)网络、一个或多个OOB网络(例如,微微网络、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等等)、一个或多个毫微微小区(例如,FAP230)、其它AT115(例如,充当为辅助微微网络的主设备)等等的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子系统540可以是AT115a的一个组件,其通过总线与AT115a的其它组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进行通信。或者,通信管理子系统540的功能实现为收发机模块510的组件、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实现为处理器模块525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单元。
AT115a包括用于与宏(例如,蜂窝)网络和一个或多个OOB网络(例如,毫微微代理模块240链路)进行交互的通信功能。例如,一些AT115包括作为收发机模块510或通信管理子系统540的一部分的本地蜂窝接口(例如,使用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的收发机,其在操作时消耗相对较大的功率量),以便通过本地蜂窝无线链路与其它适当配置的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用于通过FAP230与宏通信网络建立链路)。这些本地蜂窝接口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标准进行操作,其中这些通信标准包括但不限于:W-CDMA、CDMA2000、GSM、WiMax和WLAN。
此外,AT115还可以包括OOB接口,后者实现成收发机模块510和/或通信管理子系统540的一部分(例如,在操作时消耗相对较少的功率量和/或在带内频谱中造成更少干扰的收发机),以便通过无线链路与其它适当配置的设备进行通信。适当的OOB通信接口的一个示例是使用时分双工(TDD)方案的遵循蓝牙的收发机。
活动切入实施例
在多种情况下,期望使用切换支持从宏小区(例如,图1的宏BTS105)向FAP230的活动切入和/或活动切换离开FAP230到宏BTS105,以便向活动用户(活动AT115)提供无缝语音和数据服务。对于实现来说,活动切换离开是相对简单的,具有传统宏网络100和AT115的大多运营商都支持该操作。但是,活动切入是具有挑战的,其通常不被运营商支持。
例如,随着AT115在与宏网络100的活动通信的过程期间(例如,在语音呼叫、活动数据传输等等期间)进行移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切换(例如,当前宏BTS105信号变得较弱)。可以根据活动AT115发送的测量报告,来确定进行切换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短语“测量报告”通常与3GPP网络相关联,但本申请旨在包括任何类似类型的网络中的任何类似类型的测量报告(例如,包括3GPP2网络中的“PSMM”或者导频强度测量)。
这些测量报告包括AT115所观测的导频的强度的测量值和目标小区的前向链路小区标识符。该小区标识符可以是宏网络100用于标识特定的小区而使用的任何标识符。例如,小区标识符可以是3GPP2网络中的“PN偏移”、3GPP网络中的“PSC”(主加扰码)等等。在一个典型的宏网络100上,有足够小区标识符(例如,PN偏移)可用于充分地确保:给定宏BTS105的地理分布,每一个宏BTS105可以有效地通过其小区标识符进行唯一地识别(例如,由宏网络100中的基站控制器(BSC)120、该网络的核心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等)。
虽然宏BTS105可以有效地由宏网络100唯一地标识,但通常没有足够的剩余小区标识符对添加到该网络的所有FAP230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典型的宏网络100具有可用于向其网络中的所有小区分配的512个PN偏移值。可以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在不同的载波上等等对PN偏移进行重用,以便在没有混淆的情况下扩展可以有效地标识的小区的数量。但是,这些PN偏移值中的仅仅一小部分可以由FAP230使用(即,不同于为宏BTS105使用所保留的那些值),在某些区域中,FAPS的数量和密度相对较大。例如,在每一宏扇区的可能的几百FAP230之中,必须对仅仅少数量的PN偏移值进行重用。
当需要活动AT115切换到BTS105时(如从另一个宏BTS105切换,或者如从FAP230切换),测量报告中提供的小区标识符能足够可靠地确定用于切换的适当宏BTS105。可以没有任何模糊地将该活动通信切换到正确的目标小区。但是,当需要活动AT115切换到FAP230时(如从宏BTS105切入),测量报告中提供的相同小区标识符可以由同一宏扇区中的多个FAP230进行共享。同样,在所有情况下,单独的小区标识符不能够可靠地确定用于切入的适当FAP230。例如,AT115可以位于其家庭FAP230附近,其期望切入到该家庭FAP230,但宏扇区中的另一个FAP230可以与同一小区标识符相关联。
在一些较新的网络中,存在能够缓解或解决该问题的额外的标识符可用。例如,在CDMA20001X修订E网络中,FAP230在寻呼信道上发送接入点标识消息(APIDM),该接入点标识消息包括唯一标识符、位置信息和/或能够只基于其小区标识符对特定的FAP230进行更唯一和可靠标识的其它信息。例如,升级的AT115可以通过解码邻居小区的APIDM消息,在活动通信期间在测量报告中报告这些标识符,来使用新的小区标识符。随后,控制器(例如,宏BSC120和MSC)可以在切换消息中包括APIDM,以便唯一地标识目标FAP230(例如,针对该FCS)。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仅仅可用于升级的网络和升级的AT115之间的通信。对于不想升级它们的空中接口的运营商来说,该技术是不可用的。
传统网络的运营商(其包括期望与传统AT115进行通信的那些)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活动切入来解决该困难。一些典型的网络根本不支持活动切入。在切入是维持与AT115的活动通信的唯一方式的情况下,可能简单地丢失这些活动通信(例如,当来自宏BTS105的信号丢失时,甚至当AT115位于FAP覆盖区域时,呼叫可能掉线)。
根据用于在传统网络中使用活动切入来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技术,一些运营商实现盲切换。例如,当测量报告包括由同一宏扇区中的多个FAP230进行共享的小区标识符时,网络可以选择具有该小区标识符的任何FAP230来切入。如果盲选择导致切入到适当的FAP230,则该切入是成功的。但是,如果盲选择导致切入到不适当的FAP230(例如,位于AT115的范围之外的FAP,该AT115没有被授权连接的FAP等等),则该活动通信可能丢失。
根据另一种技术,运营商使用反向链路感测来改善上面所讨论的盲切入的类型。关于共享所标识的用于切入的小区标识符的FAP230之间的选择,反向链路感测可以导致有根据的推测或者甚至准确的确定。例如,如上所述,与宏网络100进行活动通信的AT115向源宏BTS105(AT115当前通过其进行通信的宏BTS105)发送测量报告(例如,MR、PSMM等等),该测量报告包括作为最强相邻小区的目标FAP230的小区标识符(例如,PN偏移、PSC等等)。基于该测量报告,源宏BTS105确定执行硬切换。源宏BTS105(例如,通过其源BSC120)向其源MSC发送切换需求消息,源MSC通过核心网络消息向目标毫微微会聚系统(FCS)发送FACDIR2消息。如本申请所使用的,FCS旨在包括用于在FAP230和核心网络之间提供接口的任何类型的接口网关。一般情况下,将FCS实现成毫微微会聚服务器。核心网络消息可以指示目标FCS发起该切换。
假定目标FCS不能可靠地确定适当的目标FAP230(即,多个FAP230共享该测量报告的小区标识符),则目标FCS向共享该小区标识符的所有FAP230发送测量请求消息。该测量请求可以包括AT115的公共长掩码(例如,扰码、IMSI等等)。一般情况下,同时地向所有潜在FAP230发送该测量请求,以避免等待串行的响应。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FAP230尝试通过其长掩码来检测该AT115,测量AT115的反向链路的信号强度。每一个FAP230至少提供在AT115的反向链路上测量的信号强度,来对目标FCS进行响应。在一些情况下,FAP230还确定AT115(例如,它们各自的IMSI)是否被授权通过FAP230接入服务,并因此通知FCS。此外,一些FAP230不发送测量响应。例如,当AT115的检测不成功时,当测量结果低于运营商的可配置门限时等等,某些网络配置允许FAP230用测量响应消息来省略响应。基于这些测量响应结果,目标FCS尝试唯一地确定适当的目标FAP230,并继续该活动切入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向链路测量技术的某些方面。一个方面在于:在向候选目标FAP230发送测量请求消息之后,目标FCS通常可以开始定时器实例以便等待相应测量响应消息从FAP230的到达。FCS等待来自FAP230的响应的持续时间应当足够大,以便考虑该FCS和任何候选目标FAP230之间的往返延迟加上该测量响应选项中针对某些网络组件所包括的测量响应定时器字段的值。这对切入施加非期望的延迟,在最坏情况下,可能造成切入过程失败。
反向链路测量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每一个FAP230需要额外的无线接收机通过测量AT115的反向链路,来检测与宏网络100进行通信的附近活动AT115的存在。但不期望包括额外的无线接收机来实现反向链路感测(例如,其增加FAP230的设计和实现的费用和复杂度)。反向链路测量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FAP230对AT115的反向链路测量不是完全可靠的。例如,当AT115位于小区边缘时,其可以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使得一个以上的FAP230可以同时地检测AT115。同样,当AT115按照太低的功率发射信号时,没有FAP230可以检测到该AT115。
现在应当理解的是,传统系统的运营商不能够可靠地使用现有技术来支持针对FAP230的活动切入。实施例包括用于支持传统网络的活动切入的新颖技术。转到图6,该图示出了有助于实现活动切入的通信系统600的简化网络图。
通信系统600包括宏网络100、用户本地网络610和核心网络630。具体而言,核心网络630包括毫微微会聚系统(FCS)640和移动交换中心(MSC)650。FCS640与多个FAP230进行通信(为了清楚说明起见,仅示出了一个FAP230),MSC650通过一个或多个BSC120与多个宏BTS105进行通信(为了清楚说明起见,仅示出了一个BTS105)。FAP230通过核心网络630单元与宏网络100进行通信,使得可以使用FCS640和MSC650的功能,通过FAP230来促进蜂窝通信。
在本申请中将实施例描述为使用核心网络630中的网络管理系统635提供特定功能。如下面更全面地描述的,网络管理系统635可以包括FCS640以及用于存储FAP映射645的数据存储设备或系统。FAP映射645的一些配置可以存储为FCS640的一部分,而其它配置则存储在与FCS640进行通信的单独数据存储设备或系统中。根据一些其它配置,FAP映射645可存储在其它位置,例如,存储为MSC650的一部分,MSC650可以视为也可以不视为网络管理系统635的一部分。
(通过宏通信链路660)与宏BTS105进行活动通信的AT115可以接近FAP230的覆盖区域。宏网络100(例如,宏BSC120)基于来自AT115的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切换。按照惯例,测量报告通过目标FAP230的小区标识符(例如,其PN偏移)来识别目标FAP230。然而,如上文所描述的,小区标识符自身可能不足以唯一地识别目标FAP230(即,在可以与相同的小区标识符相关联的相同宏扇区中的其它FAP230上下文环境下)。
本申请描述的活动切入功能涉及使用具有与OOB毫微微代理240整合的FAP230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AT115配置成在测量报告中包括FAP230的小区标识符和与FAP230相关联的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标识符。如所示出的,用户本地网络610包括FAP230功能,所述FAP230功能与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功能整合在一起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290的一部分。该OOB功能在可以在AT115和毫微微代理模块240之间建立的OOB通信链路670上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毫微微代理模块240和FAP230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和实施例以不同的方式整合。在一些示例性配置方案中,毫微微代理模块240包括OOB设备(例如,OOB无线电),所述OOB设备与FAP230物理整合为单个壳体或装配集合(例如,经由总线或一些其它内部链接进行通信)。在其它示例性配置方案中,OOB毫微微代理240单独封装,且可使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与FAP230进行通信。在这样的配置方案中,OOB毫微微代理240通常可足够邻近FAP230放置,以使得OOB毫微微代理240进行的接近度检测也指示对FAP230的接近。在其它示例性配置方案中,OOB毫微微代理240与FAP230逻辑整合(例如,部件可通过核心网络630彼此间逻辑相关联)。例如,OOB毫微微代理240和FAP230是公共子网络的一部分,以使得OOB毫微微代理240进行的接近度检测与对FAP230的接近相关联。
当AT115接近FAP230的覆盖区域时,AT115在OOB通信链路670上检测相关联的毫微微代理模块240。AT115发送包括如下的测量报告:FAP230的小区标识符、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标识符以及链路测量(例如,AT115与FAP230之间的WWAN通信链路660a的信号强度)。如果基于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切换,那么核心网络630现在就可使用OOB标识符帮助从多个候选目标FAP230中唯一确定出适当的目标FAP230。
例如,切换请求由MSC650发往目标FCS640,以用于识别适当的FAP230进行切入。FCS640使用FAP映射645将OOB标识符唯一映射到具有在测量报告中指示的小区标识符的特定FAP230。随后将切换请求转发到适当的目标FAP230,继续切入操作(如下文所描述的)。
尽管多种不同类型的带外通信可用于促进本申请描述的功能(如上文所论及的),下面的描述集中在蓝牙促进这些实施例中的OOB通信。蓝牙提供某些特征。一个特征是,蓝牙无线电整合到很多AT115中,由此很多用户就可使用蓝牙功能而无需修改其现有的AT115。另一特征是两个“Class1.5”蓝牙设备之间的可容忍路径损耗是可比的或甚至高于FAP230和AT115之间的可容忍路径损耗。在任意给定环境下,这样更高的可容忍路径损耗可转换成更高的有效范围(例如,有助于(如本申请所描述的)FAP230发现、切换和/或干扰减轻)。
蓝牙的另一方面是:蓝牙地址(BD_ADDR)是唯一的,48位地址用于标识每个支持蓝牙的设备。蓝牙地址在一设备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且划分成24位LAP(下层地址部分)、16位NAP(非显著地址部分)以及8位UAP(上层地址部分)。LAP是制造商分配的且对每一蓝牙设备来说是唯一的,而UAP和NAP是组织唯一标识符(OUI)的一部分。使用蓝牙地址,任意设备中的每一蓝牙适配器可以根据全局唯一值来标识。
AT115和FAP230中的每一者都具有唯一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该地址用于寻呼其它设备(例如,AP115寻呼FAP230或FAP230寻呼AT115)。可以理解的是,其它设备的BD_ADDR是寻呼设备已知的。对使用OOB链路检测FAP230来说,可以是FAP230寻呼AT115,也可以是AT115寻呼FAP230。当被寻呼设备对寻呼消息进行响应时,寻呼设备就知道被寻呼设备在附近,被寻呼设备也就知道寻呼设备在附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或类似的技术可用于其它类型的带外寻址。例如,设备可知道彼此的WiFiMAC地址(例如,以及用于检测的WiFi网络的SSID)等。AT115可随后协助宏网络100实现活动切入。
为促进AT115协助的切入,核心网络630可包括FCS640的配置,如那些在图7A和图7B中描述的。图7A示出了包括毫微微会聚系统(FCS)640a的无线通信系统700a的框图。FCS640a包括通信管理子系统710、毫微微接口子系统730以及宏接口子系统740。FCS640a还包括存储器715和处理器模块725。FCS640a的所有部件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间进行通信(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
为了上下文和清楚起见,毫微微接口子系统730示出为与FAP230进行通信,宏接口子系统740示出为(经由MSC650和/或一个或多个宏BSC(未示出))与宏BTS105进行通信。各种通信功能(包括那些涉及促进切入的功能)使用通信管理子系统710来实现和/或管理。例如,通信管理子系统710可使用宏接口子系统740的功能至少部分地处理与宏网络元件的通信、使用毫微微接口子系统730的功能至少部分地处理与FAP230的通信。例如,通信管理子系统710可以是经由总线与FCS640a的其它部件中的一些或所有部件进行通信的FCS640a的部件。
存储器71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15用于维持与注册有关的信息。具体来说,如所示出的,存储器715可用于存储FAP映射645a。FAP映射645a可用于将OOB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WiFiMAC地址等)映射到相关联的FAP230的小区标识符。FAP映射645a可进一步将OOB标识符或小区标识符中的一者或两者映射到FCS640a可使用的另一唯一标识符(例如,IP地址等),以在回程网络上寻址FAP230。
或者,如所示出的,FCS640a外的数据存储位置可用于存储FAP映射645b。例如,服务器或其它数据存储设备或系统与FCS640a进行通信。外部FAP映射645b可由FCS640a通过本地或远程网络或以任何其它有用的方式存取。
存储器715可还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代码720,所述指令在经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模块725执行本申请所述的各种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数据库管理、消息路由等)。另外,软件720可并不由处理器模块725直接执行,而是(例如,在编译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模块725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如公司或制造的那些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处理器模块725的实施例可用于促进如计时器功能等的功能。此外,处理器模块725的实施例可包括或促进通信管理子系统710、毫微微接口子系统730或宏接口子系统740的功能中的一些功能或所有功能。
例如,图7B示出了作为图7A的FCS640a的替代配置的FCS640b的框图。如同图7A的FCS640a一样,图7B的FCS640b包括毫微微接口子系统730、宏接口子系统740、存储器715以及处理器模块725,这些部件中的所有部件都直接或间接彼此间进行通信(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此外,FCS640b的配置包括或与FAP映射645进行通信,以促进可靠的切入。
如图7A中的FCS640a不同,图7B中的FCS640b包括通信管理控制器710’。通信管理控制器710’的实施例实现成处理器模块725的一部分,以提供与图7A中示出的通信管理子系统710的功能大致相同的功能。
如上文所描述的,FCS640的实施例(如那些在图7A和图7B中描述的)可与FAP230交互,以促进可靠的切入。例如,当AT115接近FAP230时,AT115使用OOB链路在其附近检测与FAP230相关联的毫微微代理模块240(例如,通过蓝牙寻呼过程)。除了OOB检测过程之外或作为OOB检测过程的一部分,FAP230可判断AT115是否是经授权的用户。例如,FAP230可查看接入控制列表,以判断AT115是否经授权经由FAP230接入宏通信服务或WWAN通信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OOB无线范围(例如,蓝牙覆盖的边缘)大于FAP230的覆盖范围,由此,OOB检测可在AT115检测FAP230之前执行。AT115可在发送仅具有FAP230的小区标识符的测量报告之前检测相关联的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标识符。因此,在检测FAP230的小区标识符之前或几乎同时检测到OOB标识符的情况下,AT115可将OOB标识符作为测量报告的一部分来发送。
将会意识到的是,本申请描述的AT115协助的切入技术提供若干特征。一个特征是:所述技术可用于可靠地确定适当的目标FAP230以进行活动切入。另一特征是:不需要对空中接口或传统架构进行任何改变。可在仅改变AT115、FAP230和FCS640的情况下实现所述技术。此外,尽管反向链路检测在某些情形下可用,上文描述的技术允许在没有反向链路检测的情况下可靠地识别适当的目标毫微微小区,这可带来一些额外的特征。例如:可减少核心网络信令(例如,源自FCS640和FAP230之间的测量请求和响应);FAP230可在没有反向链路检测所需的额外无线电的情况下实现;可减低由于等待测量响应而引起的切换延迟等。
下面参照图8和图9的方法以及图10的呼叫流程图描述了AT115协助的切入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首先转到图8,示出了用于使用接入终端的功能促进活动切入的示例性方法800的流程图。方法800在阶段804开始:当接入终端(AT)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AT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
例如,AT115附接到宏BTS105且进行活动宏通信(例如,在语音呼叫中)。AT115移动到具有毫微微小区(例如,FAP230)和OOB毫微微代理(例如,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毫微微代理系统290附近。毫微微小区与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例如,PN偏移)相关联,OOB毫微微代理与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WiFiMAC地址等)相关联。
在阶段808,AT检测与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的OOB标识符。例如,作为蓝牙寻呼过程或其它OOB检测过程的一部分,建立OOB通信链路,AT115得知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的OOB标识符。AT115还检测FAP230并确定应当传送测量消息(例如,测量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阶段804和阶段808的方面可同时发生。例如,作为阶段804的一部分,可在OOB链路上使用在阶段808检测的OOB标识符来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290的OOB毫微微代理。由此,作为阶段804的一部分的对毫微微代理系统290的毫微微小区的检测可在使用一项或多项传统技术(例如,信标技术、PUZL方法等)的WWAN链路上发生。在WWAN链路上检测毫微微小区以及在OOB链路上检测OOB毫微微代理可独立发生(例如,同时等)。如上文所论及的,例如,可通过将OOB链路范围延伸到毫微微范围之外、减少OOB检测相对于毫微微检测的延迟等来使用技术促进OOB检测在WWAN检测之前发生。
在阶段812,AT向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AT和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例如,AT115经由其源宏BTS105和/或其它宏网络100原件向MSC650传送带有标识符的测量报告。
例如,可通过目标FCS640在核心网络处维持映射(例如,FAP映射645)。映射将源自AT115的测量消息指示的OOB标识符与用来促进活动切入的其它标识符关联起来。举例来说,FCS640维持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另一唯一标识符(通过该标识符FCS640能够在回程网络上唯一寻址目标FAP230)之间的FAP映射645。
在一些配置方案中,在阶段816,在AT处接收切换请求。举例来说,切换请求消息由宏网络(例如,MSC650)根据源自AT115的测量消息生成,并被转发到目标FCS640。在FCS640与目标FAP230之间的交互之后,切换请求消息(例如,或另一相关联的切换消息)用来指导AT115将于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源宏小区(例如,源宏BTS105)切换到目标毫微微小区(例如,目标FAP230)。
尽管图8的方法800从接入终端(例如,AT115)的角度描述了各种功能,从网络管理系统635的部件(例如,FCS640)的角度出发的其它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图9示出了用于使用网络管理系统635的功能促进活动切入的示例性方法900的流程图。方法900在阶段904开始,在阶段904,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接收测量消息。从经由宏网络100的宏小区(例如,宏BTS105)与核心网络630通信地相耦合的AT115接收测量消息。如上文所描述的(例如,参照图8),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AT和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举例来说,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290的一部分的OOB毫微微代理(例如,毫微微代理模块240)相关联。
在阶段908,根据测量消息,作出是否指导AT将通信从宏小区切换到毫微微小区的确定。在确定不执行切入时,方法900可有效地结束或执行本申请公开内容范围之外的其它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如上文所描述的,测量消息可以一种非唯一性的方式标识目标毫微微小区,因此,可靠的切入可能要涉及进一步的确定。
在阶段912,根据由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与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与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由测量消息所暗指的毫微微小区。例如,核心网络630中的目标FCS640维持FAP映射645。FAP映射645由目标FCS640用来根据OOB标识符和/或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从宏扇区中具有相同PN偏移的多个FAP230中唯一地识别目标FAP230。
当确定执行切入时,在阶段916,将切换请求从网络管理系统传送到毫微微小区。例如,作为切换步骤的一部分,目标FCS640向唯一识别的目标FAP230发送切换请求进行确认。
在图10中示出了示例性呼叫流程图1000,流程图1000示出了根据图8和图9中的方法800和900的活动切入。呼叫流程图1000示出了MS、当前连接的(源)宏BS105/120、源MSC650、目标FCS640以及两个潜在的目标FAP230之间的通信。为避免过于冗赘,源宏BS包括与宏BSC120进行通信的源宏BTS105,而这些元件之间的信令并未示出。此外,呼叫流程图1000是在CDMA1X网络的上下文环境下示出的,尽管呼叫流程图1000示出的技术可结合多种类型的网络来使用。因此,为简明起见,使用“MS”术语,不过,如上文所描述的,参照MS描述的技术可应用于AT115(例如,或UE等)的上下文环境。为便于描述呼叫流程图1000,假定潜在的目标FAP230具有共同的小区标识符(例如,它们具有相同的PN偏移)。由此,可靠地确定潜在的目标FAP230中的适当的FAP230以确保成功的活动切入,这是必要的。
呼叫流程图1000在阶段1004开始,在阶段1004,当前加入到活动宏通信中的MS(如语音呼叫或数据呼叫)经由源宏BS105/120由源MSC650促进。在一些时间,MS移动到与潜在的目标FAP230a中的第一潜在目标FAP相关联的OOB毫微微代理240的附近(例如,OOB毫微微代理240和第一潜在目标FAP230a整合为毫微微代理系统290)。在阶段1008,MS检测其附近的OOB毫微微代理240(例如,如在图8中的阶段804)。
在此后的一些时间,在阶段1016,MS移动到FAP230的毫微微覆盖区域、检测FAP230并向源宏BS105/120发送测量报告(例如,PSMM)。测量报告包括MS观察到的FAP230的导频强度以及FAP230的PN偏移。如上文所描述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与FAP230相关联的OOB毫微微代理240(例如,在阶段1008检测到的)的OOB标识符(例如,蓝牙设备地址)。
在阶段1020,源宏BS105/120根据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切换,并将需要切换消息传送到源MSC650。在阶段1024,需要切换消息从源MSC650(例如,作为核心网络上的FACDIR2消息)传送到目标FCS640。在接收到切换请求之后,目标FCS640此刻确定哪一个潜在的目标FAP230是要切入的正确的目标。如上文所描述的,目标FCS640维持FAP映射645,FAP映射645根据作为测量报告的一部分从MS接收的标识符促进对目标FAP230的唯一标识。
例如,在该示例性情形中,两个潜在的目标FAP230具有相同的PN偏移,由此仅通过PN偏移无法唯一标识这两个潜在的目标FAP230中之一。如上文所描述的,使用传统技术,切换请求可(例如)通过如下来寻址:忽略切入、盲目选择潜在的目标FAP230中之一、在潜在的目标FAP230处发起反向链路检测以检测MS等。不过,在接收到作为测量报告的一部分的OOB标识符后,在阶段1026,目标FCS640就能够可靠地选择第一潜在的目标FAP230a作为正确的目标FAP230以进行切入。
在阶段1028,目标FCS640向第一目标FAP230a发送切换请求。在阶段1032,第一目标FAP230a使用切换确认消息对FCS640进行响应。随后,经由核心网络和宏网络100将切换传送到MS。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一些例子中笼统的称为“切换请求”,为了简单起见,每一有关的消息事实上可以是不同的形式和/或不同的目的。举例来说,如所示出的,在阶段1036,切换确认可作为FACDIR2消息从目标FCS640传送到源MSC650;在阶段1040,切换命令可从源MSC650传送到源宏BS105/120;在阶段1044,切换命令可从源宏BS105/120传送到MS。
切换处理随后可开始。例如,在阶段1048,MS向源宏BS105/120传送确认消息;在阶段1052,源宏BS105/120向源MSC650传送切换开始消息。在阶段1056,MS还向第一潜在的目标FAP230a传送切换完成消息;在阶段1060,第一潜在的目标FAP230a向目标FCS640传送切换完成消息。在完成切入之后,在阶段1064,MS的活动宏通信(例如,语音呼叫)继续,该活动宏通信由经适当标识的目标FAP(即,先前的第一潜在的目标FAP230a)促进,而非由源宏BS105/120促进。
值得注意的是,呼叫流程图1000旨在仅示出示例性呼叫流,且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简化以增加清楚性。例如,尽管在若干阶段论及了“切换请求”,但将会认识到,每一元件可采用类似或不同的形式来传送包括类似或不同信息的消息。由此,呼叫流程图1000不应解释为限制了本申请公开内容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上面描述的各种方法操作可通过能够执行相应的功能的任意合适的单元来执行。这些单元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部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
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商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申请的公开内容而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这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驻留在任意形式的有形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媒质的一些例子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等。存储介质可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软件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很多指令,且可散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程序之间、多个存储媒质上。
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包括用以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项或多项动作。方法和/或动作可彼此间互换,而不会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也就是说,除非明确指明动作的特定次序,那么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特定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进行修改。
本申请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项或多项指令存储在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有形介质。举例说明而非加以限制,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媒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有形介质。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影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碟(disc)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
因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执行本申请给出的操作。例如,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有形地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有形介质,所述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操作。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
软件或指令还可通过传输介质传输。例如,软件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
此外,如适用的话,用于执行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适当的单元可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下载和/或获得。例如,这样的设备可耦合到服务器以促进对用于执行本申请描述的方法的单元的传送。作为替代,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法可经由存储单元(例如,RAM、ROM、如CD或软盘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由此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就能够在耦合到设备或向设备提供存储单元时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使用用于向设备提供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它合适的技术。
其它例子和实现方案也在本申请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精神内。例如,归因于软件的本质,上文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接线或这些中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还可物理性地位于各种位置处,包括经分布而使得功能的多个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此外,如本申请使用的(包括在权利要求中),在以“至少之一”开始的列举项目中使用的“或者”一词指示了选言列举,诸如,举个例子,“A、B或C中的至少之一”这种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B以及C)。此外,术语“示例性的”并不意味着所描述的例子比其它例子更优选或更好。
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界定的教导内容的技术的情形下,对本申请描述的技术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更。此外,本申请公开内容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处理、机器、制造品、物质组分、单元、方法以及动作的特定方面。可以使用用于执行与本申请描述的相应方面大致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本申请描述的相应方面大致相同的结果的处理、机器、制造品、物质组分、单元、方法或动作(现存的或后面要开发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在其保护范围内包括此类处理、机器、制造品、物质组分、单元、方法或动作。

Claims (37)

1.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入终端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全局唯一性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其中,所述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且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其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的频率上进行检测;
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
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接入终端处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
在OOB通信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OOB通信链路是蓝牙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所述测量消息包括:
向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毫微微会聚服务器传送所述测量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毫微微小区中的多个毫微微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宏网络配置为:
针对与所述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与各自的毫微微小区相对应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与各自的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链路测量是信道强度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是所述毫微微小区的PN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OOB标识符是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的蓝牙设备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OOB标识符是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12.一种接入终端,包括:
宏通信子系统,其配置为经由宏小区或经由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
带外(OOB)通信子系统,其与所述宏通信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与具有全局唯一性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通信地耦合;以及
通信管理子系统,其与所述宏通信子系统和所述OOB通信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
当所述宏通信子系统经由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所述OOB毫微微代理和所述毫微微小区,其中,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且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其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的频率上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
使用所述OOB通信子系统,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
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宏通信子系统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连路的链路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终端,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还配置为:
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管理子系统配置为:
通过使用所述OOB通信子系统在OOB通信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来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
16.一种用于接入终端中的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
宏通信控制器,其配置为经由宏小区或经由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
带外(OOB)通信控制器,其与所述宏通信控制器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与具有全局唯一性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通信地耦合;以及
通信管理控制器,其与所述宏通信控制器和所述OOB通信控制器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
当所述宏通信控制器经由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所述OOB毫微微代理和所述毫微微小区,其中,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且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其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的频率上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
使用所述OOB通信控制器,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以及
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宏通信控制器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连路的链路测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器,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
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配置为:
通过使用所述OOB通信控制器在OOB通信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来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
20.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系统,包括:
用于当接入终端经由宏小区与宏网络通信地耦合时,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模块,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具有相应的全局唯一性带外(OOB)标识符的OOB毫微微代理,并且包括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且具有毫微微小区标识符的毫微微小区,其中,所述检测毫微微代理系统包括: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且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其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的频率上进行检测;
用于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与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对应的所述OOB标识符的模块;以及
用于从所述接入终端向所述宏网络传送测量消息的模块,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所述OOB标识符、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处从所述宏网络接收切换请求的模块,所述切换请求由所述宏网络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生成,并且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与所述宏网络的活动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使用所述接入终端检测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模块包括:
用于在OOB通信链路上检测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的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是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一个毫微微小区,并且可由所述宏网络根据非唯一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来进行寻址,使得至少一个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对应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
24.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从经由宏网络的宏小区与所述核心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其中,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的频率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
根据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与所述宏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
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以及
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物理地整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切换请求,从所述毫微微小区接收确认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毫微微小区是否能够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以及
当所述毫微微小区能够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时,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
其中,仅当所述毫微微小区无法单独由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唯一地识别时,根据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所述映射,从所述宏网络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毫微微会聚服务器。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所述映射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维持。
30.一种部署在与多个宏小区和多个毫微微小区进行通信的核心网络中的网络管理系统,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存储子系统,其配置为针对与所述核心网络进行通信的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带外(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其中,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的频率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
通信管理子系统,其与所述数据存储子系统通信地耦合,并且配置为:
从经由所述多个宏小区中的源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目标OOB标识符、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目标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根据由所述数据存储子系统维持的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目标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唯一地识别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
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以及
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是与所述宏网络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相对应的非唯一标识符。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宏网络的所述网络管理系统是毫微微会聚系统。
33.一种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处理器,所述网络管理系统部署在与多个宏小区和多个毫微微小区通信地耦合的核心网络中,所述处理器包括:
通信管理控制器,其与数据存储设备通信地耦合,所述数据存储设备配置为针对与宏网络相关联的多个毫微微代理系统中的每个毫微微代理系统,维持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对应于所述毫微微代理系统的带外(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其中,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的频率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所述通信管理控制器配置为:
从经由所述多个宏小区中的源宏小区与所述宏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包括目标OOB标识符、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目标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
根据由所述数据存储设备维持的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目标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唯一地识别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
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以及
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源宏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目标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是与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相对应的非唯一标识符。
35.一种用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切入的系统,包括:
用于在核心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处从经由宏网络的宏小区与所述核心网络通信地耦合的接入终端接收测量消息的模块,所述测量消息包括OOB毫微微代理的OOB标识符、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小区标识符以及对所述接入终端和所述毫微微小区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测量,所述毫微微小区与作为毫微微代理系统的一部分的所述OOB毫微微代理相关联,其中,所述OOB毫微微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毫微微小区被配置在其上进行通信的频带之外的频率上发送所述OOB标识符;
用于根据由所述网络管理系统维持的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和所述OOB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从多个毫微微小区中唯一地识别所述毫微微小区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消息,确定是否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的模块;以及
用于当确定要指导所述接入终端将通信从所述宏小区切换到所述毫微微小区时,从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向所述毫微微小区传送切换请求的模块。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毫微微小区标识符是与所述宏网络的所述多个毫微微小区中的复数个毫微微小区相对应的非唯一标识符。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用于响应于所述切换请求,从所述毫微微小区接收确认消息的模块。
CN201180030297.0A 2010-04-23 2011-04-22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0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743810P 2010-04-23 2010-04-23
US61/327,438 2010-04-23
US13/087,760 2011-04-15
US13/087,760 US8838117B2 (en) 2010-04-23 2011-04-15 Active macro-femto hand-in with help from out-of-band proxy
PCT/US2011/033651 WO2011133921A1 (en) 2010-04-23 2011-04-22 Active macro-femto hand-in with help from out-of-band prox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0021A CN102960021A (zh) 2013-03-06
CN102960021B true CN10296002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12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02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0021B (zh) 2010-04-23 2011-04-22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38117B2 (zh)
EP (1) EP2561703A1 (zh)
JP (1) JP5395310B2 (zh)
KR (1) KR101395184B1 (zh)
CN (1) CN102960021B (zh)
WO (1) WO20111339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4051B2 (en) 2010-04-23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quely identifying target femtocell to facilitate femto-assisted active hand-in
US9723540B2 (en) * 2010-08-16 2017-08-01 At&T Mobility Ii Llc Bluetooth-enabled femto access control
US9019942B2 (en) * 2010-08-16 2015-04-28 Ubeeairwalk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wireless femtocell clusters
US8588698B2 (en) * 2010-08-26 2013-11-19 At&T Mobility Ii Llc Bluetooth-enabled femto pilot gating
US20120094666A1 (en) 2010-10-15 201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quely identifying target femtocell to facilitate femto-assisted active hand-in
US9137171B2 (en) 2011-12-19 2015-09-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US9408177B2 (en) 2011-12-19 2016-08-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US9210728B2 (en) 2011-12-19 2015-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EP2815612A1 (en) * 2012-02-17 2014-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scanning for femto access point detection
US9020502B2 (en) 2012-02-17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imity indication using out-of-band links
US20130225165A1 (en) * 2012-02-29 201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scanning for femto access point detection
GB2500609A (en) * 2012-03-26 2013-10-02 Ubiquisys Ltd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from a large cell to a small cell operating with the same physical cell identity as other small cells
US8565793B1 (en) * 2012-05-15 2013-10-2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oped paging in multi-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68161B2 (en) 2012-07-09 2017-05-3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a service flow router
EP3522601B1 (en) * 2012-08-07 2021-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WO2014101139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域回落切换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945470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源通信节点和目标通信节点
EP2978278A4 (en) * 2013-03-22 2016-11-09 Sharp Kk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CN104735678B (zh) * 2013-12-24 2018-07-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宏基站实现的微小区标识获取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
WO2016009983A1 (ja) 2014-07-16 2016-0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
WO2016188409A1 (zh) * 2015-05-26 2016-12-01 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手执示教机器人及机器人手执示教方法
CN109314894B (zh) * 2016-06-21 202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车辆对车辆通信的中断的系统和方法
US20210076280A1 (en) * 2018-06-13 2021-03-1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ssistance data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1343567A (zh) * 2019-01-04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接态上行定位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864A (zh) * 2007-10-3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组网配置信息交换方法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CN101572906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从宏小区到家用小区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1695163A (zh) * 2009-09-27 2010-04-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局小区标识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266B1 (en) 1999-06-25 2003-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se-station-assisted terminal-to-terminal connection setup
JP2001320755A (ja) 2000-05-11 2001-1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営網への加入者登録方法及び構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並びに携帯型情報端末
US6768726B2 (en) 2002-08-06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IP connections
US7640008B2 (en) 2002-10-18 2009-12-29 Kineto 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61742B2 (en) * 2003-09-05 2011-06-14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having a gateway for transporting out-of-band messaging signals
US20050111409A1 (en) 2003-11-25 2005-05-26 Spear Stephen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station regist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I20045515A0 (fi) 2004-12-31 2004-12-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verkkoelementti handoverin tuottamiseksi kommunikaatiojärjestelmässä
JP4571010B2 (ja) 2005-05-16 2010-10-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を節電できるip電話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US20070037578A1 (en) 2005-08-10 2007-02-15 John Bester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modifying a dial plan for a wireless dual-mode handset
FR2894099A1 (fr) 2005-11-30 2007-06-01 Christian Pierre Geo Chabrerie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ntre terminaux mobiles communicants.
US8036664B2 (en) 2006-09-22 2011-10-11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ove-out
US7995994B2 (en) 2006-09-22 2011-08-09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ft of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5259B2 (en) 2006-10-03 2011-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anaging access deni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80132239A1 (en) 2006-10-31 2008-06-05 Amit Khetawat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hand-in for femtocells
US8102825B2 (en) 2006-11-30 2012-01-24 Kyocera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a multi-mod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t a mesh network
GB2444756B (en) 2006-12-12 2009-02-11 Motorola Inc A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GB2445987B (en) 2007-01-19 2011-09-28 Motorola Inc Relo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27681B2 (en) 2007-06-05 2011-09-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low hand-off from a macrocell to a femtocell
KR101387496B1 (ko) 2007-07-31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GB0715560D0 (en) 2007-08-10 2007-09-19 Nortel Networks Ltd Sub banded frequency arrangement for femtocells
US8121089B2 (en) * 2007-08-22 2012-02-21 Cellco Partnership Femto-BTS RF access mechanism
US8594663B2 (en) * 2007-09-24 2013-11-26 Airvana Llc Selecting embedded cell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196059B1 (en) 2007-10-03 2018-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control during re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into a femto base station
US20090098885A1 (en) 2007-10-12 200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to locate a femto cell
US8064909B2 (en) * 2007-10-25 2011-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US20090124235A1 (en) 2007-11-13 2009-05-14 Peter Bosch Method of confirming authorized microcell base station use
US9648523B2 (en) 2007-11-21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access point initiated communication handover
US8355727B2 (en) 2007-12-19 2013-01-15 Airvana, Corp. Proximity detection in a network
KR101451860B1 (ko) 2008-01-22 2014-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른 주파수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시스템 간 단말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379550B2 (en) 2008-01-31 2013-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cation based femtocell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handoff
US8842632B2 (en) 2008-02-14 2014-09-23 Alcatel Lucent Pre-registration, storing of pre-registration session information and session transf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219888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Yong Ch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Handoff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313720B2 (en) * 2008-03-27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small base station scanning and acquisition
WO2009139675A1 (en) 2008-05-13 2009-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neric access network (gan) registration for a mobile station
US8863235B2 (en) 2008-05-13 2014-10-14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ependent white list generation
US8144725B2 (en) * 2008-05-28 2012-03-27 Apple Inc. Wireless femtocell setup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090312024A1 (en) 2008-06-13 2009-12-17 Fujitsu Limited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Macro Base Stations and Publicly Accessible Femto Base Stations
JP2009302977A (ja) 2008-06-13 2009-12-24 Fujitsu Ltd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設定方法
US8000709B2 (en) 2008-06-26 2011-08-16 Alcatel Lucent User initiated mobile learning of preferred femtocell
CN101626608B (zh) * 2008-07-07 2012-07-04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认证序列
US8989138B2 (en) * 2008-07-15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nodes
US8548479B2 (en) 2008-08-28 2013-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ter-work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51920B2 (en) * 2008-08-29 2013-01-08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mtocell management
US20100124927A1 (en) 2008-11-18 2010-05-20 Suat Eskicioglu Periodic reporting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location-based handovers from a gsm macrocell to a wcdma femtocell
US8238921B2 (en) 2008-11-07 2012-08-07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zon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US8180368B2 (en) 2008-11-11 2012-05-15 Trueposition, Inc. Femto-cell location by direct methods
US8145239B2 (en) 2008-12-10 2012-03-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Location register for trusted WiFi devices that roam
JP2010147682A (ja) 2008-12-17 2010-07-01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屋内基地局
US20100240365A1 (en) 2009-03-23 2010-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nodes
US8792886B2 (en) 2009-04-23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mto node power adjustment using requests for registration
US8838096B2 (en) 2009-05-29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macro cell search integrated with macro-cellular RF carrier monitoring
US8385291B2 (en) 2009-06-10 2013-02-26 Airvana Llc Mobility in a wireless enterprise network
JP2013502783A (ja) 2009-08-19 2013-01-24 エヌイーシー ヨーロッパ リミテッド 移動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移動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決定を支援する方法
US8848513B2 (en) 2009-09-02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overlay connectivity using multi-homed overlay neighborhoods
US8204481B2 (en) 2009-12-15 2012-06-1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utonomous search in various modes in a long-term evolution environment
US8086236B2 (en) 2010-01-06 2011-12-27 Htc Corporation Methods to configure proxim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4602295A (zh) 2010-01-08 2015-05-0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以及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方法
WO2011085324A1 (en) 2010-01-08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sg priorities in idle and connected modes
KR20140077957A (ko) 2010-01-08 2014-06-2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접속 모드에서 H(e)NB 외향 이동성 및 H(e)NB 간 이동성의 측정치를 평가 및 보고하는 방법
GB201001623D0 (en) 2010-02-01 2010-03-17 Nec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routing
KR101607130B1 (ko) 2010-02-04 2016-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속 허용된 펨토 셀을 검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185116B2 (en) 2010-02-10 2012-05-22 Ht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proximity indication and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83481B2 (en) 2010-03-24 2015-03-17 Htc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611602B (zh) 2010-04-02 2019-10-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对允许的封闭用户组列表的禁止
US8954051B2 (en) 2010-04-23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quely identifying target femtocell to facilitate femto-assisted active hand-in
US9549370B2 (en) 2010-04-30 2017-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ome node identification, interference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s
WO2011159988A1 (en) 2010-06-18 2011-12-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Victim user equipment status
AU2011268180B2 (en) 2010-06-18 2015-09-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home node B (HNB) mobility in a cell forward access channel (Cell FACH) state
US8600393B2 (en) 2010-10-04 2013-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20094666A1 (en) 2010-10-15 201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quely identifying target femtocell to facilitate femto-assisted active hand-in
US8934912B2 (en) 2010-11-08 2015-01-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ciding unregistered macrocell user equipment adjacent to femtocell base station
US9060328B2 (en) 2011-04-13 2015-06-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20269095A1 (en) 2011-04-20 2012-10-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network search function
US8706146B2 (en) 2011-06-17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paging with group identifier to reduce mobile detection latency
US20130003698A1 (en) 2011-07-01 2013-0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rvice continuity
US8918096B2 (en) 2011-07-15 2014-12-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multi-level proximity indication and small cell discover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864A (zh) * 2007-10-3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组网配置信息交换方法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CN101572906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从宏小区到家用小区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1695163A (zh) * 2009-09-27 2010-04-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局小区标识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mtocell Activities in 3GPP2 TSG-C;Edward G. Tiedemann;《3GPP TSG RAN WG2》;20090331;第1-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3921A1 (en) 2011-10-27
KR101395184B1 (ko) 2014-05-27
CN102960021A (zh) 2013-03-06
US8838117B2 (en) 2014-09-16
KR20130023250A (ko) 2013-03-07
EP2561703A1 (en) 2013-02-27
US20110263258A1 (en) 2011-10-27
JP5395310B2 (ja) 2014-01-22
JP2013530579A (ja)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0021B (zh) 受助于带外代理的活动宏-毫微微切入
CN102948209B (zh) 唯一识别目标毫微微小区以促进毫微微辅助的活动切入
US9072032B2 (en) Femtocell indication of mobile device proximity and transmission of mobile identity to assist in resolving femtocell disambiguation
US8412195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via interlock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radio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ulti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JP202150080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シングと発展型パケットコア接続性との間の相互作用を可能にするためのメカニズム
KR101899897B1 (ko) 멀티 sim 멀티 활성 멀티 rat 장치 및 방법
CN103329600B (zh) 利用带外链路的毫微微小区信标干扰抑制
US20150341821A1 (en)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cellular non-cellular interworking
US9137852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via interlock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radio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ulti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4770008A (zh) 共存无线系统之间的系统间呼叫切换
CN10521042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74778A (zh) 公告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JP5859647B2 (ja) アクティブなハンドインを可能にするためにターゲットフェムトセルを一意に識別すること
US20180063813A1 (e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aging
CN1147457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699670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interfa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US11671818B1 (en) Reliable local breakout for roaming devices
WO2023092448A1 (en) 5g new radio mobility enhanc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