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196B - 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196B
CN102958196B CN201210303642.XA CN201210303642A CN102958196B CN 102958196 B CN102958196 B CN 102958196B CN 201210303642 A CN201210303642 A CN 201210303642A CN 102958196 B CN102958196 B CN 102958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lan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36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196A (zh
Inventor
田村俊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8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1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无线通信设备。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一数据传送,利用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比所述第一数据传送更高速度的第二数据传送,并且还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三数据传送;并且在针对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被给出时,限制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所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
发明领域
此处讨论的实施方式致力于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2.4GHz的频带已被无线设备使用,这些无线设备诸如是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局域网(WLAN)等的设备。
“Bluetooth(注册商标)3.0+HS(高速)”是用于实现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Bluetooth(注册商标,此后简称为“BT”)的高速数据通信的标准(参见稍后提到的非专利文献No.1)。根据“BT3.0+HS”,使得常规的BT和WLAN要用在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应的部件中。然后,当高速传送大量数据时,将执行从BT到WLAN的切换。已经在稍后提到的非专利文献No.2中对WLAN进行了标准化。
注意到,BT3.0+HS采用了以下两个技术来处理WLAN的通信方法。第一个技术是交替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AMP),第二个技术是协议适配层(PAL)。在实际上以高速传送大量数据的情况下,BT用于将在其间传送数据的设备连接在一起。此后,为了在设备之间传送大量数据,应用将通信方法从BT切换到WLAN。在切换时,AMP用于在BT应用与WLAN的物理层之间交换数据和/或命令。PAL用于将要发送的数据和/或BT的命令转换成能够在WLAN中使用的数据和/或命令。
已经提出了以下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参见稍后提到的专利文献No.1)。在所提出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控制器部执行BT(BR/EDR)通信并针对BT(BR/EDR)和BT(WLAN)的信号执行通信处理。然后,BT(BR/EDR)和BT(WLAN)中的任意一个被选择,并且管理部产生传输信号。WLAN通信控制部对WLAN传输信号和BT信号执行传输控制,并且WLAN无线部发送和接收WLAN信号和BT(WLAN)信号。在BT(WLAN)信号被WLAN无线部接收到的情况下,该信号被输出到管理部。在WLAN信号被WLAN无线部接收到的情况下,该信号被输出到桥接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No.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11-35632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No.1:Bluetooth规程3.0+HS版本
非专利文献No.2:IEEE标准802.11(2007)
在支持BT3.0+HS和WLAN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WLAN的MAC/PHY层这两者以BT3.0+HS(HS模式)和WLAN的高速模式操作。现在将描述这种情况:如图1所示,将从支持BT3.0+HS和WLAN的另一设备2向支持BT3.0+HS和WLAN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发送运动图像。
首先,在作为用于设备2中的B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BT LC/BB 2a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BT LC/BB 1a之间建立连接。此后,作为用于设备2中的WLA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WLAN MAC/PHY 2b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MAC/PHY 1b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其间发送和接收运动图像。注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经由无线基站4连接到例如作为公共网络的互联网。
然而,可能出现以下有问题的情形。即,如图2所示,在设备2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之间的用于B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a和1a的连接建立期间,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 MAC/PHY 1b对于支持WLAN的另一设备3的WLAN MAC/PHY3a可见。因此,存在这种情况:在用于B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a和1a的上述连接建立期间,设备3的WLAN MAC/PHY 3a本身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MAC/PHY 1b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B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a和1a的连接建立之后,设备2的WLAN MAC/PHY 2b不能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MAC/PHY 1b连接。换句话说,设备2的WLAN MAC/PHY 2b不能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 MAC/PHY 1b连接,除非等待设备3的WLAN MAC/PHY 3a将其本身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的WLAN MAC/PHY 1b断开。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目的是在没有延时的情况下执行比第一数据传送更高速度的第二数据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数据传送部,其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一数据传送,利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比所述第一数据传送更高速度的第二数据传送,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另一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三数据传送;以及操作限制部,在给出了执行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时,该操作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所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BT/WLAN处理功能的功能配置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BT/WLAN核心协议的配置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序列图;以及
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利用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
图3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硬件配置图。在图3中,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存储单元12、BT通信单元13、WLAN通信单元14、无线通信单元15、声音单元16、操作单元15以及显示单元18。这些单元11至18通过总线19相互连接。
CPU 11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的各种处理程序。因而,CPU 11执行控制该设备的各个单元的处理、对发送/接收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处理、使用BT通信单元13或WLAN通信单元14的BT/WLAN处理等。而且,CPU 11在存储单元12中存储包括发送/接收数据和设置信息的各类信息。
BT通信单元13通过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向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另一设备或另一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BT通信单元发送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WLAN通信单元14通过WLAN向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另一设备发送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
无线通信单元15执行与基站(未示出)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5对由CPU11或声音单元16提供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并经由天线(未示出)向基站发送经调制的信号,或者对经由天线从基站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制并向CPU 11或声音单元16提供经解调制的信号。
声音单元16将通过麦克风(未示出)转换的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并向无线通信单元15或CPU 11提供数字信号,或者将由无线通信单元15或CPU 11提供的数字声音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使得扬声器(未示出)产生声音。
操作单元17具有诸如数字键、电话呼叫键、选择键、确定键、清除键等的各种键,并且向CPU 11提供对操作单元17的输入。显示单元18在CPU 11的控制下显示各种字符/字母信息、图像信息等的画面。
<BT/WLAN处理功能的配置>
图4是通过由CPU 11执行的程序执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BT/WLAN处理功能的功能配置图。在图4中,终端控制部21控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整个软件。也就是说,终端控制部21还控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BT通信控制部23、WLAN通信控制部26以及无线通信单元15。
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执行对BT通信控制部23和WLAN通信控制部26的排他性控制。也就是说,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执行控制,使得期望WLAN的操作的另一设备不能将其本身与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WLANMAC/PHY连接。而且,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执行控制,使得防止期望BT3.0+HS的高速模式的操作的另一设备请求到按照WLAN模式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WLAN MAC/PHY的连接。
BT通信控制部23执行BT-BR/EDR通信控制部24与BT-HS通信控制部25之间的切换的控制,换句话说,执行AMP,并且执行BT通信。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实现现有的BT2.1+BR(基本速率)/EDR(增强数据速率)通信。BT-HS通信控制部25实现BT3.0+HS的高速通信。而且,WLAN通信控制部26执行对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的控制。
<BT/WLAN核心协议的配置>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BT/WLAN核心协议的配置图。在图5中,作为用于B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BT LC/BB(基带/链路控制器)31使用由物理层(PHY)提供的无线电波并且提供要用作BT通信的基础的通信链路。类似地,作为用于WLA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WLAN MAC/PHY(介质访问控制/物理)32提供用作WLAN通信的基础的通信链路。
BT HCI(主机控制器接口)33连接BT协议34与BT LC/BB 31。上述BT HCI 33和BT协议34实现图4的BT-BR/EDR通信控制部24。
BT HCI(AMP)35连接BT协议34与WLAN MAC/PHY 32。上述BT HCI(AMP)35和BT协议34实现图4的BT-HS通信控制部25。
而且,WLAN HCI 36连接WLAN协议37与WLAN MAC/PHY 32。上述WLANHCI(AMP)36和WLAN协议37实现图4的WLAN通信控制部26。
AMP管理器38在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的控制下执行对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即,BT HCI 33和BT协议34)与BT-HS通信控制部25(即,BT HCI(MAP)35和BT协议34)之间的切换的控制。上述AMP管理器38实现图4的BT通信控制部23。
<第一实施方式的序列>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在序列SQ1中,经由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操作单元17输入启动BT3.0+HS服务的指令。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BR/EDR连接的指令。由此,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向另一设备X发送BR/EDR连接请求。当建立了与设备X的BR/EDR连接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BR/EDR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BR/EDR连接。
注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也将被称为“自有设备”。而且,在序列SQ1之前,WLAN通信控制部26广播来自WLAN MAC/PHY 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Beaconing(WLAN))。“信标”是由WLAN MAC/PHY 32发送的用于管理的帧。
在序列SQ2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根据使用BR/EDR连接的配置确定是否可以利用BT3.0+HS。当根据配置可以利用BT3.0+HS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确定执行AMP连接。注意,“配置”是针对通过BT执行通信时使用的每一种类型的装置设置的协议的标准。
在序列SQ3中,当确定为执行AMP连接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阻止WLAN通信控制部26的WLAN MAC/PHY 32执行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由此,WLAN通信控制部26停止来自WLAN MAC/PHY 32的信标的广播(StopBeaconing(WLAN))。
接着,在序列SQ4中,即使当从与设备X不同的又一设备Y发送了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WLAN连接请求。
此后,在序列SQ5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AMP连接的指令。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
接着,在序列SQ6中,BT通信控制部23向BT-HS通信控制部25给出针对WLAN物理链路建立的指令。由此,BT-HS通信控制部25广播来自WLAN MAC/PHY 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Start Beaconing)。此后,BT通信控制部23向设备X发送AMP请求。然后,在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WLAN物理链路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AMP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AMP连接,并且BT3.0+HS通信变得无延时地可用。
<第二实施方式的序列>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在序列SQ11中,经由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操作单元17输入启动BT3.0+HS服务的指令。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BR/EDR连接的指令。由此,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向另一设备X发送BR/EDR连接请求。当建立了与设备X的BR/EDR连接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BR/EDR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BR/EDR连接。
注意,在序列SQ11之前,WLAN通信控制部26广播来自WLAN MAC/PHY 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
在序列SQ12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根据使用BR/EDR连接的配置确定是否可以利用BT3.0+HS。当根据配置可以利用BT3.0+HS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确定执行AMP连接。
在序列SQ13中,当确定为执行AMP连接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AMP连接的指令。BT通信控制部23然后与设备X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并且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已经完成了协商。
在序列SQ14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阻止WLAN通信控制部26的WLANMAC/PHY 32执行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由此,WLAN通信控制部26停止来自WLAN MAC/PHY 32的信标的广播(Stop Beaconing(WLAN))。
接着,在序列SQ15中,即使当从与设备X不同的又一设备Y发送了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WLAN连接请求。
此后,在序列SQ16中,BT通信控制部23向BT-HS通信控制部25给出针对WLAN物理链路建立的指令。由此,BT-HS通信控制部25广播来自WLAN MAC/PHY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此后,BT通信控制部23向设备X发送AMP请求。然后,在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WLAN物理链路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AMP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AMP连接,并且BT3.0+HS通信变得无延时地可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首先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并且当协商成功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来自设备Y的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因此,即使在不能够与设备X进行AMP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无效地拒绝来自设备Y的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
<第三实施方式的序列>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进行连接的序列图。
在序列SQ21中,经由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操作单元17输入启动BT3.0+HS服务的指令。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BR/EDR连接的指令。由此,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向另一设备X发送BR/EDR连接请求。当建立了与设备X的BR/EDR连接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BR/EDR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BR/EDR连接。
注意,在序列SQ21之前,WLAN通信控制部26广播来自WLAN MAC/PHY 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
在序列SQ22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根据使用BR/EDR连接的配置确定是否可以利用BT3.0+HS。当根据配置可以利用BT3.0+HS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确定执行AMP连接。
在序列SQ23中,当确定为执行AMP连接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AMP连接的指令。BT通信控制部23然后与设备X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并且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已经完成了协商。
在序列SQ24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阻止WLAN通信控制部26的WLANMAC/PHY 32执行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由此,WLAN通信控制部26仅广播“作为用于BT的AMP的SSID”并公布它,使得WLAN功能对于又一设备Y不可见。注意,“SSID”是WLAN的标识名称。
接着,在序列SQ25中,即使当从与设备X不同的设备Y发送了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WLAN连接请求。
接着,在序列SQ26中,BT通信控制部23向BT-HS通信控制部25给出针对WLAN物理链路建立的指令。由此,BT-HS通信控制部25广播来自WLAN MAC/PHY32的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此后,BT通信控制部23向设备X发送AMP请求。然后,在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WLAN物理链路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AMP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AMP连接,并且BT3.0+HS通信变得无延时地可用。
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描述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充当接入点,并且设备X充当站或客户端的情况。下面,将描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充当站并且另一设备X充当接入点的情况。
<第四实施方式的序列>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进行连接的序列图。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从接入点变成站。
在序列SQ31中,向另一设备X给出启动BT3.0+HS服务的指令。由此,设备X向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发送BR/EDR连接请求。当建立了与设备X的BR/EDR连接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BR/EDR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BR/EDR连接。
注意,在序列SQ31之前,WLAN通信控制部26已经使得WLAN MAC/PHY 32进入等待用于接收针对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的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Listening(WLAN))的状态。
在序列SQ32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根据使用BR/EDR连接的配置确定是否可以利用BT3.0+HS。当根据配置可以利用BT3.0+HS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确定执行AMP连接。
在序列SQ33中,当确定为执行AMP连接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阻止WLAN通信控制部26的WLAN MAC/PHY 32执行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由此,WLAN通信控制部26使得WLAN MAC/PHY 32停止接收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操作并且退出等待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状态(Stop Listening(WLAN))。
接着,在序列SQ34中,即使当从与设备X不同的又一设备Y发送了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WLAN连接请求。
此后,在序列SQ35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AMP连接的指令。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
接着,在序列SQ36中,BT通信控制部23向BT-HS通信控制部25给出针对等待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指令。由此,BT-HS通信控制部25使得WLANMAC/PHY 32启动接收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并且进入等待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状态(Start Listening)。此后,BT通信控制部23从设备X接收AMP请求。然后,在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WLAN物理链路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AMP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AMP连接,并且BT3.0+HS通信变得无延时地可用。
<第五实施方式的序列>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与另一设备之间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进行连接的序列图。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从接入点变成站。
在序列SQ41中,向另一设备X给出启动BT3.0+HS服务的指令。由此,设备X向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BT-BR/EDR通信控制部24发送BR/EDR连接请求。当建立了与设备X的BR/EDR连接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的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BR/EDR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BR/EDR连接。
注意,在序列SQ41之前,WLAN通信控制部26已经使得WLAN MAC/PHY 32进入等待用于接收针对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的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状态。
在序列SQ42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根据使用BR/EDR连接的配置确定是否可以利用BT3.0+HS。当根据配置可以利用BT3.0+HS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确定执行AMP连接。
在序列SQ43中,当确定为执行AMP连接时,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向BT通信控制部23给出针对AMP连接的指令。BT通信控制部23然后与设备X执行针对AMP连接的协商,并且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已经完成了协商。
在序列SQ44中,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阻止WLAN通信控制部26的WLANMAC/PHY 32执行IEEE 802.11中规定的WLAN通信。由此,WLAN通信控制部26仅广播“作为用于BT的AMP的SSID”,使得WLAN功能对于又一设备Y不可见。
接着,在序列SQ45中,即使当从与设备X不同的设备Y发送了用于WLAN的连接请求时,WLAN通信控制部26拒绝WLAN连接请求。
接着,在序列SQ46中,BT通信控制部23向BT-HS通信控制部25给出针对等待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指令。由此,BT-HS通信控制部25使得WLANMAC/PHY 32启动接收用于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信标并且进入等待WLAN物理链路建立请求的状态。此后,BT通信控制部23从设备X接收AMP请求。然后,在BT通信控制部23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WLAN物理链路时,BT通信控制部23向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报告AMP连接建立的响应。因而,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10与设备X之间建立了AMP连接,并且BT3.0+HS通信变得无延时地可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支持BT3.0+HS和WLAN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能够执行控制以阻止期望WLAN的操作的另一设备将其本身连接到按照BT3.0+HS的高速模式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WLAN/PHY,并且阻止期望BT3.0+HS的高速模式操作的另一设备请求到按照WLAN模式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WLAN MAC/PHY的连接。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延时的情况下执行比第一数据传送更高速度的第二数据传送。
注意,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被作为示例描述。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这些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按照与这些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情况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只要这些设备是诸如以上利用图4所述的具有近距离无线控制部22、BT通信控制部23、BT-BR/EDR通信控制部24、BT-HS通信控制部25和WLAN通信控制部26的无线通信设备即可。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数据传送部,其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第一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一数据传送,利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传送的比所述第一数据传送更高速度的第二数据传送,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执行按照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向第二设备进行传送的第三数据传送;以及
操作限制部,在给出了执行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时,该操作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所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响应于执行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在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传送针对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执行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协商之前,所述操作限制部使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停止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响应于执行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在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传送针对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执行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协商之后,所述操作限制部使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停止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响应于执行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指令,在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传送针对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执行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协商之后,所述操作限制部拒绝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请求,并且接受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操作限制部向所述第一设备公布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标识名称,其中,所述标识名称是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送的标识名称。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操作限制部阻止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发送链路建立请求,并且阻止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操作限制部停止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接收链路建立请求的操作,并且阻止执行所述第三数据传送的操作。
CN201210303642.XA 2011-08-24 2012-08-23 无线通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2810A JP5708370B2 (ja) 2011-08-24 2011-08-24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1-182810 2011-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196A CN102958196A (zh) 2013-03-06
CN102958196B true CN102958196B (zh) 2015-07-15

Family

ID=46796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364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196B (zh) 2011-08-24 2012-08-23 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2631B2 (zh)
EP (1) EP2563086B1 (zh)
JP (1) JP5708370B2 (zh)
CN (1) CN102958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3215B2 (ja) * 2011-06-30 2013-08-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
JP5344007B2 (ja) * 2011-06-30 2013-1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
US8989754B2 (en) * 2013-02-14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BT AMP and WLAN concurrency
DE102014214422A1 (de) 2014-07-23 2016-01-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existenzmanagement von Bluetooth mit WLAN
CN107005921B (zh) * 2014-11-24 2020-07-28 交互数字Ce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wlan设备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JP7326860B2 (ja) * 2019-05-17 2023-08-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7286842B2 (ja) * 2022-04-28 202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更新システム、更新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6356A (zh) * 2002-01-29 2005-07-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际协议的无线通信方案
CN101505545A (zh) * 2008-02-05 2009-08-1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网络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38621T1 (de) * 2007-07-30 2012-01-1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Gleichzeitige aufrechterhaltung von bluetooth- und 802.11-verbindungen für erhöhten datendurchsatz
US20090103474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Gang Lu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bluetooth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ce of a coexistent, non-bluetooth, wireless device
JP2009272874A (ja) * 2008-05-07 2009-11-19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941496B2 (ja) 2009-04-03 2012-05-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40070B2 (ja) * 2009-07-31 2013-1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20020348A1 (en) * 2010-07-21 2012-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interface and arbitration for multiple radios sharing an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6356A (zh) * 2002-01-29 2005-07-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际协议的无线通信方案
CN101505545A (zh) * 2008-02-05 2009-08-1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网络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52955A1 (en) 2013-02-28
US9392631B2 (en) 2016-07-12
JP2013046240A (ja) 2013-03-04
EP2563086A3 (en) 2015-09-30
CN102958196A (zh) 2013-03-06
EP2563086A2 (en) 2013-02-27
EP2563086B1 (en) 2018-11-21
JP5708370B2 (ja)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196B (zh) 无线通信设备
US20200092929A1 (en) Method for using legacy wi-fi and wi-fi p2p simultaneously
US947922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device in wireless terminal
EP2196040B1 (en) Negotiation of a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using configuration data received through rfid
KR100530233B1 (ko) 애드호크 네트워크로 연결가능한 기기를 사용자에게알려주어 사용자의 선택에 의해 효율적인 연결 설정을가능하게 해주는 블루투스 무선통신 장치 및 통신방법
CN106358265B (zh)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及装置
US8547946B2 (en) Efficient creation of WLAN connections
EP2424308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network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67050B (zh) 一种通信系统及方法
JP2007189658A (ja) 無線セキュリティーの設定方法
US201603662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86699A1 (en) Method for device capability advertising and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4221467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在设备间形成对等(p2p)无线连接的方法
CN101682927A (zh) 在无线网络中控制连接建立的方法以及用于所述方法的消息格式
US20110029776A1 (e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access method based on primitive
KR2007002458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집중된 tdma mac과 제 2mac 사이의 공존을 이루기 위한 방법
US20050111388A1 (en)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200402355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616847A (zh) 一种蓝牙链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03687057A (zh) 建立数据传输信道的Wi-Fi无线网络存取点及系统
KR20080015812A (ko) 액세스 개체들에 대한 강화된 스캐닝
JP34252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狭帯域無線基地局
US7529235B2 (en) Internet based time distributed message network system and personal mobile access device
KR20100060011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전용 그룹 콜을 위한 단방향 트래픽 할당
JP2003219449A (ja) 移動通信サービス提供方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移動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