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5558B -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5558B CN102955558B CN201110242028.2A CN201110242028A CN102955558B CN 102955558 B CN102955558 B CN 102955558B CN 201110242028 A CN201110242028 A CN 201110242028A CN 102955558 B CN102955558 B CN 1029555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equipment
- sensing
- equipment
- induction region
- current lo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本发明降低了具有多个传感设备的电子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使用多个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检测用户输入,如触摸传感器、摄像头传感等。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功耗较大的缺点。
随着传感设备越来越多,多个传感设备同时工作,其功耗也越来越大,尤其对于使用充电电池的便携式设备而言,其会大大缩短便携式设备的续航时间和待机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控制方法,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上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中,在初始状态,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所述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的步骤中,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
上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
上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中,控制传感设备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上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设备为: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上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控制装置,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上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中,在初始状态,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
上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
上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上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设备为: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上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
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与所述主板连接,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
处理器,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并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都有各自的传感区域,来检测用户操作,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的操作体的传感数据来确定操作体位置后,即可根据操作体位置来控制其所在的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其他的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因此,至少部分传感设备是处于功耗较低的节能状态,能够从整体上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不同感应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多个传感设备,其根据操作体的位置,来保持其中一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另外一个处于能耗较低的状态,以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都有各自的传感区域,来检测用户操作,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的操作体的传感数据来确定操作体位置后,即可根据操作体位置来控制其所在的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其他的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因此,至少部分传感设备是处于功耗较低的节能状态,能够从整体上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之前,先对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说明如下,为方便理解,在此仅以两个传感设备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传感设备的类型以及感应区域说明如下。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感应区域不同的两个传感设备可以是相同类型的传感设备,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两个感应区域,分别为A和B,两个感应区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A感应区域对应于一个触摸传感器A1,B感应区域对应于一个触摸传感器A2,举例说明如下,如对应于手机的触摸屏,整个触摸屏上有两个感应区域,两个感应区域可以有部分重叠(如图2所示的情况),或者完全没有重叠的区域,但两个感应区域分别对应于两个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当检测到操作体(图2中的用户手指)的当前位置,并判断出手指当前位置位于A感应区域内时,则会控制A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B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这样由于A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保持工作状态,因此能够实现对用户操作的正确检测,而同时,又通过控制B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
以上的情形中,是以相同类型的传感设备进行的说明,而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感应区域不同的两个传感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传感设备,如两个传感设备中的一个为近距离感应设备,如电容触摸传感器,而另一个为摄像头,这种情形下,以手机为例,在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上,电容触摸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比较接近于手机的显示屏,而摄像头的感应区域远离手机的显示屏。
同时,这种情形下,感应区域的分布是在显示屏的垂直方向上排布。
当然,以上仅仅是举例说明,只要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则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而不限于以上举例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获取操作体的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确定对应的传感设备,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下面对如何获取操作体的当前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
在方式一中,节能状态与工作状态的差异在于扫描频率的不同,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通过降低扫描频率而降低功耗,详细说明如下。
在方式一中,由于传感设备不管是工作状态还是节能状态,由于传感设备并没有关闭,因此操作体一旦进入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总是能采集到不同的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确定操作体位置,进而确定对应的感应区域和传感设备,并进行后续的工作状态控制。
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传感设备X1处于工作状态,每0.01s执行一次扫描,而传感设备X2处于节能状态,每0.1s执行一次扫描,假定用户手指进入传感设备X1对应的感应区域,传感设备X1能采集到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确定用户手指所在的感应区域与传感设备X1对应的,则后续会控制传感设备X1处于工作状态,即保持状态不变,而控制传感设备X2处于节能状态,即保持状态不变。
假定用户手指进入传感设备X2对应的感应区域,虽然X2的扫描频率较低,但传感设备X2还是能采集到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确定用户手指所在的感应区域,并确定对应的传感设备X2,则后续会控制传感设备X2处于工作状态,即从节能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而控制传感设备X1处于节能状态,即从工作状态转变为节能状态。
当然传感设备X1和X2都处于工作状态或者传感设备X1和X2都处于节能状态,由于传感设备并没有关闭,一旦用户手指进入传感设备对应的感应区域,就能被确定位置,进而确定感应区域,确定对应的传感设备进行后续控制。
<方式二>
上述的方式一中,不管操作体进入哪个感应区域,由于对应的传感设备即使处于节能状态,也仅仅是扫描频率的降低,而不是关闭,所以操作体进入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内时,传感设备还是能检测到,并能够及时将该传感设备的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但方式一中,是通过降低扫描频率的方式来达到功耗降低效果,由于传感设备并没有被关闭,所以功耗降低效果相对有限。
在方式二中,以关闭传感设备的方式使之进入节能状态。
而在方式二中,如果以关闭传感设备的方式使之进入节能状态,则在电子设备启动时保持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即可,这样,两个传感设备能够同时采集用户操作,以图2为例,A感应区域和B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当用户手指进入A感应区域时,A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的检测数据会发生变化,而根据检测到的发生变化的数据即可确定用户手指的当前位置,进而根据当前位置判断出手指当前位于A感应区域内时,然后就会控制A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B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不管是实现方式一还是实现方式二,当操作体从第一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离开时,应该确保其进入的感应区域对应的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及时检测到用户操作。
以方式一实现还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即使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其还是能检测到进入到感应区域的操作体的动作,差别在于响应速度而已。
但以方式二实现时,由于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完全关闭,如果不及时调整状态,将会导致用户进入关闭状态的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时,进入关闭状态的传感设备无法检测用户操作,导致输入失败。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中,在进行传感设备的状态控制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在上述方式下,一旦检测到操作体的当前位置与所述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较小时,此时,操作体随时有可能离开第一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进入其他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此时,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在此,该第二传感设备可以是所有当前处于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但为了保证节能的效果,在电子设备的传感设备较多时,可能有多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此时,可以从当前处于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有针对的选择部分传感设备从节能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降低功耗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设备可以是: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当然,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仅仅将部分处于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转变为工作状态,但操作体恰好进入了处于节能状态(尤其是关闭)的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则会导致无法检测用户操作,导致用户操作失败,对于上述有选择的控制传感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方式而言,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预定时间之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和第二传感设备的检测数据判断出操作体没有处于第一传感设备或第二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中时,控制所有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当然,该预定时间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如果根据第二传感设备的检测数据可以判断出操作体位于第二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时,则可以控制之前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切换到节能状态。
即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下面以A、B和C3个传感设备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方法的详细过程。
假定A、B和C初始都处于工作状态;
T1时刻,操作体进入位于B的感应区域;
根据B的检测数据可以判断出操作体进入B的感应区域;
控制B处于工作状态,A和C处于节能状态。
T2时刻,操作体移动到B的感应区域的边缘,此时,根据B的检测数据判断出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感应区域为A的感应区域。
控制A从节能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
T3时刻,操作体进入位于A的感应区域;
由于A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在操作体进入位于A的感应区域之后,即可确定操作体当前处于A的感应区域内,则控制B处于节能状态。
当然,假定T3时刻进入了C的感应区域,此时,由于根据A和B的检测数据都可以判断出操作体没有处于A和B的感应区域中时,控制C处于工作状态。
在此之后,则根据C的检测数据可以判断出操作体进入C的感应区域;
控制C处于工作状态,A和B处于节能状态。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发现,在确定操作体处于哪一个传感设备的感应区域时,则可以控制其他传感设备处于功耗较低的节能状态,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控制装置,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该传感控制装置中,可以通过在初始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然后由确定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进行后续的控制处理。
而传感控制装置中,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这种情况下,则可以不用在初始状态时进行任何的传设备状态设置,即可保证可以确定操作体的位置,进而由确定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进行后续的控制处理。
当然,为了保证输入检测的连续性,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传感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传感设备为:
所有处于节能状态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传感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
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与所述主板连接,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
处理器,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并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传感控制方法,用于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所述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的步骤中,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为: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传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6.一种传感控制装置,用于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扫描频率高于所述节能状态的扫描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为: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最近的传感设备;或
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传感设备中,对应的感应区域在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的传感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之后,获取操作体的第三当前位置;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传感设备的第二感应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
感应区域不同的至少两个传感设备,与所述主板连接,每个传感设备均具有工作状态和节能状态,传感设备在工作状态的能耗高于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
处理器,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传感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操作体的第一当前位置,并确定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所在的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传感设备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传感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传感设备处于节能状态;
传感控制装置,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出所述操作体的第二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感应区域的边缘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门限时,控制第二传感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2028.2A CN102955558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2028.2A CN102955558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5558A CN102955558A (zh) | 2013-03-06 |
CN102955558B true CN102955558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47764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2028.2A Active CN102955558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555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0442B (zh) * | 2015-10-09 | 2021-05-1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5989706B (zh) * | 2015-12-24 | 2019-11-0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遥控控制方法、红外遥控电路以及红外遥控器 |
CN106933210B (zh) * | 2017-03-03 | 2020-03-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多设备工作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5387A (zh) * | 2005-09-21 | 2007-04-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触敏显示设备及其驱动装置和方法 |
CN101578571A (zh) * | 2007-07-09 | 2009-11-11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1615097A (zh) * | 2009-08-05 | 2009-12-30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
CN101688883A (zh) * | 2007-06-22 | 2010-03-31 | 英特尔公司 | 灵敏运动探测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13935B2 (ja) * | 2005-04-28 | 2011-06-29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省電力制御方法 |
JP2009217612A (ja) * | 2008-03-11 | 2009-09-24 | Toshiba Corp |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
2011
- 2011-08-22 CN CN201110242028.2A patent/CN1029555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5387A (zh) * | 2005-09-21 | 2007-04-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触敏显示设备及其驱动装置和方法 |
CN101688883A (zh) * | 2007-06-22 | 2010-03-31 | 英特尔公司 | 灵敏运动探测器 |
CN101578571A (zh) * | 2007-07-09 | 2009-11-11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1615097A (zh) * | 2009-08-05 | 2009-12-30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5558A (zh) | 2013-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12260B (zh) |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20140368460A1 (en) |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 screen system | |
CN106886766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电路及移动终端 | |
CN102880332A (zh) | 触控面板的局部控制方法与系统 | |
CN103713829B (zh) | 系统切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2855011B (zh) |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触控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3135757B (zh) | 手势检测方法、手势检测系统 | |
KR102114613B1 (ko)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11233142A (ja) | 静電容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を備える装置および電力管理方法 | |
CN104683598A (zh) | 接近传感器阈值调节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
CN101243379A (zh) | 用于降低功率的动态存储器大小调整 | |
CN10612598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106027A (zh) | 便携式设备中的触摸输入方法和装置 | |
CN102955558B (zh) | 一种传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144034A (zh) | 利用被动式传感器启动非触摸式手势控制的便携式设备 | |
CN104460935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502153A (zh) |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整方法、触摸屏、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843365A (zh) | 一种传感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536643A (zh) | 一种图标拖动方法及终端 | |
CN10283075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工作方法 | |
CN102782615A (zh) | 具有z速度增强的触摸屏幕 | |
CN106502477A (zh) |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层的终端的触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6445378A (zh) | 触控菜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触控显示设备 | |
CN104714740A (zh) | 调整预定参数的方法、调整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2142044U (zh) | 触控装置和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