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087A -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8087A CN102958087A CN2012104184058A CN201210418405A CN102958087A CN 102958087 A CN102958087 A CN 102958087A CN 2012104184058 A CN2012104184058 A CN 2012104184058A CN 201210418405 A CN201210418405 A CN 201210418405A CN 102958087 A CN102958087 A CN 1029580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slot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ether
- groove position
- slot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以解决每种制式的基带板卡必须固定在相应的基带板槽位上的问题。其中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系统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若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则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校验失败,则第一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本发明实现了基带板卡的灵活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接入网领域,设备厂商通常会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开发多种制式的接入设备,如WCDMA,TDSCDMA,CDMA,LTE-TDD,LTE-FDD等制式的基站。随着多制式融合场景越来越多的出现,如TDSCDMA与LTE-TDD的演进型融合,LTE-TDD与LTE-FDD的制式性融合,都会带来硬件平台的维护与业务隔离条件下的融合,也就是一个设备会同时出现在两个无线运维网中。
现有的双模基站中,大部分采用双主控的模式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槽0和槽1为主控板。槽2/3/4/5/6/7为基带板卡槽位。现有的双模基站中每个主控板管理各自制式的基带板卡。基站内板卡间的通信是采用以太协议进行通信的,每个板卡上都有以太交换芯片,为了从底层更好的隔离两系统,对以太交换进行了配置。
为了保证主控板间的通信,两主控之间的以太通路默认一直打开。同时为了保证主控板和基带板之间不产生以太包环路,主控板只和自己管理的基带板卡之间打开以太通信。如图2所示:主控板0只和基带板中的3/6/7槽打开以太通信。主控板1只和基带板中的2/4/5槽打开以太通信。
由此可见,现有的不同制式主控板和基带板之间的以太通信是固定的,不同制式的基带板卡只能插在固定槽位上,限制了基带板卡的插入。而且当对老基站进行双模基站改造时必须考虑基站板卡的插槽位置,增加了工程改造量,最后当某一制式系统基站需要扩容时,必须修改软件版本中的插槽位置,这样就必须提供不同的软件版本,不利于基站版本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以解决每种制式的基带板卡必须固定在相应的基带板槽位上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系统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若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若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则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校验失败,则第一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优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系统启动周期定时器,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时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发送;
第一系统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后,删除所述周期定时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优选地,所述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优选地,若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则设置双模标志。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
第一系统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第一系统的板卡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配置信息;
第一系统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第一系统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第一系统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第一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是,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第二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若否,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第一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否,按照所述添加后的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是,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第一系统按照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校验失败,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设置在第一系统中,所述配置装置包括:
在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以太通信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接收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校验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还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告警通知模块,用于校验失败后,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还用于校验失败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优选地,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保存设置模块,用于以太通信模块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优选地,还包括:标志位判断模块,用于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优选地,还包括:双模标志设置模块,用于在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设置双模标志。
优选地,还包括: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
删除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第一系统的板卡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配置信息;
关闭模块,用于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清除模块,用于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复位模块,用于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第一双模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规划变更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双模标志存在时,向第二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
第二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
优选地,还包括: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第二双模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打开模块,用于双模标志不存在时,按照所述添加后的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双模标志存在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校验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打开模块具体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第一,在双主控双模的应用场景下,不同制式的基带板卡可以插在任意基带板卡槽位,也就是说基带板槽位可以插入不同制式的基带板卡。
第二,一种制式的基带板卡插到另一种制式的基带板卡槽位上无需配套更改软件版本,只需修改两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即可。
第三,使用槽位灵活配置便于基站的扩容,可以通过修改需要扩容的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来实现扩容。基带板卡槽位可以应对不同的场景来使用,无需针对固定的槽位进行特殊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模基站的基站槽位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双模基站的主控板槽位管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两系统同时启动以太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TDS系统先启动以太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TDL系统先启动以太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以太数据校验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管理站删除板卡规划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管理站增加板卡规划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系统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若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则执行步骤S102,否则,执行步骤S10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可以通过发送心跳消息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S102,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当第一系统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的时候,说明此刻只有第一系统在位,为单模工作模式,这时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规划打开主控板上以太交换芯片对应该槽位的以太端口。
打开以太通信之后,第一系统的板卡配置成功,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在本实施例中,以太配置标志位可以设置为1代表配置成功,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
S103,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当第一系统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说明此时为双模工作模式,第一系统需要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系统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还需要设置双模标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步骤一,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步骤二,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将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携带在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发送给第一系统,这样第一系统就可以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当第一系统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会启动周期定时器,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时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发送。例如,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为10秒,那么第一系统就以10秒为间隔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以太配置协商消息中是不携带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第一系统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后,删除所述周期定时器。第一系统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而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是携带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说明此时第一系统已经成功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而删除周期定时器,不再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第一系统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可以保证第一系统成功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为如果第一系统没有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到达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会继续重新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直到成功接收到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为止。
S104,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执行S105,否则执行S106。
第一系统成功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后,会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防止出现冲突槽位。这里的冲突槽位是指,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同一槽位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例如图1中,以第一系统对应主控板0,第二系统对应主控板1,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这样很明显槽位3就是冲突槽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在本实施例中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如果之前成功打开以太通信,会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如果此时检测到以太配置标志位为1,就说明第一系统已经配置成功,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不需要再与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反而是第二系统需要将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S105,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如果S104中的校验成功,说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槽位,这样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同样地,打开以太通信之后,第一系统的板卡配置成功,第一系统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S106,第一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如果校验失败,第一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例如步骤S104中冲突槽位为槽位3。
S107,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例如,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第一系统告警冲突槽位为槽位3。然后,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槽位3、槽位6和槽位7打开为冲突板卡槽位:槽位6和槽位7的以太通信。
同样的,第一系统将配置成功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也就是槽位6和槽位7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需要互相检测对方是否在位。如果检测到对象在位时,同样需要互相接收对方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而且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都需要将自己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和对方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为了更好的说明,下面结合图4、图5、图6,以TD-SCDMA和TD-LTE两种制式的双主控双模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第一系统为TD-SCDMA系统,第二系统为TD-LTE系统。两系统开始启动时,默认两系统主控板之间以太互通,和其他基带板卡以太不通,默认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当TDS和TDL检测到对方在位时,向对方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当收到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就向对方回响应,响应中携带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当检测到对方不在位时,各自按照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为了方便描述,以下TD-SCDMA系统简称为TDS系统;TD-LTE简称为TDL系统。当有TDS系统和TDL系统时,存在三种情况:TDS系统和TDL系统两系统同时启动、TDS系统先启动TDL系统后启动、TDL系统先启动TDS系统后启动,分别对应图4、图5、图6。
首先,以图4TDS系统和TDL系统两系统同时启动进行说明。
S401,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板卡在位检测消息检测对方是否在位。
因为图4是两系统同时启动,那么必然检测到对方在位。也就是说,TDS系统检测到TDL系统在位,同样TDL系统检测到TDS系统在位。
S402,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TDS系统向TDL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同样TDL系统向TDS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S403,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携带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具体地,TDS系统接收到TDL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向TDL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携带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同样地,TDL系统接收到TDS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向TDS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携带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然后TDS系统和TDL系统都进入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和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成功接收到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后,TDS系统和TDL系统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和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防止出现冲突槽位。
本实施例中的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如图7所示,对应本实施例前面描述的步骤S104-S107,图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1,若否,执行步骤S702,若是,校验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如果成功打开以太通信之后,会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因此这里通过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1来判断该系统之前是否成功打开了以太通信。图4中TDS系统和TDL系统两系统同时启动,还未打开以太通信,因此TDS系统和TDL系统两系统的以太配置标志位都还是默认的0,都需要继续进行校验,执行步骤S702。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系统在之前已经成功打开了以太通信,则不再进行校验。但是另一系统将要进行校验。例如,图5中TDS系统先启动TDL系统后启动,则TDS系统进入校验流程的时候,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TDS系统将不再进行校验,TDL系统的以太配置标志位还是默认的0,将继续执行校验步骤,执行S702。
S702,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TDS系统和TDL系统分别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判断是否存在冲突槽位。例如,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这样很明显槽位3就是冲突槽位。
S703,判断S702所述校验是否成功,若成功,执行步骤S704,否则执行步骤S705。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判断是否存在冲突槽位判断校验是否成功,若存在冲突槽位,说明校验失败,若不存在冲突槽位,则校验成功。
S704,按照各自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TDS系统校验成功后,按照TDS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TDL系统校验成功后,按照TDL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S705,校验失败的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以之前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槽位3。TDS系统校验失败,则TDS系统告警通知槽位,也就是槽位3。
S706,校验失败的系统按照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参照步骤S705中的例子,TDS系统校验失败,TDS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3后,按照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槽位6和槽位7)的以太通信。同样地,TDL系统校验失败,TDL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3后,按照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包含槽位1和槽位2)的以太通信。
S707,将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该步骤中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既可以是校验成功后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也可以是校验失败后未冲突槽位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
例如,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槽位3。TDS系统校验失败,则TDS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3并打开未冲突槽位的以太通信,即槽位6和槽位7的以太通信。步骤S707TDS系统保存未冲突槽位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至运行配置中,即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同样地,TDL系统校验失败,则TDL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3并打开未冲突槽位的以太通信,即槽位1和槽位2的以太通信。步骤S707TDL系统保存未冲突槽位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至运行配置中,即槽位1和槽位2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
又如,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5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槽位3。TDS系统校验成功,按照TDS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即打开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以太通信,然后步骤S707TDS系统保存TDS系统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即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同样地,TDL系统校验成功,按照TDL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即打开槽位1、槽位2和槽位5的以太通信,然后步骤S707TDS系统保存TDS系统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即槽位1、槽位2和槽位5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
下面,以图5TDS系统先启动TDL系统后启动进行说明。
S501,TDS系统向TDL系统发送板卡在位检测消息检测对方是否在位。
因为图5是TDS系统先启动TDL系统后启动,此时TDL系统还未启动,因此只有TDS系统向TDL系统发送板卡在位检测消息,而且必然检测到TDL系统不在位。
S502,TDS系统按照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S503,TDS系统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此时,TDL系统启动,这样和图4所示的S401-S404情况类似,两系统现在都启动了,以下不再赘述,只列出步骤进行说明。相关之处请参考图4中的描述。
S504,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板卡在位检测消息检测对方是否在位。
S505,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S506,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携带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然后TDS系统和TDL系统都进入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和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进行的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同样是图7所示的以太数据校验流程,不同的是,由于TDS系统先启动,因而TDS系统进入以太数据校验流程时,对应的S701以太配置标志位为1,TDS系统不再继续执行校验流程,以太数据校验流程结束。同样地,因为TDL系统后启动,所以TDL系统在进入以太数据流程后,对应的S701以太配置标志位为默认的0,需要继续执行以太数据流程。其他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图7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6TDL系统先启动TDS系统后启动与图5TDS系统先启动TDL系统后启动步骤类似,因此以下不再赘述,仅列出步骤。相关之处可以参考图5中的描述。
S601,TDL系统向TDS系统发送板卡在位检测消息检测对方是否在位。
因为图6是TDL系统先启动TDS系统后启动,此时TDS系统还未启动,因此只有TDL系统向TDS系统发送板卡在位检测消息,而且必然检测到TDS系统不在位。
S602,TDL系统按照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S603,TDL系统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
S604,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板卡在位检测消息检测对方是否在位。
S605,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S606,TDS系统和TDL系统互发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携带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然后TDS系统和TDL系统都进入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将自己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和对方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进行的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同样是图7所示的以太数据校验流程,不同的是,由于TDL系统先启动,因而TDL系统进入以太数据校验流程时,对应的S701以太配置标志位为1,TDL系统不再继续执行校验流程,以太数据校验流程结束。同样地,因为TDS系统后启动,所以TDS系统在进入以太数据流程后,对应的S701以太配置标志位为默认的0,需要继续执行以太数据流程。其他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图7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一系统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后,通过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可以判断两个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是否存在冲突槽位,如果存在冲突槽位则打开未冲突槽位的以太通信,避免出现两个系统配置冲突的情况出现。而且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的槽位并不是固定的,只要保证两个系统不同时打开相同槽位的以太通信就可以。例如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可以设置为包含槽位1、2、3、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也可以设置为包含槽位2、3、4、5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只要与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槽位,就可以成功打开对应槽位的以太通信。即使与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槽位,也可以打开未冲突槽位的以太通信,如果第一系统先启动,当与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存在冲突槽位时,因为第一系统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1,因此不进行后续以太校验,可以成功打开对应槽位的以太通信,只不过第二系统将打开未冲突槽位的以太通信。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中图1所述基带板卡的配置流程结束之后,管理站可以通过修改板卡规划数据实现基带板卡槽位的灵活配置。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一中的基带板卡配置流程称为以太初配流程。本实施例所说的板卡数据修改包括增加板卡规划和删除板卡规划两种情况。下面以第一系统为TDS系统,第二系统为TDL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其中,TDS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要删除的槽位为槽位3,要增加的槽位为槽位4。
删除板卡规划时,直接关闭对应板卡槽位的以太配置,并触发以太数据校验流程。具体流程参见图8,包括以下步骤:
S801,TDS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例如要删除槽位为槽位3。
S802,TDS系统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例如,TDS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TDL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要删除槽位为槽位3,则TDS系统删除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S803,TDS系统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TDS系统关闭和槽位3之间的以太通信。
S804,TDS系统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根据之前的描述,冲突槽位为槽位3,槽位3存在告警通知,此时TDS系统清除槽位3的告警通知。
S805,TDS系统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在本实施例中TDS系统复位槽位3。
S806,TDS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是执行步骤S807,否则删除板卡规划的流程结束,执行S809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S807,TDS系统向TDL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TDS系统向TDL系统发送规划变更消息,规划变更消息中携带步骤S801中TDS系统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板卡槽位删除信息中包含要删除槽位。
S808,TDL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
TDL系统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包含要删除槽位3,TDL系统删除槽位3的冲突告警,并打开槽位3的以太通信。这样,之前槽位3因为存在冲突未能打开以太通信,现在TDL系统可以成功打开槽位3的以太通信。
S809,TDS系统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增加板卡规划时,先进行数据校验,校验成功后则板卡规划配置成功,校验失败则板卡规划配置失败。具体流程参见图9,包括以下步骤:
S901,TDS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本实施例中板卡槽位增加信息中包含要增加的槽位为槽位4。
S902,TDS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TDS系统将要增加的槽位4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增加到TDS系统的板卡槽位规划配置中,也就是说,TDS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S903,TDS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否,执行步骤S906,若是,执行步骤S904。
S904,TDS系统接收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S905,TDS系统将接收到的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执行步骤S906,否则TDS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
本实施例中,TDS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若接收到的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5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明显不存在冲突槽位,校验成功,那么执行步骤S906。若接收到的TDL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明显存在冲突槽位3,校验失败,TDS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执行步骤S907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S906,TDS系统按照所述添加后的TDS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本实施例中,TDS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此TDS系统打开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以太通信。
S907,TDS系统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本实施例中,若S905校验失败,则将配置失败的结果返回给管理站,若S905中校验成功,则将配置成功的结果返回给管理站。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修改需要扩容的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来实现扩容。基带板卡槽位可以应对不同的场景来使用,无需针对固定的槽位进行特殊处理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在位检测模块101,用于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位检测模块101可以通过发送心跳消息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以太通信模块102,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在位检测模块101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的时候,说明此刻只有第一系统在位,为单模工作模式,这时以太通信模块1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在本实施例中,以太通信模块1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规划打开主控板上以太交换芯片对应该槽位的以太端口。
打开以太通信之后,第一系统的板卡配置成功,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保存设置模块,用于以太通信模块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上述保存设置模块可以将以太配置标志位可以设置为1代表配置成功,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
接收模块103,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当在位检测模块101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说明此时为双模工作模式,接收模块103需要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双模标志设置模块,用于在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设置双模标志。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第二系统接收到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将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携带在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发送给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这样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就可以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当在位检测模块101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会启动周期定时器,而且上述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时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发送。例如,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为10秒,那么上述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就以10秒为间隔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以太配置协商消息中是不携带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后,删除所述周期定时器。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而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是携带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说明此时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已经成功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而删除周期定时器,不再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可以保证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成功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为如果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没有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到达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会继续重新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直到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成功接收到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为止。
校验模块104,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所述以太通信模块102还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接收模块103成功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后,校验模块104会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防止出现冲突槽位。这里的冲突槽位是指,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同一槽位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例如图1中,以第一系统对应主控板0,第二系统对应主控板1,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这样很明显槽位3就是冲突槽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标志位判断模块,用于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在本实施例中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如果之前成功打开以太通信,会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1,如果此时标志位判断模块检测到以太配置标志位为1,就说明第一系统已经配置成功,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不需要再与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反而是第二系统需要将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模块104校验成功,说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不存在冲突槽位,这样以太通信模块1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同样地,打开以太通信之后,第一系统的板卡配置成功,第一系统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告警通知模块105,用于校验失败后,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102还用于校验失败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如果校验模块104校验失败,告警通知模块105告警通知冲突槽位,例如告警通知冲突槽位为槽位3。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102还用于校验失败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例如,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03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告警通知模块105告警冲突槽位为槽位3。然后,以太通信模块1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槽位3、槽位6和槽位7打开为冲突板卡槽位:槽位6和槽位7的以太通信。同样的,保存设置模块将配置成功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也就是槽位6和槽位7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系统同样包括以上模块,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3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实施例四:
参照图11,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在位检测模块201,用于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位检测模块201可以通过发送心跳消息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以太通信模块202,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在位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的时候,说明此刻只有第一系统在位,为单模工作模式,这时以太通信模块2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在本实施例中,以太通信模块202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规划打开主控板上以太交换芯片对应该槽位的以太端口。
保存设置模块203,用于以太通信模块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上述保存设置模块可以将以太配置标志位可以设置为1代表配置成功,默认的以太配置标志位为0。
接收模块204,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当在位检测模块201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说明此时为双模工作模式,接收模块204需要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204包括:
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2041,用于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2042,用于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第二系统接收到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2041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消息后,将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携带在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发送给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2042,这样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2042就可以接收到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了。
标志位判断模块205,用于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校验模块206,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202还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接收模块204成功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后,校验模块206会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防止出现冲突槽位。同样地,打开以太通信之后,第一系统的板卡配置成功,保存设置模块203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告警通知模块207,用于校验失败后,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202还用于校验失败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如果校验模块206校验失败,则告警通知模块207告警通知冲突槽位,例如告警通知冲突槽位为槽位3。同样的,保存设置模块203将配置成功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也就是槽位6和槽位7的槽位规划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双模标志设置模块208,用于在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设置双模标志。
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接收模块209,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例如要删除槽位为槽位3。
删除模块210,用于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第一系统的板卡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配置信息;
例如,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和槽位7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第二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要删除槽位为槽位3,则第一系统删除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关闭模块211,用于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第一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关闭和槽位3之间的以太通信。
清除模块212,用于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第一系统根据之前的描述,冲突槽位为槽位3,槽位3存在告警通知,此时第一系统清除槽位3的告警通知。
复位模块213,用于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第一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复位槽位3。
第一双模标志判断模块214,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规划变更消息发送模块215,用于当双模标志存在时,向第二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
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规划变更消息,规划变更消息中携带接收模块204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板卡槽位删除信息中包含要删除槽位。
第二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
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包含要删除槽位3,第二系统删除槽位3的冲突告警,并打开槽位3的以太通信。这样,之前槽位3因为存在冲突未能打开以太通信,现在第二系统可以成功打开槽位3的以太通信。
第一系统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增加板卡规划时,先进行数据校验,校验成功后则板卡规划配置成功,校验失败则板卡规划配置失败。因此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接收模块216,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第一系统本实施例中板卡槽位增加信息中包含要增加的槽位为槽位4。
添加模块217,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添加模块217将要增加的槽位4的板卡规划配置信息增加到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规划配置中,也就是说,第一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第二双模标志判断模块218,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打开模块219,用于双模标志不存在时,按照所述添加后的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接收模块204具体用于双模标志存在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校验模块206具体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打开模块219具体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若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5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明显不存在冲突槽位,则校验成功。若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1、槽位2和槽位3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明显存在冲突槽位3,校验失败,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将配置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本实施例中,第一系统添加后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含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因此第一系统打开槽位3、槽位6、槽位7和槽位4的以太通信。
本实施例中,校验失败,则将配置失败的结果返回给管理站,若校验成功,则将配置成功的结果返回给管理站。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4和图5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系统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若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若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则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校验失败,则第一系统告警通知冲突槽位,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包括:
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系统启动周期定时器,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时按照周期定时器预设的时间间隔发送;
第一系统接收到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后,删除所述周期定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系统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还包括:
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则设置双模标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
第一系统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第一系统的板卡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配置信息;
第一系统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第一系统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第一系统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第一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是,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第二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若否,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系统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第一系统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第一系统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若否,按照所述添加后的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是,第一系统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第一系统按照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若校验失败,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
9.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系统中,所述配置装置包括:
在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二系统是否在位;
以太通信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不在位时,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接收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校验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还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规划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告警通知模块,用于校验失败后,告警通知冲突槽位;
所述以太通信模块还用于校验失败后,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未冲突板卡槽位的以太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协商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系统发送以太配置协商消息;
协商响应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系统发送的以太配置协商响应,所述以太配置协商响应中携带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设置模块,用于以太通信模块按照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之后,将该配置信息保存在运行配置中,并将以太配置标志位设置为配置成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位判断模块,用于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之前,判断以太配置标志位是否为配置成功,若是,则第一系统板卡规划配置结束,否则,校验模块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模标志设置模块,用于在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系统在位,设置双模标志。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包含要删除槽位;
删除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删除信息删除第一系统的板卡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要删除槽位的配置信息;
关闭模块,用于关闭和所述要删除槽位之间的以太通信;
清除模块,用于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告警通知;
复位模块,用于复位所述要删除槽位;
第一双模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规划变更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当双模标志存在时,向第二系统发送携带所述板卡槽位删除信息的规划变更消息;
第二系统依据接收到的规划变更消息清除要删除槽位的冲突告警,并打开要删除槽位的以太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站发送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板卡槽位增加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中;
第二双模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双模标志是否存在;
打开模块,用于双模标志不存在时,按照所述添加后的第一系统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双模标志存在时,接收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
校验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第二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与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进行校验;
打开模块具体用于校验成功后,按照添加后的第一系统的板卡槽位配置信息打开以太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8405.8A CN102958087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8405.8A CN102958087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8087A true CN102958087A (zh) | 2013-03-06 |
CN102958087B CN102958087B (zh) | 2015-04-15 |
Family
ID=4776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18405.8A Active CN102958087B (zh) | 2012-10-26 | 2012-10-26 |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58087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2287A (zh) * | 2015-01-20 | 2015-05-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通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193599A (zh) * | 2017-05-23 | 2017-09-2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更新smbios中系统插槽信息的方法 |
CN107454624A (zh) * | 2016-05-30 | 2017-1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模基站的主控权协商方法和系统 |
CN108733505A (zh) * | 2018-06-29 | 2018-11-02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板卡在位信息校验方法和装置 |
CN109729530A (zh) * | 2017-10-31 | 2019-05-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10621025A (zh) * | 2019-09-17 | 2019-12-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选型方法和装置 |
CN112714453A (zh) * | 2019-10-24 | 202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板卡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57675A1 (en) * | 2004-01-16 | 2005-07-21 | Feder Peretz 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over data networks |
CN101175261A (zh) * | 2007-11-28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基带池中传输多模正交数据的接口及方法 |
CN101778497A (zh) * | 2009-12-30 | 2010-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软件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1996148A (zh) * | 2010-09-29 | 2011-03-30 | 清华大学 | 用于多种通信协议的仪器测试板卡配置方法 |
-
2012
- 2012-10-26 CN CN201210418405.8A patent/CN1029580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57675A1 (en) * | 2004-01-16 | 2005-07-21 | Feder Peretz 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over data networks |
CN101175261A (zh) * | 2007-11-28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基带池中传输多模正交数据的接口及方法 |
CN101778497A (zh) * | 2009-12-30 | 2010-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软件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1996148A (zh) * | 2010-09-29 | 2011-03-30 | 清华大学 | 用于多种通信协议的仪器测试板卡配置方法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02287A (zh) * | 2015-01-20 | 2015-05-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通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602287B (zh) * | 2015-01-20 | 2018-08-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通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54624A (zh) * | 2016-05-30 | 2017-1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模基站的主控权协商方法和系统 |
CN107454624B (zh) * | 2016-05-30 | 2020-07-2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模基站的主控权协商方法和系统 |
CN107193599A (zh) * | 2017-05-23 | 2017-09-2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更新smbios中系统插槽信息的方法 |
CN107193599B (zh) * | 2017-05-23 | 2020-11-27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更新smbios中系统插槽信息的方法 |
CN109729530A (zh) * | 2017-10-31 | 2019-05-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8733505A (zh) * | 2018-06-29 | 2018-11-02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板卡在位信息校验方法和装置 |
CN110621025A (zh) * | 2019-09-17 | 2019-12-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选型方法和装置 |
CN110621025B (zh) * | 2019-09-17 | 2022-04-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选型方法和装置 |
CN112714453A (zh) * | 2019-10-24 | 202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板卡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2714453B (zh) * | 2019-10-24 | 2022-08-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板卡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8087B (zh) | 2015-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8087A (zh) | 一种基带板卡的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 |
US8151319B2 (en) | Authentication of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JP6451546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中継装置 | |
EP291134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gateway of distributed resilient network interconnect | |
EP3121996B1 (en) | Synchronization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ock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 |
EP2391061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master-slave network devices | |
JP2007511991A (ja) | Tdmaネットワーク内における小グループの集約 | |
CN103139002A (zh) | 网元间的1588时间误差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2446A (zh) | 用于将装置配对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075341B (zh) | 一种主备同步方法及系统 | |
US20160124459A1 (en) |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a plurality of network nodes | |
CN102739445A (zh) | 一种环网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 |
US7797273B2 (en) |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reliable symmetric data synchronization | |
US11678287B2 (en) |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base station” function in an IAB node | |
CN102187605A (zh) | 在通信系统中进行信道检查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11107754A (ja) |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 |
CN101286834B (zh)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
US2016030174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messag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 |
JP4492722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2811153A (zh) | Vlan状态的协商方法及边缘设备 | |
JP4215073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れるステーショ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ステーションを参加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5230052B (zh) | 用于恢复公共告警系统的方法、无线通信网络和网络节点 | |
KR101773913B1 (ko) | 듀얼 모드를 구비한 nfc 태그 | |
EP3142298B1 (en) | Security inspection terminal, security inspection network system and security inspec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KR101740799B1 (ko) | Sdn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애 극복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